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0944A -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0944A
CN104230944A CN201410521737.8A CN201410521737A CN104230944A CN 104230944 A CN104230944 A CN 104230944A CN 201410521737 A CN201410521737 A CN 201410521737A CN 104230944 A CN104230944 A CN 104230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npcs2p2es
preparation
zinc
phthalocyanine
znp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1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0944B (zh
Inventor
蒋雄杰
黄权华
杨战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Resources Go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Resources Go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Resources Go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Resources Go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21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0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0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0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0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four or more hetero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61K41/0057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a photosensitizer, i.e. agent able to produc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upon exposure to light or radiation, e.g. UV or visible light; photocleavage of nucleic acids with an agent
    • A61K41/0071PDT with porphyrins having exactly 20 ring atoms, i.e. based on the non-expanded tetrapyrrolic ring system, e.g. bacteriochlorin, chlorin-e6, or phthalocyan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如说明书中(Ⅰ)式所述。其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反应溶液的步骤和使得反应溶液发生反应的步骤。上述二酞菁锌配合物被红光激发时无光敏活性。但是其双硫化学键能被一定浓度的GSH还原,得到酞菁锌配合物单体,从而恢复了酞菁锌配合的光敏能力,肿瘤组织有较高的GSH水平,因此,二酞菁锌配合物光活性对肿瘤的靶向性高。本发明二酞菁锌配合物制备方法只需将反应物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进行反应工艺简单,而且目标的产物得率和纯度高。本发明二酞菁锌配合物可广泛在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中应用。

Description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又称光辐射疗法(Photoradiation Therapy,简称PRT)或称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是一种基于特定化学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原理的治疗方法。所用的化学物质称为肿瘤化学诊治药物(也称光敏剂,Photosensitizer,简称PS)。PDT疗法过程是通过静脉注射将光敏剂注入体内(对于皮肤也可以将其涂于患处),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组织,富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剂在光的激发下,产生一系列光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细胞毒性的活性氧,从而杀死癌细胞破坏肿瘤组织。
199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1997年FDA将其列入肿瘤治疗的五类基本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光动力、生化免疫)之一。和传统的疗法相比,PDT疗法具有创伤很小、毒性低微、选择性好、适用性好、可重复治疗、可姑息治疗、可协同手术提高疗效、可消灭隐性癌病灶、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治疗时间短等优势。
光动力疗法还可以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口腔感染、黄斑变性眼病、动脉硬化、创伤感染以及皮肤病等非癌症疾病。光敏剂还可以用于光动力消毒,最主要的是用于血液和血液衍生物的灭菌消毒。同时,利用光敏剂的荧光性质进行光动力诊断,也是医用光敏剂的一个重要用途。
光动力治疗的关键在于光敏剂,光动力疗效取决于光敏剂的优劣。基于光动力治疗在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方面的潜力,科学界普遍认为,光动力治疗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医疗方法。现在临床主要应用的光敏剂为卟非姆纳为第一代光敏剂。1993年,光敏素Ⅱ由加拿大QLT公司(Quadra Logic TechnologiesPhototherapeutics Inc)正式投产,商品名卟非姆钠(Porfimer sodium)。该药先后在荷兰(1994)、加拿大(1995)、日本(1996)、美国(1996)、法国(1997)、德国(1997)、英国(2001)、以色列(2002)、葡萄牙(2002)、希腊(2003)等国家上市。
尽管卟非姆纳在临床上取得了成功,但其组分复杂,各种成分在光动力损伤中的作用至今也未弄清,占药物总量20%以上的非活性成分不仅不能对病变的靶组织产生有效的光动力损伤作用,反而成为导致正常组织发生光敏反应的祸首。因此,第一代光敏剂的组织选择性和光动力损伤强度的稳定性都很差,皮肤光毒性强,避光时间长(治疗后病人要严格避光4-6周)。此外,混合卟啉类光敏剂的吸收光谱在治疗波长630nm处的吸收带很弱,不能很好地吸收红光部分,治疗深度不够(约2mm),也影响其临床疗效。虽然这些不足并没有妨碍卟非姆纳成为一种有用的抗癌和其他疾病的药物,然而探索具有更好的物理、化学和光谱特性的第二代光敏剂就变得更有意义,所以开发第二代抗癌光敏剂是国家上的研发热点。
酞菁配合物作为PDT治疗中的光敏剂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卟非姆钠,其优点可归纳如下:1)结构明确,性质稳定。其具有一大的共轭体系,结构明确,性质稳定。并且可根据需要通过改变中心离子、轴向配体、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及数目来合成所需要的药物,选择余地大;2)相对容易制备,成本较低;3)有最佳的作用波长和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强。酞菁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一般在660-700nm间,其对波长680nm的光的吸收强度是卟非姆钠的10-50倍,而680nm的光对皮肤组织的穿透能力比630nm提高了20%,对脑组织的穿透能力提高了50%,因此比卟非姆钠更适合于深部癌组织的治疗;4)暗毒性低,皮肤光毒性低。尽管有许多酞菁配合物已经作为光敏剂被研究,但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的靶向摄取率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得到肿瘤靶向治疗的光敏药物是近期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现有酞菁配合物光活性对肿瘤的靶向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为下述(Ⅰ):
