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417B -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417B
CN104219417B CN201410235823.2A CN201410235823A CN104219417B CN 104219417 B CN104219417 B CN 104219417B CN 201410235823 A CN201410235823 A CN 201410235823A CN 104219417 B CN104219417 B CN 104219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axis
reflection pattern
light reflection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58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417A (zh
Inventor
大内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165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550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165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550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19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4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9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s guides being of the hollow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05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 G02B6/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the light being emitted alo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fib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04N1/02835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ght guide, e.g. optical fibre, glass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04N1/028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reflector which is in fixed relation to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导光体具备入射面、出射面和反射面。光源照射的光从入射面入射。出射面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并将入射的光射出。在反射面上,形成有在面向出射面的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并向出射面反射入射的光的多个光反射图案。光反射图案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第一直径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第二直径以上的长度,光反射图案形成为向出射面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光反射图案以如下方式形成:依据反射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配置位置,改变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与高度的比率。由此,可不改变导光体的外形,而使原稿照射时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照明分布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上均匀。

Description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向出射面反射入射至导光体内的光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的光源部,有采用棒状的树脂制导光体与从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侧部向导光体内部照射光的LED组合而成的线光源。该光源部需要线性地照明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以便与线性传感器(line sensor)的读取对应。因此,在面向从导光体射出光的出射面的面上,设置光反射或光散射图案,通过该图案使入射至导光体内的光朝出射面偏转,使线性的照明光朝原稿的方向射出。
这里,在棒状的导光体与LED的组合中,由于从LED直接在光反射或扩散图案面上偏转的直接光和在一次以上导光体外周上全反射并在光反射或扩散图案面上偏转的间接光的照明强度不同,所以从导光体以及出射面的长度方向的各位置出射的照明光不均匀。于是,例如提出一种照明单元,通过将导光体的断面形状从圆形改为多角形以及在主扫描方向上异型,使得来自LED的直接光不会入射到光反射或扩散图案面上。
另外,在仅考虑间接光的情况下,带角度的光线较容易在导光体的外周面上全反射,容易入射到光反射或散射图案上,从导光体射出。因此,存在以下问题:越从导光体的LED入射面远离主扫描方向(从光源部入射至导光体的光的光轴方向)越不带上述角度,所以原稿照射时的副扫描方向(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的间接光的照明分布变窄。与其不同,例如提出一种照明单元,在长度方向上整体或局部改变导光体的外周形状,改变入射至光反射或散射图案的光线的角度分布,使间接光的副扫描方向的照明分布在主扫描方向上均匀。
然而,在仅有上述间接光的照明系统中,需要入射光在导光体外周上全反射一次以上,故在LED入射面的附近基本不能获得照明光。因此,为了获得所需的照明光,需要在LED入射面的附近留出距离,需要将导光体设置为比读取的对象原稿的尺寸要长,妨碍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长度方向上整体或局部改变上述的导光体的外周形状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导光体本身设置成异型,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各断面形状不同,模具复杂化,而且成型时容易翘曲等,装入装置后的姿势难以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体,其不改变导光体的外形,便可使原稿照射时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照明分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各位置上均匀。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由在入射至内部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透光构件构成,其朝规定方向反射入射的光,
所述导光体具备:
入射面,其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端,光源照射的光从其入射;
出射面,其形成在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一侧面部上,并射出该入射的光;和
反射面,其在面向所述出射面的位置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向所述出射面反射所述入射的光的多个光反射图案,
各光反射图案形成为向所述出射面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且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使在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直径与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的比率相异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
导光体,其由在入射至内部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透光构件构成,其朝规定方向反射入射的光;和
光源,其从所述入射面向所述导光体的内部在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照射光,
