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2485B -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2485B
CN104432485B CN201310432358.7A CN201310432358A CN104432485B CN 104432485 B CN104432485 B CN 104432485B CN 201310432358 A CN201310432358 A CN 201310432358A CN 104432485 B CN104432485 B CN 104432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leaf
vinasse
maotai
content
flavor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2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2485A (zh
Inventor
王玉平
吴有祥
杨佳玫
吕红灵
许红庆
胡大鸣
莫莹
邓江
刘孜
张晓敏
欧明毅
黄立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2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2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2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20Biochemical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2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by chemical substances
    • A24B15/30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by chemical substances by organic substan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叶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入添加剂:在烟叶中添加酒糟;发酵:将所得的烟叶进行发酵。本发明研究通过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进行醇化处理,分析其对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增加;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种类主要为烯类和醛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种类主要为醇类和酸类。但总体上致香物质总量有所提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一般来说“烟草”在台湾称为作菸草,港澳称为作烟草。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源于美洲。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4年中国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领导、全面管理烟草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超过6000亿元。
烟草香气物质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有重要影响,烟叶香气物质的增加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酱香型白酒具有独特丰富的香气香味成分,而茅台酒更是被誉为“国酒”。其酿造的酱香型白酒剩下的酒糟,含有丰富酶和微生物,利用酒糟对烟叶进行醇化处理,研究酒糟加入烟叶增加烟叶香气成分、改善烟草香气品质,对赋予卷烟独特的风格特征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本发明采用酱香型白酒酒糟及酒糟悬浮液作为添加剂,利用酒糟中丰富的酶和微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醇化处理烟叶,改善烟叶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入添加剂:在烟叶中添加酒糟;
2)发酵:将步骤1所得的烟叶进行发酵。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酒曲为酱香型白酒酒糟或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
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为酱香型白酒酒糟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酱香型白酒酒曲为飞天茅台白酒酒糟。
更有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对烟草的添加量为0.5g/g。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酱香型白酒酒糟浸泡于水中2-4天,酱香型白酒酒糟与水的质量比为1:5,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对烟草的添加量为0.02ml/g。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添加酒糟的方法为喷洒。
优选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烟叶处理方法所针对的烟叶为烤烟。
优选的,所述烤烟为中部上等烟,更优选的,所述烟叶为贵州黔南A2C2等级烟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烟叶进行发酵的具体方法为:温度为40℃,湿度为50-60%,发酵时间为15天。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烟叶处理方法在烟草制备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发明人研究通过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进行醇化处理,分析其对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增加;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种类主要为烯类和醛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种类主要为醇类和酸类。但总体上致香物质总量有所提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实施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烟叶:为2009年贵州黔南A2C2等级烟叶。
供试酒糟:茅台酒糟及酒糟提取液。
1.2试验方法
烟叶施用酒糟A、B、C三个处理是将一定量的酒糟置于烟叶旁对其进行发酵影响,而G1-1和G1-2处理分别是用酒糟的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喷施于烟叶表面,J-3和J4-3处理分别为未用酒糟处理的对照样品。施用酒糟处理后,除A处理样品置于30℃环境温度条件下外,其他处理均置于40℃温度条件下,醇化15天。不同处理茅台酒糟比例和用量如表1所示。
表1
1.3检测方法
在试验达15天时,将每个处理的烟叶均匀混合后进行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致香物质检测方法如下:
