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076A - 油墨容器 - Google Patents

油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7076A
CN104417076A CN201410404001.2A CN201410404001A CN104417076A CN 104417076 A CN104417076 A CN 104417076A CN 201410404001 A CN201410404001 A CN 201410404001A CN 104417076 A CN104417076 A CN 104417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upporter
ink reservoir
reservo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4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7076B (zh
Inventor
中野智仁
青木克子
笠原奖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80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06189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241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06174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242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06174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7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7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6Inkjet printing inks based on non-aqueous solv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 Jet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凝聚物产生的油墨容器。本发明涉及的油墨容器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上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并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上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上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上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Description

油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的、能够补充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利用从喷墨记录用的记录头的喷嘴喷出的微小墨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等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用于向记录头供给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例如,墨盒等)。
作为这样的油墨容器,已知有当油墨容器内的油墨组合物达到一定量以下时,更换油墨容器本身的类型的容器(所谓的墨盒),除此之外还有不更换油墨容器而向连续供给型的油墨容器内补充(注入)油墨组合物的类型的容器(所谓的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连续供给型油墨槽介由油墨供给管向喷墨喷头供给油墨的喷墨记录装置,该油墨槽具有可再填充油墨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这种连续供给型油墨槽的内部具备用于收容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这样的油墨室中有时设有支撑体(例如,加强筋等)用于保持油墨容器的形状、提高其强度、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8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这种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是油墨室对大气开放的所谓的大气开放型的容器。因此,油墨室内产生存在于油墨室的上方的空气与油墨的界面(气液界面)。
在此,如果油墨室内的油墨被消耗,则附着在支撑体的油墨与存在于油墨室上方的空气接触而干燥,容易形成薄膜。形成的薄膜容易剥离,剥离的薄膜在油墨中有时形成凝聚物。其结果,凝聚物被供给到喷头,有时引起喷头(喷嘴)的堵塞等。
另外,有时在油墨容器的油墨流路设有捕捉凝聚物等的过滤器。使用不补充油墨而更换的墨盒类型的油墨容器时,即便凝聚物被过滤器捕捉,在油墨的供给被捕捉到的凝聚物阻碍之前油墨容器大多已被交换。因此,过滤器堵塞很少成为问题。然而,可再填充油墨的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与墨盒类型的油墨容器相比,由于使用时间长,所以被过滤器捕捉的凝聚物所致的油墨的供给不良等不良现象有明显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油墨室的油墨注入口在向油墨室注入油墨时打开,但有时尽管打开了油墨注入口但在不向油墨室注入油墨的情况下还是被关闭。这种情况下,油墨室上方的空气从此前一直存在的饱和状态的空气替换成从外部导入的非饱和状态的空气。特别是油墨室内的油墨的消耗量多,存在于油墨室上方的空气的比率变大的情况下,由于非饱和状态的空气被大量导入油墨室,所以油墨室的油墨的挥发剧烈进行。这种情况下,有时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剧烈挥发,产生大量凝聚物。
本发明涉及的几个方式通过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供能够抑制凝聚物产生的油墨容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进行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涉及的油墨容器的一个方式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
上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
上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上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上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根据应用例1的油墨容器,即便非饱和状态的空气导入到油墨室时,也能够抑制由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所以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组合物的喷出稳定性变得优异。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中,
可以具有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到上述油墨室的上述油墨组合物减少时,油墨组合物的气液界面变窄的区域。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上述支撑体在与上述油墨容器的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可以设置多个。
应用例4
在应用例1~应用例3的任1例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上述支撑体的上表面可以是沿铅垂方向朝上凸的形状且不具有水平面。
应用例5
在应用例1~应用例4的任1例中,
划分上述油墨室的壁可以具有由膜形成的第1壁部和由上述膜以外的材料构成的多个面所形成的第2壁部,
上述支撑体可以具有第2支撑体和第3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1支撑体,
上述第1支撑体可以与上述第1壁部的内侧和上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上述第2支撑体可以与上述第1支撑体和上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上述第3支撑体可以与构成上述第2壁部的上述多个面中至少2个面的内侧连接。
应用例6
在应用例5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上述第2支撑体时出现的面可以具有与上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可以比该边的长度短。
应用例7
在应用例5或应用例6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上述第3支撑体时出现的面可以具有与上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可以比该边的长度短。
应用例8
在应用例1~应用例7的任1例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可以与在上述油墨容器的注入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相同。
应用例9
在应用例1~应用例8的任1例中,
在向上述记录头供给上述油墨组合物时的上述油墨容器的姿态中,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可以具有与上述油墨组合物接触的支撑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单元被收纳在记录单元收容盒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从大气开放口到油墨导出部的路径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油墨室内的油墨液面的推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包含实施的各种变形例。
本发明涉及的油墨容器的一个方式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上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并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上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上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上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以下,例举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有时适当地变更尺寸。
1.喷墨记录装置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A)是表示油墨容器30(参照图1(B))被收容到容器收容盒51中的状态的图。图1(B)是表示取下容器收容盒51的状态的图。图1中,画出相互正交的XYZ轴。图1的XYZ轴与其它图的XYZ轴对应,对以下所示的图根据需要给出XYZ轴。本实施方式中,X轴对应于滑架16的移动方向,Y轴对应于使用状态下多个油墨容器30并列的方向。Z轴对应于铅垂方向(重力方向)。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记录单元12被收纳到记录单元收容盒10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A)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使用状态(后述)的图,图2(B)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注入状态(后述)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具有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12和介由油墨供给管24向记录单元12的副槽20供给油墨的油墨收容单元50。
1.1.记录单元
记录单元12具有喷出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油墨”)的液滴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头17、暂时储存介由油墨供给管供给的油墨的副槽20、搭载副槽20和记录头17并可在X轴方向往复运动的滑架16、供给记录介质的供纸口13以及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口14。记录单元12如图2所示收容在记录单元收容盒10中。
记录头17具有设在与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对置的位置的喷嘴面(未图示),从设在该喷嘴面的多个喷嘴(未图示)喷出呈液滴状的油墨,附着在记录介质的记录面。
作为喷墨记录方式,有如下说明的各种记录方式,可以使用任意方式。例如,可以使用在喷嘴与设置在喷嘴的前方的加速电极间施加强电场,从喷嘴连续喷出液滴状的油墨,当油墨的液滴在偏转电极间飞行期间将印刷信息信号供于偏转电极进行记录的方式或者不使油墨的液滴偏转而对应印刷信息信号使其喷出的方式(静电吸引方式);通过用小型泵对油墨液施加压力,用晶体振荡器等使喷嘴机械振动,强制喷出油墨的液滴的方式;用压电元件对油墨同时赋予压力和印刷信息信号,使油墨的液滴喷出·记录的方式(压电方式);根据印刷信息信号用微小电极使油墨加热发泡,使油墨滴喷出·记录的方式(热喷射方式)等。
