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127A -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 Google Patents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4127A
CN104204127A CN201380017431.2A CN201380017431A CN104204127A CN 104204127 A CN104204127 A CN 104204127A CN 201380017431 A CN201380017431 A CN 201380017431A CN 104204127 A CN104204127 A CN 104204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structural unit
acrylic copolymer
monomer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4127B (zh
Inventor
网野由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812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4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812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4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812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42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04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4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16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G18/622Polymers of est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08G18/6225Polymers of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 C08G18/6229Polymers of hydroxy groups containing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iphatic poly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16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G18/625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hydrolyz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these acids
    • C08G18/6254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nd of esters of these acids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2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liphatic and/or cycloaliph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0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06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 C08G18/80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 C08G18/8022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with 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0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06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 C08G18/80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 C08G18/8022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with 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08G18/8025Masked aliphatic or cycloaliphatic polyis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0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06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 C08G18/80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 C08G18/8022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with 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08G18/8029Masked aromatic polyis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1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1545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also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357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09J133/2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or meth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70/00Compositions for adhesives
    • C08G2170/40Compositions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选自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

Description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色调可逆变化的光透射性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具有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窗玻璃及墙面、隔断用玻璃及透明树脂板、或者在照射黑光灯的空间内使用的灯饰用玻璃及透明树脂板、汽车、巴士、电车等车辆、太阳镜、眼镜等的透镜等中为了调节光的透射性而使用的着色片。
但是,在将这样的着色片贴在例如通常的建筑物的窗户上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片材本身着色,因此在雨天或雾天、夜间时透过的外光量少,存在无法在建筑物的室内确保充分的明亮度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光致变色性染料的着色片(参照专利文献1~5)。光致变色性染料在照射光时色调发生可逆性变化。即,光致变色性染料具有如下特性:通过接受日光或黑光灯等带来的紫外线而着色,而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则恢复到无色。
对于专利文献1~5所公开的着色片而言,由于在着色片中使用了具有这样特性的光致变色性染料,因此,仅在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显示出遮光性,在其以外的环境下则能够显示透明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33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2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9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公平6-36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330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5所公开的着色片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由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慢,根据构成该着色片的成分的不同,在照射紫外线照射之前也确认到着色,有时不适合要求透明性的用途。
另外,如专利文献5所公开那样的使用了含有通常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着色片还存在耐候性下降的问题及光致变色性能(显色性)下降的问题,即,在长时间使用后,即使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无色的粘合片。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含有具有特定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类共聚物及交联剂、并且含有选自特定的化合物组的光致变色性染料的粘合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9]。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
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
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选自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嗪类化合物及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2]上述[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1),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1.5质量%以下,
(C)成分为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1),且(C-1)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3]上述[2]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为0.01~35质量%。
[4]上述[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2),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3.0质量%以下,
