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119A -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119A
CN104423119A CN201410418585.9A CN201410418585A CN104423119A CN 104423119 A CN104423119 A CN 104423119A CN 201410418585 A CN201410418585 A CN 201410418585A CN 104423119 A CN104423119 A CN 104423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position
aperture diaphragm
exposure period
diaphragm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8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119B (zh
Inventor
葛西大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3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1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5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aper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7Diaphragms with means for presetting the diaphrag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的电路。电路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然后从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一光阑位置。第一曝光时段和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Description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8月30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3-179616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以获得切趾效应的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已知有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在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中设置其透射率在中间部分处高且向着周边区域逐渐地减小的切趾滤波器,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孔径光阑被可变地控制,以获得与切趾滤波器的效应类似的效应(切趾效应)。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平10-333202(图2)中,提出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孔径光阑在曝光时段的开始处光阑缩小到预设的初始值,并且在曝光时段期间逐渐地被释放,以得到切趾效应。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平10-333202(图2)中,孔径光阑的驱动方向被限制于孔径光阑从光阑缩小状态改变为释放状态的方向。因此,需要针对每一个拍摄帧将孔径光阑的光阑大小返回到预定的大小。因此,在执行连续的拍摄时会发生连续拍摄的速度的下降。甚至在拍摄不是连续拍摄的情况下,需要在捕获一帧之后且在开始下一次拍摄之前将光阑大小返回到预定的大小,因此,在可以进行下一次拍摄之前的准备时间花费很长的时间。
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在获得切趾效应时加速孔径光阑的预备操作的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在第一方面中,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的电路。电路还被配置为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在另一方面中,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的电路。电路还被配置为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中的每一个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电路,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在另一个方面中,一种镜头包括孔径光阑和电路。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电路还被配置为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所述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第一曝光时段和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在所述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的电路。在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合并在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中且构成该部分。附图示出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书一同起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的作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的一般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配置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另一个配置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三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四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孔径光阑的控制的第二示例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机身微计算机和镜头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曝光定时的控制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频闪仪的发光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频闪仪的发光定时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请注意,将按照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例(曝光控制的第一示例)
1.1 配置
1.2 操作
1.3 效果
1.4 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
2.第二实施例(曝光控制的第二示例)
2.1 孔径光阑的控制操作
2.2 曝光定时的控制操作
2.3 效果
3.第三实施例(发光控制的示例)
3.1 发光控制的操作
3.2 效果
4.其它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图像拾取设备的配置)
(图像拾取设备的一般配置)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1的一般配置的示例。
图像拾取设备1包括图像拾取部11、模拟至数字(A/D)转换部12、检测部13、图像处理部14、记录装置15、显示部16和控制部17。另外,图像拾取设备1包括操作部18、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19、程序只读存储器(ROM)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和频闪仪22。
控制部17包括图像拾取控制部61、发光控制部62、正常发光量控制部63、记录控制部64和移动检测部65。图像拾取部11包括镜头部40、图像拾取装置44和快门45。
镜头部40是形成由图像拾取装置44捕获的被摄体的光学像的图像拾取光学系统。镜头部40包括多个透镜41和43以及孔径光阑42。图像拾取设备1可以是镜头可更换型照相机。在镜头可更换型照相机的情况下,镜头部40可以是可拆卸、可更换的。为了调焦和变焦,可移动多种透镜41和43中的一个或两个。
快门45被设置在镜头部40和图像拾取装置44之间。例如,快门45可以是焦平面系统的机械快门,并且,包括前帘46和后帘47。
