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0466A -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0466A
CN104290466A CN201410340043.4A CN201410340043A CN104290466A CN 104290466 A CN104290466 A CN 104290466A CN 201410340043 A CN201410340043 A CN 201410340043A CN 104290466 A CN104290466 A CN 104290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ference position
image
formation system
image 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00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0466B (zh
Inventor
松浦积
镰田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90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0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6Means for paper feeding or form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4Buckling f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30Fol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reasing, smoothing or 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OOKS, FILING APPLIANCES OR THE LIKE
    • B42P2261/00Manufacturing; Forming
    • B42P2261/04Producing books by printing sheets in following order, e.g. for ordering via the Inter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具有供纸部、图像处理部、图像形成部、用纸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其中,控制部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根据与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用纸处理的位置。并且,控制部控制来自供纸部的用纸的供纸,使得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进而,控制部控制图像处理部中的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供纸的用纸的朝向、图像形成部中的图像的形成的朝向、用纸处理部中的用纸的朝向一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图像形成系统中适当执行用纸处理的控制。
背景技术
存在对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了各种用纸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能够进行各种装订处理,且能够作为印刷装置而使用。例如,制作在用纸的中央将用纸对折的用纸捆,进而对折痕部分进行订书处理,从而能够进行中订装订。此外,能够通过辊等对中订后的用纸捆的背部加压而附加方形折痕,从而制成背封面部分。这样对用纸捆制成背封面部分的处理被称为“方背处理”,用纸捆成为近似无线装订的状态。
此外,作为这样的附加折痕的前处理,使用被称为压痕器(creaser)的压痕装置在要附加折痕的预定的位置上实施压痕处理而压出痕迹。并且,通过在压痕处理之后执行折叠处理,从而具有即使在汇集了多张用纸的状态下进行折叠处理,也能够防止折痕鼓起的优点。
此外,通过像这样在执行折叠处理前执行压痕处理,从而还可获得能够防止在用纸的折痕部分形成的图像的调色剂脱落的效果。
另外,关于这样的压痕处理,在(日本)特开2012-11161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0187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820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7688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3899号公报等专利文献中被提出。
在以上的压痕处理中,根据与用纸上的图像配置的关系来指定用纸侧的用纸基准位置(用纸的一边)。并且,通过离该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距离d来指定压痕位置。
并且,用纸处理装置在使挡块(stopper)等的装置基准位置和所指定的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基础上,使压痕实施单元移动到离挡块指定距离d的位置上,执行压痕处理。
然而,在实际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产生以下情况:根据供纸部中容纳的用纸的朝向或与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不能使挡块等的装置基准位置和所指定的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在此,设想将上述的指定距离d的方向的用纸长设为D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与所指定的用纸基准位置180°相反侧的用纸的边和挡块等的装置基准位置一致,将压痕实施单元移动到离挡块D-d的距离的位置上,执行压痕处理。
另外,一般来说,大多将靠近压痕位置侧的用纸一边设为用纸基准位置。此时,即使产生基于定影处理的用纸收缩,压痕位置的误差也小。另一方面,若使与所指定的用纸基准位置180°相反侧的用纸的边和装置基准位置一致,在离装置基准位置D-d的距离的位置上执行压痕处理,则受基于定影处理的用纸收缩的影响较大。其结果,产生压痕位置的误差变大的问题。
另外,与此相同的问题不仅在压痕处理中,而且会在整个用纸处理中产生。即,在订书处理、打孔处理、折叠处理、切口(用纸端部的切断)处理等中,都产生同样的问题。此外,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与用纸基准位置越接近,将相反侧作为装置基准位置而执行用纸处理时的误差的影响变得越大。
例如,设想在离用纸基准位置10mm的位置上实施用纸处理。此时,若由于定影的热度而导致用纸收缩了4%,则在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的影响为10×0.04=0.4mm。另一方面,若用纸长为297mm,则在将相反侧作为装置基准位置而进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在从相反侧看297mm-10mm=287mm的位置上实施用纸处理。然而,收缩后的用纸长成为297×(1-0.04)=285.12mm。因此,287mm的位置超出用纸区域,产生不能执行用纸处理的问题。
此外,在用纸长为297mm,将相反侧作为装置基准位置而进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在从相反侧看297mm-10mm=287mm的位置上实施用纸处理。在此,若由于定影的热度而导致用纸收缩了3%,则收缩后的用纸长成为297×(1-0.03)=288mm。因此,实际上,将会对288mm的用纸在287mm的位置、即离用纸端部1mm的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
另外,由于定影而产生的收缩还根据定影温度或用纸种类而不同。因此,不能事先准确地知道用纸尺寸的变化。因此,如上所述,若将相反侧作为装置基准位置而进行用纸处理,则存在不能准确地管理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的特开2012-111619号中,尽管有关于压痕处理的控制的记载,但没有进行关于上述的处理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考虑。
此外,在上述的特开2012-101872号中,尽管有对齐压痕处理和穿孔处理的位置的记载,但没有进行关于上述的处理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考虑。
此外,在上述的特开2012-82052号中,尽管有控制进行压痕处理的用纸和没有进行压痕处理的用纸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生产率的记载,但没有进行关于上述的处理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考虑。