(C)成分为包含嗪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2),且(C-2)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5]上述[4]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为0.01~35质量%。
[6]上述[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3),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且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
(C)成分为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3),且(C-3)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100质量份为1.50~8.00质量份。
[7]上述[6]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1)的含量为55~99.5质量%、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35质量%。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为含有羟基的单体。
[9]一种粘合片,其具有由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发明的效果
具有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无色的粘合片。
附图说明
[图1]图1(a)~(c)是示出本发明的粘合片结构的一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a、1b、1c  粘合片
11、11’  基材
12  粘合剂层
13、13’  剥离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记载中,例如“(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两者,其它的类似用语也相同。
[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选自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嗪类化合物及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其它添加剂。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具有特定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及交联剂(B),并且含有选自特定的化合物组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因此,具有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由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无色的粘合片。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根据所使用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种类来调节丙烯酸类共聚物(A)中给定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并且调节(C)成分的含量,由此能够赋予提高耐候性、及能够抑制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光致变色性能下降等优异的特性。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为以下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
(第一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光致变色性染料(C),该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
即,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1)、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1.5质量%以下,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其中,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具有由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即使例如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也可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并且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的变色常态化的弊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第二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光致变色性染料(C),该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嗪类化合物。
即,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2)、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3.0质量%以下,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嗪类化合物,其中,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具有由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即使例如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也可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并且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的变色常态化的弊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并且,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由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也快。
(第三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光致变色性染料(C),该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即,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3)、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并且,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且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其中,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100质量份为1.50~8.00质量份。
具有由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即使例如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也可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并且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的变色常态化的弊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并且,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由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也快。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光致变色性染料(C)、及其它添加剂进行详细叙述。
〔丙烯酸类共聚物(A)〕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是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以下,也称为“单体(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以下,也称为“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共聚物。
另外,丙烯酸类共聚物(A)还可以具有来自于单体(a1)’及(a2)’以外的其它单体的结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Mw),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8万~170万,更优选为20万~150万,进一步优选为25万~100万。
如果该重均分子量为18万以上,则可提高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聚力,得到足够的粘合力。另外,如果该重均分子量为170万以下,则所形成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不会变得过高,能够抑制粘合力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重均分子量(Mw)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并换算成标准聚苯乙烯的值,具体是指利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
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量,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含量优选为70~99.5质量%,更优选为85~9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98.0质量%。如果该含量为70质量%以上,则可以制成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1)~(A-3)是对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中的给定结构单元的含量进行了调节的共聚物,其包含在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中。
另外,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及丙烯酸类共聚物(A-1)~(A-3)的共聚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意形态。
以下,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及丙烯酸类共聚物(A-1)~(A-3)中的各结构单元进行详细叙述。
(结构单元(a1))
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单体(a1)’)的结构单元(a1)。