图像拾取装置44输出与由镜头部40在成像表面上形成的光学像相对应的电信号,并且,由诸如CMOS和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固态图像拾取装置构成。在图像拾取装置44中,多个像素被二维地布置,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将光转换为电信号并然后输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
A/D转换部12对来自图像拾取装置44的输出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以产生数字图像信号。检测电路13检测图像信号的信号值。图像处理部14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以将图像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记录装置15中记录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该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14还执行各种单个处理以将图像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显示部16中显示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该图像数据。
记录装置15记录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显示部16显示图像拾取设备1的操作菜单等,并且,在再现模式中再现和显示在记录装置15中记录的图像数据。显示部16还在实时取景模式中对拍摄中的图像执行实时显示。
操作部18包括释放按钮、各种操作开关、操作转盘等,并且,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内容将各种操作信号供应到控制部17中的图像拾取控制部61。
控制部17对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各个部执行总体控制,并且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部17执行预先在程序ROM 2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对各个部执行总体控制。RAM 21临时地保持各种数据。EEPROM 19是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可以保持例如各种设置信息等。
图像拾取控制部61使控制部17的每一个部基于来自操作部18的操作信号来执行控制操作,并且使图像拾取部11执行对每一个部的驱动控制。发光控制部62和正常发光量控制部63对频闪仪22执行发光控制。记录控制部64执行与将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装置15有关的控制。移动检测部65检测为了调焦和变焦移动的镜头部40的移动等。
(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配置)
图2示出图像拾取设备1中的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配置例。图2示出在图像拾取设备1是镜头可更换型照相机的情况下的配置例。如图2所示,图像拾取设备1可以包括照相机机身侧的机身微计算机30和在镜头部40侧的镜头微计算机50。机身微计算机30可以包括接口(I/F)控制器31以及作为曝光控制部的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镜头微计算机50可以包括I/F控制器51和作为孔径光阑控制部的孔径光阑控制器52。
孔径光阑控制器52通过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对应于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快门控制器33通过快门驱动电机72来控制快门45的打开和关闭。作为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例如,可以使用步进电机。
图3示出图像拾取设备1中的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另一个配置例。图3示出在图像拾取设备1是镜头集成型照相机的情况下的配置例。在镜头集成型照相机的情况下,图2中的镜头微计算机50可以被省略。如图3所示,孔径光阑控制器52可以被设置在机身微计算机30中。
(1.2操作)
(整个图像拾取设备的操作)
在图1中示出的图像拾取设备1中,从被摄体进入镜头部40的光在图像拾取装置44的成像表面上形成图像。由图像拾取装置44从光转换的电信号作为图像信号通过A/D转换部12和检测部13被输入到图像处理部14。图像处理部14在对图像信号执行诸如灰阶调整、色调调整、降噪处理和大小转换的处理之后将图像信号转换为以JPEG为代表的压缩图像文件,并且将压缩的图像文件作为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装置15中。而且,从图像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在通过显示处理部(未示出)与操作图标、拍摄信息等合成之后在显示部16上显示。此外,图像拾取控制部61响应于通过操作部18上的释放按钮、操作开关等的用户操作将所需的指示信号适当地输出到图像拾取部11、发光控制部62、记录控制部64等。
(与曝光控制有关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6,将进一步描述与曝光控制有关的操作。
图4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一示例。图5示出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二示例。图6示出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流程的示例。
在图4和图5中,示出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以及在执行连续拍摄时对于每一帧的快门4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请注意,快门4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由图2或图3中示出的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控制。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由图2或图3中示出的孔径光阑控制器52控制。
孔径光阑控制器52在曝光期间可变地控制位于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的光阑大小42。第二光阑大小不同于第一光阑大小。孔径光阑控制器52控制孔径光阑42的模式,以在执行连续拍摄时对于每一帧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在第一改变模式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在曝光开始时的光阑大小设置为第一光阑大小,并且,在曝光结束时将光阑大小改变为第二光阑大小。在第二改变模式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在曝光开始时的光阑大小设置为第二光阑大小,并且,在曝光结束时将光阑大小改变为第一光阑大小。另外,孔径光阑控制器52与帧之间的快门充电(charge)操作配合地使孔径光阑42执行预备操作以改变光阑大小。
在本示例中,对于图4和图5,通过以下假设给出描述:第一光阑大小是比第二光阑大小释放得更多的大小,第一改变模式是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是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
具体地,在图4的示例中,当假设连续拍摄的第一帧在第一改变模式中的同时,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另外,当假设第二帧在第二改变模式中的同时,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下面,在连续拍摄中交替地重复这种操作。
在图5的示例中,当假设连续拍摄的第一帧在第二改变模式中的同时,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另外,当假设第二帧在第一改变模式中的同时,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下面,在连续拍摄中交替地重复这种操作。
由于通过执行图4或图5中示出的操作在帧之间在曝光结束时的光阑大小与在曝光开始时的光阑大小相同,所以可以最少化连续拍摄中的帧之间的预备操作,这有助于连续拍摄速度的加速。
这里,以下述的方式控制连续拍摄的第一帧在如图4所示的光阑缩小的方向上改变还是在如图5所示的释放方向上改变。
在执行连续拍摄之前,孔径光阑控制器52确定孔径光阑42的当前光阑大小是接近第一光阑大小还是接近第二光阑大小,并且,基于确定结果在连续拍摄中的第一帧下控制孔径光阑42按照第一改变模式或第二改变模式操作。当在连续拍摄之前的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一光阑大小时,孔径光阑控制器52执行控制,使得在第一帧下的孔径光阑42的模式被置入第一改变模式,并且,在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二光阑大小时,孔径光阑控制器52执行控制,使得在第一帧下的孔径光阑42的模式被置入第二改变模式。具体地,孔径光阑控制器52执行图6中示出的控制。