此外,在上述的特开2012-76883号中,尽管有关于提高压痕处理和其他用纸处理的校准的控制的记载,但没有进行关于上述的处理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考虑。
此外,在上述的特开2012-143899号中,有关于根据由于三折处理而露出到外侧的面的用纸端部和图像的上下的关系,根据需要将图像旋转180°的控制的记载。但是,在该特开2012-143899号中,没有进行关于上述的处理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图像形成系统中,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图像形成系统具有:供纸部;图像处理部;图像形成部;用纸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其中,控制部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根据与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用纸处理的位置。并且,控制部控制来自供纸部的用纸的供纸,使得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进而,控制部控制图像处理部中的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供纸的用纸的朝向、图像形成部中的图像的形成的朝向、用纸处理部中的用纸的朝向一致。
(2)在上述(1)中,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其中,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3)在上述(1)-(2)中,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在判断为不能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4)在上述(1)中,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其中,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5)在上述(1)-(2)中,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其中,所述控制部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反映了本申请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中,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根据与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用纸处理的位置,控制用纸的供纸,使得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控制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供纸的用纸的朝向、图像形成部中的图像的形成的朝向、用纸处理部中的用纸的朝向一致。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和用纸处理。因此,用纸处理部在离与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装置基准位置以规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2)在上述(1)中,在执行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判断是否能够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因此,能够确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以指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3)在上述(1)-(2)中,在执行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在判断为不能一致的情况下解除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状态下不进行用纸处理。即,能够排除在受到用纸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的、精度不高的用纸处理。
(4)在上述(1)中,进行控制使得判断在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用纸,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因此,能够确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以指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5)在上述(1)-(2)中,判断在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用纸,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解除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状态下,不进行用纸处理。即,能够排除在受到用纸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的、精度不高的用纸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时的画面例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参照图1和图2,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纸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100、用纸处理装置300、以及用纸处理装置400。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和用纸处理装置300之间也可以存在其他装置,用纸处理装置400也可以不存在。此外,也可以进一步在后级连接着其他的用纸处理装置。
或者,也能够对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00和用纸处理装置300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进行了图像形成和用纸处理的用纸,使用作为图像形成系统而言没有连接的用纸处理装置(未图示)执行用纸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01、通信部102、操作显示部103、存储部104、供纸部105、传输部107、原稿读入部120、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图像处理部140、图像形成部150而构成。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形成了图像的用纸向后级的用纸处理装置300搬运。
在此,控制部10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部且作为图像形成系统而控制系统整体。通信部102与所连接的其他装置通信。操作显示部103将与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相应的操作输入信号通知给控制部101且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显示。存储部104存储控制程序以及各种设定数据且被用作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域。
供纸部105对所容纳的用纸进行供纸。传输部107以规定速度传输被供纸且被图像形成的用纸。原稿读入部120扫描原稿而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存储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影像数据或各种数据。图像处理部140执行图像形成所需的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形成部150基于图像形成命令和图像处理后的影像数据而执行图像形成(印刷)。
用纸处理装置300被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后级。该用纸处理装置300具备控制部301、通信部302、存储部304、排出路径选择部305、传输部307、压痕部310、校准部320、折叠部330、重合部340、中订部350、方背处理部360、裁断部370而构成。在此,控制部301控制用纸处理装置300内的各部。通信部302与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通信。存储部304存储控制程序以及各种设定数据且被用作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域。排出路径选择部305选择对用纸处理后的用纸捆进行排出的排出路径。传输部307以规定速度传输用纸。压痕部310压出痕迹而不弯折用纸整体。