仪器设备:自同时蒸馏萃取装置;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HP-5MS毛细管色谱柱;R114旋转蒸发仪(瑞士BüCHI公司)。
分析方法:将烟叶原料样品粉碎过60目筛子,烟末在恒温恒湿箱中于温度22℃,湿度60%的条件下平衡24h,然后准确称取平衡后的样品25.0g,放入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内标物(萘),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对样品进行连续动态萃取2h。所得提取物经干燥后浓缩定容至1.0mL。浓缩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所得图谱经计算机谱库(NIST05和Wiley275)检索,并用内标校正归一化法计算各峰的相对含量。
分析条件:毛细管柱:HP-5MS(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载气:He,1mL/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8℃/min升温到160℃,保持2min,再以8℃/min升温到260℃,保持15min,总运行时间为:46.75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传输线温度:280℃;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范围35-455aum。
2结果与分析
2.1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醇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2
施用茅台酒糟对醇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2所示。从试验结果(表2)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醇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醇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3-甲基-1-丁醇>3-氧代-α-紫罗兰醇>芳樟醇>寸拜醇>苯乙醇;含量减少的醇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糠醇<植醇<苯甲醇<西柏三烯二醇。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醇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3-甲基-1-丁醇>糠醇>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含量减少的醇类物质有4种,降幅均在33%以上,降幅顺序为:西柏三烯二醇<寸拜醇<3-氧代-α-紫罗兰醇<植醇。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醇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3-甲基-1-丁醇>糠醇>苯乙醇>芳樟醇>苯甲醇;含量减少的醇类物质有4种,降幅均在21%以上,降幅顺序为:寸拜醇<西柏三烯二醇<3-氧代-α-紫罗兰醇<植醇。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醇类物质有4种,增幅顺序为:糠醇>3-甲基-1-丁醇>芳樟醇>苯甲醇;含量减少的醇类物质有5种,降幅顺序为:苯乙醇<西柏三烯二醇<寸拜醇<3-氧代-α-紫罗兰醇<植醇。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醇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糠醇>3-甲基-1-丁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含量减少的醇类物质有5种,降幅均在25%以上,降幅顺序为:寸拜醇<西柏三烯二醇<3-氧代-α-紫罗兰醇<植醇。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五个处理醇类致香物质总量均表现为减少,降幅顺序为:G1-2<A<C<B<G1-1。其中,含量降幅较大的醇类物质为:植醇、3-氧代-α-紫罗兰醇、西柏三烯二醇、寸拜醇;同时,3-甲基-1-丁醇、糠醇、苯乙醇、芳樟醇、苯甲醇、增幅也较大。
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降幅大于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说明40℃环境条件下用酒糟处理烟叶,醇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降幅大于C处理,说明酒糟用量较多的烟叶处理,醇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1处理降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9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醇类致香物质减少最多。
2.2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酚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3
施用茅台酒糟对酚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小3所示。从试验结果(表3)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酚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酚类物质只有苯并[b]噻酚1种;含量减少的酚类物质有3种,降幅顺序为: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甲氧基-苯酚<苯酚。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酚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2-甲氧基-苯酚>苯酚>苯并[b]噻酚;含量减少的酚类物质只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种,降幅达14.50%。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酚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2-甲氧基-苯酚>苯并[b]噻酚>苯酚;含量减少的酚类物质只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种,降幅达25.41%。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酚类物质有2种,增幅顺序为:2-甲氧基-苯酚>苯酚;含量减少的酚类物质有2种,降幅顺序为:苯并[b]噻酚<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酚类物质的含量均表现为增加,增幅顺序为:苯酚>2-甲氧基-苯酚>苯并[b]噻酚>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除G1-2处理酚类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增加外,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减少,降幅顺序为:B<A<C<G1-1。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酚类物质为:苯酚和2-甲氧基-苯酚,含量降幅较大的酚类物质为: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降幅大于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说明30℃环境条件下用酒糟处理烟叶,酚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C处理降幅大于B处理,说明酒糟用量较少的烟叶处理,酚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1处理降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9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酚类致香物质减少最多,而G1-2处理增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更有利于酚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3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醛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4
