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4321A -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4321A
CN104314321A CN201410628080.5A CN201410628080A CN104314321A CN 104314321 A CN104314321 A CN 104314321A CN 201410628080 A CN201410628080 A CN 201410628080A CN 104314321 A CN104314321 A CN 104314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beams
steel plate
height
new
struc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80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4321B (zh
Inventor
郭延义
丁义平
张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280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4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4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4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4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4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包括:对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非框架梁及板进行排架加固;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将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表面、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待连接楼板的表面凿毛,并剥出梁板主筋;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之间增加梁主筋和穿梁穿板箍筋;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处设置新梁模板,向新梁模板内浇筑灌浆料以结合形成新梁。本发明可应用于已建结构的改造,解决老结构室内的净高不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问题,通过对结构梁的改造与加固,实现建筑的室内净高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Description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建建筑的改造中,增加室内的净高通常有以下的一些方法:不进行大面积吊顶,拉伸吊顶的空间层次感,提高空间视觉高度;地面不进行抬高处理,使用强化地板或地砖。但这些方法并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增加结构高度或者增加建筑的室内高度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改造的要求。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来有效增加建筑的室内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能够解决老结构室内的净高不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包括:
对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非框架梁及板进行排架加固;
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
将结构梁的一侧或两侧的楼板作为待连接梁,将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的表面和待连接梁的表面凿毛,并剥出梁板主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梁主筋和穿梁穿板箍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的底部搭设排架;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所形成的底壁下方设置底模板,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的远离所述植筋的侧壁处分别设置侧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的连接处刷涂硅胶形成新梁模板;
向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所围成的新梁模板内浇筑灌浆料以结合形成新梁,待灌浆料凝固后拆除所述新梁模板;
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后,拆除所有的排架。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的步骤中,切割的高度不超过结构梁的原始高度的50%。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的步骤中,所述切割的高度为结构梁的原始高度的25%~45%。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梁底通长钢板通过结构灌注胶固定于所述新梁的底壁下方,其中,所述梁底通长钢板的长度与新梁的长度一致;
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其中,所述U型钢板的U型截面与新梁和梁底通长钢板形成的截面尺寸相匹配;
沿新梁的长度方向在所有U型钢板的两侧壁处分别设置梁侧通长钢板,所述梁侧通长钢板的长度与新梁的长度一致,采用对拉螺栓分别将每个U型钢板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和新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的步骤中,
在新梁的两端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在新梁的中部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的步骤中,
在新梁的两端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在新梁的中部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为400mm。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待连接梁的步骤中,增加植筋的数量为3~8根。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梁主筋和穿梁穿板箍筋的步骤中,增加梁主筋的数量为4~10根。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穿梁穿板箍筋的步骤中,增加穿梁穿板箍筋的间距为150mm~300mm。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采用对拉螺栓分别将每个U型钢板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和新梁连接固定的步骤中,所述对拉螺栓为M12对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应用于已建结构的改造,解决老结构室内的净高不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问题,通过对结构梁的改造与加固,实现建筑的室内净高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的包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包括:
步骤S1,对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非框架梁及板进行排架加固,以增加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承载力;
步骤S2,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切割的高度不超过结构梁的原始高度的50%,如25%~45%,具体的,图1中a为结构梁的待切割部分;
步骤S3,将结构梁的一侧或两侧的楼板作为待连接梁,将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的表面和待连接梁的表面凿毛,并剥出梁板主筋,具体的,图1中b为凿毛部分,e为需要保留的原有的板筋;
步骤S4,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f,以增加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之间的连接性;
