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881A - 卷筒状片材 - Google Patents

卷筒状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881A
CN104349881A CN201380027864.6A CN201380027864A CN104349881A CN 104349881 A CN104349881 A CN 104349881A CN 201380027864 A CN201380027864 A CN 201380027864A CN 104349881 A CN104349881 A CN 104349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addition
gear
drum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8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田英志
小田高司
松冈裕介
大野博文
中林克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3/06466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8006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4349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2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28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compress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44Compression mean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46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6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pumps, e.g. piston pumps
    • B29C48/37Gear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5Intermeshing co-rotatin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46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35Screws with thread pitch vary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4Screws with additional forward-fee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5Screws having reverse-fee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7Screws provided with kneading disc-like elements, e.g. with oval-shap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85Screws provided with gears interacting with the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63Screws having sections without mixing elements or threads, i.e. having cylinder shaped 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29C2043/3433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44Compression mean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46Rollers
    • B29C2043/468Rollers take-off rollers, i.e. arranged adjacent a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筒状片材(60),其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另外,卷筒状片材(60)利用变形搬送工序及间隙通过工序制造,所述变形搬送工序是使用具备一对齿轮(32)的齿轮结构体(4),使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一边沿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变形一边搬送,所述间隙通过工序是在变形搬送工序之后,一边利用移动辊(51)支承并搬送片材(7),一边使之通过移动辊(51)与突出部(63)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卷筒状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状片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卷筒状片材。
背景技术
以往,研究过各种由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来制造片材的方法。
例如,提出过如下的方法,即,将氮化硼粒子和分散它的树脂成分混合而制备组合物,对该组合物用平板进行热压制,制作出压制片材后,将它们层叠,得到导热性片材(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90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由于是要每次压制组合物的间歇生产方式,因此所制造的片材是一边为短尺寸的平板状片材。如果将此种短尺寸的片材以平板状片材的状态载置并保管,则不仅需要很多的保管空间,而且在运输性的方面也不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并且保管性及运输性优异的卷筒状片材。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的特征在于,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所述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
另外,本发明的片材优选利用变形搬送工序及间隙通过工序制造,所述变形搬送工序是使用具备一对齿轮的齿轮结构体,使含有所述粒子和所述树脂成分的组合物一边沿所述齿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变形一边搬送,所述间隙通过工序是在所述变形搬送工序之后,一边利用移动支承体支承并搬送所述组合物,一边使之通过所述移动支承体、与相对于所述移动支承体设有间隙地对置配置的刮刀之间的所述间隙。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片材而言,在所述间隙通过工序中通过的所述组合物优选在50~250℃的温度区域中具有达到5.0×104Pa以下的剪切应力。
另外,本发明的片材的宽度优选为200mm以上。
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的特征在于,其是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并且是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所述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所述树脂成分含有环氧树脂组合物和/或酚醛树脂的密封片,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以卷筒状卷绕。
另外,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的宽度优选为200mm以上。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而言,所述粒子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优选为0.1μm以上100μm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的25℃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0.1GPa以上20GPa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的所述密封片的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在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的同时,以卷筒状形成。由此,可以在充分地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的同时,减少保管空间,运输性优异。
另外,对于同时还是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的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而言,在将密封片卷绕成卷筒状的同时,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因此,可以在制造效率优良地制造的同时,充分地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此外,还可以减少保管空间,运输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为了制造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而使用的片材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切开俯视图。
图2表示沿着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表示图1中所示的片材制造装置中所用的混炼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4表示图3中所示的混炼机的吐出口侧的平剖面图。
图5表示图1中所示的片材制造装置中所用的供给部、齿轮结构体及片材调整部的平剖面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供给部、齿轮结构体及片材调整部的侧剖面图,表示沿着图5的B-B线的剖面图。
图7表示图5中所示的齿轮结构体的一对齿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说明图7中所示的一对齿轮的咬合的侧剖面图,
(a)表示第一齿轮的斜齿的凸面的下游侧端部与第二齿轮的斜齿的凹面的下游侧端部咬合的状态,
(b)表示第一齿轮的斜齿的凸面的中途部与第二齿轮的斜齿的凹面的中途部咬合的状态,
(c)表示第一齿轮的斜齿的凸面的上流侧端部与第二齿轮的斜齿的凹面的上流侧端部咬合的状态。
图9表示本发明的片材制造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切开俯视图。
图10表示图9中所示的片材制造装置中所用的混炼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11表示图10中所示的混炼机的吐出口侧的平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卷筒状片材是通过将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片材卷绕而得到。
粒子包括粉体、粒体、粉粒体、粉末,作为形成粒子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等。优选举出无机材料。
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金属、粘土矿物、碳系材料等。
作为碳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铝、碳化钛、碳化钨等。
作为氮化物,例如可以举出氮化硅、氮化硼(BN)、氮化铝(AlN)、氮化镓、氮化铬、氮化钨、氮化镁、氮化钼、氮化锂等。
作为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氧化硅(silica,包括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粉末、破碎熔融二氧化硅粉末等。)、氧化铝(alumina、Al2O3)、氧化镁(magnesia)、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铁、氧化铍等。此外,作为氧化物,还可以举出掺杂有金属离子的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锑锡。优选举出氧化硅。
