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01976B -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01976B
CN104401976B CN201410588782.5A CN201410588782A CN104401976B CN 104401976 B CN104401976 B CN 104401976B CN 201410588782 A CN201410588782 A CN 201410588782A CN 104401976 B CN104401976 B CN 104401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hain
long
modified graphene
monomethyl 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8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01976A (zh
Inventor
叶昀昇
王皓
解孝林
周兴平
吕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588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01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01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1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01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1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改性石墨烯,以及制备这种改性石墨烯的方法。通过非共价键的作用,在石墨烯表面修饰高分子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这种改性石墨烯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在芳香族小分子上接枝咪唑类化合物,通过咪唑引发环氧开环聚合或与末端带有卤素基团的长链高分子直接反应,得到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并在分散有氧化石墨烯且具有还原性的溶剂中,通过一步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将其以非共价键的形式修饰在石墨烯表面。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采用一步法,在较好的维持石墨烯表面的规整度的同时,以简单的方法达到一次性获得大量改性石墨烯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有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由于它二维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质量轻且比表面积大等优点。除此之外,由于它拥有优异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机械强度以及一些独特的性能,如量子霍尔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使它成为目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但石墨烯表面没有任何官能团,片与片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容易堆叠,多片石墨烯放在一起时易形成多层石墨烯结构。这种堆叠的石墨烯结构不仅稳定性差,而且降低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限制其界面的高效利用,从而影响了它在储能、催化、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应用时的性能。除此之外,由于石墨烯既不亲水也不亲油,加之其结构稳定和化学惰性都阻碍了它的应用。因此,单层石墨烯的不稳定性及分散问题成为制约石墨烯性能进一步提升和应用领域的瓶颈。
增加石墨烯的分散性主要可以通过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包覆来实现。共价键包覆主要指在石墨烯表面以共价键的方式接枝大量官能团或长分子链,例如将长链烷基胺接枝在石墨烯表面,可以使石墨烯很好的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参考J.Am.Chem.Soc.,2006,128,7720–7721.);将羧基和磺酸基接枝在石墨烯表面可使石墨烯较好的分散在水相中(参考NatureNanotech.,2008,3,101–105;NanoLett.,2008,8,1679–1682)。但由于共价键包覆一般会破坏石墨烯表面的规整度及sp3结构,从而影响了其包括导热,导电在内的多项物理性质。一般的非共价键官能团化主要是通过石墨烯体系中的p电子与化合物中的p电子通过p-p键作用或者范德华力作用来实现的。例如将聚(4-苯乙烯磺酸钠)包覆在石墨烯表面可以使石墨烯分散在水相中(参考J.Mater.Chem.,2006,16,155–158)。由于非共价键包覆既可以增加石墨烯的分散性,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石墨烯表面的规整度,因此非共价键包覆的方式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科学家的关注。虽然非共价键包覆相比于共价键包覆有许多优势,但是目前非共价键包覆都存在着例如包覆率低,包覆步骤复杂,无法大量制备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非共价键的作用,在石墨烯表面修饰高分子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表面规整度,由此解决了共价键包覆影响石墨烯物理性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石墨烯,所述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在0.7至2.5之间,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166~5540,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0~18.4之间。
优选地,所述改性石墨烯,其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R1为芳香基团,R2为高分子长链基团。
优选地,所述改性石墨烯,其长链芳香族化合物中的R1
其中表示与咪唑环连接键。
优选地,所述改性石墨烯,其长链芳香族化合物中的R2为长链烷基、长链卤代烷基或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
优选地,所述改性石墨烯,其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摩尔比在1:2至2:1之间,且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在1000:1至5:1之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0-4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1;
(3)将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或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在40-100℃反应12-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40;步骤(2)反应提纯后的物质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3;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中,在40-200℃下反应1-5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2至10:1之间;所述的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浓度为1mg/ml至10mg/ml之间。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其步骤(1)所述的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为9-蒽甲酸,1-芘甲酸,1-芘丁酸,4-氧代-4-芘-1-基丁酸中的一种;所述的咪唑类化合物是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4-(1-咪唑基)苄醇,1-(2-羟乙基)咪唑,1-(羟甲基)咪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其所述咪唑类化合物为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4-(1-咪唑基)苄醇、1-(2-羟乙基)咪唑和1-(羟甲基)咪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其步骤(3)所述的环氧类化合物为环氧氯丙烷,1,2-环氧环戊烷,氧化苯乙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其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由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溴化试剂,在0-40℃下反应12-24小时;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50,750,1000,2000,5000中的一种;所述溴化试剂为二溴海因,三溴化磷,N-溴代琥珀酰亚胺,液溴中的一种;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溴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1:6;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其以非共价键结合在石墨烯表面的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其一端为芳香基团,并通过另一端的咪唑与长链高分子相结合,是在芳香族化合物上接枝咪唑类化合物,通过咪唑引发环氧开环聚合或与末端带有卤素基团的长链高分子直接反应得到的,可通过选择聚合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获得多种性质各异的改性石墨烯,以适用于不同分散性及化学活性的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由于其采用非共价结合的方式在石墨烯表面接枝长链,能在保证石墨烯规整度的前提下,改变石墨烯的分散性,从而保证了优良的理化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