图6示出第一帧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操作的示例。当按下操作部18的释放按钮(步骤S1)时,图像拾取设备1基于拍摄条件来确定此时的孔径光阑操作范围(步骤S2)。这里,第一光阑大小由A表示,并且,第二光阑大小由B表示。接下来,孔径光阑控制器52确定孔径光阑42的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一光阑大小A还是第二光阑大小B(步骤S3)。当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一光阑大小A(步骤S3;是)时,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使得孔径光阑42移动到第一光阑大小A(步骤S4)。在孔径光阑42移动到第一光阑大小A(步骤S5)后,快门45由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驱动,然后,开始曝光(步骤S6)。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使得在曝光期间光阑大小从第一光阑大小A改变为第二光阑大小B(步骤S7)。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在曝光结束时关闭快门45,并且,第一曝光结束(步骤S12)。
另一方面,当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二光阑大小B(步骤S3;否)时,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使得孔径光阑42被移动到第二光阑大小B(步骤S8)。在孔径光阑42移动到第二光阑大小B(步骤S9)后,快门45由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驱动,然后,开始曝光(步骤S10)。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使得在曝光期间光阑大小从第二光阑大小B改变为第一光阑大小A(步骤S11)。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在曝光结束时关闭快门45,并且,第一曝光结束(步骤S12)。
如上所述,基于在第一帧的释放开始之前的光阑大小,执行第一帧的光阑缩小开始大小和驱动方向被动态地改变的控制,使得孔径光阑事先的驱动量尽可能小。结果,允许减少释放时间延迟。
(1.3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执行连续拍摄时,针对每一帧控制孔径光阑42的模式,以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因此,可以在获得切趾效果时加速孔径光阑42的预备操作。结果,可以增加连续拍摄速度。而且,由于在为了在拍摄时获得切趾效果而移动孔径光阑42所需的范围之外接近紧邻拍摄之前的光阑大小的大小被设置为孔径光阑驱动开始大小,所以允许最少化释放时间延迟。
请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非限制性的示例,并且,可以获得其他的效果。这同样适用于下面的其他实施例和变型例。
(1.4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11,将针对曝光控制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图7示出变型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一示例。图8示出变型例中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二示例。图9示出变型例中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三示例。图10示出变型例中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四示例。图11示出变型例中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流程的示例。
在图7至图10中,示出在拍摄时在单个曝光时段内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以及快门4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快门45是焦平面系统的机械快门。在图7至图10中的每一个的中间部分中,示出包括前帘46的行进状态和后帘47的行进状态的帘行进的状态。
在焦平面系统的机械快门用于曝光的情况下,由于对于机械快门的行进需要几毫秒的时间,所以曝光定时在成像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不同,如图7至图10中的每一个中的中间部分所示。因此,当在曝光期间仅仅在一个方面上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拾取的图像的顶部和底部中出现亮度的曝光不均匀。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抑制这种曝光不均匀,当(在单个曝光时段内)捕获一帧的同时执行交替地往复孔径光阑42N次(N是1或更大的整数)的控制。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成像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光阑大小的不同而导致的曝光不均匀。
在本说明书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控制孔径光阑42的模式,以在单个曝光时段内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N次。N是1或更大的整数,并且,孔径光阑控制器52控制孔径光阑42的模式,以在单个曝光时段内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1次或更多次。在第一改变模式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开始光阑大小设置为第一光阑大小,并且,将结束光阑大小改变为第二光阑大小。在第二改变模式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开始光阑大小设置为第二光阑大小,并且,将结束光阑大小改变为第一光阑大小。
在本示例中,对于图7和图9,通过以下假设给出描述:第一光阑大小是比第二光阑大小释放得更多的大小,第一改变模式是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是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相比之下,对于图8和图10,通过以下假设给出描述:第一光阑大小是比第二光阑大小光阑缩小得更多的大小,第一改变模式是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是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的模式。
作为具体的示例,在图7的示例中,在单个曝光时段内的前一半中的模式被设置为第一改变模式,并且,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另外,后一半中的模式被设置为第二改变模式,并且,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在图9中,示出在单个曝光时段内重复这种控制两次的示例。
在图8的示例中,在单个曝光时段内的前一半中的模式被设置为第一改变模式,并且,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释放方向上改变。另外,后一半中的模式被设置为第二改变模式,并且,孔径光阑42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在图10中,示出在单个曝光时段内重复这种控制两次的示例。
孔径光阑控制器52可以基于快门速度动态地确定是否要执行其中如图7至图10所示孔径光阑往复运动的孔径光阑控制。当执行如图7至图10所示的孔径光阑控制时,孔径光阑的驱动距离是孔径光阑的正常驱动距离的两倍以上。因此,当快门速度高(单个曝光时段短)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执行如图7至图10所示的孔径光阑的往复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单向驱动,其中,在一个方向上(在释放方向上或者在光阑缩小方向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参照图11描述执行这种确定的示例。
