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0950A -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0950A
CN104270950A CN201380019925.4A CN201380019925A CN104270950A CN 104270950 A CN104270950 A CN 104270950A CN 201380019925 A CN201380019925 A CN 201380019925A CN 104270950 A CN104270950 A CN 104270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preparations according
plant treatment
microns
s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99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G·梅森
J·C·萨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70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solids as carriers or dil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12Powders or gran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stabilising the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蜂媒介的应用于植物的粉末植物处理制剂,其包含颗粒硅酸钙、粉红螺旋聚孢霉、用于从所述制剂吸收水分的吸湿剂、用于将所述制剂吸引至植物的吸引剂和稀释剂。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处理制剂。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以通过昆虫媒介(vectoring)(例如蜂媒介)传播到植物的植物处理制剂。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5348511号(Gross等人)意图公开生物防治剂,使用一种装置通过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传播所述生物防治剂来控制害虫,所述装置被插入至修改的尺寸减小的超极品(super)中,所述超极品被集成为传统的商业蜂箱的子结构。所述装置提供了分开的入口和离开通道,使得离开的蜜蜂在离开蜂箱时其体表沾染有所述生物防治剂。
美国专利第5189100号(科瓦奇(Kovach))意图公开一种不会损坏蜂箱、容易插入、填充和移除的蜜蜂传播设备或分配器,所述蜜蜂传播设备或分配器包括可插入外壳中的盒。所述设备被设计成非专业养蜂人使用,例如种植者。它被插入到标准蜂箱的入口,这样对蜂箱或群体的破坏最小。当蜜蜂离开蜂箱时,它们走上斜坡通过干的生物控制悬浮体并离开蜂箱,携带生物控制剂并在它们给作物授粉时将所述生物控制剂布置到花上。当所述生物控制剂不足时,通过升高铰链盖或用满的盒更换旧盒来容易地添加补充材料。所述盖还提供防潮保护以保持生物剂干燥从而便于蜂接种。当授粉活动完成时,通过简单地从蜂箱门口拉出分配器来移除分配器。这种移除是非破坏性的,不会破坏蜂箱的完整性。当在夜间插入、再填充或者移除所述装置时,使用者需要最少的服装防护。
PCT专利申请公开号WO2010/136599(Put等人)意图公开通过使用蜜蜂,特别是熊蜂来传播生物控制剂或其它物质。传播设备可以安装在蜂箱内或与所述蜂箱连接,并且包含蜜蜂离开蜂箱时所获得、携带并传播的生物控制剂或其它物质。
发明内容
下面的概述意为向读者介绍本申请人的学说的多个方面,但不限定任何发明内容。
根据一方面,一种处理植物的制剂包含颗粒硅酸钙和与所述颗粒硅酸钙结合的植物处理剂。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通过昆虫媒介用于植物的生物防治粉末制剂,包含:植物处理剂;与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的稳定剂,用于稳定所述植物处理剂;吸湿剂,用于从所述制剂吸收水分;吸引剂,用于将所述制剂吸引至植物;以及稀释剂。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植物处理的粉末制剂,包含植物处理剂,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孢子。每克所述制剂包含约2×108个至约4×108个孢子。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处理制剂的方法,包括:提供植物处理制剂处于液体中的悬浮液;提供颗粒硅酸钙;以及将所述悬浮液与所述颗粒硅酸钙结合。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制备植物处理制剂的方法,包括: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结合至颗粒稳定剂以生产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将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与至少一种添加剂组合以生产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和添加剂的混合物;以及将游离的稳定剂加入到所述混合物中以将所述制剂中的孢子浓度调节至每克制剂约2×108个孢子至约4×108个孢子。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通过昆虫媒介的用于植物处理的制剂,包含植物处理剂和用于从所述制剂吸收水分的颗粒吸湿剂。所述吸湿剂具有选择为太大而无法由昆虫媒介的颗粒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湿颗粒的尺寸可以大于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湿颗粒的尺寸可以为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尺寸的约15倍至约90倍。
根据另一个方面,粉红螺旋聚孢霉被用来处理油菜籽(canola)中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根据另一个方面,粉红螺旋聚孢霉被用来处理油菜籽中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到至少一些硅酸钙以形成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5wt%至15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更具体地,约7wt%至8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些硅酸钙可以为游离硅酸钙。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10wt%至25wt%的游离硅酸钙,更具体地约17wt%至18wt%的游离硅酸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包含微生物剂。例如,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包含诸如粉红螺旋聚孢霉的真菌孢子。对于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包含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包含真菌孢子,并且所述真菌孢子可以结合到至少一些硅酸钙上。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具有每克硅酸钙约1×109至4×109个孢子的密度,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至所述硅酸钙上,更具体地,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具有每克硅酸钙约2×109个孢子的密度,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至所述硅酸钙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含每克制剂约2×108至约4×108个的孢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颗粒硅酸钙可以包含具有约45微米至约75微米、更具体地约45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湿剂可以与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所述吸湿剂可以包含硅胶。