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0259B - 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20259B CN104220259B CN201380017654.9A CN201380017654A CN104220259B CN 104220259 B CN104220259 B CN 104220259B CN 201380017654 A CN201380017654 A CN 201380017654A CN 104220259 B CN104220259 B CN 1042202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tron
- clamping device
- plate
- transport
- readi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0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ing up of the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10—Batte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5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using vacu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此板层压装置提供有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第一运送处理机和控制单元,该第一运送处理机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住板。控制单元使得:在用第二夹持装置按压层压板的同时第一夹持装置移动至第一上部位置;保持住第一板的第一运送处理机在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第一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第一运送处理机朝向台部下降,以将第一板层压在被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层压板上;以及第一夹持装置朝向台部下降,以朝向台部按压从第一运送处理机伸出的第一板的周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个板进行彼此层压的板层压装置和用于其的板层压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级电池具有电池元件,在该电池元件中阳极板和阴极板被层压在浸渍有电解质的隔板的两侧上。当制作这样的电池元件时,把多个板,也就是说,阳极板、阴极板和隔板相互层压。因此,使用一种用于层压类型电池的制造装置,其可以实施对阳极板、阴极板和隔板进行层压以及形成层压板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装置中,当在基部或基板(palette)上把另一个板层压在层压板上时,构成该层压板的相对角的两个角由两个钉或夹持件保持住。接下来,当把另一个板层压在层压板上时,构成该层压板的另一相对角的两个角由另外的两个钉或夹持件保持住。通过重复此操作,在基部上形成了包括多片预定数目的板的层压板。因而,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装置中,当对板进行层压时,交替地驱动四个钉或夹持件中的相对角的两个钉或夹持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9-032544
[PTL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9-20604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通过可以保持住板的运送处理机把构成层压板的每个板运送到台部上。在专利文献1中,未清楚地写出关于把板运送到台部上的运送处理机。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层压板的相对角的位置中同时通过夹持装置保持住该层压板的方法中可能产生下面的问题。在下文中,描述这些问题。
当把第一板层压在层压板上时,定位在相对角中的一对夹持装置保持住该层压板。另一方面,另一对夹持装置从台部上升以便保持住新放置在该层压板上的另一个板。这里,当在运送处理机把第一板运送至台部之上之前使该对夹持装置上升时,该运送处理机的移动被干扰的问题可能产生。因此,通常想到,在运送处理机已经完成把板运送至台部之上之后使一对夹持装置上升。在使这些夹持装置上升之后,运送处理机朝向台部降落并且把板层压在台部上的层压板上。
因而,在运送处理机到达台部的上部部分之后和在把板放置在层压板上之前之间,存在与使夹持装置上升的时间相等的时间间隙。对板进行层压的周期时间增加了此时间间隙。
鉴于上面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层压装置和一种板层压方法,其能够减小对板进行层压的周期时间。
[解决方案]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板层压装置包括:
台部,其装载由层压的多个板构成的层压板;
第一运送处理机,该第一运送处理机能够在位于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待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住板;
第一夹持装置,该第一夹持装置可在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一侧被朝向台部按压的第一按压位置与在第一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待机位置的第一上部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夹持装置,该第二夹持装置可在台部上的层压板的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被朝向台部按压的第二按压位置与在第二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待机位置的第二上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使得:在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二侧时,第一夹持装置移动至第一上部位置;保持住第一板的第一运送处理机在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第一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第一运送处理机朝向台部下降,以将第一板层压在被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层压板上;以及第一夹持装置朝向台部下降,以朝向台部按压从第一运送处理机伸出的第一板的周边。
根据本发明的板层压方法是使用板运送装置的板层压方法,该板运送装置包括:
台部,其装载由层压的多个板构成的层压板;第一运送处理机,其能够在位于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待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住板;第一夹持装置,其可在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一侧被朝向台部按压的第一按压位置与在第一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待机位置的第一上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夹持装置,其可在台部上的层压板的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被朝向台部按压的第二按压位置与在第二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于待机位置的第二上部位置之间移动,该方法包括:
在用第二夹持装置按压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二侧时,将第一夹持装置移动至第一上部位置;
将保持住第一板的第一运送处理机在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第一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
使第一运送处理机朝向台部下降,并且将第一板层压在被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层压板上;以及