(3)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自主成膜性能,理化性能良好的薄膜,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等。
(4)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由于在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的同时,以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高分子长链,其包覆密度远高于现有的非共价键结合的改性石墨烯,使得改性后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5)采用一步法,在较好的维持石墨烯表面的规整度的同时,以简单的方法达到一次性获得大量改性石墨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场扫描电镜图;
图1(b)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投射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情况;
图3(a)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场扫描电镜图;
图3(b)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投射电镜图;
图4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情况;
图5为实施例5所制备的改性石墨烯所制成的纯改性石墨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在0.7至2.5之间。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166~5540。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R1为芳香基团,R2为高分子长链基团。R1优选为
其中表示与咪唑环连接键。
R2为长链烷基、长链卤代烷基或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
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改性石墨烯包覆密度是指通过热失重分析计算出1000碳原子上所包覆的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的数量。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亲水亲油平衡值可通过格里菲法测定得到的。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芳香族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摩尔比在1:2至2:1之间,且芳香族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在1000:1至5:1之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所述的芳香族化合物为β-萘氧乙酸,9-蒽甲酸,1-芘甲酸,1-芘丁酸,4-氧代-4-芘-1-基丁酸的一种;所述的咪唑类化合物是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4-(1-咪唑基)苄醇,1-(2-羟乙基)咪唑,1-(羟甲基)咪唑中的一种。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0-4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1。
(3)将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或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在40-100℃反应12-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40;化合物B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3。
所述的环氧类化合物为环氧氯丙烷,1,2-环氧环戊烷,氧化苯乙烯的一种。
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由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溴化试剂,在0-40℃下反应12-24小时;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平均分子质量为350,750,1000,2000,5000中的一种;所述溴化试剂为二溴海因,三溴化磷,N-溴代琥珀酰亚胺,液溴中的一种;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溴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1:6;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中,在40-200℃下反应1-5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2至10:1之间;所述的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浓度为1mg/ml至10mg/ml之间。
以下为实施例:
表1
实施例1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0.7。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40。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4-氧代-4-芘-1-基丁酸、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4-氧代-4-芘-1-基丁酸与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的摩尔比为1:2,且4-氧代-4-芘-1-基丁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5: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4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4-氧代-4-芘-1-基丁酸的摩尔比为1:2。
(3)将化合物B与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在40℃反应12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为1:2。
所述的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由聚乙二醇单甲醚(平均分子质量5000)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溴海因,在30℃下反应12小时;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二溴海因的摩尔比为1:2;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中,在80℃下反应3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2;所述的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浓度为10mg/ml。
实施例2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1.5。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37。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效果如图2所示。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β-萘氧乙酸、4-(1-咪唑基)苄醇和-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β-萘氧乙酸与4-(1-咪唑基)苄醇的摩尔比为1:1.5,且β-萘氧乙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500: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2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8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β-萘氧乙酸的摩尔比为1:1。
(3)将化合物B与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在70℃反应18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
所述的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由聚乙二醇单甲醚(平均分子质量2000)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三溴化磷,在0℃下反应18小时;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三溴化磷的摩尔比为1:6;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异丙醇分散液中,在80℃下反应5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5:1;所述的氧化石墨的异丙醇分散液浓度为5mg/ml。
实施例3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1.8。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81。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9-蒽甲酸、4-(羟甲基)咪唑和-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9-蒽甲酸与4-(羟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2:1,且9-蒽甲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200: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24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9-蒽甲酸的摩尔比为2:1。