作为单体(a1)’,可以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碳原子数4~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4~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4~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上述烷基,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异辛基、癸基、十二烷基、肉豆蔻基、棕榈基、月桂基、硬脂基等。
作为更具体的单体(a1)’,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棕榈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
这些单体(a1)’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当中,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丁酯。
从即使将粘合剂层薄膜化也能够得到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中的全部结构单元(a1),结构单元(a1)中来自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质量%。
从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1)的含量优选为55~99.99质量%,更优选为65~99.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8~99.9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75~99.9质量%。
(结构单元(a2))
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含有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
在本发明中,“含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官能团”表示的是能够与后述的交联剂(B)反应而成为交联起点的官能团、或者具有交联促进效果的官能团。
作为这样的官能团,可以举出例如:羧基、伯氨基、酰胺基、羟基、环氧基、氰基、酮基、含有氮元素的环等。
作为单体(a2)’,可以举出例如: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伯氨基的单体、含有酰胺基的单体、含有羟基的单体、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含有氰基的单体、含有酮基的单体、具有含有氮原子的环的单体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后面所叙述,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使用的是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及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被调节为给定范围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1)~(A-3)。
该含有羧基的单体及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相当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
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等烯属不饱和单羧酸;富马酸、衣康酸、马来酸、柠康酸等烯属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等。
作为含有伯氨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等。
作为含有酰胺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乙烯醇、烯丙醇等不饱和醇类等。
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
作为含有氰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腈等。
作为含有酮基的单体,可以举出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丙酮(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烯丙基乙酰乙酸酯、乙烯基乙酰乙酸酯、乙酰乙酰(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具有含有氮原子的环的单体,可以举出例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己内酰胺、N-(甲基)丙烯酰吗啉等。
上述单体(a2)’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这些当中,从保持凝聚力、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羟基的单体,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
从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2)的含量优选为0.01~35质量%,更优选为0.03~3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2质量%。
(其它结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类共聚物(A)还可以具有来自于上述单体(a1)’及(a2)’以外的其它单体(a3)’的结构单元(a3)作为其结构单元。
作为单体(a3)’,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乙烯、丙烯、异丁烯等烯烃类、氯乙烯、偏氯乙烯等卤代烯烃类、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二烯类单体等。
上述单体(a3)’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3)的含量优选为0~20质量%,更优选为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质量%。
作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存在溶剂的情况下或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使用原料单体按照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合成。
作为所使用的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乙酯、甲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聚合反应时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例如: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等。
另外,作为聚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聚合温度50~90℃、反应时间2~3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
<丙烯酸类共聚物(A-1)>
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1)是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1.5质量%以下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单独含有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或者也可以组合含有2种以上的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
相对于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量,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含量优选为70~99.5质量%,更优选为85~9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98.0质量%。如果该含量为70质量%以上,则可以制成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单体(a1)’~(a3)’,可以举出上述的单体,优选的单体也与上述相同。
使用了包含通常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片存在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光致变色性能下降、即使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这样的耐候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特定量的光致变色性染料,该光致变色性染料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并且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还使用了丙烯酸类共聚物(A-1),该丙烯酸类共聚物(A-1)将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调节为1.5质量%以下。
从可制成具有优异的耐候性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优选为1.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7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04质量%以下,所述优异的耐候性是指长时间使用后也可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且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常态化。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优选为1.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7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4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还可以含有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或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以上。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也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以上。
