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2839A -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2839A
CN104342839A CN201410388269.1A CN201410388269A CN104342839A CN 104342839 A CN104342839 A CN 104342839A CN 201410388269 A CN201410388269 A CN 201410388269A CN 104342839 A CN104342839 A CN 104342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carrier
knitting
pin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8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2839B (zh
Inventor
L.菲尔斯特
T.农嫩马赫
J.迈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H Stoll GmbH and Co KG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H Stoll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342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2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2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2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0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one set of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0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94Driving-gea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15/96Driving-gea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7/26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所述平行针织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针床(V、H)、至少一个独立驱动的第一导纱器和一个针织系统,其中,针(A-K、a-k)通过针织系统能推出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针床中,一个或多个导纱器和所述针织系统能够平行于所述针床(V、H)的纵向运动,a.利用所述针织系统和至少所述第一导纱器形成所述针织件的针脚,方式为,使所述针织系统沿着针织方向运动且在此情况下将针(A-K、a-k)推出并且将纱线(1、10)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b.接下来在被推出的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导纱器如此远地拉回(反向于针织方向),使得由所述第一导纱器引导的纱线(1、10)无法再被针抓住。

Description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中,所述平行针织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针床、至少一个独立(autark)驱动的第一导纱器和一个针织系统,其中,针通过针织系统能推出地(austreibbar)布置在所述第一针床中,一个或多个导纱器和所述针织系统能够平行于所述针床的纵向运动。
背景技术
具有独立驱动的导纱器的平型针织机是已知的。在这些平型针织机中,每个导纱器都具有一自身的驱动装置。其优点在于,导纱器可以准确地停靠在一针织排的每个任意的区域处。尤其是独立驱动的导纱器可独立于一针织系统并且相互独立地驱动和运动。
迄今为止,具有独立驱动的导纱器的平型针织机基本上用于制造嵌花针织物(Intarsiagestricken),其中,针脚准确地(maschenggenau)维持了色场(Farbfelder)的边界。迄今为止没有指出具有独立驱动的导纱器的平型针织机也用于其它复杂的针织物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利用独立驱动的导纱器来制造针织件的其它的方法变型。
根据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解决,所述平行针织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针床、至少一个独立驱动的第一导纱器和一针织系统,其中,针通过针织系统能推出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针床中,一个或多个导纱器和所述针织系统能够平行于所述针床的纵向运动,其中,
a. 利用所述针织系统和至少所述第一导纱器形成所述针织件的针脚,方式为,使所述针织系统沿着针织方向运动且在此情况下将针推出并且将纱线插入到所述被推出的针中,
b. 接下来在被推出的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纱器被如此远地拉回,也就是说反向于所述针织方向运动,使得由所述第一导纱器引导的纱线无法再被针抓住。
当要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嵌花针织物并且该平型针织机不具有独立驱动的导纱器时,必须维持系统之间的色场的间距,因为否则的话在向内摆动(Einschwenken)嵌花导纱器时纱线会被推出的针抓住。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嵌花针织物,无需维持色场与色场的间距。此外实现了,利用仅一个针织系统制造嵌花针织物。由此产生了更快的生产时间。在样式建立(Mustererstellung)时不必考虑色场间距。
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纱器优选不仅可以平行于针床的纵向、而且也可以垂直于针床的纵向运动。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一系统内的位置更换,可以在偏移(Offset)上如此地影响导纱器,使得在后运行的(nachlaufende)纱线不被插入到针钩中且因此产生一浮线(Flottung)。由此也可以制造一金银丝细工针织物(Filigrangestrick)。利用独立工作的导纱器可以通过在一系统中的插入点的可选的移动将纱线材料置入到针钩中或者也可以在针后面(浮线)置入。因此,可以经由导纱器并且无需凸轮修改(Schlossmodifikation)地在纱线插入和/或浮线之间进行区分。金银丝细工针织样式或者说沃尔针织样式(Devorestrickmuster)可以在无需一针织凸轮的预备的改造措施的情况下经由独立驱动的导纱器任意地实现。毫无问题地实现了具有嵌花编织、结构化编织、提花编织或其它编织的组合。
