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543B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4543B
CN104204543B CN201380015829.2A CN201380015829A CN104204543B CN 104204543 B CN104204543 B CN 104204543B CN 201380015829 A CN201380015829 A CN 201380015829A CN 104204543 B CN104204543 B CN 104204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uction
supply arrangement
suction inlet
induc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58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4543A (zh
Inventor
小田平
小田一平
谷口和宏
近藤广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181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82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667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00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39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82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3/0015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4073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4204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4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2Axial flow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Abstract

送风装置(11)在壳体(12)设置有:吸入口(15)、高压空气产生部(18)和吹出口(19)、从高压空气产生部连通至吹出口的第一风路(20)、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空气混合部(22)、诱导空气吹出口(23)、和连接诱导空气吸入口、诱导空气混合部和诱导空气吹出口的第二风路(24)。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扇和吊扇等送风装置在作为底座的基部内置有叶轮和电机。而且,送风装置从设置于基部上部的圆环形状的送风部将空气与地板面平行地吹出,产生空气的循环和气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对该送风装置进行说明。图14是现有的送风装置的主视图,图15是该送风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作为送风装置的送风机组装体300具有划定中央开口部302的环状喷嘴301。电机322产生通过环状喷嘴301的空气流。电机322和电机外壳326配置于基部316的内部。而且,叶轮(impeller)330与从电机322向外侧延伸的旋转轴连结。将扩散器(diffuser)332定位在叶轮330的下游侧。电机322与电连接部和电源连接。用户利用多个选择按钮320能够操作送风机组装体300。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送风机组装体300以如下方式动作。用户从多个选择按钮320中选择适当的按钮,驱动电机322。然后,空气经由空气入口324被吸入到送风机组装体300内。空气通过外侧壳318流至叶轮330的入口334。从扩散器332的出口336和叶轮330的排气部排出的空气流,通过内部通路310,被分成流向相反方向的两股空气流。
空气流在进入到口312时被节流,在口312的出口344的位置被进一步节流。因该节流,在送风机组装体300中产生压力。
像这样形成的空气流克服因节流而产生的压力。然后,空气流作为一次空气流通过出口344流出。一次空气流根据引导部分348的配置,向用户集中或者聚集。二次空气流与外部环境、特别是与出口344周围的区域和环状喷嘴301的外缘部周围的空气相伴产生。该二次空气流通过中央开口部302。然后,在中央开口部302中,二次空气流与一次空气流混合,从送风机组装体300向前方排出,变成总空气流。
在这种现有的送风装置中,为了使二次空气流通过,中央开口部302的前后需要开放。因此,必须将内置了用于产生一次空气流的叶轮330和电机322的基部316设置于内部通路310之外。其结果是,存在送风机组装体300不能小型化的课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77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36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在壳体设置有:取入壳体外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具有用于使空气成为高压空气的叶轮和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的高压空气产生部。另外,壳体还设置有:吹出高压空气的环形的吹出口;将高压空气从叶轮引导至吹出口的第一风路;和通过被从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诱导而吸入空气的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另外,壳体还设置有:将吸入到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的空气混合的诱导空气混合部;
吹出诱导空气混合部的诱导空气的诱导空气吹出口;和将诱导空气吸入口、诱导空气混合部和诱导空气吹出口连接的第二风路。
这种送风装置采用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的结构,所以能够在环形的吹出口与高压空气产生部之间配置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和诱导空气混合部,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用图1的平面A截断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该送风装置的不同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该送风装置的其他不同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用图5的平面B截断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用图7的平面C截断的截面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9B是用图9A的平面D截断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用图10的平面E截断的截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用图12的平面F截断的截面图。
