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7389B -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7389B
CN104387389B CN201410669189.3A CN201410669189A CN104387389B CN 104387389 B CN104387389 B CN 104387389B CN 201410669189 A CN201410669189 A CN 201410669189A CN 104387389 B CN104387389 B CN 104387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ne
ternary
triazoles
yoke connection
flavon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91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7389A (zh
Inventor
刘天军
赵力挥
毛丽娜
纪海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4106691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7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7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7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s four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所述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具有如下结构:

Description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肿瘤治疗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特别是涉及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14年4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2010年新增肿瘤病例309万,死亡约200万,肿瘤已然成为一种常见性疾病[1]。由于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大,因此对治疗提出极大的挑战。
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1)手术治疗,该方法不能治疗血液肿瘤及扩散转移的肿瘤;2)放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放射线有X射线和γ射线,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容易发生转移、难以根治、且副作用大。3)光动力治疗,它是联合特定光源、氧分子和光敏剂共同起效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案,临床已经用来治疗眼科和皮肤癌等浅表部位的肿瘤,但是限于可用的光敏剂种类和特定光源,该治疗方法应用非常有限。4)化学疗法,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该疗法临床应用有三种方式:a.全身化疗,b.局部辅助化疗,c.特殊途径化疗比如腔内治疗、椎管内化疗、动脉插管化疗。
化学治疗是抗击肿瘤的临床应用当中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化疗药物的毒性和耐药性的出现迫使我们需要不断寻找更有效和毒性更小的药物。目前临床一线用药为紫杉醇,但其面临资源枯竭,需要寻求新的替代品或更为有效的新品种。
苦参碱是一种喹诺里西啶类天然生物碱,来源于中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以及山豆根的地上部分,其可以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耐药和抑制端粒酶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2-3],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0~120μM;苦参碱还可以做成一些抗肿瘤制剂用于临床肿瘤的辅助治疗[4]。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查尔酮、二氢黄酮、黄酮、异黄酮等,具有干扰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抑癌基因的表达等多方面的抗肿瘤作用[5]。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将苦参碱和查尔酮两个结构杂合之后,可以发挥其“1+1>2”的协同作用,抗肿瘤作用较单体组分显著增加[6],对测试的多个肿瘤细胞(宫颈癌Hela、肝癌Bel-7402和乳腺癌MCF-7)IC50达到10μM水平,对肺癌A549细胞的IC50在6.7μM。1,2,3-三唑类化合物作为药效团,目前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不同于其它化学基团,可耐受体内的酸碱氧 化还原等苛刻条件[7]。它不仅可以提升药效,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性质,还可以实现离子调节的功能[8],将1,2,3-三唑引入苦参碱与黄酮,可形成了新型的三元轭联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苦参碱、1,2,3-三唑与化学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三个片段轭联在一起的方法,得到新型的三元轭联物,该三元轭联物体系的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对乳腺癌(T47D、MDA-MB-231、SK-BR-3、MCF-7)和肺癌A549、宫颈癌Hela、肝癌Bel-7402细胞的IC50达到nM水平,效果远大于前期研究的苦参碱-查尔酮二元杂合物。本发明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在抗肿瘤药物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郑荣寿,邹小农,赵平,吴良有,李光琳,赫捷.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2]洪阁,刘培勋.槐属植物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5):783-788.
[3]郭林丰,童姗姗,余江南,徐希明.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59(20):3409-3412.
[4]常明向,陈科力.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8):717-718.
[5]朱荣鑫,张赛龙,金永生.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31(1):5-10.
[6]赵力挥,毛丽娜,洪阁,杨晓娇,许曾平,刘天军.苦参碱-查尔酮杂化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天津:《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辑部,2014:25.
[7]Alam M S.1,2,3-Triazoles:scaffold with medicinal significance[J].Inflammation and Cell Signaling,2014,1(4):10-14.
