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5590B - 氧化锌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氧化锌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5590B
CN104245590B CN201280072259.6A CN201280072259A CN104245590B CN 104245590 B CN104245590 B CN 104245590B CN 201280072259 A CN201280072259 A CN 201280072259A CN 104245590 B CN104245590 B CN 104245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mentioned
air
fume
transf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22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5590A (zh
Inventor
姜景皓
金钟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5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5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6/00Heat treatments such as Calcining; Fusing ; Pyrolysis
    • B01J6/005Fusing
    • B01J6/007Fusing in crucib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2Oxides; Hydr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锌制备系统,其包括:锌熔融部,对锌进行熔融来生成锌熔融液,锌蒸发管,从锌熔融部接收锌熔融液并生成锌蒸气,锌蒸气供给线,用于供给从锌蒸发管排出的锌蒸气,空气移送线,借助鼓风机的送风力提供空气移动路径,借助锌蒸气供给线向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供给锌蒸气,使由空气中包含的氧和锌蒸气反应而生成的氧化锌与空气一同排出,以及发热部,设置于空气移送线,用于加热用于与锌蒸气相混合的空气;锌熔融部、锌蒸发管及锌蒸气供给线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空气移送线,用于将空气移送线内的空气所具有的热或生成氧化锌时产生的反应热用于锌的熔融或蒸发;上述氧化锌制备系统利用从加热空气中回收的热和生成氧化锌时产生的反应热。

Description

氧化锌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锌制备系统,更详细地,涉及能够生产以金属锌为原料的高纯度氧化锌粉末,并能在氧化锌的生产过程中回收锌和氧的反应热,从而替代为锌的熔融热及蒸发热来供给,由此减少外部的热源供给,并减少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的氧化锌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金属锌随着在常温环境下与氧接触,慢慢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变成坚硬的皮膜形态的氧化锌。高温的锌蒸气与氧相接触时,急速发生反应,而变成白色粉末形态的氧化锌。利用这种原理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相当于干法,具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并且,作为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具有在将溶解于酸和碱溶液的锌通过化学反应提取为氧化锌之后进行分离及提纯的化学方式,这种方式称作湿式法。
直接法作为通过在混合锌矿和煤炭并向旋转窑投入之后,对此进行燃烧来制造氧化锌的方法,虽然生产成本低,但却因严重污染环境而从发达国家消失的制备方法,韩国国内也持续地回避使用这种方法。
间接法作为通过使锌块在高温的电炉中蒸发之后,使锌蒸气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生产氧化锌的方法,虽然基本上没有环境污染,且可以生产高纯度的产品,但原料价格昂贵,且电炉的耗电量大,具有生成成本高的缺点。
湿式法为在将锌矿溶解于酸或碱溶液,并以化学方式浸出及净化氧化锌之后,对此进行浓缩及干燥来生产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产品纯度和生产成本相当于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中间,但仍具有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出能够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氧化锌制备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生产以金属锌为原料的高纯度氧化锌粉末,并能在氧化锌的合成过程中回收锌和氧的反应热,从而替代为锌的熔融热及蒸发热来供给,由此减少外部的热源供给,并减少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
