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5422B -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5422B
CN109505422B CN201811505472.7A CN201811505472A CN109505422B CN 109505422 B CN109505422 B CN 109505422B CN 201811505472 A CN201811505472 A CN 201811505472A CN 109505422 B CN109505422 B CN 109505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original wall
log
filling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54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5422A (zh
Inventor
丁幽咪
韩俊杰
丁芳
邱波
葛阳春
冯开来
郦航宇
房巍
张鑫锋
吴勇
方鹏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di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di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di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di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54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5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5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5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5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5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04G23/0222Replacing or adding wall 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enc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平面外支撑;在原墙体和原木立柱之间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原墙体远离原木立柱一侧和原木立柱远离原墙体一侧;S2,原墙体点型加固;在原墙体上开设填充槽,填充槽贯通原墙体厚度设置,且填充槽均布于原墙体表面;在填充槽内放置预埋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填充块。本发明在原墙体和原木立柱之间拉设对拉螺栓,将原墙体上受到的作用力传递给原木立柱,从而提高原墙体的抗倾覆能力;在原墙体上开设填充槽,然后布置预埋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从而提高原墙体整体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很多古镇都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需要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然而,一些古建筑由于使用年限较久、土地施工等原因,出现了侧倾、裂缝等强度问题。如今,古建筑的加固也成为了建筑师们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需要提供一种施工方案,能够对侧倾的古建筑墙体进行加固,从而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能够提高古建筑墙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倾覆强度,从而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平面外支撑
在原墙体和原木立柱之间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原墙体远离原木立柱一侧和原木立柱远离原墙体一侧;
S2,原墙体点型加固
在原墙体上开设填充槽,填充槽贯通原墙体厚度设置,且填充槽均布于原墙体表面;在填充槽内放置预埋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填充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拉螺栓将原墙体和原木立柱的受力结合为一体,使得原墙体上受到的作用力能够通过对拉螺栓传递到原木立柱上,从而提高了原墙体的抗倾覆强度。
由于原墙体在长期使用后的强度会下降,在原墙体上开设填充槽,在填充槽内布置预埋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而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了原墙体的整体强度,并且能够对原墙体表面产生的裂缝或者破碎的部位进行填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墙体采用空斗墙的砌筑方法砌筑形成,且原墙体包括侧砌的斗砖和丁砖以及平砌的眠砖;所述斗砖和丁砖之间围绕形成有空腔;在所述S2的原墙体点型加固中,选择原墙体朝向原木立柱一侧的斗砖,使得空腔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开口并形成填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古建筑的墙体为了提高整体强度达到隔热等效果,同时减少砖块等材料的使用,通常会采用空斗墙的砌筑方法进行砌筑。本发明中的原墙体采用有眠空斗墙的砌筑方法,有眠空斗墙每隔1-3皮斗砖砌一皮眠砖,分别称为一眠一斗,一眠二斗,一眠三斗,其中一皮斗砖中含有贯通原墙体厚度设置的丁砖。而为了强度等方面进行考虑,通常采用一眠一斗的砌筑方式。
眠砖是面积较大的侧面呈水平进行砌筑,而斗砖则是面积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的侧面呈水平进行砌筑,且同一皮中两块斗砖和两块丁砖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空腔,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是一皮眠砖。
将其中一块位于原墙体内侧的斗砖取出后,空腔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即形成开口,细石混凝土从开口处浇筑到空腔内部,从而形成与填充块。由于填充块有5个面直接固定于原墙体上,所以填充块与原墙体的连接强度佳。并且,由于位于原墙体外侧的砖块仍然保留,所以原墙体外侧的风貌能够进行保留,从而能够在外观上最大程度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1的平面外支撑中,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均固定有钢板,所述钢板分别抵紧于原墙体和原木立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大了对拉螺栓原墙体表面和原木立柱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力传递效果,防止原墙体和原木立柱表面受到集中荷载,能够对原墙体外侧和原木立柱进行保护,并且提高两者的受力同步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抵紧于原墙体上钢板上涂抹于青砖颜色一致的涂料,从而使得古建筑的风貌得以很好地保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S3,原墙体面型加固