所述硅胶可以包含具有约700微米至4000微米、更具体地约840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0.5wt%至5wt%的吸湿剂,更具体地约1wt%的吸湿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还可以包含与所述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的吸引剂,用于将所述制剂吸引至植物和/或媒介昆虫。所述吸引剂可以具有净正静电电荷。所述吸引剂可以包含矿物的混合物。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5wt%至约20wt%的吸引剂、更具体地约10wt%的吸引剂。所述吸引剂可以具有约35微米至约75微米、更具体地约45微米的筛目标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还可以包含与所述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的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可以包含面粉,例如黑麦面粉、小麦面粉、斯佩尔特面粉、大米面粉和玉米面粉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包括玉米面粉。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50wt%至75wt%的稀释剂,更具体地约64wt%的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可以具有约75微米至约250微米、更具体地约125微米的筛目标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还可以包含抗结块剂。所述抗结块剂可以包含氧化镁。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0.75wt%至5.0wt%的氧化镁,更具体地约1wt%至约1.5wt%的氧化镁。所述抗结块剂可以具有约75微米至约150微米、更具体地约125微米的筛目标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用于处理植物中核盘菌、灰霉菌和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用于处理油菜籽植物和向日葵植物中至少一种中的疾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用于增加作物的发芽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被用作蜂媒介试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各种装置、方法和/或制剂进行说明,以提供每一个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下文描述的实施方案没有限制任何要求保护的发明,并且任何要求保护的发明可以覆盖与下文描述的那些不同的装置、方法和/或制剂。所要求保护的发明不限于具有下文所述的任意装置、方法和/或制剂的全部特征的装置、方法和/或制剂,也不限于与下文所述的多种或全部的装置、方法和/或制剂共同的特征。以下情况是可能的:下文所述的装置、方法和/或制剂不是由本专利申请获得颁发后所授予的任何专有权的实施方式。下文所述的装置、方法和/或制剂中公开的任何发明,以及本专利申请获得颁发后所未授予专有权的任何发明可以为另一保护法律文件(例如持续的专利申请)的主题,并且本申请人、发明人或所有人无意放弃、否认或贡献给公众本文件中公开的任何这种发明。
示例性的植物处理制剂包括植物处理剂(即对农作物有利的制剂),以及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例如,植物处理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活力和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发芽率和/或种子质量;增强抗疾病、虫害和/或环境胁迫(例如恶劣的天气或土壤条件)的抗性;控制疾病或害虫,或对疾病或害虫起作用;或促进植物从损伤和/或感染中恢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或真菌或真菌孢子。合适的真菌孢子的实例包括粉红螺旋聚孢霉,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可以控制多种作物中的诸如核盘菌、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和/或灰霉菌的病原体,所述多种作物包括油菜籽、向日葵、覆盆子、蓝莓、草莓、苹果、梨、猕猴桃、西瓜、咖啡、芒果、鳄梨、樱桃、李子、杏、桃、腰果、番石榴、紫花苜蓿、荞麦、苜蓿、豆类、豌豆、洋葱、大豆、棉花、芥菜、黑莓、鹅莓、胡椒、茄子和醋栗。合适的真菌孢子的另一实例包括球孢白僵菌,所述球孢白僵菌可以控制蔓越莓作物中的蔓越莓蛆。合适的细菌的一个实例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控制多种作物中的害虫。
所述制剂中的植物处理剂的浓度可以根据例如所述植物处理剂的性质和/或所述制剂待使用的条件(例如气候、目标植物等)而变化。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包括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所述制剂可以包括每克制剂约2×108个至4×108个孢子。
所述制剂可以包括与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的多种添加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所述添加剂包括稳定剂、吸湿剂、吸引剂、稀释剂和/或抗结块剂的一种或多种。
在将所述植物处理剂运送至植物目标前,稳定剂通常可以用来防止或最小化所述植物处理剂的衰退、分解或活化。例如,在所述植物处理剂是真菌孢子的情况中,在将所述孢子输送至植物之前,所述稳定剂可以吸收水以保持真菌孢子相对干燥,并因此将孢子稳定于休眠状态并防止或最小化孢子萌发。
稳定剂的一个实例是颗粒硅酸钙(以商品名出售)。所述硅酸钙的颗粒可以具有约45微米(约325目)至约75微米(约200目)的筛目标号。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硅酸钙的颗粒具有约45微米(325目)的筛目标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可以结合到至少一些所述稳定剂,以生产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例如,可以将真菌孢子的水悬浮液喷洒到硅酸钙颗粒上,从而使所述真菌孢子广泛地附着于所述硅酸钙颗粒。可以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US 2012/0021906号(萨顿(Sutton)等人)中所描述的那样制备所述真菌孢子的悬浮液,通过引用的方式将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可具有每克硅酸钙约1×109个孢子至约4×109个孢子的孢子密度,所述孢子结合至所述硅酸钙。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具有每克硅酸钙约2×109个孢子的孢子密度,所述孢子结合至所述硅酸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5wt%至约15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更具体地约7wt%至约8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7.5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所述稳定剂可以混合到所述制剂中而不与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这种稳定剂可以被称为游离稳定剂。可以任意地选择所述制剂中游离稳定剂的量以生成具有特定浓度的植物处理剂的制剂。例如,可以将所述制剂的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然后可以将游离稳定剂加到所述制剂中,直至所述制剂中的孢子浓度达到每克制剂约2×108个孢子至4×108个孢子的浓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10wt%至约25wt%的游离稳定剂,更具体地约17wt%至约18wt%的游离稳定剂。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17.5wt%的游离稳定剂。
