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372B -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372B
CN104228372B CN201410259527.6A CN201410259527A CN104228372B CN 104228372 B CN104228372 B CN 104228372B CN 201410259527 A CN201410259527 A CN 201410259527A CN 104228372 B CN104228372 B CN 104228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aforementioned
supply conduit
deposits
ink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95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372A (zh
Inventor
褰卞北浼村箍
影山伴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chiha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chiha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234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242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234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120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chihata Inc filed Critical Shachiha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38Inking devices; Stamping surfaces
    • B41K1/52Ink reservoirs, e.g. integral with stamp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02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one or more flat stamping surfaces having fixed im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38Inking devices; Stamp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38Inking devices; Stamping surfaces
    • B41K1/50Stamping surfaces impregnated with ink, or made of material leaving a mark after stamping conta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侧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使墨水不会泄漏的壁部件、将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下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而设置的墨水流出口、将前述吸收体的外面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设置成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

Description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中,“下”指重力向下方向,“上”指重力向上方向。
背景技术
因为使用了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的印章在每次使用时,不必使墨水附着在印字面就能够盖章,所以,被广泛使用。
以往,这种印章是被吸存在墨水吸存体的墨水向多孔质印字体自然地流下(浸透),向印字面浸透补给墨水的构造,为了向该印章进行墨水补给,将液状墨水滴下到印字面或墨水吸存体。液状墨水的滴下由于在印字面的浸透(印字面的墨水的恢复)存在时间差,所以,存在不清楚适量的补充墨水量,而过度地补充液状墨水的倾向。
为了解决它,通过专利文献1知道了在收容墨水的墨水匣的墨水供给孔与墨水含浸体接触的状态下,将墨水匣配置在墨水含浸体的背面侧的印章。
另外,通过专利文献2知道了将墨水补给用的软管刺入多孔质橡胶中的印章。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6-42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3-10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墨水匣内的墨水在墨水供给孔穿过,逐渐向墨水含浸体供给,最终的由墨水充满至墨水含浸体的允许量的高限。在这种状态下,若墨水匣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则墨水从盖章面喷出,成为墨水泄漏的原因。
另外,专利文献2也是同样,从软管供给到活字体的墨水最终由墨水充满至活字体的允许量的高限。在这种状态下,若墨水匣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则墨水从盖章面喷出,成为墨水泄漏的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第1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的墨水吸存体、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且在上面或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的吸收体、具有开口了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的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全部侧面,并设有墨水流出口地将下面覆盖的壁部件。
另外,第2发明是在第1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且流通空气的纤维体或者多孔体,前述纤维体或者多孔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另外,第3发明是在第1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将墨水隔断的壁体,前述壁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另外,第4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连接。
另外,第5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第6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连接。
第7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第8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7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第9发明是在第1发明至第8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且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第10发明是在第9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11发明是在第10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12发明是第1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推压插入前述吸收体,而在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且前述壁部件由前述吸收体形成。
第13发明是在第12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
第14发明是在第12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第15发明是在第12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
第16发明是在第12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第17发明是在第12发明至第16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第18发明是在第12发明至第17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第19发明是在第18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第20发明是在第19发明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发明效果
在第1发明中,由于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配置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的吸收体,优先地使墨水位于墨水吸存体内,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墨水向前述吸收体侧移动,也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在第2发明中,由于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外面的壁部件是虽然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但空气能够流通的纤维体或者多孔体,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前述那样上升,墨水不仅向前述吸收体侧,还向纤维体或者多孔体侧移动,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在第3发明中,由于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外面的壁部件是将墨水隔断的壁体,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前述那样上升,墨水向前述吸收体侧移动,也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在第4发明以及第13发明中,由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连接,所以,能够将墨水圆滑地含浸在墨水吸存体内。
