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582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5821A
CN104395821A CN201480001663.3A CN201480001663A CN104395821A CN 104395821 A CN104395821 A CN 104395821A CN 201480001663 A CN201480001663 A CN 201480001663A CN 104395821 A CN104395821 A CN 104395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ttern
wire
lead
conductiv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6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5821B (zh
Inventor
大石琢也
泽田康一
上原隼人
山本晃
井上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95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5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4Arrangements to prevent high voltage or static electricity fail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13Details of dummy pixels or dummy lines in fla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69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69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 G09G2300/0478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related to liquid crystal 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19Reducing feedthrough effects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i.e. voltage changes on the scan electrode influencing the pixel voltage due to capaci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在使虚设引线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驱动信号的信号引线相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2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向各行的显示像素提供扫描信号,4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向各列的显示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在连接于各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多个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在基板上与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相邻的位置配设有虚设引线151。并且,使得虚设引线151与除扫描信号引线150以外的周围的导体部的间隔距离,比虚设引线151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的间隔距离更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显示区域,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多个导体图案,从该显示区域延伸出来;提供部,用于通过该导体图案提供驱动信号。
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监视用显示器和电视接收器等的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图像;提供部,用于向该显示区域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信号引线,将这些连接起来。
更详细地讲,例如使用TFT(薄膜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主动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在除矩形的阵列基板周边部以外的区域上,具有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区域。并且,分别对应于显示像素的各行和各列而延伸至显示区域的外侧的多个扫描信号引线和数据信号引线,分别与配设于阵列基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和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的扫描信号提供部和数据信号提供部相连接。
另外,近年来,正在减小阵列基板周边部的宽度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大小之比,推进所谓的窄边框化,与之相匹配,正在将作为扫描信号引线和数据信号引线的导体图案细微化。已知导体图案是使用光刻和蚀刻技术形成于阵列基板上的,但对应于导体图案的疏密程度,蚀刻进度会产生不同。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导体图案密集的区域,位于与导体图案并不密集的区域的边界部的导体图案,因蚀刻过度进行而宽度变窄,导致作为引线的电阻值增大。由于该问题,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驱动信号的信号源阻抗增大,导体图案越细微化,或者导体图案越长,就越容易受该问题的影响。
作为具体的影响,在作为扫描信号引线的导体图案变细的情况下,显示像素中包含的开关元件的启动产生延迟,导致能够以肉眼在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上辨认出横向的暗线(或者亮线)。另外,在作为数据信号引线的导体图案变细的情况下,向显示像素中包含的像素电极提供的数据信号变得不足,导致能够以肉眼在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上辨认出纵向的暗线(或者亮线)。
与此相对,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分别在输入至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栅极引线(扫描信号引线)的外侧,配置1条或者多条与栅极引线相等间距或者大致相等间距的虚设引线,当蚀刻栅极引线时,即便在虚设引线变细的情况下栅极引线也不会变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729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技术,仅仅使虚设引线沿着栅极引线设置,由于虚设引线上带的静电,会导致虚设引线周围的导体图案或者该导体图案的接入点有可能会被静电破坏,引起显示不良的危险。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便在使虚设引线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驱动信号的信号引线相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显示区域,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多个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与所述显示像素的各行和各列分别相对应地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第一提供部和第二提供部,用于分别通过该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向所述显示像素提供驱动信号。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第三导体图案,该第三导体图案与连接于所述第一提供部的多个第一导体图案(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提供部的多个第二导体图案)相邻;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除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以外的周围的导体部的间隔距离,比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的间隔距离更长。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在一个表面侧配设有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和第三导体图案,在另一个表面侧配设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有重合的多个第四导体图案;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分别与配设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其他导体图案及所述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比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与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小,或者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所述其他导体图案及第四导体图案没有重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显示区域,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多个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与所述显示像素的各行和各列分别相对应地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第一提供部和第二提供部,用于分别通过该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向所述显示像素提供驱动信号。