通过对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用于制备氧化锌,并包括:锌熔融部,对锌进行熔融来生成锌熔融液,锌蒸发管,从上述锌熔融部接收锌熔融液并生成锌蒸气,锌蒸气供给线,用于供给从上述锌蒸发管排出的锌蒸气,空气移送线,借助鼓风机的送风力来提供空气移动路径,借助上述锌蒸气供给线向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供给锌蒸气,并使由包含于空气中的氧和锌蒸气发生反应而生成的氧化锌与空气一同排出,以及发热部,设置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用于加热用于与锌蒸气相混合的空气;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用于将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部的空气所具有的热或生成氧化锌时产生的反应热利用于锌的熔融至蒸发的方式。
可沿着上述空气移送线将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设置多个,使锌蒸气和空气中的氧在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部的多个区域发生多重反应。
可在上述空气移送线设置用于耐火及保温的耐火保温材料,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可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用于使向上述空气移送线供给的空气与被上述发热部加热并与氧化锌一同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预热。
上述锌熔融部及上述锌蒸发管可以由碳化硅(SIC,siliconcarbide)或导热性材质形成,用于将在上述空气移送线内自行生成的化学反应热进行回收并作为锌的熔融及蒸发所需的热量重新供给。
上述锌蒸气供给线可包括锌蒸气供给管,上述锌蒸气供给管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可在上述锌蒸气供给管的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一侧形成形成用于吐出从上述锌蒸发管供给的锌蒸气的多个吐出口。
可将上述锌蒸气供给管设置多个,并分别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蒸发室端口,上述蒸发室端口以包围上述锌蒸发管的开放侧和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开放侧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用于连接上述锌蒸发管和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密闭空间,并形成用于向上述锌蒸发管的开放侧供给从上述锌熔融部溢出的锌熔融液的流路。
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入口可从上述蒸发室端口的内部的下部向上侧突出。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非活性气体供给线,用于提供用于向上述锌熔融部的上部和上述蒸发室端口的内部供给非活性气体的路径;以及第一阀,设置于上述非活性气体供给线,用于开闭分别向上述锌熔融部和上述蒸发室端口进行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氧浓度控制部,上述氧浓度控制部测定借助上述鼓风机排出氧化锌和空气的排出线的内部的氧浓度,并控制上述鼓风机以使所测定的氧浓度成为设定值。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部,上述第一温度控制部用于测定上述空气移送线中上述发热部的后端的空气温度,并控制上述发热部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
本发明可以包括:空气供给线,以用于从上述空气移送线向每个上述锌蒸气供给线之间供给冷却空气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阀,设置于上述空气供给线,用于开闭冷却空气的供给;以及第二温度控制部,用于测定上述空气移送线中连接上述空气供给线的一侧的后端的空气温度,并控制上述第二阀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当制备氧化锌时,利用从被加热的空气中回收的热和在生成氧化锌时产生的反应热,从而节约能量,并将环境污染物的产生最小化,从而贡献于降低环境污染,并防止在锌熔融液的表面生成不必要的氧化物,减少去除这种氧化物所需的过程和设备,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锌熔融部120:锌蒸发管
130:锌蒸气供给线131:吐出口
132:锌蒸气供给管140:空气移送线
141:鼓风机142:耐火保温材料
150:发热部160:热交换器
170:蒸发室端口171:流路
180: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1:第一阀
191:排出线192:氧浓度控制部
193:第一温度控制部194:空气供给线
195:第二阀196:第二温度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实施多种变形,能够具有多种实施例,下面将特定实施例例示于附图中,并进行详细说明。但要理解的是,这并非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实时方式,而是包括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技术范围所含的所有变更、等同技术方案或代替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变更为多种其他不同的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附图标记无关,对相同或相对应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100可包括锌熔融部110、锌蒸发管120、锌蒸气供给线130、空气移送线140及发热部150,氧化锌制备系统100可由自反应系统热回收系统(HRSR,HeatRecycleSelfReactionSystem)实现体现。