所述导光体具备:
入射面,其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端,光源照射的光从其入射;
出射面,其形成在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一侧面部上,并射出该入射的光;和
反射面,其在面向所述出射面的位置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向所述出射面反射所述入射的光的多个光反射图案,
各光反射图案形成为向所述出射面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且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使在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直径与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的比率相异而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图像读取装置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面断面图。
图2是显示图像读取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内部侧面图。
图3是显示照明装置的斜视图,其是显示内部构成的图。
图4是显示形成于导光体内部的出射面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5是放大显示形成于出射面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6是显示具有未设置半椭圆体形状的平板状的光反射图案的导光体的图。
图7是通过图表显示未设置半椭圆体形状的平板状的光反射图案进行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反射光的扩散分布的图。
图8是通过图表显示相对于在导光体的主扫描方向上离光源的距离的间接光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光照强度分布的图。
图9是通过图表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与第一直径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生成的出射光的副扫描方向角度分布的图。
图10是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与第一直径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11是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与第一直径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12是显示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具有在主扫描方向的各区域改变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与高度的比率的光反射图案的导光体的斜视图。
图13是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与第一直径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14是显示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在0度至90度之间变化的各光反射图案的图。
图15是显示具有其他的实施形态涉及的光反射图案的导光体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以及具备该导光体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图像读取装置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面断面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多个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在装置本体11A上具备操作部47、图像形成部12A、定影部13、送纸部14、原稿供应部6、以及图像读取装置5等。
操作部47在图像形成装置1可实行的各种动作以及处理的范围内,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图像形成动作实行指示、原稿读取动作实行指示等指示。操作部47具备显示对操作者的操作引导等的显示部473。
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原稿读取动作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5光学读取通过原稿供应部6供应来的原稿或放置在接触玻璃(原稿放置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读取装置5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内设HDD或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内。
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基于通过上述原稿读取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或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或存储在内设HDD内的图像数据等,图像形成部12A将调色剂图像形成在送纸部14输送的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上。图像形成部12A的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以及12Bk分别具备感光体鼓121、向感光体鼓121供应调色剂的显影装置、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盒(未图示)、带电装置、曝光装置、一次转印辊126。
在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12A的洋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M、青用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2C、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Bk分别基于由构成图像数据的各自的颜色成分所构成的图像,通过带电、曝光以及显影的工序,在感光体鼓1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26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张架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上的中间转印带125上。
转印调色剂图像的像保持面设定在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上,中间转印带125以抵接感光体鼓121的周面的状态通过驱动辊125a驱动。中间转印带125与各感光体鼓121同步,且在驱动辊125a与从动辊125b之间环形行进。
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调整转印时间后,在中间转印带125上重叠,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25的二次转印辊210与驱动辊125a之间的狭缝部N,二次转印辊21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的彩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从送纸部14经运送路径190运送来的记录纸P。然后,定影部13通过热压接使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纸P上定影。结束定影处理而完成彩色图像形成的记录纸P被排出至排出托盘151。
送纸部14具备多个送纸盒。控制部(未图示)驱动容纳操作者进行的指示所指定的尺寸的记录纸的送纸盒的拾取辊145旋转,向上述狭缝部N运送容纳在各送纸盒内的记录纸P。
接着,对图像读取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显示图像读取装置5的概略构成的内部侧面图。
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5具备光扫描装置7以及摄像单元8。
光扫描装置7具备第一光学系统单元71和第二光学系统单元72。
第一光学系统单元71具备照明装置10和第一反射镜711。照明装置10向原稿的读取面即上方照射光,其面向接触玻璃161配置在接触玻璃161的下方。照明装置10具备棒状的导光体和配置在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光源(后面详细描述)。照明装置10在图2的纵深方向上延伸,该照明装置10的延伸方向是原稿读取时的主扫描方向。