以及,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溶解于有机反应溶剂中后降温至低于5℃,再加入缩合剂、缩合活化剂和催化剂得到反应物混合溶液;
将所述反应物混合溶液升温至30~60℃进行缩合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除去溶剂,纯化,得到如下结构式为(Ⅰ)所示的二酞菁锌配合物,
以及上述二酞菁锌配合物在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二酞菁锌配合物是酞菁锌配合物单体通过双硫化学键连接而成。当此二酞菁锌配合物被红光激发时,由于两个酞菁锌分子强烈的π-π作用,激发能量被酞菁锌分子相互淬灭,导致能量不能传递到氧分子产生活性氧,无光敏活性。但是其双硫化学键能被一定浓度的GSH还原,得到酞菁锌配合物单体(ZnPc-SH),从而恢复了酞菁锌配合的光敏能力,因此,二酞菁锌配合物光活性对肿瘤的靶向性高。
上述二酞菁锌配合物制备方法只需将反应物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进行反应,其工艺简单,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低,而且目标的产物得率和纯度高。
正是由于上述二酞菁锌配合物能被GSH还原生产具有光敏活性酞菁锌配合物单体(ZnPc-SH),因此,该二酞菁锌配合物可广泛在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中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GSH的存在与否对实施例1提供的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光活性影响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cysteingl+glycine,GSH)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存在于几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细胞内GSH的水平与细胞的生长速度有关,生长迅速的肿瘤细胞对GSH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胰腺癌、肺癌、卵巢癌、喉癌、乳腺癌、肝癌等肿瘤组织的GSH含量明显地高于正常组织,例如胰腺肿瘤和肝肿瘤组织中每毫克蛋白中GSH的总含量为而正常的组织中GSH含量的2倍。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肿瘤的靶向性高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简称为ZnPc-S-S-ZnPc,下文同)。该ZnPc-S-S-ZnPc分子结构式为下述(Ⅰ):
该ZnPc-S-S-ZnPc由双硫化学键将酞菁锌配合物单体连接。在没有遇到GSH时,其双硫键不能被打开,又由于式(Ⅰ)所示的ZnPc-S-S-ZnPc特定的分子结构,其含有两个酞菁锌化合物单体,当遇上红光激发时,由于两个酞菁锌单体分子强烈的π-π作用,激发能量被酞菁锌分子相互淬灭,使得能量不能传递到氧分子产生活性氧,无光敏活性,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其对正常组织发生光敏反应产生光动力损伤作用,有效克服现有的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卟非姆纳的缺陷。
当该ZnPc-S-S-ZnPc遇到病变如肿瘤细胞后,该肿瘤细胞中相对高含量的GSH,由于GSH的还原性,会对ZnPc-S-S-ZnPc分子的双硫键发生反应,使得双硫键断开,得到酞菁锌配合物单体(ZnPc-SH),又由于该ZnPc-SH具有光敏活性。上述ZnPc-S-S-ZnPc遇到肿瘤细胞中特定浓度的GSH后被还原,且恢复酞菁锌配合的光敏能力,因此,二酞菁锌配合物光敏活性对肿瘤的靶向性高。ZnPc-S-S-ZnPc与GSH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式如下式(1):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ZnPc-S-S-ZnPc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配制反应溶液:将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溶解于有机反应溶剂中后降温至低于5℃,再加入缩合剂、缩合活化剂和催化剂得到反应物混合溶液;
S02:使得反应溶液发生反应:将步骤反应物混合溶液升温至30~60℃进行缩合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除去溶剂,纯化,得到如下结构式为(Ⅰ)所示的二酞菁锌配合物,
具体地,上述步骤S01中,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的分子结构式如下述反应式(2)中的化合物a,其能在上述步骤S02的反应体系中与2,2'-二硫二乙醇发生缩合反应。为了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的摩尔比可以是1:(1~0.1),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的摩尔比可以是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等。当然,如果不考虑目标得率,也可以是其他比例,也即是说其他比例也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之内。
将两反应物按照上述摩尔比混合后,将混合物温度降低至低于5℃,然后保持该温度并加入缩合剂、缩合活化剂和催化剂等反应物,使得各反应物在反应之前充分混合均匀,以提高原子利用效率,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
为了提高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反应效率,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缩合剂的用量控制在: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剂的摩尔比可以是1:1、1:2、1:3、1:4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缩合剂选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I)、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缩合活性剂的用量控制在: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1~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活性剂的摩尔比可以是1:1、1:2、1:3、1:4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缩合活性剂选用1-羟基苯并三氮唑、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催化剂的用量控制在: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1~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催化剂的摩尔比可以是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1:1.5、1:2、1:3.、1:4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催化剂选用4-N,N-二甲基吡啶、吡啶、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步骤S02中,将步骤S01中配制的反应物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30~60℃,使得反应物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在缩合剂、缩合活化剂和催化剂等化合物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其中,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的缩合反应应该充分反应,在一实施例中,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在上述缩合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时间为8-24小时。