作为碳酸盐,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钙等。
作为硫酸盐,例如可以举出硫酸钙(石膏)等。
作为金属,例如可以举出铜(Cu)、银、金、镍、铬、铅、锌、锡、铁、钯、或它们的合金(焊锡等)。
作为粘土矿物,例如可以举出蒙脱石、镁蒙脱石、铁蒙脱石、铁镁蒙脱石、贝得石、铝贝得石、绿脱石、铝绿脱石、皂石、铝皂石、锂蒙脱石、锌蒙脱石、富镁蒙脱石等。
作为碳系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炭黑、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纳米角、螺旋碳纤维、纳米卷等。优选举出炭黑。
优选举出氧化物、碳系材料。
另外,作为材料,也可以举出具有特定物性的材料,也可以举出导热性材料(例如选自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及金属中的导热性材料,具体而言是BN、AlN、Al2O3等)、导电性材料(例如选自金属、碳系材料中的导电性材料,具体而言是Cu等)、绝缘材料(例如氮化物、氧化物等,具体而言是BN、二氧化硅等)、磁性材料(例如氧化物、金属,具体而言是铁氧体(软磁性铁氧体、硬磁性)、铁等)等。具有特定物性的材料也可以与上述例示出的材料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粒子的热导率例如为10W/m·K以上,优选为30W/m·K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00W/m·K以下。
另外,粒子的电导率例如为106S/m以上,优选为108S/m以上,通常为1010S/m以下。
另外,粒子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Ω·cm以上,优选为1×1012Ω·c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1020Ω·cm以下。
另外,粒子的磁导率(波长2.45GHz的μ”)例如为0.1~10。
另外,粒子例如也可以利用硅烷偶联剂等进行表面处理。
另外,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板状、鳞片状、粒子状(无定形状)、球形等。
粒子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在属于球形的情况下,是平均粒径)例如为0.1μ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10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平均粒径例如作为d50值求出。
如果粒子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以利用密封片制造装置平坦地加工,另一方面,如果粒子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可以抑制片材制造时的增稠,可以稳定地宽幅地形成。
另外,在粒子为球形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其纵横比例如为2以上,优选为10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0以下,优选为5000以下。
另外,粒子的密度(真密度)例如为0.1g/cm3以上,优选为0.2g/cm3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g/cm3以下,优选为10g/cm3以下。
这些粒子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树脂成分是可以将粒子分散的成分,也就是将粒子分散的分散介质(基质),树脂成分含有绝缘成分,例如可以举出热固化性树脂成分、热塑性树脂成分等树脂成分。
作为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举出环氧树脂、热固化性聚酰亚胺、尿素树脂、蜜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硅酮树脂、热固化性聚氨酯树脂等。
作为热塑性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乙酸乙烯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烯丙基砜、热塑性聚酰亚胺、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聚甲基戊烯、氟化树脂、液晶聚合物、烯烃-乙烯醇共聚物、离聚物、聚芳酯、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共聚物等。
这些树脂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在树脂成分当中,作为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优选举出环氧树脂。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成分,优选举出丙烯酸类树脂。
环氧树脂在常温下是液状、半固体状及固体状的任意一种的形态。
具体而言,作为环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双酚型环氧树脂(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二聚酸改性双酚型环氧树脂等)、线性酚醛型环氧树脂、萘型环氧树脂、芴型环氧树脂(例如双芳基芴型环氧树脂等)、三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例如三羟基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等)等芳香族系环氧树脂;例如三环氧基丙基异氰尿酸酯、乙内酰脲环氧树脂等含氮环环氧树脂;例如脂肪族系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胺型环氧树脂等。作为环氧树脂,例如优选举出双酚型环氧树脂。
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例如为100g/eq.以上,优选为180g/eq.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g/eq.以下,优选为700g/eq.以下。另外,在环氧树脂在常温下为固体状的情况下,软化点例如为20~90℃。
对于树脂成分(特别是环氧树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粒子100质量份,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卷筒状片材不仅含有环氧树脂,而且还优选含有固化剂。
固化剂是可以利用加热使环氧树脂固化的潜在性固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酚化合物、胺化合物、酸酐化合物、酰胺化合物、酰肼化合物、咪唑啉化合物等。另外,在上述的以外,还可以举出脲化合物、聚硫醚化合物等。
酚化合物包括酚醛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使苯酚与甲醛在酸性催化剂下缩合而得的线性酚醛型酚醛树脂;例如由苯酚与二甲氧基对二甲苯或双(甲氧基甲基)联苯合成的苯酚-芳烷基树脂;例如联苯基-芳烷基树脂;例如双环戊二烯型酚醛树脂;例如甲酚线性酚醛树脂;例如甲阶酚醛树脂等。优选举出苯酚-芳烷基树脂。
酚化合物的羟基当量例如为80g/eq.以上,优选为90g/eq.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g/eq.以上,另外,例如为2,000g/eq.以下,优选为1,000g/eq.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g/eq.以下。
作为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胺、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等多胺、或它们的胺加成物等,例如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等。
作为酸酐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4-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均苯四酸酐、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二氯琥珀酸酐、二苯甲酮四羧酸酐、氯桥酸酐等。
作为酰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双氰胺、聚酰胺等。
作为酰肼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二酰肼等。
作为咪唑啉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咪唑啉、2-乙基-4-甲基咪唑啉、乙基咪唑啉、异丙基咪唑啉、2,4-二甲基咪唑啉、苯基咪唑啉、十一烷基咪唑啉、十七烷基咪唑啉、2-苯基-4-甲基咪唑啉等。
优选举出酚化合物。
固化剂的软化点例如为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另外,同时也为80℃以下,优选为70℃以下。
这些固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对于固化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环氧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另外,在固化剂含有酚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1摩尔,将酚化合物的羟基调整为例如0.5摩尔以上,优选为0.8摩尔以上,另外,例如为2.0摩尔以下,优选为1.2摩尔以下。
卷筒状片材也可以不仅含有环氧树脂,同时还含有固化促进剂。
固化促进剂是固化催化剂,可以举出:例如2-苯基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4-甲基-5-羟基甲基咪唑等咪唑化合物;例如三乙二胺、三-2,4,6-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等叔胺化合物;例如三苯基膦、四苯基鏻四苯基硼酸盐、四-正丁基鏻-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盐等磷化合物;例如季铵盐化合物;例如有机金属盐化合物;例如它们的衍生物等。
优选举出咪唑化合物。
这些固化促进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对于固化促进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环氧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上述的固化剂和/或固化促进剂根据需要可以作为利用溶剂溶解和/或分散了的溶剂溶液和/或溶剂分散液制备而使用。
作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丙酮、甲乙酮(MEK)等酮;例如乙酸乙酯等酯;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等有机溶剂等。另外,作为溶剂,还可以举出:例如水;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等醇等水系溶剂。
丙烯酸类树脂包含丙烯酸类橡胶,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的聚合而得到。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メタ)アクリル酸オクタドデシル)等烷基部分为碳数30以下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举出烷基部分为碳数1~18的直链状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配合比例相对于单体例如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75质量%以上,例如同时也为99质量%以下。
单体也可以包含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的共聚性单体。
共聚性单体含有乙烯基,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腈等含有氰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基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等。
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相对于单体例如为50质量%以下,优选为25质量%以下,例如同时也为1质量%以上。