图14是现有的送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该送风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用图1的平面A截断的截面图。如图1、图2所示,送风装置11在壳体12设置有:吸入口15、高压空气产生部18、吹出口19、第一风路20、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空气混合部22、诱导空气吹出口23、和第二风路24。
此处,壳体12是球形,包括外壁13和内壁14的双重壁。吸入口15取入壳体12外的空气33。高压空气产生部18具有:用于使空气33成为高压空气33a的叶轮16、和用于驱动叶轮16的电机17。吹出口19是环形,吹出高压空气33a。第一风路20是将高压空气33a从叶轮16向吹出口19引导的风路。诱导空气吸入口21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6个)。而且,空气33被从吹出口19吹出的高压空气33a诱导,从诱导空气吸入口21吸入。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中,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吸入的空气33被混合。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诱导空气混合部22的诱导空气33b。第二风路24是连接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空气混合部22和诱导空气吹出口23的风路。
另外,第一风路20由外壁13、内壁14和贯通壁25形成。第二风路24由内壁14和贯通壁25形成。诱导空气吹出口23由构成吹出口19的内环的内壁14包围而形成。
另外,从诱导空气吸入口21至诱导空气混合部22形成贯通壁25。第二风路24和第一风路20在由贯通壁25形成周围的贯通孔25a交叉。
此处,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分别等间隔地位于壳体12的叶轮16上端的水平位置16a与吹出口19之间。另外,在壳体12的外周面12a,作为诱导空气吸入口21的中心的诱导空气吸入口中心21a,自作为圆环状的吹出口19的中心的吹出中心位置19a等距离设置。因此,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的中心部被有效混合的诱导空气33b,向诱导空气吹出口23的方向变更流向,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汇集吹出。所吹出的诱导空气33b在中心部形成核心区域,所以直进性好,风速的衰减少地到达远方。
另外,吸入口15以距吹出口19的吹出中心位置19a最远的吸入位置15a为中心设置多个。因此,吸入口15与吹出口19的距离远,防止从吹出口19吹出的高压空气33a被再次吸入到吸入口15,将高压空气33a有效地送出到远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壳体12采用球形,但是并不特别限于球形。壳体12的形状也可以选择多面体形状(正多面体和截顶多面体(truncated polyhedron))、圆柱形、多角柱形、和有机薄膜形状等。另外,环形并不限于圆,只要形成环,也可以是多角形、或由曲线构成的形状。另外,对于环形,只要是在不影响其性能的范围,也可以利用肋等使其局部地中断。
根据这种结构,叶轮16以无法从送风装置11的外部接触的方式内置于壳体12内。因此,使用者不必担心与叶轮16接触而受伤,可以放心地使用。
另外,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来的空气33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中被混合。然后,所混合的诱导空气33b,被改变为诱导空气吹出口23的方向,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汇集吹出。因此,所吹出的诱导空气33b在中心部形成核心区域,直进性好,风速的衰减少地到达远方。像这样,送风装置11能够有效地生成由直进性优秀的高压空气33a和诱导空气33b构成的气流,是小型的结构,并且能够在近距离至远方的大范围有效地获得凉爽感。此处,高压空气33a是大气压以上、大气压+10kPa以下的空气。
另外,诱导空气吸入口21的位置,比吹出口19更靠叶轮16的位置能够增大诱导空气混合部22,有效地汇集诱导空气33b。对于诱导空气吸入口21的数量和大小,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整体的截面积的合计,大于等于诱导空气吹出口23的截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诱导空气33。
另外,在送风装置11的诱导空气混合部22,设置有作为放电部的放电电极单元26。其结果是,通过放电产生的对除臭和除菌等有效的各种离子和臭氧能够顺着诱导空气33b被长距离地输送,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大空间的除臭、除菌。
在此,放电电极单元26隔开任意的距离配置一对金属电极。另外,作为放电电极单元26,使用施加高电压的臭氧发生电极单元、或离子发生电极单元等。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送风装置11的壳体12是球形,所以只要是吹出口19不被封闭的角度,就能够以任意的角度使用。因此,无论送风对象位于何处,都能有效地接触气流。另外,即使以吸入口15接触地面27的方式设置于地面27,吸入口15也不会被完全封闭。另外,诱导空气吸入口21有多个,所以即使以诱导空气吸入口21接触地面27的方式设置,也会从其他的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空气33。此处,作为吸入口15的形状,优选多孔形状等能够使吸入口15的封闭面积最小的形状。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不同结构的立体图。送风装置31的诱导空气吸入口32a、32b、32c的大小各不相同。另外,图4中未图示,在主体的相反侧的一面也设置有大小各异的诱导空气吸入口。
根据这种送风装置31,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32a、32b、32c诱导的空气量不同。因此,当空气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中混合时,空气的紊乱变大,在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的气流中产生不规则的晃动。由此,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的气流并非机械的节奏(rhythm),变成更接近自然风的有晃动的气流,接触气流时的舒适性提高。另外,如果一部分诱导空气吸入口被封闭,则来自被封闭一侧的诱导空气吹出口23的风量减少,在靠近未被封闭一侧的气流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因此,通过改变封闭的诱导空气吸入口,产生各不相同的晃动和风向的风。