施用茅台酒糟对醛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4所示。从试验结果(表4)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醛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醛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壬醛>苯乙醛>十四醛>己醛>糠醛;含量减少的醛类物质有11种,降幅顺序为:5-甲基糠醛<苯甲醛<藏花醛<3-甲基-2-丁烯醛<2,6-壬二烯醛<4-吡啶甲醛<2,4-庚二烯醛B<2-吡啶甲醛<1H-吡咯-2-甲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2,4-庚二烯醛A。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醛类物质有12种,增幅顺序为:糠醛>苯乙醛>苯甲醛>3-甲基-2-丁烯醛>十四醛>己醛>壬醛>5-甲基糠醛>2-吡啶甲醛>4-吡啶甲醛>1H-吡咯-2-甲醛>2,4-庚二烯醛B;含量减少的醛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2,4-庚二烯醛A<2,6-壬二烯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藏花醛。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醛类物质有11种,增幅顺序为:3-甲基-2-丁烯醛>糠醛>2-吡啶甲醛>苯甲醛>己醛>十四醛>2,4-庚二烯醛B>苯乙醛>2,4-庚二烯醛A>5-甲基糠醛>壬醛;含量减少的醛类物质有5种,降幅顺序为:1H-吡咯-2-甲醛<2,6-壬二烯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4-吡啶甲醛<藏花醛。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醛类物质有12种,增幅顺序为:2-吡啶甲醛>十四醛>3-甲基-2-丁烯醛>苯甲醛>糠醛>己醛>2,4-庚二烯醛B>2,4-庚二烯醛A>1H-吡咯-2-甲醛>苯乙醛>4-吡啶甲醛>5-甲基糠醛;含量减少的醛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壬醛<2,6-壬二烯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藏花醛。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醛类物质有13种,增幅顺序为:糠醛>己醛>3-甲基-2-丁烯醛>苯乙醛>十四醛>苯甲醛>2-吡啶甲醛>1H-吡咯-2-甲醛>2,4-庚二烯醛B>2,4-庚二烯醛A>4-吡啶甲醛>5-甲基糠醛>壬醛;含量减少的醛类物质有3种,降幅顺序为:2,6-壬二烯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藏花醛。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五个处理醛类致香物质总量均表现为增加,增幅顺序为:G1-2>B>C>G1-1>A。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醛类物质为:糠醛、十四醛、3-甲基-2-丁烯醛、苯乙醛、己醛、苯甲醛、2-吡啶甲醛、2,4-庚二烯醛B、壬醛、5-甲基糠醛;同时,藏花醛、1-甲基-1H-吡咯-2-甲醛、2,6-壬二烯醛的含量降幅也较大。
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增幅大于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说明40℃环境条件下用酒糟处理烟叶,更有利于醛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增幅大于C处理,说明酒糟用量较多的烟叶处理,醛类致香物质增加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2处理增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更有利于醛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4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酸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5
施用茅台酒糟对酸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5所示。从试验结果(表5)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酸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酸类物质只有肉豆蔻酸1种,增幅达13.38%;含量减少的酸类物质有6种,降幅顺序为:糠酸<十五酸<棕榈酸+未知物<戊酸<己酸<2-甲基丁酸。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酸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糠酸>2-甲基丁酸>己酸;含量减少的酸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十五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未知物<戊酸。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酸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2-甲基丁酸>糠酸>肉豆蔻酸;己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含量减少的酸类物质有3种,降幅顺序为:戊酸<十五酸<棕榈酸+未知物。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酸类物质有2种,增幅顺序为:糠酸>2-甲基丁酸;己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含量减少的酸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戊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未知物<十五酸。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酸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糠酸>2-甲基丁酸>棕榈酸+未知物;含量减少的酸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肉豆蔻酸<己酸<戊酸<十五酸。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除G1-2处理酸类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增加外,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减少,降幅顺序为:A<B<G1-1<C。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酸类物质为:糠酸、2-甲基丁酸;含量降幅较大的酸类物质为:棕榈酸+未知物、十五酸、戊酸。