所述吸湿剂可以将水分从所述制剂中吸收,以保持所述制剂相对干燥并防止所述制剂结块或凝块。吸湿剂的实例包括干燥剂(例如硅胶的颗粒或珠)和超吸收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钠)。吸湿剂的其它实例包括木屑和粘土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0.5wt%至5wt%的吸湿剂。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1wt%的吸湿剂。
在所述制剂将由昆虫媒介而传递的实施例中,为了持续地从所述制剂中吸收水分,可以选择所述吸湿剂的颗粒尺寸以使得它太大而不能由昆虫携带,因而将广泛地保留于传播者之中。例如,所述颗粒可以具有约700微米(25目)至约4000微米(5目)的筛目标号。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可以是具有约840微米(20目)筛目标号的颗粒形式。
所述吸引剂可以帮助将所述制剂吸引至植物和/或媒介昆虫。例如,所述吸引剂可以具有净正静电电荷,从而所述吸引剂被静电吸引到具有净负静电电荷的植物和/或媒介昆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剂可以包括矿物质或矿物质的混合物。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剂可以包括由农业动力学(Agri-Dynamics)(宾夕法尼亚州的马丁溪(MartinsCreek,PA))以DYNA-MINTM商品名出售的矿物混合物,所述矿物混合物包括以下矿物质:二氧化硅、氧化铝、钙、铁、镁、钾、钠、磷、钛、锰、锶、锆、锂、铷、硼、锌、钒、铬、铜、钇、镍、钴、镓、铯、钪、锡、钼和附加的微量元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剂可以包括钙石灰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5wt%至约20wt%的吸引剂。在一个特定实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10wt%的吸引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剂可以具有约35微米(约350目)至约75微米(约200目)的筛目标号。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剂可以具有约45微米(约325目)的筛目标号。
所述稀释剂可以是合适的淀粉或面粉。在所述制剂将由昆虫媒介而传递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所述稀释剂从而使所述稀释剂不会刺激或伤害昆虫并且不会被昆虫吃掉。还可以选择所述稀释剂使得所述稀释剂不吸收显著量的水分,从而使所述稀释剂不结块。可以适于昆虫媒介的稀释剂的实例包括玉米粉和诸如黑麦、小麦、大米面粉和粗面粉的谷物粉。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可以是高岭土。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可以包含奶粉或滑石。这些在其中所述制剂被以除昆虫媒介之外(例如通过喷雾)的方式递送的实施例中可以特别有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含约50wt%至约75wt%的稀释剂。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64wt%的稀释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可以具有约75微米(约200目)至约250微米(约60目)的筛目标号。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可以具有约125微米(约125目)的筛目标号。
所述制剂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抗结块剂。抗结块剂的一个特定实例是氧化镁。所述制剂可以包括约0.75wt%至约5.0wt%的抗结块剂,并且更具体地,约1wt%至约1.5wt%的抗结块剂。在一个特定实例中,所述制剂可以包括1.25wt%的抗结块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结块剂可以具有约75微米(约200目)至约150微米(约100目)的筛目标号。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抗结块剂具有约125微米(约125目)的筛目标号。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所述植物处理制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将植物处理剂(例如真菌孢子)结合至稳定剂来制备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随后可以与诸如吸湿剂、吸引剂、稀释剂和抗结块剂的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结合。例如,可以将所述(各)添加剂与所述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混合。任选地,额外的游离稳定剂可以随后被加到所述混合物中,以将孢子浓度调整至希望的值。例如,可以添加游离稳定剂以将孢子的浓度调节至每克制剂约2×108个孢子至4×108个孢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制剂被置于传播者之中或者使所述制剂对于昆虫可进行昆虫媒介之后,所述制剂的保存期可以是4天至5天。在替代实施例中,保存期可以更长,例如长达10天。所述制剂的保存期可以根据诸如包括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多种因素而变化。
上文所述的制剂在昆虫媒介中可以特别有用。然而,所述制剂可以以诸如通过喷雾的其它方式传播。
虽然以上描述提供了一种或多种方法、制剂或装置的实例,可以理解:其它方法、制剂或装置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实施例
实施例1:植物处理制剂的制备
制备下述植物处理制剂组合物:
通过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悬浮液喷洒至颗粒上制备所述制剂。将所得的颗粒与氧化镁、Dyna-minTM、玉米粉和硅胶混合。然后,添加游离的以将孢子的浓度调整至每克制剂约3×108个孢子。
实施例2:通过熊蜂离开蜂箱时由分配器获得植物处理剂
将每个蜂箱都有一群熊蜂(Bombus impatiens)的熊蜂蜂箱装配上分配器,当蜂离开蜂箱时被引导通过所述分配器。
将所述蜂箱置于研究温室中的长凳上。蜂被限于大网笼的内部。新群落被单独放置以适应并习惯它们的新环境24小时。24小时后,将实施例1中所述的制剂填充至所述分配器中,从而蜂在离开蜂箱时将被引导通过所述制剂层。
在熊蜂离开蜂箱时,将个体的熊蜂抓获。将每只蜂放置于1.5mL微离心管内,并关闭所附盖子。将装有捕获到的蜂的试管在冰箱中储存数小时(2-12小时),然后处理以估计附着于每只蜂上的孢子的数量。
将每只蜂在已知体积的含有表面活性剂(0.01%的Triton X 100v/v)的水中洗涤(包括从微离心管的内壁上的洗涤),并在漩涡混合器Vortex(Fisher Genie 2)上剧烈地搅动5次(每次约5秒)。在“洗涤水”连续稀释前,将水和蜂静置10分钟。
将0.5ml等分的“洗涤水”连续地稀释(10倍稀释),并且将每份稀释液的0.1ml涂布于皮氏培养皿中的PDTSA上(经Triton X-100(0.01%或大概8滴/L)修正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100ppm的硫酸链霉素,所述修正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减少群体生长的速率(并分开群体以计数),所述硫酸链霉素控制细菌不会高)。对于每一只蜂,进行了3个系列的稀释,将每份稀释液的三个0.1ml的等分置于PDTSA上。将所述皮氏培养皿在约22-24℃(70-74F或室温)培养4天-5天,粉红螺旋聚孢霉的菌落在这段时间已经发展并且对所述菌落计数。将所述菌落的计数乘以相关稀释倍数,乘以10(因为只放置了0.1mL),并调整洗涤蜂所用水的总体积。这给出了每只蜂的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可成活(菌落形成)单位的预估数目。如表1所示,这些测试中,每次离开位于它们出蜂箱路上的分配器后,这些蜂通常携带大约100,000至125,000个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可成活孢子。