根据一种方法变型可以规定,在步骤b.之后通过一第二导纱器将纱线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这样,一个色场可以直接邻接于一另外的色场地制造。
根据另一个方法变型可以规定,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缠绕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纱线。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导纱器可以驶入到所述另外的导纱器的色场中,用以实现所述缠绕。
通过所述第一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和通过所述第二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可以连接,方式为,利用所述第一导纱器直到如下的针进行针织,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在步骤b.之后被系入到该针中。这样可以产生嵌花针织物,其中,在色场之间不存在间距。
通过所述第一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和通过所述第二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可以根据一种方法变型不连接,方式为,利用所述第一导纱器在如下的针之前进行针织,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在步骤b.之后被系入到该针中。通过该方法步骤可以产生针织物中的开口。例如可以以这种方式和方法生成一裁剪口(Ausschnitt)、一扣眼(Knopfloch)或一领口(Halsausschnitt)。
在步骤a.中还利用一第二导纱器将纱线插入到所述被推出的针中并且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导纱器可以在后运行。这样,可以编成一针织区域。当接下来仅还利用一个导纱器进行针织时,可以例如仅还针织一单丝线。接下来可以再次将两个导纱器用于针织,从而又编成一区域。以这种方式和方法可以产生一嵌花针织物。为此,在后运行的导纱器在一预设数量的针之后被追上并且同样将纱线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此外可以规定,一个导纱器在另一个导纱器的针织区域中随同运行。所述导纱器可以在协作中实现针脚、集圈、浮线、开纤(Splitten)或添纱(Plattieren)。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导纱器在高位置/低位置中的更换。也可以调节出一随动偏移(Mitnahmeoffset)。实现了在一个系统中的花色添纱(Wendeplattieren)。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针织出多针距(Multigauge),当两个或更多个导纱器在一个色场中针织时,仅与样式相关的导纱器在色场边缘针脚中形成一连接或者不形成连接,并且之后利用相邻的色场的导纱器继续针织时。此外,还可以引入额外的纱线、橡胶线、金属线、稳定剂或类似材料。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在一个针织系统中针织出一开口,例如一V裁剪口或一开缝、滚边技术上的新式变型可以通过对嵌花边缘针脚进行添纱,例如沿着一滑座方向(Schlittenrichtung),以及沿着另一个滑座方向在沉降线迹(Platinenmasche)中的系入来实现。此外,由仅一个导纱器到滚边线迹(Bindungsmasche)中的插入在针对每个色场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导纱器的添纱样式(Plattiermustern)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参照展示本发明重要的细节的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给出。在那里示出的特征不必理解为按比例的并且以如下方式示出,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特殊性可明显可见。不同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作为多个以任意的组合在本发明的变型中实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示意性的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详细阐释。
其中:
图1 示出了用于产生一嵌花编织(Intarsiabindung)的针织流程的第一种变型方案;
图2 示出了用于针织一嵌花样式的针织流程的第二种变型方案;
图3 示出了用于产生一针织物中的开口的针织流程;
图4 示出了用于产生一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示图中前面的针床利用V表示并且后面的针床利用H表示。前面的针床V的针利用大写字母标记,而后面的针床H的针利用小写字母标记。
根据图1a在前面的针床V的针A至G上利用一第一导纱器形成针脚。通过该第一导纱器引导的纱线利用附图标记1标记。在针G上形成针脚之后,将所述第一导纱器带入到与针脱离嵌接中,方式为,使所述第一导纱器反向于针织方向运动。将一第二导纱器带入到与针嵌接中。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2缠绕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纱线1。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导纱器驶入到所述第一导纱器的色场(Farbfeld)中。尤其是所述第二导纱器将至少一个针驶过所述第一导纱器的位置。这在图1b中示出。从图1c中证明,在针H至K上,利用所述第二导纱器和相应的纱线2形成针脚。利用附图标记3表示所述第一导纱器的位态,在该位态之后,所述第一导纱器相反于所述针织方向行驶。这样实现了,利用仅一个系统制造一嵌花针织物。在样式建立时不必考虑色场间距。所述第二针织场或者说色场的纱线被包入(eingeschlossen)到第一色场的边缘针脚中。
在根据图2a至2c的针织流程中,首先根据图2a在前面的针床V上利用通过一第一导纱器引导的纱线10在针A至E上形成针脚。引导纱线10的导纱器11跟随针A至E。当该导纱器的区域中的最后待针织的针E已经插入了纱线并且如此远地被抽出,使得纱线可靠地位于钩中,则所述导纱器11被如此远地反向于所述针织方向移动,使得被推出的针F至J无法抓住纱线。参见图2b,第二导纱器12也反向于所述针织方向行驶并且将其纱线13插入到针E中。接下来将针F至J在与针A至E相同的系统中利用所述第二导纱器12的纱线13进行针织,参见图2c。因此,通过所述第一纱线10形成的色场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纱线13形成的色场连接。