这些共聚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在共聚性单体为含有氰基的乙烯基单体和/或含有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情况下,所得的丙烯酸类树脂就被制成导入了与主链的末端或中途键合的环氧基和/或氰基等官能团的、官能团改性丙烯酸类树脂(具体而言是氰基改性丙烯酸类树脂、环氧基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氰基·环氧基改性丙烯酸类树脂)。
树脂成分(在含有热固化性树脂成分的情况下,是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为甲阶状态的树脂成分)的80℃的熔融粘度例如为10~10000mPa·s,优选为50~10000mPa·s。
另外,树脂成分的软化温度(环球法)例如为80℃以下,优选为70℃以下,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以上,优选为35℃以上。
这些树脂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
另外,也可以将热固化性树脂成分及热塑性树脂成分并用。
另外,在树脂成分中,也可以以适当的比例含有弹性体、阻燃剂、分散剂、增稠剂、硅烷偶联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增塑剂、防老化剂、着色剂等公知的添加剂。优选含有弹性体和/或阻燃剂。
作为弹性体,例如可以举出氨基甲酸酯橡胶、硅酮橡胶、乙烯基烷基醚橡胶、聚乙烯醇橡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橡胶、聚丙烯酰胺橡胶、纤维素橡胶、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异戊二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丁基橡胶、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橡胶、苯乙烯-异丁烯橡胶等。优选举出苯乙烯-异丁烯橡胶。
苯乙烯-异丁烯橡胶是利用苯乙烯与异丁烯的共聚得到的合成橡胶,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异丁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等,优选举出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
另外,作为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
弹性体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粒子100质量份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作为阻燃剂,例如可以举出磷腈衍生物等。对于阻燃剂的含有比例,例如相对于粒子100质量份,例如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作为阻燃剂,例如可以举出磷腈衍生物等。阻燃剂可以以适当的比例配合。
粒子及树脂成分的配合比例在后述的卷筒状片材中被调整为所需的范围。
下面,使用图1~8对卷筒状片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中,将纸面右侧设为“右侧”,将纸面左侧设为“左侧”,将纸面下侧设为“前侧”,将纸面上侧设为“后侧”,以方向箭头表示,另外,将纸面近前侧设为“上侧”、将纸面里侧设为“下侧”而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右侧是一对齿轮(后述)的旋转轴线方向一侧,左侧是旋转轴线方向另一侧,前侧是交叉方向(后述)一侧,后侧是交叉方向另一侧。此外,对于图2以后的图面的方向,以图1中说明的方向为准。
图1中,片材制造装置1以由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来制造卷筒状片材60的方式构成,例如被形成为俯视近似L字形。片材制造装置1具备混炼机2、供给部3、齿轮结构体4、片材调整部5、和卷取部6。混炼机2、供给部3、齿轮结构体4、片材调整部5和卷取部6在片材制造装置1中,被以俯视近似L字形排列配置。也就是说,片材制造装置1以将组合物X或片材7(参照图2)呈俯视近似L字形搬送的方式而被构成。
混炼机2设于片材制造装置1的左侧。
混炼机2如图3及图4所示,为连续双轴混炼机,具备机筒70、和2个混炼轴13。
机筒70被制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近似椭圆筒形,在其左端侧(一端侧),如图2所示,设有用于将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导入机筒70的内部的作为导入部的导入口14。另外,在右端侧(另一端侧),设有用于将混炼组合物X而得的混炼物Y向机筒70的外部吐出的作为吐出部的吐出口15。
如图3所示,导入口14形成为,贯穿机筒70的左端部的上壁并向上方开口。
吐出口15形成于机筒70的右端部,并向右方开口。
作为吐出口15的截面形状,例如可以举出矩形、椭圆形、圆形等,优选举出椭圆形或圆形。
另外,吐出口15的截面积相对于机筒70的截面积例如为15%以上,优选为25%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50%以下,优选为45%以下。
另外,在机筒70的导入口14与吐出口15之间,形成有将组合物X熔融混炼的熔融混炼部6a。
熔融混炼部6a在其轴线方向中途部,具备用于将熔融混炼部6a内的气体排出的多个(2个)通风部7a。
各通风部7a被分别以贯穿机筒70的上壁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各通风部7a和导入口14被以在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上相互并列的方式形成。
另外,各通风部7a平常被关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开放。
更具体而言,多个通风部7a在机筒70的左右方向上,具备设于导入口14的右侧近傍的第一通风部54a(导入口14侧的通风部7a)、和设于吐出口15的左侧近傍的第二通风部55a(吐出口15侧的通风部7a)。
另外,第二通风部55a配置于管道部12a(后述)的左侧,与泵(未图示)连结,利用泵(未图示)的驱动所带来的抽吸力,来抽吸熔融混炼部6a内的气体。
另外,在熔融混炼部6a处设有加热器(未图示),将熔融混炼部6a在机筒70的左右方向上以区段单元适当地调整温度。
混炼轴13被插穿(配置)在机筒70的内部。混炼轴13是将组合物X混合剪切的旋转轴,一体化地形成有驱动轴8a、进给螺杆(フィードスクリュー)部9a、回动螺杆部(リバーススクリュー)10a、作为混炼部分的桨叶部11a、和作为低剪切部分的管道部12a。
具体而言,混炼轴13具备1个驱动轴8a、多个(4个)进给螺杆部9a、多个(2个)回动螺杆部10a、多个(3个)桨叶部11a、和1个管道部12a。
需要说明的是,进给螺杆部9a、回动螺杆部10a、桨叶部11a、以及管道部12a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更轴线方向长度或设置个数。
多个(4个)进给螺杆部9a是将组合物X向吐出口15搬送的部分,具体而言,由第一进给部23a、第二进给部24a、第三进给部25a及第四进给部26a形成,它们在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上被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进给部23a配置于混炼轴13的左端部,被以在将导入口14及第一通风部54a沿驱动轴8a的径向投影时,与它们的投影面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第一进给部23a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与其他的进给部相比最长。
第四进给部26a在4个进给部当中,配置于最靠吐出口15侧,被以在将第二通风部55a沿驱动轴8a的径向投影时,与其投影面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第四进给部26a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为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2。
另外,第二进给部24a及第三进给部25a配置于第一进给部23a与第四进给部26a之间,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为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10。
另外,进给螺杆部9a如图4所示,具备从驱动轴8a的外周面突出的螺旋状的螺纹条20a。
具体而言,螺纹条20a沿与驱动轴8a的旋转方向(后述)相同的方向形成为螺旋状。也就是说,进给螺杆部9a具备右螺旋的螺纹条20a。
进给螺杆部9a的螺纹条20a的齿距间距例如为0.6cm以上,优选为1.5c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cm以下。
多个(2个)回动螺杆部10a如图3所示,由第一回动部30a、以及第二回动部31a形成,它们在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上被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回动部30a处于第一进给部23a与第二进给部24a之间,与第二进给部24a的左侧邻接配置。
另外,第二回动部31a处于第二进给部24a与第三进给部25a之间,与第三进给部25a的左侧邻接配置。
另外,第一回动部30a和第二回动部31a的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大致同样地形成。该轴线方向长度为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20。
另外,回动螺杆部10a也与进给螺杆部9a同样地,如图4所示,具备从驱动轴8a的外周面突出的螺旋状的螺纹条20a。
另外,回动螺杆部10a的螺纹条20a形成为与进给螺杆部9a的螺纹条20a相反方向的螺旋状。也就是说,回动螺杆部10a具备左螺旋的螺纹条20a。
回动螺杆部10a的螺纹条20a的齿距间距例如为0.6cm以上,优选为1.0c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5cm以下。
多个(3个)桨叶部11a如图3所示,是将组合物X混炼的部分,具体而言,由第一桨叶部27a、第二桨叶部28a及第三桨叶部29a形成,它们在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上被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桨叶部27a配置于第一进给部23a与第一回动部30a之间。
第二桨叶部28a配置于第二进给部24a与第二回动部31a之间。
第三桨叶部29a配置于第三进给部25a与第四进给部26a之间。
另外,第一桨叶部27a、第二桨叶部28a及第三桨叶部29a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分别是大致相同的长度、且是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3。
另外,桨叶部11a如图4所示,以沿着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并列的方式具备多个近似椭圆板状的桨叶叶片21a。
更具体而言,多个桨叶叶片21a以在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上分别邻接的桨叶叶片21a的长径相互转位约90°的方式并列配置。
管道部12a沿着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形成近似圆筒形状,以在整个周面没有凹凸的方式形成。
另外,管道部12a配置于混炼轴13的右端部,与第四进给部26a的右侧邻接配置。另外,管道部12a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为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2。
即,混炼轴13中,如图3所示,从驱动轴8a的左端侧朝向右端侧,依次配置有第一进给部23a、第一桨叶部27a、第一回动部30a、第二进给部24a、第二桨叶部28a、第二回动部31a、第三进给部25a、第三桨叶部29a、第四进给部26a、以及管道部12a。
也就是说,混炼轴13从驱动轴8a的左端侧朝向右端侧,重复地配置有由进给部、桨叶部及回动部构成的单元,在右端侧的单元中,取代回动部而配置有进给部及管道部。
此外,2个混炼轴13如图4所示,在机筒70的内部,沿着其轴线方向配置,并且沿着其径向相互并列地配置。
另外,2个混炼轴13以在各个部分(进给螺杆部9a、回动螺杆部10a、桨叶部11a)中不妨碍彼此的旋转驱动的方式配置。
另外,混炼轴13的驱动轴8a的两个端部向机筒70的轴线方向外方突出。该突出的两个端部当中,右端侧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源(未图示)连结,左端侧由支承壁(未图示)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也就是说,通过从驱动源(未图示)向驱动轴8a传递驱动力,而将混炼轴13绕着驱动轴8a的轴线旋转驱动。具体而言,在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上,从导入口14侧向吐出口15侧看,混炼轴13向右旋转。