表1
蜂的显微镜检查表明:粉末的粒子主要存在于蜂的腿和下表面上(所有这些区域都是有毛的)。
实施例3:用熊蜂媒介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的向 日葵的评估
场地1:
第一个测试地点包括20英亩向日葵田(场地1),宽200m,并且从沿场地东侧的乡村公路延伸。在2011年7月建立了五组四个熊蜂蜂箱(四个一组)。将所述蜂箱以固定的间隔安置于有向日葵区域的边缘处的所述公路旁,因此能够容易地接近。配备每个蜂箱以在所述蜂箱的出口路径上容纳含有制成粉末的植物处理制剂的托盘。将含植物处理制剂的托盘插入所述蜂箱。如实施例1所述那样制备所述制剂,但还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每克制剂2×108个孢子)。在2011年7月将所述托盘插入所述蜂箱之中,并约每3天更换,直到2011年8月。
观察到:7月下半月中的高温天气(35-38℃的日高点)缩短所述场地中早期种植的向日葵的花期。
在2011年8月10日检查所述托盘。观察到:所述制成粉末的植物处理制剂为干燥的并且没有结块。
在2011年8月10日提取向日葵样品。观察到:大约75-80%的花已经失去了大的外围花瓣。在上述1-3天中下了一些雨(表层土壤是湿润的)。
采样:对向日葵花头进行抽样,涉及四个熊蜂蜂巢#2组(即从所述公路数的第二个)和四个熊蜂蜂巢#4组(即从所述公路数的第四个)。在与所述公路成直角横跨所述场地形成的横断面中距所述四个熊蜂蜂巢组的五个距离处(在3m、40m、80m、120m和160m处)收集所述花头。在每个采样距离采取四个向日葵花头,放置在塑料补片袋中,并运送到实验室。
样品的处理:根据以下步骤,通过将小花置于百草枯氯霉素琼脂(PCA)上估算所收集的向日葵花头的小花中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发生率,而后检查真菌的孢子形成:
使用反复消毒的镊子从每个向日葵花头的约12-15个随机区域采摘共约160-200朵小花。每个区域都是具有成长中的种子(即不是从所述花头的中心)和约1.0-1.5cm跨度的区域。将来自每个花头的约一半的小花散落(实践中尽可能分散地)到两个皮氏培养皿的每一个中的PCA上。将有小花的皮氏培养皿放置在半透明的塑料盒中并避免阳光直射而进行培育。小花是有点蓬松并没有与琼脂培养基良好地接触,但是开始衰老并均匀地(“一致”)变成淡棕色。
将从其上取下小花的向日葵花头放置在寒冷的房间里。
在培育5天和7天后目视检查放置的小花的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形成,并在8天后显微镜评估,再过18天后再次显微镜评估。在每次评估时,使用以下等递增尺度分级对每个培养皿中的小花总体地评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形成发生率:0=无孢子形成;1=1-10%的小花形成孢子;2=11-20%;3=21-30%……10=91-100%。对于四个向日葵花头的每一个的培养皿A和培养皿B的这些值列在下面的表2和表3的各列中。所述尺度分级的范围的中点(即0%、5%、15%、25%……95%)用来给出估计的%值。从列A和列B中的值的中点值得到每个花头的平均%值。在从蜂箱的给定距离收集到的所述四个花头的平均%值提供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形成于其上的小花的总体估计的平均%值(每个表的右边的列中以粗体显示的值)。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8天:下面的表2和表3显示了放置后8天评估的结果。这些表显示了对于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其为成功媒介所述植物处理剂至小花的测量。
表2:横断面1(对于四个熊蜂蜂巢#2组)
表3:横断面2(对于四个熊蜂蜂巢#4组)
*在实验室中时此板明显地被C.rosea污染了,放弃。因此,所述数据未被包括在估算之中。
在小花的多个(或全部)部位上发现了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孢子。
在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孢子的小花上发现几乎没有其它真菌生长(即菌丝体和/或孢子形成)。这与没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形成对比。这对于皮氏培养皿中的小花是清楚的,其中假设所述培养皿中的琼脂在使用前被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粉红螺旋聚孢霉在所有所述小花上大量地形成孢子,但几乎不存在其它真菌生长。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孢子的小花上其它真菌稀少或不存在的发现表明:粉红螺旋聚孢霉通常先形成(假设内生性地)于所述花朵中,并排除其它真菌的形成和成长。这也表明:粉红螺旋聚孢霉对于向日葵小花的移植有很好的生态适应。
当在第8天(和更早些时候)评估时,其上粉红螺旋聚孢霉没有形成孢子的小花上布满了大量的菌丝体和其他真菌孢子。这些真菌是各种衰老植物组织上很常见的种类,包括:烟草赤星病菌(丰富)、枝孢霉(丰富)、青霉菌和曲霉(均常见)、附球孢菌(不频繁)、镰刀菌(不频繁)以及根霉(不频繁)。当在现场采摘向日葵时和当将小花置于PCA上时,这些真菌可能作为孢子(或其它繁殖体)存在于小花的表面上。它们不被认为是内生菌。根霉菌可导致向日葵的颈部和花头部腐烂(在附近场地中发现一个花头的颈部和花头部腐烂,发现这是置于实验室中时由根霉引起)。
假定从小花回收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已经由熊蜂媒介到向日葵花头。从其上回收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向日葵花头的发生率对于横断面#1为35%、对于横断面#2为55%。小花(包括来自没有检测到粉红螺旋聚孢霉的花头)的发生率普遍低(对于横断面#1约2-6%,对于横断面#2约0-11%)。
将螺旋聚孢霉在横断面#1中媒介至少160m、在横断面#2中媒介至少120m。
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在媒介横断面之中存在连续的梯度(例如随距熊蜂蜂群箱的距离下降)。发生率数据表明:媒介是相当均匀的。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18天:
下面的表4和表5显示了在放置后18天时评估的结果。这些表显示了对于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其为成功将所述植物处理剂媒介至花朵的测量。
表4:横断面1(对于四个熊蜂蜂箱#2组)
表5:横断面2(对于四个熊蜂蜂箱#4组)
在培养18天后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的孢子比在培养8天后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的孢子更丰富。
非致病菌(枝孢菌属和交链孢霉)已发展到覆盖许多小花。粉红螺旋聚孢霉经常生长覆盖非致病菌的菌丝体并明显地作为寄生物(即作为“吃”其他真菌的真菌上寄生物)。
在几朵小花上发现了灰霉菌(灰霉病)(这可能是潮湿天气中的花头腐烂病菌)。
存在昆虫虫粪(相对大的圆柱块)并且在几块板上很多。这些板上的许多小花被部分地吃掉并表现得很湿。没有发现昆虫的幼虫。
培养18天后小花上的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发生率比培养8天后的更大,这可能表明对于粉红螺旋聚孢霉来说小花在PCA上需要超过8天来充分衰老以达到完全形成孢子发生率。注意考虑了在培育期间粉红螺旋聚孢霉在小花之间的传播。
粉红螺旋聚孢霉在两个横断面中形成孢子的发生率相对于培养8天的值增长了几倍。从这些数据看,培养8天不足以捕获粉红螺旋聚孢霉完全程度地形成孢子(以及隐含的小花定植)。对于许多种植物组织,例如与百草枯介质主要接触的叶子平片,8天是足够的。但是,“毛茸茸的”小花往往只能有限的接触,至少在最初阶段,并因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衰老。
横断面2中的向日葵花头的小花中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孢子的平均发生率为约33%,相比之下,横断面1仅为14%。
在横断面2的所有向日葵花头中发现了至少一些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但横断面1中10%的花头缺少粉红螺旋聚孢霉。
