CN104446822A -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6822A
CN104446822A CN201410806033.5A CN201410806033A CN104446822A CN 104446822 A CN104446822 A CN 104446822A CN 201410806033 A CN201410806033 A CN 201410806033A CN 104446822 A CN104446822 A CN 104446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rown
aode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culture media
wood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60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龙花
刘远超
胡惠萍
曹仁润
谭武平
黄志勇
钟元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dong Yuewei Edible Mushro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dong Yuewei Edible Mus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dong Yuewei Edible Mushro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8060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6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6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6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11/00Other 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 Y02P20/145Feedstock the feedstock being materials of biological orig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栽培料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30-3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1-2%硫酸钙,此外,还包括分离母种培养基、生产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进行淡褐奥德蘑的人工栽培的方法,包括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种至栽培料培养基中,经培养至出菇。本发明首次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效果突出的淡褐奥德蘑专用培养基,并提供一种采用该专用培养基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生物转化率达110-130%。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出菇周期短,大规模使用和推广方便,经济价值可观。

Description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稀食用菌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淡褐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Jungh.)Hohnel属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奥德蘑属,其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约3-10cm,表面褐色至棕褐色,湿润时粘;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污白色,较稀,不等长,直生至延生,褶缘粗糙呈褐色至暗色,菌柄常弯曲,污白色,表面有深褐色纤毛及纵条纹,内部松软至变空心;孢子卵圆形、宽卵圆至近球形,大小约为12-23μm*10.5-18μm;褶缘囊体长达80-150μm,宽可达12-40μm。淡褐奥德蘑常于夏秋季在阔叶林中立木或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主要分布于海南、黑龙江、吉林等地。
目前食用菌的产业发展迅猛,我国食用菌每年的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占全球70%以上。在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珍稀食用菌品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原有的珍稀品种逐渐被驯化,如羊肚菌、竹荪、离褶伞等。奥德蘑属有三十多个品种,其中绝大多数可以食用,某些品种甚至可能成为重要的药用菌,如粘小奥德蘑(O.mucida)可产生粘蘑菌素(mucidin),对小白鼠肉瘤(S-180)、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90%;长根小奥德蘑(O.radicata)发酵液中的小奥德蘑酮(oudenone),对大白鼠自发性高血压经腹腔给药结果显示具有强的降压作用。而淡褐奥德蘑菌丝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鲁斯式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活性,还具有抑制人体淋巴细胞、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人体黑素瘤细胞(UACC-62)和人体肾癌细胞(TK-10)增殖的作用,因此淡褐奥德蘑在食药用菌驯化栽培和药品/保健品开发研究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目前,关于淡褐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受限于其难以实现人工栽培,而野外采集受地域、季节等因素难以实现较大量的采集。目前,关于淡褐奥德蘑的驯化栽培在国内仅有王守现等(专利申请号201210429491.2)公开了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该方法是棉籽壳、苹果枝条木屑、小麦麸皮、熟石灰的质量比为50:30:18:2,与水混合制成含水量为65%-70%(质量百分含量)的子实体培养基,其栽培培养基配方中苹果枝条木屑受局限性很大,栽培技术推广将受限制。因此,进行野生淡褐奥德蘑的驯化栽培,特别是优化得到广谱的栽培配方和栽培条件,将为淡褐奥德蘑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及其后续的功效研究等奠定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野生的珍稀食用菌品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以及利用这样的专用培养基进行淡褐奥德蘑的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栽培料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优选为46%棉籽壳、30-35%木屑,优选为32%木屑、18-20%麸皮,优选为19%麸皮、1-2%碳酸钙,优选为1.5%碳酸钙、1-2%硫酸钙,优选为1.5%硫酸钙,含水量在55-60%之间为宜。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还包括分离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分离母种培养基包括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其余在制备阔叶木屑浸出液时,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
其中,上述阔叶木屑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为:将阔叶树枝打碎,优选烘干后打碎得到阔叶木屑,加入水煮木屑,优选以150g/L的比例加入水煮木屑,沸腾后一定时间,优选沸腾后约8-12分钟,然后过滤掉木屑渣,得到阔叶木屑浸出液。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还包括生产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生产母种培养基包括18-22%马铃薯,优选为20%马铃薯、1.8-2.2%葡萄糖,优选为2%葡萄糖、2%琼脂、0.1-0.2%磷酸二氢钾,优选为0.15%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优选为0.05%硫酸镁、1-1.5%蛋白胨,优选为1.2%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还包括原种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原种培养基包括35-40%棉籽壳,优选为37%棉籽壳、40-45%木屑,优选为43%木屑、18-20%麸皮,优选为18.5%麸皮、1-2%碳酸钙,优选为1.5%碳酸钙,含水量在55-60%之间为宜。