步骤S5,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梁主筋c和穿梁穿板箍筋d;
步骤S6,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的底部搭设排架,以为后续安装的底模板和侧模板增加支撑力;
步骤S7,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所形成的底壁下方设置底模板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的远离所述植筋的侧壁处分别设置侧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的连接处刷涂硅胶形成新梁模板g,以保证底模板和侧模板的密闭性,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密实,这样底模板和侧模板形成一个截面类似为U型的槽g以围起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所形成的底壁和侧壁;
步骤S8,向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所围成的新梁模板内浇筑灌浆料h以结合形成新梁,待灌浆料凝固后拆除所述新梁模板g;
步骤S9,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后,拆除所有的排架。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梁底通长钢板j通过结构灌注胶m固定于所述新梁p的底壁下方,其中,所述梁底通长钢板j的长度与新梁p的长度一致;
沿新梁p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j和新梁p的侧壁的U型钢板k,其中,所述U型钢板k的U型截面与新梁p和梁底通长钢j板形成的截面尺寸相匹配;
沿新梁p的长度方向在所有U型钢板k的两侧壁处分别设置梁侧通长钢板i,所述梁侧通长钢板i的长度与新梁p的长度一致,采用对拉螺栓l分别将每个U型钢板k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j和新梁p连接固定。
优选的,沿新梁p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j和新梁p的侧壁的U型钢板k的步骤中,
在新梁p的两端的所述U型钢板k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在新梁p的中部的所述U型钢板k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这样不仅实现U型钢板的包覆新梁的功能,而且可以节约U型钢板的数量。
例如,对于一室内结构高度需增大200mm的建筑,结构梁的原始截面尺寸为宽300mm、高600mm,2根穿梁穿板箍筋的直径为10mm、间距为100mm,4根结构梁上部的梁主筋直径为25mm,4根结构梁下部的梁主筋直径为25mm,现需要将结构梁改造截面尺寸为宽600mm、高400mm,4根穿梁穿板箍筋的直径为10mm、间距为100mm,8根结构梁上部的梁主筋直径为25mm,8根结构梁下部的梁主筋直径为25mm,即需要增加2根穿梁穿板箍筋、4根结构梁上部的梁主筋和4根结构梁下部的梁主筋,具体对结构梁进行改造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非框架梁及板进行排架加固;
第二步:从结构梁的下部切除高度为250mm结构梁;
第三步:将结构梁的一侧或两侧的楼板作为待连接梁,将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的表面和待连接梁的表面凿毛,并剥出梁板主筋;
第四步: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之间增加3根直径为10mm的植筋,增加穿梁穿板箍筋和梁主筋;
第五步: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的底部搭设排架,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所形成的底壁下方设置底模板,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的远离所述植筋的侧壁处分别设置侧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的连接处刷涂硅胶形成新梁模板,以保证底模板和侧模板的密闭性,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密实;
第六步:向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所围成的新梁模板内浇筑灌浆料以结合形成新梁,待灌浆料凝固后拆除所述新梁模板;
第七步: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其中,梁底用宽600mm、厚4mm的钢板通长设置即梁底通长钢板与新梁的长度一致,用段长100mm、厚度为4mm的U型钢板包住梁底钢板和新梁的侧壁,在新梁的两端U型钢板按间距200mm设置,在新梁的中部U型钢板按400mm的间距设置,沿新梁的长度方向在所有U型钢板的两侧壁处各设置一道宽100mm、厚4mm的梁侧通长钢板以固定U型钢板,所述梁侧通长钢板的长度与新梁的长度一致,最后分别用M12对拉螺栓将每个U型钢板与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和新梁连接固定,对拉螺栓的间距与U型钢板的间距设置相同。
第八步:拆除所有的排架。通过改造结构梁室内结构高度增大200mm,并且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实现了改造的要求。
本发明可应用于已建结构的改造,解决老结构室内的净高不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问题,通过对结构梁的改造与加固,实现建筑的室内净高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改造的结构梁周边的非框架梁及板进行排架加固;
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
将结构梁的一侧或两侧的楼板作为待连接梁,将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的表面和待连接梁的表面凿毛,并剥出梁板主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梁主筋和穿梁穿板箍筋;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与待连接梁的底部搭设排架;
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所形成的底壁下方设置底模板,在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的远离所述植筋的侧壁处分别设置侧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的连接处刷涂硅胶形成新梁模板;
向所述底模板和侧模板所围成的新梁模板内浇筑灌浆料以结合形成新梁,待灌浆料凝固后拆除所述新梁模板;
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后,拆除所有的排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的步骤中,切割的高度不超过结构梁的原始高度的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结构梁进行切割以减少结构梁的高度的步骤中,所述切割的高度为结构梁的原始高度的25%~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新梁进行包钢加固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梁底通长钢板通过结构灌注胶固定于所述新梁的底壁下方,其中,所述梁底通长钢板的长度与新梁的长度一致;
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其中,所述U型钢板的U型截面与新梁和梁底通长钢板形成的截面尺寸相匹配;
沿新梁的长度方向在所有U型钢板的两侧壁处分别设置梁侧通长钢板,所述梁侧通长钢板的长度与新梁的长度一致,采用对拉螺栓分别将每个U型钢板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和新梁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的步骤中,
在新梁的两端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在新梁的中部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新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包覆所述梁底通长钢板和新梁的侧壁的U型钢板的步骤中,