另外,如图4所示,机筒70的内周面、与混炼轴13的进给螺杆部9a、回动螺杆部10a(参照图3)、以及桨叶部11a以在混炼轴13的径向上隔开微小的间隔地对置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机筒70的内周面与管道部12a在混炼轴13的径向上被隔开与其他的部分相比较大的间隔地配置。
供给部3如图1所示,设于混炼机2的右侧,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供给部3利用连结管17与混炼机2连接。
连结管17形成为具有与机筒70的轴线共同的轴线的近似圆筒形状。连结管17的左端部与机筒70的吐出口15连接,连结管17的右端部与供给部3的供给部入口18(后述)连接。
供给部3如图5及图6所示,具备第一外壳21和供给螺杆22。
第一外壳21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俯视矩形,前侧在整个左右方向上开口。在第一外壳21的左端部,形成有供给部入口18,在第一外壳21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一贮留部27。另外,在第一外壳21中,设有收容下面说明的供给螺杆22的第一收容部19。第一收容部19具备后部29、和与后部29的前侧连通的前部30。后部29及前部30分别形成侧剖面视时近似圆形,在第一外壳21中,在整个左右方向上形成。
供给部入口18与第一收容部19(后部29及前部30)连通。
第一贮留部27形成为朝向前方变大的侧剖面观察时近似锥形。
供给螺杆22被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9中,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相互咬合的第一螺杆23及第二螺杆24。
第一螺杆23被收容于后部29内,具备相对于第一螺杆23的旋转方向R1倾斜的叶片20。第一螺杆23的叶片2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齿距间距例如为5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50mm以下,优选为30mm以下。
第二螺杆24被收容于前部30内,是与第一螺杆23相同的构成及相同的尺寸,以一边与第一螺杆23咬合、一边沿与第一螺杆23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
供给螺杆22(第一螺杆23及第二螺杆24)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仅比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短微小的间隙(未图示)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部3中,在第一外壳21的右侧,设有与供给螺杆22连接的电动机(未图示)。
供给部3被构成为,以具有沿着混炼机2的吐出方向(左右方向)的宽度W0(也就是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的方式,从后方向齿轮结构体4供给混炼物Y。
齿轮结构体4如图6及图7所示,具备第二外壳31和一对齿轮32。需要说明的是,齿轮结构体4同时也是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A1的长度W2长、将从供给部3供给的混炼物Y向片材调整部5搬送的齿轮泵。
第二外壳31如图5及图6所示,与第一外壳21的前侧连续地形成,后方及前方在整个左右方向上被开口,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俯视近似矩形。在第二外壳31的后端部,设有收容一对齿轮32的第二收容部40,在前端部,形成有齿轮吐出口46。另外,在第二收容部40与齿轮吐出口46之间,形成有与它们连通的第二贮留部28及吐出通路44。
第二收容部40具备下部61、和与第一贮留部27连通并与下部61的上侧连通的上部62。下部61及上部62分别形成侧剖面视近似圆形,在第二外壳31中,在整个左右方向上形成。
齿轮吐出口46由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的2个吐出壁45区划而成,以向前方开口的方式形成。吐出壁45设于第二外壳31的前端部,具备下侧壁47及上侧壁48。
下侧壁47形成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厚壁平板形状,其前面及上面分别形成为平坦状。
上侧壁48的下面形成为平坦状。另外,上侧壁48形成侧剖面视近似L字形,下部的前端部以相对于上部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在上侧壁48中,下部的前端部形成为侧剖面视近似矩形的作为刮刀的突出部63。突出部63的突出长度(也就是前后方向长度)例如为2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50mm以下,优选为50mm以下。另外,突出部63的厚度(也就是上下方向长度)例如为2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mm以下,优选为50mm以下。突出部63的前面和下侧壁47的前面以在沿上下方向投影时处于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
第二贮留部28与第二收容部40的前侧连通,形成为后方开放的侧剖面视近似U字形。
吐出通路44与第二贮留部28的前侧连通,并且与齿轮吐出口46的后侧连通。吐出通路44形成为在侧剖面观察中,朝向前方延伸的近似直线状。
如图7所示,一对齿轮32例如为人字齿轮,具体而言,具备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
作为第一齿轮33的旋转轴的第一轴25在第二外壳31(参照图6)中,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作为第二齿轮34的旋转轴的第二轴26在第二外壳31(参照图6)中,以与第一轴25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轴26相对于第一轴25而言在上方对置配置。
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分别被收容于下部61及上部62中。
此外,具体而言,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分别具备相互咬合的斜齿35。
在第一齿轮33中,斜齿35的齿线随着从第一齿轮33的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朝向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向旋转轴线方向A1的外侧倾斜。另外,斜齿35一体化地具备齿线彼此不同的第一斜齿36及第二斜齿37。在第一齿轮33中,第一斜齿36从第一齿轮33的轴线方向中央气形成于右侧,第二斜齿37从第一齿轮33的轴线方向中央起形成于左侧。
具体而言,第一斜齿36的齿线随着从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朝向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从左侧(中央部侧)向右侧(右端部侧)倾斜。另一方面,第二斜齿37的齿线相对于第一斜齿36的齿线以第一齿轮33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作为基准左右对称地形成,具体而言,随着从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朝向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从右侧(中央部侧)向左侧(左端部侧)倾斜。
第二齿轮34相对于第一齿轮33上下对称地形成,以与第一齿轮33咬合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一体化地具备与第一斜齿36咬合的第三斜齿38、和与第二斜齿37咬合的第四斜齿39。
如图8所示,由于以黑圆点表示的咬合部分以在侧剖面观察中以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呈点状接触的方式构成,因此一对齿轮32被作为侧剖面点接触型。另外,由于咬合部分沿着一对齿轮32的齿线形成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的线圈(つるまき)线状,因此一对齿轮32也被作为线接触型。
一对齿轮32的各自的斜齿35在旋转方向R2上被隔开间隔地设置,且具备曲面41,该曲面41一体化地具备向径向内侧弯曲地形成的凹面42、和连结各凹面42且从凹面42的周向两端部向径向外方弯曲地形成的凸面43。
下面,参照图8(a)~图8(c),对一对齿轮32的曲面41的咬合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a)所示,在第一齿轮33的凸面43的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端部与第二齿轮34的凹面42的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端部咬合的情况下,如图8(a)箭头及图8(b)所示,当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沿旋转方向R2旋转时,第一齿轮33的凸面43的旋转方向R2的中途部与第二齿轮34的凹面42的旋转方向R2的中途部就会咬合。接下来,如图8(b)箭头及图8(c)所示,当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沿旋转方向R2旋转时,第一齿轮33的凸面43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端部与第二齿轮34的凹面42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端部就会咬合。也就是说,第一齿轮33的凸面43与第二齿轮34的凹面42的咬合部分,向各面的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端部、中途部及上游侧端部依次连续地移动。
接下来,虽然未图示,然而第一齿轮33的凹面42与第二齿轮34的凸面43的咬合部分也是向各面的旋转方向R2的下游侧端部、中途部及上游侧端部依次连续地移动。
因而,第一齿轮33的曲面41与第二齿轮34的曲面41的咬合部分沿着旋转方向R2连续地移动。该咬合部分的移动会在混炼物Y的搬送中,防止形成积存混炼物Y的贮留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齿轮结构体4中,在供给螺杆22的右侧,设有与一对齿轮32的第一轴25及第二轴26连接的电动机(未图示)。
如图5及图6所示,片材调整部5以在齿轮结构体4的前侧包含上侧壁48的突出部63的方式设置,例如具备齿轮结构体4的突出部63、和作为移动支承体的支承辊51。另外,片材调整部5如图2所示,具备基材送出辊56、间隔件层压辊57、滚动辊(転動ロール)58、和间隔件送出辊59。
突出部63如图2及图6所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将齿轮结构体4的第二外壳31的齿轮吐出口46区划的壁的作用,和调整从片材调整部5的齿轮吐出口46吐出的片材7的厚度的刮刀(或小刀)的作用。
支承辊51相对于突出部63设有间隙50地对置配置。支承辊51的旋转轴线与一对齿轮32的第一轴25及第二轴26平行,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支承辊51的旋转轴线如图6所示,以在沿前后方向投影时与齿轮吐出口46及突出部63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支承辊51以支承并搬送片材7的方式构成。
因而,支承辊51以使片材7通过间隙50的方式构成。
如图2所示,基材送出辊56在支承辊51的下方被隔开间隔地设置。基材送出辊56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基材送出辊56的周面上,以卷筒状卷绕有基材8。
间隔件层压辊57及滚动辊58在支承辊51的前方被隔开间隔地设置。间隔件层压辊57及滚动辊58的各自的旋转轴线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间隔件层压辊57相对于滚动辊58在上侧对置配置,以能够相对于滚动辊58推压的方式构成。
滚动辊58受到来自间隔件层压辊57的推压,以相对于片材7及基材8能够滚动的方式构成,其上端部以在沿前后方向投影时,处于与支承辊51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间隔件送出辊59在间隔件层压辊57的前方斜上侧被隔开间隔地设置。间隔件送出辊59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在间隔件送出辊59的周面上,以卷筒状卷绕有间隔件9。
卷取部6设于片材调整部5的前方,具备张紧辊52和卷取辊53。
张紧辊52在滚动辊58的前方被隔开间隔地设置,具体而言,张紧辊52的上端部以在沿前后方向投影时处于与滚动辊58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张紧辊52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
