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641B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28641B CN104228641B CN201410276689.0A CN201410276689A CN104228641B CN 104228641 B CN104228641 B CN 104228641B CN 201410276689 A CN201410276689 A CN 201410276689A CN 104228641 B CN104228641 B CN 1042286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frame
- seat
- frame
- body side
- backr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2),包括座椅座垫(4);座椅靠背(6)以及头枕(8)。所述座椅靠背(6)具有上框架(6a)和侧框架(6b)。所述侧框架(6b)具有侧面部(24)、通过将所述侧面部(24)的前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的第一凸缘部(21)、通过将所述侧面部(24)的后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的第二凸缘部(22)。将所述上框架(6a)配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21)与所述第二凸缘部(22)之间并分别固定于这两个凸缘部(21、22),并且将所述上框架(6a)与所述侧面部(24)连结,来限制所述上框架(6a)与所述侧面部(24)的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上框架(座椅靠背的上部骨架)、平板状的侧框架(座椅靠背的侧部骨架)、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公知有日本特开2009-136482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从座椅座垫立起的座椅靠背和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并且,座椅靠背的骨架(靠背框架)具有上框架和一对侧框架。上框架是构成上部骨架的大致倒U字状的管材(圆钢管制),中央部分向上方突出变形而构成头枕。而且,各侧框架是构成侧部骨架的平板构件,上部侧形成沿着上框架的外周面的弯曲形状。在公知技术中,使上框架的两下端分别与侧框架上部嵌合之后,将这两框架焊接而进行一体化。
在此,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领域中,考虑到圆钢管价格比较高,有时利用平板材料形成上框架。例如将上框架形成为由平板材料构成的中空箱状(比较廉价的结构),而插入设置保持架(筒材)。通过向该保持架插入设置从头枕下部突出的头枕立柱(棒状),而向座椅靠背上部安装头枕。而且,利用平板材料形成一对侧框架,并将其上部侧在横截面观察下形成为大致U字状。这样,使各侧框架前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第一凸缘部,并使各侧框架后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第二凸缘部。并且,将上框架在一对侧框架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并将上框架两端部分别配置在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并且,将上框架端部分别固定于两凸缘部,由此能够将上框架固定于侧框架。
发明内容
然而,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领域中,考虑到在交通工具碰撞时乘坐人员按压于座椅的情况,优选提高侧框架对于上框架的支承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框架对于上框架的支承性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发明的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以能够立起的方式与所述座椅座垫连结;以及头枕,在立起时观察则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所述座椅靠背包括:上框架,以立起时为基准,构成上部骨架;以及一对平板状的侧框架,构成侧部骨架。在本方案中,通过使乘坐人员头部按压于头枕,而将上框架向座椅后方按压,但是在这种结构中,优选能够提高侧框架对于上框架的支承性能。
在此,在本方案中,所述侧框架具有:侧面部,以立起时为基准,构成所述侧框架的侧面;第一凸缘部,通过将所述侧面部的前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以及第二凸缘部,通过将所述侧面部的后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将所述上框架配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并分别固定于这两个凸缘部。并且将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侧面部连结,来限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侧面部的相对移动(主要是座椅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在本方案中,利用两凸缘部和侧面部能够支承按压时的上框架,能够适宜地限制上框架的后方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框架具有: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以及连结部,与所述侧面部连结。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结部连结的所述上框架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结部连结的所述上框架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框架部分可以从侧框架分离而配置。在本结构中,利用将第一固定部(或第二固定部)与连结部连结的上框架部分,从侧框架的内部对侧框架进行加强,由此能够适宜地阻止侧框架的变形。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提高侧框架对于上框架的支承性能。而且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侧框架对于上框架的支承性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及工业意义参照附图如下说明,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要素,其中:
图1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图2是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靠背框架一部分的从后方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4是靠背框架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靠背框架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各图中,适当地向交通工具用座椅前方标注标号“前”,向交通工具用座椅后方标注标号“后”,向交通工具用座椅上方标注标号“上”,向交通工具用座椅下方标注标号“下”。图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2具有座椅座垫4、座椅靠背6、头枕8。上述座椅结构构件分别具有构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4F、6F、8F)、构成座椅外形而弹性地支承乘坐人员的座椅衬垫(4P、6P、8P)、包覆座椅衬垫的座椅罩(4S、6S、8S)。在此,座椅靠背6以能够立起放倒的方式与座椅座垫4连结。而且,头枕8经由一对头枕立柱8a(棒状构件)而安装在座椅靠背6上部。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座椅靠背6的靠背框架6F(金属制)具有上框架6a、一对侧框架6b、下框架6c、关联结构(保持架HM、靠背调角器RM)(参照图1~图3)。在此下框架6c是构成下部骨架的平板构件(主视图下为大致矩形),在一对侧框架6b(后述)之间能够呈架桥状地配置。本实施例的下框架6c呈大致横L字状(剖视图),下框架6c下部(突出部6d)向座椅前方突出,且绕着后述的操作杆2r配置(参照图1)。
另外,上框架6a是构成上部骨架的中空的箱状构件(平板状),在一对侧框架6b(后述)之间能够呈架桥状地配置(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上框架6a具有帽形的截面形状而后部侧为敞开状,并且具有多个部位(就座面部10、上表面部12、下表面部14、侧端部16、中间部18)。而且,上下贯通的一对孔部H沿座椅宽度方向隔开适当的间隔而设置在上框架6a(参照图2)。并且,一对保持架HM(比较短的筒材)分别插入设置于上框架6a的孔部H,且以能够将头枕立柱8a插入设置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
并且,就座面部10是以座椅靠背立起时为基准,构成上框架6a的就座侧(前侧)的大致平坦的部位(参照图2~图5)。而且,上表面部12是构成上框架6a上部侧的部位,座椅后方侧呈大致半圆状地折回。而且,下表面部14是构成上框架6a下部侧的部位,与上表面部12呈相对状地配置。而且,侧端部16是构成上框架6a两端(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侧面的部位(大致平坦),能够与后述的侧框架6b侧面(侧面部24)相对。而且,中间部18是将就座面部10与侧端部16连结的上框架部分。本实施例的中间部18呈凸曲面状,该部分的上框架6a的外形尺寸小于后述的侧框架6b的外形尺寸。因此,中间部18在上框架6a固定于侧框架6b的状态下,能够从侧框架6b(内表面)分离而配置。
并且,一对侧框架6b分别是构成侧部骨架的平板构件(参照图2~图5)。本实施例的各侧框架6b呈大致横U字状(横截面观察),具有第一凸缘部21、第二凸缘部22、侧面部24(窗部26)。侧面部24是构成各侧框架6b的侧面(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的大致平坦的部位。而且,窗部26是沿厚度方向贯通侧面部24的孔部(沿座椅上下为长条状的大致矩形),设置在侧面部24的上部,能够使上框架6a(侧端部16)露出。并且,第一凸缘部21是以座椅靠背立起时为基准,构成各侧框架6b的上部前侧的部位,使侧面部24的前侧向座椅内方呈正交状地弯曲而形成。而且,第二凸缘部22是各侧框架6b的上部后侧的部位,使侧面部24的后侧向座椅内方呈正交状地弯曲而形成。这两个凸缘部21、22隔开规定的间隙(能够将上框架6a端部插入的间隙)而相对配置。
靠背调角器RM(大致圆筒状的构件)是限制座椅靠背6相对于座椅座垫4的立起放倒动作的构件,具有内部结构(图示省略)、操作杆2r、施力构件4r(参照图2)。操作杆2r是沿座椅宽度方向为长条状的管材,施力构件4r是盘簧状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将靠背调角器RM分别固定在各侧框架6b(下部),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座椅座垫4(图示省略的座垫框架4F)的托架部BR。而且,将操作杆2r在一对侧框架6b下部(下框架6c的前侧)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在此状态下,将操作杆2r的两端部分别经由套筒3r以能够绕轴旋转的方式插入设置于靠背调角器RM。接下来,在操作杆2r的端部(套筒3r)经由固定用具5r来安装施力构件4r,对操作杆2r向沿一方向旋转的方向施力。并且,使操作杆2r克服施力构件4r的作用力而向另一方向旋转,从而解除靠背调角器RM(内部结构)的锁止。这样,座椅靠背6以靠背调角器RM为旋转中心,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4立起放倒(旋转)(例如从图1的立起状态起能够前后地倾倒)。而且,操作杆2r利用施力构件4r的作用力而向一方向旋转,由此靠背调角器RM(内部结构)成为锁止状态,从而限制座椅靠背6相对于座椅座垫4的立起放倒动作。
参照图2~图5,将多个框架6a、6b、6c分别焊接而进行一体化,并向它们适当安装关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下框架6c在一对侧框架6b(下部)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之后,将两框架焊接而进行一体化。而且,将上框架6a在一对侧框架6b(上部)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此时,将上框架6a两端分别配置在第一凸缘部21与第二凸缘部22之间,并使上框架6a侧面(侧端部16)从侧面部24的窗部26露出(参照图3~图5)。