由于目标产物ZnPc-S-S-ZnPc溶解在反应液中,因此,待该聚合反应完毕后,对反应液过滤,收率滤液、除去溶剂等处理。该过滤,收率滤液和除去溶剂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处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这些常规的处理没有特别要求。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除去溶剂处理可以减压干燥的方式除去溶剂。
为了获得纯度高的目标产物ZnPc-S-S-ZnPc,在一实施例中,该所述纯化方法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将除去溶剂后的固体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收集目标ZnPc-S-S-ZnPc化合物;其中,所述硅胶色谱分离纯化所用的解析剂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丙酮、三乙胺、吡啶、二甲亚砜、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正己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解析剂选用二氯甲烷与乙醇的混合物或三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物。在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该二氯甲烷与乙醇或三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0:1。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ZnPc-S-S-ZnPc化合物的得率高
因此,上述ZnPc-S-S-ZnPc化合物制备方法反应条件要求低,工艺简单,有效降低了其生产本成本。另外,通过对反应物的用量控制,还能进一步提高该目标产物的得率,经纯化处理后,其目标产物的纯度高。
正因上述实施例提供的ZnPc-S-S-ZnPc化合物具有上述特定,且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率和纯度高,生产成本低。因此,其可以在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中的应用。含有ZnPc-S-S-ZnPc化合物的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可以作为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光动力诊断和光动力消毒的作用。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及其合成方法。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的分子结构式为上文的(Ⅰ)式所示。
其合成方法如下:
将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620mg,1mmol)、2,2'-二硫二乙醇(154mg,1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50mL),溶液温度降至0℃搅拌0.5小时,慢慢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824mg,4mmol),N-羟基琥珀酰亚胺(460mg,4mmol),4-N,N-二甲基吡啶(244mg,2mmol),反应液温度升到在60℃反应12小时。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减压干燥去除溶剂,剩下固体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解析剂为三氯甲烷/甲醇(10:1v/v)收集主要组份,减压干燥得到蓝色固体粉末125mg(0.09m mol)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与2,2'-二硫二乙醇化学反应式如上文的化学反应式(2)所示。
将制备的产物ZnPc-S-S-ZnPc进行核磁共振氢谱(H NMR)分析,其结果为:1H NMR(400M CDCl3with a trace amount of pyridine-d5):δ9.20-9.35(m,12H,Pc-H),9.05(d,2H,Pc-H),8.66(s,2H,Pc-H),8.06–8.12(m,12H,Pc-H),7.62(d,2H,Pc-H),4.11-4.01(m,8H,CH2),3.00-2.85(m,8H,CH2);Mass(ESI):m/z 1363[M+H]+。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产物ZnPc-S-S-ZnPc分子结构正如上述分子结构式(I)。
实施例2
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及其合成方法。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的分子结构式为上文的(Ⅰ)式所示。
其合成方法如下:
将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620mg,1mmol)、2,2'-二硫二乙醇(77mg,0.5mmol)溶解在乙腈(50mL),溶液温度降至5℃搅拌0.5小时,慢慢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382mg,2mmol),1-羟基苯并三唑(270mg,2mmol),三乙胺(404mg,4mmol),反应液温度升到在50℃反应20小时。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减压干燥去除溶剂,剩下固体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解析剂为二氯甲烷/乙醇(10:1),收集主要组分,减压干燥得到蓝色固体粉末,325mg(0.24mmol)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与2,2'-二硫二乙醇化学反应式如上文的化学反应式(2)所示。
将制备的产物ZnPc-S-S-ZnPc进行核磁共振氢谱(H NMR)分析,其结果与实施例1中H NMR相同。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产物ZnPc-S-S-ZnPc分子结构正如上述分子结构式(I)。
实施例3
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及其合成方法。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的分子结构式为上文的(Ⅰ)式所示。
其合成方法如下:
将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620mg,1mmol)、2,2'-二硫二乙醇(15mg,0.1mmol)溶解在四氢呋喃(50mL),溶液温度降至5℃搅拌0.5小时,慢慢加入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26mg,1mmol),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63mg,1mmol),吡啶(79mg,1mmol),反应液温度升到在40℃反应24小时。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减压干燥去除溶剂,剩下固体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解析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收集主要组分,减压干燥得到蓝色固体粉末,325mg(0.06mmol)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β-单取代酞菁锌配合物与2,2'-二硫二乙醇化学反应式如上文的化学反应式(2)所示。