锌熔融部110用于对锌(Zn)a,例如锌块进行熔融来生成锌熔融液b,作为一例,可使用熔融炉,并且,锌熔融部110可以与空气移送线140分体设置,并借助从热源供给的热使锌a熔融,或者作为另一例,如本实施例,锌熔融部110可以设置于空气移送线140,并将空气移送线140内的空气(air)所具有的热或生成氧化锌(ZnO)时产生的反应热利用于锌的熔融,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锌熔融部110插入于空气移送线140的内侧。
锌熔融部110可以由碳化硅或导热性材质形成,用于将从发热部150供给的热源或在空气移送线140内自行生成的化学反应热进行回收并作为锌的熔融所需的热量重新供给。碳化硅作为热传递系数高的非金属材质,膨胀系数低,几乎不会发生变形,具有化学稳定性,且容易设置和维修,并能在运行过程中使锌的熔融所需的温度容易地上升。
锌蒸发管120用于从锌熔融部110以自然或人为的方式接收锌熔融液b,并产生锌蒸气c,可由单个或多个构成,作为一例,锌蒸发管120可以与空气移送线140分体设置,并通过单独的热源接收锌熔融液b的蒸发所需的热,或者作为另一例,如本实施例,锌蒸发管120可以设置于空气移送线140,并将空气移送线140内的空气所具有的热或生成氧化锌时生成的反应热利用于锌熔融液b的蒸发,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锌蒸发管120插入于空气移送线140的内侧。
锌蒸发管120可以由碳化硅或导热性材质形成,用于将从发热部150供给的热源或在空气移送线140内自行生成的化学反应热进行回收并作为锌的蒸发所需的热量重新供给。
锌蒸气供给线130用于供给从锌蒸发管120排出的锌蒸气c,如本实施例,可以包括锌蒸气供给管132,上述锌蒸气供给管132插入于空气移送线140的内侧,在锌蒸气供给管132插入于空气移送线140的一侧形成用于吐出从锌蒸发管120供给的锌蒸气c的多个吐出口131。其中,锌蒸气供给管132可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吐出口1331,可在空气移送线140以插入方式设置多个锌蒸气供给管132,从而提高空气移送线140内的锌蒸气c的均匀性,与锌熔融部110一样,锌蒸气供给管132可由碳化硅材质形成,以供给发热部150的热源或自行生成反应热。
空气移送线140可呈密闭的结构,借助鼓风机(blower)141的送风力来提供空气移动路径,借助锌蒸气供给线130向上述空气移送线140的内侧供给锌蒸气c,并使由包含于空气中的氧和锌蒸气c发生反应而生成的氧化锌以与空气一同排出,为了耐火及保温以防止被外部夺去热和由高温引起的火灾危险,可在上述空气移送线140的外侧面设置耐火保温材料142。另一方面,通过鼓风机141排出的氧化锌向产品包装室移送,从而被包装成产品,例如包装成粉末形态。此时,包含于氧化锌的空气在包装过程中被分离,并向大气中排放。
沿着空气移送线140将锌熔融部110、锌蒸发管120及锌蒸气供给线130设置多个,使锌蒸气c和空气中的氧在空气移送线140内的多个区域,例如发生多个氧化反应的区域发生多重反应,并且,如本实施例,分别设置三个,从而能够构成第一反应部、第二反应部及第三反应部。
另一方面,可以在锌蒸发管120、锌蒸气供给线130设置蒸发室端口170。
蒸发室端口170以包围锌蒸发管120的开放侧和锌蒸气供给线130例如锌蒸气供给管132的开放侧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用于连接新蒸发管120和锌蒸气供给线130的密闭空间,并形成用于向锌蒸发管120的开放侧供给从锌熔融部110溢出的锌熔融液b的流路171,蒸发室端口170可由耐火保温材料包围。并且,锌蒸气供给线130的入口可从蒸发室端口170内的下部向上侧突出。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100还可包括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和第一阀181,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提供用于向锌熔融部110的上部和蒸发室端口170内供给非活性气体的路径,活性气体供给线180以一侧分支为两端的方式,从外部的非活性气体供给部接收非活性气体,例如氩气(Ar)后,分别向锌熔融部110的上部和蒸发室端口170供给。并且,第一阀181设置于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用于开闭分别向锌熔融部110和蒸发室端口170进行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例如氩气,如本实施例,上述第一阀181可由一对构成,并分别设置于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的分支线。
蒸发室端口170起到使锌蒸发管120及锌蒸气供给线130从锌熔融部110独立的作用,并通过维持气密来阻隔空气的相互流通。并且,借助非活性气体供给管180向锌熔融部110和锌蒸发管120注入非活性气体,从而排出残留于上述锌熔融部110和上述锌蒸发管120的内部的空气,并使锌熔融液b和空气相互隔离,从而在根本上阻断在锌熔融液b中生成氧化皮膜或不必要的氧化物。