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在一个表面侧配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提供部的多个第一导体图案(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提供部的多个第二导体图案)以及与该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相邻的第三导体图案,在另一个表面侧配设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有重合的多个第四导体图案;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分别与配设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其他导体图案及所述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比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与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小,或者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所述其他的导体图案及第四导体图案没有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相等的导体宽度,而且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的间隔距离,等同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及第三导体图案,朝向所述第一提供部(或者第二提供部)分岔为多个分支图案;所述第三导体图案的各分支图案的端部相互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抑制了静电破坏从第三导体图案波及到周围的导体部以及该导体部的接入点。
因此,即使在使虚设引线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驱动信号的信号引线相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用附图标记A示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4是示出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用附图标记B示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7B是沿着图7A的B-B线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该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图2为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用附图标记A示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在图1中,将液晶层3插装于第一玻璃基板(相当于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而构成显示装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的相对的一对表面之间,沿着第二玻璃基板2的周边部,设有用于将封入液晶层3的液晶封住的密封材料31。
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层叠形成有分别连接于多个TFT11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电极12与定向膜13。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另一个表面上,贴合有偏光板14。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的一个端部,设有后述的第一提供电路基板(相当于第一提供部)15。
此外,用于连接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和各个TFT11的引线,形成于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在图1中省略。
在第二玻璃基板2的一个表面上,层叠形成有与各个显示像素相对应的R、G、B三色的彩色滤光片21、各个显示像素的相对电极(公用电极)22、定向膜23。在第二玻璃基板2的另一个表面上,贴合有偏光板24。
分别通过偏光板14与偏光板24的光,偏光方向(偏光面)相差90度。像素电极12和相对电极22,是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形成的透明电极。各个显示像素,相对于虚线而位于彩色滤光片21侧的区域(后述的显示区域)。
转移到图2,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通过密封材料31贴合,形成长方的矩形,并使得一组短边重合,一组长边重合。分别沿着第一玻璃基板1的另一短边和另一长边的端部,与第二玻璃基板2不重合,在各个端部的一个表面上,贴合有2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和4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相当于第二提供部)16。在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重合的矩形区域当中,除周边部以外的大部分,作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4。
此外,也可以在分别沿着第一玻璃基板1的相对的短边的端部上,贴合有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在该情况下,使得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的一组长边重合并通过密封材料31贴合,分别沿着第一玻璃基板1的相对的短边的端部与第二玻璃基板2不重合。
在显示区域4,分别与各个TFT11相对应的显示像素呈矩阵状排列,各行和各列的各个TFT11,连接于扫描信号总线和数据信号总线(未图示)。从各行和各列的各条扫描信号总线和数据信号总线,延伸出多条扫描信号引线(相当于第一导体图案)150和数据信号引线(相当于第二导体图案)160到显示区域4的外侧。以下,除特别地进行区分的情况以外,引线和导体图案作为相同的意思使用。
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分为2个系统而与2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相连接。各个数据信号引线160,分为4个系统而与4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相连接。扫描信号引线150和数据信号引线160的引线材料,以例如铝或者铜为主要成分(关于后述的虚设引线151也同样)。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和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各自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和4个。
其中,参照图3,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以相等间距和相等间隔(即,以相等的导体宽度)形成。在从显示区域4延伸出并与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相连接的多个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在与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相邻的位置上,配置有不与任何电路相连接的虚设引线(第三导体图案)151。虚设引线151的导体宽度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导体宽度相等,与相邻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间隔,等于各扫描信号引线150之间的间隔。
在如以上所述构成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各个扫描信号引线150从2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向各行的TFT11依次提供扫描信号。并且,针对供给了扫描信号的行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电极12,通过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及该行的各个TFT11,从4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一齐写入数据信号。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和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可以分别生成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也可以对在外部生成的各个信号进行中继。这样,对于所有行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电极12,依次写入1行的数据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与第一玻璃基板1的另一个表面相对的一侧,配设有未在图中示出的背光源。从该背光源照射出的光,通过偏光板14而成为直线偏光,当通过液晶层3时偏光方向(偏振方向)发生变化,通过偏光板24而被人的肉眼辨认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液晶层3中的偏光方向的变化量,与写入像素电极12的数据信号(的积分值)相对应,所以通过偏光板24的显示像素的每一份光的量,根据数据信号而变化。并且,这样的像素的集合作为图像被人用肉眼辨认出来。