(3)将化合物B与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在80℃反应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3。
所述的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由聚乙二醇单甲醚(平均分子质量1000)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40℃下反应24小时;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溴化聚乙二醇单甲醚。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乙醇分散液中,在40℃下反应3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3;所述的氧化石墨的乙醇分散液浓度为4mg/ml。
实施例4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2.28。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3。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效果如图4所示。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1-芘丁酸、1-(2-羟乙基)咪唑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1-芘丁酸与1-(2-羟乙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且1-芘丁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000: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24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1-芘丁酸的摩尔比为1:1。
(3)将化合物B与氧化苯乙烯在70℃反应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氧化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20。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中,在100℃下反应5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0:1;所述的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浓度为2mg/ml。
实施例5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2.5。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475。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所述改性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所成薄膜如图5所示,其形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810Sm-1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9-蒽甲酸、4-(1-咪唑基)苄醇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9-蒽甲酸与4-(1-咪唑基)苄醇的摩尔比为2:1,且9-蒽甲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500: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2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8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9-蒽甲酸的摩尔比为2:1。
(3)将化合物B与环氧氯丙烷在100℃反应18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40。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中,在200℃下反应1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1;所述的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浓度为1mg/ml。
实施例6
一种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为1.3。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6。所述芳香基团为R2为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见表1
所述改性石墨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1-芘甲酸、1-(羟甲基)咪唑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1-芘甲酸与1-(羟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且1-芘甲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200:1,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1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将产物的沉淀过滤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固体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1-芘丁酸的摩尔比为1:1。
(3)将化合物B与1,2-环氧环戊烷在40℃反应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1,2-环氧环戊烷的摩尔比为1:10。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中,在150℃下反应3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5:1;所述的氧化石墨的苯甲醇分散液浓度为7mg/ml。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烯和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包覆密度在0.7至2.5之间,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是末端为芳香基团的长链高分子,所述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166~5540,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0~18.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R1为芳香基团,R2为高分子长链基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R1
其中表示与咪唑环连接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长链烷基、长链卤代烷基或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长链基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是π-π共轭作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使得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摩尔比在1:2至2:1之间,且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在1000:1至5:1之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A;
(2)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中,在0-40℃及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小时,得到反应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B;所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混合溶液A中的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1;
(3)将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或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在40-100℃反应12-24小时,得到高分子C;化合物B与环氧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40;步骤(2)反应提纯后的物质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3;
(4)将高分子C加入到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中,在40-200℃下反应1-5天,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所述的高分子C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在1:2至10:1之间;所述的氧化石墨的有机溶剂分散液浓度为1mg/ml至10mg/ml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为9-蒽甲酸,1-芘甲酸,1-芘丁酸,4-氧代-4-芘-1-基丁酸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类化合物为α-(2,4-二氯苯基)-1H-咪唑-1-乙醇、4-(1-咪唑基)苄醇、1-(2-羟乙基)咪唑和1-(羟甲基)咪唑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环氧类化合物为环氧氯丙烷,1,2-环氧环戊烷,氧化苯乙烯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由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A、向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溴化试剂,在0-40℃下反应12-24小时;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50,750,1000,2000,5000中的一种;所述溴化试剂为二溴海因,三溴化磷,N-溴代琥珀酰亚胺,液溴中的一种;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溴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1:6;
