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6525A -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6525A
CN104256525A CN201410476223.5A CN201410476223A CN104256525A CN 104256525 A CN104256525 A CN 104256525A CN 201410476223 A CN201410476223 A CN 201410476223A CN 104256525 A CN104256525 A CN 104256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preparation
aspergillus oryzae
bent
sau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成国
刘章武
金华勇
余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HANXIANG F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HANXIANG F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HANXIANG F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HANXIANG F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62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6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6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6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60Salad dressings; Mayonnaise; Ketchu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Soy Sauces And Products Related Thereto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6~14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00~12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间歇控温发酵后获得小麦酱。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7~12%的食盐,然后接种0.2~0.4%的鲁氏酵母,0.4~0.8%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27~40℃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小麦酱,不但保持了传统发酵小麦酱所具有的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同时改善了传统小麦酱质量不稳定、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为进行工业可控发酵生产小麦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味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每年调味品营业额高达2180亿美元,占食品工业额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目前,我国调味品产业的总产值为1300亿左右(约合200亿美元),占比还不到世界调味品市场总量的10%,行业年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0%左右。与世界调味品行业规模总量相比,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近几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当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早已超过上千万吨,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种类繁多的调味品中,酱类制品占有比较大的比例(30%,2010年统计),对调味品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目前,我国的酱类制品多数以豆酱为主,或者是以豆酱为原料添加一些其他的辅料制成的复合调味酱,这类酱品早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研究报道也相应较多。而其它一些酱产品如腐乳、豆豉等则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作坊式加工,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或即使有一定的规模但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国内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酱比较少见,民间虽有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小麦酱,但产量都不大,而且难以形成产业化,质量参次不齐。小麦酱是农村地区一种传统的调味料,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家庭制作既经济实惠又便于储藏。其多为传统方法生产,制曲和发酵成熟过程中因有很多种微生物的参与而能够发挥多酶系的作用,使其风味独特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开放式的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含盐量高、发酵周期长、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及加工期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酱的酿造普遍采用米曲霉单菌种制曲,其产品风味均不及自然发酵酱制品。米曲霉的中性及碱性蛋白酶活性较高,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的能力较强,但酸性蛋白酶活和糖化酶活较弱,酸性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糖化酶可将淀粉分解成糖类,而糖类可进一步由酵母和乳酸菌发酵分别生成醇和酸。若采用多菌种制曲,如将米曲霉与黑曲霉结合制曲,则可生成酯,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酱的风味口感。
为了解决传统小麦酱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含盐量偏高、发酵周期长、加工期局限性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亟需对传统小麦酱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小麦酱发酵的主要优势菌种作为生产发酵剂,进行可控的人工接种多菌种发酵,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实现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获得的小麦酱质量稳定,发酵时间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6~14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00~12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间歇控温发酵后获得小麦酱。
所述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2~1:8。
所述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3~0.7%,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5~30℃恒温培养箱培养48~72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
所述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所述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
所述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5~0.6%,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8~30℃恒温培养箱培养35~48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
所述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所述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6。
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7~12%的食盐,然后接种0.2~0.4%的鲁氏酵母,0.4~0.8%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27~40℃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小麦酱,不但保持了传统发酵小麦酱所具有的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同时改善了传统小麦酱质量不稳定、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为进行工业可控发酵生产小麦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6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00℃,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2,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7%的食盐,然后接种0.2%的鲁氏酵母,0.4%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27℃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3%,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5%,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35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实施例2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8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0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4,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9%的食盐,然后接种0.3%的鲁氏酵母,0.5%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29℃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4%,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6℃恒温培养箱培养52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6%,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9℃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实施例3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10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10℃,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6,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0%的食盐,然后接种0.4%的鲁氏酵母,0.6%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30℃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5%,