卷取辊53相对于张紧辊52在前方斜下侧被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另外,卷取辊53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可以在卷取辊53的周面上以卷筒状卷取(卷绕)层叠片材10、得到卷筒状片材60的方式构成。
片材制造装置1的尺寸可以根据所用的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种类及配合比例、目标卷筒状片材60的宽度W1及厚度T1对应地适当设定。
如图5所示,例如以与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W2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优选以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的方式、进一步优选以满足下述式(3)的关系的方式设定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
W2-100(mm)≤W0≤W2+150(mm)         (1)
W2-50(mm)≤W0≤W2+100(mm)          (2)
W2-20(mm)≤W0≤W2+50(mm)           (3)
如图7所示,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W2可以根据所要制造的片材7或卷筒状片材60的宽度W1适当地选择,具体而言,与上述的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相同,相对于片材7或卷筒状片材60的宽度W1,例如为70%以上,优选为80%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以下。
具体而言,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W2例如为200mm以上,优选为300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00mm以下。
一对齿轮32的齿轮直径(齿轮32的直径(外径),具体而言是刀尖圆的直径)以使一对齿轮32不会因混炼物的搬送时的压力而变形的方式设定,具体而言,例如为10mm以上,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0mm以下,优选为80mm以下。
一对齿轮32的齿高例如为1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30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下。
斜齿35的旋转轴线方向A1的齿距间距例如为5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30mm以下,优选为25mm以下。另外,斜齿35的齿线相对于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的角度(倾斜角)例如为5度以上,优选为10度以上,更优选为15度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小于90度,优选为85度以下,更优选为80度以下。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间隙50的前后方向距离L1可以根据所需厚度适当地设定,具体而言,是与片材7及基材8的合计厚度相同的距离(长度),例如为1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8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0μm以下。
卷取辊53的外径例如为76mm以上,优选为152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500mm以下。
以下,对使用该片材制造装置1,由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来制造卷筒状片材60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向导入口14中加入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
另外,在片材制造装置1中,将混炼机2、供给部3及齿轮结构体4调整为规定的温度及旋转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混炼机2、供给部3及齿轮结构体4的温度而言,例如在树脂成分含有热塑性树脂成分的情况下,是其软化温度以上,另外,在树脂成分含有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例如环氧树脂)的情况下,则小于其固化温度,具体而言,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50℃以下,另外,在树脂成分还含有热塑性树脂成分的情况下,是其软化温度以上,具体而言,例如为50℃以上,优选为70℃以上。
另外,在基材送出辊56上,预先卷绕基材8。
作为基材8,可以举出:例如聚丙烯膜、乙烯-丙烯共聚物膜、聚酯膜(PET等)、聚氯乙烯等塑料膜类;例如牛皮纸等纸类;例如棉布、人造纤维布等布类;例如聚酯无纺布、维尼纶无纺布等无纺布类;例如金属箔等。基材8的厚度可以根据其目的及用途等适当地选择,例如为10~500μm。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对基材8的表面进行脱模处理。
此外,在间隔件送出辊59上,预先卷绕间隔件9。
间隔件9可以举出与基材8相同的材料,也可以对其表面进行表面处理。间隔件9的厚度可以根据其目的及用途等适当地选择,例如为10~500μm。
然后,将组合物X从机筒70的导入口14投入机筒70内。
混炼机2中,组合物X中所含的粒子及树脂成分在由加热器(未图示)加热的同时,利用混炼轴13的旋转混炼挤出,在树脂成分中分散有粒子的混炼物Y从吐出口15经由连结管17,如图5所示,到达供给部3的供给部入口18(混炼挤出工序)。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向驱动轴8a传递来自驱动源(未图示)的驱动力时,混炼轴13旋转驱动,组合物X一边被第一进给部23a搅拌,一边向第一桨叶部27a搬送。
此时,位于第一进给部23a的外方的机筒70(熔融混炼部6a)由加热器(未图示)调整为例如15~20℃。另外,随着组合物X的导入侵入机筒70的内部的空气等,通过将第一通风部54a开放而被放出至机筒70的外部。
然后,被搬送的组合物X在第一桨叶部27a中被混炼。
此时,位于第一桨叶部27a的外方的熔融混炼部6a由加热器(未图示)调整为例如40~80℃。
然后,被混炼了的组合物X受到因第一进给部23a的旋转驱动而被搬送的组合物X的挤出力,被向第一回动部30a挤出。
向第一回动部30a挤出的组合物X当中的大部分通过第一回动部30a,到达第二进给部24a。另一方面,被挤出的组合物X当中的一部分因第一回动部30a的旋转驱动而被送回第一桨叶部27a,再次受到混炼。
由此,就可以实现组合物X的混炼的促进,并且调整组合物X的搬送速度。
然后,通过了第一回动部30a的组合物X利用第二进给部24a向第二桨叶部28a及第二回动部31a搬送。
由此,组合物X与第一桨叶部27a及第一回动部30a同样地,一边被混炼一边通过第二桨叶部28a及第二回动部31a。
此时,位于第二桨叶部28a的外方的熔融混炼部6a由加热器(未图示)调整为例如60~120℃。
然后,通过了第二回动部31a的组合物X利用后续的第三进给部25a被向第三桨叶部29a搬送,在第三桨叶部29a中进一步受到混炼。由此,就可以将组合物X制成混炼物Y。
此时,位于第三桨叶部29a的外方的熔融混炼部6a由加热器(未图示)调整为例如80~140℃。
然后,混炼物Y利用混炼轴13的旋转驱动而被挤出,到达第四进给部26a。
此时,通过驱动与第二通风部55a连结的泵(未图示),而将混炼物Y中的水分、挥发成分等向熔融混炼部6a的外部排出。
由此,就可以实现混炼物Y中的气孔的减少。
然后,将混炼物Y利用第四进给部26a向管道部12a搬送。
对于管道部12a而言,如上所述,在整个周面没有凹凸地形成。因此,在管道部12a中,混炼物Y的与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剪切受到抑制,被沿着管道部12a的轴线方向顺畅地移动。
此后,混炼物Y被从吐出口15中吐出。
利用以上操作,由组合物X制备出抑制了气孔的产生的混炼物Y。
接下来,如图1所示,混炼物Y在供给部3中,通过供给螺杆22的旋转,以具有沿着混炼机2的吐出方向、也就是沿着左右方向的宽度W0(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的方式,沿相对于吐出方向的交叉方向(具体而言是相对于吐出方向的正交方向),具体而言,从后方朝向前方地向齿轮结构体4供给(供给工序)。也就是说,从混炼机2向右侧挤出、经由连结管17到达供给部3的混炼物Y在供给部3中将搬送方向变换了90度方向。具体而言,混炼物Y一边被将搬送方向从右方变更为前方,一边以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宽度W0的方式,经由第一贮留部27向齿轮结构体4供给。即,在供给部3中,同时地进行混炼物Y的吐出方向(左右方向)的吐出(也就是向供给螺杆22的搬送方向的搬送)、和混炼物Y向齿轮结构体4的供给。
其后,混炼物Y在齿轮结构体4中沿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A1变形,作为片材7而形成,并且向前方搬送(变形搬送工序)。
具体而言,混炼物Y利用一对齿轮32的咬合,被从旋转轴线方向A1的中央部向两个端部展开,作为片材7而形成。此后,向前方搬送。
具体而言,如参照图6所示,混炼物Y被从第一贮留部27的前侧部分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起,经过第二收容部40的下部61与第一齿轮33之间、以及第二收容部40的上部62与第二齿轮34之间,沿着一对齿轮32的旋转方向R2向前方挤出,到达第二贮留部28。
此时,在利用一对齿轮32防止第二贮留部28的混炼物Y经由斜齿35的咬合部分(参照图8)向第一贮留部27倒流(回到后方)的同时,利用斜齿35的咬合部分,使混炼物Y向左右方向展开,变形为(形成)片材7。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齿轮结构体4的右侧部分,利用第一斜齿36与第三斜齿38的咬合,从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A1的中央部向右端部展开。另一方面,在齿轮结构体4的左侧部分,利用第二斜齿37与第四斜齿39的咬合,从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A1的中央部向左端部展开。
由此,就可以由混炼物Y得到片材7。
接下来,如图5及图6所示,所得的片材7经由第二贮留部28及吐出通路44到达齿轮吐出口46,然后,被从齿轮吐出口46向支承辊51吐出(搬送)。
具体而言,在支承辊51的周面,层叠有从基材送出辊56(参照图2)送出的基材8,片材7被一边隔着该基材8由支承辊51支承,一边沿支承辊51的旋转方向搬送。
从齿轮吐出口46搬送出的片材7一旦隔着基材8被向支承辊51的后方搬送,就立即被突出部63和支承辊51的周面调整厚度。具体而言,多余的混炼物Y在被支承辊51支承的基材8的表面中,由突出部63刮掉,调整为所需厚度T1及所需宽度W1的片材7(间隙通过工序)。
通过突出部63与支承辊51的周面之间的间隙50的片材7的速度(涂布速度)例如为0.01m/min以上,优选为0.05m/min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m/min以下,优选为0.35m/min以下。
片材7的厚度T1与间隙50的前后方向距离L1实质上相同,具体而言,例如为50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上,更优选为300μ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800μm以下,更优选为750μm以下。
另外,在间隙通过工序中通过的组合物(变形为片材的组合物)优选在50~250℃的温度区域中,具有例如为5.0×104Pa以下、优选为4.0×104Pa以下、更优选为3.0×104Pa以下、另外例如为1.0×103Pa以上的剪切应力。上述剪切区域只要在上述温度范围(即,50~250℃,优选为60~150℃,更优选为80~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下具有上述值的剪切应力即可,优选在上述温度范围全部区域中具有上述值的剪切应力。
如果剪切应力为5×104Pa以下,则容易将间隙通过工序后的片材7的宽度成形为预先设定的宽度,可以得到所需的宽幅的卷筒状片材60。另一方面,如果剪切应力为1.0×103Pa以上,则在防止垂液的方面良好。
另外,剪切速度只要以使剪切应力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调整即可,另外,可以根据间隙50及涂布速度适当地决定。
剪切应力及剪切速度的测定方法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详述。
间隙通过工序中的温度例如为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50℃以下,优选为1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下。