使第一夹持装置朝向台部下降,并且朝向台部按压从第一运送处理机伸出的第一板的周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对板进行层压的周期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特定状态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I-I线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图4是示出板层压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框图。
图5A至图5H是示出板层压方法中对第一板和层间板进行层压的处理的图解。
图6A至图6H是示出板层压方法中对第二板和层间板进行层压的处理的图解。
图7是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8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特定状态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9是沿图8的II-II线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图2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特定状态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I-I线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截面图。图4是示出板层压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框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层压装置包括台部10、第一夹持装置8、第二夹持装置9、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
由层压的多个板构成的层压板12装载在台部10上。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当层压板12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和层间板3时的情况。然而,它并不限于此,对于组成层压板12的板而言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板。
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提供有用于保持板1、2和3的吸槽5。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通过用未图示的抽吸泵抽吸由吸槽5和板1、2和3形成的封闭空间来粘附这些板1、2和3,并且经由吸槽5来保持住板1、2和3。保持住板的方式并不限于抽吸保持,可以使用任选的方式。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运送处理机4可以保持住层间板3和第一板1。第二运送处理机11可以保持住层间板3和第二板2。期望的是层间板3具有透气性。运送处理机4和11可以使用层间板3的渗透性经由层间板3执行第一板1或第二板2的抽吸保持。
第一运送处理机4可在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待机位置退避的第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运送处理机11可在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待机位置退避的第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图1中,示出了第一运送处理机4位于第一退避位置的状态,以及示出了第二运送处理机11处于第二退避位置的状态。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中,第二退避位置定位在第一退避位置的相对面,其中,待机位置处于它们之间。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第一运送处理机4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以及示出了第二运送处理机11处于第二退避位置的状态。这里,保持住板的第一运送处理机4从第一退避位置向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换言之,被保持住的板从第一退避位置被运送至待机位置的方向,以及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设定为第一移动方向Dl。保持住板的第二运送处理机11向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换言之,被保持住的板从第二退避位置被运送至待机位置的方向,以及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设定为第二移动方向D2。保持住板的第一运送处理机4朝向待机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Dl不同于保持住板的第二运送处理机11朝向待机位置移动的第二移动方向D2。
具体地,第一运送处理机4在保持住第一板1和层间板3的状态下在图1至图3中从左侧朝向待机位置移动。它在未保持住第一板1和层间板3的状态下在图1至图3中从待机位置朝向左侧移动。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保持住第二板2和层间板3的状态下在图1至图3中从右侧朝向待机位置移动。它在未保持住第二板2和层间板3的状态下在图1至图3中从待机位置朝向右侧移动。
把第一运送处理机4构成为可从待机位置向下朝向台部10移动。类似地,把第二运送处理机11构成为可从待机位置向下朝向台部10移动。因此,把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构成为可垂直地向台部10移动。
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住板。因而,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四个角具有切去部(cut-outportion)6和7。当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保持住板时,该板的周边的一部分从这些切去部6和7伸出。
在图2中,还为吸槽5的部分添加了影线以便使层间板3与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重叠状态明了。
把第一夹持装置8构成为可在台部10上的层压板12的第一侧被朝向台部10按压的第一按压位置与在第一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于运送处理机4和11的待机位置的第一上部位置之间移动。把第二夹持装置9构成为可在台部10上的层压板12的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被朝向台部10按压的第二按压位置与在第二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于运送处理机4和11的待机位置的第二上部位置之间移动。
当从如图2中示出的垂直于层压板12表面的方向看时,第一夹持装置8定位在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第一切去部6的位置中,而第二夹持装置9定位在第二切去部7的位置中。藉此,在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不干扰定位在第一上部位置或第二上部位置的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
通过使第一夹持装置8随着第一运送处理机4从图3示出的状态下降,可以使第一板1和层间板3层压在该层压板12上。在那时,下降的第一夹持装置8利用第一板1和层间板3按压该层压板12。在第一夹持装置8下降之前按压该层压板12的第二夹持装置9将被插在该层压板12与板1和3之间。
如图2中所示,期望的是,面对处于待机位置的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第二夹持装置9的侧9a平行于第一运送处理机4与侧9a相对的一侧4a。类似地,期望的是,面对处于待机位置的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第一夹持装置8的侧8a平行于第二运送处理机11与侧8a相对的一侧la。藉此,当板1和3停在第二夹持装置9上时,可以抑制板1和3的损坏。由于这些切去部6和7处于保持住板的运送处理机的移动方向的相对侧上,所以它们不会成为板在伴随着运送处理机的移动的风的影响下而脱落的原因。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安装了两个第一夹持装置8,以及安装了两个第二夹持装置9。把一对第一夹持装置8构成为使得基本矩形或方形的层压板12的一侧的两个角可以被按压。把一对第二夹持装置9构成为使得该层压板12的另一侧的两个角可以被按压。