由以上可知,对于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上述优异的耐候性及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1.5质量%,更优选为0.02~1.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3~1.1质量%。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1.5质量%,更优选为0.02~1.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3~1.1质量%。
从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结构单元(a1)的含量优选为55~99.99质量%,更优选为65~99.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8~99.9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75~99.9质量%。
另外,从即使将粘合剂层薄膜化也可获得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的全部结构单元(a1),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来自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质量%。
从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结构单元(a2)的含量优选为0.01~35质量%,更优选为0.03~3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2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上述结构单元(a2)的含量虽然也包括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但来自于这些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的上限值如上所述不超过1.5质量%。
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结构单元(a3)的含量优选为0~20质量%,更优选为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质量%。
作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重均分子量,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8万~150万,更优选为20万~120万,进一步优选为25万~95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A-2)>
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2)是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3.0质量%以下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单独含有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或者也可以组合含有2种以上的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
相对于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量,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含量优选为70~99.5质量%,更优选为85~9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98.0质量%。如果该含量为70质量%以上,则可以制成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单体(a1)’~(a3)’,可以举出上述的单体,优选的单体也与上述相同。
为了解决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常态化这样的耐候性下降的问题,在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特定量的光致变色性染料,该光致变色性染料包含嗪类化合物,并且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使用了丙烯酸类共聚物(A-2),该丙烯酸类共聚物(A-2)将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各自的含量调节为3.0质量%以下。
从可制成具有优异的耐候性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所述优异的耐候性是指长时间使用后也可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且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的变色的常态化。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也为3.0质量%以下,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还可以含有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或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4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8质量%以上。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也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4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8质量%以上。
由以上可知,对于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上述优异的耐候性及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04~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8~1.7质量%。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04~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8~1.7质量%。
从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结构单元(a1)的含量优选为55~99.99质量%,更优选为65~99.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8~99.9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75~99.9质量%。
另外,从即使将粘合剂层薄膜化也可获得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的全部结构单元(a1),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质量%。
从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结构单元(a2)的含量优选为0.01~35质量%,更优选为0.03~3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2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单元(a2)的含量虽然也包括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但来自于这些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的上限值如上所述不超过3.0质量%。
作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重均分子量,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8万~150万,更优选为20万~120万,进一步优选为25万~105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A-3)>
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3)是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且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单独含有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或者也可以组合含有2种以上的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
相对于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量,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含量优选为70~99.5质量%,更优选为85~9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98.0质量%。如果为70质量%以上,则可以制成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单体(a1)’~(a3)’,可以举出上述的单体,优选的单体也与上述相同。
为了解决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常态化这样的耐候性下降的问题,在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特定量的光致变色性染料,该光致变色性染料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并且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使用了丙烯酸类共聚物(A-3),该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且结构单元(a2)的含量调节为0.5质量%以上。
如果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超过8.0质量%,则存在产生如下弊端的倾向,即,在长时间使用后,即使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
另外,如果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超过1.5质量%,则存在在长时间使用后光致变色性能下降的倾向。
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优选为6.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质量%。
另外,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优选为1.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12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还可以含有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或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
另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
由以上可知,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8.0质量%,更优选为0.03~6.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5.0质量%。