在以上专用培养基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人工栽培方法。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包括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种至栽培料培养基中,经培养至出菇,其中,栽培料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优选为46%棉籽壳、30-35%木屑,优选为32%木屑、18-20%麸皮,优选为19%麸皮、1-2%碳酸钙,优选为1.5%碳酸钙、1-2%硫酸钙,优选为1.5%硫酸钙,含水量在55-60%之间为宜。
优选的,上述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种至栽培料培养基中,经培养至出菇的具体步骤包括:
(1)菌丝培养: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入栽培料培养基,25℃±1℃恒温遮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55%-65%的条件下培养至菌丝完全成熟,再经3-7天的后熟培养进入出菇阶段;
(2)出菇:控制温度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300-600Lx,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200ppm的条件下培养至原基形成。
其中,上述菌丝培养阶段中,菌丝长满菌袋的培养时间约为20天左右,菌丝长满后,再经约10天左右菌丝开始进入转色期,当观察到菌袋肩膀处出现褐色色素时,表明菌丝已经完全成熟。
在一个优选的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的实施例中,上述淡褐奥德蘑原种是经对野生淡褐奥德蘑进行分离母种后,进行生产母种制备,并将生产母种接种至原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
在一个更优选的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的实施例中,上述对野生淡褐奥德蘑进行分离母种包括:将野生淡褐奥德蘑的组织块无菌接入分离母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待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进行转管纯化,经纯化后(优选经多次纯化)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母种,其中,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分离母种培养基包括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其余为阔叶木屑浸出液,其中,在制备阔叶木屑浸出液时,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
其中,上述转管纯化是待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无菌转入分离母种培养基(例如,斜面的分离母种培养基)中。多次纯化则重复上述转管纯化步骤直至认为得到纯化的淡褐奥德蘑母种。
其中,上述阔叶木屑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为:将阔叶树枝打碎,优选烘干后打碎得到阔叶木屑,加入水煮木屑,优选以150g/L的比例加入水煮木屑,沸腾后一定时间,优选沸腾后约8-12分钟,然后过滤掉木屑渣,得到阔叶木屑浸出液。
在一个更优选的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的实施例中,上述生产母种制备包括:将淡褐奥德蘑母种无菌接入生产母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例如,约10-12天后菌丝即可长满生产母种培养基斜面),其中,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生产母种培养基包括18-22%马铃薯,优选为20%马铃薯、1.8-2.2%葡萄糖,优选为2%葡萄糖、2%琼脂、0.1-0.2%磷酸二氢钾,优选为0.15%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优选为0.05%硫酸镁、1-1.5%蛋白胨,优选为1.2%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
在一个更优选的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的实施例中,上述原种的制备包括:将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无菌接入原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原种培养基包括35-40%棉籽壳,优选为37%棉籽壳、40-45%木屑,优选为43%木屑、18-20%麸皮,优选为18.5%麸皮、1-2%碳酸钙,优选为1.5%碳酸钙,含水量在55-60%之间为宜。
其中,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原种培养基通常装入菌种袋中得到原种培养袋,将生产母种无菌接入原种培养袋中,置于25℃±1℃恒温暗培养,待菌丝吃满料后(大约25天左右)则得到原种。
本发明首次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效果突出的淡褐奥德蘑专用培养基,并提供一种采用该专用培养基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该方法的生物转化率达110-130%,从将原种接入至第一潮菇的采收约38-42天,可出菇5-6潮,两潮菇之间间隔10天左右,并且在工厂化条件下一年可栽培2-3次。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出菇周期短,大规模使用和推广方便,经济价值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效果实施例1得到的淡褐奥德蘑人工栽培子实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分离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分离母种培养基包括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其余为阔叶木屑浸出液,其中,在制备阔叶木屑浸出液时,阔叶木屑的质量为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的10-20%。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分离母种培养基的制备:
(1)阔叶木屑浸出液的制备:将阔叶树枝烘干后打碎得到阔叶木屑,按照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比例称取阔叶木屑,再加入水来煮木屑,加入的水量应小于配制的分离母种培养基的体积,沸腾后约10分钟,然后过滤掉木屑渣,得到阔叶木屑浸出液;
(2)按照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的质量体积比将各组分加入阔叶木屑浸出液中,溶解均匀后定容,得到分离母种培养基。
实施例3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生产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生产母种培养基包括18-22%马铃薯、1.8-2.2%葡萄糖、2%琼脂、0.1-0.2%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1-1.5%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
实施例4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原种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原种培养基包括35-40%棉籽壳、40-4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
实施例5
实施例4的原种培养基的制备:
按比例称取35-40%的棉籽壳,经水泡湿过夜后除去水,然后按40-4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的比例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即得,含水量在55-60%之间。
实施例6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栽培料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30-3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1-2%硫酸钙。