当按下操作部18的释放按钮(步骤S21)时,图像拾取设备1基于拍摄条件来确定快门速度(SS)(步骤S22)。孔径光阑控制器52确定快门速度(SS)是否低于允许孔径光阑往复运动的预定阈值(步骤S23)。当快门速度(SS)不低于预定阈值(步骤S23;否)时,在单个曝光时段内不执行孔径光阑的往复驱动,由此,孔径光阑控制器52确定执行单向驱动(步骤S31)。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来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调整为预定的开始大小(步骤S32)。此后,快门45由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驱动,并且,开始曝光(步骤S33)。孔径光阑控制器52使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在曝光期间执行单向驱动,其中,在一个方面上改变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步骤S34)。当曝光结束时间到来时,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关闭快门45以结束曝光(步骤S35)。
另一方面,当快门速度(SS)低于预定阈值(步骤S23;是)时,在单个曝光时段内可执行孔径光阑的往复驱动,由此,孔径光阑控制器52确定执行往复驱动(步骤S24)。孔径光阑控制器52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来将光阑大小调整为预定的开始大小(步骤S25)。此后,快门45由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驱动,并且,开始曝光(步骤S26)。孔径光阑控制器52使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执行孔径光阑的往复驱动,使得孔径光阑的模式在向外运动中被置入第一改变模式中,并且,孔径光阑的模式在归回运动中被置入第二改变模式中(步骤S27和S28)。孔径光阑控制器52重复这种往复驱动N次(步骤S29;是,以及步骤S30)。当在往复驱动执行N次之后曝光结束时间到来(步骤S29;否)时,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关闭快门45,以结束曝光(步骤S35)。
根据本说明书,孔径光阑42的模式被控制,以在单个曝光时段内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一次或更多次。因此,可以在获得切趾效果时加速孔径光阑42的预备操作。此外,可以在通过焦平面快门执行曝光时减少曝光不均匀。
<2.第二实施例>
(2.1孔径光阑的控制操作)
参照图12至图15,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孔径光阑的控制操作。请注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整个图像拾取设备和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基本配置可以类似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3)。
图12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一示例。图13示出作为相对于图12的比较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示例。图14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第二实施例。图15示出作为相对于图14的比较例的孔径光阑42的控制的示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孔径光阑控制器52基于曝光开始定时Ta驱动孔径光阑驱动电机71,以执行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从第一光阑大小改变为第二光阑大小的孔径光阑控制。此时,在曝光开始定时Ta之前,孔径光阑控制器52在曝光时段内在与孔径光阑42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加速地移动孔径光阑42,以使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接近第一光阑大小。
图12示出在上面描述中的第二光阑大小是比第一光阑大小(A)释放得更多的大小的情况的示例。换句话说,图12示出在曝光时段内的光阑大小的移动方向是释放孔径光阑的方向的情况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曝光开始定时Ta之前,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一次调整到第三光阑大小(B),在第三光阑大小(B)中孔径光阑比在第一光阑大小(A)处光阑缩小得更多(图12中的光阑缩小时段)。此后,此外,孔径光阑控制器52加速地改变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以从第三光阑大小(B)接近第一光阑大小(A)(图12的加速时段)。此后,孔径光阑控制器52在曝光时段内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从第一光阑大小(A)改变为期望的第二光阑大小。
与图12的控制的示例形成对照,在图13的比较例中,省略了加速时段。在图13的比较例中,在孔径光阑42从释放侧光阑缩小到第一光阑大小(A)之后立即开始曝光时段。在这种控制的情况下,曝光时段在孔径光阑42从与在曝光时段内的孔径光阑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到第一光阑大小(A)之后立即开始。因此,例如,在使用步进电机的孔径光阑驱动系统中,由于电机的惯性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而导致可能难以在曝光时段内加速孔径光阑42的操作。相反,在图12的控制的示例中,由于提供加速时段,并且,孔径光阑42在与孔径光阑42在曝光时段内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加速移动,所以可以加速在后一曝光时段内的孔径光阑42的操作。
图14示出在上面描述中的第二光阑大小是比孔径光阑第一光阑大小(A)光阑缩小得更多的光阑大小的情况的示例。换句话说,图14示出在曝光时段内的光阑大小的移动方向是从释放侧对孔径光阑进行光阑缩小的方向的情况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曝光开始定时Ta之前,孔径光阑控制器52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从比第一光阑大小(A)更靠近释放侧的光阑大小加速地改变为接近第一光阑大小(A)(图14中的加速时段)。此后,孔径光阑控制器52在曝光时段内将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从第一光阑大小(A)改变为期望的第二光阑大小。
与图14的控制的示例形成对照,在图15的比较例中,省略了加速时段。在图15的比较例中,曝光时段没有经过加速时段而立即开始。因此,在曝光时段很难加速孔径光阑42的操作。相比之下,在图14的示例中,由于提供加速时段,并且,孔径光阑42在与孔径光阑42在曝光时段内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加速移动,所以可以在后一曝光时段内加速孔径光阑42的操作。
(2.2曝光定时的控制操作)
随后,参照图16和图17,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曝光定时的控制操作。图16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机身微计算机30和镜头微计算机50之间的通信的示例。图17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曝光定时的控制的示例。
在镜头可更换型照相机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所示,作为孔径光阑控制部的孔径光阑控制器52被设置在镜头微计算机50中。另外,作为曝光控制部的曝光控制器32和快门控制器33被设置在机身微计算机30中。
在第二实施例中,曝光控制部参考预定的同步信号向镜头微计算机50中的孔径光阑控制器52通知曝光开始定时Ta。另外,曝光控制部基于通知的曝光开始定时Ta可变地控制快门45的驱动开始时间。镜头微计算机50中的孔径光阑控制器52加速地移动孔径光阑42,使得在曝光控制部通知的曝光开始定时Ta的时间处光阑大小是第一光阑大小(A),如图12和图14所示的示例。
更具体地描述在执行上述的控制操作时在机身微计算机30和镜头微计算机50之间的通信的示例。
在开始拍摄操作之前,从模糊量和切趾效应的量确定在曝光时改变的孔径光阑的开始值和结束值。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部18来指定开始值和结束值。在检测到操作部18的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下之后,考虑曝光中的孔径光阑值的变化来执行曝光计算,以确定快门速度和ISO值。可替换地,可以由用户指定快门速度或ISO值或二者。此后,执行自动聚焦(AF)操作。为了防止曝光中的焦平面的模糊,通过作为最接近曝光中的释放侧的可用值的孔径光阑值来执行AF操作。可以用释放更多的孔径光阑值来执行AF操作。
在具有图2中示出的配置的镜头可更换照相机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快门释放按钮的深按下之后,机身微计算机30向镜头微计算机50通知曝光条件,如图16所示。例如,作为曝光条件,可以通知曝光时间、在曝光开始时的孔径光阑值以及在曝光结束时的孔径光阑值。
如图16所示,镜头微计算机50向机身微计算机30作出关于是否允许执行请求的操作、以及加速所需的F数和加速所需的时间的应答。可替换地,在按下快门释放按钮之前,镜头微计算机50事先向机身微计算机30通知可操作范围,并且,可以省略是否允许执行请求的操作的应答。