在原墙体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固定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原墙体上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间隔设置;在钢筋网片远离原墙体一侧涂抹细石混凝土,待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内侧饰面层;所述钢筋网片嵌设于内侧饰面层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原墙体的结构强度,并且内侧饰面层能够提高原墙体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原墙体内部斗砖、丁砖和眠砖的受力均匀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2的原墙体点型加固中,所述填充块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延伸至填充槽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填充块与内侧饰面层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了填充块与内侧饰面层之间的咬合力,从而增强了填充块与内侧饰面层之间的连接乾道姑,进而提高原墙体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2的原墙体点型加固中,所述预埋筋的一端位于所述填充块内部,另一端朝向原木立柱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填充块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钢筋伸入到内层饰面层的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填充块、原墙体和内层饰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3的原墙体面型加固中,将钢筋网片与预埋筋进行搭接后,再涂抹细石混凝土形成内侧饰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填充块与内层饰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提高钢筋网片与原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原墙体的结构强度并且延长原墙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拉螺栓沿着原木立柱的高度方向均匀且间隔布置由多根,相邻的所述对拉螺栓之间的竖向间距为2.5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锦衣增强原墙体与原木立柱之前的连接效果,从而使得原墙体上的受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到原木立柱上,从而增强原墙体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槽在原墙体表面,沿竖向和横向均匀形成有多个,相邻的填充槽之间的水平间距或者竖直间距均为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原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沿竖向的填充槽之间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原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原墙体和原木立柱之间拉设对拉螺栓,将原墙体上受到的作用力传递给原木立柱,从而提高原墙体的抗倾覆能力;在原墙体上开设填充槽,然后布置预埋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从而提高原墙体整体结构强度;
2、在原墙体朝向原木立柱的一侧固定钢筋网片并涂抹细石混凝土,从而提高了原墙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原墙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加固完成后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原墙体;11、斗砖;12、丁砖;13、眠砖;2、对拉螺栓;21、钢板;3、填充槽;4、预埋筋;5、填充块;6、钢筋网片;7、内侧饰面层;8、原木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中原墙体1采用一眠一斗的空斗墙的砌筑方法砌筑形成。原墙体1包括侧砌的斗砖11和丁砖12以及平砌的眠砖13,即隔一皮斗砖11便砌一皮眠。斗砖11、丁砖12和眠砖13均采用相同的尺寸的青砖,眠砖13砌筑时将尺寸最大的一个平面水平放置进行砌筑,而斗砖11和丁砖12则是将尺寸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的一个平面水平放置进行砌筑。斗砖11和丁砖12的区别在于,斗砖11的最大平面沿着平行于原墙体1平面所在面进行砌筑,而丁砖12则是将最大面沿着垂直于原墙体1平面所在面进行砌筑。斗砖11和丁砖12之间围绕形成有空腔,且空腔的上下两侧通过两皮眠砖13进行封闭。
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平面外支撑
结合图2和图3,在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上钻取通道,通道沿着原木立柱8的高度方向均匀且间隔布置,每两个相邻的通道之间的竖向距离为2.5m。在通道内穿设对拉螺栓2,对拉螺栓2的两端分别穿过原墙体1远离原木立柱8一侧和原木立柱8远离原墙体1一侧。在对拉螺栓2的两端固定钢板21,两块钢板21分别抵紧于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上。
S2,原墙体1点型加固
选择原墙体1朝向原木立柱8一侧的斗砖11,斗砖11沿着水平线进行选择,且相邻斗砖11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均为1m。且沿竖向的斗砖11之间交错选取,使得下一排斗砖11位于上一排相邻两个斗砖11连线的中心位置。
利用水泥铲等工具将选择的斗砖11四周的填灰去除,并将斗砖11取出,使得空腔朝向原木立柱8的一侧开口并形成填充槽3。在原墙体1表面选取多块斗砖11,沿水平方向相邻的斗砖11之间相隔1m。
在填充槽3内固定预埋筋4,预埋筋4垂直于原墙体1设置。将预埋筋4的一端固定于填充槽3内平行于原墙体1一侧的中心,预埋筋4的另外一端延伸至填充槽3外部并设置有弯起。
在填充槽3内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将细石混凝土浇筑到填充槽3槽口的外侧。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填充块5,填充块5靠近原木立柱8的一侧位于预埋筋4弯起一端与填充槽3之间。
S3,原墙体1面型加固
在原墙体1靠近原木立柱8的一侧安装钢筋网片6,钢筋网片6由直径为4mm的钢筋纵横交错地组合而成,相邻钢筋的间距为100-200mm,钢筋之间可以相互焊接或者绑扎。钢筋网片6与预埋筋4弯起的一端进行搭接,可以焊接或者用钢丝绑扎。接着在钢筋网片6上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50-60mm。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内侧饰面层7,内侧饰面层7靠近原木立柱8一侧与原墙体靠近原木立柱一侧的垂直距离即为上述厚度,且钢筋网片6位于内侧饰面层7内部的中部位置。也可以通过喷射的方式将细石混凝土喷射于钢筋网片6上,并用灰刀抹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远离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平面外支撑