在第5发明以及第14发明中,由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能够将墨水圆滑地含浸在墨水吸存体内,且使墨水供给管的前端和墨水吸存体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在第6发明以及第15发明中,由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连接,所以,能够将墨水圆滑地含浸在墨水吸存体内。
在第7发明以及第16发明中,由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将墨水圆滑地含浸在墨水吸存体内,且使墨水供给管的前端和墨水吸存体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在第8发明以及第17发明中,由于墨水供给管的数量可以采用单个,也可以采用多个,所以,在实际使用时从而有效。
在第9发明以及第18发明中,在被收容在墨水罐的墨水没有,而补充墨水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嵌合安装在墨水罐的上面侧的补充墨水匣,能够补充墨水。另外,由于不需要在每次补充墨水时,替换墨水供给管和墨水吸存体的连接部分,所以,一次连接的部分维持其状态,可无墨水泄漏地进行安定的墨水供给。
在第10发明以及第19发明中,由于在墨水罐和补充墨水匣嵌合安装时,设置在补充墨水匣上的栓体开栓,所以,在进行墨水补充时,墨水不会从补充墨水匣漏出,能够简便地进行补充作业。
在像第11发明以及第20发明那样,为通过栓体被推压在开栓用按压部,而将阀打开的开栓的闸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即使将残存有墨水的状态下的旧的补充墨水匣从墨水罐卸下,开口端部也因阀的作用而闭栓,所以,不会产生墨水泄漏。
在第12发明中,由于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以及侧面侧配置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的吸收体,使墨水优先位于墨水吸存体内,所以,即使墨水罐内的内压像急剧的温度上升那样上升,墨水向前述吸收体侧移动,也不存在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
另外,由于通过将墨水供给管的前端推压插入吸收体,能够在前述墨水供给管前端近旁形成毛细管力强的墨水吸存体,所以,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配置墨水吸存体,在实际使用时从而有效。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墨水供给管连接在墨水吸存体的结构是必须的结构,所以,在通过该连接作业能够形成墨水吸存体这点,效率提高,从而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第2、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第1、第2、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3是表示第1、第2、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装配第6实施方式的墨水罐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壁部件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装配第6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壁部件的例的墨水罐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图。
图12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壁部件的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配置了调节体14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图。
图18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中装配补充墨水匣的状态的图。
图19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图。
图20是表示第10以及第19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的补充墨水匣的图。
图21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中的装配补充墨水匣的状态的图。
图22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图。
图23是表示第12、第13实施方式的图。
图24是表示第12、第13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第12、第13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26是表示第14实施方式的图。
图27是表示第15实施方式的图。
图28是表示装配第15实施方式的墨水罐的状态的图。
图29是表示第16实施方式的图。
图30是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图。
图31是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的例的图。
图32是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33是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34是表示在第12实施方式配置了调节体14的状态的图。
图35是表示第18实施方式的图。
图36是表示第19实施方式中装配补充墨水匣的状态的图。
图37是表示第19实施方式的图。
图38是表示第20实施方式中的装配补充墨水匣的状态的图。
图39是表示第20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多孔质印字体1具有橡胶或者合成树脂等海绵体的无数连续气泡,在其表面设置文字等的印字面1a。
托架2是不锈钢制等不被墨水浸泡的材质,将前述多孔质印字体1嵌合安装保持在主体9的一端。
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1的上面侧配置墨水吸存体3。
墨水吸存体3只要是具备毛细管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列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等多孔质材料或者具有轴方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其材质能够使用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树脂。
墨水吸存体3的下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成为墨水流出口3a。多孔质印字体1和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前述墨水流出口3a接触。而且,多孔质印字体1和墨水吸存体3之间的毛细管力的关系调整成适量的墨水向印字面1a移动。
在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配置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的吸收体31。前述吸收体31只要是具备毛细管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列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等多孔质材料、或者具有轴方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其材质能够使用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树脂。
这里,毛细管力是在毛细管中上升的力,在本发明中,是用于墨水在前述毛细管间隙移动的力。由此,因为吸收体31与墨水吸存体3相比毛细管力弱,所以,成为墨水难以向吸收体31移动的结构。
另外,吸收体31的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设置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31a,构成为与外气进行空气置换。
这里,也可以一体形成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考虑在制造墨水吸存体3时调节纤维量的方法、在使纤维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局部减少墨水吸存体3的体积来设定的方法。这里,局部地减少墨水吸存体3的体积的方法例如考虑通过在径方向内方推压压缩墨水吸存体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来形成的方法、从下端朝向上方推压压缩的方法。
由壁部件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的侧面。壁部件是为了防止被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从侧面泄漏而设置。在本发明中,作为壁部件,能够采用纤维体、多孔体、将墨水隔断的壁体等。
前述纤维体32采用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的材料。前述纤维体32能够流通空气,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因为前述纤维体32与墨水吸存体3相比毛细管力弱,所以,成为墨水难以向纤维体32移动的结构。
纤维体32只要是具备毛细管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列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等多孔质材料、或者具有轴方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其材质能够使用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树脂。纤维体32可以是与前述吸收体31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
另外,也可以是在前述纤维体32的外周面具备由合成树脂薄膜等构成的外皮的结构。
也可以替代纤维体32而使用多孔体。这里,多孔体是通过公知的方法使热塑性树脂、热硬化性树脂、橡胶、玻璃、陶瓷、金属等原料内含连续的气泡的结构,采用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的结构。
另外,作为壁部件,也可以是将墨水隔断的壁体33。作为壁体33的材质,只要是将墨水隔断的材质,可以采用任意的材质,例如,能够采用塑料等的树脂、树脂薄膜、金属等。
滑块4其上面总是由线圈状弹簧5推压,其下面总是与印字面1a相比出现在下方。
护套6将前述弹簧5卡定,或者将该护套6通过由聚甲醛树脂等构成的固定环7固定在主体9。
抓握体8与护套6以及固定环7可装拆地嵌合安装。
