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7905B -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7905B
CN104217905B CN201410200974.4A CN201410200974A CN104217905B CN 104217905 B CN104217905 B CN 104217905B CN 201410200974 A CN201410200974 A CN 201410200974A CN 104217905 B CN104217905 B CN 104217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eat
operation handle
engagement pin
break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09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7905A (zh
Inventor
大泽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17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7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7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7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6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rotatable knob or wheel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为能够容易地组装使操作手柄返回到表示ON的位置或表示OFF的位置的机构且结构简单,其具备一端侧被转动座支承部件(21)支承的一个线弹簧(41);从转动座(22)的沿着该线弹簧的面突出地设置且在转动座随着操作手柄(10)的ON-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线弹簧卡合的ON-END卡合销(22a);和在转动座随着操作手柄的OFF-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线弹簧卡合的OFF-END卡合销(8e)。线弹簧通过与ON-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转动座旋转至ON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F1),通过与OFF-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转动座旋转至OFF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F2)。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对设置有开闭门的箱形的配电盘和控制盘中收纳的配线用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电路断路器从盘的外侧进行开闭操作。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是具备在具有单开式的开闭门的箱形的盘内设置的电路断路器的前表面安装的驱动单元和在开闭门上安装的操作部,开闭门被关闭时,设置于驱动单元的轴卡合部与设置于操作部的操作卡合部结合,能够从盘的外侧对电路断路器进行开闭操作的装置。
驱动单元具备驱动轴,具有曲柄销并与驱动轴一起旋转的转动座,将从曲柄销传递来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进行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杆的开闭动作的滑动座。
操作部具备通过轴卡合部与操作卡合部结合而与驱动轴结合的操作手柄。
图12(a)是在平面视图中表示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部31的图,操作手柄33在操作部主体32上可旋转地配置。操作部主体32具有ON、TRIP、OFF、OPEN/RESET四种显示。操作手柄33在表示ON的位置停止时,操作手柄33的旋转经由驱动单元的转动座、曲柄销、滑动座作为直线运动向开闭杆传递,从而,电路断路器成为通电状态。此外,操作手柄33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时,电路断路器成为断开状态。进而,操作手柄33在表示TRIP的位置停止时,电路断路器保持TRIP状态。此外,使操作手柄33旋转至表示OPEN/RESET的位置时,保持TRIP状态的电路断路器成为断开状态,且开闭门成为打开状态。
使TRIP状态或断开状态(OFF状态)的电路断路器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通电状态(ON状态)时,如图12(a)所示,使操作手柄33从表示ON的位置进一步顺时针旋转(以下,将顺时针旋转到的位置称为ON-END位置)。这样,使操作手柄33旋转至ON-END位置,通过增大使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杆切换为接通(ON)位置的滑动座的直线移动量而使开闭杆超程,即使接通位置因机械的磨耗等变化,也使电路断路器可靠地成为接通状态。
然后,旋转至ON-END位置的操作手柄33通过驱动单元中配置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逆时针地旋转,如图12(b)所示,在表示ON的位置停止。
此外,使TRIP状态或接通状态的电路断路器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断开状态时,如图13(a)所示,使操作手柄33从OFF位置进一步逆时针地旋转至表示OPEN/RESET的位置。这样,使操作手柄33旋转至表示OPEN/RESET的位置,通过增大使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杆切换为断开位置的滑动座的直线移动量而使开闭杆超程,即使断开位置因机械的磨耗等变化,也使电路断路器可靠地成为断开状态。
然后,旋转至表示OPEN/RESET的位置的操作手柄33通过驱动单元中配置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顺时针地旋转,如图13(b)所示,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