板层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13,该控制单元13控制第一夹持装置8、第二夹持装置9、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操作(参考图4)。控制单元13实现图5和图6中所示的板层压方法的一系列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5和图6描述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方法。在此板层压方法中,包括多个板的层压板形成在台部10上。
图5A示出了刚把第二板2和层间板3层压在台部10上的层压板12上方之后的状态。在那时,第一夹持装置8正按压层压板12且被插入在层压板12和第二板2之间。第二夹持装置9利用第二板2和层间板3正按压层压板12。图5A中示出的层压板、第二板和层间板聚集在一起且从现在开始将被称为层压板。
接下来,在台部10上的层压板利用第二夹持装置9被按压的同时,将第一夹持装置8在该图中向右移动且从该层压板12退避(参考图5B)。进而,第一夹持装置8上升至像箭头方向的预定高度,并且在该图中向左移动(参考图5C)。
接下来,在粘附了第一板1和层间板3的同时第一运送处理机4移动至台部4之上的待机位置(参考图5D)。也就是说,第一运送处理机4在台部10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第一夹持装置8的相对方向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当把第一运送处理机4从第一退避位置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时,第一运送处理机4经过下降的且在图5D的情况中正按压层压板12的第二夹持装置9的上部部分。
在第一夹持装置8上升的同时可以开始移动第一运送处理机4。在此情况下,期望的是,在移动第一运送处理机4至待机位置完成之前完成第一夹持装置8移动至第一上部位置。
当第一运送处理机4到达待机位置时,在第一上部位置的第一夹持装置8定位在形成于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方向Dl前侧中的切去部6中。相应地,第一夹持装置8不干扰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
定位在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方向Dl后侧中的第二夹持装置9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按压层压板12。相应地,第二夹持装置9不干扰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
接下来,如图5E中所示,第一运送处理机4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第一板1和层间板3层压在层压板12上。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一运送处理机4到达待机位置之前,第一夹持装置8处于已经完成移动至第一上部位置的状态。因此,第一运送处理机4在到达待机位置之后可以立即开始下降操作。藉此可以减小板层压方法的周期时间。
使第一夹持装置8随着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下降而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第一板1的从第一运送处理机4伸出的周边朝向台部10被按压(参考图5F)。结果,第一夹持装置8利用第一板1和层间板3保持住层压板12。第二夹持装置9将处于被插入在层压板12和第一板1之间的状态。
在上面提及的描述中,尽管是通过假定第一运送处理机4朝向台部10下降、然后第一夹持装置8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朝向台部10按压第一板1的从第一运送处理机4伸出的周边进行的描述,但期望的是,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下降和第一夹持装置8的下降同时执行。也就是说,期望这样进行操作,使得可以从图5D的状态同时执行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下降和第一夹持装置8的下降,并且可以变换至图5F的状态。结果,可以更多地减小板层压方法的周期时间。
下面,图5F中示出的包括层压板12、第一板1和层间板3的构件称为层压板12。接下来,把第一运送处理机4上升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参考图5G)。为了保持另一第一板1和层间板3,把第一运送处理机4从台部10之上退避至退避位置(参考图5H)。
并且,将第二夹持装置9横向地从层压板12退避(参考图6A)。使第二夹持装置9上升至台部10(参考图6B)。并且在该图中使第二夹持装置9再向右移动(参考图6C)。结果,第二夹持装置9完成移动至第二上部位置。那时,第一夹持装置8朝向台部10正按压层压板12。
如图6D中所示,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台部10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第二夹持装置9的相对侧的方向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当把第二运送处理机11从第二退避位置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时,第二运送处理机11经过下降的且在图6D的情况中正按压层压板12的第一夹持装置8的上部部分。第二运送处理机11保持住层间板3和第二板2。第二运送处理机11不同于第一运送处理机4,并且沿着移动方向D2移动至待机位置。
在第二夹持装置9上升的同时可以开始移动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此情况下,期望的是,在第二运送处理机完成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前,第二夹持装置9完成移动至第二上部位置。
当第二运送处理机11到达待机位置时,在第二上部位置的第二夹持装置9定位在形成于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移动方向D2前侧中的切去部6中。相应地,第二夹持装置9不干扰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移动。
定位在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移动方向D2后侧中的第一夹持装置8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正按压层压板12。相应地,第一夹持装置8不干扰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移动。
接下来,如图6E中所示,保持住第二板2和层间板3的第二运送处理机11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第二板2和层间板3层压在层压板12上。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二运送处理机11到达待机位置之前,第二夹持装置9处于已经完成移动至第二上部位置的状态。因此,第二运送处理机11在到达待机位置之后可以立即开始下降操作。结果,可以减小板层压方法的周期时间。
使第二夹持装置9随着第二运送处理机11下降而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将第二板2的从第二运送处理机11伸出的周边朝向台部10按压(参考图6F)。结果,第二夹持装置9保持住层压板12和第二板2。第一夹持装置8变成被放置在层压板12和第二板2之间的状态。
在上面提及的描述中,尽管是通过假定第二运送处理机11朝向台部10下降、然后第二夹持装置9朝向台部10下降并且朝向台部10按压第二板2的从第二运送处理机11伸出的周边进行的描述,但期望的是,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下降和第二夹持装置9的下降同时执行。也就是说,期望这样进行操作,使得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下降和第二夹持装置9的下降可以同时执行,并且可以从图6D的状态变换至图6F的状态。结果,可以减小板层压方法的周期时间。
接下来,把第二运送处理机11上升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参考图6G)。为了保持另一个板,把第二运送处理机11从台部10之上退避至退避位置(参考图6H)。
撤出第二运送处理机11之后的状态为如图5A中所示的状态。在此之后,通过再执行图5A至图5H或者图5A至5D以及图5F至5H中所示的步骤,可以把更多的板层压在台部10上的层压板12上。通过重复图5A至图5H和图6A至图6H,或者图5A至图5D、图5F至5H、图6A至图6D和图6F至图6H,可以形成其中任选数目个板彼此层压的层压板。
使用诸如夹子或带之类的独立于层压装置的其它夹持装置来固定完成层压的层压板,并且在通过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释放夹持之后从板层压装置取出该层压板。