主体9由聚甲醛树脂等耐墨水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构成,在下面由托架2嵌合安装保持着前述墨水吸存体3以及多孔质印字体1。
出于保护印字面1a的目的,也可以在前述护套6下面包嵌盖章面帽10,以便将印字面1a覆盖。
墨水罐11为上面开口的有底筒体,设有从底部下面朝向下方将前端开口的墨水供给管12,前述墨水供给管12贯通前述底部。墨水被收容在前述筒体内部11a。
前述墨水供给管12可以是2根以上的多根,也可以像图11~图15所示的第8发明那样,为1根的墨水供给管。这里,首先对多根进行说明。
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或者3角形、4角形等多角形的任意一种。另外,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前端可以朝向上下方向下方开口,也可以在径方向外方开口。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前端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倾斜切割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
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侧壁相互连结。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2a划分1根筒状体的内部的结构,在筒状体的内部独立地并列设置2根墨水供给管12。
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在大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部配置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周面和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环状的流通路,在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部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状的流通路。
前述墨水罐11的上端开口部11b密闭。作为密闭的方法,可以考虑用墨水罐帽13包嵌的方法、一体成型为将开口部11b密闭的方法。
作为用墨水罐帽13包嵌的方法,是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以密闭状态嵌合墨水罐帽13。墨水罐11和墨水罐帽13的嵌合方法也可以是螺钉嵌合。墨水罐帽13在与墨水罐11嵌合了的状态下,从其下端侧插入主体9的上端开口部。也可以在墨水罐帽13的外周面设置法兰,使之卡定在前述主体9的上端开口端面。
另外,作为一体成型为将开口部11b密闭的方法,可以考虑将墨水罐11和墨水罐帽13一体成型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在通过注塑成型成型了墨水供给管12后,收容墨水,将另一端热封的方法、通过吹塑成型来成型的方法。
第1实施方式的印章的组装手法,如图1所示,首先在使在上面配置了墨水吸存体3的多孔质印字体1嵌装保持在托架2的状态下,将托架2嵌合安装在前述主体9的下面。而且,将主体9从其上面侧按照滑块4、弹簧5、护套6、固定环7的顺序插入,由固定环7固定在主体9。接着,从主体9的上端开口部插入墨水罐11,嵌合在主体9。
此时,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连接。连接表示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相连。这里,为将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连接并相连可以考虑接合、压接、粘接等。
虽然接合是将2个部件连在一起,但是,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墨水供给管12插入预先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连接用的连接孔。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连接用的连接孔的内周面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接合。
压接是加压接触,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墨水供给管12强行插入墨水吸存体3。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墨水吸存体的纤维束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压接。
粘接是以粘接剂为媒质,将2面通过化学的力等接合,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在外周面涂敷了粘接剂的墨水供给管插入预先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连接孔,通过化学的力将连接孔内周面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粘接。此时,必须用前述粘接剂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堵塞。
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方法是在吸收体31的上面预先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此时,设计成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连接。而且,将抓握体8嵌合安装在护套6和固定环7,在护套6的下端包嵌盖章面帽10。
这里,作为本发明的墨水,能够适宜地采用水性、油性、染料类、颜料类。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
前述墨水供给管12其每一个具备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供给时,若使印字面1a为向下的状态,则墨水罐11内的墨水因重力而在至少一个墨水供给管12穿过,向墨水吸存体3供给。与此同时,外气在其它的墨水供给管12穿过,被获取到墨水罐11内。因此,墨水罐11内的墨水逐渐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内,继续被供给,直至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到达获取了前述外气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
若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到达获取了外气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则前端开口部被封闭,成为气密状态,外气向墨水罐11内的供给停止。这样一来,进行了前述墨水供给的墨水供给管12从墨水罐11向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
这样,墨水从墨水罐11的流出和空气向墨水罐11的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置换)停止,墨水罐暂时成为密闭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若连续地盖章,则由多孔质印字体1消耗的墨水从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墨水流出口3a供给。而且,墨水吸存体3供给到多孔质印字体1的墨水从墨水罐11穿过墨水供给管12供给,能够一直盖章到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全部消耗。
在墨水罐11为密闭状态时,若外气温变化,则墨水罐内的压力变化。若与墨水罐11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上升,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膨胀,使得内压上升,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被排出的墨水被吸收到设有空气流通口31a,并与大气连通的吸收体31,或者被壁部件吸收而被隔断,据此,不会向印字体侧移动。这里,作为吸收墨水的壁部件,是前述纤维体32或者多孔体,作为将墨水隔断的壁部件是前述壁体。
在这种状态下,若外气温下降,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下降,刚才被排出的墨水被吸回墨水供给管12。
另外,反之,若与墨水罐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下降,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收缩,使得内压下降,从墨水供给管12吸引供给管开口部近旁的墨水,在该状态下,若外气温上升,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上升,刚才被吸引的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
在补充墨水的情况下,首先,抓住抓握体8,将包嵌了墨水罐帽13的墨水罐11取出,替换成新的墨水罐11。
接着,根据图1~图3,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发明中,作为壁部件采用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的纤维体32。前述纤维体32能够流通空气,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因为前述纤维体32与墨水吸存体3相比毛细管力弱,所以,成为墨水难以向纤维体32移动的结构。
纤维体32只要是具备毛细管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列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等多孔质材料或者具有轴方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其材质能够使用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的合成纤维树脂。纤维体32可以是与前述吸收体31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
另外,也可以是在前述纤维体32的外周面具备由合成树脂薄膜等构成的外皮的结构。
也可以替代纤维体32而使用多孔体。这里,多孔体是通过公知的方法,使热塑性树脂、热硬化性树脂、橡胶、玻璃、陶瓷、金属等原料内含连续的气泡的结构,采用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的结构。
另外,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或者3角形、4角形等多角形的任意一种。另外,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前端可以朝向上下方向下方开口,也可以在径方向外方开口。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前端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倾斜切割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