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降幅大于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说明40℃环境条件下用酒糟处理烟叶,酸类致香物质含量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C处理降幅大于B处理,说明酒糟用量较少的烟叶处理,酸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2处理增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最有利于酸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5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酮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6
施用茅台酒糟对酮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6所示。从试验结果(表6)看,施用茅
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酮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酮类物质有14种,增幅顺序为:2,3,6-三甲基-1,4-萘二酮>3-羟基-2-丁酮>金合欢基丙酮B>β-大马酮>1-(2-呋喃基)-乙酮>面包酮>β-紫罗兰酮>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D>茄酮>2-环戊烯-1,4-二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B>茄那士酮;含量减少的酮类物质有9种,降幅顺序为:氧化异佛尔酮<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C<胡薄荷酮<金合欢基丙酮A<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1-(3-吡啶基)-乙酮<1-(1H-吡咯-2-基)-乙酮。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酮类物质有7种,增幅顺序为:3-羟基-2-丁酮>1-(2-呋喃基)-乙酮>2-环戊烯-1,4-二酮>面包酮>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1-(1H-吡咯-2-基)-乙酮;含量减少的酮类物质有16种,降幅顺序为: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金合欢基丙酮A<茄酮<氧化异佛尔酮<巨豆三烯酮D<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胡薄荷酮<1-(3-吡啶基)-乙酮<巨豆三烯酮A<2,3,6-三甲基-1,4-萘二酮<茄那士酮<金合欢基丙酮B。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酮类物质有10种,增幅顺序为:1-(1H-吡咯-2-基)-乙酮>3-羟基-2-丁酮>1-(2-呋喃基)-乙酮>2-环戊烯-1,4-二酮>1-戊烯-3-酮>面包酮>6-甲基-5-庚烯-2-酮>金合欢基丙酮A>β-大马酮>茄酮;含量减少的酮类物质有13种,降幅顺序为:β-二氢大马酮<氧化异佛尔酮<胡薄荷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D<1-(3-吡啶基)-乙酮<2,3,6-三甲基-1,4-萘二酮<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C<茄那士酮<金合欢基丙酮B。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酮类物质有6种,增幅顺序为:3-羟基-2-丁酮>1-(2-呋喃基)-乙酮>2-环戊烯-1,4-二酮>1-戊烯-3-酮>面包酮>6-甲基-5-庚烯-2-酮;含量减少的酮类物质有17种,降幅顺序为:β-大马酮<氧化异佛尔酮<β-二氢大马酮<1-(1H-吡咯-2-基)-乙酮<茄酮<巨豆三烯酮D<香叶基丙酮<1-(3-吡啶基)-乙酮<胡薄荷酮<β-紫罗兰酮<2,3,6-三甲基-1,4-萘二酮<金合欢基丙酮A<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巨豆三烯酮A<茄那士酮<金合欢基丙酮B。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酮类物质有13种,增幅顺序为:3-羟基-2-丁酮>1-戊烯-3-酮>2-环戊烯-1,4-二酮>1-(2-呋喃基)-乙酮>6-甲基-5-庚烯-2-酮>1-(1H-吡咯-2-基)-乙酮>面包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金合欢基丙酮A>氧化异佛尔酮>1-(3-吡啶基)-乙酮>茄酮;含量减少的酮类物质有10种,降幅顺序为:巨豆三烯酮D<2,3,6-三甲基-1,4-萘二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β-紫罗兰酮<胡薄荷酮<巨豆三烯酮A<茄那士酮<金合欢基丙酮B。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A和G1-2处理酮类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增加,且A处理增幅较大,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减少,降幅顺序为:C<B<G1-1。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酮类物质为:3-羟基-2-丁酮、2-环戊烯-1,4-二酮、1-戊烯-3-酮、1-(2-呋喃基)-乙酮、β-大马酮、面包酮;含量降幅较大的酮类物质为:金合欢基丙酮B、茄那士酮、巨豆三烯酮A、2,3,6-三甲基-1,4-萘二酮、巨豆三烯酮C、1-(3-吡啶基)-乙酮、巨豆三烯酮B、胡薄荷酮、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D。
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酮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最大,而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酮类致香物质含量表现为减少,说明30℃处理条件更有利于烟叶酮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降幅大于处理C,说明酒糟用量较多的烟叶处理,酮类致香物质减少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1处理降幅最大,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9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不有利于酮类致香物质的增加,而G1-2处理的浓度比例1:5则有利于酮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6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烯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7