接下来,参照图3,使第一凸缘部21与上框架6a的前侧(就座面部10)进行面接触并利用焊接进行固定(形成第一固定部F1)。而且,将第二凸缘部22在上框架6a(上表面部12和下表面部14)的后侧利用焊接进行固定(形成一对第二固定部F2、F4)。而且,参照图4及图5,将上框架6a(侧端部16)与窗部26的缘部焊接,将上框架6a与侧面部24连结(形成连结部F3)。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固定部F1与连结部F3连结的上框架部分(中间部18)从侧框架6b内表面分离,且在第一凸缘部21与侧面部24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参照图5)。这样将上框架6a固定于各侧框架6b之后,将各头枕立柱8a分别插入设置于保持架HM,在座椅靠背6上部安装头枕8(参照图1)。
并且,在上述的座椅结构中,在交通工具碰撞时(由于乘坐人员头部的按压),头枕8将要与上框架6a一起向座椅后方移动(参照图1)。此时,优选利用侧框架6b对上框架6a进行支承,由此适宜地限制头枕8的后方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上框架6a与侧面部24连结固定(形成连结部F3),形成对两构件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参照图4及图5)。由此,将按压时的上框架6a与两凸缘部21、22一起利用侧面部24(相对于座椅前后的按压而比较难以变形的部位)进行支承,由此能够适宜地阻止上框架6a的后方移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部18在侧框架6b内部在第一凸缘部21与侧面部24之间呈架桥状地配置(作为梁结构发挥功能)。这样,利用中间部18从侧框架6b的内部对侧框架6b进行加强,由此能够适宜地阻止侧框架6b的变形(第一凸缘部21的倒塌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利用侧框架6b对上框架6a进行支承,由此适宜地限制头枕8的后方移动。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两凸缘部21、22和侧面部24支承上框架6a,能够适宜地限制上框架6a的后方移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将第一固定部F1与连结部F3连结的上框架部分(中间部18)从侧框架6b的内部对侧框架6b进行加强,由此能够适宜地阻止侧框架6b的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高侧框架6b对于上框架6a的支承性能。并且使侧框架6b的支承性能提高,从而能够尽可能抑制头枕8与上框架6a一起的后方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上框架6a与侧面部24(窗部26的缘部)利用焊接进行连结的例子,但是并没有限定它们的连结方法的意思。例如也可以在上框架和侧面部中的任一方设置凸部,并在与一方不同的另一方进行凸焊。而且,也可以使侧面部与上框架进行面接触而进行激光焊接。而且,除了焊接之外,作为将上框架与侧面部连结成沿座椅前后方向不能相对移动的方法,可以例示粘结、铆紧、卡合、嵌合、螺栓构件等物理的固定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凸弯曲状的中间部18从侧框架6b(内表面)分离而配置的例子,但是并没有限定中间部的结构的意思。中间部可采取直线状(优选将第一固定部与连结部连结成一直线的形状)、凹弯曲状等各种形状。而且,也可以形成使将第二固定部与连结部连结的上框架部分(另一中间部)从侧框架内表面分离配置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使中间部和另一中间部这双方从侧框架内表面分离配置。并且,也可以形成使上框架(中间部的形成部分)的外形尺寸与侧框架的外形尺寸一致等,来使中间部(一部分或全部)与侧框架内表面抵接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帽形截面状(开截面结构)的上框架6a,但是并没有限定上框架的结构的意思。例如可以将上框架的后部侧闭合等而形成为闭截面结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靠背框架6F及其关联结构的一例,但是这各构件的结构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从靠背框架省略下框架(形成为拱形状)。而且,侧框架也可以设为将下框架预先一体化而成的结构。而且,侧框架也可以是上部侧为U字状(剖视图)且其他的部分为管状(非平板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普遍应用于车辆、飞机、电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用的座椅。
Claims (2)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以能够立起的方式与所述座椅座垫连结;以及头枕,在立起时观察则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所述座椅靠背包括:上框架,以立起时为基准,构成上部骨架;以及一对平板状的侧框架,构成侧部骨架,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框架(6b)具有:侧面部(24),以立起时为基准,构成所述侧框架(6b)的侧面;第一凸缘部(21),通过将所述侧面部(24)的前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以及第二凸缘部(22),通过将所述侧面部(24)的后侧向座椅内方弯曲而形成,
将所述上框架(6a)配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21)与所述第二凸缘部(22)之间并分别固定于这两个凸缘部(21、22),并且将所述上框架(6a)与所述侧面部(24)连结,来限制所述上框架(6a)与所述侧面部(24)的相对移动,
所述上框架(6a)具有:第一固定部(F1),固定于所述第一凸缘部(21);第二固定部(F2、F4),固定于所述第二凸缘部(22);以及连结部(F3),与所述侧面部(24)连结,
将所述第一固定部(F1)与所述连结部(F3)连结的所述上框架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二固定部(F2、F4)与所述连结部(F3)连结的所述上框架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框架部分从所述侧框架(6b)内表面分离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通过使乘坐人员头部按压于所述头枕(8),而将所述上框架(6a)向座椅后方按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29301 | 2013-06-20 | ||