第一反射镜711接受照明装置10照射放置在接触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光在原稿读取面上的反射光,将其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第一反射镜711配置在接触玻璃161的下方。这些照明装置10以及第一反射镜711安装在未图示的支撑构件上。
第二光学系统单元72具备第二反射镜721和第三反射镜722。第二反射镜721接受第一光学系统单元71的第一反射镜711反射的光,且将其方向转换为大致垂直向下。第三反射镜722进一步将第二反射镜721反射的光转换为大致水平方向,引导至摄像单元8的方向。这些第二反射镜721以及第三反射镜722安装在未图示的支撑构件上。
此外,设置在第一光学系统单元71以及第二光学系统单元72上的照明装置10以及上述各反射镜,具有以与接触玻璃161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形状。
在图像读取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在上述箭头方向上引导光扫描装置7的移动的省略图示的移动用的轨道。由此,具备第一光学系统单元71以及第二光学系统单元72的光扫描装置7,与接触玻璃161表面平行地在副扫描方向(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即可在图2所示箭头方向上往复移动,以读取放置在接触玻璃161上的原稿的读取面整体的图像信息。
摄像单元8固定在图像读取装置5的内部下部。摄像单元8具备作为光学构件的成像棱镜81和作为摄像元件的线性传感器82。通过第二光学系统单元72的第三反射镜722反射的、来自原稿的读取面的反射光入射至成像棱镜81。成像棱镜81使该反射光在设置于光路的下游侧的线性传感器82的表面上成像。线性传感器82依据接受的光的光量,生成表示该光量的电压,即,将受光元件获得的光信息变换为电信号,输出给省略图示的控制部。这样,通过线性传感器82,由图像读取装置5读取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的图像。
接着,对图像读取装置5具备的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图3是显示照明装置10的斜视图,其是显示内部构成的图。
照明装置10具备导光体11和光源12。
导光体11沿从光源12入射至该导光体11的内部的光的光轴方向延伸。如上所述,导光体11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因此,该光轴方向与主扫描方向一致。导光体11例如由树脂制的透光构件构成,通过反射面15将从光源12入射的光向规定方向(朝出射面17的方向)反射。
导光体11通过入射面18、出射面17和反射面15形成。
对于入射面18,导光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面用作该入射面。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对两端部中仅一个侧面用作入射面18的形态进行说明。光源12安装在入射面18上。该光源12照射的光从入射面18入射至导光体11的内部。出射面17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形成导光体11的一侧面。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出射面17形成导光体11的上面部。从入射面18入射至导光体11的内部的光,经反射面15反射,从该出射面17射出至导光体11的外部。
反射面15在面向出射面17的位置沿副扫描方向延伸。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反射面15形成导光体11的下面部。在反射面15上,形成有将入射的光反射至出射面17的多个光反射图案16。反射面15通过该光反射图案16将从入射面18入射至导光体11的内部的光朝出射面17反射。光反射图案16通过与导光体11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
光源12例如由LED1210构成。光源12安装在导光体11的入射面18的外面。本第一实施形态中,作为光源12,显示了设置6个LED1210的例子。光源12从入射面18向导光体11的内部照射的光的照射方向(光轴方向)是导光体11的长度方向即主扫描方向。
接着,对光反射图案16进行说明。图4是显示形成在导光体11内部的反射面15上的光反射图案16的斜视图。图5是放大显示形成于反射面15的光反射图案16的斜视图。
光反射图案16是使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反射和散射的图案形状。光反射图案16在反射面15上以如下方式形成:多个光反射图案16沿副扫描方向排列形成列状,而且由该多个光反射图案16构成的列沿主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该光反射图案16的列,在主扫描方向上形成在从反射面15的入射面18的位置到和入射面18相反侧的端部即侧面部的位置。
在导光体11未设置光反射或散射图案的情况下,从入射面18射入导光体11的内部的光,在射入导光体11后,在导光体11的外周面全反射,沿主扫描方向前进,全部被引导至和入射面18相反侧的端部。如此一来,设置于入射面18的光源12的光不能对原稿进行照明,所以通过在面向出射面17的反射面15上形成光反射图案16,在副扫描方向上使该入射光反射。
如图5所示,各光反射图案16形成为向出射面17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副扫描方向(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直径A之长度为主扫描方向(光轴方向)上的第二直径B以上。在将光反射图案16形成为该半椭圆体形状的情况下,从入射面18射入导光体11内部的光经光反射图案16反射,得到朝出射面17的反射光和朝出射面17且在副扫描方向上散射的反射光。此外,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半椭圆体形状应理解为包含半球体形状。
而且,对于半椭圆体形状的该光反射图案16,如果改变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h与从入射面18入射的光源12的入射光的光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的第一直径A的比率,那么与该比率的变化相应地,上述反射光散射的副扫描方向角度的范围发生变化。此外,该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是指半椭圆体形状的最高部的高度。
这里,对从常规的导光体的入射面入射的光经反射面反射并从出射面射出的情况下的朝副扫描方向的扩散进行说明。图6是显示具有未设置半椭圆体形状的平板状的光反射图案的导光体110的图。图7是通过图表显示未设置半椭圆体形状的平板状的光反射图案进行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反射光的扩散分布的图。
如图6所示,已知一种在反射面150上形成由朝出射面170突出的倒V字形状的棱镜(prism)构成的光反射图案160的导光体110。光反射图案160通过与导光体110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这种导光体110中,通过将各光反射图案160之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间距、光反射图案160的高度、宽度等设为可改变,可调节光反射图案160的光反射图案面1601朝出射面170方向反射的光的量。因此,通过调整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各位置的光反射图案160的上述间距、高度或宽度等,可以使从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射出的照明光均匀化。
然而,具有LED的光源120在导光体110的全周方向上发光。因此,产生从光源120直接入射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直接光、从光源120经导光体110的外周面全反射一次以上再入射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间接光。这些直接光以及间接光入射至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副扫描方向的光线角度各自不同。由于直接光是从LED直接入射至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光,所以相对于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角度小,从出射面出射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光线角度分布变窄。与其不同,间接光是通过全反射从导光体110的外周面的全周方向入射至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光。而且,由上述的倒V字形状的棱镜构成的光反射图案160,以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入射光线角度的相同的角度反射光,将光射出,没有偏转成分。因此,出射后的副扫描方向的光线角度分布与直接光和间接光相对于光反射图案面1601的光的入射角度相应,直接光和间接光不同,如图7所示。