如图16所示,机身微计算机30向透镜微计算机50通知曝光开始定时Ta。当镜头微计算机50被配置为与预定的同步信号同步地执行操作时,通过通知方法来实现通知,在该通知方法中,在紧接着通知之后的同步信号之后,在该同步信号处开始曝光n次。当镜头被配置为与同步信号同步执行操作时,可以使用通知方法,其中,在紧接着通知之后的同步信号之后的若干秒之后开始曝光。
机身微计算机30将快门45的前帘46的行进开始时间与被指定为曝光开始定时Ta的同步信号匹配(在这种情况下,释放时间延迟不是最快的)。在这种情况下的前帘行进由图17中的A表示,后帘行进由图17中的A'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前帘的行进开始定时从指定的同步信号向前偏移前帘46的行进开始和前帘46到达成像表面的中心之间的时间。结果,允许开始成像表面的中间区域的曝光的时间被调整为在镜头微计算机50中指定的曝光开始时的孔径光阑值。另外,允许结束成像表面的中间区域的曝光的时间被调整为在镜头微计算机50中指定的曝光结束时的孔径光阑值。在这种情况下的前帘行进由图17中的B表示,后帘行进由图17中的B'表示。在这用作参考曝光大小时,通过偏移前帘的行进开始定时,参考曝光大小被调整为成像表面的垂直方向上的任意大小。
镜头微计算机50比参照同步信号的指定定时进行加速所需的时间更早地开始加速操作,并且,在同步信号的指定定时处结束所需的加速操作。在加速操作结束时,实现在曝光开始时的指定的孔径光阑值。通过从同步信号取得指定的曝光时间来控制孔径光阑,直到曝光结束时的指定的孔径光阑值。
请注意,在具有图3的配置的照相机的情况下,不需要与镜头微计算机50的通信,并且,在比加速操作所需的量进一步光阑缩小孔径光阑之后开始加速操作,并结束所需的加速操作。在加速操作结束时,实现在曝光开始时的指定的孔径光阑值。通过从同步信号取得指定的曝光时间来控制孔径光阑,直到曝光结束时的指定的F数。
(2.3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在曝光开始定时Ta之前加速地移动孔径光阑42,以接近曝光时段内的初始光阑大小。因此,即使增加快门速度,也可以获得切趾效果。与不提供加速时段的情况相比,允许增大用于获得相同的切趾效果所需的快门速度。
<3.第三实施例>(发光控制的示例)
(3.1发光控制的操作)
第三实施例涉及频闪仪22的发光控制。参照图18和图19,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频闪仪22的发光控制的操作。请注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整个图像拾取设备和曝光系统的驱动控制部的基本配置可以类似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3)。
图18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的示例。图19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的控制的流程的示例。在图18的上部中,示出孔径光阑42的光阑大小的变化。在图18的示例中,孔径光阑42在曝光时段内以光阑缩小量ΔAV从释放状态进行光阑缩小。在图18的中部,通过假设快门45是焦平面系统的机械快门来示出包括前帘46的行进状态和后帘47的行进状态的帘行进的状态。在图18的下部,示出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和发光量的示例。
如图1所示,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由发光控制部62控制。在曝光期间,孔径光阑控制器52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42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在第二光阑大小中,孔径光阑42比在第一光阑大小光阑缩小得更多。例如,发光控制部62允许频闪仪22在孔径光阑42在曝光时段内光阑缩小到第二光阑大小时的第一定时(图18中的发光定时1)处发光。当频闪仪22在释放孔径光阑时发光时,接收频闪光的被摄体的景深较浅,由此,被摄体不是清楚可见。当频闪仪22在作为图18的发光定时1的光阑缩小的定时处发光时,接收频闪光的被摄体的景深较深,由此,允许捕获被摄体更清楚可见的图像。
发光控制部62可基于拍摄条件调制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发光控制部62确定对被摄体的拍摄条件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并且,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发光控制部62可允许频闪仪22在孔径光阑42比在第二光阑大小处释放得更多时的第二定时(图18的发光定时2)处发光。在本示例中,例如,作为第一条件,发光控制部62可以确定被摄体和其背景之间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第一距离。而且,例如,作为第一条件,发光控制部62可以确定被摄体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距离。
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发光控制部62还可以确定对被摄体的拍摄条件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当满足第二条件时,发光控制部62允许频闪仪22在孔径光阑42比在第二定时处光阑缩小得更多的第三定时(图18中的发光定时3)处发光。在本示例中,作为第二条件,发光控制部62可以确定被摄体的深度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距离。而且,例如,作为第二条件,发光控制部62可以确定被摄体的运动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运动。
当允许频闪仪22在第二定时或第三定时处发光时,发光控制部62允许频闪仪22发光,使得发光量比在允许频闪仪22在第一定时处发光的情况小。换句话说,发光控制部62允许发光量随着孔径光阑的光阑缩小的程度越接近释放侧而减少。
参照图19,具体地描述在基于拍摄条件调制频闪仪22的发光定时的情况中的控制的流程。基于允许以更大的适当光阑大小的发光的拍摄条件来调整发光定时。
初始发光定时被设置为孔径光阑42光阑缩小得最多为图18的发光定时1的状态。发光控制部62确定被摄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是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1)。当被摄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不等于或低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1;否)时,本处理前进到下一个确定步骤S43。当被摄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低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1;是)时,发光控制部62在孔径光阑的释放方向上调制发光定时(步骤S42)。这样,发光定时可以被设置到释放侧,而不是初始发光定时(例如,图18中的发光定时)。因此,景深变浅,并且,被摄体变得清楚可见。
接下来,发光控制部62确定被摄体的深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3)。当被摄体的深度不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3;否)时,本处理前进到下一个确定步骤S45。当被摄体的深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3;是)时,发光控制部62在孔径光阑的关闭方向上调制发光定时(步骤S44)。这样,例如,发光定时可以被设置为图18中的发光定时2。因此,允许捕获在被摄体的整个区域上聚焦的图像。
接下来,发光控制部62确定被摄体的运动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5)。当被摄体的运动不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5;否)时,本处理前进到下一个确定步骤S47。当被摄体的运动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45;是)时,发光控制部62在孔径光阑的关闭方向上调制发光定时(步骤S46)。这样,例如,发光定时可以被设置为图18中的发光定时1。因此,避免由于被摄体的运动而导致的焦点偏移。
接下来,发光控制部62确定是否由于到被摄体等的长距离而导致频闪光在某一时刻没有到达被摄体(步骤S47)。当频闪光在该时刻到达被摄体(步骤S47;否)时,调制处理结束。当频闪光在该时刻没有到达被摄体(步骤S47;是)时,发光控制部62在孔径光阑的打开方向上调制发光定时(步骤S48)。这样,例如,发光定时可以被设置为图18中的发光定时2或者图18中的发光定时3。除了被摄体的距离信息以外,还可以基于孔径光阑值、增益、频闪仪22的最大Gno等来执行频闪光是否没有到达被摄体的确定。当频闪光没有到达被摄体时,在孔径光阑的打开方向上调制发光定时,以控制频闪光到达被摄体。
在表1中示出在上述的确定步骤S41、S43、S45和S47中使用的阈值的特定示例。关于拍摄条件,仅仅描述在各个确定步骤中的主导项目的值。在调制发光定时处的每一个条件确定的影响率按照S47、S45、S42和S41的顺序变小。
[表1]