校准部320作为位置控制部,为了之后的用纸处理,通过校准而对压痕处理后的用纸进行位置控制。折叠部330将用纸折叠为对折或三折。重合部340为了用纸处理,重合用纸而成为用纸捆。中订部350作为用纸处理而对在折叠部330中折叠的用纸实施中订。方背处理部360实施使形成了中订用的折痕的用纸捆的背折部平坦的方背处理。裁断部370裁断中订后的用纸捆的切口部分。
用纸处理装置400被连接到用纸处理装置300的后级。在此,用纸处理装置400具备控制部401、通信部402、存储部404、排出路径选择部405、传输部410、平订部420、主托盘排出部440、子托盘排出部450而构成。
在此,控制部401控制用纸处理装置400内的各部。通信部402与图像形成装置100或用纸处理装置300进行通信。存储部404存储控制程序以及各种设定数据且被用作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域。
排出路径选择部405选择对用纸处理后的用纸捆进行排出的排出路径。传输部410以规定速度传输用纸。平订部420对用纸捆实施平订处理。主托盘排出部440将主托盘作为排出目的地而排出用纸。子托盘排出部450将子托盘作为排出目的地而排出用纸。
另外,在图2的立体图中,将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作为透视立体图而示意地表示。在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图像形成部150进行了图像形成后向图2的X方向传输的用纸,通过用纸处理装置400进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在用纸处理装置300中也依然向X方向传输。
另一方面,在用纸处理装置300中执行进一步的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通过压痕部310压出Y方向的痕迹之后,在折叠部330中以Y方向为棱线而进行对折。并且,将对折后的用纸向Y方向传输且通过重合部340和中订部350在重合后执行折叠和中订。进而,将中订后的用纸向Y方向传输,通过方背处理部360实施使背封面的部分平坦的方背处理。由此,用纸处理的执行效率提高,作为图像形成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率。
此外,在图1和图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用纸处理装置300、用纸处理装置400的连接、结构、配置例只是图像形成系统的具体的一例。因此,不限定于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用纸传输方向。
〔基本动作〕
在此,作为用纸处理的一例,说明压痕部310的结构和动作。图3和图4将进行压痕处理的被称为压痕器的压痕部310的基本结构以XZ平面的截面结构来表示。
在此,在通过压痕部310执行压痕处理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传输至压痕部310的用纸被引入反转传输路径307R。进而,该用纸通过基于传输辊307R11、307R12、307R21、307R22的夹持传输控制、和基于前端挡块3251的位置限制而在规定位置上停止(参照图3)。
另外,在前端挡块3251中与用纸相接的面的位置是作为装置侧的基准位置的“装置基准位置”。此外,与前端挡块3251相接的用纸侧的一边的位置是作为用纸侧的基准位置的“用纸基准位置”。
并且,压痕部310以前端挡块3251的装置基准位置为基准,在成为所指示的规定距离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进行用纸处理。
之后,被压痕刀驱动部311驱动且向Y方向延伸的压痕刀312,朝向具有同样向Y方向延伸的凹部的压痕台313,向-X方向延伸。由此,用纸被夹持在压痕刀312的前端和压痕台313的凹部之间。通过该动作,形成以Y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痕迹(参照图4)。另外,在该压痕处理中,作为用纸整体而保持平面状态。因此,与折叠处理的折痕不同而在平面上的用纸上形成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痕迹。
此外,根据压痕处理,通过基于传输辊307R11、307R12、307R21、307R22的夹持传输控制、和前端挡块3251的停止位置控制,能够在用纸上的期望的位置上压出一条或者多条痕迹。此外,这样压出了痕迹的用纸通过传输辊307R11、307R12、307R21、307R22返回反转传输路径307R而向折叠部330传输。
另外,为了实现以上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的“规定距离”,能够进行以下3种控制。压痕部310为固定,且前端挡块3251向用纸传输方向伸缩。前端挡块3251为固定,且压痕部310向用纸传输方向移动。前端挡块3251和压痕部310一起向用纸传输方向移动。另外,也可以采用这3种中的任一个的控制。
此外,关于此处未示出具体例的其他用纸处理,也能够同样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而在离装置基准位置规定距离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
此外,在图2-图4中,表示了在用纸传输方向的前端侧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具体例,但不限定于此。即,还能够是在用纸传输方向侧面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结构。
〔实施方式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5的流程图或图6以后的各种说明图,进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说明。在此,在图1和图2的连接状态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图像形成,通过用纸处理装置300执行压痕处理的情况为具体例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的动作说明是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说明、以及控制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的控制步骤。
控制部101经由操作显示部103或外部的PC,接收图像形成开始指示和图像数据(图5中的步骤S100)。另外,关于图像数据,除了从外部进行接收以外,也可以是对存储部104或图像数据存储部130中预先存储的图像数据的指定。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开始指示中,包含要使用的用纸的指定、要进行图像形成的份数、各种用纸处理的指定等的各种指示(作业设定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想作为用纸处理至少指定了压痕处理的情况。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压痕处理作为第一用纸处理,将压痕以外的其他用纸处理作为第二用纸处理而进行说明。
并且,关于有图像形成的指定的图像数据,若是压缩格式或页面记述语言格式,则控制部101在存储部104上或图像数据存储部130上将其展开为能够进行图像形成的影像数据(图5中的步骤S101)。
控制部101作为所指定的压痕处理中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前准备,将用于指定作为与装置基准位置相接的用纸侧的基准位置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显示画面103G(参照图6)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此外,控制部101经由操作显示部103的显示画面103,接受来自操作者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图5中的步骤S102前半部分)。
另外,作为用纸侧的基准位置的用纸基准位置是指,与成为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起点的装置基准位置相接的、用纸侧上指定的一边。
此外,该用纸基准位置是指,不仅根据如用纸的短边和长边这样的区别,还根据与在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配置之间的关系,具有用纸的短边且图像的上侧这样的含义(参照图6)。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显示画面103G内示出了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画面103Ga1。并且,在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画面103Ga1内,示出表示用纸的朝向和图像的配置的一例的用纸上图像例103Ga11、和具有能够指定上下左右的方向的方向指定部的指定操作部103Ga12。