JP2013129301A JP6189099B2 (ja) | 2013-06-20 | 2013-06-20 | 乗物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8641A CN104228641A (zh) | 2014-12-24 |
CN104228641B true CN104228641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2010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76689.0A Active CN104228641B (zh) | 2013-06-20 | 2014-06-19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5135B2 (zh) |
JP (1) | JP6189099B2 (zh) |
CN (1) | CN104228641B (zh) |
DE (1) | DE102014211526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02268B2 (en) * | 2015-07-20 | 2019-02-12 | Honda Motor Co., Ltd. | Aligner chair, support system including the aligner chair and method for suspending the aligner chair from a lift |
US9718387B2 (en) * | 2015-08-03 | 2017-08-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
JP6617063B2 (ja) * | 2016-03-16 | 2019-12-04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車両用シート |
JP6651981B2 (ja) * | 2016-05-19 | 2020-02-19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JP6662196B2 (ja) * | 2016-05-25 | 2020-03-1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
JP6614035B2 (ja) * | 2016-05-25 | 2019-12-04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
JP6506321B2 (ja) * | 2017-02-02 | 2019-04-24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フレーム |
JP6922610B2 (ja) * | 2017-09-27 | 2021-08-1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JP7062526B2 (ja) * | 2018-06-07 | 2022-05-06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車両用シート |
KR20210001507A (ko) * | 2019-06-28 | 2021-01-0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시트백 프레임 |
JP7568893B2 (ja) | 2019-12-27 | 2024-10-17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り物用シート |
GB2612087B (en) * | 2021-10-21 | 2024-06-19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Headrest mounting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52859Y2 (zh) * | 1977-11-07 | 1980-12-08 | ||
FR2594760B1 (fr) | 1986-02-21 | 1989-11-10 | Renault | Armature de siege a modules de construction assembles |
JPH057956Y2 (zh) | 1987-11-27 | 1993-03-01 | ||
US5131721A (en) * | 1990-12-28 | 1992-07-21 | Tachi-S Co., Ltd. | Framework of seat back with armrest |
JPH0759630A (ja) | 1993-08-26 | 1995-03-07 | Toyota Motor Corp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US5547259A (en) * | 1994-05-09 | 1996-08-20 | Mitchell Corporation Of Owosso, Inc. | Modular automotive seat frame |
JP2002337585A (ja) | 2001-05-21 | 2002-11-27 | F Tech:Kk | 自動車の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
US20040113481A1 (en) * | 2002-09-13 | 2004-06-17 | Mohammad Saberan | Vehicle seat frame |
DE602004028715D1 (de) * | 2003-03-31 | 2010-09-30 | Ts Tech Co Ltd | Sitzrückenlehnenrahmen für fahrzeugsitz |
JP2008067722A (ja) * | 2003-03-31 | 2008-03-27 | T S Tec Kk | 超高張力鋼板製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JP4210990B2 (ja) * | 2003-03-31 | 2009-01-21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超高張力鋼板製の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US7530633B2 (en) * | 2006-10-17 | 2009-05-12 | Tachi-S Co., Ltd. | Seat back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