而且,描述获得在每一个确定步骤中使用的信息的方法的典型示例。在确定步骤S41中参考的被摄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可以基于预备发光、成像表面相差像素、镜头距离信息等获得。可以基于预备发光、成像表面相差像素等来获得在确定步骤S43中参考的被摄体的深度。可以基于成像表面相差像素、镜头信息、被摄体识别信息、颜色信息、边缘信息、运动向量等来获得在确定步骤S45中参考的被摄体的运动。预备发光是事先发光来计算用于拍摄的发光量。在图像拾取装置44中,成像表面相差像素是被提供用于相差AF的像素。此外,在表2中一并地示出由于距离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引起的优点和缺点。
[表2]
(3.2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孔径光阑42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可变地控制,以及在孔径光阑42被光阑缩小到第二光阑大小的第一定时执行频闪光发射,在第二光阑大小中,孔径光阑比在第一光阑大小处光阑缩小得更多。因此,可以获得切趾效果,并且,在最佳的定时执行频闪光发射。而且,由于基于拍摄条件来调制频闪光发射的定时,所以可以基于拍摄条件来在最佳定时执行频闪光发射。
<4.其它实施例>
(4-1其它实施例1)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被配置为如下。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2)根据特征(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曝光时段。
(3)根据特征(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然后在所述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4)根据特征(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对于包括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的至少三个曝光时段中的每一个,使所述孔径光阑在作为初始开始位置的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第二光阑位置之间交替。
(5)根据特征(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6)根据特征(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电路还被配置为:将对应于所述第一曝光时段的快门速度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快门速度低于所述预定的阈值时,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7)根据特征(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多次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8)根据特征(1)至(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开始之前基于所述孔径光阑的初始位置来确定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9)根据特征(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初始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中的第一光阑位置。
(10)根据特征(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之间。
(11)根据特征(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初始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时,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开始之前使所述孔径光阑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12)根据特征(1)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来捕获多个图像。
(13)根据特征(1)至(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对应于用来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结束位置。
(14)根据特征(1)至(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孔径光阑在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处比在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处更多地打开。
(15)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中的每一个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6)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通过所述电路,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7)一种镜头,包括孔径光阑和电路。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所述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8)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在所述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19)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电路,被配置为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在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2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特征(16)或(18)的方法的程序。
(4-2其它实施例2)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被配置为如下。
(1)一种曝光控制器,包括:
孔径光阑控制部,被配置为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曝光操作的时间段期间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以具有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的光阑大小,其中
孔径光阑控制部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连续拍摄期间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对于每一帧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第一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2)根据(1)的曝光控制器,其中,孔径光阑控制部在连续拍摄之前确定孔径光阑的当前光阑大小是接近第一光阑大小还是接近第二光阑大小,并且,基于确定结果在连续拍摄中的第一帧下控制孔径光阑按照第一改变模式或第二改变模式操作。
(3)根据(2)的曝光控制器,其中,在连续拍摄之前的孔径光阑的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一光阑大小时,孔径光阑控制部在第一帧下控制孔径光阑以第一改变模式操作,而在连续拍摄之前的孔径光阑的当前光阑大小接近第二光阑大小时,孔径光阑控制部在第一帧下控制孔径光阑以第二改变模式操作
(4)根据(1)至(3)中的任何一项的曝光控制器,其中,孔径光阑控制部允许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帧之间的快门充电操作期间孔径光阑执行预备操作,该预备操作允许孔径光阑的大小改变。
(5)一种曝光控制器,包括:
孔径光阑控制部,被配置为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曝光操作的时间段期间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以具有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的光阑大小,其中