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墨水供给管12的各自的侧壁相互连结。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2a划分1根筒状体的内部的结构,在筒状体的内部独立地并列设置2根墨水供给管12。
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在大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部配置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周面和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环状的流通路,在小径的墨水供给管12的内部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状的流通路。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墨水罐11为密闭状态时,若外气温变化,则墨水罐内的压力变化。若与墨水罐11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上升,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膨胀,使得内压上升,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被排出的墨水被吸收到设有空气流通口31a,并与大气连通的吸收体31或者纤维体32侧,不会向印字体侧移动,因此,不存在墨水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若外气温下降,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下降,刚才排出的墨水被吸回墨水供给管12。
另外,反之,若与墨水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下降,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收缩,使得内压下降,从墨水供给管12吸引供给管开口部近旁的墨水,在这种状态下,若外气温上升,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上升,刚才被吸引的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
接着,根据图4,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的侧面的壁部件,做成将墨水隔断的壁体33。壁体33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作为壁体的材质,只要是将墨水隔断的材质,采用哪种均可,例如,能够采用塑料等树脂、树脂薄膜、金属等。作为树脂、金属,能够采用两端开口的筒状体。另外,在采用树脂薄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的侧面卷绕树脂薄膜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替代前述第2实施方式的纤维体32,采用壁体33。
在墨水罐11为密闭状态时,若外气温变化,则墨水罐内的压力变化。若与墨水罐11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上升,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膨胀,使得内压上升,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被排出的墨水由于壁体33将墨水隔断,所以,被吸收到设有空气流通口31a,并与大气连通的吸收体31侧,不会向印字体侧移动,因此,不存在墨水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若外气温下降,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下降,刚才被排出的墨水被吸回墨水供给管12。
本实施方式除该作用以外,与前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根据图1~图3,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连接。作为其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吸收体31的上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此时,设计成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连接。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连接外,与前述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根据图5,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作为其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吸收体31的上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而且,设计成进一步预先在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设置连接用的连接孔,通过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插入连接孔,而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连接并相连,可以考虑接合、压接、粘接等。
接合是将2个部件连在一起,但是,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墨水供给管12插入预先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连接用的连接孔。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连接用的连接孔的内周面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接合。
压接是加压接触,但是,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墨水供给管12强行插入墨水吸存体3。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墨水吸存体的纤维束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压接。
粘接是以粘接剂为媒质,将2面通过化学的力等接合,但是,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在外周面涂敷了粘接剂的墨水供给管插入预先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连接孔,将连接孔内周面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通过化学的力粘接。此时,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不必用前述粘接剂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预先在前述吸收体31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通过在将墨水供给管12插入到这里后,与预先设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的连接孔连接,而产生前述连接状态。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连接用的连接孔的内周面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连接状态。
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以外,与前述第4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接着,根据图6~图9,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作为其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纤维体32的侧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此时,设计成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
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以外,与前述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做成在补充墨水的情况下,首先,抓住抓握体8,将包嵌了墨水罐帽13的墨水罐11取出,在更换成新的墨水罐时,能够更换墨水吸存体3、吸收体31、纤维体32的结构。
另外,这里,将组合了第6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表示在图8、图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的侧面的壁部件,做成将墨水隔断的壁体33。作为墨水供给管12的连接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壁体33的侧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此时,设计成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将壁体33和墨水供给管12可装拆地嵌合安装。另外,也可以一体地设置壁体33和墨水供给管12。
接着,根据图10,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作为其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吸收体31的侧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而且,设计成进一步预先在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设置连接用的连接孔,通过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插入连接孔,来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连接并相连的方法与前述第5实施方式相同。