接下来,如图2所示,层叠有片材7的基材8被从支承辊51向间隔件层压辊57及滚动辊58搬送,在间隔件层压辊57与滚动辊58之间,在片材7的上面层叠间隔件9。由此,以在两面(下面及上面)分别层叠了基材8及间隔件9的层叠片材10的形式得到片材7。
其后,层叠片材10通过张紧辊52,接下来,被卷取辊53卷取成卷筒状,制造出卷筒状片材60(卷绕工序)。
此时,在卷筒状片材60中,朝向卷取辊53的径向外方依次反复层叠有间隔件9、片材7及基材8。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片材制造装置1中,在树脂成分含有热固化性树脂成分的情况下,在由混炼机2加热后,直到卷取在卷取辊53上为止,片材7中的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为乙阶状态,卷取在卷取辊53上的片材7中的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也形成为乙阶状态。
此外,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卷筒状片材60在常温(25℃)下具有挠曲性。
在卷筒状片材60中,如果树脂含有环氧树脂,则乙阶的密封片7(除去基材8及间隔件9)的25℃的拉伸弹性模量例如为0.1GPa以上,优选为0.5Ga以上,更优选为1.0GPa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GPa以下,优选为10GPa以下,更优选为5GPa以下。乙阶的密封片7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在后面的实施例的评价中详述。
如果拉伸弹性模量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以可靠地埋设后述的密封对象,提高对密封对象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如果拉伸弹性模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可以防止卷取(卷绕)在卷取辊53上之前的密封片7的下垂(だれ),提高操作性。
卷筒状片材60中的粒子的体积比例例如超过30体积%,优选为35体积%以上,更优选为40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体积%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0体积%以上,例如为98体积%以下,优选为95体积%以下。
如果粒子的体积比例小于上述下限,则无法充分地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另一方面,如果粒子的体积比例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以确保密封片7的挠曲性,可靠地获得卷筒状片材60。
卷筒状片材60的各片材7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更优选为100μm以上,尤其优选为200μ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800μm以下。
如果上述的厚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可以充分地确保以所需的比例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的厚度,可靠地覆盖及埋设密封对象。
卷筒状片材60的宽度(与长度方向及厚度方向正交的长度)例如为200mm以上,优选为500mm以上,更优选为1000mm,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0000mm以下。如果卷筒状片材60的宽度为上述的下限以上,则可以利用从1个卷筒状片材60引出的1片密封片7,覆盖/埋设各种密封对象,将密封对象简便地密封。
卷筒状片材60的内径与卷取辊53的外径相同。卷筒状片材60的外径例如为76mm以上,优选为152mm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500mm以下。
此外,根据该卷筒状片材60,在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的同时,以卷筒状形成。因此,可以在充分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的同时,减少保管空间,运输性优异。
此外,根据卷筒状片材60的制造方法,在一边使用齿轮结构体4使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沿其轴线方向A1变形一边搬送后,在片材调整部5中,一边利用支承辊51隔着基材8支承并搬送沿轴线方向A1变形了的片材(组合物),一边使之通过支承辊51与突出部63之间的间隙50,因此可以制造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长尺寸的片材7。其结果是,在之后的卷取工序中,可以在卷取辊53上容易地卷取长尺寸的片材7,因此可以得到卷筒状片材60。
另外,由于使用齿轮结构体4使混炼物Y变形,因此可以在树脂成分中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成形为片材状。
其结果是,可以制造出在树脂成分中以高配合比例分散了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
另外,在间隙通过工序中通过的组合物的剪切应力在50~250℃的温度区域中为5.0×104Pa以下。因此,容易将间隙通过工序后的片材的宽度成形为预先设定的宽度,可以制造出所需的宽幅的卷筒状片材。
另外,即使在将卷筒状片材60作为散热性片材使用,与柔性电路基板复合化的情况下(复合化电路基板),也可以将制造成卷筒状的散热性片材利用卷对卷工艺简便并且低制造成本地制造复合化电路基板。
另外,由于卷筒状片材60中的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因此可以使卷筒状片材60充分地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例如散热性(导热性)、导电性(传导性)、绝缘性、磁性等)。
因此,如果将卷筒状片材60从卷取辊53送出,则可以作为例如散热性片材等导热性片材、例如电极材料、集电体等导电性片材、例如绝缘片材、例如磁性片材等合适地使用。
另外,利用图1中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的卷筒状片材60在由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构成的片材(层)的厚度方向两面层叠有基材及间隔件,然而也可以仅在厚度方向一面上层叠基材或间隔件,另外,也可以形成在两面没有层叠基材的片材(即,仅由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单层)。
另外,对于卷筒状片材60的制造方法,如图7所示,如果一对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W2为200mm以上,则可以作为宽W1的宽幅的片材7适用于大范围的用途中。
在图1中,虽然未图示,然而例如也可以在片材制造装置1中不设置混炼机2,将组合物X向供给部3或齿轮结构体4直接供给。
优选如图1的实施方式所示,在片材制造装置1中设置混炼机2。
由此,由于将到达供给部3或齿轮结构体4的组合物利用混炼机2预先混炼挤出,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粒子在树脂成分中的分散性。
在图1中,虽然未图示,然而例如也可以在片材制造装置1中不设置间隔件层压辊57及间隔件送出辊59,将片材7卷取在卷取辊53上,制造没有层叠间隔件9的卷筒状片材60。此时,在卷筒状片材60中,朝向卷取辊53的径向外方地依次反复层叠有片材7及基材8。优选使用至少对背面进行了脱模处理的基材8。
另外,一般而言,在利用密封片时,需要将以单片状准备的密封片分别搬送、或将密封片逐片地配置于密封对象的操作。由此,生产节拍时间长,此外,还存在有在将密封片从托盘等中取出时会对密封片造成损伤等在处置性方面不利的情况。而且,为了大量生产密封片,需要多个片材制造装置。
相对于此,利用该片材制造装置1得到的卷筒状片材60由于以卷筒状制造,因此可以利用该片材7将密封对象连续地密封。另外,还可以提高上述的处置性,所必需的片材制造装置1也较少,同时可以大量地制造长尺寸的片材7。此外,还可以降低密封中所需的成本。也就是说,可以实现生产节拍时间的缩短、处置性的提高、投资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粒子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树脂成分含有绝缘性的热固化性树脂成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卷筒状片材60作为例如热固化性树脂片材等热固化性绝缘树脂片材(具体而言是密封片)合适地使用。
下面,对将卷筒状片材60设为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其说明。
作为粒子,从加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举出氮化物、氧化物。
另外,作为材料,优选举出绝缘材料,作为此种绝缘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氮化物、氧化物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BN、二氧化硅等。
树脂成分含有环氧树脂和/或酚醛树脂。
另外,环氧树脂优选与固化剂和/或固化促进剂并用,作为环氧树脂组合物而制备,包含于树脂成分中。
上述的固化剂和/或固化促进剂根据需要可以作为利用溶剂溶解和/或分散了的溶剂溶液和/或溶剂分散液制备而使用。
另外,树脂成分根据需要也可以还含有环氧树脂以外的热固化性树脂成分、热塑性树脂成分。
作为环氧树脂以外的热固化性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举出热固化性聚酰亚胺、尿素树脂、蜜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硅酮树脂、热固化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酚醛树脂是上述的酚化合物所含的树脂,可以作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并用。对于酚醛树脂的配合比例,在与环氧树脂并用的情况下,相对于环氧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例如为2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
此外,卷筒状片材60可以如下得到:将利用图1~图8中所示的片材制造装置1、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作为热固化性绝缘树脂片材而形成的密封片卷绕成卷筒状。
下面,参照图1~图8,对作为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的卷筒状片材6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中,片材制造装置(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制造装置)1以由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来制造卷筒状片材60(参照图2)的方式构成,具备混炼机2、供给部3、齿轮结构体4、片材调整部(密封片调整部)5和卷取部6。
将间隔件9及基材8的任意一者从密封片7剥除。其后,以覆盖/埋设密封对象的方式,将密封片7配置于密封对象上。
作为密封对象,例如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硬盘、LED装置(电视、照明、显示器等)、EL装置(有机EL显示器、有机EL照明等)、电容器、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源模块、表面弹性波(SAW)滤波器、各种传感器器件等。
然后,将间隔件9及基材8中的另一者从密封片7剥除。
其后,加热密封片7,使密封片7完全固化(丙阶化)。作为用于使密封片7完全固化的加热条件,加热温度例如为100℃以上,优选为120℃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80℃以下,优选为160℃以下。另外,加热时间例如为30分钟以上,优选为60分钟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120分钟以下,优选为70分钟以下。
由此,将密封对象利用密封片7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丙阶的密封片7的25℃的拉伸弹性模量例如为0.1GPa以上,优选为1GMPa以上,更优选为2GPa以上,另外,例如同时也为20GPa以下,优选为8GPa以下,更优选为5GPa以下。丙阶的密封片7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在后面的实施例的评价中详述。