图3a至3d示出了一类似的针织进程。首先利用引导纱线10的第一导纱器11在前面的针床上利用针A至E进行针织并且在此情况下形成针脚。当在第一导纱器的区域中最后待针织的针E已经插入了纱线10并且如此远地被抽出,使得纱线可靠地位于钩中并且针舌关闭时,将所述导纱器11如此远地反向于所述针织方向移动,直到被推出的针F至J无法再抓住纱线,参见图3b。
同时,一其它的导纱器12驶入到针织位置中,参见图3c。接下来利用导纱器12的纱线13将针F至J在与针A至E相同的系统中进行针织,也就是说形成针脚。由于利用导纱器12这里在针F的情况下才进行针织,也就是说不是在如之前的实施例那样在针E上就已经开始针织,因此这里产生了针织物中的一开口。这样例如可以制造扣眼、剪裁口或领口。
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了一其它的方法变型。利用一针织系统将区域A利用两个导纱器添纱地(plattiert)地进行针织,其中,单丝线(基础纱线)在前地并且样式线(Musterfaden)在后运行地进行针织。在区域A和B之间将在后运行的导纱器(样式导纱器(Musterfadenführer))如此远地反向于所述针织方向拉回,使得该导纱器不再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在后运行的导纱器运行经过区域B并且漂浮(flottet)。在前的导纱器(单丝线)插入到区域B的针中。在区域B和C之间,在后运行的导纱器(样式导纱器)再次被加速并且驶入到针织位置中,由此所述样式导纱器再次插入。区域C利用两个导纱器添纱地进行针织,其中,所述单丝线在前地并且所述样式线在后运行地进行针织。

Claims (8)

1.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所述平行针织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针床(V、H)、至少一个独立驱动的第一导纱器和一个针织系统,其中,针(A-K、a-k)通过针织系统能推出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针床中,一个或多个导纱器和所述针织系统能够平行于所述针床(V、H)的纵向运动,其中,
a. 利用所述针织系统和至少所述第一导纱器形成所述针织件的针脚,方式为,使所述针织系统沿着针织方向运动且在此情况下将针(A-K、a-k)推出并且将纱线(1、10)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
b. 接下来在被推出的针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导纱器如此远地拉回,使得由所述第一导纱器引导的纱线(1、10)无法再被针抓住。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b.之后,通过第二导纱器将纱线(2、13)插入到所述被推出的针中。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2)缠绕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纱线(1)。
4.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纱器被运动到所述第二导纱器的色场中。
5.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和通过所述第二导纱器产生的色场被连接,方式为,利用所述第一导纱器直到如下的针(G)进行针织,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2)在步骤1.b.之后被系入到该针中。
6.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纱器产生的色场和通过所述第二导纱器产生的色场不被连接,方式为,利用所述第一导纱器在如下的针(F)之前进行针织,所述第二导纱器的纱线在步骤1.b.之后被系入到该针中。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a.中还利用第二导纱器将纱线插入到所述被推出的针中并且在步骤1.b.中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导纱器在后运行。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运行的导纱器在一预设数量的针之后追上并且同样将纱线插入到被推出的针中。
CN201410388269.1A 2013-08-08 2014-08-08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Active CN104342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79706.0 2013-08-08
EP13179706.0A EP2835459B8 (de) 2013-08-08 2013-08-08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trickstücks auf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wobei autark angetriebene Fadenführer bei ausgetriebenen Nadeln entgegen der Strickrichtung bewegt wer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2839A true CN104342839A (zh) 2015-02-11
CN104342839B CN104342839B (zh) 2017-04-05

Family

ID=4894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8269.1A Active CN104342839B (zh) 2013-08-08 2014-08-08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835459B8 (zh)
CN (1) CN10434283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52A (ja) * 1996-06-12 1998-01-06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ターシャ部を有する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0154447A (ja) * 1998-11-16 2000-06-06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地編成方法