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以外,与前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接着,根据图11~图15,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前述墨水供给管12为1根。如前所述,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或者3角形、4角形等多角形的任意一种。另外,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可以朝向上下方向下方开口,也可以在径方向外方开口。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倾斜切割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
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将墨水供给管12的形状选择成能够由1根进行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除能够由1根进行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以外,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这里,将组合了第8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表示在图1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的侧面的壁部件,做成将墨水隔断的壁体33。作为墨水供给管12的连接方法,可以考虑预先在壁体33的侧面设置连接用的贯通孔,在这里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方法。此时,设计成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壁体33和墨水供给管12可装拆地嵌合安装。另外,也可以一体地设置壁体33和墨水供给管12。
另外,这里,将组合了第8实施方式和第5、第7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表示在图14、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另外,这里,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多孔质印字体1和墨水吸存体3之间配置调节墨水向前述多孔质印字体1的流量的调节体14。前述调节体14是合成树脂粉末的烧结体,优选聚乙烯醇缩醛类那样的具有适当的硬度的海绵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调节体14能够向多孔质印字体1供给适量的墨水,所以,能够防止盖章印记的粘黏,从而有效。多孔质印字体1、墨水吸存体3、调节体14之间的毛细管力的关系只要调整成适量的墨水向印字面1a移动即可。
只要通过下述方法调整墨水向多孔质印字体1的移动即可,即、在使用的墨水的粘度低的情况下,使调节体14的毛细管力比多孔质印字体1强,提高墨水的保持力,反之,在使用的墨水的粘度高的情况下,使调节体14的毛细管力比多孔质印字体低,降低墨水的保持力。
接着,根据图17,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前述开口部11b替代墨水罐帽13,而可装拆地嵌合安装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15。前述补充墨水匣15是一端设有开口端部15a的有底筒状体,可装拆地嵌合安装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而且,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通过密闭,能够防止收容在补充墨水匣内的墨水向外漏出。这里,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嵌合安装的场所可以与密闭的场所相同,也可以是其它的场所。嵌合安装的嵌合方法也能够采用凹凸嵌合、压入嵌合、螺钉嵌合等各种方法。
这里,在将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时,为了防止整个墨水罐11从主体9脱开,有必要使墨水罐11和补充墨水匣15的嵌合力比墨水罐11和主体9的嵌合力弱。
另外,在使用时之前,在前述开口端部15a包嵌盖等(未图示出),在使用时,将盖卸下,然后,嵌合安装在开口部11b。此时,为不使墨水从补充墨水匣15泄漏,开口端部15a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嵌合安装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没有墨水,更换补充墨水匣15的情况下,首先,将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此时,墨水罐11维持嵌合在主体9的状态。而且,将新的补充墨水匣15从其开口端部15a侧装配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在装配补充墨水匣15的情况下,首先,在将盖(未图示出)从开口端部15a卸下后,为了不使墨水从补充墨水匣15泄漏,开口端部15a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嵌合安装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接着,根据图18~图20,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18~图20所示,也能够在前述开口端部15a设置板状体的栓体15b。在前述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装配栓体15b,直至被装配在墨水罐11。而且,在将补充墨水匣15向墨水罐11装配时,通过由设置在墨水罐开口部11b上的开栓用按压部11c,将前述栓体15b推入补充墨水匣内方来进行开栓。在这种情况下,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也是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
为了防止墨水无意间泄漏,希望在前述墨水罐开口部和前述补充墨水匣的开口端部密闭之后,通过维持该密闭状态,移动微小的距离,来将前述栓体15b开栓。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可以不加改变地利用前述开口部11b的开口端,也可以另行设置突起。
栓体15b可进行各种选择,例如,可以选择球体(图20A)、透镜形状体(图20B)等。另外,栓体15b也可以由可被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破坏的薄膜等(未图示出)形成。
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将栓体15b设置在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通过将前述栓体15b推入补充墨水匣内方而开栓。由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存在开栓前墨水流出的可能性,所以,开口端部15a的朝向没有必要像前述第6实施方式那样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也就是说,从向上、向下、横向的哪种朝向都可以装配。在栓体15b为薄膜等的情况下,被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破坏而开栓。
接着,根据图21、图22,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21、图22所示,也可以做成将闸门装置装配在前述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的结构,所述闸门装置通过将栓体15b推压在开栓用按压部11c而将阀打开,进行开栓,另外,通过脱离而闭栓。
闸门装置由筒状主体15c、盖部15d、栓体15b、线圈弹簧15e构成。筒状主体15c在其内部经线圈弹簧15e装入了栓体15b的状态下,在开口包嵌盖部15d。在设置在盖部15d上的墨水流出孔的周面设置与设置在栓体15b上的阀部卡合的阀座部,总是通过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压接,以便使阀部和阀座部密闭。
栓体15b若被开栓用按压部11c向上方推压,则抵抗前述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向上方移动,前述阀部和阀座部的密闭状态被解除,补充墨水匣内的墨水向墨水罐11内流入。另外,若开栓用按压部11c的推压被解除,则通过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压接,并闭栓,使阀部和阀座部再次密闭。
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可以与墨水罐1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像图示那样分体地设置。在做成分体的情况下,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装配内栓11d,在前述内栓11d的上端设置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在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的周边设置开口部11b。而且,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
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为通过栓体15b被推压在开栓用按压部11c来将阀打开,进行开栓的前述闸门装置的情况下,对开口端部15a的朝向也没有限制。也就是说,从向上、向下、横向的哪种朝向都可以装配。
在为了更换为新的补充墨水匣15,而将旧的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时,若在旧的补充墨水匣15内残存墨水,则存在墨水泄漏的可能性。但是,在使用闸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即使旧的补充墨水匣从墨水罐脱开,开口端部15a也因阀的作用而闭栓,因此,没有产生墨水泄漏。
这里,根据第4实施方式,说明了第9~第11实施方式,通过第5~第8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实施。
接着,根据图23,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1的上面侧配置吸收体31。
而且,墨水吸存体3由吸收体31形成。也就是说,墨水吸存体3和吸收体31由作为原本为同一物质的一体物的吸收体31形成。
其形成方法是通过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从前述吸收体31的上面侧或者侧面侧推压插入,而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方法。据此,在吸收体31内形成墨水吸存体3,在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侧以及侧面侧配置毛细管力比墨水吸存体3弱,且吸取剩余墨水的吸收体31。为使墨水不会泄漏,而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的前述壁部件由吸收体31形成。