副槽20介由油墨供给管24与油墨容器30连接,暂时储存收容在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供给到记录头。在图1的例子中,副槽20以与收容在油墨容器30的油墨对应的方式,对应每种颜色设置有4个副槽20Bk、20Cn、20Ma、20Yw。作为构成副槽2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聚苯乙烯、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具有副槽20的喷墨记录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具有副槽20而使记录头17与油墨容器30介由油墨供给管24直接连接的方式。
滑架16搭载记录头17和副槽20,利用由马达、同步带等构成的滑架移动机构(未图示)沿X轴往复运动。伴随这样的滑架16的移动,记录头17也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因此对记录介质在X轴方向的图像的记录是通过伴随滑架16的移动记录头17喷出油墨来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所谓的串行喷头类型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涉及的油墨容器也适用于所谓的行式喷头类型的喷墨记录装置。
排纸口14设在喷墨记录装置1的前面。另外,供纸口13设在喷墨记录装置1的背面侧。通过在供纸口13设置记录介质并执行记录动作来从供纸口13供给记录介质,在内部记录图像等后,从排纸口14排出印刷用纸。记录介质的输送可以利用用于在Y轴方向送纸的送纸机构(未图示)进行。这样,送纸机构带动记录介质移动,伴随记录介质的移动,记录头17喷出油墨,由此进行对记录介质沿Y轴方向的图像的记录。
记录单元12具有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可以具备例如CPU、ROM和RAM。控制部控制使滑架16往复运动的动作、输送记录介质的动作、从记录头17喷出油墨的动作、从油墨容器30向副槽20(记录头17)供给油墨的动作等所有的动作。
1.2.油墨收容单元和油墨供给管
油墨收容单元50具有多个油墨容器30和收容油墨容器30的容器收容盒51。油墨收容单元50设在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外侧。容器收容盒51能够在保持油墨容器30的状态下从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侧面取下。另外,容器收容盒51具备可开关的上面盒54。
从正面(从-Y轴方向向+Y轴方向)观察喷墨记录装置1时,油墨收容单元50与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左侧面邻接(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X轴方向侧)设置。这样,通过将油墨收容单元50设在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外侧,与同记录单元13一起设在收容盒10的内部的情况相比,空间的限制减少。因此,更能够设置连续供给型的油墨容器30。油墨容器30与副槽20相比能够收容更多量的油墨。
油墨供给管24与多个油墨容器30对应设置,将各油墨容器30和各副槽20(记录头17)连接,构成将各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供给到各副槽20(记录头17)的油墨流路的一部分。作为油墨供给管24,例如可以使用管状的挠性的部件(例如橡胶、弹性体等)。从记录头17喷出油墨而消耗副槽20的油墨时,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介由油墨供给管24被供给到副槽20。因此,喷墨记录装置1能够长时间持续记录。
在油墨供给管24内可以设置过滤器(未图示)。设在油墨供给管24内的过滤器捕捉油墨室340内产生的凝聚物,抑制凝聚物流入记录头17。
油墨容器30与油墨的组成、颜色对应地设置多个。在图1和图2的例子中,与上述副槽20Bk、20Cn、20Ma、20Yw对应地设有4个油墨容器3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色设有4个油墨容器30,但也可以通过用壁将1个油墨容器的内部隔开来设置多个油墨收容部。油墨容器30可以填充油墨。以下,对油墨容器3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1.2.1.油墨容器的构成
<油墨容器的姿态>
在对油墨容器30的构成进行具体说明时,首先,对油墨容器30的姿态进行说明。
油墨容器30的姿态有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使用状态”是指向记录头17(副槽20)供给油墨时的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可供给的姿态存在多个时,有手册、说明图中推荐的供给油墨时的姿态的情况下,该姿态作为使用状态,喷墨记录装置中有固定油墨容器30的部件的情况下,固定时的油墨容器30的姿态作为使用状态。图2(A)是表示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虽在图2(A)中没有示出,但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油墨注入口304面向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侧面。换言之,油墨注入口304(后述)的轴朝向水平方向(具体而言指+X轴方向)。另外,此时,油墨注入口304被栓部件302(后述)塞住。
“注入状态”是指向油墨容器30内(油墨室340)注入(也称为填充或补充等)油墨时的油墨容器30的姿态。图2(B)是表示油墨容器30的注入状态的图。向油墨容器30内注入油墨时,使用者从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侧面取下容器收容盒51,打开上面盒54,使油墨收容容器30成为图2(B)所示的注入状态。在注入状态下,油墨注入口304的轴朝向铅垂方向(具体而言指+Z方向)。空气室使用者在使油墨收容容器30成为图2(B)所示的注入状态后,取下塞住油墨注入口304的栓部件302,注入油墨。注入油墨结束后,使用者用栓部件302塞住油墨注入口304。其后,使用者将容器收容盒51安装在记录单元收容盒10的侧面,返回到图2(A)的使用状态。
<状态识别部>
在图2(A)所示的使用状态下,划分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室340的壁370(后述)中的第3侧面372C从外部可视。在图2(A)所示的使用状态下,第3侧面372C与水平的(与XY平面平行的)设置面垂直。另一方面,在图2(B)所示的注入状态下,第3侧面372C与设置面平行。即,在注入状态下,第3侧面372C构成油墨容器30(油墨室340)的底面。
如图2(A)所示,在第3侧面372C设有第1状态识别部LB1(也称为“补充开始识别部LB1”)。第1状态识别部LB1是用于让使用者识别在使用状态下油墨容器30为应该向内部补充油墨的第1状态。具体而言,第1状态识别部LB1是为了识别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内部的油墨被消耗,内部的油墨液面达到第1高度的情况而设置的。第1状态识别部LB1包含在使用状态下水平的(与XY平面平行的)直线LM1(也称为“第1状态显示线LM1”或“补充开始显示线LM1”)。使用者在油墨液面达到第1状态显示线LM1的附近时,将油墨补充到油墨容器30内(油墨室340)。
在图2(B)所示的注入状态下,使用者打开上面盒54。
从外部能观察到划分油墨收容室340的壁370(后述)中与第3侧面372C不同的上表面371(后述)。上表面371在注入状态下是与同XY平面平行的设置面垂直的壁。另一方面,在图2(A)所示的使用状态下,上表面371构成油墨室340的上表面。
在上表面371设有第2状态识别部LB2(也称为“补充结束识别部LB2”)。第2状态识别部LB2是用于让使用者识别在注入状态下向油墨容器30的内部注入油墨结束的第2状态。具体而言,第2状态识别部LB2是为了识别在油墨容器30的注入状态下油墨被补充到内部而内部的油墨液面达到第2高度的情况而设置的。第2状态识别部LB2包含在注入状态下水平的直线LM2(也称为“第2状态显示线LM2”或“补充结束显示线LM2”)。使用者在油墨液面达到第2状态显示线LM2的附近时,停止油墨的补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示出了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不同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相同。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即,使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进行变化的情况下,油墨室340的油墨有时附着在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位置(例如,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的一部分、后述的支撑体380的一部分等)。附着于该位置的油墨与大气接触而形成气液界面时,成为凝聚物产生的原因。与此相对,通过使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下不发生变化,能够减少油墨重新附着在之前油墨没有接触的位置的情况,存在能够抑制油墨室340的凝聚物的产生的趋势。
使油墨容器30的姿态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相同时,用例如图2(A)所示的油墨容器30的姿态作为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即可。此时,在注入状态下不漏油墨的位置设置油墨注入口304即可,例如如果在油墨容器30的上方(例如,后述的壁370的上表面371)设置沿铅垂方向朝上开口的油墨注入口304,能够防止注入时的油墨的漏出。
<油墨和空气的流通路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油墨的供给路径进行说明。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从大气开放口317到油墨导出部306的路径的图。
从大气开放口317到油墨导出部306的路径(流路)大致分为大气开放流路300和油墨室340。大气开放流路300从上游起依次由第1流路310、空气室330和作为第2流路的油墨室连通路350构成。作为大气开放流路300的一端的空气导入口352在油墨室340开口,作为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317朝向外部开口。即,大气开放口317与大气连通。在使用状态下,在油墨室连通路350(详细而言,指空气导入口352附近),形成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通过从空气导入口352向油墨室340的油墨中导入空气(气泡)从而将空气导入油墨室340。
作为第1流路310的一端的大气导入口318(也称为“空气室开口318”)在空气室330开口,作为另一端的大气开放口317朝向外部开口,由此将空气室330与外部连通。第1流路310具有连通流路320、气液分离室312和连通流路314。连通流路320的一端与大气开放口317连接,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室312连接。连通流路320的一部分是细长的流路,抑制储存在油墨室340的油墨的水分因扩散而从大气开放流路300蒸发到外部。在从气液分离室312的上游向下游之间为了堵住流路而配置了片部件(膜部件)316。该片部件316具有透过气体且不易透过液体的性质。片部件316可以使用例如GORE-TEX(注册商标)等。通过将该片部件316以堵住从大气导入口318到大气开放口317的路径(流路)的中途的方式配置,从而抑制从油墨室340逆流来的油墨从片部件316流入上游侧。该片部件316作为气液分离膜发挥功能。
连通流路314将气液分离室312与空气室330连通。在此,连通流路314的一端是大气导入口318。空气室330比油墨室连通路350的流路截面积大,具有规定的容积。由此,能够储存从油墨室340逆流来的油墨,抑制油墨流入空气室330的上游侧。
通过作为油墨室连通路350的一端的空气室侧开口351在空气室330开口,作为另一端的空气导入口352在油墨室340开口,从而将空气室330与油墨室340连通。另外,油墨室连通路350优选流路截面积小到可形成弯液面(液面桥)的程度。
油墨室340收容油墨,使油墨从油墨导出部306的油墨出口349介由油墨供给管24流到副槽20(参照图1)。
接下来,使用图4对从油墨容器30向副槽20(记录头17)供给油墨的原理进行说明。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油墨容器30利用马氏瓶的原理将油墨供给到记录单元12。
在图4的例子中,喷墨记录装置1设置在水平面sf(XY平面)上。油墨容器30的油墨导出部306和副槽20的油墨接收部202介由油墨供给管24连接。
在图4的例子中,副槽20具备油墨储存室204、油墨流动路208和过滤器206。滑架16的油墨供给针16a插入油墨流动路208。过滤器206捕捉有时混入油墨的凝聚物,防止凝聚物流入记录头17。油墨储存室204的油墨依靠来自记录头17的吸引,在油墨流动路208、油墨供给针16a流通,供给到记录头17。供给到记录头17的油墨介由喷嘴(未图示)向外部(记录介质)喷出。
在注入状态(参照图2(B))下从油墨注入口304向油墨室340注入油墨后,用栓部件302密封油墨注入口304而返回到使用状态时,油墨室340内的空气膨胀,油墨室340形成负压。并且,油墨室340的油墨被记录头17吸引,从而使油墨室340维持在负压。
空气导入口352在使用状态下,位于第1状态显示线LM1的下侧。在图4的例子中,空气导入口352形成在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中使用状态时的油墨室340的底面373。这样,即便油墨室340的油墨被消耗,油墨室340的液面降低,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大气接触液面)LA也能够长时间(油墨液面到达第1状态显示线LM1的程度的时间)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另外,在使用状态下,空气导入口352配置在比记录头17低的位置。由此,产生水位差d1。应予说明,在使用状态下,将在油墨室连通路350的空气导入口352附近形成作为弯液面的大气接触液面LA的状态下的水位差d1称为“稳定状态水位差d1”。
由于油墨储存室204的油墨被记录头17吸引,所以油墨储存室204成为规定的负压以上。如果油墨储存室204变成规定的负压以上,则油墨室340的油墨介由油墨供给管24被供给到油墨储存室204。即,从记录头17流出的量的油墨由油墨室340自动补充到油墨储存室204。换言之,通过使来自记录单元12侧的吸引力(负压)比由大气接触液面LA与记录头17(详细而言指喷嘴)在铅垂方向的高度差产生的水位差d1大一些,从而将油墨从油墨室340供给到油墨储存室204。