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列举了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32a、32b、32c的大小均不同的例子,但是并不特别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具有2种大小的诱导空气吸入口。如果将大的诱导空气吸入口配置于诱导空气吸入口32a、32b、32c的位置,将小的诱导空气吸入口配置于除此以外的位置,则产生靠近大的诱导空气吸入口32a、32b、32c的一侧的风。像这样,根据诱导空气吸入口的大小和配置,能够制造任意风向、晃动的风。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其他不同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用图5的平面B截断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在送风装置41中,构成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42的贯通壁25的开口方向并非朝向诱导空气混合部22的诱导空气混合部中心22a的方向,而是诱导空气混合部22中的诱导空气33b的旋转方向。多个贯通壁25各自的倾斜角度25b相同。此处,倾斜角度25b是贯通壁25的开口方向与从诱导空气吸入口42朝向诱导空气混合部中心22a的方向的偏离角度。此外,图5、图6的箭头表示诱导空气33和诱导空气33b。
如图5、图6所示,在送风装置41中,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42诱导的空气33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中一边旋转一边混合。因此,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的诱导空气33b变成旋转流,风速的衰减少地到达远方。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仅说明不同的方面。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用图7的平面C截断的截面图。如图7、图8所示,送风装置111在第二风路24内的诱导空气混合部22还设置有作为照明部的LED灯单元126。
在这种送风装置111中,即使在最远的场所也能够容易判断送风装置111的运转/停止。另外,利用LED灯单元126所发出的光,能够容易判别诱导空气33b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流向哪个方向。
另外,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分别自吹出中心位置19a等距离且等间隔地设置。因此,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诱导来的空气33,在诱导空气混合部22的中心部有效地混合,LED灯单元126被诱导空气33b有效地冷却。由此,防止LED灯单元126的热劣化,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送风装置111。
另外,如果使用广角射出光的LED灯单元126,则光也从诱导空气吸入口21漏出,所以送风装置111也能用作室内的间接照明。
另外,吸入口15和吹出中心位置19a,在送风装置111中设置最大距离地进行设置。因此,冷却了LED灯单元126的温的吹出诱导空气33b不会被再次吸入到吸入口15,能够有效地冷却LED灯单元12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表示了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但是即使只有一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也能够获得除了上述的“诱导空气吸入口21有多个”的效果之外的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9B是用图9A的平面D截断的截面图。如图9A、图9B所示,送风装置131经由可动臂133设置于天花板面132。此处,送风装置131利用可动臂133自由改变方向。
送风装置131在圆筒形状的壳体134设置有:吸入口137、高压空气产生部140、吹出口141、第一风路142、诱导空气吸入口143、诱导空气混合部144、诱导空气吹出口145、和第二风路146。另外,送风装置131在第二风路146内的诱导空气混合部144设置有作为照明部的LED灯单元147。
此处,壳体134包括外壁135和内壁136的双重壁。吸入口137取入壳体134外的空气33。高压空气产生部140具有:用于使空气33成为高压空气33a的叶轮138、和用于驱动叶轮138的电机139。吹出口141是环形,吹出高压空气33a。第一风路142是将高压空气33a从叶轮138向吹出口141引导的风路。诱导空气吸入口143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3中为5个)。而且,空气33被从吹出口141吹出的高压空气33a诱导,从诱导空气吸入口143吸入。在诱导空气混合部144中,从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143吸入的空气33被混合。诱导空气混合部144的诱导空气33b从诱导空气吹出口145吹出。第二风路146是连接诱导空气吸入口143、诱导空气混合部144和诱导空气吹出口145的风路。此处,高压空气33a是大气压以上、大气压+10kPa以下的空气。
设置于送风装置131的LED灯单元147具有指向性。此处,作为一个例子,将照明方向148和送风方向149设定成同一方向。
在这种送风装置131中,吹出的气流在中心部形成核心区域,所以直进性好,具有风速的衰减少地到达远方的指向性。另外,照明具有指向性,所以送风方向149和照明方向148唯一确定。而且,通过目视照明,能够容易确认送送风方向149。其结果是,通过调整照明方向148,能够以容易使气流吹到任意的场所的方式设置送风装置131。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照明方向148和送风方向149为同一方向的情况。但是,对于照明方向148和送风方向149,可以将LED灯单元147的设置位置偏离或者倾斜,将其任意偏离。因此,例如在厨房中使用送风装置131的情况下,将照明靠近身边,也能使气流吹向使用者。
(实施方式4)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仅说明不同的方面。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用图10的平面E截断的截面图。
如图10、图11所示,送风装置211在第一风路20内的高压空气产生部18与诱导空气吸入口21之间还设置有作为空气加热部的陶瓷加热器226。
另外,陶瓷加热器226是板状,呈放射状配置于叶轮16的周围附近。在本实施方式4中,陶瓷加热器226形成倒V字形状。这是因为,高压空气33a与陶瓷加热器226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加热效率提高,其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
另外,作为空气加热部,并不特别限于陶瓷加热器226,能够利用电热丝、碳加热器、卤素加热器等。此处,高压空气33a是大气压以上、大气压+10kPa以下。
另外,如图10所示,送风装置211设置于设置座227之上。因此,能够自由地变更吹出口19的方向。此外,作为设置座227,也可以设置有设置座开口部228,以使得不妨碍空气33流入到吸入口15。此外,如果没有设置座227,在地板或者桌上直接设置壳体12,则虽然吹出口19的方向难以变更、固定,但是不会影响送风性能。