另一方面,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1.5质量%,更优选为0.03~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0.8质量%。
从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结构单元(a1)的含量优选为55~99.5质量%,更优选为65~99.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8~99.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75~97.0质量%。
另外,从即使将粘合剂层薄膜化也可获得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的全部结构单元(a1),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来自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质量%。
从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的观点、以及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3)中来自于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32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3.0~12质量%。
如果结构单元(a2)的含量低于0.5质量%,则存在产生下述弊端的倾向,即,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下降,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光致变色性能下降,即使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另一方面,如果该含量为35质量%以下,则可以表现出足够的粘合力,并且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也得到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单元(a2)的含量也包括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但是,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不超过8.0质量%,另外,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不超过1.5质量%。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共聚物(A-3)而言,优选通过含有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以外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将结构单元(a2)的含量调节为满足上述范围。
作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重均分子量,从提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8万~170万,更优选为20万~150万,进一步优选为25万~100万。
〔交联剂(B)〕
从提高凝聚力而获得所期望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交联剂(B),该交联剂(B)与丙烯酸类共聚物(A)(丙烯酸类共聚物(A-1)~(A-3))所具有的官能团反应。
作为交联剂(B),可以举出例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及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
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举出例如:2,4-亚苄基二异氰酸酯、2,6-亚苄基二异氰酸酯、1,3-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1,4-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赖氨酸异氰酸酯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型改性体、与水反应而得到的缩二脲型改性体、包含三聚异氰酸酯环的三聚异氰酸酯型改性体等改性体。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只要是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缩水甘油基的多官能环氧化合物。
作为上述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双酚A的缩水甘油基醚及其低聚物、加氢双酚A的缩水甘油基醚及其低聚物、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羟基苯甲酸缩水甘油酯、四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丁二酸二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癸二酸二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及聚亚烷基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类、偏苯三酸三缩水甘油酯、三聚异氰酸三缩水甘油酯、1,4-二环氧丙氧基苯、二缩水甘油基亚丙基脲、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缩水甘油基醚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季戊四醇二缩水甘油基醚或季戊四醇三缩水甘油基醚、甘油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三缩水甘油基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等二缩水甘油基胺等。
作为氮丙啶类交联剂,可以举出例如:1,1’-(亚甲基二对亚苯基)双-3,3-氮杂环丙基脲、1,1’-(六亚甲基)双-3,3-氮杂环丙基脲、2,4,6-三氮杂环丙基-1,3,5-三嗪、三羟甲基丙烷三(2-氮杂环丙基丙酸酯)等。
作为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可以举出例如: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锆等多价金属与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等配位而成的化合物等。
这些交联剂(B)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当中,从表现出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从表现出高粘合力的观点考虑,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交联剂(B)的含量优选为0.01~8质量份,更优选为0.05~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3质量份。
〔光致变色性染料(C)〕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光致变色性染料(C),该光致变色性染料(C)选自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嗪类化合物、及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含有选自上述化合物组的光致变色性染料,可以形成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较快、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无色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
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00质量份,(C)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40~8.00质量份,更优选为0.50~6.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5~4.80质量份。
上述(C)成分可以单独含有,或者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含有,但从上述观点考虑,优选含有由同种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性染料。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光致变色性染料(C),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嗪类化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含有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C)成分含有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是指在其结构中具有双键部分、且具有2个噻吩基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使用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该包含双键部分的结构可以是构成链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构成环状结构的一部分。
另外,上述噻吩基可以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等取代基。
作为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1,2-双(2,4-二甲基-5-苯基-3-噻吩基)-3,3,4,4,5,5-六氟-1-环戊烯(市售品;制品名“B2629”、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下同))、1,2-双[2-甲基苯并[b]噻吩-3-基]-3,3,4,4,5,5-六氟-1-环戊烯(市售品;“B2287”)、2,3-双(2,4,5-三甲基-3-噻吩基)马来酸酐(市售品;“B1534”)、顺-1,2-二氰基-1,2-双(2,4,5-三甲基-3-噻吩基)乙烯(市售品;“B1536”)、2,3-双(2,4,5-三甲基-3-噻吩基)马来酰亚胺(市售品;“B1535”)等。
这些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这些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中,从长时间的耐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结构中具有2个芳基的化合物的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或者具有六氟环戊烯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六氟环戊烯基的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1,2-双(2,4-二甲基-5-苯基-3-噻吩基)-3,3,4,4,5,5-六氟-1-环戊烯、1,2-双[2-甲基苯并[b]噻吩-3-基]-3,3,4,4,5,5-六氟-1-环戊烯等,更优选1,2-双[2-甲基苯并[b]噻吩-3-基]-3,3,4,4,5,5-六氟-1-环戊烯这样的具有苯并噻吩基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