在上面提及的板层压方法中,期望的是,两个第一夹持装置8一起移动。期望的是,两个第二夹持装置9一起移动。藉此,可以同时保持住板1、2或3或层压板12的同一侧中的两个位置,特别是其两个角。结果,与同时压制板的相对角的情况相比,很难产生使板旋转的力(力矩),并且可以抑制板的层压错位。
接下来,将描述在同时驱动定位在相对角中的两个夹持装置的相比较示例中的板层压方法。当定位在相对角的两个夹持装置8和9同时上升时,夹持装置8和9将定位在其两侧,其中运送处理机4和11的待机位置处于它们之间。相应地,由于一个夹持装置8或9定位于运送处理机4和11的行程上,所以将干扰运送处理机4和11的移动。因此,有必要在运送处理机4和11移动至图5D和图6D中所示的待机位置之后,使定位于相对角中的夹持装置8和9上升。结果,在运送处理机4和11到达待机位置之后,运送处理机4和11不能执行向下移动操作直到夹持装置8和9的上升移动结束。由于此时间间隙,周期时间变得比图5和图6中所示的板层压方法长。由于同时压制层压板或板的相对角中的两个部分,所以还存在可能产生使板旋转的力(力矩)的问题。
相反,根据本发明的此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夹持装置8不干扰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并且第二夹持装置9不干扰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移动。不会受到在把运送处理机4和11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后使定位于相对角中的夹持装置8和9上升的操作的约束。结果,可以提供其中减小对板进行层压的周期时间的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上面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板层压方法可以适用于例如生产像锂离子二级电池的电池元件的方法。在此情况下,第一板可以是应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阳极板,而第二板可以是应用负极活性物质的阴极板。层间板可以是使阳极板和阴极板隔开的隔板。隔板用电解质浸渍且优选具有渗透性。包括层压板的电气元件可以通过图4和图5中所示的方法生产,在该层压板中层压了阳极板和阴极板以及隔板。
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描述了对三种类型的板,也就是说,第一板1、第二板2和层间板3,进行层压的示例。备选地,本发明的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可以应用于交替地层压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情况。在此情况中,第一运送处理机4或第二运送处理机11应当分别直接保持住第一板1或第二板2,而无需层间板3。第一板1和第二板2可以是相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
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运送处理机4同时运送第一板1和层间板3,而第二运送处理机11同时运送第二板2和层间板3。它不限于此,第一运送处理机4可以单独地运送第一板1和第二板2,而第二运送处理机11可以运送层间板3。即使在此情况中,层压板12也可以经由与图5和图6中所示的方法相同的处理来形成。(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图8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特定状态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图9是沿图8的II-II线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板层压装置包括台部10、第一夹持装置8、第二夹持装置9、第一运送处理机2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31。此外,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板层压装置还提供有控制单元13。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运送处理机2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31的形状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由于除了这些形状之外的配置和层压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样,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一运送处理机24可以保持住像第一板1和层间板3那样的板。第二运送处理机31可以保持住像第二板2和层间板3那样的板。
如图7和图8中所示,第一运送处理机24在保持住第一板1和层间板3的状态下在朝向待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Dl前面的其一侧中具有第一切去部26。也就是说,尽管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切去部6形成在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角中,但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切去部26形成在第一运送处理机24的一侧中。此外,第一运送处理机24在移动方向Dl后面的一侧中具有第二切去部7。也就是说,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切去部7形成在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角中,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切去部7一样。
如图8中所示,从垂直于板表面的方向上看,第一夹持装置8被布置在第一运送处理机24的第一切去部26的位置中。如图8中所示,从垂直于板表面的方向上看,第二夹持装置9被布置在第一运送处理机24的第二切去部7的位置中。从垂直于板表面的方向上看,第二夹持装置9被布置在第二运送处理机31的第一切去部26的位置中。从垂直于板表面的方向看,第一夹持装置8被布置在第二运送处理机24的第二切去部7的位置中。第二运送处理机31相对于第一运送处理机24是线对称的。
第一运送处理机2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31保持住该板,其中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使该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运送处理机2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31的一侧中形成第一切去部26,在使该板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情况下保持住该板。在图8中,还为吸槽5的部分添加了影线以便使层间板3与第一运送处理机2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31的重叠状态明了。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移动方向Dl和D2上,第一切去部26定位在与板的角稍微分开的部分中。吸槽5的部分5a大约延伸至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端部,因此利用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移动方向Dl和D2的那侧,可以保持住板一侧中的两个角。结果,运送处理机24和31可以执行定位于移动方向Dl和D2前面的板一侧的两个角的抽吸保持。相应地,即使当运送处理机24和31高速移动时,也可以防止板1、2和3与运送处理机24和31分开。结果,可以改善板层压方法的周期时间。
也就是说,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其中任选数目个板相互层压的层压板可以通过重复执行图5A至图5H和图6A至图6H,或图5A至图5D、图5F至图5H、图6A至图6D和图6F至图6H来形成。