这里,由于在导光体110内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直接光与间接光的比例不同,所以从导光体110射出的光,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副扫描方向上的照明分布不同。因此,如果读取动作的原稿读取位置发生偏离或者发生原稿从接触玻璃161的面上浮起的事件,那么由于在副扫描方向上读取位置偏离,所以主扫描方向的阴影确定的基准数据的偏离在主扫描方向上整个区域变得不均匀,读取原稿时可能发生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读取浓度不均。
图8是通过图表显示相对于导光体110的主扫描方向上离光源120的距离的间接光的副扫描方向的光照强度分布的图。在主扫描方向上,在光源120和入射面180附近的区域,直接光多,间接光少,在中央区域,间接光为主,另外,越朝向导光体110的上述终端部,间接光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线的角度分布越小。因此,原稿照射时从导光体110射出的光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照明分布,如图8所示,与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间接光的量相应,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各不相同。
如上所述,为了使包括直接光和间接光的副扫描方向上射出的光的光照强度分布,在主扫描方向的整个区域均匀化,需要依据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精密地控制光反射图案的光扩散力。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形成在导光体11的反射面15上的各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依据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配置位置,改变第一直径A与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h的比率。由此,进行上述光扩散力的调整,可在主扫描方向整个区域上获得均匀的副扫描方向的照明分布。
对为了在主扫描方向整个区域上获得均匀的副扫描方向的照明分布所需的光反射图案16的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的调整进行说明。图9是通过图表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与第一直径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16生成的出射光的副扫描方向角度分布的图。此外,图9是显示本发明人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果的图。图10和图11是显示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16的举例的斜视图。
此外,图10以及图11仅概念性地显示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上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角度、高度h的比率的不同。另外,图10以及图11为了清楚显示导光体11的构成,通过与适用于实际上导光体11的光反射图案16的数量不同的数量显示反射面15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
如图9所示,上述半椭圆体形状的光反射图案16,第一直径A与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h的比率越小,越接近真圆,副扫描方向上的光扩散力增加,出射角度分布变广。
这里,基于上述图8所示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副扫描方向的光照强度分布,为了使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导光体11的出射光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扩散范围均匀,与其他的区域相比,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光源12以及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需要增大光反射图案16进行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扩散力。
另外,在反射面15上,与其他的区域相比,在主扫描方向的反射面15的中央区域附近,需要减小光反射图案16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扩散力。
而且,在反射面15上,与上述中央区域相比,在和主扫描方向的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侧面附近,需要增大光反射图案16进行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扩散力。
因此,例如,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以如下方式形成各光反射图案16的半椭圆体形状: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在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D1,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设定为较小,随着靠近上述中央区域位置,比率缓缓变大,使得副扫描方向上的光照射的角度成分在主扫描方向各位置相同。
另外,在主扫描方向上,从越过上述中央区域D2的区域D3,朝向和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主扫描方向上从入射面18侧观察的导光体11的终端部),将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缓缓减小。由此改变以下现象:越靠近导光体11的终端部,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角度越小,出射光的角度分布变窄。
在上述中央区域D2,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大于其他的区域即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和对于中央区域和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该比率。
图10是显示了通过将上述各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半椭圆体形状的高度h设置为相同,改变第一直径A,进而改变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的举例。而图11显示了通过将上述各区域光反射图案16的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设置为相同,改变高度h,进而改变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的举例。
此外,导光体11例如通过向模具内喷射注入熔融树脂的射出成型而制成。
这样,根据本第一实施形态,在面向出射面17的反射面15上,形成半椭圆体形状的光反射图案16,通过使半椭圆体的副扫描方向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上发生变化,而可以使光反射图案16产生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出射角度分布在主扫描方向相同。另外,如上述那样,通过控制光反射图案16的入射光在该光反射图案16上的反射角度,而可以使原稿读取动作时的读取位置偏离、原稿从接触玻璃161的面上浮起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反射光量的变化量,在主扫描方向均匀化。因此,本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无需改变该导光体11的外形,便可以使原稿照射时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照明分布,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均匀。