在此,操作者使用指定操作部103Ga12所包含的方向指定部,在用纸上图像例103Ga11上,指定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一边。在该图6中,用纸基准位置指定显示部103Ga13显示在用纸的短边/图像的上侧,表示作为用纸基准位置而指定了用纸的短边/图像的上侧的情形。
若如以上那样指定用纸基准位置,则控制部101将用于接受所指定的压痕处理中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显示画面103G(参照图7)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此外,控制部101经由显示画面103从操作者接受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图5中的步骤S102后半部分)。
在图7所示的例中,在显示画面103G内示出了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指定画面103Ga1’。在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指定画面103Ga1’内,示出表示用纸的朝向和图像的配置的一例的用纸上图像例103Ga11、能够通过箭头键移动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操作部103Ga12、能够通过数值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数值指定部103Ga14。在该图7中,表示在离用纸基准位置125mm的位置和250mm的位置上指定了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状态。另外,在此所指定的125mm和250mm相当于从装置基准位置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规定距离。
图2-图4的图像形成系统是在用纸传输方向的前端侧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图像形成系统。因此,在从操作者指定用纸的短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3中“是”),控制部101判断在供纸部105中是否存在相应尺寸且短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图5中的步骤S104)。
在此,在供纸部105中存在相应尺寸且短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4中“是”),控制部101接着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尺寸且短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4中“否”),意味着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用纸。因此,控制部101为了将相应用纸(将短边朝向传输前端)设置在供纸部105而将警告显示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图5中的步骤S105)。
另外,在从外部PC接受操作且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用纸的情况下,控制部101为了将相应用纸(将短边朝向传输前端)设置在供纸部105而对外部PC通知警告显示画面。
图2-图4的图像形成系统是在用纸传输方向的前端侧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图像形成系统。
因此,在从操作者指定用纸的长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3中“否”),控制部101判断在供纸部105中是否存在相应尺寸且长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图5中的步骤S106)。
在此,在供纸部105中存在相应尺寸且长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6中“是”),控制部101接着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尺寸且长边成为传输方向前端的用纸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6中“否”),意味着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用纸。因此,控制部101为了将相应用纸(将长边朝向传输前端)设置在供纸部105而将警告显示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图5中的步骤S107)。
另外,在从外部PC接受操作且在供纸部105中不存在相应用纸的情况下,控制部101为了将相应用纸(将长边朝向传输前端)设置在供纸部105而对外部PC通知警告显示画面。
此外,控制部101判断根据用纸基准位置决定的用纸的朝向和图像数据的朝向(即,用纸上的图像的配置)是否一致(图5中的步骤S108)。
在根据用纸基准位置决定的用纸的朝向和图像数据的朝向不一致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8中“否”),控制部101以旋转90°的方式设定图像数据,以使其成为如图6-图7所示的状态(图5中的步骤S109)。
此外,控制部101确认从图像形成部150中的调色剂像在用纸上的转印位置至压痕处理的用纸停止位置(挡块3251的位置)为止的路径上的用纸的传输和反转(图5中的步骤S110),确认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是否一致(图5中的步骤S111)。例如,存在与排纸时的正面朝上(face up)或正面朝下(face down)的指定关联而在传输途中将用纸反转的情况,且存在由于该反转而导致用纸基准位置的朝向改变180°的情况。
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11中“否”),控制部101以旋转180°的方式设定图像数据,以使其在压痕部310的挡块3251的位置上成为如图6-图7所示的状态(图5中的步骤S112)。
此外,控制部101根据与在图像形成中指定的第二用纸处理(与压痕处理不同的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判断是否对第一用纸处理(压痕处理)产生限制(图5中的步骤S113)。
在此,作为对压痕处理的限制,例如考虑以下那样的具体例。
限制例1:由于要执行其他用纸处理,因此需要变更压痕处理中的用纸的朝向,因而在压痕处理中无法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情况。
限制例2:不存在满足执行其他用纸处理所需的要件(用纸朝向等)和执行压痕处理所需的要件(用纸朝向等)的全部的用纸,不能执行全部用纸处理的情况。
另外,限制的例子是具体的一例,不限定于此处记载的例子。
在根据与在图像形成中指定的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产生在压痕处理中无法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限制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13中“是”),控制部101将警告显示画面103G(参照图8)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图5中的步骤S114)。
作为该警告显示画面103G,例如优选包含以下消息:“根据与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在压痕处理中无法使所指定的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一致。因此,存在由于用纸收缩而导致用纸处理位置偏离的情况。”等。
在根据与在图像形成中指定的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产生不存在满足全部要件的用纸的限制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13中“是”),控制部101将警告显示画面103G(参照图9)显示在操作显示部103中(图5中的步骤S114)。
作为该警告画面103G,例如优选包含以下消息:“多个用纸处理被指定,不存在满足全部用纸处理的要件的朝向的用纸。解除某一个用纸处理。[中止图像形成][解除压痕处理][解除其他用纸处理]”等。
此外,控制部101经由警告显示画面103G(参照图9),从操作者接受中止或解除的指定(图5中的步骤S114)。
另外,在某一个的用纸处理中能够变更处理的方向,且通过该方向变更,存在满足全部用件的用纸的情况下,控制部101进行控制,使得优先变更用纸处理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处理解除或图像形成中止。