像此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即使当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运送处理机4和11具有不同形状的运送处理机24和31时,也可以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形成其中任选数目个板相互层压的层压板。因此,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可以减小对板进行层压的周期时间。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板保持能力由于大约延伸至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端部的运送处理机24和31的吸槽5的部分5a而得以改善。特别地,由于运送处理机24和31可以对定位在移动方向D1和D2前面的板一侧的两个角执行抽吸保持,所以即使当运送处理机24和31高速地从退避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时,防止板1、2和3与运送处理机24和31分开的能力也比第一实施例改善得多。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10是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10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板层压装置包括台部10、第一夹持装置8、第二夹持装置9、第一运送处理机24、第二运送处理机31和第三运送处理机41。此外,板层压装置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一样提供有控制单元。由于除了第三运送处理机41之外的组件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层压装置,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三运送处理机41与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具有相同的配置,并且能够保持住板。在保持住板的第三运送处理机41从退避位置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的方向,换言之,被保持的板从退避位置运送至待机位置的方向,图10中由箭头示出的方向,被设定为第三移动方向D3。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运送处理机41在保持住板的状态下朝向待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D3与第一运送处理机4在保持住板的情况下朝向待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Dl相差90°。在此情况下,可以提供与第三运送处理机41的移动方向D3相对应的如图10所示的第三夹持装置28。
第三夹持装置28按压和保持住第三运送处理机41的移动方向D3前面的板的周边。通过用第三夹持装置28进行按压和保持,可以减小层压操作的周期时间。
描述了当使用第三运送处理机41和第三夹持装置28时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作为示例,描述其中第一运送处理机4、第二运送处理机11和第三运送处理机41轮流运送板并进行层压的情况。在完成由第二运送处理机11的层压操作之后,把第三夹持装置28移动至待机位置。接下来,把第三运送处理机41从退避位置移动至台部10之上的待机位置。
接下来,使第三运送处理机41朝向台部10下降,然后使第三夹持装置28朝向台部10下降以朝向台部10按压板从第三运送处理机41伸出的周边。否则,同时执行运送处理机41的下降和第三夹持装置28的下降,并且朝向台部10按压板从第三运送处理机41伸出的周边。因而,可以执行通过第三运送处理机41和第三夹持装置28的层压操作。
当正使得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上升时,由于存在正移动的第三运送处理机41可能干扰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的可能性,所以把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控制成使得它们可以处于下降状态。
当未安装第三夹持装置28时,通过使用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层压操作是可能的。在该情况下,当在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上升的状态下把第三运送处理机41移动至待机位置时,存在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可能干扰第三运送处理机41的可能性。因此,在把第三运送处理机41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后,应当操作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或者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9的一部分。尽管与安装了第三夹持装置28时的情况相比层压操作的周期时间增加,但是相对于第一运送处理机4和第二运送处理机11未发生层压操作的周期时间的增加。
尽管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运送处理机41的移动方向D3与第一运送处理机4的移动方向Dl相差90°,但是可以使用在不同方向上以任选角度移动的运送处理机。板层压装置可以提供有三个或更多运送处理机。例如,当提供了四个运送处理机时,可以假定这样的板层压装置,其把要层压的板从彼此不同的四个移动方向朝向台部运送。
可以用一个运送处理机来形成层压板。在此情况下,在图5H或图6H中,运送处理机应当在该图中箭头的反方向上退避。
尽管上面详细地呈现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应当理解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化和修改是可能的。
此申请基于且要求于2012年3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79413的优先权的权益,这里通过参考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板
2第二板
3层间板
4,24第一运送处理机
5吸槽(保持装置)
6,26切去部
7切去部
8第一夹持装置
9第二夹持装置
10台部
11,31第二运送处理机
12层压板
13控制单元
Claims (20)
1.一种板层压装置,包括:
第一运送处理机,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能够在位于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所述待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所述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板;
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可在所述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一侧被朝向所述台部按压的第一按压位置与在所述第一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所述待机位置的第一上部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可在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被朝向所述台部按压的第二按压位置与在所述第二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所述待机位置的第二上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使得:在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二侧时,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上部位置;保持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在所述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部之上的所述待机位置;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朝向所述台部下降,以将所述第一板层压在被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所述层压板上;以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所述台部下降,以朝向所述台部按压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伸出的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周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使得在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