而且,本第一实施形态中,配置在反射面15上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中,与形成在上述中央区域附近的光反射图案16的该比率相比较,形成在相对于该中央区域靠近入射面18的区域、从该中央区域观察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导光体11的终端部侧的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上述比率设定为较小。据此,对应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源12以及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直接光多间接光少、中央区域以间接光为主、越靠近导光体11的上述终端部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间接光的光线的角度分布越小的现象,可以使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导光体11的出射光线的副扫描方向角度分布均匀化。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以及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此外,除非特别说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以及照明装置1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形态中参照图1至图9说明的构成相同。以下,对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以及照明装置10的构成中,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照明装置10具备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
参照上述图5对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中,各光反射图案16也设为朝出射面17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但是,第二实施形态中,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在规定方向上的第一直径A的长度大于垂直于该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B的长度。例如,对于图5所示光反射图案16,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将副扫描方向(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作为上述规定方向,其第一直径A的长度比主扫描方向(光轴方向)的第二直径B的长度要长。
第二实施形态中,形成在导光体11的反射面15上的各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依据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的配置位置,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不同。各光反射图案16为全部相同的半椭圆体形状。各光反射图案16以如下方式形成:依据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的配置位置,通过改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改变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的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由此,对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光反射图案16的上述光扩散力进行调整,使可获得主扫描方向整个区域上均匀的副扫描方向的照明分布。
第二实施形态中,对为了获得在主扫描方向整个区域均匀的副扫描方向的照明分布所需的光反射图案16的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的调整进行说明。参照上述图9以及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显示具有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在主扫描方向的各区域不同的光反射图案16的导光体11的斜视图。图13是显示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半椭圆体形状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的斜视图。
图14是显示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不同的各光反射图案16的图。
此外,图12以及图13仅概念性地显示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以及上述侧面视图中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的不同。因此,图12的反射面15的各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列数显示了与图13所示的不同的举例。另外,图12以及图13为了清楚显示导光体11的构成,通过与适用于实际上导光体11的光反射图案16的数量不同的数量显示了反射面15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
第二实施形态中,考虑如下因素而采用后述构成:(a)图8以及图9显示的特性;(b)在反射面15中,需要将主扫描方向的反射面15的中央区域附近的光反射图案16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扩散力设定为比其他的区域小;(c)在反射面15中,需要将和主扫描方向的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侧面附近的光反射图案16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扩散力设定为比上述中央区域大。
第二实施形态中,将形成在反射面15上的全部的光反射图案16的形状设为相同,且以如下方式设定第一直径A与第二直径B之比:在将相对于光反射图案16的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设为0度和90度的情况下,直接光与间接光的配光分布相同。即,为了使直接光和间接光的角度成分一致,需要保持副扫描方向的光的扩散力,以使直接光部分与间接光相同。例如,在光反射图案16的角度为0度时扩散力最大而角度为90度时扩散力最小的情况下,设定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第二直径B之比,使得角度为0度的扩散力最大的状态下的直接光的配光成分与角度为90度时的间接光的配光成分相同。由此,使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副扫描方向的配光均匀。
例如,如图12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将反射面15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改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或者,亦可如图13所示,随着离光源12以及入射面18的距离不同,缓缓连续地改变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
例如,在图12所示构成的情况下,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D1,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设为0度(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第一直径A的角度=0度),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侧面视图中,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设定为较小。
而且,与区域D1相比更靠近导光体11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央区域D7的区域D2中,将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设为15度(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第一直径A的角度=15度),并将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与区域D1相比设定为较大。
同样地,在靠近中央区域D7的区域D3、区域D4、区域D5、区域D6,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第一直径A的角度)分别设为30度、45度、60度、75度,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随着靠近中央区域D7缓缓变大。
此外,本实施形态中,在中央区域D7,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设为90度(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第一直径A的角度=90度),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将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设为最大。