另外,在最近的显示装置中,由于进行所谓的窄边框化而将扫描信号引线150细微化,所以由于形成导体图案时的蚀刻进行度的不同,有时会导致出现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电阻值变得不均匀的情况。具体地,在连接于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多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配设于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变细且电阻值增大。这样的电阻值的增大,在例如导体图案的宽度为10μm以下的情况下变得不容忽视。
其中,在特定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电阻值增大的情况下,针对通过该扫描信号引线150提供扫描信号的行的所有TFT11,在启动(ON)的上升沿产生延迟的同时,启动(ON)阻抗增大。因此,对于该行的全部像素,通过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提供的数据信号的写入变得不足,对于通过的光的偏光方向的控制变得不足。因此,1行的所有像素,与原来应该显示的亮度相比,变成更暗的暗线(或者变得更亮的亮线)而被肉眼辨认出来。
此外,显示像素被显示得与原来的亮度更暗,或者被显示得更亮,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在数据信号没有写入显示像素的状态下,因显示像素将光遮住(所谓的常黑)或者使光透过(所谓的常白)的不同导致的。
另外,发明者们发现,在连接于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多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实际上是经由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提供扫描信号的行的显示像素的暗线(或者亮线)被肉眼辨认发现。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抑制如上所述的辨认上的问题,在与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不与任何电路连接的虚设引线151。通过这样,由于虚设引线151被当作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而被蚀刻,所以有效地缓解了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导体宽度变细的现象。
但是,虚设引线151不与显示装置内的任何电路连接,相对于其他的导体部,其阻抗处于极高的状态。因此,会因静电而积累电荷,导致虚设引线151很容易变成高电位,周围的电路有受静电破坏波及的危险。在显示区域4受静电破坏波及的情况下,会发生显示不良。因此,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对虚设引线151和周围的电路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制。
图4为示出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在图中,扫描信号引线150的一端与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连接,另一端与包含于显示区域4中的一条扫描信号总线111相连接。扫描信号总线111,用于向一行中的各个TFT11提供扫描信号。配设于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相邻的位置的虚设引线151,与扫描信号总线111及相邻的导体图案152的间隔距离大于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的间隔距离。
在图4中,虽然没有将虚设引线151的靠显示区域4侧的端部弯曲,但是即使例如在将该端部沿着扫描信号引线150弯曲的情况下,也会使得弯曲的端部与扫描信号总线111的间隔距离,大于虚设引线151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的间隔距离。通过保持这样的位置关系,由虚设引线151引起的静电破坏变得难以波及到周围的电路。
根据如以上所述的本第一实施方式,2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向各行的显示像素提供扫描信号,4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向各列的显示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并且,在连接于各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多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在紧邻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位置上配设有虚设引线151。进一步地,虚设引线151与除扫描信号引线150以外的周围的导体部的间隔距离,大于虚设引线151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的间隔距离。
通过这样,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151引起的静电破坏波及周围的导体部及该导体部的接入点。
因此,即便是在使虚设引线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驱动信号的信号引线相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另外,虚设引线151具有与扫描信号引线150相等的导体宽度,而且,以与扫描信号引线15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的距离,与相邻的扫描信号引线150间隔设置。
因此,由于虚设引线151正好被当作多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一部分被蚀刻,所以能够有效缓解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导体宽度变细的现象。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于各个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多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当中,使虚设引线151与最外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相邻配设,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于各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的多条数据信号引线160当中,使虚设引线161与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相邻配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在图5中用附图标记B示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放大图。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以相等间距和相等间隔(即,以相等的导体宽度)形成。在从显示区域4延伸出并连接于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的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当中,在与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相邻的位置,配设有不与任何电路连接的虚设引线(相当于第三导体图案)161。虚设引线161,导体宽度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的导体宽度相等,与相邻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的间隔,等于数据信号引线160之间的间隔。
其中,在特定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的电阻值增大的情况下,通过该数据信号引线160提供数据信号的列的所有TFT11的数据信号的振幅减小。因此,对于该列的所有像素,数据信号的写入都变得不足,对于所通过的光的偏光方向的控制也变得不足。因此,1列的所有像素,作为比原来应该显示的亮度更暗的暗线(或者更亮的亮线)而被肉眼辨认出。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抑制如上所述那样以肉眼辨认上的问题,在与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相邻的位置上,形成不与任何电路连接的虚设引线161。通过这样,虚设引线161,由于被当作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被蚀刻,有效地缓解了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的导体宽度变细的现象。
但是,虚设引线161不与显示装置内的任何电路连接,相对于其他的导体部,其阻抗处于极高的状态。因此,通过静电积累电荷,虚设引线161很容易变成高电位,周围的电路有受静电破坏波及的危险。在静电破坏波及到显示区域4的情况下,会发生显示不良。因此,在本第二实施方式当中,对虚设引线161与周围的电路之间的位置关系施加限制。