蒸发室端口170除了流路171和锌蒸气供给管132之外,整体被密封,由于沿着蒸发室端口170的内侧注入非活性气体,因而比重较低的空气通过流路171和锌蒸气供给管132向外部排出,在蒸发室端口170的内部,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设置锌蒸气供给管132,从而内部的空气全部排出,仅剩下比重较重的非活性气体。并且,向外部露出的锌熔融部110内的锌熔融液b的上部表面因比重较重的氩气而与空气相阻隔,若运行鼓风机141,则锌蒸气供给管132内的压力变为负压,从而使锌熔融液b通过流路171从锌熔融部110向锌蒸发管120供给,并使锌蒸气c通过锌蒸气供给管132向空气移送线140侧移动。而且,由于流路171被加工成水封(Waterseal)形态,因而能够完整地阻隔空气从锌熔融部110向蒸发室端口170内流入。并且,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若仅向锌熔融部110供给微量非活性气体,则因持续的锌蒸气c的压力和体积膨胀,能够防止气体向蒸发室端口170和锌蒸气供给管132的内部逆流及流入。
发热部150设置于空气移送线140,用于加热用于与锌蒸气c相混合的空气,而作为一例,可以使用电发热体,即,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单元。
可在空气移送线140设置热交换器160,这种热交换器160使向空气移送线140供给的空气与同氧化锌一起排出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预热,作为一例,使用贯流式热交换器,并且,此时的管及其他部件可由碳化硅或能够在高温下使用的材质制成。并且,通过完成反应的高温的氧化锌和空气之间借助热交换器160进行热交换,向空气移送线140最初流入的空气可实现第一次加热,且通过发热部150得到第二次加热,从而能够调整为所需的温度。
像这样,系统正常运行而排出的氧化锌和空气的温度达到1300℃左右,而通过它们的热交换来加热所导入的空气,无需供给用于驱动发热部150的电源,或者能够大幅度减少使用量,因而能够显著降低外部电源的消耗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氧浓度控制部192。其中,氧浓度控制部192测定用于排出氧化锌和空气的排出线191内的氧浓度,并控制鼓风机141以使所测定的氧浓度成为设定值,作为一例,在所测定的氧浓度未达到设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缺氧,从而提高鼓风机141的功率,在所测定的氧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氧过量,从而降低鼓风机141的功率,并且,氧浓度测定传感器和控制部可一体构成或分体构成。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部193。
第一温度控制部193测定空气移送线140中发热部150的后端的空气温度,并控制发热部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例如根据产品生产情况成为适当的950℃~1200℃的温度,例如,在所测定的温度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下,第一温度控制部193控制发热部150以提高发热部150的加热温度,在所测定的温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第一温度控制部193控制发热部150以降低发热部150的加热温度,并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部可一体构成或分体构成。
当被冷却的设备初始运行时,将第一温度控制部193用作用于供给第一反应部的锌熔融部110及锌蒸发管120的所需热量或保障设备的正常温度的补充热源,并且,第一温度控制部193可通过使氧化锌的反应量增加而使发热量增加,来使发热部150的加热温度及供电量慢慢减少。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制备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空气供给线194、第二阀195及第二温度控制部196,如本实施例,在具有第一反应部至第三反应部的情况下,这些可设置多个。其中,空气供给线194以用于从空气移送线140向每个锌蒸气供给线130之间供给冷却空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第二阀195设置于空气供给线194,用于开闭冷却空气的供给。并且,第二温度控制部196测定空气移送线140中连接空气供给线194的一侧的后端,例如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的空气温度,并控制上述第二阀195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部可一体构成或分体构成。并且,若在第二反应部及第三反应部中生成氧化锌而产生反应热,则温度与氧化锌的生产量成正比地持续上升,因而为了保护设备,在第二温度控制部196的控制下,通过空气供给线194向空气移送线140投入外部的低温空气,从而与供给氧化空气的同时进行冷却,此时的温度控制范围可以为950~1300℃。
对这种本发明的氧化锌制备系统的作用进行说明。
向发热部150供电,将冷却至常温的锌熔融部110、锌蒸发管120及锌蒸气供给线130加热至700℃,并通过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投入非活性气体,从而将锌熔融部110和锌蒸发部120的内部的空气用非活性气体取代。
若结束非活性气体的取代,则在锌熔融部110放入锌a,例如锌块,并生产锌熔融液b,并通过流路171向锌蒸发管120供给锌熔融液b,此时,通过设置于锌蒸发管120的观察窗,填充至锌蒸发管120的3/4。此时,通过非活性气体供给线180持续供给非活性气体,从而防止锌熔融液b因与空气相接触而生成氧化皮膜物。
若在锌蒸发管120填充规定量的锌熔融液b,则将第一温度控制部193的设定温度自动转换为950℃,并将发热部150的供给电源转换为自动运转,以确保持续维持第一反应部的空气移送线140内的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的温度,以手动方式使鼓风机141开始进行低速运转,开始向空气移送线140供给氧化锌的生产所需的空气。