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60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5%,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30℃恒温培养箱培养42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实施例4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12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1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8,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1%的食盐,然后接种0.2%的鲁氏酵母,0.7%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32℃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6%,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7℃恒温培养箱培养72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6%,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38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实施例5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14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20℃,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5,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2%的食盐,然后接种0.3%的鲁氏酵母,0.8%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36℃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7%,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30℃恒温培养箱培养56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5%,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9℃恒温培养箱培养46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实施例6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9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2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7,间歇控温发酵,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8%的食盐,然后接种0.4%的鲁氏酵母,0.6%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40℃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获得小麦酱。
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45%,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9℃恒温培养箱培养66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6%,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30℃恒温培养箱培养44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经分析结果计算得到实施例3制备的小麦酱与自然发酵小麦酱各指标对比表,见表1。由表1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小麦酱氨基酸态氮值与总酸值略高于自然发酵小麦酱,食盐含量有所降低,其余指标与自然发酵小麦酱基本一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酱卫生标准GB 2718-2003为参考,符合酱制品标准。
表1
产品指标 人工发酵产品 自然发酵产品 国标
氨基酸态氮值(g/100g) 1.57 1.46 ≥0.3(甜面酱)
总酸% 1.52 1.49 ≤2
食盐含量% 7.3 12.2 ≥7(甜面酱)
大肠杆菌(MPN/100ml) 13 16 ≤30
致病菌 未检出 未检出 不得检出

Claims (9)

1.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小麦经过清洗浸泡,浸泡时间为6~14h,小麦吸水量为70~80%;然后蒸料,蒸料温度为100~125℃,冷却后进行接种曲,间歇控温发酵后获得小麦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米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米曲霉菌种添加量为质量比0.3~0.7%,置于28℃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56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麸皮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5~30℃恒温培养箱培养48~72h,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当麸皮表面产有大量黄绿色孢子时停止培养;然后取出麸曲,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麸曲粉碎,得到米曲霉种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曲霉的制曲曲料水分含量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曲培养基采用麸皮与水按质量比为5:4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121℃高温蒸汽灭菌锅内,20min后取出,趁热将麸皮摇散;将分离纯化后的黑曲霉接种于有玻璃珠的液体培养基中,黑曲霉菌种添加量为0.5~0.6%,置于30℃摇床,以速率100r/min振荡培养;24h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米曲霉孢子悬液接种装有曲料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于28~30℃恒温培养箱培养35~48h后,种曲成熟;培养期间扣瓶一次,摇瓶2次;然后取出曲料,在40℃烘箱烘干,用冰醋酸消毒粉碎机,将曲料粉碎,得到黑曲霉种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的制曲曲料pH值为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曲是接种黑曲霉与米曲霉,接种的质量比为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控温发酵是指先添加质量百分比为7~12%的食盐,然后接种0.2~0.4%的鲁氏酵母,0.4~0.8%的植物乳酸菌,进行后期发酵;期间定期翻酱,27~40℃条件下间歇式控温发酵35d。
CN201410476223.5A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256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223.5A CN104256525A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223.5A CN104256525A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6525A true CN104256525A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48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223.5A Pending CN104256525A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65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897A (zh) * 2018-01-26 2018-05-29 柳州市美食联盟协会 一种青麦酱的制作方法
CN108968017A (zh) * 2018-06-25 2018-12-11 贵州古香园酿造调味品有限公司 一种低盐甜面酱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1859A (ja) * 1983-02-17 1984-08-30 Showa Sangyo Kk 粉末状ホワイトソ−ス用素材の製造法
CN103141811A (zh) * 2012-12-16 2013-06-12 山东武定府酿造有限公司 甜面酱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1859A (ja) * 1983-02-17 1984-08-30 Showa Sangyo Kk 粉末状ホワイトソ−ス用素材の製造法
CN103141811A (zh) * 2012-12-16 2013-06-12 山东武定府酿造有限公司 甜面酱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云霞,等: ""人工发酵小麦酱生产工艺的研究"", 《中国调味品》 *
李云霞: ""小麦酱发酵菌相分析与人工发酵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897A (zh) * 2018-01-26 2018-05-29 柳州市美食联盟协会 一种青麦酱的制作方法
CN108968017A (zh) * 2018-06-25 2018-12-11 贵州古香园酿造调味品有限公司 一种低盐甜面酱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4318B (zh) 一种应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黄酒的方法
CN101326972B (zh) 一种降解亚硝酸盐的酸菜直投发酵剂
CN100527992C (zh) 生产豆豉的纯种发酵工艺
CN101897429B (zh) 用于郫县豆瓣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7897A (zh) 一种多菌种制曲的酱油及其生产工艺
CN103255092B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酸化浸米的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06957762B (zh) 一种甜型红曲黄酒生物发酵降糖的酿造方法
CN105053976A (zh) 一种混合菌种分步发酵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599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应用
CN104593191A (zh) 一种应用乳酸菌酿造黄酒的方法
CN109762742A (zh) 一株米曲霉za184及其应用
CN103829166A (zh) 一种溶栓豆豉的制备方法
CN1568790A (zh) 黄豆酱混合菌种发酵剂的生产方法
CN107022467B (zh) 一种高游离态氨基酸食醋的酿造方法
CN104946571B (zh) 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和在芥菜酱加工中的应用
CN104987972B (zh) 一种酿造用液体红曲的制备方法
CN101194636A (zh) 一种快速生产粘豆包的方法
CN103103135B (zh) 一种米曲霉菌株及其液态发酵生产真菌α-淀粉酶的方法
CN107586729B (zh) 一株米曲霉za138及其应用
CN110004090A (zh) 一种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在发酵酸菜中的应用
CN105104610A (zh) 一种茶叶发酵菌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256525A (zh) 一种小麦酱的制备方法
CN116656565B (zh)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151042A (zh) 一种产l-乳酸和乙酸乙酯的米酸发酵工艺及其专用菌
CN105647815B (zh) 一种提高米曲霉曲酸产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