这样,以如下方式设定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随着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从入射面18的位置靠近中央区域,缓缓增大上述比率,使得副扫描方向的光照射的角度成分在主扫描方向各位置相同。
另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在越过上述中央区域D7的区域D8,随着靠近和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主扫描方向上从入射面18侧观察的导光体11的终端部),使相对于各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变小,并使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变小。例如,在从区域D8向上述终端部连续排列的各区域,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光反射图案16的配置角度分别设为75度、60度、45度、30度、15度、0度,且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使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随着靠远离中央区域D7缓缓变小。
由此修正以下现象:越靠近导光体11的终端部,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角度变小,出射光的角度分布越窄。
在上述侧面视图中,上述中央区域D7的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设定为大于其他的区域即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相对于中央区域的和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端部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该比率。
这样,根据本第二实施形态,在面向出射面17的反射面15上,形成半椭圆体形状的光反射图案16,通过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使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发生变化,而可以使光反射图案16生成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出射角度分布相同。另外,如上述那样,通过控制光反射图案16的入射光在该光反射图案16上的反射角度,而可以使原稿读取动作时读取位置偏离、原稿从接触玻璃161的面上浮起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反射光量的变化量在主扫描方向上均匀化。因此,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体11,无需改变该导光体11的外形,便可以使原稿照射时的副扫描方向的直接光以及间接光的照明分布在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均匀。
而且,本第二实施形态中,配置在反射面15上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光反射图案16上,对于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的第一直径A与高度h的比率,与形成在上述中央区域附近的光反射图案16的该比率相比,形成在对于该中央区域靠近入射面18的区域和从该中央区域观察入射面18的相反侧的导光体11的终端部侧的区域的光反射图案16的上述比率设定为较小。据此,对应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源12以及入射面18附近的区域直接光多间接光少,中央区域以间接光为主,越靠近导光体11的上述终端部,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间接光的光线的角度分布变越小的现象,可以使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导光体11的出射光线的副扫描方向角度分布均匀化。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的形态的构成,可以采用各种变形。例如存在这样的情况:在第一实施形态中,如果缩短导光体11的全长,那么需要控制直接光多而间接光少的入射面18的附近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角度分布,但对于直接光的影响少而间接光为主的主扫描方向位置的区域则无需控制副扫描方向的角度分布。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在从入射面18到以上述间接光为主的区域D7的直接光多的区域D,从主扫描方向的区域D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缓缓增大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在上述区域D7,形成在副扫描方向上没有偏转成分,且射出效率比光反射图案16优良的上述倒V字形状的光反射图案VP。这里,在第二实施形态的情况下,通过在从入射面18到上述以间接光为主的区域D7的直接光多的区域D,从主扫描方向的区域D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光反射图案16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从小的角度缓缓变大,使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缓缓变大。
由此,第一以及第二实施形态中,通过照明装置10,可以实现出射效率高的照明。此外,尽管未图示,但光反射图案VP可以采用圆筒形状、椭圆形状、非球面形状等。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形态中,对仅以在导光体11的主扫描方向的一端部为入射面18,仅从导光体11侧面部的单侧通过光源12照明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亦可以替代为以下构成:将主扫描方向上的导光体11的两端部的侧面作为入射面18,采用从导光体11的该两端部侧通过光源12向导光体11的内部照射光的构成,使其与仅在上述导光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部具备光源12的情况相同,依据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直接光或间接光的分布、或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线的角度分布,改变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各区域中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此外,在第二实施形态的情况下,依据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线的角度分布,在反射面15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各区域,改变光反射图案16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配置角度,在从主扫描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改变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
这样,在两端部均具备入射面18和光源12的导光体11中,导光体11的上述两端部的入射面18附近的直接光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线的角度分布小,越靠近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入射至光反射图案16的光线的角度分布越大,如上述那样,通过设定光反射图案16的第一直径A与上述高度h的比率,可以使来自主扫描方向上的各位置的导光体11的出射光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角度分布均匀化。
另外,为了在导光体11的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获得所需的光量,可以改变配置光反射图案16的个数,也可以在保持主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的直径比的情况下,改变光反射图案16的大小。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显示了作为光源12具备了LED1210,但光源不限于LED,只要是可以从作为导光体11的上述端部的侧面,向导光体11的内部沿主扫描方向照射光者即可。