具体地,针对配设于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相邻的位置上的虚设引线161,使得其与用于向一列的各个TFT11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总线及周围的其他导体图案的间隔距离,比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的间隔距离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引线160、虚设引线161和数据信号总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同于在图4中的扫描信号引线150、虚设引线151和扫描信号总线111之间的位置关系。
另外,即使在使虚设引线161的端部沿着数据信号引线160弯曲的情况下,也会使得弯曲的端部与数据信号总线的间隔距离,比虚设引线161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的间隔距离更大。通过保持这样的位置关系,由虚设引线161引起的静电破坏变得难以波及周围的电路。
此外,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地方附上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如以上所述的本第二实施方式,在连接于各个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的多条数据信号引线160当中,在基板上与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相邻的位置上配设有虚设引线161。使得虚设引线151与除数据信号引线160以外的周围的导体部的间隔距离,比虚设引线161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的间隔距离变得更长。
通过这样,抑制了由虚设引线161引起的静电破坏波及周围的导体部和该导体部的接入点。
因此,即使是在使虚设引线与用于向显示区域提供驱动信号的信号引线相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另外,虚设引线161具有与数据信号引线160相等的导体宽度,并且,以与数据信号引线16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的距离,与相邻的数据信号引线160间隔设置。
因此,虚设引线161正好被当作多条数据信号引线160的一部分被蚀刻,能够有效地缓解最外侧的数据信号引线160的导体宽度变细的现象。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平面配设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的绝缘层的上表面侧(一个表面侧),配设有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在绝缘层的下表面侧(另一个表面侧),也配设有多个导体图案。
图7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图7B为图7A中的沿着B-B线的剖面图。第一玻璃基板1,在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绝缘层17。绝缘层17并不一定要形成于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在信号引线或者导体图案配设为立体的情况下,只要形成于必需要绝缘的部分上即可。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有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下表面侧配设有分别与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有重合的多个遮光导体图案(相当于第四导体图案)170。在俯视图中上述重合的宽度,虽然标准地设置为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宽度的1/4的程度,但是并不限定与此。在图7B中,也有在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的上侧,通过其他绝缘层进一步配设信号引线或者导体图案的情况,省略图示。
使一部分的扫描信号引线150在图7A的上部曲折行进,是为了使得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全长相等。在本发明中,不排除有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不是以相等间距和相等间隔形成的部分,在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全长无法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导体图案的宽度来进行调整,使得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各自的电阻值相等。
通过如上所述的有重合的遮光导体图案170,降低了透过相邻的扫描信号引线150之间的间隙的背光源的光量。遮光导体图案170,也被用作代替与该遮光导体图案170有重合的扫描信号引线150的导体图案。即,在扫描信号引线150在中间断开的情况下,通过对断开部分的两侧的扫描信号引线150和遮光导体图案170的重合部分照射激光使之熔化,使得扫描信号引线150迂回于遮光导体图案170而导通。
在绝缘层17的下表面侧,另外,配设有与虚设引线151没有重合的其他遮光导体图案(相当于其他导体图案)171。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形成于在俯视图上与虚设引线151相邻的位置。
虚设引线151,由于没有必要使用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作为代替用导体图案,所以与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及各遮光导体图案170没有重合。另一方面,即使在例如因制造上的误差而导致产生该重合的情况下,也会使得该重合(程度)比扫描信号引线150与遮光导体图案170的重合(程度)小。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在虚设引线151、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以及各个遮光导体图案170之间寄生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
此外,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有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在下表面侧配设有各个遮光导体图案170和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反之,也可以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各个遮光导体图案170和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在下表面侧配设各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
此外,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地方附加上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如以上所述的本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绝缘层17,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有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在下表面侧的配设有与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每一条都分别有重合的多个遮光导体图案170。就绝缘层17的下表面侧的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和各个遮光导体图案170而言,即使在与虚设引线151产生重合的情况下,也使得其重合(程度)比扫描信号引线150和遮光导体图案170的重合(程度)小。
因此,在绝缘层17的下表面侧配设的遮光导体图案170和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在作为例如用于遮挡背光源的遮光部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及各个遮光导体图案170与虚设引线151之间难以形成电容,所以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151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此外,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有虚设引线151和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对于在绝缘层17的上表面侧配设有虚设引线161和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具体地,在绝缘层17的下表面侧具有与各条数据信号引线160的每一条分别有重合的多个遮光导体图案170;虚设引线161与在绝缘层17的下表面侧配设的其他遮光导体图案171及各遮光导体图案170没有重合,或者使其重合(程度)比数据引线160与遮光导体图案170的重合(程度)小。通过这样,能够抑制因虚设引线161的存在而引起的静电破坏。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形成为一笔画出(单行)的导体图案;与此相对,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分别包括多个分支图案。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部分的俯视放大图。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朝向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分别分岔出2个分支图案。在这当中,就虚设引线151而言,2个分支图案的端部为相互连接,整体带有圆形形状。关于分支图案的数量,不仅限定于2个。