可以考虑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螺旋弹簧的机构,作为使操作手柄33旋转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
使用螺旋弹簧的机构,在操作部31的操作部主体32上形成弹簧收纳孔,在该弹簧收纳孔中收纳压缩形式的螺旋弹簧,通过将该螺旋弹簧的一端与操作手柄33卡合,使螺旋弹簧的弹簧复原力起到使操作手柄33旋转的力的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963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使用螺旋弹簧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在操作部主体32上形成较小的弹簧收纳孔,在该较小的弹簧收纳孔中收纳小型的螺旋弹簧,必须将该小型的螺旋弹簧与操作手柄33卡合,所以组装需要大量时间。
此外,操作手柄33需要逆时针旋转(从ON-END位置起逆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N的位置停止)和顺时针旋转(从表示OPEN/RESET的位置起顺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因此,采用专利文献1的使用螺旋弹簧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时,需要使操作手柄33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两种操作手柄复位机构,可能因部件个数的增多使成本增大。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得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使用了使操作手柄返回表示ON的位置或表示OFF的位置的弹簧的机构,使得该机构成为容易组装且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包括在具有开闭门的箱形的盘内设置的电路断路器、安装在该电路断路器的前表面的驱动单元和安装在上述开闭门上的具备操作上述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杆的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上述开闭门关闭时上述操作部与上述驱动单元结合,上述操作手柄可转动到以下位置:将上述开闭杆操作为接通状态的ON位置、将上述开闭杆操作为断开状态的OFF位置、从上述ON位置进一步转动而使上述开闭杆在接通状态一侧超程的ON-END位置和相对于该ON-END位置在反方向上转动且从上述OFF位置进一步转动而使上述开闭杆在断开状态一侧超程的OFF-END位置,上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座、转动座支承部件和滑动座,其中,与上述操作手柄的操作对应的旋转传递到上述转动座,上述转动座支承部件能够旋转地支承该转动座,上述滑动座将传递至上述转动座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传递至上述开闭杆,该驱动单元包括:一端侧被上述转动座支承部件支承且沿着上述转动座的旋转方向配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一个线弹簧;从上述转动座的沿着该线弹簧的面突出地设置且在上述转动座随着上述操作手柄的上述ON-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上述线弹簧卡合的ON-END卡合销;和在与该ON-END卡合销不同的位置从上述转动座的沿着上述线弹簧的面突出地设置且在上述转动座随着上述操作手柄的上述OFF-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上述线弹簧卡合的OFF-END卡合销,上述线弹簧,通过与上述ON-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上述转动座旋转至上述ON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通过与上述OFF-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上述转动座旋转至上述OFF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使操作手柄从ON-END位置返回ON位置、或从OFF-END位置返回OFF位置的功能,是具备一端侧固定在转动座支承部件上的线弹簧和从转动座突出的ON-END卡合销与OFF-END卡合销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大幅实现组装过程的缩短。此外,本发明使用单一的线弹簧,所以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优选上述ON-END卡合销和上述OFF-END卡合销中的一者,是为了使上述转动座的旋转运动作为直线运动向上述滑动座传递而在与上述滑动座卡合的位置突出地设置的曲柄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使用与用于对电路断路器4的开闭杆传递直线运动的滑动座卡合的曲柄销作为ON-END卡合销和上述OFF-END卡合销中的一者,实现部件的并用,所以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进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优选上述操作手柄与同轴地固定在上述转动座上的驱动轴结合,上述ON-END卡合销和上述OFF-END卡合销中的另一者,是为了使上述转动座和上述驱动轴同轴地结合而从上述驱动轴通过形成在上述转动座上的贯通孔并从上述转动座的上述面突出的定位用的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将对驱动轴和转动座进行定位的凸台用作ON-END卡合销和OFF-END卡合销中的另一方的部件,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的并用,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使操作手柄从ON-END位置返回ON位置或从OFF-END位置返回OFF位置的结构,是具备一端侧固定在转动座支承部件上的线弹簧和从转动座突出的ON-END卡合销和OFF-END卡合销的简单的结构,所以容易组装,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开闭