[8]Agalave S G, Maujan S R,Pore V S.Click chemistry:1,2,3-triazolesas phannacophores[J]·Chem Asian J,2011,6(10):2696-27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具有下述结构:
n=1-4;
X=Cl或F或OCH3或CH3
Y=H或OH或OCH3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在抗肿瘤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肺癌、宫颈癌和肝癌等多种临床常见肿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4-炔丙氧基苯乙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4-炔丙氧基-2-羟基苯乙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4-炔丙氧基苯甲醛的合成路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4-炔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路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4-炔丙氧基查尔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4-炔丙氧基-2-羟基查尔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4`-炔丙氧基查尔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4`-炔丙氧基-3`-甲氧基查尔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13β-叠氮基苦参碱的合成路线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5的4-炔戊氧基苯甲醛的合成路线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4`-炔戊氧基查尔酮的合成路线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7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8的14-溴代苦参碱的合成路线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19的14-叠氮基苦参碱的合成路线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20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1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2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3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24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25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26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并不仅限于这些方法。
实施例1 4-炔丙氧基苯乙酮
将4-羟基苯乙酮5.0g溶于50mL丙酮,加入无水碳酸钾10.2g,室温搅拌10min,氮气保护下滴加80%3-溴丙炔甲苯溶液6.6g,50℃搅拌2h,过滤取滤液,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苯乙酮6.1g,收率96%(合成路线图见图1)。
实施例2 4-炔丙氧基-2-羟基苯乙酮
将2,4-二羟基苯乙酮25.0g溶于350mL丙酮,加入无水碳酸钾27.3g,室温搅拌10min,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80%3-溴丙炔甲苯溶液23.2g,室温搅拌24h,过滤取滤液,浓缩得到黄褐色固体,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2-羟基苯乙酮24.4g,收率78%(合成路线图见图2)。
实施例3 4-炔丙氧基苯甲醛
将4-羟基苯甲醛5.0g溶于50mL丙酮,加入无水碳酸钾5.8g,室温搅拌10min,氮气保护下滴加80%3-溴丙炔甲苯溶液7.3g,50℃搅拌1h,过滤取滤液,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苯甲醛5.9g,收率90%(合成路线图见图3)。
实施例4 4-炔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
将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5g溶于50mL丙酮,加入无水碳酸钾9.1g,室温搅拌50min,氮气保护下滴加80%3-溴丙炔甲苯溶液6.0g,50℃搅拌2h,过滤取滤液,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5.9g,收率95%(合成路线图见图4)。
实施例5 4-炔丙氧基查尔酮
将4-炔丙氧基苯乙酮3.5g与2.2g苯甲醛溶于50mL甲醇,室温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3mL,搅拌20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将反应混合物倾入500mL冰水中,过滤,滤饼以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查尔酮2.33g,收率89%(合成路线图见图5)。
实施例6 4-炔丙氧基-2-羟基查尔酮
将4-炔丙氧基-2-羟基苯乙酮3.8g与2.2g苯甲醛溶于40mL甲醇,室温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3mL,搅拌20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将反应混合物倾入500mL冰水中,过滤,滤饼以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2-羟基查尔酮5.0g,收率89%(合成路线图见图6)。
实施例7 4`-炔丙氧基查尔酮
将对羟基苯甲醛5.0g与苯乙酮3.8g溶于50mL乙醇,室温下加入固体氢氧化钾3.5g,搅拌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将反应混合物倾入500mL冰水中,过滤,滤饼以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丙氧基查尔酮7.0g,收率85%(合成路线图见图7)。
实施例8 4`-炔丙氧基-3`-甲氧基查尔酮
将4-炔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3.8g与苯乙酮2.4g溶于乙醇,室温下加入固体氢氧化钾3.0g,搅拌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将反应混合物倾入500mL冰水中,过滤,滤饼以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取代的4`-炔丙氧基-3`-甲氧基查尔酮5.1g,收率88%(合成路线图见图8)。
实施例9 13β-叠氮基苦参碱
将93%叠氮基三甲基硅烷6.0g、乙酸2.9g与甲苯20mL置于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依次加入槐果碱2.0g和二氮杂二环(DBU)0.25g,室温搅拌36h;减压蒸馏除去甲苯,40℃真空干燥2h;得到13β-叠氮基苦参碱,四氢呋喃稀释到20mL待用(合成路线图见图9)。
实施例10 (13-苦参碱)-(1,2,3-三唑)-(4-羟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3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丙氧基查尔酮0.9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72g,收率90%(合成路线图见图10)。
实施例11 (13-苦参碱)-(1,2,3-三唑)-(4-羟基-2-羟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3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丙氧基查尔酮0.96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67g,收率85%(合成路线图见图11)。