前述吸收体31只要是具备毛细管间隙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列举出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接加工体、毛毡加工体、毛毡的针刺加工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等多孔质材料、或者具有轴方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体等。其材质能够使用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树脂。
这里,毛细管力是在毛细管中上升的力,在本发明中,是用于使墨水在前述毛细管间隙移动的力。由此,吸收体31因为与墨水吸存体3相比毛细管力弱,所以,成为墨水难以向吸收体31移动的结构。
另外,构成为吸收体31的外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设置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31a,与外气进行空气置换。
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下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口,成为墨水流出口3a。前述墨水吸存体3被形成为被配置在多孔质印字体1的上面。多孔质印字体1和前述墨水流出口3a接触。而且,多孔质印字体1和墨水吸存体3之间的毛细管力的关系调整成适量的墨水向印字面1a移动。
这里,也可以是在前述吸收体31的外周面具备由合成树脂薄膜等构成的外皮的结构。
第12实施方式的印章的组装手法如图23所示,首先,在使在上面配置了吸收体31的多孔质印字体1嵌装保持在托架2的状态下,将托架2嵌合安装在前述主体9的下面。而且,将主体9从其上面侧按照滑块4、弹簧5、护套6、固定环7的顺序插入,由固定环7固定在主体9。接着,从主体9的上端开口部插入墨水罐11,与主体9嵌合。
此时,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推压插入前述吸收体31,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前述墨水供给管21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连接。将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推压插入前述吸收体31的朝向可以是从前述吸收体31的上面侧开始,也可以从侧面侧开始的朝向。而且,将抓握体8嵌合安装在护套6和固定环7,在护套6的下端包嵌盖章面帽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是表示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相连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连接并相连,可以考虑前述那样的压接。压接是加压接触,但是,例如,可以列举出将墨水供给管12强行插入墨水吸存体3。此时,墨水吸存体3和墨水供给管12因墨水吸存体的纤维束和墨水供给管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压接。
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前述墨水供给管12其每一个具备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在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供给时,若使印字面1a成为向下的状态,则墨水罐11内的墨水因重力而在至少一个墨水供给管12穿过,被供给到墨水吸存体3。与此同时,外气在其它的墨水供给管12穿过,被获取到墨水罐11内。因此,墨水罐11内的墨水被逐渐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内,继续被供给,直至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到达获取了前述外气的其它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
若含浸在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到达获取了外气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开口部,则前端开口部被封闭,成为气密状态,外气向墨水罐11内的供给停止。这样一来,进行了前述墨水供给的墨水供给管12从墨水罐11向墨水吸存体3的墨水供给也停止。
这样,墨水从墨水罐11的流出和空气向墨水罐11的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置换)停止,墨水罐暂时成为密闭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若连续地盖章,则由多孔质印字体1消耗的墨水从设置在墨水吸存体3上的墨水流出口3a供给。而且,墨水吸存体3供给到多孔质印字体1的墨水从墨水罐11穿过墨水供给管12供给,能够一直盖章到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全部消耗。
在墨水罐11为密闭状态时,若外气温变化,则墨水罐内的压力变化。若与墨水罐11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上升,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膨胀,使得内压上升,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由于被排出的墨水被吸收到设有空气流通口31a并与大气连通的吸收体31侧,不会向印字体侧移动,所以,不存在墨水从盖章面侧喷出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若外气温下降,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下降,刚才被排出的墨水被吸回墨水供给管12。
另外,反之,若与墨水罐成为密闭状态的时刻相比,外气温下降,则由于墨水罐内的空气收缩,使得内压下降,从墨水供给管12吸引供给管开口部近旁的墨水,在该状态下,若外气温上升,则墨水罐内的压力上升,刚才被吸引的墨水从墨水供给管12被排出。
在补充墨水的情况下,首先,抓住抓握体8,将包嵌了墨水罐帽13的墨水罐11取出,替换成新的墨水罐11。
接着,根据图23~图25,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连接。
其形成方法是通过从前述吸收体31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而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将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连接以外,与前述第12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根据图26,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
其形成方法是虽然通过从前述吸收体31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而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情况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但是,此时强力地进行推压,以使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进入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以外,与前述第1、2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接着,根据图27、图28,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
其形成方法是通过从前述吸收体31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而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连接以外,与前述第12、13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如图28所示,也能够做成在补充墨水的情况下,在首先抓住抓握体8,将包嵌了墨水罐帽13的墨水罐11取出,更换为新的墨水罐时,能够更换墨水吸存体3、吸收体31的结构。
接着,根据图29,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墨水供给管12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
其形成方法是虽然通过从前述吸收体31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而在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情况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但是,此时,强力地进行推压,以使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进入前述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除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以外,与前述第15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接着,根据图30~图33,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前述墨水供给管12为1根。如前所述,墨水供给管12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或者3角形、4角形等多角形的任意一种。另外,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可以朝向上下方向下方开口,也可以在径方向外方开口。前述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出倾斜切割面、垂直面、圆锥面、凸曲面等。
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将墨水供给管12的形状选择成能够由1根进行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管12除由1根进行将墨水罐11内的墨水向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供给的功能和将外气向墨水罐11内供给的功能以外,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这里,将组合了第17实施方式和第14、第16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表示在图32、图3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水供给管12的前端与墨水吸存体3的内部连接,所以,能够做成使墨水供给管12和墨水吸存体3的连接更牢固的自供墨水式印章。