另外,如图11所示,板状的陶瓷加热器226呈放射状配置于叶轮16的周围。因此,对作为旋转流从叶轮16送往吹出口19的高压空气33a进行整流,以使其容易流向出处口19方向。其结果是,使陶瓷加热器226所吸入的空气33的温度升高,并且将高压空气33a有效地送到吹出口19。另外,在陶瓷加热器226未用作加热单元的情况下,陶瓷加热器226也作为高压空气33a的整流单元发挥作用。因此,不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提高送出室温空气时的送风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表示了配置有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的情况。但是,即使是一个诱导空气吸入口21,如果诱导空气吸入的开口面积与多个吸入口的情况相同,也能够获得除了上述的“诱导空气吸入口21有多个”的效果之外的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用图12的平面F截断的截面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干燥器231将实施方式4的壳体12形状变更为壶形壳体232。干燥器231的诱导空气吸入口21具有手能够伸入相邻的诱导空气吸入口21并握住大小的开口面积。
对于这种干燥器231,热风从吹出口19吹出,室温的诱导空气33b从诱导空气吹出口23吹出。因此,在吹出口19的附近,能够制造有温差的空气流。其结果是,通过将有温差的状态的空气流吹到头发,能够提高头发的光泽和头发的柔顺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设置于居室内的地板、桌上、天花板或者墙壁,作为利用直接气流来降低体感温度、或者在室内空气的循环中使用的各种送风设备等是有用的。
附图符号说明
11、31、41、111、131、211 送风装置
12、134 壳体
12a 外周面
13、135 外壁
14、136 内壁
15、137 吸入口
15a 吸入位置
16、138 叶轮
16a 水平位置
17、139 电机
18、140 高压空气产生部
19、141 吹出口
19a 吹出中心位置
20、142 第一风路
21、32a、32b、32c、42、143 诱导空气吸入口
21a 诱导空气吸入口中心
22、144 诱导空气混合部
22a 诱导空气混合部中心
23、145 诱导空气吹出口
24、146 第二风路
25 贯通壁
25a 贯通孔
25b 倾斜角度
26 放电电极单元(放电部)
27 地面
33 空气
33a 高压空气
33b 诱导空气
126、147 LED灯单元
148 照明方向
149 送风方向
226 陶瓷加热器
227 设置座
228 设置座开口部
231 干燥器
232 壶形壳体

Claims (10)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设置有:
取入所述壳体外的空气的吸入口;
高压空气产生部,其具有用于使所述空气成为高压空气的叶轮和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
吹出所述高压空气的环形的吹出口;
将所述高压空气从所述叶轮引导至所述吹出口的第一风路;
通过被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高压空气诱导而吸入所述空气的多个诱导空气吸入口;
将吸入到多个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的所述空气混合的诱导空气混合部;
吹出所述诱导空气混合部的诱导空气的诱导空气吹出口;和
将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所述诱导空气混合部和所述诱导空气吹出口连接的第二风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以距离所述吹出口的吹出中心位置最远的吸入位置为中心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分别等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叶轮的上端的水平位置与所述吹出口之间,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作为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的中心的诱导空气吸入口中心自所述吹出中心位置等距离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第一风路由所述外壁、所述内壁和贯通壁形成,所述第二风路由所述内壁和所述贯通壁形成,所述第二风路和所述第一风路在由所述贯通壁形成周围的贯通孔中交叉,所述诱导空气吹出口由所述内壁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贯通壁各自的倾斜角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各自的大小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诱导空气混合部设置有放电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球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风路内还设置有照明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路内的所述高压空气产生部与所述诱导空气吸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加热部。
CN201380015829.2A 2012-03-22 2013-03-11 送风装置 Active CN104204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5007 2012-03-22
JP2012065007 2012-03-22
JP2012-118181 2012-05-24
JP2012118181A JP5768220B2 (ja) 2012-05-24 2012-05-24 送風装置
JP2012-166789 2012-07-27
JP2012166789A JP5660084B2 (ja) 2012-03-22 2012-07-27 送風装置
JP2012183965A JP5768221B2 (ja) 2012-08-23 2012-08-23 送風装置
JP2012-183965 2012-08-23
PCT/JP2013/001549 WO2013140739A1 (ja) 2012-03-22 2013-03-11 送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4543A CN104204543A (zh) 2014-12-10
CN104204543B true CN104204543B (zh) 2016-09-07

Family

ID=5208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5829.2A Active CN104204543B (zh) 2012-03-22 2013-03-11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44040A1 (zh)
CN (1) CN104204543B (zh)
HK (1) HK1205227A1 (zh)
MY (1) MY180877A (zh)
SG (1) SG11201405928P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63134C (en) * 2014-09-30 2023-01-24 Safety Quick Lighting & Fans Corp. Combination of a ceiling fan and heater with light effects