孔径光阑控制部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单个曝光时段期间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一次或更多次,第一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6)一种曝光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孔径光阑控制部,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连续拍摄期间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对于每一帧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
在第一改变模式期间,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以及
在第二改变模式期间,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7)一种曝光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孔径光阑控制部,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单个曝光时段期间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一次或更多次;
在第一改变模式期间,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以及
在第二改变模式期间,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8)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孔径光阑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曝光操作的时间段期间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以具有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的光阑大小,其中
孔径光阑控制部在连续拍摄期间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对于每一帧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第一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开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曝光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9)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孔径光阑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曝光操作的时间段期间可变地控制孔径光阑,以具有在第一光阑大小和第二光阑大小之间的光阑大小,其中
孔径光阑控制部在单个曝光时段期间控制孔径光阑的模式,以在第一改变模式和第二改变模式之间交替一次或更多次,第一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并且,第二改变模式允许孔径光阑在初始定时具有第二光阑大小而允许孔径光阑在结束定时具有第一光阑大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
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曝光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
然后在所述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对于包括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的至少三个曝光时段中的每一个,使所述孔径光阑在作为初始开始位置的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第二光阑位置之间交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
将对应于所述第一曝光时段的快门速度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快门速度低于所述预定的阈值时,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内,多次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开始之前基于所述孔径光阑的初始位置来确定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初始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中的第一光阑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和所述第二光阑位置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初始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光阑位置时,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开始之前使所述孔径光阑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来捕获多个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对应于用来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结束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孔径光阑在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处比在所述第二光阑位置处更多地打开。
15.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
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
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中的每一个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6.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以及
通过所述电路,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7.一种镜头,包括:
孔径光阑;以及
电路,被配置为:
在第一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并且
然后在所述第一曝光时段或所述第二曝光时段内使所述孔径光阑从所述第二光阑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光阑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曝光时段和所述第二曝光时段用来捕获不同的图像。
18.一种用于图像捕获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电路,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其中
在所述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19.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电路,被配置为在用于捕获图像的曝光时段期间使孔径光阑从第一光阑位置移动到第二光阑位置,其中
在曝光时段开始之前,所述孔径光阑位于初始光阑位置处,该初始光阑位置靠近用于捕获前一图像的前一曝光时段的光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初始光阑位置比所述第二光阑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光阑位置。
CN201410418585.9A 2013-08-30 2014-08-22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3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9616A JP6175992B2 (ja) 2013-08-30 2013-08-30 露出制御装置および露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JP2013-179616 2013-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119A true CN104423119A (zh) 2015-03-18
CN104423119B CN104423119B (zh) 2018-08-10

Family

ID=5258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858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3119B (zh) 2013-08-30 2014-08-22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2393B2 (zh)
JP (1) JP6175992B2 (zh)