几乎没有关于横断面1中的小花上的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发生率的任何渐变的指示(因此媒介的成功),但是在横断面2中80m后发生率的下降是明显的。
场地2
第二个测试地点包括6英亩的向日葵田(场地2),其为场地1的延续,但考虑到潮湿的土壤条件,其比场地1晚种植。在2011年8月10日观察到刚刚开始开花。在2011年8月10日那天晚些时候,将一组四个熊蜂蜂箱从场地1移到场地2。
在2011年8月10日,用如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植物处理制剂对来自场地2的约6朵花人工接种。
在2011年8月26日,在场地2中的横断面收集花(如场地1中那样距四个蜂箱相同距离)。还收集了人工接种粉末制剂的小花。
对场地2中的花头和叶子进行了疾病、霉菌和昆虫调查,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诊断。
如上文对于场地1所描述的那样,在2011年8月27日,将来自采样的花的小花放置于PCA上。将次采样的花头保存在开口补片袋用于稍后检查。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9天
下面的表6示出了放置后9天时评估的结果。这个表显示了对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
表6:横断面1(注:在约20%的花头上观察到昆虫(向日葵螟)的损害。有一组四个蜂箱距离横断面最近,但来自别的四个蜂箱的蜂可能参与。在2011年8月26日,发现该组四个蜂箱被动物损坏)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15天:下面的表7示出了放置后15天时评估的结果。这个表显示了对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
表7:横断面1(注:在很多花头上观察到昆虫(向日葵螟)的损害。有一组四个熊蜂蜂箱最接近横断面,但来自别的四个熊蜂蜂箱的蜜蜂可能参与。在2011年8月26日,发现该组四个熊蜂蜂箱被动物损坏。)
结果与讨论-场地2中的人工授粉花头:下面的表8示出了人工授粉的向日葵花头的结果。这个表显示了对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
表8
场地3
第三个测试地点包括约9英亩组成的向日葵田。场地3处于开花中期。如场地1所描述的四个熊蜂蜂箱被置于将所述场地一分为二的道路中,并且临近一半的场地中的向日葵。根据如场地1和场地2中那样相同的采样程序和距四个熊蜂蜂箱的距离,从场地3中的横断面采集花。
对场地#3中的花头和叶子进行了疾病、霉菌和昆虫调查,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诊断。
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在2011年8月29日,将来自采样的花的小花置于PCA上。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7天:下面的表9示出了放置后7天时评估的结果。这个表显示了对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
表9
结果与讨论-放置后13天:下面的表10示出了放置后15天时评估的结果。这个表显示了对具有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小花的平均百分比的估计。
表10
对于场地2和场地3,在将小花移除后,将所述花头保持在用于取样的补片袋中(袋开口)。当在9天检查时,在一些花头的多个部分(包括在一些情况下,无种子的中央部分)发现了粉红螺旋聚孢霉形成一些孢子。在人工接种的花头上(但是不规则地)生成孢子最严重(如预期那样,假定施加了粉末的负荷)。某些其它真菌(枝孢菌属)生成孢子严重;这些可能具有特别的接种量而得以“领先”。与定植花同时放置的未成熟的种子被生成孢子完全地覆盖。
实施例4:来自用熊蜂媒介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加上苏云金杆菌处理的 向日葵的种子和未处理的对照向日葵的种子的评估
从场地1获得种子样品(如实施例3中所述),以及从未经处理的向日葵中获得种子样品。将每组种子的子样本放置到琼脂培养基以测试:种子完全发芽的能力;粉红螺旋聚孢霉存在/不存在;种子上其它真菌(包括致病的病原体)的存在。
将每组(即场地#1和对照场地)的15个子样本(每个子样本包括40-50个种子)放置在皮氏培养皿中PCA培养基上。所述培养基包含百草枯以加速组织衰老和粉红螺旋聚孢霉、氯霉素(抗菌抗生素)的回收,但没有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大部分子样本包含向日葵花头的其它部分的一些带黑色的片段。所述培养皿被培养于塑料盒中,并如所需那样在2周以上的间隔时使用解剖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检查。
结果:
种子发芽率:对照向日葵-70.7%;来自场地1的向日葵-89.7%。
因此,来自上文所述的蜂媒介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未处理的对照组的种子发芽率高约27%。
平均值仅包括那些产生良好健康根基的种子。那些没有产生根基或立即中止的根基(例如出现的时候是褐色)被认定为未发芽。
未发芽的实际值:
对照组:10/48、16/56、10/42、20/49、14/38、10/40、14/44、4/28、16/40、12/36、8/30、6/28、12/39、13/45、12/41。177/604=29.3%
蜂媒介:4/32、8/46、10/54、4/51、2/28、4/48、2/41、4/62、6/44、4/49、9/50、2/36、2/35、3/35、4/49。68/660=10.3%
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回收:在14天的观察期限内粉红螺旋聚孢霉没有在任何向日葵种子上形成孢子。粉红螺旋聚孢霉确实在一些组织片段上形成孢子,假定这些组织片段来自向日葵花头,但只是在蜂媒介的材料中。
在这一点上,似乎螺旋聚孢霉不会在向日葵种子中形成,或者如果形成,没有从它们中生长出。
其它真菌:清楚的是:在对照场地的种子上的霉比场地1的种子中的霉丰富得多。在对照种子中:镰刀菌-很常见;青霉菌-常见;灰霉菌-中度常见;无孢子其它真菌仅有菌丝体,因此没有确定。场地1的种子中:镰刀菌、青霉菌和一些根霉,但所有都远低于对照组中的频率。未发现灰霉菌。
在两种样品中,就一种或多种的这些真菌而言,一些种子表现出发育中止。
枝孢菌属和链格孢属在两批种子的种子种皮(“外皮”或“壳”)上是常见的,但没有表现出引起任何问题。
这些发现表明:本文中公开的处理使向日葵种子发芽率增强了27%,并大大降低了真菌(霉菌)存在的水平。

Claims (47)

1.一种用于植物处理的制剂,所述制剂包含:
a)颗粒硅酸钙;和
b)与所述颗粒硅酸钙结合的植物处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到至少一些所述硅酸钙上以形成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包含约5wt%至15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包含约7wt%至8wt%的稳定的植物处理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中,至少一些所述硅酸钙为游离硅酸钙,并且所述制剂包含约10wt%至25wt%的游离硅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17wt%至18wt%的游离硅酸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微生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真菌孢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粉红螺旋聚孢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球孢白僵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
a)所述植物处理剂包含真菌孢子;
b)所述真菌孢子结合到至少一些所述硅酸钙上;并且