若第一反应部的温度到达950℃,则锌蒸发管120内的锌溶液b蒸发而成为锌蒸气c,并在被密闭的锌蒸发管120中开始通过锌蒸气供给管132向空气移送线140的内侧流入,并与已经开始供给的、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发生反应,从而开始氧化锌的生产。并且,与所蒸发的锌熔融液b的量相对应地继续向锌熔融部110供给锌块。
若开始氧化锌的生产,则通过氧浓度控制部192测定氧化锌和空气中的氧浓度,据此控制鼓风机141的运转速度,即供给空气量,以防止向空气移送线140供给的空气的量不足以生产氧化锌。
若第一反应部的氧化锌正常生产,且运转稳定化,则锌蒸气c和空气在空气移送线140内的氧化反应区域进行持续的发热氧化反应来生产自热源,该热源包含于所排出的氧化锌和空气,来加热通过热交换器160向空气移送线140流入的外部的空气,而仍然不足的热源由发热部150补充,从而使到达引起氧化反应的区域的空气的温度维持在950℃。此时,鼓风机141借助氧浓度控制部192自动运转,而发热部150借助第一温度控制部193自动运转,从而维持所供给的空气量和规定温度。
另一方面,当制备氧化锌时,遵照如下的化学式1。
化学式1:
Zn+1/2O2=ZnO+反应热
此时,当生产氧化锌时,吸热量为855.5Kcal/kg(包含反应用供给空气加热热量),当氧化锌发生反应时,发热量为1433.9Kcal/kg,如上所述,发热量足够用于加热原料锌的加热、熔融、蒸发及氧化用空气的加热,剩余的578.4Kcal/kg热量会因热损失而消失,或者因废热回收而成为能够在第三场所重新利用的热量。
在第一反应部的自动运转稳定化之后,第二反应部也以与如上所述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开始运转,并且,借助第二温度控制部196自动控制空气移送线140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的温度,来调节从外部流入的冷却空气的量,从而防止第二反应部的温度超过1300℃。
在第一反应部及第二反应部的运转稳定化之后,第三反应部同样以如上所述的顺序开始运转,此时,借助第二温度控制部196自动调节温度。
作为第二反应部及第三反应部的锌熔融部110和锌蒸发管120所需的热源将利用在空气移送线140中基于第一反应部、第二反应部及第三反应部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产生的自发热,第一反应部的所需热源将使用通过发生第一次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反应热、通过热交换器160回收的热源及通过发热部150补充的热源。
在系统的运转全部稳定化之后,可通过氧浓度控制部192、第一温度控制部193及第二温度控制部196的微细调整,能够重新调整为使发热部150的使用电力最小化。此时,有关理论上的热平衡,虽然仅使用自行产生回收热,而不需要外部热源,但考虑到设备的设计、材料及结构性的热损失,可利用能够对此进行补充的外部热源,例如,发热部150的电发热体。
在以下表1中,对现有的技术和本发明的能量消耗进行了比较,在以下表2中,对现有的技术和本发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比较。
表1
表2
由表1及表2的比较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尤其与间接法相比,耗能量及废气排出量显著减少。
像这样,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所所说明的实施例,而是应通过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及与这种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等同的技术方案来定。

Claims (12)

1.一种氧化锌制备系统,用于制备氧化锌,其特征在于,
包括:
锌熔融部,对锌进行熔融来生成锌熔融液,
锌蒸发管,从上述锌熔融部接收锌熔融液并生成锌蒸气,
锌蒸气供给线,用于供给从上述锌蒸发管排出的锌蒸气,
空气移送线,借助鼓风机的送风力来提供空气移动路径,借助上述锌蒸气供给线向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供给锌蒸气,并使由包含于空气中的氧和锌蒸气发生反应而生成的氧化锌与空气一同排出,以及
发热部,设置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用于加热用于与锌蒸气相混合的空气;
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用于将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部的空气所具有的热或生成氧化锌时产生的反应热利用于锌的熔融或蒸发;
其中,沿着上述空气移送线将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设置多个,使锌蒸气和空气中的氧在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部的多个区域发生多重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移送线设置用于耐火及保温的耐火保温材料,上述锌熔融部、上述锌蒸发管及上述锌蒸气供给线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用于使向上述空气移送线供给的空气与被上述发热部加热并与氧化锌一同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预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锌熔融部及上述锌蒸发管由导热性材质形成,用于将在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部自行生成的化学反应热进行回收并作为锌的熔融及蒸发所需的热量重新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锌蒸气供给线