在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之间设置对拉螺栓(2),对拉螺栓(2)的两端分别穿过原墙体(1)远离原木立柱(8)一侧和原木立柱(8)远离原墙体(1)一侧;原墙体(1)包括侧砌的斗砖(11)和丁砖(12)以及平砌的眠砖(13);
S2,原墙体(1)点型加固
选择原墙体(1)朝向原木立柱(8)一侧的斗砖(11);将斗砖(11)取出,使得空腔朝向原木立柱(8)的一侧开口并形成填充槽(3);填充槽(3)贯通原墙体(1)厚度设置,且填充槽(3)均布于原墙体(1)表面;在填充槽(3)内固定预埋筋(4),预埋筋(4)垂直于原墙体(1)设置;将预埋筋(4)的一端固定于填充槽(3)内,预埋筋(4)的另外一端延伸至填充槽(3)外部并设置有弯起;在填充槽(3)内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填充块(5);
S3,原墙体(1)面型加固;
在原墙体(1)靠近原木立柱(8)的一侧安装钢筋网片(6),钢筋网片(6)与预埋筋(4)弯起的一端进行搭接,在钢筋网片(6)上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内侧饰面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平面外支撑中,所述对拉螺栓(2)的两端均固定有钢板(21),所述钢板(21)分别抵紧于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原墙体(1)点型加固中,所述填充块(5)朝向原木立柱(8)的一侧延伸至填充槽(3)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原墙体(1)点型加固中,所述预埋筋(4)的一端位于所述填充块(5)内部,另一端朝向原木立柱(8)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填充块(5)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2)沿着原木立柱(8)的高度方向均匀且间隔布置由多根,相邻的所述对拉螺栓(2)之间的竖向间距为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3)在原墙体(1)表面,沿竖向和横向均匀形成有多个,相邻的填充槽(3)之间的水平间距或者竖直间距均为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竖向的填充槽(3)之间交错设置。
CN201811505472.7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Active CN109505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5472.7A CN1095054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5472.7A CN1095054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5422A CN109505422A (zh) 2019-03-22
CN109505422B true CN109505422B (zh) 2021-04-09

Family

ID=6575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5472.7A Active CN1095054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5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0200B (zh) * 2020-08-17 2021-05-04 江苏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拉结构造的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9134A1 (de) * 1989-11-16 1991-05-23 Stadler Heerbrugg Holding Ag Verbundkonstruktion
JP2008075375A (ja) * 2006-09-22 2008-04-03 Univ Kinki 木造建築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CN103046665B (zh) * 2012-12-14 2015-06-17 北京工业大学 设马牙构造柱带钢丝网保温砂浆强化层空斗墙及作法
CN103306493B (zh) * 2013-05-29 2015-08-26 叶香竹 建筑物结构的加固方法
CN103758361B (zh) * 2014-01-06 2015-12-09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既有建筑后增短肢墙和钢拉杆的抗震加固施工方法
CN206144185U (zh) * 2016-09-27 2017-05-03 陕西建研结构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砌体与钢框架组合建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5422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1979U (zh) 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墙
CN103835413B (zh) 外包钢丝网砂浆板一字形边框发泡混凝土承重墙体及作法
CN101818539A (zh) 装配整体式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CN101644082A (zh) 石膏空腔模的组装方法
CN103953114A (zh) 钢框架-配筋砌体剪力墙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821591U (zh) 钢框架-配筋砌体剪力墙组合结构
CN206128374U (zh) 一体结构直角墙体砂浆模块和用墙体模块浇注成的直角墙体
CN110607853A (zh) 一种保护建筑的防火复合墙体
CN208023601U (zh) 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
CN108560949A (zh) 土坯墙外立面加固结构及土坯墙外立面加固方法
CN109505422B (zh) 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
CN102535841A (zh) 一种预制墙板施工工艺
CN104389358B (zh) 一种消火栓箱背面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19593B (zh) 建筑保温预制块及其模块式配筋现浇法施工方法
CN207110214U (zh)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
CN110953005B (zh) 一种大深埋高应力煤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22088U (zh) 一种保护建筑的防火复合墙体
JP2011069151A (ja) 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型枠
CN107237448A (zh)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8152712U (zh) 一种仿古城墙
CN106592814A (zh) 一种整浇免拆模自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27940A (zh) 蜂巢结构墙体
CN103015563B (zh) 外砌模内砌体建筑结构体系
CN109057101A (zh) 支撑结构与外墙的建造方法及外墙
CN201593254U (zh) 蜂巢结构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