如果油墨室340的油墨被消耗,则空气室330的空气介由油墨室连通路350以气泡G的方式导入到油墨室340。由此油墨室340的液面(油墨的液面)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与大气直接接触的大气接触液面LA的高度保持一定,所以水位差d1保持一定。即,能够借助记录头17的规定的吸引力,将油墨从油墨容器30稳定地供给到记录头17。
如图4的油墨室340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油墨的液面LF与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的内侧接触的边界部分A,容易形成油墨的薄膜。由于在边界部分A形成的油墨的薄膜容易干燥,所以从壁面剥落时成为凝聚物的产生原因。同样,由于附着在支撑部件(后述)的油墨也容易形成薄膜,所以容易成为凝聚物的产生原因。
<油墨容器的结构>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油墨容器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具体而言,图5中,示出了对油墨容器30安装膜部件316、322前的状态。
在图5的例子中,油墨容器30为大致柱体形状(详细而言为大致直棱柱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为任意形状。油墨容器30主要由合成树脂(聚丙烯等)等塑料板形成,有时其一部分用挠性的部件形成(例如,将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基系共聚物(例如,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以及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铝、氧化铝)等材料单独使用或并用而形成的膜)。具体而言,图5的油墨容器30是在由合成树脂成型的塑料容器的一面粘接膜34而成的。另外,优选油墨容器30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由此,能够确认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的状态(油墨的水位等)。
由于通常使用的油墨组合物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润湿剂,所以有油墨组合物对构成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的润湿性高的趋势。因此,在壁370的内侧容易形成油墨组合物的薄膜,形成的薄膜有时成为凝聚物的产生原因。为了抑制这样的薄膜的产生,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优选使用对油墨组合物的疏液性高的材料。特别是如果使用氟化合物、有机硅树脂、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聚乙酸乙烯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则容易将后述的静态接触角CA设定在10°以上。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这些材料中,从更容易使上述静态接触角CA为10°以上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使用氟化合物、有机硅树脂等疏油墨材料。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聚(甲基)丙烯酸酯”是指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指聚丙烯酸甲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两者。
作为氟化合物,可举出具有氟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氟树脂等。作为具有氟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优选使用氟烷基硅烷、具有氟烷基的烷烃、羧酸、醇、胺等。作为氟烷基硅烷,例如,可举出十七氟-1,1,2,2-四氢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1,1,2,2-四氢三氯硅烷;作为具有氟烷基的烷烃,可举出八氟环丁烷、全氟甲基环己烷、全氟正己烷、全氟正庚烷、十四氟-2-甲基戊烷、全氟十二烷、全氟二十烷;作为具有氟烷基的羧酸,可举出全氟癸酸、全氟辛酸;作为具有氟烷基的醇,可举出3,3,4,4,5,5,5-七氟-2-戊醇;作为具有氟烷基的胺,可举出十七氟-1,1,2,2-四氢癸胺等。作为氟树脂,可举出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氯三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CTFE)、聚四氟乙烯(PTFE)等。
作为有机硅树脂,可举出具有被烷基等有机基团取代的硅氧烷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例如,可以使用α,w-双(3-氨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α,w-双(3-环氧丙氧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α,w-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具有二甲基硅氧烷骨架的聚合物。
在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的内侧可以设置疏液层。疏液层例如通过涂布疏液剂(例如,上述氟化合物、有机硅树脂)等而形成。应予说明,在壁370的内侧设置有疏液层的情况下,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是指疏液层。疏液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HC303VP(商品名,Wacker Asahikasei Silicone株式会社制,有机硅树脂)、SFCOAT(商品名,AGC SEIMI CHEMICAL株式会社制,氟化合物)等。
在构成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的内侧的部件的表面可以设置微细周期结构。微细周期结构可以利用例如日本特开2012-66417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形成。微细周期结构是指连续设置例如角锥体(三角锥、四角锥、六角锥等)并使相邻的锥体的顶点间的距离为1.0μm~100μm左右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疏液性。
壁370的内侧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μm~10μm。由此,壁370的内侧的疏液性进一步提高。作为这样疏液性提高的理由,认为是由于在内壁的表面形成了多个微细凹凸。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可以使用例如WYCO公司的光学三维表面粗糙度仪RSTplus测定。具体而言,在物镜40倍、中间镜1.0倍、111×150μm的视场中测定5点,将其平均值作为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
在使用状态下在构成油墨容器30的侧面的侧面壁形成有第1流路310。第1流路310具有大气开放口317、连通流路320、膜316、气液分离室312和连通流路314。气液分离室312为凹状形状,在凹状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气液分离室312与连通流路314介由底面的开口连通。连通流路314的末端是大气导入口318(参照图3)。在包围气液分离室312的底面的内壁的四周形成有堤313。膜部件316与堤313粘接。另外,膜部件322以覆盖第1流路310中形成于油墨容器30的外面的流路的方式粘接于油墨容器30。由此,形成连通流路320,而且防止油墨容器30内部的油墨向外部漏出。应予说明,为了延长从大气开放口317到气液分离室312的距离,连通流路320的一部分沿气液分离室312的外周形成。由此,能够抑制油墨容器30内部的油墨中的水分从大气导入口318向外部蒸发。
流过第1流路310的空气在其中途通过与堤313粘接的作为气液分离膜的膜部件316。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收容在油墨容器30内部的油墨向外部漏出。
油墨导出部306为筒状,其内部具有流路。在该油墨导出部306连接有油墨供给路24。另外,油墨导出部306的另一端348朝向外部开口。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油墨容器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6和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使用状态下的油墨容器3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使用状态下的油墨容器3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更详细而言,图8是在Y轴的负方向观察油墨容器30时的图,由膜构成的第1侧面372A(后述)位于正面。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油墨容器30是一个侧面开口的凹状形状,其开口被膜34塞住,在内部形成有分隔的多个空间(室)。更详细而言,在油墨容器30的内部形成有空气室330、油墨室340和油墨室连通路350。即,构成油墨容器30的部件(壁、膜34等)作为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划分空气室330的壁374以及划分油墨室连通路350的壁378发挥功能。应予说明,图6中,在粘接有膜34的部分加上阴影线。
油墨室340与能向其中补充油墨的油墨注入口304连通。为了抑制油墨的漏出、空气向油墨室340的混入,油墨注入口304在使用状态下被栓部件302塞住。
如图6~8所示,油墨室340被壁370划分,在向油墨室340注入油墨时,壁370的内侧与油墨接触。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由上表面371、侧面372和底面373构成。在此,壁370的上表面371是指在使用状态下从油墨室340内部沿铅垂方向朝上观察其时能够观察到的面。壁370的侧面372是指在使用状态下从油墨室340内部沿水平方向观察其时能够观察到的面。壁370的底面373是指在使用状态下从油墨室340内部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其时能够观察到的面。
更详细而言,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侧面372由第1侧面372A、与第1侧面372A对置的第2侧面372B、与第1侧面372A连接的第3侧面372C和与第3侧面372C对置的第4侧面372D构成。
在此,第1侧面372A由膜34构成。另外,上表面371、第2侧面372B、第3侧面372C、第4侧面372D和底面373由膜以外的材料构成。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油墨室340包括第1室340F和第2室340S,第1收容体340F配置在第2室340S的上方。另外,第1室340F和第2收容体340S并列配置,通过内部连通口345连通。第1室340F比第2室340S容积大,作为油墨室340的主室发挥功能。
在第1室340F设有油墨注入口304和空气导入口352,在第2室340S设有作为油墨导出部306的一端的油墨出口349。在使用状态下,油墨出口349位于空气导入口352的下方。空气导入口352和内部连通口345分别设在第1室340F的底面(底面373的一部分)的不同位置。油墨出口349设在第2室340F的侧面(第4侧面372D的一部分)。
为了捕捉在油墨室340内产生的凝聚物、油墨注入时混入的异物等,可以在油墨容器30中设置过滤器(未图示)。该过滤器可以设置在例如油墨容器30内的油墨出口349或油墨导出部306。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30这样的可再填充油墨的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与不补充油墨而是进行更换的类型的油墨容器(所谓的墨盒)相比,气液界面的面积、壁的内侧与油墨液面的接触位置明显更大,使用期间也非常长,因此容易大量或频繁地产生凝聚物,有被过滤器捕集的凝聚物所引起的油墨的供给不良等不良现象容易明显化的趋势。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30如下所述也不易因附着在壁370内侧与油墨液面LF接触的边界部分A、支撑体380的油墨而产生凝聚物,因此能够减少设置在油墨容器30中的过滤器、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油墨流路的过滤器的堵塞。
油墨室340具有与壁370的内侧连接、支撑壁370的支撑体380。支撑体380具有提高壁370的强度、刚性,提高作为壁370的一部分(第1侧面372A)的膜34的粘接性等功能,有时被称为“加强筋”。
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中可以使用油墨容器30、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中举出的材料。上述材料中,从对油墨组合物的疏液性良好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中举出的材料。应予说明,可以在支撑体380的表面设置如在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的说明中所述的疏液层、微细周期结构。在支撑体380的表面设置疏液层时,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是指疏液层。
随着油墨室340的油墨被消耗,空气滞留在油墨室340的上方。滞留在油墨室340的上方的空气因从油墨缓慢挥发的液体介质呈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打开油墨注入口304向油墨室340注入油墨,则滞留在油墨的上方的空气与被注入的油墨置换。然而,由于新导入油墨室340的上方的空气量少,所以不易发生油墨室340的油墨剧烈挥发。
另一方面,有时使用者尽管打开油墨注入口304,但在不向油墨室340注入油墨的情况下关闭。此时,当油墨室340内的油墨的消耗量多,存在于油墨室340的上方的空气比例大时,非饱和状态的空气大量导入油墨室340。于是,油墨室340的油墨的挥发剧烈进行。特别是如果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380的油墨剧烈挥发,则大量产生凝聚物。