实施例12 (13-苦参碱)-(1,2,3-三唑)-(4`-羟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3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丙氧基查尔酮0.9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7g,收率90%(合成路线图见图12)。
实施例13 (13-苦参碱)-(1,2,3-三唑)-(4`-羟基-3`-甲氧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3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丙氧基查尔酮1.0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85g,收率93%(合成路线图见图13)。
实施例14 (13-苦参碱)-(1,2,3-三唑)-(7-羟基二氢黄酮)三元轭联物
将(13苦参碱)-(1,2,3-三唑)-(4-羟基-2-羟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1.0g,乙酸钠0.45g,水5mL和乙醇5mL回流,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3-苦参碱)-(1,2,3-三唑)-(7-羟基二氢黄酮)三元轭联物0.82g,收率82%(合成路线图见图14)。
实施例15 4-炔戊氧基苯甲醛
将4-羟基苯甲醛5.0g溶于50mL丙酮,加入无水碳酸钾8.5g,室温搅拌10min,氮气保护下滴加5-氯丙炔6.3g,50℃搅拌2h,过滤取滤液,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戊氧基苯甲醛7.3g,收率95%(合成路线图见图15)。
实施例16 4`-炔戊氧基查尔酮
将4`-炔戊氧基苯甲醛5.0g与苯乙酮3.2g溶于乙醇,室温下加入固体氢氧化钾3.0g, 搅拌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终点;将反应混合物倾入500mL冰水中,过滤,滤饼以乙醇-石油醚重结晶,得到4`-炔戊氧基查尔酮5.9g,收率77%(合成路线图见图16)。
实施例17 (13-苦参碱)-(1,2,3-三唑)-(4`-炔戊氧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3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戊氧基查尔酮1.0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70g,收率85%(合成路线图见图17)。
实施例18 14-溴代苦参碱
将N-溴丁二酰亚胺2.9g,二甲基亚砜10mL与槐果碱1.0g于室温搅拌36h,柱层析分离得到14-溴代苦参碱0.6g,收率45%(合成路线图见图18)。
实施例19 14-叠氮基苦参碱
将14-溴代苦参碱1.0g,叠氮钠0.6g溶于10mL二甲基亚砜中,室温搅拌36h,柱层析分离得到14-叠氮基苦参碱0.76g,收率85%(合成路线图见图19)。
实施例20 (14-苦参碱)-(1,2,3-三唑)-(4`-炔戊氧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4β-叠氮基苦参碱1.0g与4-炔丙氧基查尔酮0.9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3β-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7g,收率89%(合成路线图见图20)。
实施例21 (14-苦参碱)-(1,2,3-三唑)-(7-羟基二氢黄酮)三元轭联物
将14-叠氮基苦参碱1g与7-炔丙氧基二氢黄酮0.96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4-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61g,收率82%(合成路线图见图21)。
实施例22 (14-苦参碱)-(1,2,3-三唑)-(4`-炔戊氧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14-叠氮基苦参碱1g与4`-炔戊氧基查尔酮1.01g混合,加入20mL四氢呋喃溶解,依次加入抗坏血酸钠100mg和水合硫酸铜50mg,于室温搅拌36h,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14-叠氮基苦参碱消耗完全,展开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3∶5∶2),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6∶3∶1),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1.80g,收率 90%(合成路线图见图22)。
实施例23 (13-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黄酮)三元轭联物
将(13-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二氢黄酮)三元轭联物1.0g,溶于10mL二甲基亚砜,加入碘1.98g,加热至120℃反应3h,反应结束后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5∶3∶2),得(13-苦参碱)-(1H-1,2,3-三唑)-黄酮轭联物0.64g,收率64%(合成路线图见图23)。
实施例24 (14-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黄酮)三元轭联物
将(14-苦参碱)-(1H-1,2,3-三唑)-二氢黄酮轭联物1.5g,溶于10mL二甲基亚砜,加入碘2.01g,加热至120℃反应3h,反应结束后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5∶3∶2),得(14-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黄酮)三元轭联物0.74g,收率50%(合成路线图见图24)。
实施例25 (14-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4`-氯-黄酮)三元轭联物
将(14-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4`-氯-二氢黄酮)三元轭联物1.0g,溶于10mL二甲基亚砜,加入碘2.01g,加热至120℃反应3h,反应结束后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5∶3∶2),得(14-苦参碱)-(1,2,3-三唑)-(7-甲氧基-4`-氯-黄酮)三元轭联物0.62g,收率62%(合成路线图见图25)。
实施例26 (14-苦参碱)-(1,2,3-三唑)-(4`-炔戊氧基查尔酮)三元轭联物
将苦参碱-(1H-1,2,3-三唑)-二氢黄酮轭联物1.50g,溶于10mL二甲基亚砜,加入碘3.01g,加热至120℃反应3h,反应结束后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V乙酸乙酯/V乙醇/V氨水=95∶3∶2),得(14-苦参碱)-(1,2,3-三唑)-(4`-炔戊氧基黄酮)三元轭联物0.64g,收率43%(合成路线图见图26)。
实施例27
本发明实施例1-26所得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的体外抗肿瘤药效学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1)将常规培养方法培养的处于生长对数期的肿瘤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使贴壁细胞脱落,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配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在96孔板培养,4×103个细胞/孔,接种体积100μL,置CO2培养箱中孵育24h使细胞贴壁。
(2)倾去培养液,每孔依次加入按倍数关系配制的一系列浓度递增的药物溶液100μL,浓度依次为0.08,0.16,0.31,0.63,1.25,2.5,5,10,20μM,每个浓度4个副孔,CO2培养箱中孵育48h。
(3)每孔加入50μL MTT(1mg/m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 对于悬浮细胞需要离心后再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150μL DMSO,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融解。