施用茅台酒糟对烯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7所示。从试验结果(表7)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烯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除A处理新植二烯含量为减少外,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增加,增幅顺序为:C>G1-2>B>G1-1。
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新植二烯含量表现为减少,而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新植二烯含量表现为增加,说明40℃的处理条件更有利于烟叶新植二烯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处理C新植二烯含量增幅最大,而B处理增幅次之,说明酒糟用量较少的烟叶处理,新植二烯增加较多;40℃环境条件下的G1-2处理新植二烯增幅大于G1-1处理,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更有利于新植二烯含量的增加。
2.7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酯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8
施用茅台酒糟对酯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8所示。从试验结果(表8)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酯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酯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棕榈酸乙酯>肉豆蔻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减少的酯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亚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丁内酯。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酯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棕榈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丁内酯;含量减少的酯类物质有4种,降幅顺序为: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酯类物质有4种,增幅顺序为:棕榈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丁内酯>棕榈酸甲酯;含量减少的酯类物质有3种,降幅顺序为:二氢猕猴桃内酯<肉豆蔻酸甲酯<亚麻酸甲酯。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酯类物质有2种,增幅顺序为: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减少的酯类物质有5种,降幅顺序为:棕榈酸乙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酯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乙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含量减少的酯类物质有2种,降幅顺序为: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A和B处理酯类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增加,且B处理增幅较大,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减少,降幅顺序为:G1-2<C<G1-1。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酯类物质为:棕榈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丁内酯;含量降幅较大的酯类物质为:亚麻酸甲酯和二氢猕猴桃内酯。
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酯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大于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说明40℃的处理条件更有利于烟叶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酯类致香物质含量表现为增加,而C处理表现为减少,说明酒糟用量较多的烟叶处理,更有利于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G1-1处理酯类致香物质含量降幅大于G1-2处理,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9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酯类致香物质含量减少较多。
2.8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9
施用茅台酒糟对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9所示。从试验结果(表9)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有较明显变化。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杂环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蒽>2-戊基呋喃>吡啶;含量减少的杂环类物质有7种,降幅顺序为: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丁基化羟基甲苯<吲哚<2,3-二氢苯并呋喃<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2,3'-联吡啶<去氢去甲基烟碱。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杂环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蒽>吡啶>2-戊基呋喃>2,3'-联吡啶>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含量减少的杂环类物质有5种,降幅顺序为:吲哚<2,3-二氢苯并呋喃<丁基化羟基甲苯<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去氢去甲基烟碱。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杂环类物质有3种,增幅顺序为:2-戊基呋喃>吡啶>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含量减少的杂环类物质有7种,降幅顺序为:2,3'-联吡啶<吲哚<蒽<丁基化羟基甲苯<2,3-二氢苯并呋喃<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去氢去甲基烟碱。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杂环类物质有4种,增幅顺序为:吡啶>2-戊基呋喃>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2,3'-联吡啶;含量减少的杂环类物质有6种,降幅顺序为:吲哚<丁基化羟基甲苯<2,3-二氢苯并呋喃<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蒽<去氢去甲基烟碱。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杂环类物质有5种,增幅顺序为:吡啶>2-戊基呋喃>2,3'-联吡啶>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吲哚;含量减少的杂环类物质有5种,降幅顺序为:2,3-二氢苯并呋喃<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丁基化羟基甲苯<蒽<去氢去甲基烟碱。