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现象,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油墨室340容积的50%的油墨时,需要使支撑体380与油墨接触的面积(R1)小于支撑体380与大气(空气)接触的面积(R2)(即,满足R1<R2的关系)。由此,即便在没有从油墨注入口304向油墨室340注入油墨的情况下关闭时,由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380少,所以即便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剧烈挥发,凝聚物的产生量也少。由此,能够抑制记录头17的堵塞。对于满足这种关系的油墨容器30,以下参照图8进行说明。
图8的LF50表示将油墨填充到油墨室340容积的50%时的油墨的液面的位置。在图8的油墨容器30中,通过使在超过LF50的位置存在的支撑体380的数目比在LF50以下的位置存在的支撑体380的数目多,从而满足上述R1<R2的关系。由此,即便油墨室340的油墨的挥发剧烈进行时,也能够抑制凝聚物的产生。
支撑体380如图6~图8所示,可以包括第1支撑体382、第2支撑体384和第3支撑体386。另外,这些支撑体可以分别设置多个。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第1支撑体382与第1侧面372A的内侧和第2侧面372B的内侧连接。第1支撑体382主要用于提高第1侧面372A(膜34)对油墨容器30的粘接性。应予说明,第1支撑体382只要能够提高第1侧面372A的粘接性,可以与上表面371、侧面372和底面373中的任意位置连接。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第2支撑体384与第1支撑体382和第2侧面372B的内侧连接。第2支撑体384主要用于支撑第1支撑体382。应予说明,第2支撑体384只要能够支撑第1支撑体382,就可以与上表面371、侧面372和底面373中的任意位置连接,也可以连接2个面以上。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第3支撑体386由与第2侧面372B的内侧和第3侧面372C的内侧连接的支撑体和与第2侧面372B的内侧和第4侧面372D的内侧连接的支撑体构成。第3支撑体386主要用于提高连接各面的部分的强度。应予说明,第3支撑体386只要能够提高各面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就可以与上表面371、侧面372和底面373中的任意位置连接,可以连接2个面以上。
油墨容器30在使用状态下,在填充有油墨室340容积的50%的油墨的情况下,优选具有与油墨接触的支撑体。即,换言之如图8所示,在超过LF50(油墨填充到油墨室340容积的50%时的油墨的液面的位置)的位置和LF50以下的位置均存在支撑体。这样,通过在LF50的上方和下方都有支撑体,能够提高油墨容器30的强度。
支撑体380优选在与油墨容器30的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多个。即,在图6~图8的例子中,第1支撑体382、第2支撑体384和第3支撑体386这样的多个支撑体380设在与铅垂方向(Z轴)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由此,能够提高油墨容器30的强度。特别是如果在与油墨容器30的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多个第1支撑体382(参照后述的图10和图11),则第1侧面372A(膜34)的粘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优选。
油墨室的油墨被消耗时,油墨滞留在支撑体上,滞留在支撑体上的油墨有时在气液界面产生凝聚物。因此,在油墨的液面通过支撑体时,优选使用油墨难以滞留的形状的支撑体。具体而言,通过采用在使用状态下的支撑体的上表面为沿铅垂方向朝上凸的形状(换言之,铅垂方向朝上弯曲或屈曲的形状)且不具有水平面的支撑体,使得附着在支撑体的油墨容易落下。应予说明,支撑体的上表面是指在使用状态下从油墨室的内部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支撑体时能够观察到的面。将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第1支撑体382A、382B的具体例示于图10和图11。
从确保油墨容器30的强度,并且减少由附着在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的观点考虑,优选第2支撑体384既确保与壁面的连接面积,又减少其表面积。即,第2支撑体384优选采用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2支撑体384时出现的面具有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且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比该边的长度短的形状。更优选第2侧面372B采用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2支撑体384时出现的面具有直接连接第2侧面372B和第1支撑体382的边的形状。将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第2支撑体的具体例示于图9(A)。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沿Z轴方向向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图7的油墨室340时的第2支撑体384的形状的图。如图9(A)所示,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2支撑体384时出现的面384a(斜线部分)是具有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L1、且在面384a内与边L1平行的线段(例如,边L0)的长度比边L1的长度短的形状。更具体而言,面384a是由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L1、与第1支撑体382连接的边L2以及连接第2侧面372B和第1支撑体382的边L3构成的三角形。由此,能够既确保油墨容器30的强度,又减少油墨与油墨容器30的接触面积而抑制由附着在第2支撑体384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
从确保油墨容器30的强度,并且减少由附着在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的观点考虑,第3支撑体386与第2支撑体384同样优选既确保与壁面的连接面积,又减少其表面积。即,第3支撑体386优选采用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3支撑体386时出现的面具有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且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比该边的长度短的形状。第3支撑体386更优选采用在油墨容器30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3支撑体386时出现的面具有直接连接构成划分油墨收容室340的壁370的至少2面的边的形状。将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第3支撑体的具体例示于图9(B)。
图9(B)是示意性地表示沿Z轴方向向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图7的油墨室340时的第3支撑体386的形状的图。如图9(B)所示,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第3支撑体386时出现的面386a(斜线部分)是具有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L10、且在面386a内与边L10平行的线段(例如,边L00)的长度比边L10的长度短的形状。更具体而言,面386a是由与第2侧面372B连接的边L10、与第3侧面372C连接的边L20以及连接第2侧面372B和第3侧面382C的边L30构成的三角形。由此,能够确保油墨容器30的强度,并且抑制由附着在第3支撑体386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
图10和图11的例子是使用状态下的支撑体的上表面的形状为沿铅垂方向朝上的凸起、且不具有水平面的支撑体的具体例。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状态下的油墨容器的内部结构的图。在图10的油墨容器30A中,除设置在油墨室340A的支撑体380A不同之外,其它与图8的油墨容器30相同,因此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
图10的支撑体380A包括第1支撑体382A和第3支撑体386A,分别与图8的第1支撑体382和第3支撑体386对应。第1支撑体382A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另外,第3支撑体386A是与图8的第3支撑体386相同的形状,但设置的角度不同。即,图8的第3支撑体386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与此相对,图10的第3支撑体386A的上表面向下倾斜配置。这样,图10的支撑体380A的上表面的形状是沿铅垂方向朝上的凸起且不具有水平面,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凝聚物的产生。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状态下的油墨容器的内部结构的图。在图11的油墨容器30B中,除设置在油墨室340B的支撑体380B不同之外,其它与图8的油墨容器30相同,因此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
图11的支撑体380B包含第1支撑体382B和第3支撑体386B,分别与图8的第1支撑体382和第3支撑体386对应。第1支撑体382B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三棱柱形状。另外,第3支撑体386B与图10的第3支撑体386A相同。这样,图11的支撑体380B的上表面的形状是沿铅垂方向朝上的凸起且不具有水平面,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凝聚物的产生。
如图10和图11所示,从提高第1侧面372A的粘接性的观点考虑,第1支撑体382A(382B)可以设置多个。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使用状态下以第1侧面372A为正面从侧面观察油墨容器30A时,优选第1支撑体382A中一个支撑体与同它相邻的另一个支撑体的距离D1为油墨容器30在长边方向的距离(长度)D的25%以下。由此,有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侧面372A(膜)的粘接强度。应予说明,距离D1是指连接一个支撑体的表面与同它相邻的另一个支撑体的表面的直线中最短的直线的距离。
另外,如图10所示,在使用状态下以第1侧面372A为正面从侧面观察油墨容器30A时,优选第1支撑体382A与壁370的侧面372的距离D2为油墨容器30在长边方向的距离(长度)D的25%以下。由此,有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侧面372A的粘接强度。应予说明,距离D2是指连接第1支撑体382A的表面与侧面372的表面的直线中最短的直线的距离。
从提高油墨室340中的油墨的流通性的观点考虑,支撑体380可以具有切口、孔等。
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油墨室340的形状在使用状态下是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大致柱状,但不限于该形状。
如上所述,油墨注入口有时在不向油墨室注入油墨的情况下被关闭。这种情况下,如果油墨的气液界面广,则油墨的挥发容易更加剧烈地进行,所以更容易产生由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因此,通过使用具有填充到油墨室的油墨减少时油墨的气液界面变窄的区域的形状的油墨室,能够抑制油墨从油墨液面剧烈地挥发。其结果,能够抑制由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将这种形状的油墨容器的具体例示于图12。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油墨容器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12是在Y轴的负方向观察油墨容器30C时的图,除油墨室340C的形状不同之外,其它与图8的油墨容器30相同,因此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图12中的LF90表示将油墨填充到油墨室340C容积的90%时的油墨液面LF的位置。应予说明,在油墨容器出厂时等初始填充时,有时油墨被填充到LF90。图12中的LF50表示油墨消耗到油墨室容积的50%时的油墨液面LF的位置。
图12中,达到LF50的高度时的油墨液面LF的面积小于达到LF90时的油墨液面LF的面积。此时,油墨被消耗到LF50的高度以下后,尽管油墨注入口304被打开但在不向油墨室340C填充油墨的状态下被关闭,这种情况下也由于油墨液面LF的面积小,所以油墨从油墨液面LF的挥发速度变慢。由此,抑制由附着于油墨中的支撑体380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
油墨室340中优选不设置进行油墨的吸收、保持的油墨吸收体(例如,聚氨酯泡沫、纤维结构体)。由于油墨吸收体可能增加油墨与外部空气的气液界面的面积,另外,容易保持在油墨室340产生的凝聚物,所以有时成为阻碍油墨的顺利流动并引起油墨的供给不良等的原因。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30,能够抑制由附着在支撑体380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由此,减少记录头17(喷嘴)的堵塞等,能够得到喷出稳定性优异的喷墨记录装置1。