实施例7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包括实施例1的分离母种培养基、实施例3的母种培养基、实施例4的原种培养基、以及实施例6的栽培料培养基。
实施例8
淡褐奥德蘑分离母种的制备方法:
(1)将阔叶树枝烘干后打碎得到阔叶木屑,按照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5%的比例称取阔叶木屑,以150g/L的比例加入水煮木屑,沸腾后约10分钟,然后过滤掉木屑渣,得到阔叶木屑浸出液;
(2)按照1.5%蛋白胨、2%葡萄糖、2%琼脂的比例将各组分加入阔叶木屑浸出液、,溶解均匀后定容至1000ML,得到分离母种培养基;
(3)将分离母种培养基分装试管,在0.11MPa大气压、121℃高温高压湿热下灭菌20min,摆成斜面冷却后,将野生淡褐奥德蘑的组织块无菌接入分离母种培养基斜面中,25℃±1℃恒温暗培养,待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进行转管纯化,经多次纯化后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母种。其中,转管纯化是指待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无菌转入分离母种培养基斜面。
实施例9
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的制备方法:
(1)按照20%马铃薯、2%葡萄糖、2%琼脂、0.1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1.2%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的质量体积比称取各成分,溶解于水中,得到生产母种培养基;
(2)将生产母种培养基分装试管,在0.11MPa大气压、121℃高温高压湿热条件下灭菌20min,摆成斜面冷却后,得到生产母种培养基斜面;
(3)将实施例8的淡褐奥德蘑分离母种无菌接入生产母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约10-12天后菌丝长满斜面得到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
实施例10
淡褐奥德蘑原种的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37%的棉籽壳,经水泡湿过夜后除去水,然后按43%木屑、18.5%麸皮、1.5%碳酸钙的比例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原种培养基,含水量在55-60%之间;
(2)将原种培养基装入13cm*25cm耐高温的透明聚丙烯菌种袋中,折合每袋装干料250-300g,装好料后用小木棒在袋料中打洞,洞深至袋底,然后在袋口套上塑料环,并扣上配套的盖子,制得原种培养袋;
(3)将生产母种无菌接入原种培养袋中,接种时确保生产母种料块埋入原种培养基(原种料)中,25℃±1℃恒温暗培养,待菌丝吃满料后(大概25d左右)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
实施例11
淡褐奥德蘑的栽培出菇采收:
(1)按比例称取46%的棉籽壳,经水泡湿过夜后除去水,然后按32%木屑、19%麸皮、1.5%碳酸钙、1.5%硫酸钙的比例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生产种培养基,含水量在55-60%之间;
(2)将生产种培养基装入17cm*35cm耐高温的透明聚丙烯菌种袋中,折合每袋装干料450-500g,装好料后用小木棒在袋料中打洞,洞深至袋底,然后在袋口套上塑料环,并扣上配套的盖子,制得栽培袋;
(2)将实施例10得到的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入栽培袋中,25℃±1℃恒温、空气相对湿度55%-65%的条件下遮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栽培袋),继续遮光培养,直至菌袋肩膀处出现褐色色素时,表明菌丝已经完全成熟,再继续3-7天的遮光后熟培养;
(3)打开栽培袋盖子,把栽培袋直立放置(袋与袋之间应留有空隙),在24-26℃、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中,光照强度300-600lx,每天光照10小时,并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200ppm,保持土层湿润,当原基分化后长出幼菇时,每天向幼菇喷施水雾1-2次,直至子实体菌盖从半球形到伸展成近平面圆,此时子实体已趋成熟,即可采收。
实施例12
淡褐奥德蘑的出菇采收管理:
将实施例11的采摘完的栽培袋摆放于25℃±1℃、空气相对湿度55-65%的培养室中避光培养,培养5d后,再保持温度不变,将相对湿度调整为85-90%,光照强度300-600lx,每天光照10小时,并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200ppm,保持土层湿润,准备第二潮的出菇,每一潮菇约出菇1-5朵,单朵约重50-100g,每潮菇培养时间大约在4-6d之间。
实施例13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对野生淡褐奥德蘑进行分离母种后,进行生产母种制备,并将生产母种接种至原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然后采用实施例11的栽培出菇方法将原种接入栽培料袋中,进行栽培出菇,得到淡褐奥德蘑子实体。
实施例14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1)采用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分离母种:
(2)采用实施例9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
(3)采用实施例10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
(4)采用实施例11的方法得到子实体。
实施例15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1)采用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分离母种:
(2)采用实施例9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
(3)采用实施例10的制备方法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
(4)采用实施例11的方法得到子实体;
(5)采用实施例12的方法进行淡褐奥德蘑出菇管理。
效果实施例1
采用实施例15的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进行淡褐奥德蘑的人工驯化栽培,得到的子实体呈浅褐色,柄长5-10厘米,菌盖呈伞形,肉厚,较肥嫩。从接种到第一潮菇的采收约38-42天,可出菇5-6潮,出菇周期短,两潮菇之间间隔10天左右,工厂化条件下一年可栽培2-3次。每个菇袋每潮出菇在80-200克之间,其中,第一、二潮产量高,后面逐步减少,总体生物转化率约在110-130%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料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30-3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1-2%硫酸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分离母种培养基包括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其余为阔叶木屑浸出液,在阔叶木屑浸出液制备过程中,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产母种培养基,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生产母种培养基包括18-22%马铃薯、1.8-2.2%葡萄糖、2%琼脂、0.1-0.2%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1-1.5%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种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原种培养基包括35-40%棉籽壳、40-4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
5.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种至栽培料培养基中,经培养至出菇,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栽培料培养基包括45-50%棉籽壳、30-3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1-2%硫酸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菌丝培养:将淡褐奥德蘑原种无菌接入栽培料培养基,25℃±1℃恒温遮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55%-65%的条件下培养至菌丝完全成熟,再经3-7天的后熟培养进入出菇阶段;