另外,这里,如图34所示,也可以在多孔质印字体1和墨水吸存体3之间配置调节墨水向前述多孔质印字体1的流量的调节体14。前述调节体14是合成树脂粉末的烧结体,优选聚乙烯醇缩醛类那样的具有适当的硬度的海绵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调节体14能够向多孔质印字体1供给适量的墨水,所以,能够防止盖章印记粘黏,从而有效。多孔质印字体1、墨水吸存体3、调节体14之间的毛细管力的关系只要调整成适量的墨水向印字面1a移动即可。
只要通过下述方法调整墨水向多孔质印字体1的移动即可,即、在使用的墨水的粘度低的情况下,使调节体14的毛细管力比多孔质印字体1强,提高墨水的保持力,反之,在使用的墨水的粘度高的情况下,使调节体14的毛细管力比多孔质印字体低,降低墨水的保持力。
接着,根据图35,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35所示,也可以在前述开口部11b替代墨水罐帽13,而可装拆地嵌合安装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15。前述补充墨水匣15是在一端设有开口端部15a的有底筒状体,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可装拆地嵌合安装。而且,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通过密闭,能够防止收容在补充墨水匣内的墨水向外漏出。这里,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嵌合安装的场所可以与密闭的场所相同,也可以是其它的场所。嵌合安装的嵌合方法也能够采用凹凸嵌合、压入嵌合、螺钉嵌合等各种方法。
这里,在将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时,为了防止整个墨水罐11从主体9脱开,有必要使墨水罐11和补充墨水匣15的嵌合力比墨水罐11和主体9的嵌合力弱。
另外,在使用时之前,在前述开口端部15a包嵌盖等(未图示出),在使用时,将盖卸下,然后,嵌合安装在开口部11b。此时,为不使墨水从补充墨水匣15泄漏,开口端部15a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嵌合安装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没有墨水,更换补充墨水匣15的情况下,首先,将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此时,墨水罐11维持嵌合在主体9的状态。而且,将新的补充墨水匣15从其开口端部15a侧装配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在装配补充墨水匣15的情况下,首先,在将盖(未图示出)从开口端部15a卸下后,为了不使墨水从补充墨水匣15泄漏,开口端部15a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嵌合安装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
接着,根据图36、图37、图20,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36、图37、图20所示,也能够在前述开口端部15a设置板状体的栓体15b。在前述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装配栓体15b,直至被装配在墨水罐11。而且,在将补充墨水匣15向墨水罐11装配时,通过由设置在墨水罐开口部11b上的开栓用按压部11c,将前述栓体15b推入补充墨水匣内方来进行开栓。在这种情况下,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也是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
为了防止墨水无意间泄漏,希望在前述墨水罐开口部和前述补充墨水匣的开口端部密闭之后,通过维持该密闭状态,移动微小的距离,来将前述栓体15b开栓。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可以不加改变地利用前述开口部11b的开口端,也可以另行设置突起。
栓体15b可进行各种选择,例如,可以选择球体(图20A)、透镜形状体(图20B)等。另外,栓体15b也可以由可被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破坏的薄膜等(未图示出)形成。
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将栓体15b设置在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通过将前述栓体15b推入补充墨水匣内方而开栓。由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存在开栓前墨水流出的可能性,所以,开口端部15a的朝向没有必要像前述实施方式那样,维持相对于地面向上的状态。也就是说,从向上、向下、横向的哪种朝向都可以装配。在栓体15b为薄膜等的情况下,被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破坏而开栓。
接着,根据图38、图39,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这里,仅说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如图38、图39所示,也可以做成将闸门装置装配在前述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的结构,所述闸门装置通过将栓体15b推压在开栓用按压部11c而将阀打开,进行开栓,另外,通过脱离而闭栓。
闸门装置由筒状主体15c、盖部15d、栓体15b、线圈弹簧15e构成。筒状主体15c在其内部经线圈弹簧15e装入了栓体15b的状态下,在开口包嵌盖部15d。在设置在盖部15d上的墨水流出孔的周面设置与设置在栓体15b上的阀部卡合的阀座部,总是通过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压接,以便使阀部和阀座部密闭。
栓体15b若被开栓用按压部11c向上方推压,则抵抗前述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向上方移动,前述阀部和阀座部的密闭状态被解除,补充墨水匣内的墨水向墨水罐11内流入。另外,若开栓用按压部11c的推压被解除,则通过线圈弹簧15e的弹力压接,并闭栓,使阀部和阀座部再次密闭。
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可以与墨水罐1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像图示那样分体地设置。在做成分体的情况下,在墨水罐11的开口部11b装配内栓11d,在前述内栓11d的上端设置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在前述开栓用按压部11c的周边设置开口部11b。而且,前述开口部11b和前述开口端部15a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开口部11b被补充墨水匣15的开口端部15a密闭。
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是上面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详细地说明。
在为通过栓体15b被推压在开栓用按压部11c来将阀打开,进行开栓的前述闸门装置的情况下,对开口端部15a的朝向没有限制。也就是说,从向上、向下、横向的哪种朝向都可以装配。
在为了更换为新的补充墨水匣15,而将旧的补充墨水匣15从墨水罐11拆下时,若在旧的补充墨水匣15内残存墨水,则存在墨水泄漏的可能性。但是,在使用闸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即使旧的补充墨水匣从墨水罐脱开,开口端部15a也因阀的作用而闭栓,因此,没有产生墨水泄漏。
这里,根据第13实施方式,说明了第18~第20实施方式,通过第14~第17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实施。
上面通过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变形。
符号说明
1:多孔质印字体;1a:印字面;2:托架;3:墨水吸存体;3a:墨水流出口;31:吸收体;31a:空气流通口;32:纤维体;33:壁体;4:滑块;5:弹簧;6:护套;7:固定环;8:抓握体;9:主体;10:盖章面帽;11:墨水罐;11a:筒体内部;11b:开口部;11c:开栓用按压部;11d:内栓;12:墨水供给管;12a:分隔壁;13:墨水罐帽;14:调节体;15:补充墨水匣;15a:开口端部;15b:栓体;15c:筒状主体;15d:盖部;15e:线圈弹簧。

Claims (20)

1.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无数的连续气泡的多孔质印字体;
被配置在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的墨水吸存体;
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且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吸取剩余墨水,且在上面或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流通口的吸收体;
具有墨水供给管的墨水罐;和
覆盖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全部侧面的壁部件,
前述墨水吸存体设有墨水流出口,
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开口,并且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毛细管力比前述墨水吸存体弱,且流通空气的纤维体或者多孔体,前述纤维体或者多孔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壁部件是将墨水隔断的壁体,前述壁体的下面与前述多孔质印字体的上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被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与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12.一种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推压插入前述吸收体,而在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近旁形成前述墨水吸存体,且前述壁部件由前述吸收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上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上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前述吸收体的侧面侧推压插入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而将前述墨水供给管配置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侧面侧,将前述墨水供给管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墨水供给管是单个或者多个。