如果丙阶的密封片7的25℃的拉伸弹性模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具有树脂的切片性优异的优点,如果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具有可以减少翘曲的优点。
以往,研究过各种由含有粒子和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来制造密封片的方法。
例如提出过下述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1-32434号公报)。
即,制备分散混合了二氧化硅粉末、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甲乙酮的涂布用清漆,接下来,通过将涂布用清漆涂布在聚酯膜的剥离处理面上并干燥,而在聚酯膜上制作出片材。其后,将它们切割加工为规定形状,准备出多片片材,接下来,将多片片材分别从聚酯薄膜剥离,将剥离了的多片片材层叠,得到规定厚度的电子部件密封用片材。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要对多片片材每次从聚酯膜进行剥离,接下来将它们层叠而制造片材,因此制造工时多,因此,具有制造效率低的不佳状况。
另外,利用日本特开2011-3243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片材是一边尺寸短的平板状片材。如果将此种短尺寸的片材保持平板状片材而载置并保管,则不仅需要很多的保管空间,而且在运输性的方面也不利。
但是,同样也是该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的卷筒状片材60在将密封片7卷绕成卷筒状的同时,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由此,在可以制造效率良好地进行制造的同时,可以充分地发挥粒子所具有的特定物性,具体而言,可以充分地发挥绝缘性及加强性,此外,还可以减少保管空间,运输性优异。
此外,根据卷筒状片材60的制造方法,在使用齿轮结构体4使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X一边沿其轴线方向A1变形一边搬送后,在片材调整部5中,一边利用支承辊51隔着基材8支承并搬送沿轴线方向A1变形了的片材(组合物),一边使之通过支承辊51与突出部63之间的间隙50,因此可以制造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长尺寸的密封片7。其结果是,在其后的卷绕工序中,可以在卷取辊53上容易地卷取长尺寸的密封片7,因此可以得到卷筒状片材60。
另外,由于使用齿轮结构体4使混炼物Y变形,因此可以在树脂成分中以高配合比例含有粒子,成形为片材状。
其结果是,可以制造出在树脂成分中以高配合比例分散了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
另外,一般而言,在利用密封片7时,需要将以单片状准备的密封片7分别搬送、或将密封片7逐片地配置于密封对象的操作。由此,生产节拍时间长,此外,还存在有在将密封片7从托盘等中取出时会对密封片7造成损伤等在处置性方面不利的情况。而且,为了大量生产密封片7,需要多个片材制造装置1。
与此相对,利用该片材制造装置1得到的卷筒状片材60以卷筒状制造,因此可以利用该密封片7将密封对象连续地密封。另外,还可以提高上述的处置性,所必需的片材制造装置1也较少,同时可以由长尺寸的密封片7大量地制造卷筒状片材60。此外,还可以降低密封中所需的成本。也就是说,可以实现生产节拍时间的缩短、处置性的提高、投资成本的降低。
另外,利用图1中所示的制造装置而制造的卷筒状片材60,在由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构成的密封片(层)1的厚度方向两面层叠有基材8及间隔件9,然而也可以仅在厚度方向一面层叠基材8或间隔件9,另外,也可以设为在两面没有层叠基材8或间隔件9的密封片7(即,仅为由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的组合物构成的密封片7的单层)。
下面,参照图9~图11,对本发明的片材制造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各图中,对与上述的各部对应的构件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的实施方式中,将混炼机2在片材制造装置1的左侧沿左右方向延伸地配置,然而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片材制造装置1的后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混炼机2。
图9的实施方式中,机筒70如图10所示,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导入口14被形成为,贯穿机筒70的后端部的上壁,向上方开口。
吐出口15被形成为如图9及图10(图10中是虚线)所示,贯穿机筒70的前端部的右壁,向右方开口,吐出口15以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连结管17连续的方式配置。
如图10所示,混炼轴13具备1个驱动轴8a、多个(4个)进给螺杆部9a、多个(3个)回动螺杆部10a、多个(3个)桨叶部11a、和1个管道部12a。
具体而言,图3的实施方式的混炼轴13中,具备2个回动螺杆部10a,相对于此,图9的实施方式的混炼轴13多具备1个的回动螺杆部10a,该回动螺杆部10a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管道部12a的前侧,与管道部12a邻接配置。
即,多个(3个)回动螺杆部10a由第一回动部30a、第二回动部31a及第三回动部32a形成,它们在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上被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三回动部32a配置于吐出口15侧的前端部。
第三回动部32a形成为,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与其他的回动部相比最长。该驱动轴8a的轴线方向长度为第一进给部23a的大致1/4。
管道部12a形成于第四进给部26a与第三回动部32a之间,以在沿左右方向投影时包含吐出口15的方式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所示的混炼机2也可以如图9的假想线所示,以使混炼轴13的轴线方向与供给螺杆22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隔着连结管17,配置于供给部3的后侧。
利用该设置,也可以与上述的图4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抑制混炼物Y中的气孔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中,片材包含带或膜的概念。
本发明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组合多个。
实施例
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数值可以替换为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数值(即,上限值或下限值)。
实施例1
将环氧树脂338.3质量份、固化剂357.8质量份、填充剂(粒子)8800质量份、弹性体303.5质量份及阻燃剂178.5质量份配合并搅拌,制备出半固体状的混合物(组合物X)。粒子的配合比例为78.8体积%。
另外准备了具有图1的装置构成的片材制造装置1。具体的尺寸及条件如下所示。
挤出机2:挤出速度为42mL/分钟,温度为120℃
供给部3:供给螺杆22为双轴螺杆,旋转轴方向的长度(W0)为500mm,供给速度为42mL/分钟,螺杆转速为5rpm,温度为90℃
齿轮结构体4:齿高为8.8mm,斜齿35的倾斜角(相对于旋转轴方向(A1))为17.7度,齿距间距为18.84mm,齿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A1)的长度(W2)为500mm,第一外壳21的宽度(W0)为500.2mm,齿轮直径(外径)为42mm,齿轮转速为0.15rpm,温度为90℃
片材调整部5:间隙50的前后方向距离(L1)为200μm,涂布速度为0.05(m/min),温度为80℃
卷取部6:卷取辊53的直径(外径)为200mm
基材8:PET,厚度为38μm
间隔件9:PET,厚度为38μm
然后,在上述条件下,使片材制造装置1动作,利用卷取部6卷取(卷绕)处于乙阶且厚度为200μm的密封片7,而得到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
对于所配合的成分详述如下。
·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商品名“YSLV-80XY”、新日铁化学公司制、环氧当量200g/eq.、软化点80℃
·固化剂:苯酚-芳烷基树脂、商品名“MEH7851SS”、明和化成公司制、羟基当量203g/eq.、软化点67℃
·填充剂:粒子、相对于无机填充剂(熔融二氧化硅)(FB-9454、球形、密度2.2g/cm3、电气化学工业公司制)100质量份添加硅烷偶联剂(KBM403、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0.1质量份并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材料。
·阻燃剂:磷腈衍生物、商品名“Rabitle FP-100”、伏见制药所公司制
·弹性体: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商品名“SIBSTAR 072T”、Kaneka公司制
实施例2~16
除了将片材调整部的设定条件变更为表1中记载的条件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卷筒状片材60。
实施例17
除了取代具有图1的装置构成的片材制造装置1而准备了具有图9的装置构成的片材制造装置1并使用它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处理,得到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
比较例1
(辊涂+层压)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配合配方,将各成分(粒子及树脂成分)以及MEK配合并搅拌,制备出液状的清漆(组合物、固体成分浓度50质量%)。
另外准备了辊涂机。
然后,使用辊涂机将清漆制造成密封片。
具体而言,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PET膜上,使用辊涂装置,以使溶剂干燥后的密封片的厚度为50μm的方式调整涂布间隙,以1.0m/min的搬送速度涂布。需要说明的是,将干燥炉设定为干燥温度120℃、干燥时间3分钟。
将所得的厚50μm的片材用层压机在90℃的温度下、以1.0m/min的搬送速度形成厚100μm的密封片。
其后,准备5片厚100μm的密封片,将它们在相同的条件下贴合(层叠),得到厚500μm的层叠密封片。
此外,在该比较例1中,为了得到粒子的配合比例为高比例(78.8体积%)的所需厚度(500μm)的层叠密封片,会产生将多个密封片(50μm、100μm)多次层叠的麻烦。
(评价)
·剪切应力
剪切应力依照下述说明算出。
根据使用测定仪器名为CAPILOGRRAPH·E3B(东洋精机制作所公司制)在毛细管长度:10mm、毛细管直径:1.0mm条件下,以0.5、1.0、2.0、5.0、7.0、10.0mm/min的活塞速度压入时的载荷,算出剪切应力,此外还根据毛细管直径及活塞速度算出剪切速度,制成剪切速度-剪切应力的曲线图。将利用曲线图得到的曲线公式化,将根据评价时的GAP(间隙)、涂布速度算出的剪切速度应用于该式中,算出各剪切速度下的剪切应力。
·剪切速度
剪切速度依照下述说明算出。
剪切速度(1/s)=GAP(mm)/涂布速度(mm/s)
·涂布性
相对于涂布宽度500mm,将可以涂布的区域约为100%的情况设为○,将为99~50%的情况设为△,将小于50%的情况设为×。将该结果表示于表1中。
·卷筒形状
将片材为卷筒状的情况评价为○,将片材产生破裂或缺损的情况评价为×。将该结果表示于表1中。
·实施例1及实施例17的密封试验
从实施例1及实施例17的各个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60引出密封片7,在安装有作为密封对象的倒装芯片型器件的FR-4基板(FlameRetardant Type4、尺寸150mm×150mm×0.5mm)上,以覆盖及埋设倒装芯片型器件的方式配置该密封片7。
其后,通过将它们在150℃下加热60分钟,而使密封片7完全固化。由此,将倒装芯片型器件用密封片7覆盖。
·比较例1的密封试验
在安装有作为密封对象的倒装芯片型器件的FR-4基板(FlameRetardant Type4、尺寸150mm×150mm×0.5mm)上,以覆盖及埋设倒装芯片型器件的方式,配置比较例1的层叠密封片。
其后,通过将它们在150℃下加热60分钟,而使密封片7完全固化。由此,就将倒装芯片型器件用层叠密封片覆盖。
·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
从实施例1及实施例17的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引出乙阶的密封片,利用DMA法(测定频率1Hz的升温速度10℃/分钟的储能模量值的算出)求出其25℃的拉伸弹性模量。接下来,利用DMA法(测定频率1Hz的升温速度10℃/分钟的储能模量值的算出),求出将该乙阶的密封片在150℃下加热60分钟而完全固化(丙阶化)了的密封片的25℃的拉伸弹性模量。