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开闭门关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ON-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ON-END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ON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ON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OFF-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OFF-END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OFF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OFF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ON-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ON-END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ON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ON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OFF-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OFF-END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OFF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OFF位置的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2(a)是表示ON-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是表示操作为ON位置的操作部的图。
图13(a)是表示OFF-END位置的操作部的图,(b)是表示操作为OFF位置的操作部的图。
符号说明
2…盘,3…部件搭载板,4…电路断路器,4a…开闭杆,5…驱动单元,6…开闭门,7…操作部,8…驱动轴,8a…卡合突起,8b…基部,8c…凸台(OFF-END卡合销),8d~8f…凸台,10…操作手柄,11…手柄盖,12…轴连结部件,12a…卡合孔,13…锁定杆,14…释放杆,15…杆保持板,16…密封垫,17…手柄座,20…驱动盖,21…中间盖(转动座支承部件),21a…卡合凹部,22…转动座,22a…曲柄销(ON-END卡合销),22b…凸台贯通孔(贯通孔),23…滑动座,24…检测杆,25…检测杆销,26…转动座固定螺钉,27…安装板,28…安装脚,40、50…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1、51…线弹簧,41a…第一直线部,41b…第一圆弧部,41c…第二直线部,41d…第二圆弧部,41e…第三直线部,51a…第一直线部,51b…第一圆弧部,51c…第二直线部,51d…第二圆弧部,51e…第三直线部,51f…第三圆弧部,51g…第四直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概要的图,图2是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是在前表面具有单开式的开闭门6的箱形的盘2内部的部件搭载板3上设置电路断路器4,在该电路断路器4的前表面搭载驱动轴8突出的驱动单元5,将具备操作电路断路器4的操作手柄10的操作部7设置在开闭门6上的装置,关闭开闭门6时,使在驱动轴8的前端形成的卡合突起8a与操作部7中形成的卡合孔12a(参考图3)结合。
操作部7,如图2所示,其结构部件有操作手柄10、手柄盖11、轴连结部件12、锁定杆13、释放杆14、杆保持板15、密封垫16和手柄座17。
该操作部7,如图3所示,在操作手柄10的下部设置的轴嵌合孔中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轴连结部件12,在轴连结部件12上形成有将驱动轴8的卡合突起8a插入并卡合的卡合孔12a。
锁定杆13和释放杆14被杆保持板15支承,且收纳在手柄盖11与手柄座17之间。锁定杆13是使配电盘和控制盘的开闭门6不会打开的部件,锁定杆13与驱动轴8的卡合突起8a卡合,使开闭门6不能打开。此外,释放杆14是解除锁定杆13对驱动轴8的卡合突起8a的卡合的部件。
驱动单元5,如图2所示,其结构部件有驱动盖20、中间盖21、转动座22、滑动座23、检测杆24、检测杆销25、转动座固定螺钉26、安装板27、安装脚28。
此外,在手柄盖11上,如图4(a)所示,与操作手柄10的转动位置相应地具有ON、OFF、TRIP、OPEN/RESET的显示。
该驱动单元5,如图3所示,在驱动轴8的基部8b通过转动座固定螺钉26将转动座22同轴地固定,该驱动轴8和转动座22被中间盖21可旋转地支承。
此外,滑动座23如图3所示,被安装板27支承且与电路断路器4的开闭杆4a卡合。该滑动座23以能够在开闭杆4a向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直线移动的方式配置。
此外,在转动座22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曲柄销22a(参照图2),该曲柄销22a与滑动座23卡合。转动座22旋转时,该转动座22的旋转运动通过曲柄销22a作为直线运动传递至滑动座23。
接着,图4至图7表示操作手柄10、驱动单元5和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即,图4(a)表示使操作手柄10从表示ON的位置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后的状态(以下,称为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的状态),图4(b)、(c)表示驱动单元5的背面一侧的结构,表示图4(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此外,图5(a)表示使操作手柄10从ON-END位置转动至表示ON的位置的状态,图5(b)、(c)表示图5(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此外,图6(a)表示使操作手柄10从表示OFF的位置进一步逆时针旋转至表示OPEN/RESET的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的状态),图6(b)、(c)表示图6(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进而,图7(a)表示操作手柄10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的状态,图7(b)、(c)表示图7(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接着,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的结构,参考图4(b)、(c)进行说明。