完成移动至所述待机位置之前,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能够完成移动至所述第一上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同时实施使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下降和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使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下降之后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移动方向时,在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的至少一个角中提供切去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移动方向时,分别在位于所述移动方向的前面的、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一对角中提供切去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从垂直于所述层压板的表面的方向看时,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的所述切去部面对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移动方向时,在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一侧中提供切去部,所述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移动方向时,在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一侧中提供多个切去部,所述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在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后侧的至少一个角中提供切去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分别在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后侧的一对角中提供切去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从垂直于所述层压板的表面的方向看时,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后侧的所述切去部面对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当从垂直于所述层压板的表面的方向看时,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被提供有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所述位置处被切去的切去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的所述切去部被形成在与所述第一板的一侧的两个角分离的位置中,并且
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保持在所述移动方向的前侧的所述第一板的所述两个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层压装置,还包括第二运送处理机,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能够在所述待机位置和从所述待机位置退避的另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所述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板,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退避;在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按压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一侧时,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上部位置;以及保持第二板的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在所述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部之上的所述待机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层压装置,还包括第二运送处理机,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能够在所述待机位置和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相对侧的另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待机位置处于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另一退避位置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能够垂直地向所述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板,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按压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一侧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二侧相对的侧,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退避;在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按压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一侧时,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上部位置;以及保持第二板的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在所述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部之上的所述待机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层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使得在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完成移动至所述待机位置之前,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能够完成移动至所述第二上部位置。
18.一种使用板运送装置的板层压方法,所述板运送装置包括:
第一运送处理机,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能够在位于台部之上的待机位置和从所述待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所述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板;
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可在所述台部上的层压板的第一侧被朝向所述台部按压的第一按压位置与在所述第一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所述待机位置的第一上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可在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被朝向所述台部按压的第二按压位置与在所述第二按压位置之上且邻近所述待机位置的第二上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二侧时,将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上部位置;
将保持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在所述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部之上的所述待机位置;
使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朝向所述台部下降,并且将所述第一板层压在被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按压的所述层压板上;以及