JP2000199156A (ja) * 1998-12-25 2000-07-18 Tsudakoma Corp インタ―シャ編地における編糸の拘束方法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CN1865563A (zh) * 2005-05-21 2006-11-22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上编织针织物的方法
CN101384761A (zh) * 2006-03-20 2009-03-1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设计装置
CN102076897A (zh) * 2008-06-30 2011-05-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使用了嵌花提花的针织物的设计装置和设计程序及设计方法
CN102995262A (zh) * 2011-09-15 2013-03-27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带有嵌花花纹和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3504A1 (de) * 1988-04-22 1989-11-02 Stoll & Co 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intarsien-gestrickstuecken und flachstrickmaschine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DE4308251C2 (de) * 1992-03-17 1997-10-09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Strickmaschine
DE4407708C2 (de) * 1994-03-08 1996-07-11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52A (ja) * 1996-06-12 1998-01-06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ターシャ部を有する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0154447A (ja) * 1998-11-16 2000-06-06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地編成方法
JP2000199156A (ja) * 1998-12-25 2000-07-18 Tsudakoma Corp インタ―シャ編地における編糸の拘束方法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CN1865563A (zh) * 2005-05-21 2006-11-22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上编织针织物的方法
CN101384761A (zh) * 2006-03-20 2009-03-1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设计装置
CN102076897A (zh) * 2008-06-30 2011-05-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使用了嵌花提花的针织物的设计装置和设计程序及设计方法
CN102995262A (zh) * 2011-09-15 2013-03-27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带有嵌花花纹和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2839B (zh) 2017-04-05
EP2835459B8 (de) 2021-07-14
EP2835459B1 (de) 2021-06-09
EP2835459A1 (de)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0485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378991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859057B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3993414B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10387636B (zh)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CN106048869B (zh) 单面针织物提花花纹的编织方法及由此获得的复合织物
CN103882613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CN10303166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451407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57248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395312B (zh) 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CN104695122A (zh) 编织物的编成方法
CN104452061B (zh) 降低破裂的织物、其编织方法及利用该编织方法的图案花纹设计系统
CN108866794A (zh) 一种两把半贾卡经编机及其提花织物编织方法
CN103510268B (zh)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CN109610081B (zh) 集针型复合组织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8866791B (zh) 一种提花编织带的织造方法
CN107268162B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3628236B (zh) 带有流苏的织物与编织流苏的针织机以及流苏的编织方法
CN103361863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619008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4342841B (zh) 用于制造带有透孔的织物的方法
CN106801289A (zh) 一种鱼鳞花的编织方法
CN102899793B (zh)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CN104342839A (zh) 用于在平型针织机上制造针织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