转动座22通过转动座固定螺钉26固定在驱动轴8的基部8b。此外,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曲柄销22a(也参照图2),且在以转动座2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形成有四个凸台(Boss)贯通孔22b。
此外,在驱动轴8的基部8b的下表面上,突出地形成有与转动座22的四个凸台贯通孔22b嵌合的定位用的四个凸台(Boss)8c~8f。
在这四个凸台8c~8f中,夹着转动座固定螺钉26相对于曲柄销22a位于大致相反一侧的一个凸台8c,与其他三个凸台8d~8f相比,从基部8b的下表面的突出量较大,如图4(c)所示,与凸台贯通孔22b嵌合后,进一步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
此处,将曲柄销22a称为ON-END卡合销22a,将上述从基部8b的下表面的突出量增大的凸台8c称为OFF-END卡合销8c。
此外,在中间盖21上,固定了具有弹性的线弹簧41。线弹簧41具备第一直线部41a、从该第一直线部41a连续的第一圆弧部41b、从该第一圆弧部41b连续并相对于第一直线部41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直线部41c、从该第二直线部41c连续并向与第一圆弧部41b突出的方向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二圆弧部41d、从该第二圆弧部41d连续并相对于第二直线部41c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三直线部41e。
该线弹簧41使第一直线部41a插入形成于中间盖21的卡合凹部21e并卡合,第一圆弧部41b被拧入中间盖21的固定螺钉42固定,第二直线部41c、第二圆弧部41d和第三直线部41e沿着转动座22的下表面配置。因转动座22的旋转,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的ON-END卡合销22a和OFF-END卡合销8c与第三直线部41e卡合时,线弹簧41弹性变形。
此外,在中间盖21上,在夹着第三直线部41e移动的方向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限位器21b和第二限位器21c。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动作。
首先,使TRIP状态或断开状态(OFF状态)的电路断路器4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通电状态(ON状态)时,如图4(a)所示,使操作手柄10顺时针旋转至ON-END位置。
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将电路断路器4的开闭杆4a切换为接通位置的滑动座23的直线移动量增大,使开闭杆4a超程,即使接通位置因机械的磨耗等变化,也能够使电路断路器4可靠地成为接通状态。
然后,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旋转操作手柄10一起如图4(b)、(c)所示逆时针地旋转,因该转动座22的旋转,ON-END卡合销(曲柄销)22a与第三直线部41e卡合,线弹簧41弹性变形。于是,如图4(b)所示,与ON-END卡合销22a卡合并弹性变形的线弹簧41相对于转动座22施加图4(b)、(c)所示的顺时针的反作用力F1。
然后,在ON-END卡合销22a上施加了线弹簧41的反作用力F1的转动座22,在图5(b)、(c)中顺时针地旋转。然后,弹性复位的线弹簧41的第三直线部41e与中间盖21的第二限位器21c卡合,相对于ON-END卡合销22a的来自第三直线部41e的反作用力F1的作用停止,操作手柄10如图5(a)所示逆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N的位置停止。
此外,使TRIP状态或接通状态的电路断路器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断开状态(OFF状态)时,如图6(a)所示,使操作手柄10从OFF位置进一步逆时针旋转至OFF-END位置。
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时,将电路断路器4的开闭杆4a切换为断开位置的滑动座23的直线移动量增大,使开闭杆4a超程,即使断开位置因机械的磨耗等变化,也能够使电路断路器4可靠地成为断开状态。
然后,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旋转操作手柄10一起如图6(b)、(c)所示顺时针旋转,因该转动座22的旋转,OFF-END卡合销(凸台)8c与第三直线部41e卡合,线弹簧41弹性变形。此时,第三直线部41e保持移动直至与中间盖21的第一限位器21b卡合。然后,与OFF-END卡合销8c卡合并弹性变形的线弹簧41相对于转动座22施加图6(b)、(c)所示的逆时针的反作用力F2。
然后,在OFF-END卡合销8c上施加了线弹簧41的反作用力F2的转动座22,在图7(b)、(c)中逆时针地旋转。然后,弹性复位的线弹簧41的第三直线部41e与中间盖21的第二限位器21c卡合,相对于OFF-END卡合销8c的来自第三直线部41e的反作用力F2的作用停止,操作手柄10如图7(a)所示顺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