B、将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和、除水、过滤,减压回收二氯甲烷溶剂后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
CN201410588782.5A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401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8782.5A CN10440197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8782.5A CN10440197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1976A CN104401976A (zh) 2015-03-11
CN104401976B true CN104401976B (zh) 2016-04-20

Family

ID=5263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8782.5A Active CN104401976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01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7719B (zh) * 2015-03-25 2017-10-10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剂、石墨烯增强复合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7063B (zh) * 2015-05-07 2016-08-17 常州大学 一种二维氮磷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860595B (zh) * 2016-04-07 2017-11-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超支化聚三唑功能化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6867A (zh) * 2016-07-21 2017-01-04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增强光电效应的改性石墨烯
CN106009466A (zh) * 2016-08-01 2016-10-12 湖南大学 一种改性纳米碳材料、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5539B (zh) * 2017-03-01 2018-11-27 上海昂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亲油性石墨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61308B (zh) * 2018-01-25 2019-11-1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烯/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59092B (zh) * 2018-03-14 2021-02-26 上海交通大学 碳材料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分散剂的稳定的碳材料的水性分散体
CN109489540B (zh) * 2018-10-22 2020-12-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非共价键改性提高导电纤维应变传感性能的方法
CN114873588A (zh) * 2020-01-21 2022-08-09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石墨烯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1417A (zh) * 2020-05-15 2020-07-1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烯增强聚酮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7187B (zh) * 2021-10-28 2023-04-11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尖诱导合成一维石墨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16925D0 (en) * 2010-10-07 2010-11-24 Univ Manchester Graphene oxide
CN102320599B (zh) * 2011-08-02 2012-12-05 同济大学 一种纳米氧化石墨烯表面聚合物功能化的方法
WO2013082266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Rhodia Oper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ersing graphitic carbon
CN102850795B (zh) * 2012-07-24 2014-04-1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二茂铁接枝聚乙烯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1976A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1976B (zh) 一种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Pilato Phenolic resins: 100 Years and still going strong
CN103459484B (zh) 纳米管分散剂及由其得到的不含分散剂的纳米管膜
US7296576B2 (en) Polymers for enhanced solubility of nanomaterial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herefor
KR101089300B1 (ko) 탄소나노튜브-폴리(엑스-4-스티렌술포네이트) 복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탄소나노튜브-전도성 고분자 복합체
JP5439823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可溶化剤
KR20160012941A (ko) 작용화된 페닐 카르벤 리간드 및 이들의 유사체로 시클로메탈화된 네자리 백금(ii) 착물
CN104114489B (zh) 用于制备石墨烯纳米带的聚合物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3002B (zh) 基于热固性树脂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Design of interconnected carbon fiber thermal management composites with effective EMI shielding activity
CN107815116B (zh) 一种石墨烯杂化粒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6188348A (ja) チオフェンポリマー、その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KR20140031327A (ko) 고분기 폴리머 및 카본나노튜브 분산제
CN105860595A (zh) 一种超支化聚三唑功能化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352A (zh) 一种铜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JP2015153767A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誘導体、それよりなるドナー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薄膜太陽電池
CN112409315B (zh) 一种含有螺芴功能基团的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低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
Deng et al. A general synthetic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imine-link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in choline chloride–hexafluoroisopropanol-based deep eutectic solvents
KR102294709B1 (ko) 분산안정성과 높은 전도성을 갖는 전도성 고분자 제조방법,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도성 고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전방지 코팅액
CN111018882B (zh) 一种基于螺式双硫杂蒽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904556B2 (ja) 高分子固定化パラジウム触媒及びその製法
CN102015731A (zh) 含氟硼酸酯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WO2011030921A1 (ja) ビフェニルテトラスルホン酸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重合体及び高分子電解質
CN106046782B (zh) 一种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37B (zh) 一种双酚s改性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