(第一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C)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而言,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如果该含量低于0.40质量份,则对于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而言,无法表现出足够的光致变色性能。另外,如果该含量超过8.00质量份,则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下降,特别是会产生如下弊端:在长时间使用后光致变色性能下降,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
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100质量份,包含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优选为0.50~6.00质量份,更优选为0.55~4.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60~4.20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0.65~3.4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72~3.00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粘合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以外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但优选仅含有由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性染料。
嗪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C)成分含有的嗪类化合物是指至少包含分别具有氧原子、氮原子各1个原子的6员环杂环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嗪类化合物。
作为嗪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萘并螺嗪等。
作为萘并螺嗪,可以举出例如:1,3,3-三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6’-吲哚基-1,3,3-三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5-氯-1,3,3-三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6’-哌啶基-1,3,3-三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1-苄基-3,3-二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1,3,5,6-四甲基-3-乙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1,3,3,5,6-五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1,4)-嗪]、1,3,5,6-四甲基-3-乙基螺[吲哚满-2,3’-(3H)-吡啶并-(3,2-f)(1,4)-苯并嗪]等。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T1259(制品名、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这些嗪类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嗪类化合物的(C)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包含嗪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包含嗪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而言,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如果该含量低于0.40质量份,则对于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而言,无法表现出足够的光致变色性能。另外,如果该含量超过8.00质量份,则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下降,特别是会产生如下弊端:在长时间使用后光致变色性能下降,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
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包含嗪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优选为0.50~6.00质量份,更优选为0.55~4.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60~4.20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0.65~3.4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72~3.00质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结构单元中包含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情况下,从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上述耐候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包含嗪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优选为2.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8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0质量份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嗪类化合物以外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但优选仅含有由嗪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性染料。
<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C)成分含有的萘并吡喃类化合物是指包含萘环和具有1个氧原子的6员环杂环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作为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2-二苯基萘并-(2,1-b)-吡喃、2,2-二(对甲氧基苯基)萘并-(2,1-b)-吡喃、1,3,3-三苯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吡喃]、1-(2,3,4,5,6-五甲基苄基)-3,3-二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吡喃]、1-(2-硝基苄基)-3,3-二甲基螺[吲哚满-2,3’-(3H)-萘并-(2,1-b)-吡喃]等。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D3197(制品名、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这些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C)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包含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而言,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100质量份为1.50~8.00质量份。
如果该含量低于1.50质量份,则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下降,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可发现光致变色性能显著下降。另外,如果该含量超过8.00质量份,则会产生如下弊端:除了该光致变色性能下降以外,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状态也常态化。
从上述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100质量份,光致变色性染料(C)的含量优选为1.65~6.00质量份,更优选为1.90~4.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20~4.20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2.60~3.40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萘并吡喃类化合物以外的光致变色性染料作为(C)成分,但优选仅含有由萘并吡喃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性染料。
〔其它添加剂〕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不阻碍粘合力等特性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其它添加剂。
作为其它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增粘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树脂稳定剂、填充剂、颜料、增添剂、红外线吸收剂、近红外线吸收剂、防腐防霉剂、防锈剂、增塑剂、高沸点溶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增粘剂)
从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增粘剂。
作为增粘剂,可以举出公知的增粘剂,从使得粘合剂组合物的耐候性良好,并保持光致变色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氢化石油树脂。
在本发明中,所谓氢化石油树脂是指使用加氢催化剂对脂肪族类石油树脂、芳香族类石油树脂、环戊二烯类石油树脂等石油树脂进行氢化而得到的物质。
作为氢化石油树脂,可以举出例如:氢化萜烯类树脂、氢化松香及氢化松香酯类树脂、歧化松香、歧化松香酯类树脂、由石脑油的热裂解而生成的戊烯、异戊二烯、胡椒碱、1,3-戊二烯等C5馏分共聚而得到的C5系石油树脂的氢化树脂、即氢化二环戊二烯类树脂、部分氢化芳香族改性二环戊二烯类树脂、由石脑油的热裂解而生成的茚、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或β-甲基苯乙烯等C9馏分共聚而得到的C9系石油树脂的氢化树脂、对上述的C5馏分和C9馏分的共聚石油树脂进行氢化而得到的氢化树脂等。