包括锌蒸气供给管,上述锌蒸气供给管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内侧,在上述锌蒸气供给管的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的一侧形成用于吐出从上述锌蒸发管供给的锌蒸气的多个吐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锌蒸气供给管设置多个,并分别插入于上述空气移送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室端口,上述蒸发室端口以包围上述锌蒸发管的开放侧和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开放侧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用于连接上述锌蒸发管和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密闭空间,并形成用于向上述锌蒸发管的开放侧供给从上述锌熔融部溢出的锌熔融液的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锌蒸气供给线的入口从上述蒸发室端口的内部的下部向上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非活性气体供给线,用于提供用于向上述锌熔融部的上部和上述蒸发室端口的内部供给非活性气体的路径;以及
第一阀,设置于上述非活性气体供给线,用于开闭分别向上述锌熔融部和上述蒸发室端口进行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浓度控制部,上述氧浓度控制部测定借助上述鼓风机排出氧化锌和空气的排出线的内部的氧浓度,并控制上述鼓风机以使所测定的氧浓度成为设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控制部,上述第一温度控制部用于测定上述空气移送线中上述发热部的后端的空气温度,并控制上述发热部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供给线,以用于从上述空气移送线向每个上述锌蒸气供给线之间供给冷却空气的方式进行连接;
第二阀,设置于上述空气供给线,用于开闭冷却空气的供给;以及
第二温度控制部,用于测定上述空气移送线中连接上述空气供给线的一侧的后端的空气温度,并控制上述第二阀以使所测定的温度成为设定值。
CN201280072259.6A 2012-04-09 2012-12-03 氧化锌制备系统 Active CN104245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36696A KR101157784B1 (ko) 2012-04-09 2012-04-09 산화아연 제조 시스템
KR10-2012-0036696 2012-04-09
PCT/KR2012/010376 WO2013154250A1 (ko) 2012-04-09 2012-12-03 산화아연 제조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5590A CN104245590A (zh) 2014-12-24
CN104245590B true CN10424559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689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2259.6A Active CN104245590B (zh) 2012-04-09 2012-12-03 氧化锌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57784B1 (zh)
CN (1) CN104245590B (zh)
WO (1) WO2013154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3902A (zh) * 2016-06-30 2016-08-24 安徽省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 一种锌锭制备氧化锌集成装置
CN106145181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安徽省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 一种氧化锌多标号收集装置
KR101902123B1 (ko) * 2017-07-21 2018-09-27 김태석 산화물 분말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84524B1 (ko) * 2018-05-28 2020-03-04 주식회사 더방신소재 산화물 분말 제조장치
KR102165563B1 (ko) * 2018-11-23 2020-10-14 주식회사 퀀타머티리얼스 기화법에 의한 산화갈륨 나노분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204795A (zh) * 2020-02-25 2020-05-29 兴化市庆丰锌品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法氧化锌自热式生产系统
CN111233026A (zh) * 2020-02-25 2020-06-05 兴化市庆丰锌品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法氧化锌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3711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张家港凯铭锌业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制备方法