(4)酶标仪上检测各孔在490nm波长处光吸收值,以无化合物孵育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计算生长抑制率(见表3)。
生长抑制率(%)=(1-给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表1 20μM苦参碱-查尔酮二元杂合物的肿瘤抑制率
表2 0.08μM苦参碱-查尔酮二元杂合物的肿瘤抑制率
表3-1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2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3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4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5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6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7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表3-8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抗肿瘤活性(0.08μM)

Claims (2)

1.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其特征是具有下述结构:
其中,
n=1-4;
X=Cl或F或OCH3或CH3
Y=H或OH或OCH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201410669189.3A 2014-11-17 2014-11-17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Active CN104387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9189.3A CN104387389B (zh) 2014-11-17 2014-11-17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9189.3A CN104387389B (zh) 2014-11-17 2014-11-17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7389A CN104387389A (zh) 2015-03-04
CN104387389B true CN104387389B (zh) 2016-08-03

Family

ID=5260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9189.3A Active CN104387389B (zh) 2014-11-17 2014-11-17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7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775B (zh) * 2015-01-05 2018-02-23 南开大学 苦参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农药上的应用
CN104829619B (zh) * 2015-04-27 2017-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取代芳基苦参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60949B (zh) * 2015-04-27 2017-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苦参碱衍生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5440033A (zh) * 2015-11-14 2016-03-30 刘天军 五元杂环(或酰胺)-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CN108440529A (zh) * 2018-04-17 2018-08-24 华东理工大学 双稠哌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其中间体
CN108976156A (zh) * 2018-07-17 2018-12-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丙炔基成醚的酚羟基保护方法
CN109265458B (zh) * 2018-11-12 2020-09-1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苦参碱的抗肿瘤药物化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238B (zh) * 2014-01-13 2017-02-08 何黎琴 No供体型苦参碱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7389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7389B (zh) 1,2,3-三唑-黄酮类化合物-苦参碱三元轭联物和用途
CN106632383B (zh)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735276A (zh) 水溶性磷酸单酯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6749097B (zh) 一种6-氯-2-氨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2970A (zh) 不对称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4016957A (zh) 7-甲基-3-香叶基黄酮和7-甲基-3-异戊烯基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07183A (zh) 酪丝亮肽-二氢卟吩e6单酯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31102A1 (zh) 含笑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017129B (zh) 一种吲哚生物碱及其应用
CN105017245B (zh) 一种咪唑并吡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3335B (zh) 苯醌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CN102887869B (zh) 3‑酰胺基‑1,2,4‑苯并三嗪类在制备肿瘤增敏剂中的用途
CN104003968A (zh) 天然产物3-prenyl Iuteolin类似物(Ⅰ)/(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88211B (zh) 白桦脂酸衍生物及其应用
Law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urcumin Derivatives
CN105367575B (zh) 一种叶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CN106366088B (zh) 小白菊内酯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31875A (zh) 3-氧代-1,2-萘醌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674180B (zh) 一种槲皮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43155B (zh) 作为极光激酶抑制剂的查尔酮及黄酮类衍生物
CN104610207B (zh) 大黄栀子素a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药物上的应用
CN105503692B (zh) 一种α‑拉帕醇类似物及其合成方法和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CN103086864B (zh) 紫草素四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
CN104356108B (zh) 芳杂环二苯并呫吨化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974135B (zh) 靶向dna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含萘二酰亚胺结构的塞来昔布衍生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