这样通过分别使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分岔,当对于如图1所示的密封材料31,从第一玻璃基板1侧照射紫外线来使之固化时,优选使紫外线迂回照射。将虚设引线151的端部与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间隔开,是为了在制造时人触碰到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的附近的情况下,使得人体不会受到带电的静电的影响。该间隔距离,设置为30μm以上,优选设置为50μm以上。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地方附加上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如以上所述的本第四实施方式,在使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的一部分朝向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分而岔为2个分支图案的情况下,使虚设引线15朝向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而分岔为2个分支图案,而且,在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侧的端部相互连接而无尖端部。
因此,例如当制造时,在从第一玻璃基板1侧向密封材料31照射紫外线的步骤中,即使在使第一提供电路基板15附近的各条扫描信号引线150和虚设引线151变得比较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照射的紫外线不会被大范围遮挡。另外,能够减轻对于虚设引线151的静电的影响。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在第一玻璃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配设有虚设引线1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在同一表面上配设有虚设引线161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具体地,使各数据信号引线160和虚设引线161朝向第二提供电路基板16分别分岔为2个分支图案。在这当中,对于虚设引线161,将2个分支图案的端部相互连接而无尖端部。通过这样,能够使得从第一玻璃基板1侧向密封材料31照射的紫外线不会在大范围内被遮挡。另外,能够减轻对于虚设引线161的静电的影响。
此次披露的实施方式,在各个方面的举例说明,应当理解为不是限制性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的意思,而是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表示的,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改变。另外,能够使在各个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技术的特征相互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玻璃基板(相当于基板)
11 TFT
15 第一提供电路基板(相当于第一提供部)
150 扫描信号引线(相当于第一导体图案)
151 虚设引线(相当于第三导体图案)
16 第二提供电路基板(相当于第二提供部)
160 数据信号引线(相当于第二导体图案)
161 虚设引线(相当于第三导体图案)
17 绝缘层
170 遮光导体图案(相当于第四导体图案)
171 其他遮光导体图案(相当于其他导体图案)
2 第二玻璃基板
3 液晶层
4 显示区域

Claims (5)

1.一种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
显示区域,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
多个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与所述显示像素的各行和各列分别相对应地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
第一提供部和第二提供部,用于分别通过该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向所述显示像素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第三导体图案,该第三导体图案与连接于所述第一提供部的多个第一导体图案(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提供部的多个第二导体图案)相邻;
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除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以外的周围的导体部的间隔距离,比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的间隔距离更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在一个表面侧配设有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和第三导体图案,在另一个表面侧配设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有重合的多个第四导体图案;
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分别与配设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其他导体图案及所述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比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与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小,或者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所述其他导体图案及第四导体图案没有重合。
3.一种显示装置,在基板上具有:
显示区域,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像素,
多个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与所述显示像素的各行和各列分别相对应地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
第一提供部和第二提供部,用于分别通过该第一导体图案和第二导体图案向所述显示像素提供驱动信号;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上具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在一个表面侧配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提供部的多个第一导体图案(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提供部的多个第二导体图案)以及与该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相邻的第三导体图案,在另一个表面侧配设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有重合的多个第四导体图案;
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分别与配设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个表面侧的其他导体图案及所述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比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与第四导体图案的重合小,或者所述第三导体图案与所述其他导体图案及第四导体图案没有重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体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相等的导体宽度,而且与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的间隔距离,等同于各个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之间的间隔距离。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体图案(或者第二导体图案)及第三导体图案,朝向所述第一提供部(或者第二提供部)分岔为多个分支图案;
所述第三导体图案的各分支图案的端部相互连接。
CN201480001663.3A 2013-02-19 2014-01-29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395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0131 2013-02-19
JP2013030131 2013-02-19
PCT/JP2014/051892 WO2014129272A1 (ja) 2013-02-19 2014-01-29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5821A true CN104395821A (zh) 2015-03-04
CN104395821B CN104395821B (zh) 2017-11-14

Family

ID=51391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663.3A Active CN104395821B (zh) 2013-02-19 2014-01-2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2867B2 (zh)