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所述台部下降,并且朝向所述台部按压从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伸出的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周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层压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完成移动至所述待机位置之前,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完成移动至所述第一上部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层压方法,其中所述板运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运送处理机,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能够在所述待机位置和从所述待机位置退避的另一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垂直地向所述台部移动,以及能够在板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板,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退避所述第一运送处理机;
在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按压所述台部上的所述层压板的所述第一侧时,将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上部位置;以及
将保持第二板的所述第二运送处理机在所述台部处于其间的情况下从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台部之上的所述待机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79413 | 2012-03-30 | ||
JP2012-079413 | 2012-03-30 | ||
PCT/JP2013/001633 WO2013145598A1 (ja) | 2012-03-30 | 2013-03-13 | シート積層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0259A CN104220259A (zh) | 2014-12-17 |
CN104220259B true CN104220259B (zh) | 2016-07-06 |
Family
ID=4925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7654.9A Active CN104220259B (zh) | 2012-03-30 | 2013-03-13 | 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011103B2 (zh) |
JP (3) | JP6079773B2 (zh) |
CN (1) | CN104220259B (zh) |
WO (1) | WO20131455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79773B2 (ja) * | 2012-03-30 | 2017-02-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シート積層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層方法 |
JP6171489B2 (ja) * | 2013-03-29 | 2017-08-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搭載物の製造方法、連続搭載装置および搭載方法 |
JP6825319B2 (ja) * | 2016-11-11 | 2021-02-0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極積層装置 |
JP6585639B2 (ja) * | 2017-01-17 | 2019-10-02 | Ckd株式会社 | 積層装置 |
JP6848833B2 (ja) * | 2017-11-28 | 2021-03-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の製造方法 |
JP7206959B2 (ja) * | 2019-01-29 | 2023-01-1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積層装置 |
KR102049509B1 (ko) * | 2019-02-26 | 2019-11-27 | 주식회사 이노메트리 | 각형 이차전지의 극판 적층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0203119A1 (ja) * | 2019-03-29 | 2020-10-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積層電極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KR102187279B1 (ko) * | 2019-05-09 | 2020-12-04 | (주)휴민텍 | 절연 블럭 체인지 유닛을 이용한 절연 블럭 자유 낙하 방법 |
JP6888654B2 (ja) * | 2019-08-23 | 2021-06-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積層体保持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4467A (zh) * | 2002-07-25 | 2004-02-11 | ������������ʽ���� | 层叠型压电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层叠型压电部件 |
CN201750627U (zh) * | 2010-03-26 | 2011-02-16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层压叠板系统及其移载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56326A4 (en) * | 1990-11-09 | 1995-03-29 | Weiler E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r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processing thereof |
US20020007552A1 (en) * | 1999-05-25 | 2002-01-24 | Singleton Robert W.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cell |
US20020195928A1 (en) * | 2001-06-25 | 2002-12-26 | Grace Anthony J.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
JP4882221B2 (ja) * | 2004-11-17 | 2012-02-2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セパレータの接着方法 |
JP5048404B2 (ja) * | 2007-06-29 | 2012-10-17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2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JP5099822B2 (ja) * | 2007-07-27 | 2012-12-19 |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 積層型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JP5217503B2 (ja) * | 2008-02-29 | 2013-06-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ート積層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層方法 |
JP5223487B2 (ja) | 2008-06-23 | 2013-06-26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薄膜状ワークの積層方法および積層装置 |