JP2009136482A (ja) | 2007-12-06 | 2009-06-25 | Toyota Boshoku Corp | シートバックの骨格構造 |
DE102009002912A1 (de) * | 2008-12-03 | 2010-06-10 |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 Fahrzeugsitz mit einer Mehrzahl von Struktur-oder Halteteilen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truktur-oder Halteteilen eines solchen Fahrzeugsitzes |
DE102010001025A1 (de) | 2009-01-20 | 2010-07-22 |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 Fahrzeugsitz mit einer Rückenlehne, die um eine Schwenkachse motorisch verstellbar ist |
JP5685026B2 (ja) | 2010-07-30 | 2015-03-18 | 日本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レストブラケットの支持構造 |
KR101220803B1 (ko) | 2010-12-28 | 2013-01-11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차량용 시트 구조 |
KR101343476B1 (ko) * | 2011-06-16 | 2013-12-19 | 도요타 지도샤(주) | 시트백 보드 및 차량용 시트 |
WO2013021485A1 (ja) * | 2011-08-10 | 2013-02-14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 |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28349B2 (ja) | 2011-09-21 | 2015-06-03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
2013
- 2013-06-20 JP JP2013129301A patent/JP61890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17 DE DE102014211526.4A patent/DE102014211526B4/de active Active
- 2014-06-17 US US14/306,565 patent/US93151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6-19 CN CN201410276689.0A patent/CN10422864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75099A1 (en) | 2014-12-25 |
CN104228641A (zh) | 2014-12-24 |
JP6189099B2 (ja) | 2017-08-30 |
US9315135B2 (en) | 2016-04-19 |
DE102014211526B4 (de) | 2022-11-03 |
JP2015003599A (ja) | 2015-01-08 |
DE102014211526A1 (de)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8641B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JP6212974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US8789400B2 (en) | Modular seat back | |
CN104290632B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靠背框架 | |
CN104797171A (zh) | 头枕 | |
JP2006213201A (ja) | 衝撃吸収可能なシートバックを備える自動車用シート | |
CN104797455A (zh) | 头枕 | |
CN104108324A (zh) | 车辆用座椅 | |
CN104395174A (zh) | 婴儿车及座椅单元 | |
CN104736386A (zh) | 头枕 | |
CN104583008A (zh) | 车用座椅及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 | |
CN104736385A (zh) | 头枕 | |
US7108315B1 (en) | Support frame for container trailer | |
CN101284502B (zh) | 机动交通工具座椅靠背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585882B1 (ko) | 차량 시트용 일체형 등받이 프레임 | |
JP589571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606082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シートフレーム | |
JP611701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96671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594594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2009096354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1415030B1 (ko) | 슬라이드 한계를 갖는 차량용 시트트랙 | |
JP6245061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880319B2 (ja) | シートフレーム | |
CN203358410U (zh) | 车辆用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