施用酒糟处理烟叶后,与对照相比,C和G1-1处理杂环类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减少,且C处理降幅较大,其他处理均表现为增加,增幅顺序为:G1-2>B>A。其中,含量增幅较大的杂环类物质为:吡啶、蒽、2-戊基呋喃、2,3'-联吡啶、2-乙酰基-1,4,5,6-四氢吡啶;含量降幅较大的杂环类物质为:去氢去甲基烟碱、3-(1-甲基乙基)(1H)吡唑[3,4-b]吡嗪、2,3-二氢苯并呋喃、丁基化羟基甲苯。
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大于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说明40℃的处理条件更有利于烟叶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表现为增加,而C处理表现为减少,说明酒糟用量较多的烟叶处理,更有利于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G1-2处理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表现为增加,而G1-1处理表现为减少,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更有利于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9施用茅台酒糟对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10
施用茅台酒糟对各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如表10所示。从试验结果(表10)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均有较明显变化。与对照处理相比,烟叶中致香物质总量除A处理表现为减少外,其他四个处理均表现为增加,且增幅顺序为:G1-2>C>B>G1-1。
A处理与对照CK1相比,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有4类,增幅顺序为:酯类>酮类>醛类>杂环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有4类,降幅顺序为:酸类<醇类<酚类<烯类。
B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有4类,增幅顺序为:烯类>酯类>醛类>杂环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有4类,降幅顺序为:酚类<酮类<醇类<酸类。
C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有2类,增幅顺序为:烯类>醛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有6类,降幅顺序为:酮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酸类。
G1-1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有2类,增幅顺序为:烯类>醛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有6类,降幅顺序为:杂环类<酚类<酮类<醇类<酯酸<酸类。
G1-2处理与对照CK2相比,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有6类,增幅顺序为:烯类>醛类>酸类>酚类>杂环类>酮类,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有2类,降幅顺序为:醇类<酯类。
与对照相比,烟叶施用茅台酒糟处理后,含量增幅较大的致香物质主要为:烯类和醛类;含量降幅较大的致香物质主要为:醇类和酸类。
30℃环境条件下的A处理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减少,而40℃环境条件下的B处理表现为增加,说明40℃的处理条件更有利于烟叶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C处理致香物质总量增幅大于B处理,说明酒糟用量较少的烟叶处理,更有利于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40℃环境条件下的G1-2处理致香物质总量增幅大于G1-1处理,说明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处理烟叶,更有利于杂环类致香物质的增加。
2.10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烟叶感官品质结果如表11所示。由表11可以看出,通过茅台酒酒糟醇化处理后,烟叶感官品质得以改善,其中G1-2处理与对照相比,烟叶的香气质、吃味、杂气、刺激性、细腻度、柔和度均有所改善,G1-1处理与对照相比,烟叶的香气质、杂气、刺激性、细腻度、柔和度均有所改善,A和B处理与对照相比,刺激性、细腻度和柔和度有所改善。
表11
注:表中“+”表示有改善,“++”表示有较明显改善。
3结论
(1)从总体趋势来看,在一定条件下施用茅台酒糟处理能够增加烟叶中致香物质的含量。
(2)从不同处理来看,40℃的环境条件下较30℃的环境条件下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更有利于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增加;同在40℃的环境条件下,用浓度比例为1:5的酒糟提取液(G1-2)处理烟叶,其致香物质总量增幅效果相对最好。
(3)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从含量增加的致香物质种类来看,主要为烯类和醛类。增幅较大的物质为:烯类中的新植二烯,醛类中的糠醛、十四醛、3-甲基-2-丁烯醛、苯乙醛、己醛、苯甲醛、2-吡啶甲醛、2,4-庚二烯醛B、壬醛、5-甲基糠醛。
(4)施用茅台酒糟处理烟叶后,从含量减少的致香物质种类来看,主要为醇类和酸类。降幅较大的物质为:醇类中的植醇、3-氧代-α-紫罗兰醇、西柏三烯二醇、寸拜醇,酸类中的棕榈酸+未知物、十五酸、戊酸。
(5)A处理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的为酯类(51.04%),降幅较大的为烯类(15.65%)和酚类(10.09%);B处理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的为烯类、酯类和醛类,增幅范围为42.23%-75.98%,降幅较大的为酸类、醇类和酮类,降幅范围为14.08%-40.15%;C处理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的为烯类(95.94%)和醛类(37.80%),降幅较大的为酸类、杂环类、酯类、酚类和醇类,降幅范围为12.81%-57.39%;G1-1处理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的为烯类(69.48%)和醛类(20.05%),降幅较大的为酸类、酯类、醇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降幅范围为14.97%-51.02%;G1-2处理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的为烯类、醛类、酸类和酚类,增幅范围为10.8223%-94.87%,降幅较大的为酯类(12.37%)。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入添加剂:在烟叶中添加酒糟;