US8911474B2 (en) | 2009-07-16 | 2014-12-16 |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 Suture anchor implantation instrumentation system |
JP5551542B2 (ja) | 2009-09-17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オハラ |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 |
US20110217585A1 (en) * | 2010-03-02 | 2011-09-08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Integrated composite separa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JP5602659B2 (ja) * | 2011-02-18 | 2014-10-08 | 株式会社京都製作所 | 極板積載装置 |
JP5953083B2 (ja) * | 2011-04-07 | 2016-07-1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積層装置および積層方法 |
JP5997877B2 (ja) | 2011-04-07 | 2016-09-28 | 株式会社京都製作所 | 積層装置および積層方法 |
JP5940854B2 (ja) * | 2011-04-07 | 2016-06-2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積層装置および電極積層方法 |
KR101573587B1 (ko) | 2011-04-07 | 2015-12-01 |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극 적층 장치 및 전극 적층 방법 |
JP6079773B2 (ja) * | 2012-03-30 | 2017-02-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シート積層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層方法 |
-
2013
- 2013-03-13 JP JP2014507383A patent/JP607977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3-13 CN CN201380017654.9A patent/CN104220259B/zh active Active
- 2013-03-13 US US14/382,832 patent/US10011103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3-13 WO PCT/JP2013/001633 patent/WO201314559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1-17 JP JP2017006042A patent/JP635486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9 US US15/990,976 patent/US2018027268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6-04 JP JP2018107115A patent/JP665215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4467A (zh) * | 2002-07-25 | 2004-02-11 | ������������ʽ���� | 层叠型压电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层叠型压电部件 |
CN201750627U (zh) * | 2010-03-26 | 2011-02-16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层压叠板系统及其移载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272687A1 (en) | 2018-09-27 |
JP2018199575A (ja) | 2018-12-20 |
JPWO2013145598A1 (ja) | 2015-12-10 |
JP6652155B2 (ja) | 2020-02-19 |
WO2013145598A1 (ja) | 2013-10-03 |
CN104220259A (zh) | 2014-12-17 |
US20150027632A1 (en) | 2015-01-29 |
JP2017120791A (ja) | 2017-07-06 |
US10011103B2 (en) | 2018-07-03 |
JP6354869B2 (ja) | 2018-07-11 |
JP6079773B2 (ja) | 2017-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0259B (zh) | 板层压装置和板层压方法 | |
EP2833458B1 (en) | Lamination apparatus and lamination method | |
KR101436719B1 (ko) | 비쌍극형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비쌍극형 전지의 제조 장치 | |
US20180323416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ode composite | |
US10411245B2 (en) |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electrolyte wetting i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electrolyte wetting enhan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
JP2008166254A (ja) | バイポーラ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製造装置 | |
US20160006079A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laminated cell | |
JP2009206046A (ja) | シート積層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層方法 | |
CN103700889B (zh) | 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 |
KR101806939B1 (ko) | 이차전지의 스택형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 |
KR101777607B1 (ko) | 전지의 전극 제조 시스템 및 제조 방법 | |
US20140308577A1 (en) | Battery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 |
JP2015072834A (ja) | 切断装置及び切断方法 | |
KR101643036B1 (ko) |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장치 | |
CN103250288A (zh) | 用于制造电化学能量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15064953A (ja) | 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極の製造装置 | |
WO2022044293A1 (ja) | バッテリセルの試験用トレイ、試験システム及び移載装置 | |
JP7472294B2 (ja) | 試験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 |
JP2016038969A (ja) | 積層装置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3283059A (zh) | 用于制造片状或板状工件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2531393B1 (ko) | 이차전지 전극 스태킹 장치 | |
KR102663799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7634176A (zh) | 用于制造电极堆的方法和装配系统 | |
KR20230042881A (ko) | 접착 필름 일체형 셀 프레임용 인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셀 프레임 제조 방법 | |
KR20220025502A (ko) | 이차전지 제조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