2.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30能够收容油墨组合物。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合物可以基于记录装置、油墨容器的结构、性质以满足要求特性的方式进行设计,可以是将特定的记录装置和上述油墨容器建立关联而进行制造和销售的油墨组合物。本发明中,油墨组合物与构成填充有本实施方式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的壁370的内侧的部件的静态接触角优选为10°以上。这是因为这样不易在上述边界部分A形成油墨的薄膜。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油墨”)可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
2.1.成分
<颜料>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可以含有颜料。颜料与染料相比,耐水性、耐气性、耐光性等优异。
作为颜料,无机颜料、有机颜料等公知的颜料均可使用。作为无机颜料,不限于以下例子,例如,可举出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钡黄、镉红、铬黄、炭黑、普鲁士蓝以及金属粉。
作为有机颜料,不限于以下例子,例如,可举出偶氮颜料、多环式颜料、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以及苯胺黑等。其中,优选偶氮颜料和多环式颜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偶氮颜料,不限于以下例子,例如,可举出偶氮色淀、不溶性偶氮颜料、缩合偶氮颜料以及螯合偶氮颜料。作为多环式颜料,不限于以下例子,例如,可举出酞菁颜料、苝颜料、紫环酮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嗪颜料、靛蓝颜料、硫靛颜料、异吲哚啉颜料、喹呔酮颜料、偶氮甲碱系颜料以及若丹明B色淀颜料等。
颜料的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以下,也简称为“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nm~300nm,更优选为50nm~200nm。通过使颜料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有时颜料的发色性提高,过滤器、记录头的堵塞减少。
颜料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计(例如,“MicrotracUPA”日机装株式会社制)。
从提高颜料在油墨中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可以是实施过表面处理的颜料,也可以是利用了分散剂等的颜料。实施过表面处理的颜料是指通过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在颜料表面直接或间接结合亲水性基团(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等)而能够分散在水性溶剂中的颜料(以下,也称为“自分散型的颜料”)。另外,利用了分散剂的颜料是指利用表面活性剂、树脂使颜料分散的颜料(以下,也称为“聚合物分散型颜料”),作为表面活性剂、树脂,可以使用任意公知的物质。另外,“聚合物分散型颜料”中,也包含由树脂被覆的颜料。由树脂被覆的颜料可以通过酸析法、转相乳化法和微乳液聚合法等得到。由于自分散型的颜料能够降低油墨中的树脂的含量,所以优选使用。
<树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可以含有树脂。树脂具备提高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的密合性、提高上述颜料的分散性等功能。
作为树脂,也可以使用成为溶解状态、乳液等粒子状态的树脂等任意类型的树脂。例如,树脂为粒子状(以下,也称为“树脂粒子”)时,树脂粒子的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以下,也简称为“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nm~300nm。更优选为50nm~200nm。通过使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有油墨对记录介质的定影性提高,过滤器、记录头的堵塞减少的趋势。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与颜料的平均粒径的说明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进行测定。
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利用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计(例如,“MicrotracUPA”日机装株式会社制)。
作为树脂,优选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以下的树脂,更优选使用10℃以下的树脂,进一步优选使用0℃以下的树脂。如果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以下,则不易产生凝聚物。另外,例如即便产生的情况下由于含树脂和颜料的凝聚物的流动性高,也不易发生过滤器、喷嘴的堵塞。
作为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芴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松香改性树脂、萜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作为树脂,可以使用乳液形态的树脂,也可以使用水溶性的树脂。
以固体成分换算的树脂的含量是相对于油墨中所含的颜料1质量份,优选为低于1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0.5质量份。通过使树脂的含量低于颜料的含量,由于附着在记录介质的树脂的被膜化不易受到颜料阻碍,所以有油墨与记录介质的密合性提高的趋势。
树脂和颜料的含量的总计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100质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优选为20质量%以下。通过使总量为20质量%以下,能够减少油墨中的凝聚物的产生。树脂和颜料的含量的总计更优选为2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15质量%,特别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另外,在油墨容器中设置过滤器时,相对于过滤器的口径,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分之1以下,更优选为500分之1~20分之1,进一步优选为300分之1~30分之1。另外,如果树脂为粒子状,则颜料和树脂的平均粒径均优选为10分之1以下,更优选为500分之1~20分之1,进一步优选为300分之1~30分之1。通过满足该关系,不易发生过滤器的堵塞,且能够用过滤器捕获对喷出影响大的巨大的粗大粒子。
<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含有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链烷二醇类、多元醇类、二元醇醚类、含氮杂环化合物、脲、脲衍生物等。其中,多元醇类、含氮杂环化合物、脲及脲衍生物是具有保湿剂的功能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链烷二醇类,可举出碳原子数4~8的1,2-链烷二醇(例如,1,2-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等)、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以及2-乙基-1,3-己二醇。上述链烷二醇类具备能够提高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抑制油墨在记录头的喷嘴面干燥固化的功能。含有链烷二醇类时,其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例如可以为0.1质量%~20质量%。为了防止润湿性过度提高,更优选为0.5质量%~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3质量%,特别优选为0.5质量%~2质量%。
上述链烷二醇类中,优选使用碳原子数5或6的1,2-链烷二醇类。这是由于尽管这些化合物提高油墨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和润湿性,但油墨的表面张力的下降少。
作为二元醇醚类,例如,可举出烷撑二醇单醚、烷撑二醇二醚等。
作为烷撑二醇单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单苯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己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三乙二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四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等。
作为烷撑二醇二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甲丁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乙醚、四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乙醚等。
二元醇醚类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混合使用2种以上。尽管二元醇醚类提高油墨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和润湿性,但油墨的表面张力的下降少,所以优选使用。含有二元醇醚类时,其含量相对于油墨总质量,例如可以为0.05质量%~6质量%。并且,还考虑到凝聚物的析出等而适当地控制润湿性,因此含量优选为0.2质量%~4质量%。
<保湿剂>
作为多元醇类(除上述链烷二醇类之外),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3-戊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3-丁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等。从能够抑制油墨在喷头的喷嘴面干燥固化而减少堵塞、喷出不良等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多元醇类。含有多元醇类时,其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例如可以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可以为5质量%~30质量%。
作为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乙内酰脲等。作为脲或脲衍生物,可举出脲、亚乙基脲、四甲基脲、硫脲等。这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混合2种以上使用。与多元醇类同样地从能够抑制油墨在喷头的喷嘴面干燥固化而减少堵塞、喷出不良等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这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有这些含氮杂环化合物时,其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例如可以为0.5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质量%。
作为保湿剂,可举出甘油等多元醇类、含氮杂环化合物、脲及脲衍生物。优选并用甘油和其以外的保湿剂。另外,此时,作为与甘油并用的保湿剂,优选选自甘油以外的多元醇类、含氮杂环化合物、脲及脲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这样,通过并用甘油和其以外的保湿剂(选自甘油以外的多元醇类、含氮杂环化合物、脲及脲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的保湿剂),能够有效地抑制长期的水分蒸发和在油墨室的壁面迅速产生的水分蒸发这两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更优选的多元醇类,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多元醇类中,从防止析出的观点的考虑,优选丙二醇、二丙二醇、二乙二醇、1,3-丁二醇。另外,作为含氮杂环化合物,优选2-吡咯烷酮、乙内酰脲。并且,作为脲衍生物,优选亚乙基脲、四甲基脲、硫脲。应予说明,作为含氮杂环化合物,优选吡咯烷酮衍生物。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含有选自碳原子数4~8的1,2-链烷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以及2-乙基-1,3-己二醇、二元醇醚中的一种以上时,从防止凝聚物的析出的观点考虑,优选添加将甘油和选自其它多元醇类(上述多元醇类中除甘油之外)、含氮杂环化合物、脲、脲衍生物中的一种以上并用而成的保湿剂。
<水>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可以含有水。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为水性油墨(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水的油墨)时,水是油墨的主溶剂,是通过干燥蒸发飞散的成分。作为水,例如,可举出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和蒸馏水等纯水以及超纯水这种尽力除去了离子性杂质的水。另外,若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过氧化氢的添加等进行了灭菌的水,能够防止长期保存油墨时产生霉菌、细菌。