c)所述植物处理剂具有每克硅酸钙约1×109至4×109个孢子的密度,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至所述硅酸钙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每克硅酸钙约2×109个孢子,所述植物处理剂结合至所述硅酸钙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每克制剂约2×108至约4×108个的孢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颗粒硅酸钙包含具有约45微米至约75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颗粒硅酸钙包含具有约45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还包含与所述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的吸湿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湿剂包含硅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硅胶包含具有约700微米至4000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硅胶包含具有约840微米的筛目标号的颗粒。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0.5wt%至5wt%的吸湿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1wt%的吸湿剂。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还包含与所述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的吸引剂,用于将所述制剂吸引至植物和/或媒介昆虫。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引剂具有净正静电电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引剂包含矿物的混合物。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5wt%至约20wt%的吸引剂。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10wt%的吸引剂。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引剂具有约35微米至约75微米的筛目标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引剂具有约45微米的筛目标号。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还包含与所述颗粒硅酸钙和植物处理剂混合的稀释剂。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稀释剂包含面粉。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稀释剂包含黑麦面粉、小麦面粉、斯佩尔特面粉、大米面粉和玉米面粉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稀释剂包含玉米面粉。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50wt%至75wt%的稀释剂。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64wt%的稀释剂。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稀释剂具有约75微米至约250微米的筛目标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稀释剂具有约125微米的筛目标号。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还包含抗结块剂。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抗结块剂包含氧化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0.75wt%至5.0wt%的氧化镁。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包含约1wt%至约1.5wt%的氧化镁。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抗结块剂具有约75微米至约150微米的筛目标号。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抗结块剂具有约125微米的筛目标号。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剂用于处理植物中核盘菌、灰霉菌和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中的至少一种的用途。
4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剂用于治疗油菜籽植物和向日葵植物中至少一种中的疾病的用途。
4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剂用于增加作物的发芽率的用途。
4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剂用作蜂媒介试剂的用途。
47.根据权利要求16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吸湿剂具有选择为太大无法由昆虫携带的颗粒尺寸。
CN201380019925.4A 2012-03-12 2013-03-11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Pending CN1042709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9540P 2012-03-12 2012-03-12
US61/609,540 2012-03-12
PCT/CA2013/050179 WO2013134870A1 (en) 2012-03-12 2013-03-11 A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particulate calcium silicate and clonostachys rosea for treating pla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0950A true CN104270950A (zh) 2015-01-07

Family

ID=4916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925.4A Pending CN104270950A (zh) 2012-03-12 2013-03-11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2) US9380777B2 (zh)
EP (1) EP2825049A4 (zh)
JP (1) JP2015511590A (zh)
KR (1) KR20150002663A (zh)
CN (1) CN104270950A (zh)
AU (2) AU2013232699B2 (zh)
CA (2) CA2867076C (zh)
CL (1) CL2014002398A1 (zh)
HK (1) HK1206200A1 (zh)
IL (1) IL234490A (zh)
IN (1) IN2014DN08499A (zh)
MX (1) MX360682B (zh)
PE (1) PE20142458A1 (zh)
RU (1) RU2653885C2 (zh)
WO (1) WO20131348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8099B2 (en) 2012-03-12 2018-05-15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particulate calcium silicate and clonostachys rosea for treating plants
CN112760230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粉红粘帚霉、粉红粘帚霉菌液及在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害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R201903335T4 (tr) 2013-09-11 2019-03-21 Bee Vectoring Tech Inc Biyolojik bir kontrol ajanı olarak clonostachys rosea izole suşunun kullanımı.