在此,控制部101在根据与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在压痕处理中无法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情况下,以压痕处理中的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状态进行处理(图5中的步骤S115中“否”(解除一部分处理))。
此外,控制部101在根据与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不存在满足全部要件的用纸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以解除了某一个用纸处理的状态进行处理(图5中的步骤S115中“否”(解除一部分处理))或中止图像形成(图5中的步骤S115中“是”(中止图像形成)、结束)。
并且,控制部101进行控制,使得将以上那样计算出的朝向的用纸从供纸部105供纸,根据以上那样计算出的旋转角度而通过图像处理部140旋转图像,通过图像形成部150在用纸上形成图像,通过压痕部310执行压痕处理,通过其他用纸处理部执行其他用纸处理(图5中的步骤S116)。
作为以上的旋转处理,以90°、180°、270°(=90+180°)的任一个所设定的角度进行处理。此外,关于根据与其他用纸处理的关系而解除了一部分的处理,以被解除的状态进行以上的各处理。
〔压痕处理中的具体例〕
〔具体例(1)〕
在此,在图10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11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10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另外,因图示的关系,作为压痕部310而示出了压痕刀驱动部311。
在图10中图像被配置在纵长用纸上。并且,在该图10中,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上侧短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10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上侧短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
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10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11)。
〔具体例(2)〕
在图12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13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12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
在图12中图像被配置在纵长用纸上。并且,在该图12中,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下侧短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12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下侧短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12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13)。
〔具体例(3)〕
在图14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15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14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
在图14中图像被配置在纵长用纸上。并且,在该图14中,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左侧长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14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左侧长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14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15)。
〔具体例(4)〕
在图16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17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16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
在图16中图像被配置在纵长用纸上。并且,在该图16中,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右侧长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16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右侧长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16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17)。
〔具体例(5)〕
在图18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19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18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
在图18中图像被配置在横长用纸上。并且,在该图18中,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左侧短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18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左侧短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18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19)。
〔具体例(6)〕
在图20中示出显示画面103G中的用纸基准位置的指定和用纸处理执行位置的指定的例子。此外,在图21中示出在通过显示画面103G接受到图20的指定的情况下的压痕部310的情形。
在图20中图像被配置在横长用纸上,根据与图像的关系,将用纸上侧长边作为用纸基准位置,根据该用纸基准位置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在接受到该图20的指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用纸上侧长边作为传输方向前端而进行传输,并且使用纸基准位置和装置基准位置(挡块3251)一致。此时,控制部101控制为将成为用纸基准位置的挡块3251的位置向a1方向移动,或将压痕刀驱动部311(压痕部310)的位置向a2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为在图20中指定的规定距离即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执行用纸处理(参照图21)。
〔其他实施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第一用纸处理,以压痕处理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关于打孔处理、折叠处理、切口处理等各种用纸处理,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即,在作为图像形成系统而执行多个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关于各自的用纸处理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方式而得到的效果〕