<表面活性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备降低表面张力并提高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的功能。表面活性剂中,例如,优选使用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以及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Surfynol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DF110D(以上全部为商品名,Air Productsand Chemicals.Inc.公司制),Olfine 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以上全部为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Acetylenol E00、E00P、E40、E100(以上全部为商品名,Kawaken Fine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
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举出聚硅氧烷系化合物。作为该聚硅氧烷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该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8(以上为商品名,BYK公司制),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为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氟改性聚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MEGAFACE系列(DIC公司制)、Zonyl系列(DuPont公司制)、BYK-340(BYK Chemie·Japan公司制)。
作为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优选选自通式CnHn+1O(CmH2mO)lH(其中,该通式中,n表示5以上的整数,m和l表示1以上的整数)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举出C8H17O(C2H4O)2H、C10H21O(C2H4O)4H、C12H25O(C2H4O)3H、C12H25O(C2H4O)7H、C12H25O(C2H4O)12H、C13H27O(C2H4O)3H、C13H27O(C2H4O)5H、C13H27O(C2H4O)7H、C13H27O(C2H4O)9H、C13H27O(C2H4O)12H、C13H27O(C2H4O)20H、C13H27O(C2H4O)30H、C14H29O(C2H4O)30H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后者是在单独1种时不易溶于油墨中的情况下有效,有利于提高对该油墨的溶解性。作为该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该市售品,例如,可举出BT系列(Nikko Chemicals公司制)、SOFTANOL系列(日本触媒公司制)、DISPANOL(日本油脂公司制)等。
上述表面活性剂中,考虑到润湿性、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优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更优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
<其它>
出于提高油墨性能的目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可以含有蜡粒子(例如聚烯烃蜡、石蜡等)、两性离子化合物(例如甜菜碱系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糖类(例如,葡萄糖、甘露糖、果糖、核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糖酸、山梨糖醇、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海藻糖、麦芽三糖、还原淀粉糖化物等)、糖醇类、透明质酸类、脲类、防腐剂·防霉剂(例如,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2-巯基吡啶-1-氧化物钠盐、山梨酸钠、脱氢乙酸钠、1,2-二苯并噻唑啉-3-酮等)、pH调节剂(例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螯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等)等。
2.2.物性
从记录品质与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可靠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在20℃的表面张力优选为20mN/m~50mN/m,更优选为25mN/m~35mN/m,进一步优选为30mN/m~35mN/m。另外,通过使油墨的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能够保持油墨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并降低油墨对壁370的内侧的润湿性。应予说明,表面张力可以通过使用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在20℃的环境下用油墨润湿铂板来测定。
从记录品质与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可靠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在20℃的粘度优选为2mPa·s~15mPa·s,更优选为2mPa·s~10mPa·s。应予说明,粘度可以通过使用粘弹性试验机MCR-300(Pysica公司制),在20℃的环境下,将剪切速率(ShearRate)提升到10~1000来进行测定,采用剪切速率为200时的粘度值。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时,这两者的浓度的总计优选为30ppm以下。通过为30ppm以下,有时能够减少颜料和树脂在后述的边界部分A的凝聚。上述离子含量更优选为15ppm以下。上述离子浓度可以使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测定,作为上述装置,例如可举出SPS5100(SII NanoTechnology制)。
3.油墨组合物对油墨容器的特性
3.1.油墨室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
<静态接触角>
在上述的油墨容器30中,在划分油墨室340的壁370的内侧(即,在油墨室340内可与油墨接触的部分)与油墨的液面LF的气液界面接触的边界部分A,容易形成油墨的薄膜。在此,为了使油墨形成良好画质的图像,油墨需具有一定的润湿性,通过含有上述表面活性剂、一部分的有机溶剂作为润湿剂而使油墨具有润湿性。由于使用这样具有润湿性的油墨,所以油墨润湿部件而形成薄膜。特别是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高时,油墨容易润湿壁370的内侧而形成凹状的弯液面。
具体而言,如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壁370的内侧与油墨的液面LF接触的边界部分A,形成了凹状的弯液面。在凹状的弯液面部分,由于油墨的气液界面到壁370的内侧的距离a短,所以因油墨的干燥容易形成薄膜。因此,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为10°以上,从而在边界部分A不容易形成油墨的薄膜。由此,能够减少喷头、过滤器的堵塞等不良现象。
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CA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30°~60°。通过使静态接触角CA为10°以上,有进一步减少在边界部分A的油墨薄膜的形成的趋势。另外,通过使静态接触角CA为60°以下,从而使油墨对纸、塑料、喷头的喷嘴等多种记录介质的润湿性变得良好,因此能够记录优异画质的图像。另外,能够实现优异的喷出稳定性。
<伴随水分蒸发静态接触角的变化>
本发明人发现在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CA为10°以上且在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水分的蒸发前后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不易变化的情况下,有时进一步减少在边界部分A的油墨薄膜的形成。
即,随着存在于边界部分A的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水分的蒸发,存在于边界部分A的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润湿剂(例如,上述表面活性剂、链烷二醇类、多元醇类、二元醇醚类等)的浓度上升。于是,位于边界部分A的油墨组合物(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比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高。此时,如果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相比变得过高,则有时容易在边界部分A形成油墨的薄膜,油墨中的凝聚物的量增加。
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将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与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的静态接触角设为CA0、将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与构成壁370的内侧的部件的静态接触角设为CA1时,通过满足下述条件(1)和(2),能够进一步减少在边界部分A的油墨薄膜的形成。
条件(1):10°≤CA0且10°≤CA1
条件(2):0°≤CA0-CA1≤5°
水分蒸发前的静态接触角CA0与上述“3.1.油墨室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静态接触角>”中的静态接触角CA相同。另外,求得CA1时的“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是指相对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100质量%),水分蒸发1质量%时的油墨组合物。
另外,更优选CA0和CA1满足下述条件(1-1),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1-2)。由此,在边界部分A,不易进一步形成油墨的薄膜。
条件(1-1):20°≤CA0且20°≤CA1
条件(1-2):30°≤CA0且30°≤CA1
另外,在边界部分A水分蒸发前后的静态接触角的变化量小的情况下,不易进一步形成油墨的薄膜,因此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2-1)。
条件(2-1):0°≤CA0-CA1≤3°
应予说明,考虑到保湿性、渗透性、防止凝聚物产生等,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100质量%),优选为5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3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另外根据相同的理由,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颜料和树脂的含量的总计,以质量基准计优选大于1倍且为1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倍~6倍。
本发明中的静态接触角基于JIS R 3257(基板玻璃表面的润湿性试验方法)的静滴法进行测定,但将该方法中的基板玻璃变更为构成壁的内侧的部件(制成平板状),将纯水变更为油墨组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使用自动接触角测定装置OCAH200(产品名,Data Physics公司制)等,利用静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进行。
<后退接触角>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油墨被供给到记录头17,油墨的液面LF下降的形态的图。如图13所示,油墨的液面从LF下降到LF1时,在边界部分A形成的凹状的弯液面下降到边界部分A1。此时,优选在存在于边界部分A与边界部分A1之间的壁面不残留油墨。即,如果动态接触角中后述的后退接触角大,则在因油墨室340内的油墨消耗而在油墨的液面上露出的壁面(即,存在于图13中的边界部分A与边界部分A1之间的壁面)不易残留油墨。由此,在壁面不易形成油墨的薄膜,因此能够减少析出物的产生。
具体而言,构成壁370(支撑体380)的内侧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后退接触角CAR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5°~50°,进一步优选为10°~40°。通过使后退接触角CAR为5°以上,有在因油墨消耗而在油墨的液面上露出的壁面不易存留油墨的趋势。另外,通过使后退接触角CAR为50°以下,从而油墨对纸、塑料等多种记录介质的润湿性变得良好,因此能够记录优异画质的图像。
本发明中的后退接触角可以利用扩张·收缩法测定,具体而言,是指如下测定的接触角:使用自动接触角测定装置OCAH200(产品名,Data Physics公司制)等,使油墨组合物的液滴附着在构成壁的内侧的部件(制成平板状)上,在该液滴收缩时测定。
作为后退接触角的测定方法,可举出如下的方法。使用自动接触角测定装置OCAH200(产品名,Data Physics公司制),在20℃的条件下,使油墨的液滴8.5μl附着在上述“<水分蒸发前的静态接触角CA(CA0)>”中制成的平板状的样品上,以8.5μl/sec的速度扩张5秒钟,其后以8.5μl/sec的速度收缩5秒钟,测定此时的接触角(后退接触角CAS)。应予说明,测定是在开始收缩后的2.0~2.4秒期间以0.1秒间隔进行测定,将5点的平均值作为后退接触角。
<伴随油墨溶剂成分蒸发的表面张力的变化>
如果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伴随油墨溶剂成分蒸发的表面张力的变化满足以下的条件,则从防止凝聚物的析出的观点考虑而优选。应予说明,来自初始油墨组合物的蒸发量多时,由于水以外的溶剂成分蒸发的可能性也很高,因此表示为“油墨溶剂成分”。