将制备的产物ZnPc-S-S-ZnPc进行核磁共振氢谱(H NMR)分析,其结果与实施例1中H NMR相同。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产物ZnPc-S-S-ZnPc分子结构正如上述分子结构式(I)。
ZnPc-S-S-ZnPc光活性检测
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为探针分子,检测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产生单线态氧(活性氧)的产生能力。DPBF可与单线态氧反应产生更稳定的邻二苯甲酰基苯,通过测其在411nm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光强度检测其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将17L的24mM DPBF的DMF溶液,加到二酞菁锌配合物(ZnPc-S-S-ZnPc)溶于1%蓖麻油衍生物(Cremophor El,Wt%)的PH 7.4的PBS水溶液(3mL)中;用>610nM波长的光进行照射,每分钟检测一次411nm处的紫外吸收强度。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mM谷胱甘肽,并反应2小时后,进行单线态氧活性检测。如图1所示,在没有谷胱甘肽,光照后,DPBF在411nm处吸收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光照没有产生活性氧,但在1mM谷胱甘肽存在下,光照8分钟后,DMBF在411nm处紫外吸收从1.3降低0.5。说明GSH的存在激发了光敏剂的光活性,产生了大量的活性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为下述(Ⅰ):
2.一种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溶解于有机反应溶剂中后降温至低于5℃,再加入缩合剂、缩合活化剂和催化剂得到反应物混合溶液;
将所述反应物混合溶液升温至30~60℃进行缩合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率滤液,除去溶剂,纯化,得到如下结构式为(Ⅰ)所示的二酞菁锌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2,2'-二硫二乙醇的摩尔比为1:(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4);和/或
所述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缩合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1~4);和/或
所述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方法如下:
将除去溶剂后的固体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收集所述二酞菁锌配合物;其中,所述硅胶色谱分离纯化所用的解析剂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丙酮、三乙胺、吡啶、二甲亚砜、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正己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剂选用二氯甲烷与乙醇的混合物或三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剂选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盐、O-(苯并三氮唑-1-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O-(N-丁二酰亚胺基)-二(二甲胺基)碳鎓四氟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缩合活化剂选用1-羟基苯并三氮唑、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用4-N,N-二甲基吡啶、吡啶、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解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或2-6任一所述的二酞菁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二酞菁锌配合物在光动力药物或光敏药物中的应用。
CN201410521737.8A 2014-09-30 2014-09-30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230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1737.8A CN104230944B (zh) 2014-09-30 2014-09-30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1737.8A CN104230944B (zh) 2014-09-30 2014-09-30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0944A true CN104230944A (zh) 2014-12-24
CN104230944B CN104230944B (zh) 2017-01-18

Family

ID=52219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1737.8A Active CN104230944B (zh) 2014-09-30 2014-09-30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094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37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 酞菁硅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08658995A (zh) * 2018-05-29 2018-10-1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二硫联吡啶修饰锌酞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3273A (zh) * 2019-08-26 2019-11-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仲醇或伯醇催化氧化制备酮或羧酸的方法
CN111039964A (zh) * 2018-10-12 2020-04-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四面体笼状结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302A (zh) * 2019-12-17 2020-05-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染料分子、彩色滤光片及显示面板
US11453781B2 (en) 2019-12-17 2022-09-27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no dye molecule, color filter, and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919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广谱、低毒性的酞菁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8056433A1 (fr) * 2006-11-08 2008-05-15 Nihon University Dérivé de phtalocyanine polyamidoamine dendritique
CN103052689A (zh) * 2010-08-03 2013-04-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金属络合物色素、光电转换元件及光电化学电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919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广谱、低毒性的酞菁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8056433A1 (fr) * 2006-11-08 2008-05-15 Nihon University Dérivé de phtalocyanine polyamidoamine dendritique