(1)在以上说明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控制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中,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而根据与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用纸处理的位置,控制用纸的供纸,使得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控制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供纸的用纸的朝向、图像形成部中的图像的形成的朝向、用纸处理部中的用纸的朝向一致。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和用纸处理。因此,用纸处理部在离与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装置基准位置以规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从而,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2)在将对上述(1)中的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在执行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因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以指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可确认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3)在将对上述(1)-(2)中的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在执行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在判断为不能一致的情况下解除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状态下不进行用纸处理。能够排除在受到用纸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的、精度不高的用纸处理。
(4)在将对上述(1)中的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判断在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用纸,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因此,能够确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以指定距离执行用纸处理,能够与用纸的收缩的影响无关而在所指定的位置上高精度地执行用纸处理。
(5)在将对上述(1)-(2)中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判断在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用纸,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解除第一用纸处理和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由此,在装置基准位置和用纸基准位置不一致的状态下,不进行用纸处理。即,能够排除在受到用纸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的、精度不高的用纸处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由以下部件构成:
供纸部,对所容纳的用纸进行供纸;
图像处理部,针对应在所述用纸上形成的图像,进行包含旋转处理的图像处理;
图像形成部,将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图像形成在所述用纸上;
用纸处理部,在离装置基准位置成为规定距离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进行用纸处理;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纸、所述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形成、和所述用纸处理,
其中,所述控制部,
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所述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根据与所述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所述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所述用纸处理的位置,
控制来自所述供纸部的所述用纸的供纸,使得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
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中的所述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所述供纸的所述用纸的朝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所述图像的形成的朝向、所述用纸处理部中的所述用纸的朝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用纸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
进行控制,使得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用纸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
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
在判断为不能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用纸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
进行控制,使得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
并且对该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用纸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
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
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6.一种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具有以下部件:
供纸部,对所容纳的用纸进行供纸;
图像处理部,针对应在所述用纸上形成的图像,进行包含旋转处理的图像处理;
图像形成部,将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图像形成在所述用纸上;
用纸处理部,在离装置基准位置成为规定距离的用纸处理执行位置上进行用纸处理;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纸、所述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形成、和所述用纸处理,
所述方法具有以下的步骤:
所述控制部接受用纸基准位置和指定距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作为在指定所述用纸处理执行位置时的基准,根据与所述图像的配置的关系,在所述用纸侧被指定,所述指定距离作为离所述用纸基准位置的距离而指定所述用纸处理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来自所述供纸部的所述用纸的供纸,使得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中的所述旋转处理的角度,使得所述供纸的所述用纸的朝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所述图像的形成的朝向、所述用纸处理部中的所述用纸的朝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并且对该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够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在判断为不能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并且对判断结果进行显示或通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方法,
在将对所述用纸的所述用纸处理设为第一用纸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对所述用纸执行与该第一用纸处理不同的第二用纸处理,
所述控制部判断在所述供纸部中是否存在在使所述装置基准位置和所述用纸基准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执行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所述用纸,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一用纸处理和所述第二用纸处理的某一方的设定。