接着,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作用效果。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具备一端侧固定在中间盖21上的线弹簧41;和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的ON-END卡合销22a与OFF-END卡合销8c,仅通过在中间盖21上固定简单的结构的线弹簧41就完成组装,所以与形成较小的弹簧收纳孔、在该较小的弹簧收纳孔中收纳小型的螺旋弹簧且组装需要大量时间的现有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相比,能够大幅实现组装过程的缩短。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的结构是,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操作手柄10一起旋转从而使ON-END卡合销22a与线弹簧41卡合,该线弹簧41对转动座22产生弹性的反作用力F1,使操作手柄10返回表示ON的位置,另一方面,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操作手柄10一起向与上述超程至ON-END位置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OFF-END卡合销8c与线弹簧41卡合,该线弹簧41对转动座22产生弹性的反作用力F2,使操作手柄10返回表示OFF的位置。这样,以使用单一的线弹簧41,在转动座22上设置当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与线弹簧41卡合的ON-END卡合销22a,并在转动座22上设置当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时与线弹簧41卡合的OFF-END卡合销8c的结构,抑制了部件个数的增大,能够提供实现了制造成本的降低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
此外,使用与用于向电路断路器4的开闭杆4a传递直线运动的滑动座23卡合的曲柄销22a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的ON-END卡合销22a,实现了部件的并用,所以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进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的OFF-END卡合销8c也是从驱动轴8的基部8b的下表面突出的定位用的多个凸台之一,OFF-END卡合销8c也实现了部件的并用,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接着,图8~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其中,对于与图1至图7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8(a)表示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的状态,图8(b)、(c)表示图8(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此外,图9(a)表示操作手柄10从ON-END位置转动至表示ON的位置的状态,图9(b)、(c)表示图9(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此外,图10(a)表示使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的状态,图10(b)、(c)表示图10(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进而,图11(a)表示操作手柄10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的状态,图11(b)、(c)表示图11(a)的状态下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如图8(b)、(c)所示,具备一端侧固定在中间盖21上的具有弹性的线弹簧51;和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的ON-END卡合销22a与OFF-END卡合销8c。
转动座2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转动座固定螺钉26固定在驱动轴8的基部8b。此外,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曲柄销22a(也参照图2),且在以转动座2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形成有四个凸台贯通孔(未图示)。此外,在驱动轴8的基部8b的下表面突出地形成有与转动座22的四个凸台贯通孔(未图示)嵌合的定位用的四个凸台8c~8f。
这四个凸台8c~8f中,夹着转动座固定螺钉26相对于曲柄销22a位于大致相反一侧的一个凸台8c,与其他三个凸台8d~8f相比,从基部8b的下表面的突出量较大,如图8(c)所示,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
本实施方式中,也将曲柄销22a称为ON-END卡合销22a,将从本实施方式的基部8b的下表面的突出量增大的凸台8c称为OFF-END卡合销8c。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线弹簧51具备第一直线部51a、从该第一直线部51a连续的第一圆弧部51b、从该第一圆弧部51b连续并相对于第一直线部51a呈V字状地延伸的第二直线部51c、从该第二直线部51c连续的第二圆弧部51d、从该第二圆弧部51d连续的第三直线部51e、从该第三直线部51e连续的第三圆弧部51f、从该第三圆弧部51f连续并对于第三直线部51e呈V字状地延伸的第四直线部51g。
该线弹簧51中,第一直线部51a与中间盖21的壁搭接,第一圆弧部51b被拧入中间盖21的固定螺钉52固定,第二直线部51c、第三直线部51e、第三圆弧部51f和第四直线部51g沿着转动座22的下表面配置。然后,因转动座22的旋转,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的ON-END卡合销22a和OFF-END卡合销8c与第二直线部51c、第三直线部51e卡合时,线弹簧51弹性变形。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的动作。
首先,使TRIP状态或断开状态(OFF状态)的电路断路器4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通电状态(ON状态)时,如图8(a)所示,使操作手柄10顺时针旋转至ON-END位置。
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旋转操作手柄10一起如图8(b)、(c)所示逆时针地旋转,因该转动座22的旋转,ON-END卡合销(曲柄销)22a与第三直线部51e卡合,线弹簧51弹性变形。于是,如图8(b)所示,与ON-END卡合销22a卡合并弹性变形的线弹簧51对转动座22施加图8(b)、(c)所示的顺时针的反作用力F3。