另外,使用图1至图15之上述各实施形态所显示的构成以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本发明的构成以及处理不限于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趣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本发明的各种修正形态和变更形态。另外,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记载的举例说明的实施形态。

Claims (6)

1.一种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由在入射至内部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透光构件构成,其朝规定方向反射入射的光,
所述导光体为断面形状为圆形的棒状并具备:
入射面,其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端,光源照射的光从其入射;
出射面,其形成在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一侧面部上,并射出该入射的光;和
反射面,其在面向所述出射面的位置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向所述出射面反射所述入射的光的相同的形状的多个光反射图案,
各光反射图案形成为向所述出射面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且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通过改变所述各光反射图案相对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配置角度改变在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直径与高度的比率,其中,所述光反射图案的配置方式包括:
所述各光反射图案是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列,其沿着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各列排列并被配置,在一列内排列并被配置的所述各光反射图案,且通过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改变所述各光反射图案相对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配置角度,使形成在所述入射面侧位置和所述导光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入射面的反对方向的端部侧位置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小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形成在中央位置附近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
通过使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相同的配置位置上的,且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配置角度全部相同,以使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全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式还包括:
所述光反射图案形成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所述入射面侧位置附近,且所述光反射图案以如下方式形成:在越远离所述入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位置的位置,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该导光体的两端部的侧面形成为所述入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各配置位置的所述光反射图案以如下方式形成:形成在一个所述入射面侧位置和另一所述入射面侧位置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小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形成在中央位置附近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式还包括:
所述光反射图案形成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一个所述入射面侧位置和另一所述入射面侧位置附近,且所述光反射图案以如下方式形成:在越远离所述入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位置的位置,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越大。
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光体,其由在入射至内部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透光构件构成,其朝规定方向反射入射的光;所述导光体为断面形状为圆形的棒状,和
光源,其从所述入射面向所述导光体的内部在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上照射光,
所述导光体具备:
入射面,其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端,光源照射的光从其入射;
出射面,其形成在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一侧面部上,并射出该入射的光;和
反射面,其在面向所述出射面的位置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向所述出射面反射所述入射的光的相同的形状的多个光反射图案,
各光反射图案形成为向所述出射面突出的半椭圆体形状,且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通过改变所述各光反射图案相对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配置角度改变在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中所述半椭圆体形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直径与高度的比率,其中,所述光反射图案的配置方式包括:
所述各光反射图案是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列,其沿着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各列排列并被配置,在一列内排列并被配置的所述各光反射图案,且通过依据所述反射面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改变所述各光反射图案相对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配置角度,使形成在所述入射面侧位置和所述导光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入射面的反对方向的端部侧位置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小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形成在中央位置附近的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
通过使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相同的配置位置上的,且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配置角度全部相同,以使排列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光反射图案的所述比率全部相同。
CN201410235823.2A 2013-05-31 2014-05-29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9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6519A JP5855047B2 (ja) 2013-05-31 2013-05-31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116522 2013-05-31
JP2013116522A JP5855048B2 (ja) 2013-05-31 2013-05-31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116519 2013-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417A CN104219417A (zh) 2014-12-17
CN104219417B true CN104219417B (zh) 2018-07-31

Family