CN201410340043.4A 2013-07-16 2014-07-16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290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7902A JP5895903B2 (ja) 2013-07-16 2013-07-16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47902 2013-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0466A true CN104290466A (zh) 2015-01-21
CN104290466B CN104290466B (zh) 2017-08-04

Family

ID=5194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0043.4A Active CN104290466B (zh) 2013-07-16 2014-07-16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02437B1 (zh)
JP (1) JP5895903B2 (zh)
CN (1) CN1042904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028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8382B2 (ja) * 2016-07-26 2020-03-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折り筋指示装置、折り筋指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4252A (ja) * 2006-02-06 2007-08-16 Ricoh Co Ltd 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方法
JP2008193330A (ja) * 2007-02-02 2008-08-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20083400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Ricoh Company, Limite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120086161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Ricoh Company, Limited Cre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2101872A (ja) * 2010-11-08 2012-05-31 Ricoh Co Ltd 筋付け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11619A (ja) * 2010-11-26 2012-06-14 Ricoh Co Ltd 筋付け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43899A (ja) * 2011-01-07 2012-08-02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3121669A (ja) * 2011-12-09 2013-06-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3419B2 (ja) * 2011-11-07 2016-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4252A (ja) * 2006-02-06 2007-08-16 Ricoh Co Ltd 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方法
JP2008193330A (ja) * 2007-02-02 2008-08-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20083400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Ricoh Company, Limite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120086161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Ricoh Company, Limited Cre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2101872A (ja) * 2010-11-08 2012-05-31 Ricoh Co Ltd 筋付け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11619A (ja) * 2010-11-26 2012-06-14 Ricoh Co Ltd 筋付け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43899A (ja) * 2011-01-07 2012-08-02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3121669A (ja) * 2011-12-09 2013-06-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028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2437B1 (en) 2014-12-02
JP2015023316A (ja) 2015-02-02
JP5895903B2 (ja) 2016-03-30
CN104290466B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5273B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
JP5021682B2 (ja) 印刷物製造方法及び印刷物製造システム
JP584618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JP517877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30625B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1674937B (zh) 用于在带加工机中生产产品段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0481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JP2009248509A (ja) 製本システム、製本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767732B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CN102707913B (zh) 印刷系统
CN104290466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
JP20150134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60419B2 (ja) シート材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406198A2 (en) A message receiving arrangement
CN106335806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8482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images are normally formed in a set of pages based on a comparison result between stored processing result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4104817B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通信控制方法
JP5187482B2 (ja) 後処理中継ユニット
CN102583099B (zh) 片材处理装置、片材处理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JP58389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37721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9188553A (ja) 後処理装置
JP3864653B2 (ja) 用紙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3071189A (ja) シート穿孔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500878A (ja) 伝達され且つ印刷されたメッセージを効果的に取り扱うための機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