CN110248541B (zh) 2016-12-02 2022-04-29 蜂传播媒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蜂箱的接种系统和相关方法
JP6280664B1 (ja) * 2017-05-09 2018-02-14 千葉県 病害虫防除方法、病害虫防除資材、病害虫防除資材の生産方法、病害虫防除資材の生産装置、病害虫防除資材の搬送方法、病害虫防除資材の放飼方法、及び病害虫防除資材の圃場定着方法
KR102099419B1 (ko) * 2019-01-02 2020-04-09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폴리에틸렌글리콜, 탈지유 및 유용 미생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식물병 방제를 위한 비-벡터링용 조성물
WO2023144388A1 (en) 2022-01-31 2023-08-03 Hassani Mounir Insect pest control by a mixture of luring substances with pathogenic bio insecticid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4949A (en) * 1959-10-12 1962-05-15 Du Pont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hlorophenol mercury sulfate and tetramethlthiuram isulfide
US3833731A (en) * 1970-12-28 1974-09-03 Merck & Co Inc Dihalomethylglutaronitriles used as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
US6306386B1 (en) * 1999-07-26 2001-10-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Biological contro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spores of nontoxigenic strains of fungi for toxin control of food crops
USRE38958E1 (en) * 1991-04-18 2006-01-31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s and formulations for control of pests
CN102341493A (zh) * 2008-10-14 2012-02-01 格林泰德有限公司 昆虫病原真菌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0174A (en) 1960-07-29 1963-08-06 Pittsburgh Plate Glass Co Preparation of wettable powders of 2-heptadecyl-2-imidazoline
GB1470385A (en) 1974-04-03 1977-04-14 Nat Res Dev Beehives
US4421544A (en) 1982-06-01 1983-12-20 Agrigenetics Corporation Legume-inoculating composition
US4985060A (en) 1985-07-04 1991-01-15 Saken Corporation Soil conditioners
US5683689A (en) * 1991-04-18 1997-11-04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ntrolling cockroaches, carpenter ants, and pharaoh ants using strains of beauveria bassiana
US5348511A (en) 1993-05-12 1994-09-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Beehive-mounted device for utilizing honeybees (hymenoptera: apida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biocontrol agents
US5614188A (en) * 1993-10-06 1997-03-25 Murakashi Lime Industry Co., Ltd. Anti-fusarium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trains of bacillus Sp., a chitin-containing material, and a powdery material
DE4404702A1 (de) 1994-02-15 1995-08-31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Wasserdispergierbare Granulate auf der Basis lebender Organismen
JPH0823963A (ja) * 1994-07-21 1996-01-30 Idemitsu Kosan Co Ltd 植物の栽培方法
US5733774A (en) 1995-02-02 1998-03-31 Ecoscienc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stable bacteria and bacterial formulations
US5989100A (en) 1997-09-08 1999-11-23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Bee disseminator of biological controls
JP4372975B2 (ja) * 2000-06-22 2009-11-25 株式会社テイエス植物研究所 種子病害防除方法
US20040022860A1 (en) 2000-08-22 2004-02-05 Johson Von Walter Releas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DE10054048A1 (de) 2000-10-31 2002-05-16 Ver Fuer Wesensgemaese Bienenh Behandlungsmittelanordnung und Behandlungssatz, insbesondere zur Bekämpfung von Bienenschädlingen
NZ511845A (en) 2001-05-22 2003-11-28 Amberley Man Services Ltd Spraying system, typically for beehive, with spraying of combined entrance and exit passage
NZ539962A (en) 2005-05-11 2008-04-30 Encoate Holdings Ltd Methods of producing stabilised forms of fungal spores, mycelia and/or sporophores by use of a biopolymer composition
BRPI0615662A2 (pt) 2005-09-08 2011-05-24 Cornell Res Foundation Inc formulações de microorganismos viáveis e seus métodos de produção e uso
CN105284792A (zh) * 2006-02-27 2016-02-03 西北大学 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或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微乳液形式组合物
UA27312U (en) 2007-06-15 2007-10-25 Zaporizhia Medical Academy Of Technique for arresting bleeding originating from duodenal ulcer
US20120021906A1 (en) * 2009-03-23 2012-01-26 John Clifford Sutton Fungal inoculant compositions
MX2011012740A (es) 2009-05-29 2012-03-06 Biobest Belgium Nv Dispositivo diseminador montado en colmena.