ID=5084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58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9417B (zh) 2013-05-31 2014-05-29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09728B2 (zh)
EP (1) EP2808741B1 (zh)
CN (1) CN104219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3455B2 (ja) * 2012-01-30 2016-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150020B2 (ja) * 2015-02-20 2017-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導光体、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10412255B2 (en) * 2016-08-30 2019-09-10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Light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mages
KR102617540B1 (ko) * 2018-09-14 2023-12-26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4332A1 (en) * 1991-11-28 1993-06-02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233890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4833B2 (ja) 1995-08-24 2002-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線状照明装置
JP3176317B2 (ja) 1996-12-27 2001-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読取装置
JP3800402B2 (ja) * 2001-08-08 2006-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49639A (ja) * 2001-11-08 2003-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導光板、面照明装置、表示装置、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KR100810395B1 (ko) * 2006-12-04 2008-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TW200925497A (en) * 2007-12-13 2009-06-16 Ind Tech Res Inst Flexible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TWM375191U (en) * 2009-05-11 2010-03-01 Wen-Xin Pan LED lighting device and LED lighting module capable of generating uniform stripe-like light source
JP2010277940A (ja) 2009-05-31 2010-12-09 Ushio Inc 線状光源装置用導光体
TWI474082B (zh) * 2010-04-15 2015-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背光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US8628230B2 (en) * 2010-12-03 2014-01-14 Olympus Corporation Reflecting structure, light-scattering member, light-guiding plate and lighting device
PL397987A1 (pl) * 2011-02-02 2012-08-1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łytka światłowodowa, urządzenie powierzchniowego źródła światła, urządzenie typu transmisyjnego wyświetlające obraz, sposób wytwarzania płytki światłowodowej i utwardzalny światłem ultrafioletowym tusz do druku atramentowego dla płytki światłowodowej
JP2013077473A (ja) * 2011-09-30 2013-04-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導光板、導光板の製造方法、金型、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4332A1 (en) * 1991-11-28 1993-06-02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233890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8741B1 (en) 2019-05-08
EP2808741A1 (en) 2014-12-03
US20140355290A1 (en) 2014-12-04
CN104219417A (zh) 2014-12-17
US9709728B2 (en)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9417B (zh)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US799525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3227884B (zh) 导光体、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727974B2 (en) Photograph printing device, electronic image input device, film scanner, scratch recognition method, memory medium recording scratch recognition program, and image restoration method
CN104219418B (zh) 导光体以及照明装置
JP5855047B2 (ja)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US9584690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US6552778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JP6795385B2 (ja)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4845B2 (ja) 導光体、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1142857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5855048B2 (ja)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JP6269471B2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125921A (ja)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314871B2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088977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29531A (zh) 接触式图象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081353B2 (en) Enhanced illuminated scanning unit reference marker
JPH113099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1966A (ja)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2009171376A (ja) 照明ユニット、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572641A (ja) 複写装置
JPS621360A (ja) 照明装置の露光量調整装置
JP2006025125A (ja) 写真処理装置、写真処理方法、及び写真処理装置における補正量導出方法
JPH04190131A (ja) Mtf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