然后,在ON-END卡合销22a上施加了线弹簧51的反作用力F3的转动座22,在图9(b)、(c)中顺时针地旋转。然后,弹性复位的线弹簧51的第四直线部51g的前端与中间盖21上形成的限位壁21d卡合,从而使对ON-END卡合销22a的来自第三直线部51e的反作用力F3的作用停止,操作手柄10如图9(a)所示逆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N的位置停止。
此外,使TRIP状态或接通状态的电路断路器通过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操作成为断开状态(OFF)状态时,如图10(a)所示,使操作手柄10从OFF位置进一步逆时针旋转至OFF-END位置。
操作手柄10超程至OFF-END位置时,转动座22与旋转操作手柄10一起如图10(b)、(c)所示顺时针旋转,因该转动座22的旋转,OFF-END卡合销8c与第二直线部51c卡合,线弹簧51弹性变形。于是,与OFF-END卡合销8c卡合并弹性变形的线弹簧51对转动座22施加图10(b)、(c)所示的逆时针的反作用力F4。
然后,在OFF-END卡合销8c上施加了线弹簧51的反作用力F4的转动座22,在图11(b)、(c)中逆时针地旋转。然后,弹性复位的线弹簧51的第四直线部51g的前端与中间盖21的限位壁21d卡合,从而使对OFF-END卡合销8c的来自第二直线部51c的反作用力F4的作用停止,操作手柄10如图11(a)所示顺时针旋转并在表示OFF的位置停止。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具备一端侧固定在中间盖21上的线弹簧51;和从转动座22的下表面突出的ON-END卡合销22a和OFF-END卡合销8c,仅通过在中间盖21上固定简单的结构的线弹簧51就完成组装,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40同样能够实现组装效率的大幅提高。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是使用单一的线弹簧51,在转动座22上设置操作手柄10旋转至ON-END位置时与线弹簧51卡合的ON-END卡合销22a,并在转动座22上设置操作手柄10旋转至OFF-END位置时与线弹簧51卡合的OFF-END卡合销8c的结构,抑制了部件个数的增多,能够提供实现了制造成本的降低的操作手柄复位机构50。

Claims (3)

1.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包括在具有开闭门的箱形的盘内设置的电路断路器、安装在该电路断路器的前表面的驱动单元和安装在所述开闭门上的具备操作所述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杆的操作手柄的操作部,所述开闭门关闭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驱动单元结合,所述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手柄可转动到以下位置:
将所述开闭杆操作为接通状态的ON位置、将所述开闭杆操作为断开状态的OFF位置、从所述ON位置进一步转动而使所述开闭杆在接通状态一侧超程的ON-END位置和相对于该ON-END位置在反方向上转动且从所述OFF位置进一步转动而使所述开闭杆在断开状态一侧超程的OFF-END位置,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座、转动座支承部件和滑动座,其中,与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对应的旋转传递到所述转动座,所述转动座支承部件能够旋转地支承该转动座,所述滑动座将传递至所述转动座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传递至所述开闭杆,
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端侧被所述转动座支承部件支承且沿着所述转动座的旋转方向配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一个线弹簧;
从所述转动座的沿着该线弹簧的面突出地设置且在所述转动座随着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ON-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所述线弹簧卡合的ON-END卡合销;和
在与该ON-END卡合销不同的位置从所述转动座的沿着所述线弹簧的面突出地设置且在所述转动座随着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OFF-END位置的操作而进行了旋转时与所述线弹簧卡合的OFF-END卡合销,
所述线弹簧,通过与所述ON-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所述转动座旋转至所述ON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通过与所述OFF-END卡合销的卡合,施加使所述转动座旋转至所述OFF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ON-END卡合销和所述OFF-END卡合销中的一者,是为了使所述转动座的旋转运动作为直线运动传递至所述滑动座而在该所述ON-END卡合销和所述OFF-END卡合销中的一者与所述滑动座卡合的位置突出地设置的曲柄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手柄与同轴地固定在所述转动座上的驱动轴结合,
所述ON-END卡合销和所述OFF-END卡合销中的另一者,是为了使所述转动座和所述驱动轴同轴地结合而从所述驱动轴通过形成在所述转动座上的贯通孔并从所述转动座的所述面突出的定位用的凸台。
CN201410200974.4A 2013-06-04 2014-05-13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Active CN104217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7979 2013-06-04
JP2013117979A JP6123499B2 (ja) 2013-06-04 2013-06-04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7905A CN104217905A (zh) 2014-12-17
CN104217905B true CN104217905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09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0974.4A Active CN104217905B (zh) 2013-06-04 2014-05-13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23499B2 (zh)