(2)出菇:控制温度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300-600Lx,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200ppm的条件下培养至原基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褐奥德蘑原种是经对野生淡褐奥德蘑进行分离母种后,进行生产母种制备,并将生产母种接种至原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母种包括:将野生淡褐奥德蘑的组织块无菌接入分离母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待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进行转管纯化,经纯化后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母种,其中,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分离母种培养基包括1-2%蛋白胨、1.8-2.2%葡萄糖、2%琼脂,其余为阔叶木屑浸出液,所述阔叶木屑占分离母种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母种制备包括:将淡褐奥德蘑母种无菌接入生产母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所述生产母种培养基包括18-22%马铃薯、1.8-2.2%葡萄糖、2%琼脂、0.1-0.2%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1-1.5%蛋白胨、维生素B1微量,其余为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种的制备包括:将淡褐奥德蘑生产母种无菌接入原种培养基中,25℃±1℃恒温暗培养得到淡褐奥德蘑原种,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原种培养基包括35-40%棉籽壳、40-45%木屑、18-20%麸皮、1-2%碳酸钙。
CN201410806033.5A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4446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6033.5A CN104446822A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6033.5A CN104446822A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6822A true CN104446822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893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6033.5A Pending CN104446822A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68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840A (zh) * 2015-12-24 2016-03-02 桂林大野领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鹿角灵芝代料栽培工艺
CN105837311A (zh) * 2016-03-22 2016-08-10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可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的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999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厚褶奥德蘑新菌种、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481A (zh) * 2012-04-11 2012-08-15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CN102907257A (zh) * 2012-10-31 2013-02-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3650914A (zh) * 2013-12-05 2014-03-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奥德蘑的无土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481A (zh) * 2012-04-11 2012-08-15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CN102907257A (zh) * 2012-10-31 2013-02-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淡褐奥德蘑的栽培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3650914A (zh) * 2013-12-05 2014-03-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奥德蘑的无土栽培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840A (zh) * 2015-12-24 2016-03-02 桂林大野领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鹿角灵芝代料栽培工艺
CN105837311A (zh) * 2016-03-22 2016-08-10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可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的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999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厚褶奥德蘑新菌种、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8010B (zh) 桑黄原生态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2786333B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4041330B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2630481B (zh) 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CN102283013B (zh)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
CN102405763B (zh) 一种冬虫夏草的培育方法
CN102037849B (zh) 一种银耳菌种培育方法
CN103283485B (zh) 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340093A (zh)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1816256A (zh) 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6305131A (zh) 一种羊肚菌日光温室仿生境高产栽培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3004454A (zh) 白蚁系列鸡枞菌的纯人工栽培方法
CN101395995B (zh) 荷叶离褶伞栽培方法
CN105706732A (zh) 一种树舌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4686194B (zh) 一种野生革耳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766135A (zh) 一种高产、稳产栽培天麻的新技术
CN105875198B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种稳定性的培养方法
CN105557294A (zh) 一种利用椴木人工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CN104126415A (zh) 黄芪秸秆和芪头固体复合培养料及用其生产杏鲍菇的方法
CN107409743A (zh) 一种云芝的人工代料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4303833A (zh) 一种台湾秀珍菇在皖北地区栽培的方法
CN103229664A (zh) 利用无粉碎茶籽壳栽培甜灵芝
CN104982178A (zh) 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
CN104446822A (zh) 一种淡褐奥德蘑的专用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