所述酒糟为酱香型白酒酒糟或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
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对烟草的添加量为0.5g/g;
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酱香型白酒酒糟浸泡于水中2-4天,酱香型白酒酒糟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提取液对烟草的添加量为0.02ml/g;
2)发酵:将步骤1所得的烟叶进行发酵;
烟叶进行发酵的具体方法为:温度为40℃,湿度为50-60%,发酵时间为15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香型白酒酒糟为飞天茅台白酒酒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添加酒糟的方法为喷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为烤烟。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烟叶处理方法在烟草制备领域的应用。
CN201310432358.7A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432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2358.7A CN104432485B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2358.7A CN104432485B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2485A CN104432485A (zh) 2015-03-25
CN104432485B true CN104432485B (zh) 2016-02-24

Family

ID=52879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2358.7A Active CN104432485B (zh) 2013-09-22 2013-09-22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2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3122B (zh) * 2015-12-01 2021-05-28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在烟叶醇化中的应用
CN107586614A (zh) * 2017-10-24 2018-01-16 昆明坤九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烟用酒香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040878A (zh) * 2019-11-26 2020-04-2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致香物质化合物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746A (zh) * 2008-11-11 2010-06-16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一种发酵白毛烟的方法
CN103141935A (zh) * 2013-02-28 2013-06-12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雪茄烟叶灰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746A (zh) * 2008-11-11 2010-06-16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一种发酵白毛烟的方法
CN103141935A (zh) * 2013-02-28 2013-06-12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善雪茄烟叶灰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2485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0397B (zh) 一种烟用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2484B (zh)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CN102559388A (zh) 一种烟草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CN107912804B (zh) 一种烟草表面致香成分酊剂在烟草制品加香方面的应用
CN106753793B (zh) 一种烟用茶叶净油的制备方法
CN106387990A (zh) 高烟碱烟草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2604740A (zh) 一种烟草浸膏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4432485B (zh)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CN106165906A (zh) 一种适用于卷烟制品的麦芽焦甜香香料及其在烟草制品中的应用
CN105158383A (zh) 一种超声辅助索氏提取法提取烟草油分的方法
Yu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and analysis of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xi Congou black tea
US20220408793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tar extract from discarded cigarette butt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cigarettes
CN104207324B (zh)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Fan et 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the flavour-precursor and volatile-aroma-component differences between waste tobacco stems
CN103468411A (zh) 从烤烟房废气中提取活体烟叶香气物质的方法及改善卷烟烟气香味的方法
CN105969834A (zh) 一种玳玳花烟用香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61620A (zh) 一种金莲花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作为烟草保润剂的应用
CN101322582A (zh) 一种普洱生茶醇提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63773B (zh) 一种检测白木香是否产生沉香的方法
CN103504463B (zh) 一种柚皮多糖在烟叶保润中的应用
CN102676300A (zh) 吉龙草精油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CN102599630A (zh) 一种利用废弃烟丝修饰卷烟风格的方法
CN105132177A (zh) 一种利用复合酶提取烟叶精油的方法
CN104432487A (zh) 一种烟叶处理方法
CN104585867A (zh) 含烤烟烟花提取物的电子烟烟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