CN (1) CN10442311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787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11095910A (zh) * 2017-09-14 2020-05-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摄像控制程序
CN113533958A (zh) * 2021-06-17 2021-10-22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一种密度盘光阑时间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114026436A (zh) * 2019-06-25 2022-02-08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10412B2 (en) * 2014-03-13 2019-02-19 Pixart Imaging Inc. Optical encoder capable of identifying absolute position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9571741B1 (en) 2015-10-08 2017-02-14 Gopro, Inc. Smart shutter in low light
JP2023031657A (ja) * 2021-08-25 2023-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3202A (ja) * 1997-06-05 1998-12-18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の露出制御装置
JP2000041182A (ja) * 1998-07-23 2000-02-08 Konica Corp ビデオ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JP2005073292A (ja) * 2004-10-18 2005-03-17 Canon Inc 撮像装置
CN10279086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9941A (ja) * 1985-09-10 1987-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チルカメラ
JPH01316726A (ja) * 1988-06-17 1989-12-21 Seikosha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H04124236A (ja) 1990-09-14 1992-04-24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耐酸化性に優れたTiAl系金属間化合物
JPH04124236U (ja) * 1991-04-25 1992-11-12 株式会社精工舎 閃光同調装置
JP3376645B2 (ja) * 1992-08-18 2003-02-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スチルカメラ
JP2000221558A (ja) * 1999-01-29 2000-08-11 Yasuji Hosoda 焦点はずれ像の画質修正方法
JP2002125142A (ja) * 2000-10-16 2002-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虹彩撮像装置
JP5320795B2 (ja) * 2008-03-31 2013-10-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2396216B (zh) * 2010-02-08 2014-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5759190B2 (ja) * 2011-01-26 2015-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3202A (ja) * 1997-06-05 1998-12-18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の露出制御装置
JP2000041182A (ja) * 1998-07-23 2000-02-08 Konica Corp ビデオ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JP2005073292A (ja) * 2004-10-18 2005-03-17 Canon Inc 撮像装置
CN10279086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787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06254787B (zh) * 2015-06-12 2019-03-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11095910A (zh) * 2017-09-14 2020-05-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摄像控制程序
CN111095910B (zh) * 2017-09-14 2021-01-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4026436A (zh) * 2019-06-25 2022-02-08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4026436B (zh) * 2019-06-25 2024-05-24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3533958A (zh) * 2021-06-17 2021-10-22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一种密度盘光阑时间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32393B2 (en) 2017-04-25
CN104423119B (zh) 2018-08-10
JP6175992B2 (ja) 2017-08-09
US20150062412A1 (en) 2015-03-05
JP2015049296A (ja)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119A (zh) 曝光控制器、曝光控制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TWI423664B (zh) 影像裝置與曝光控制方法
CN101137012B (zh) 拍摄装置和方法
KR100731713B1 (ko) 디지털 카메라
JP6194703B2 (ja) 発光制御装置および発光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JP2007264196A (ja) ストロボ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US7817911B2 (en) Photographic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7311861A (ja) 撮影装置及び方法
CN103842903B (zh)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以及程序
US20070206938A1 (en)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194702B2 (ja) 露出制御装置および露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JP2003057532A (ja) 静止画像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JP5027580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2572266A (zh) 成像设备和快门操作选择方法
US200701951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focus position
JPWO2006121037A1 (ja) カメラ
CN104902179B (zh) 一种相机图像的预览方法和装置
JP475006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08263478A (ja) 撮像装置
JP5354879B2 (ja) カメラ
JP2009033386A (ja)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JP2013044938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8219367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H07159685A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439630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