JP6987743B2 (ja) 2015-05-12 2022-01-05 ラン ローランド コーエン 電気器具のためのスマートクイック接続装置
US10729293B2 (en) 2017-02-15 2020-08-04 The Toro Company Debris blower incorporating flow ejector
US10989400B2 (en) 2017-03-05 2021-04-27 Ran Roland Kohen Modular smart quick connect device for electrical fixtures
BR112019018693A2 (pt) 2017-03-10 2020-04-07 Roland Kohen Ran dispositivo de conexão rápida para instalações elétricas embutidas
CA3060544A1 (en) 2017-04-17 2018-10-25 Ran Roland Kohen Disconnecting and supporting quick release electrical fixtures
WO2018204313A1 (en) 2017-05-01 2018-11-08 Kohen Ran Roland Connecting lighting to poles without tools
JP6346700B1 (ja) * 2017-09-14 2018-06-20 テスコム電機株式会社 気流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流体機器
CN108119379B (zh) * 2018-01-16 2024-04-23 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
KR102037704B1 (ko) * 2018-05-16 2019-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동 발생장치
US11916333B2 (en) 2019-02-20 2024-02-27 Skyx Platforms Corp. Quick connect device with transverse releas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4929Y (zh) * 1997-09-04 1999-08-25 文进希 高效诱导型送风口
CN202109590U (zh) * 2011-04-15 2012-01-11 赵刚伟 加湿净化吸尘一体机
CN102374660A (zh) * 2010-08-06 2012-03-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8467A (en) * 1947-09-12 1949-11-15 Lisio Salvatore De Motor-driven fan
US5956863A (en) * 1999-01-08 1999-09-28 Allen; Donavan J. Hair dry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22909B2 (en) * 2003-01-06 2005-08-02 Rovcal, Inc. Attachment for hair dryers
JP4325863B2 (ja) * 2004-08-11 2009-09-02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US8407913B2 (en) * 2007-09-27 2013-04-02 Wahl Clipper Corporation Conditioner infuser for hair dryer attachment
WO2011100711A2 (en) * 2010-02-12 2011-08-18 Farouk Systems, Inc. Hair dryer
WO2011129073A1 (ja) * 2010-04-15 2011-10-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天井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4929Y (zh) * 1997-09-04 1999-08-25 文进希 高效诱导型送风口
CN102374660A (zh) * 2010-08-06 2012-03-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202109590U (zh) * 2011-04-15 2012-01-11 赵刚伟 加湿净化吸尘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44040A1 (en) 2015-02-12
CN104204543A (zh) 2014-12-10
MY180877A (en) 2020-12-11
SG11201405928PA (en) 2014-11-27
HK1205227A1 (zh) 2015-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543B (zh) 送风装置
KR101998780B1 (ko) 공기청정기
KR101632418B1 (ko) 조명부를 구비한 천장용 선풍기 및 천장용 선풍기 시스템
WO2013140739A1 (ja) 送風装置
CN106284152B (zh) 吹风机
CN104185737B (zh) 送风机
JP6106843B2 (ja) 送風装置
WO2016029677A1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JP5660084B2 (ja) 送風装置
CN105737117A (zh) 一种舞台灯的散热方法及其舞台灯结构
JP2017172365A (ja) 支持台
CN106284153B (zh) 吹风机
JP201516141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68220B2 (ja) 送風装置
CN205535319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舞台灯结构
CN206282219U (zh) 散热设备
JP2021019743A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106284149A (zh) 吹风机
KR20150124618A (ko) 헤어드라이어
US11248821B2 (en) Airway device
CN108317607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JP2021019739A (ja) ヘアドライヤ
JP2018042868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15068298A (ja) 送風装置
JP2021019744A (ja) ヘアドラ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52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8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52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