在新梁的两端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在新梁的中部的所述U型钢板之间的间隔为4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梁主筋和穿梁穿板箍筋的步骤中,增加梁主筋的数量为4~10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和待连接梁上增加穿梁穿板箍筋的步骤中,增加穿梁穿板箍筋的间距为150mm~3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少高度后的结构梁单侧或两侧增加植筋待连接梁的步骤中,增加植筋的数量为3~8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拉螺栓分别将每个U型钢板与所述梁侧通长钢板和新梁连接固定的步骤中,所述对拉螺栓为M12对拉螺栓。
CN201410628080.5A 2014-11-10 2014-11-10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Active CN104314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8080.5A CN104314321B (zh) 2014-11-10 2014-11-10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8080.5A CN104314321B (zh) 2014-11-10 2014-11-10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4321A true CN104314321A (zh) 2015-01-28
CN104314321B CN104314321B (zh) 2016-10-05

Family

ID=5236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8080.5A Active CN104314321B (zh) 2014-11-10 2014-11-10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43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5382A (zh) * 2016-03-11 2016-07-0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结构基础的临时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45928A (zh) * 2016-08-10 2016-12-21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料仓快速加固修复方法
CN106368443A (zh) * 2016-10-13 2017-02-01 浙江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既有结构加固改造的叠合转换抗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565977A (zh) * 2019-09-02 2019-12-13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梁的临时加固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4541A (ja) * 1994-11-25 1996-06-04 Mitsui Constr Co Ltd スラブ付き梁の補強方法
JP2001288899A (ja) * 2000-04-04 2001-10-19 Kajima Corp 構造部材の断面修復工法
CN102900242A (zh) * 2012-11-16 2013-01-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钢桁架部分约束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
CN202831669U (zh) * 2012-08-13 2013-03-27 黄智辉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4541A (ja) * 1994-11-25 1996-06-04 Mitsui Constr Co Ltd スラブ付き梁の補強方法
JP2001288899A (ja) * 2000-04-04 2001-10-19 Kajima Corp 構造部材の断面修復工法
CN202831669U (zh) * 2012-08-13 2013-03-27 黄智辉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梁
CN102900242A (zh) * 2012-11-16 2013-01-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钢桁架部分约束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5382A (zh) * 2016-03-11 2016-07-0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结构基础的临时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45928A (zh) * 2016-08-10 2016-12-21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料仓快速加固修复方法
CN106245928B (zh) * 2016-08-10 2019-04-26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料仓快速加固修复方法
CN106368443A (zh) * 2016-10-13 2017-02-01 浙江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既有结构加固改造的叠合转换抗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68443B (zh) * 2016-10-13 2019-03-08 青岛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既有结构加固改造的叠合转换抗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565977A (zh) * 2019-09-02 2019-12-13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梁的临时加固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4321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8862B (zh) 一种3d打印配筋砌体剪力墙中的砌体外壳的制作方法
CN104314321A (zh) 结构梁改造加固方法
CN105317137A (zh) 预制墙体、墙板及其施工方法以及预制墙板生产方法
MX2009012586A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reforzar y aligerar el forjado de pisos y techos.
CN103469949A (zh) 预制叠合楼板及楼板层和施工方法
CN108708481A (zh) 构造柱免支模施工方法
KR20140108353A (ko) 전단보강용 철근을 이용한 덧침 콘크리트와의 일체성 향상 및 중공슬래브의 전단내력 향상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04294984A (zh) 薄壁方箱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194982B (zh) 桥梁边跨现浇段短悬臂支架施工方法
CN203546994U (zh) 预制叠合楼板及楼板层
CN105133854B (zh) 一种竖向构件的置换卸载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224332U (zh) 预制墙体和预制墙板
CN113898102A (zh) 一种带肋混凝土叠合板
CN110953005B (zh) 一种大深埋高应力煤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03446A (zh) 一种u型钢条‑连接件连接剪力墙连梁结构及装配方法
CN203891301U (zh) 两层四块相邻砌块的连接结构及其配筋砌体
CN101818528A (zh) 可修复加固砌块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4435427U (zh) 地下室剪力墙竖向后浇带模板
CN109505422B (zh)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CN204626696U (zh) 预制装配式夹芯复合剪力墙
CN209924198U (zh) 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填充墙体系
CN211850340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预制墙板结构
CN210713361U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构件剪力墙跨层连梁构造
CN203238940U (zh) 一种用于防现浇混凝土外墙面砖脱落的钢模板系统
MX354071B (es) Techo a base de bloques aligerados y su método de construcció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