另外,下述式中的γM0、γM1、γM2、γM3分别表示油墨溶剂成分蒸发前的表面张力、油墨溶剂成分蒸发3.5质量%、7质量%、12质量%后的油墨组合物。“油墨溶剂成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是指相对于油墨溶剂成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100质量%),油墨溶剂成分蒸发规定的质量%时的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优选是满足以下的条件(5-1)、(5-2)、(5-3)中2个以上或者同时满足以下的条件(6-1)~(6-3)的油墨组合物。另外,优选同时满足以下的条件(5-1)~(5-3)。
条件(5-1):γM0-γM1>0(mN/m)
条件(5-2):γM0-γM2>0(mN/m)
条件(5-3):γM0-γM3>0(mN/m)
条件(6-1):γM0-γM1>-0.05(mN/m)
条件(6-2):γM0-γM2>-0.05(mN/m)
条件(6-3):γM0-γM3>-0.05(mN/m)
如果是油墨溶剂成分蒸发时表面张力不下降或者下降量少的油墨组合物,则成为长期具有保存稳定性的油墨组合物。满足上述条件的油墨组合物可以通过调整上述<保湿剂>的项目中所述的溶剂的选择、溶剂的添加量而得到。
3.2.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
<静态接触角>
根据与上述的“3.1.油墨室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静态接触角>”中的说明同样的观点,如果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CAS大,则在支撑体380不易形成油墨的薄膜。具体而言,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CAS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通过使静态接触角CAS为10°以上,即便使用含润湿剂的油墨也能够减少在支撑体380的油墨薄膜的形成。
<伴随水分蒸发的静态接触角的变化>
根据与上述的“3.1.油墨室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伴随水分蒸发的静态接触角的变化>”中的说明同样的观点,在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静态接触角CAS0为10°以上且在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水分蒸发前后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性不易变化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减少在支撑体380的油墨薄膜的形成的趋势。
具体而言,在将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与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的静态接触角设为CAS0、将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与构成支撑体380的内侧的部件的静态接触角设为CAS1时,通过满足下述条件(3)和(4),能够更良好地减少在支撑体380的油墨薄膜的形成。
条件(3):10°≤CAS0且10°≤CAS1
条件(4):0°≤CAS0-CAS1≤5°
水分蒸发前的静态接触角CAS0与上述的“3.2.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静态接触角>”中的静态接触角CAS相同。另外,求得CAS1时的“水分蒸发后的油墨组合物”是指相对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100质量%),水分蒸发1质量%时的油墨组合物。
另外,更优选CAS0和CAS1满足下述条件(3-1),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3-2)。由此,进一步不易在支撑体380形成油墨的薄膜。
条件(3-1):20°≤CAS0且20°≤CAS1
条件(3-2):30°≤CAS0且30°≤CAS1
另外,为了进一步不易在支撑体380形成油墨的薄膜,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4-1)。
条件(4-1):0°≤CAS0-CAS1≤3°
<后退接触角>
根据与上述的“3.1.油墨室与油墨组合物的接触角<后退接触角>”中的说明同样的观点,如果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后退接触角CARS大,则不易在支撑体380形成油墨的薄膜。
具体而言,构成支撑体380的部件与油墨组合物的后退接触角CARS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5°~50°,进一步优选为10~40°。通过使后退接触角CARS为5°以上,有在因油墨的消耗而在油墨的液面上露出的支撑体380不易残留油墨的趋势。另外,通过使后退接触角CARS为50°以下,从而油墨对纸、塑料等多种记录介质的润湿性变得良好,因此能够记录优异画质的图像。
4.第1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1.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表1所示的配合量混合搅拌各成分,用孔径10μm的膜过滤器进行加压过滤,得到油墨1~3。应予说明,表1中记载的单位是质量%。另外,对于颜料和树脂,表示固体成分换算的值。
表1中使用的成分中以简称或商品名记载的成分如下。
·炭黑(C.I.颜料黑7,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100nm,自分散颜料)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定影用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15℃,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80nm,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
·BYK-348(商品名,BYK公司制,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
另外,对得到的油墨1~3测定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通过使用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在20℃的环境下测定用油墨润湿铂板时的表面张力而得的值。将各油墨的表面张力的值一并示于表1。
表1
4.2.油墨容器的制造
使用表2所示的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与图7相同形状的油墨容器1~5。对于油墨容器1、3和4,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由与油墨容器相同的材质构成。另一方面,对于油墨容器2和5,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由有机硅树脂或硅酸甲酯低聚物构成。具体而言,油墨容器2和5是通过用聚丙烯制成油墨容器后,在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涂布有机硅树脂或硅酸甲酯低聚物并使其干燥而得到的。
表2中使用的材料的详细成分如下。
·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PP(聚丙烯)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有机硅树脂(商品名“HC303VP”,Wacker Asahikasei Silicone株式会社制)
·硅酸甲酯低聚物(亲水性材料)
表2
4.3.评价试验
4.3.1.疏液性
<水分蒸发前的静态接触角CA(CA0)>
如下测定构成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的静态接触角CA(CA0)。
首先,从油墨容器1~5将构成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以平板状切下,得到平板状的样品。然后,将基板玻璃变更为该平板状的样品,将纯水变更为油墨,除此之外,基于JIS R 3257(基板玻璃表面的润湿性试验方法)的静滴法,测定静态接触角CA(CA0)。
测定装置使用自动接触角测定装置OCAH200(产品名,DataPhysics公司制),利用静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进行测定。静态接触角是通过在上述样品上滴加油墨的液滴1μl,测定滴加1分钟后的接触角而得的值(5点的平均值)。
<水分蒸发后的静态接触角CA1
在使油墨的水分蒸发1%后,与上述“<水分蒸发前的静态接触角CA(CA0)>”同样地进行,测定水分蒸发后的静态接触角CA1
4.3.2.过滤器堵塞
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油墨容器1~5搭载在与图1(A)同样构成的喷墨打印机。接着,向油墨室内填充500ml上述油墨1,使油墨容器处于使用状态的姿态后,在温度40℃、相对湿度20%RH的条件下放置2周。
2周后,从记录头喷出油墨室内的油墨500ml,确认设置在连接油墨容器和副槽的油墨供给管内的过滤器(材质SUS,筛网孔径3.5μm)的堵塞状态。过滤器的堵塞状态通过使用Digital microscope VHX-900(株式会社KEYENCE公司制)确认过滤器的表面,计算相对于过滤器的面积的堵塞面积(%)来评价。由于通液量是喷墨打印机寿命假定使用量的3%,所以使堵塞量为30倍来计算堵塞面积。
评价基准如下。
S:过滤器的堵塞面积为10%以下
A:过滤器的堵塞面积超过10%且为20%以下
B:过滤器的堵塞面积超过20%且为40%以下
C:过滤器的堵塞面积超过40%且为50%以下
D:过滤器的堵塞面积超过50%
4.4.评价结果
将上述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3。
表3
如表3的评价结果所示,可知通过使构成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1的静态接触角CA(CA0)为10°以上,过滤器的堵塞减少(参照实施例1~4)。这样表示通过组合使用静态接触角CA(CA0)为10°以上的油墨和部件,能够减少凝聚物的产生。
另外,可知通过满足10°≤CA0且10°≤CA1(上述条件(1))、并满足0°≤CA0-CA1≤5°(上述条件(2)),过滤器的堵塞进一步减少(参照实施例1~3)。可知特别是通过满足20°≤CA0且20°≤CA1(上述条件(1-1))并满足0°≤CA0-CA1≤5°(上述条件(2)),过滤器的堵塞更进一步减少(实施例1和2)。
另一方面,如表3的评价结果所示,比较例1中,构成划分油墨室的壁的内侧的部件与水分蒸发前的油墨1的润湿性过高,无法测定静态接触角CA(CA0)。另外,过滤器的堵塞严重,达到记录头的喷出稳定性受损的程度。
除使用油墨2以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求出接触角降低(CA0-CA1)。其结果,使用油墨2得到的接触角降低(CA0-CA1)的值与实施例1中的接触角降低(CA0-CA1)的值相比,为低值(即小于3°)。并且,使用油墨2实施过滤器的堵塞的评价试验,结果过滤器的堵塞比实施例1少。认为这是由于油墨2与油墨1相比固体成分量少,并且还不含有树脂,所以没有发生由树脂引起的颜料的凝聚。
除使用油墨3以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过滤器的堵塞的评价。其结果,可知使用油墨3与使用油墨1的情况相比,不易发生过滤器的堵塞。认为这是由于油墨3与其它油墨相比表面张力高,所以不易附着在油墨室的壁面,不易产生凝聚物。
5.第2实施例
按照表4所示的配合量混合搅拌各成分,用孔径10μm的膜过滤器进行加压过滤,得到油墨A(溶剂种类不同的组成为7种)和油墨B。应予说明,表4中记载的单位是质量%。另外,对于颜料和树脂,表示固体成分换算的值。
表4中使用的成分中以简称或商品名记载的成分如下。
·炭黑(C.I.颜料黑7,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100nm,自分散颜料)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定影用树脂,Tg-15℃,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80nm,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
溶剂A添加表5中记载的溶剂,制成实验例1~7的油墨组合物。应予说明,实验例7的油墨组合物中甘油为13质量%。
表4
表5
5.1.表面张力的测定
对得到的各实验例的油墨组合物,在实施溶剂蒸发试验前测定表面张力。其后,将油墨组合物在60℃的条件下放置0.75小时,使油墨中的溶剂蒸发3.5质量%。同样地放置1.5小时使溶剂蒸发7质量%,放置2.5小时使溶剂蒸发12质量%。表面张力是通过使用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在20℃的环境下测定用油墨润湿铂板时的表面张力而得的值。将各油墨的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变化值一并示于表5。应予说明,表面张力的变化值是计算以初始表面张力为基准进行变化的值。
5.2.析出物评价试验
向上述油墨容器30的油墨室内填充500ml上述实验例1~8的油墨组合物,使油墨容器处于使用状态的姿态后,在温度40℃、相对湿度20%RH的条件下放置2周。2周后,从记录头喷出油墨室内的油墨500ml,确认设置在连接油墨容器和副槽的油墨供给管内的过滤器(材质SUS,筛网孔径3.5μm)的堵塞状态。过滤器的堵塞状态是使用Digitalmicroscope VHX-900(株式会社KEYENCE公司制)确认过滤器的表面。
基于观察表面的结果,在各实验例的油墨组合物组中进行析出物产生量少的排序,将其结果示于表5。表5中,析出物评价的数字小的油墨是产生量最少的油墨,数字大的油墨是产生量最多的油墨。