KR (1) KR101590250B1 (zh)
CN (1) CN104217905B (zh)
TW (1) TWI54061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183A (zh) * 2006-05-29 2007-12-05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CN101206974A (zh) * 2006-11-02 2008-06-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包括跳闸辅助装置的断路器的扩展式致动装置
CN101728131A (zh) * 2008-10-22 201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2929B2 (ja) * 1978-08-22 1984-10-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用操作装置のトリツプ表示機構
JPS6377402U (zh) * 1986-11-05 1988-05-23
JPH06208824A (ja) * 1993-01-12 1994-07-26 Fuji Electric Co Ltd 配線用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JP3693129B2 (ja) * 1996-03-04 2005-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JP4127137B2 (ja) 2003-07-03 2008-07-3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JP4396370B2 (ja) * 2004-04-13 2010-01-1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KR100983736B1 (ko) * 2008-02-05 2010-09-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모터 보호용 배선 차단기의 외부조작 핸들 조립체
JP5310513B2 (ja) * 2009-12-04 2013-10-09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付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183A (zh) * 2006-05-29 2007-12-05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CN101206974A (zh) * 2006-11-02 2008-06-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包括跳闸辅助装置的断路器的扩展式致动装置
CN101728131A (zh) * 2008-10-22 201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3499B2 (ja) 2017-05-10
JP2014235936A (ja) 2014-12-15
TW201503202A (zh) 2015-01-16
TWI540611B (zh) 2016-07-01
KR101590250B1 (ko) 2016-01-29
CN104217905A (zh) 2014-12-17
KR20140142657A (ko) 2014-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155B (zh) 后变速器
US8615929B2 (en)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ice dispenser in refrigerator
EP2946057B1 (en) Hinge
CN102066682B (zh) 家具驱动装置
CN1881496B (zh) 用来致动具有锁定装置的电开关装置的装置
CN105405692A (zh) 电开关
WO2009080229A3 (en) Controlled door opening in domestic appliances
JP2018075705A (ja) 電気スイッチ
US8740129B2 (en) Handle operated switch for paper towel dispenser
MX2011001942A (es) Dispositivo de parada de emergencia.
CN104217905B (zh)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
KR20120108193A (ko) 차량용 글로브 박스의 개폐장치
KR101732674B1 (ko) 푸쉬풀 동작으로 개방되는 도어락 장치
CN201276919Y (zh) 用于家用电器上的枢转装置
CN208670208U (zh) 一种阀门执行装置及阀门
JP6162946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KR101458095B1 (ko) 글로브박스 록킹 장치
CN201617659U (zh) 合盖安全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压力锅
KR101564618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개방장치
KR101781218B1 (ko) 냉장고
KR101516707B1 (ko) 비상전원 절체 개폐기의 모터어셈블리
CN204309696U (zh) 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及具有该储物盒的车辆
CN219085914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自动储能装置及断路器操作机构
EP3079519B1 (en) Actuation device,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storage system
US20120168287A1 (en) Switching assembly having an interlock device for a selector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