其结果是,实施例1、实施例17及比较例1中的任意的乙阶的密封片都为3GPa,如果是丙阶的密封片,则为4GPa。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发明是作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提供,然而它不过是单纯的例示,而并非限定性的解释。对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变形例包含于技术方案的范围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卷筒状片材可以作为对半导体装置、硬盘、LED装置(电视、照明、显示器等)、EL装置(有机EL显示器、有机EL照明等)、电容器、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源模块、表面弹性波(SAW)滤波器、各种传感器器件等进行密封的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来使用。

Claims (9)

1.一种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含有粒子及树脂成分,
所述粒子的配合比例超过30体积%,
所述卷筒状片材以卷筒状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利用变形搬送工序及间隙通过工序制造,
所述变形搬送工序是使用具备一对齿轮的齿轮结构体,使含有所述粒子和所述树脂成分的组合物一边沿所述齿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变形一边搬送,
所述间隙通过工序是在所述变形搬送工序之后,一边利用移动支承体支承并搬送所述组合物,一边使之通过所述移动支承体、与相对于所述移动支承体设有间隙地对置配置的刮刀之间的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间隙通过工序中通过的所述组合物在50~250℃的温度区域中具有达到5.0×104Pa以下的剪切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宽度为20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筒状片材是含有粒子的卷筒状片材,
所述树脂成分含有环氧树脂组合物和/或酚醛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宽度为200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为0.1μm以上1000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25℃的拉伸弹性模量为0.1GPa以上20GPa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筒状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片的厚度为100μm以上。
CN201380027864.6A 2012-05-31 2013-05-27 卷筒状片材 Pending CN1043498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5157 2012-05-31
JP2012125157 2012-05-31
JP2012-147977 2012-06-29
JP2012147977A JP2014005429A (ja) 2012-05-31 2012-06-29 ロール状シート
JP2012-168598 2012-07-30
JP2012168598A JP2014005433A (ja) 2012-05-31 2012-07-30 ロール状封止シート
PCT/JP2013/064661 WO2013180069A1 (ja) 2012-05-31 2013-05-27 ロール状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881A true CN104349881A (zh) 2015-02-11

Family

ID=5010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864.6A Pending CN104349881A (zh) 2012-05-31 2013-05-27 卷筒状片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7) JP5930881B2 (zh)
KR (1) KR20150023304A (zh)
CN (1) CN104349881A (zh)
TW (1) TW2013484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5518B2 (ja) * 2016-03-28 2020-12-23 味の素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樹脂シート、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半導体装置
JP6824372B1 (ja) * 2019-12-17 2021-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転電機
CN116673781B (zh) * 2023-07-28 2023-10-31 杭州吉湛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切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4733A (ja) * 1996-07-25 1998-02-10 Mitsubishi Chem Corp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263492A (zh) * 1997-07-14 2000-08-16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聚合物的挤制
JP2010202865A (ja) * 2009-02-06 2010-09-16 Ajinomoto Co Inc 樹脂組成物
CN101874067A (zh) * 2007-11-29 2010-10-2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膜、纤维素酯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124277A (en) * 2009-10-22 2011-07-16 Denki Kagaku Kogyo Kk Insulating sheet,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sulating she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3616B2 (ja) * 1991-04-23 1998-04-2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ギヤポンプ
JPH1110779A (ja) * 1997-06-25 1999-0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ゴム/熱可塑性樹脂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4977194B2 (ja) * 1999-01-29 2012-07-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WO2006090495A1 (ja) * 2005-02-24 2006-08-31 Shimadzu Corporation 歯車ポンプ
JP5467882B2 (ja) * 2010-01-26 2014-04-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ギヤ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4733A (ja) * 1996-07-25 1998-02-10 Mitsubishi Chem Corp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263492A (zh) * 1997-07-14 2000-08-16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聚合物的挤制
CN101874067A (zh) * 2007-11-29 2010-10-2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膜、纤维素酯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0202865A (ja) * 2009-02-06 2010-09-16 Ajinomoto Co Inc 樹脂組成物
TW201124277A (en) * 2009-10-22 2011-07-16 Denki Kagaku Kogyo Kk Insulating sheet,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sulating she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0881B2 (ja) 2016-06-08
JP2014005433A (ja) 2014-01-16
JP2014004824A (ja) 2014-01-16
JP2014004817A (ja) 2014-01-16
JP2014004818A (ja) 2014-01-16
JP2014005429A (ja) 2014-01-16
KR20150023304A (ko) 2015-03-05
JP2014004816A (ja) 2014-01-16
TW201348425A (zh) 2013-12-01
JP2014004814A (ja)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5976A (zh) 导热性片的制造方法
CN111357104A (zh) 用于在汽车中使用的电子模块
CN109691248B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WO2006123715A1 (ja) 積層シート
JP5263297B2 (ja) Rfタ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12958A (zh) 液晶聚酯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N103430645A (zh) 导热片的制造方法及导热片
CN104349881A (zh) 卷筒状片材
WO2021029275A1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ペレ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1703963A (zh) 纖維強化塑膠前驅物的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一)
US20200216627A1 (en) Fibrous material impregnated with reactive thermoplastic prepolymer
KR101911331B1 (ko) 방사율이 개선된 사출성형 방열소재 제조방법
JP2021028376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体
TW201529263A (zh) 片材之製造方法
JP2021028374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07780052B (zh)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29271A1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ペレット、及び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成形体、並びに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EP4011949A1 (en)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resin molded body
JP2014028431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4349882A (zh) 片材的制造方法及片材制造装置
JP2014069409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WO2013180068A9 (ja)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14070553A (ja) ギヤ構造体
WO2013180069A1 (ja) ロール状シート
JP2014128936A (ja)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