CN112047375B (zh) * 2020-08-24 2023-07-04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式氧化锌生产装置
CN112047373B (zh) * 2020-08-24 2023-07-04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式氧化锌生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8724A (zh) * 2003-07-08 2004-03-03 华中科技大学 制备纳米氧化锌或纳米复合氧化锌的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7137B2 (ja) * 1996-04-01 2002-08-26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製鉄ダストからの酸化亜鉛の回収装置
WO2002092513A1 (fr) 2001-05-17 2002-11-21 Introtech Enterprises Limited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oxyde de zinc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KR20030067630A (ko) * 2003-07-24 2003-08-14 손창규 산화아연 미분말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JP4854617B2 (ja) * 2007-07-13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トラポッド形状酸化亜鉛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0985676B1 (ko) 2008-05-28 2010-10-05 이춘홍 산화아연 미분말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KR101043642B1 (ko) 2009-01-28 2011-06-22 주식회사 단석산업 미립상의 산화아연의 연속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TWI388507B (zh) * 2009-06-25 2013-03-11 Ind Tech Res Inst 氧化鋅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8724A (zh) * 2003-07-08 2004-03-03 华中科技大学 制备纳米氧化锌或纳米复合氧化锌的方法及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属及矿产品深加工;戴永年;《金属及矿产品深加工》;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0131;第194-19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57784B1 (ko) 2012-06-26
CN104245590A (zh) 2014-12-24
WO2013154250A1 (ko)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5590B (zh) 氧化锌制备系统
CN104870925B (zh) 用于通过相变材料传输热能的设备和方法
CN109402722A (zh) 一种反式注入合成连续vgf晶体生长装置及方法
CN113061982A (zh) 一种可以控制单晶硅氧含量的连续直拉单晶炉及方法
CN101311113A (zh) 高纯度多晶硅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4264215B (zh) 一种蓝宝石晶体导模法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
CN101679043A (zh) 生产高纯硅的方法和反应器
CN101173838A (zh) 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提纯炉
CN102060279B (zh) 磷化锗锌多晶体的合成装置与方法
CN105502405B (zh) 一种多晶硅晶圆炉内碳素保温毡表面除磷的方法
CN111442645B (zh) 一种用于制备液态氯化盐的加热炉及加热系统
CN208135901U (zh) 一种用于氮化硅粉体合成的预热及保温冷却系统
CN103998886B (zh) 用于将材料提纯的设备
CN209068979U (zh) 一种金属熔炼炉及其熔炼设备
CN102153087A (zh) 双室单联真空循环脱气炉及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
CN107140611B (zh) 一种新型高纯氮化锰生产装置
CN110205676A (zh) 一种液态硅中气泡cvd法生长晶体硅的方法
CN211595051U (zh) 一种金属硅提纯用分凝装置
CN115863851B (zh) 一种基于锌升华和氧化的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31108B (zh) 一种高透氢性抗氧化的钛钯管
CN220746036U (zh) 一种连续生产金属镁的还原装置
CN208103946U (zh) 多晶硅还原系统
CN106477540A (zh) 一种高纯磷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2424389B (zh) 一种太阳能级多晶硅脱磷的提纯方法
CN113846237B (zh) 一种减少海绵钛生产过程中夹镁的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