CN (1) CN104395821B (zh)
WO (1) WO20141292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441A (zh) * 2018-12-21 2019-02-2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板走线结构和走线制作方法
CN109597255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047964A1 (zh) * 2018-09-03 2020-03-12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3730A (zh) * 2018-06-20 2021-02-02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7854B (zh) 2014-12-18 2019-12-20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JP6490811B2 (ja) * 2015-06-23 2019-03-27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20170080851A (ko) * 2015-12-30 2017-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2117A (ja) * 1998-01-26 1999-08-06 Advanced Display Inc Tft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72945A (ja) * 2001-12-06 2003-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10186A (ja) * 2003-06-16 2005-01-13 Nano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CN1573493A (zh) * 2003-05-30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器件及制法、有源矩阵基板的制法及电光学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78721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阵列基板、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显示设备及其修补方法
JP2006302698A (ja) * 2005-04-21 2006-11-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1064077A (zh) * 2006-04-25 2007-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7154B2 (ja) * 1997-06-17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3066921A (ja) * 2001-08-28 2003-03-05 Sharp Corp 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ている表示モジュール
JP2006120467A (ja) * 2004-10-21 2006-05-11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60699B2 (ja) * 2006-08-31 2012-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4932415B2 (ja) * 2006-09-29 2012-05-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KR101535825B1 (ko) * 2012-09-25 2015-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라인결함 검출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2117A (ja) * 1998-01-26 1999-08-06 Advanced Display Inc Tft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72945A (ja) * 2001-12-06 2003-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573493A (zh) * 2003-05-30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器件及制法、有源矩阵基板的制法及电光学装置和电子仪器
JP2005010186A (ja) * 2003-06-16 2005-01-13 Nano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CN178721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阵列基板、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显示设备及其修补方法
JP2006302698A (ja) * 2005-04-21 2006-11-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1064077A (zh) * 2006-04-25 2007-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730A (zh) * 2018-06-20 2021-02-02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2313730B (zh) * 2018-06-20 2023-03-2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WO2020047964A1 (zh) * 2018-09-03 2020-03-12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5441A (zh) * 2018-12-21 2019-02-2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板走线结构和走线制作方法
CN109375441B (zh) * 2018-12-21 2022-03-0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板走线结构和走线制作方法
CN109597255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9272A1 (ja) 2014-08-28
US9792867B2 (en) 2017-10-17
CN104395821B (zh) 2017-11-14
US20150379948A1 (en) 2015-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5821A (zh) 显示装置
TWI550494B (zh)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JP5602575B2 (ja) 表示基板、それ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10852865B2 (en)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US9620531B2 (en) TFT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728799B (zh) 具有最小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1944503B1 (ko) 센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싱 표시 패널
KR102007833B1 (ko)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KR102320514B1 (ko) 터치 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CN10818176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9817503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CN107305757A (zh) 显示装置
US106223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86991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270291A1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279217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8710A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557445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90112228A (ko) 표시 장치
CN105511146A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KR20150027407A (ko) 표시 장치
JP7037268B2 (ja) 表示装置
CN103926764A (zh)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150085349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KR101878481B1 (ko) 칼라 필터 층을 포함하는 고 투과율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