CN103052689A (zh) * 2010-08-03 2013-04-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金属络合物色素、光电转换元件及光电化学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OFFREY C. BRYANT,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ome Mesogenic Mononuclear and Multinuclear Phthalocyanines", 《TETRAHEDRON》 *
JANET T. F. LAU, ET AL.,: "A disulfide-linked conjugate of ferrocenyl chalcone and silicon(IV) phthalocyanine as an activatable photosensitiser", 《CHEM. COMMUN.》 *
NORIO SHIBATA, ET AL.,: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rfluoroisopropyl substituted binuclear phthalocyanine conjugated with a butadiyne linker", 《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37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 酞菁硅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US9890181B2 (en) 2015-06-30 2018-02-13 Shenzhen China Resources Go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ilicon phthalocyanine complex, preparation method and medicinal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8658995A (zh) * 2018-05-29 2018-10-1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二硫联吡啶修饰锌酞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39964A (zh) * 2018-10-12 2020-04-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四面体笼状结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273A (zh) * 2019-08-26 2019-11-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仲醇或伯醇催化氧化制备酮或羧酸的方法
CN111117302A (zh) * 2019-12-17 2020-05-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染料分子、彩色滤光片及显示面板
US11453781B2 (en) 2019-12-17 2022-09-27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no dye molecule, color filter, and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0944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0944A (zh) 二酞菁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81444C (zh) 酞菁硅配合物及其复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应用
Choi et al. Glycosylated zinc (II) phthalocyanines as efficient photosensitiser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in vitro photodynamic activity
Arunkumar et al.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using iodinated squaraine and squaraine-rotaxane dyes
AU2001272463B2 (en) Substituted metal-phthalocyan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4974182A (zh) 酞菁硅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JP2019533635A (ja) 新規なジヒドロポルフィンe6誘導体及びその薬学的に許容される塩、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使用
Magadla et al. Positively charged styryl pyridine substituted Zn (II) phthalocyanine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photo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charges
CN105541647A (zh) 含长链季铵盐的竹红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72754A (zh) 一种新型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ana et al. Fluorescent photoremovable precursor (acridin-9-ylmethyl) ester: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pho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Reshetnickov et al. Novel drug form of chlorin e6
Ünlü et al. Synthesis of axially Schiff base new substituted silicon phthalocyanines and investigation of photochemical and sono-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EP3792265A1 (en) Oxazine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2643280B (zh) 叶酸修饰的酞菁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58972B (zh) 邻菲罗啉钌配合物类光敏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Xie et al. Porphocyanines: Expanded aromatic tetrapyrrolic macrocycles
CN103073553B (zh) 水溶性萘菁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作为光敏剂的应用
CN104650129A (zh) 一种轴向酯键连接哌啶或吗啉衍生物的硅酞菁
CN102675325B (zh) 含哌嗪乙氧基修饰基团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4223B (zh) 一种轴向氨基乙基苯氧基和低聚乙二醇修饰的硅酞菁
CN102702210B (zh) 含哌嗪乙氧基修饰基团的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RU2665471C1 (ru) Цианопорфиразиновое свободное основание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5837583A (zh) 卟烯-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17183B (zh) 周环不对称精氨酸修饰酞菁及其制备和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