GB0915418D0 (en) 2009-09-04 2009-10-07 Biobest Belgium Nv Pesticides and beneficial organisms
CL2010000108A1 (es) 2010-02-09 2010-06-11 Instituto De Investig Agropecuarias Dispositivo para perfeccionar una colmena o los sistemas apicolas, dividido en dos secciones, una de entrada y otra de salida de abejas; constituido por al menos dos camaras, una tapa abatible de tragaluz y en un sector una lamina de filtro uv, deflectores y dispensadores de microorganismos en cada camara; y metodo asociado.
CA2867076C (en) 2012-03-12 2016-09-27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A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particulate calcium silicate and clonostachys rosea for treating pla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4949A (en) * 1959-10-12 1962-05-15 Du Pont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hlorophenol mercury sulfate and tetramethlthiuram isulfide
US3833731A (en) * 1970-12-28 1974-09-03 Merck & Co Inc Dihalomethylglutaronitriles used as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
USRE38958E1 (en) * 1991-04-18 2006-01-31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s and formulations for control of pests
US6306386B1 (en) * 1999-07-26 2001-10-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Biological contro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spores of nontoxigenic strains of fungi for toxin control of food crops
CN102341493A (zh) * 2008-10-14 2012-02-01 格林泰德有限公司 昆虫病原真菌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 PENG等: "Effectiveness of Honey Bees for Applying the Biocontrol Agent Gliocladium Roseum to Strawberry Flowers to Suppress Botrytis Cinerea",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vol. 14, no. 2, 29 December 2009 (2009-12-29), pages 117 - 129 *
JAWAHAR L等: "Honey Bees (Hymenoptera: Apidae) as Vector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for Control of Banded Sunflower Moth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ENVIRON. ENTOMOL》 *
JAWAHAR L等: "Honey Bees (Hymenoptera: Apidae) as Vector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for Control of Banded Sunflower Moth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ENVIRON. ENTOMOL》, vol. 28, no. 6, 31 December 1999 (1999-12-31), pages 1172 - 1176, XP 055166996, DOI: doi:10.1093/ee/28.6.1172 *
LAWRENCE E等: "The use of silicon for 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reducing fungicide applications and enhancing host plant resistance", 《STUDIES IN PLANT SCIENCE》, no. 8, 19 June 2007 (2007-06-19), pages 171 - 184 *
SELIM DEDEJ等: "《Effectiveness of honey bees in delivering the biocontrol agent Bacillus subtilis to blueberry flowers to suppress mummy berry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 *
SELIM DEDEJ等: "《Effectiveness of honey bees in delivering the biocontrol agent Bacillus subtilis to blueberry flowers to suppress mummy berry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 no. 31, 27 August 2004 (2004-08-27), pages 422 - 42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8099B2 (en) 2012-03-12 2018-05-15 Bee Vectoring Technology Inc.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particulate calcium silicate and clonostachys rosea for treating plants
CN112760230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粉红粘帚霉、粉红粘帚霉菌液及在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害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E20142458A1 (es) 2015-02-07
US9968099B2 (en) 2018-05-15
US20150023906A1 (en) 2015-01-22
US9380777B2 (en) 2016-07-05
JP2015511590A (ja) 2015-04-20
AU2016203562A1 (en) 2016-06-16
RU2653885C2 (ru) 2018-05-15
CA2867076C (en) 2016-09-27
MX360682B (es) 2018-11-13
HK1206200A1 (zh) 2016-01-08
US20160213006A1 (en) 2016-07-28
RU2014141060A (ru) 2016-05-10
AU2013232699A1 (en) 2014-10-30
IN2014DN08499A (zh) 2015-05-15
CL2014002398A1 (es) 2015-02-27
AU2013232699B2 (en) 2016-03-03
WO2013134870A1 (en) 2013-09-19
KR20150002663A (ko) 2015-01-07
IL234490A (en) 2017-06-29
EP2825049A1 (en) 2015-01-21
CA2867076A1 (en) 2013-09-19
CA2934314A1 (en) 2013-09-19
MX2014011059A (es) 2015-05-11
EP2825049A4 (en)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0950A (zh) 用于处理植物的包含颗粒硅酸钙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制剂
CN105705629A (zh) 用作生物防治剂的粉红粘帚霉的分离株
CN101842476A (zh) 用于递送生物防治真菌以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水分散性制剂
Wiwattanapatapee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Bacillus megaterium-alginate microcapsules for control of rice sheath blight disease
Wiwattanapatapee et al. Effervescent fast-disintegrating bacterial formulation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rice sheath blight
CN101444226A (zh)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和温室白粉虱的蜡蚧轮枝菌水分散粒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US11013229B2 (en) Methods and formulations for storing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Leemon In-hive fungal biocontrol of small hive beetle
CN103583570B (zh) 一种在蚕桑生产上广谱杀菌抗病毒多效药物及其应用
JP2013078306A (ja) 家畜用床敷材
CN105362301A (zh) 一种食线虫性真菌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01033B (zh) 一株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木霉菌及其应用
Wright et al. Surface coating aids survival of Serratia entomophila (Enterobacteriaceae) in granules for surface application
US5312622A (en) Acaricidal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EP4027794A1 (en) Hydroge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tist cells
AU2019351535A1 (en) Solid composition for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use
van der Steem et al. The perfect match: simultaneous strawberry pollination and bio-sampling of the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um Erwinia pyrifoliae by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CN109997877B (zh) 一种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RU2780624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ыпуска полезных клещей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я
Ramanuj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of soil microbes and their potential utility for biocontrol of pest Madhya Pradesh
CN115226718A (zh) 一种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与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artori et al. Eficacia de bacterias epifíticas en la prevención del tizón foliar del maíz causado por Exserohilum turcicum
Shinkafi et al. Scholars Academic Journal of Biosciences (SAJB) ISSN 2321-6883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