由表5的结果可知,仅以甘油为保湿剂的情况(实验例7)下,观察到溶剂蒸发时表面张力下降的趋势强,可观察到许多析出物。另外,观察到溶剂蒸发时表面张力呈现升高趋势的油墨有析出物减少的趋势。另外,由实验例8的结果可知,1,2-己二醇这样的显示高润湿性(渗透性)的溶剂有长时间降低表面张力的趋势,成为析出物的产生因素。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含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实质上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和结果相同的构成或者目的和效果相同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部分置换而得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能够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者实现相同的目的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向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添加公知技术而得的构成。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10…记录单元收容盒、12…记录单元、13…供纸口、14…排纸口、16…滑架、16a…油墨供给针、17…记录头、20…副槽、24…油墨供给管、30…油墨容器、34…膜、50…油墨收容单元、51…容器收容盒、54…上面盒、202…油墨接收部、204…油墨储存室、206…过滤器、208…油墨流动路、300…大气开放流路、302…栓部件、304…油墨注入口、306…油墨导出部、310…第1流路、312…气液分离室、313…堤、314…连通流路、316…片部件(膜部件)、317…大气开放口、318…大气导入口(空气室开口)、320…连通流路、322…膜部件、330…空气室、340…油墨室、345…内部连通口、348…另一端349…油墨出口、350…第2流路(油墨室连通路)、351…空气室侧开口、352…空气导入口、370…壁、371…上面、372…侧面、372A…第1侧面、372B…第2侧面、372C…第3侧面、372D…第4侧面、373…底面、374…壁、378…壁、380…支撑体、382…第1支撑体、384…第2支撑体、386…第3支撑体

Claims (9)

1.一种油墨容器,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
所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
所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
所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
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所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所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具有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到所述油墨室的所述油墨组合物减少时,油墨组合物的气液界面变窄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支撑体在与所述油墨容器的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被设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是沿铅垂方向朝上凸的形状且不具有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划分所述油墨室的壁具有由膜形成的第1壁部和由所述膜以外的材料构成的多个面所形成的第2壁部,
所述支撑体具有第2支撑体和第3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1支撑体,
所述第1支撑体与所述第1壁部的内侧和所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2支撑体与所述第1支撑体和所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3支撑体与构成所述第2壁部的所述多个面中的至少2个面的内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所述第2支撑体时出现的面具有与所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所述面内与所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比该边的长度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所述第3支撑体时出现的面具有与所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所述面内与所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比该边的长度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1项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与在所述油墨容器的注入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1项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时的所述油墨容器的姿态中,当填充有所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具有与所述油墨组合物接触的支撑体。
CN201410404001.2A 2013-08-19 2014-08-15 油墨容器 Active CN104417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9430 2013-08-19
JP2013169714 2013-08-19
JP2013-169430 2013-08-19
JP2013169713 2013-08-19
JP2013-169714 2013-08-19
JP2013-169713 2013-08-19
JP2014-068093 2014-03-28
JP2014068093A JP2015061896A (ja) 2013-08-19 2014-03-28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とインク容器とのセット、インク容器、記録装置
JP2014-124191 2014-06-17
JP2014124191A JP2015061748A (ja) 2013-08-19 2014-06-17 インク容器
JP2014-124257 2014-06-17
JP2014124257A JP2015061749A (ja) 2013-08-19 2014-06-17 インク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076A true CN104417076A (zh) 2015-03-18
CN104417076B CN10441707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96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3207.3A Pending CN104419258A (zh) 2013-08-19 2014-08-15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合物与油墨容器的组合、油墨容器、记录装置
CN201410404001.2A Active CN104417076B (zh) 2013-08-19 2014-08-15 油墨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3207.3A Pending CN104419258A (zh) 2013-08-19 2014-08-15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合物与油墨容器的组合、油墨容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4192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047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罐用帽、墨罐和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113B (zh) * 2017-10-31 2021-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4187A (ja) * 1994-12-28 2002-08-20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製造方法
US20040174417A1 (en) * 2000-01-21 2004-09-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50075440A1 (en) * 2003-03-11 2005-04-07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aqueous binders in producing filter materials
CN101321835A (zh) * 2005-10-24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油墨,记录油墨组,记录体,墨盒,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321581A (zh) * 2005-12-02 2008-12-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在光泽介质上具有改善的图像质量的颜料型喷墨油墨
CN10238104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4187A (ja) * 1994-12-28 2002-08-20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製造方法
US20040174417A1 (en) * 2000-01-21 2004-09-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50075440A1 (en) * 2003-03-11 2005-04-07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aqueous binders in producing filter materials
CN101321835A (zh) * 2005-10-24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油墨,记录油墨组,记录体,墨盒,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321581A (zh) * 2005-12-02 2008-12-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在光泽介质上具有改善的图像质量的颜料型喷墨油墨
CN10238104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047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罐用帽、墨罐和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9258A (zh) 2015-03-18
CN104417076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5172B2 (en) Ink composition, set of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container, ink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804992B (zh)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系统
JP2018192812A (ja) インク容器
CN103373066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381041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5593020A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4769053A (zh) 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系统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03895360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5966080A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收容体单元以及液体供给装置
JP201620354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192811A (ja) インク容器
JP6051816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CN104417076A (zh) 油墨容器
JP2015061896A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とインク容器とのセット、インク容器、記録装置
JP201615525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202463168U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542888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224030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組成物
US20220332963A1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20098430A1 (en) Ink Set
JP6566187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2154398A (ja) 白色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22161121A (ja) メンテナンス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2105395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組成物
JP201505205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