18.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墨水罐的上面侧设置开口部,在收容了墨水的补充墨水匣设置开口端部,将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可装拆地嵌合安装,且进行密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嵌合安装时开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前述开口部和前述开口端部脱离时闭栓的栓体装配在前述开口端部。
CN201410259527.6A 2013-06-12 2014-06-12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228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3437A JP6124200B2 (ja) 2013-06-12 2013-06-12 インキ自給式印判
JP2013-123437 2013-06-12
JP2013-123438 2013-06-12
JP2013123438A JP6012002B2 (ja) 2013-06-12 2013-06-12 インキ自給式印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372A CN104228372A (zh) 2014-12-24
CN104228372B true CN104228372B (zh) 2019-01-08

Family

ID=5094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9527.6A Active CN104228372B (zh) 2013-06-12 2014-06-12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07786B2 (zh)
EP (1) EP2818325B1 (zh)
CN (1) CN104228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703B (zh) * 2015-03-23 2016-12-07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便捷式会计用印章
CN105059000B (zh) * 2015-08-14 2017-10-31 洪作良 一种带有辅助喷墨手柄的印章
CN105082798B (zh) * 2015-08-14 2017-12-08 唐国云 一种带有回弹手柄的印章
CN106079932A (zh) * 2016-08-13 2016-11-09 南通步优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工厂印标签装置
CN108995408A (zh) * 2018-05-24 2018-12-14 商洛学院 一种新型会计印章
RU193918U1 (ru) * 2019-07-09 2019-11-21 Мар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Шувалова Штамп для процессуаль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оснасткой и комплектом сменных клише с различ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ей
CN110696506B (zh) * 2019-10-31 2021-11-19 杭州揽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自动回墨印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0413A (en) * 1948-04-16 1952-06-17 Porter H Mason Hand stencil duplicator
US3719140A (en) * 1970-07-27 1973-03-06 Diagraph Bradley Ind Inc Stencil hand stamp with fluid-containing handle and torsion-spring support
US3885495A (en) * 1972-08-24 1975-05-27 Takaji Funahashi Stamping device
JPS5925666Y2 (ja) 1976-07-08 1984-07-27 日本エヌ・シ−・ア−ル株式会社 インク・チユ−ブ付ゴム印判
CN2067644U (zh) * 1989-12-18 1990-12-19 张永铭 自动供印墨的印章
US5123349A (en) * 1990-09-17 1992-06-23 Indiana Stamp Company, Inc. Self-inking hand stamp
JPH0642200U (ja) 1992-11-20 1994-06-03 秀雄 永岡 印 鑑
JP3159072B2 (ja) * 1996-07-16 2001-04-23 日本ボールドウィン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洗浄装置
US5826515A (en) * 1997-01-29 1998-10-27 Binney & Smith Inc. Stamping device
CN1197009A (zh) * 1997-04-21 1998-10-28 李嘉善 自上墨印章
US5979323A (en) * 1997-05-01 1999-11-09 Mitsubishi Pencil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an impregnation stamp and an impregnation stamp produced thereby
TW339735U (en) * 1997-10-20 1998-09-01 Sun Same Entpr Co Ltd Improvement on an ink-carrying chop
US5996493A (en) * 1998-03-09 1999-12-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amp unit protection element
DE19846740A1 (de) 1998-09-21 2000-03-23 Elvira Ahrens Marker mit Doppelfunktion
CN1299165C (zh) 2000-11-22 2007-02-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印模,方法和设备
US6968781B1 (en) * 2005-01-13 2005-11-29 Petersen Craig J Ink cartridge for hand stamp
AT503112B1 (de) * 2006-01-20 2007-08-15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Handstempel und farb-speicherkörpereinheit hiefür
CN200992024Y (zh) * 2006-12-26 2007-12-19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 一种印章
AT512968A1 (de) 2012-05-15 2013-12-15 Trodat Gmbh Stempel, insbesondere Rund-Stempel
AT512966A1 (de) * 2012-05-15 2013-12-15 Trodat Gmbh Stempel und Verfahren zum Tränken eines Farbspeicherkörpers eines Stempels mit Stempelfarbe
US9266369B2 (en) * 2012-06-11 2016-02-23 Shachihata Inc. Invertible ink stamp having an ink tank and ink absorber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8325A1 (en) 2014-12-31
EP2818325B1 (en) 2016-03-02
US20140366758A1 (en) 2014-12-18
US9707786B2 (en) 2017-07-18
CN104228372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372B (zh) 自供墨水式印章以及自供墨水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CN106174704B (zh) 可填充装置
EP3254574B1 (en) Liquid tank,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04544575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323822B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JP5311435B2 (ja) インク補充キットおよびインク補充方法
CN106659245A (zh) 用于分配电子烟油的设备和方法
CN109922678A (zh) 具有可再填充的储液器的电子吸烟装置
US9415925B2 (en) Metering device
CN102098999A (zh) 带过滤器的排出容器
CN101014506A (zh) 注出器以及带注出器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TWM271716U (en) Subtle pressure balancing device between cartridge and ink bottle
CN103501645A (zh) 吸入装置
CN108495574A (zh) 用于双内容物的包装和分配装置
US9956578B2 (en) Piston for dispensing a flowable component from a cartridge
JP4662527B2 (ja) 滴下式インク補給器及びインク補給方法と補給キット
JP5975420B2 (ja) 反転式印判
JP6124200B2 (ja) インキ自給式印判
CN21191051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JP5975421B2 (ja) 反転式印判
CN204472121U (zh) 用于墨盒灌墨的灌墨装置
CN217911266U (zh) 点胶装置
CN21587347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雾化机构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03481684B (zh) 反转式印章及反转式印章的制造方法
EP1911526A1 (fr) Pompe à mousse résistante à la corro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