含有增粘剂的情况下,作为增粘剂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5~60质量份,更优选为10~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25质量份。如果该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则对于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而言,可以进一步提高粘合力。另外,如果该含量为60质量份以下,则可以对由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赋予足够的柔软性,从而可以抑制剥离感(在剥离时无法连续且顺利地剥离,产生剥离的声音或粘合剂层形成剥离条痕的现象,ジッピング)的产生。
(抗氧剂)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抗氧剂。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即使含有抗氧剂,也不会损害光致变色性能等。同时,通过含有抗氧剂,可以制成对高湿热的耐久性优异的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抗氧剂,从提高粘合剂组合物对高湿热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受阻酚类抗氧剂,更优选具有支链状的烷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剂,进一步优选受阻酚基的2个β位均为叔丁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剂。
受阻酚基的2个β位均为叔丁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在长时间驱动及在户外的驱动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是耐久性提高这样的作为抗氧剂的性能优异。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抗氧剂的情况下,作为抗氧剂的含量,从提高粘合剂组合物对高湿热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03~0.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4~0.3质量份。如果为0.01质量份以上,则可以充分提高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如果为1.0质量份以下,则可以抑制与其它成分分离而析出。
(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例如:受阻胺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唑甲酰胺(oxazolic acid amid)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等。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Tinuvin765(BASS公司制造,受阻胺类化合物)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0.03~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4~1.0质量份。
(光稳定剂)
作为光稳定剂,可以举出例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二苯甲酮类光稳定剂、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光稳定剂的情况下,作为光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质量份。
(树脂稳定剂)
作为树脂稳定剂,可以举出例如:咪唑类树脂稳定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树脂稳定剂、磷类树脂稳定剂、硫代酯(硫黄エステル)类树脂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树脂稳定剂的情况下,作为树脂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A-1)~(A-3)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3质量份。
[粘合片]
本发明的粘合片具有由上述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优选在基材或剥离材料上具有该粘合剂层的粘合片。本发明的粘合片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并不限于图1(A)所示的粘合片1a那样的在基材11上形成了粘合剂层12的粘合片。
可以举出例如:如图1(b)所示的粘合片1b那样的在形成于基材11上的粘合剂层12上进一步形成了其它基材11’的粘合片、以及如图1(c)所示的粘合片1c那样的在形成于基材11上的粘合剂层12上形成了能够剥离的剥离材料13的粘合片等。
另外,还可以制成图1(d)所示的粘合片1d那样的不使用基材、而是用剥离材料13和另一剥离材料13’夹持粘合剂层12而成的粘合片。需要说明的是,在粘合片1d中,剥离材料13和剥离材料13’可以使用同一种类的剥离材料,也可以使用种类互不相同的剥离材料,优选进行调整使得剥离材料13和剥离材料13’的剥离力不同。
作为粘合片的粘合剂层的厚度,可根据用途等适宜选定,但优选为0.5~100μm,更优选为1~60μm,进一步优选为3~40μm。如果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上,则可得到对于被粘附体良好的粘合力。另一方面,如果为100μm以下,则在生产性方面是有利的,能够形成容易处理的粘合片。
(基材)
作为基材,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粘合片的使用目的适宜选定。
作为基材,可以举出例如:由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聚酯树脂、乙酸酯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氯乙烯基树脂等树脂、它们的混合物或叠层物形成的塑料膜或塑料片;全化浆纸、铜版纸、涂布纸、玻璃纸等纸基材、在这些纸基材上层压了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层压纸等各种纸类;各种合成纸;铝箔、铜箔、铁箔等金属箔;由无纺布等多孔材料形成的基材等。需要说明的是,塑料膜及塑料片等可以是未经拉伸的,也可以在纵向或横向等单轴方向进行了拉伸、或者在双轴方向进行了拉伸。
不论所使用的基材有无着色,均优选可充分透射紫外线的基材,更优选在可见光范围为无色透明的基材。
需要说明的是,基材中可以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防静电剂、滑爽剂、防粘连剂、着色剂等。
另外,可以在基材的表面或背面实施印刷、印字等。因此,可以在基材上设置热敏记录层、能够热转印、喷墨、激光印字等的印字图像接受层、印刷性提高层等。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了在不透明的基材上进行了印刷、印字等的基材的粘合片可以用于越过该粘合片的粘合剂层观察印刷面这样的用途。
使用塑料类材料作为基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基材与粘合剂层之间的密合性,优选根据需要对基材表面实施氧化法、凹凸化法等的表面处理。
作为氧化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电晕放电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铬酸氧化(湿式)、火焰处理、热风处理、臭氧/紫外线照射处理等。
另外,作为凹凸化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喷砂处理法、溶剂处理法等。
这些表面处理可根据基材的种类适宜选定,从提高与粘合剂层的密合性的效果及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电晕放电处理法。另外,也可以实施底涂处理。
基材的厚度没有特限制,从容易处理的观点考虑,通常为10~250μm,优选为15~200μm,更优选为20~150μm。
(剥离材料)
作为剥离材料,可以举出在基材上涂布剥离剂而制造的剥离材料,可以使用进行了双面剥离处理的剥离片、进行了单面剥离处理的剥离片等。
作为基材,可以举出例如:玻璃纸、涂布纸、全化浆纸等纸基材;在这些纸基材上层压了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层压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聚酯树脂膜、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膜等塑料膜等。
作为剥离剂,可以举出例如:有机硅类树脂、烯烃类树脂、异戊二烯类树脂、丁二烯类树脂等橡胶类弹性体、长链烷基类树脂、醇酸类树脂、氟树脂等。
剥离材料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0~200μm,优选为25~150μm。
(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片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对于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配合甲苯、乙酸乙酯、甲乙酮等有机溶剂,制备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通过公知的涂布方法在基材上或剥离材料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该溶液并进行干燥,形成粘合剂层,从而得到粘合片的方法等。
另外,利用上述方法在基材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如果与另外的基材贴合,则可以制作图1(b)所示的粘合片1b。另外,利用上述方法在基材或玻璃材料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如果与上述剥离材料的剥离处理面贴合,则可以制成图1(c)所示的粘合片1c、图1(d)所示的粘合片1d。
作为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0~60质量%,更优选为10~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30质量%。如果该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则涂布性变得良好。另一方面,如果该固体成分浓度为60质量%以下,则形成适度的粘度,可以制成具有优异的涂布作业性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举出例如:旋涂法、喷涂法、棒涂法、刮刀涂布法、辊涂法、刮板涂布法、模涂法、凹版涂布法等公知的方法。另外,在基材或剥离材料的剥离层面上涂布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有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然后,优选在80~150℃的温度下加热30秒钟~5分钟来进行干燥,以防止所形成的粘合剂层中残留溶剂、低沸点成分。
实施例
实施例、参考例、比较例中使用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是基于以下的方法测定的值。
<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方法>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装置(东曹株式会社制、制品名“HLC-8020”),在下述条件下测定,并使用了换算成标准聚苯乙烯测定的值。
(测定条件)
·柱:“TSK guard column HXL-H”“TSK gel GMHXL(×2)”“TSK gelG2000HXL”(均为东曹株式会社制)
·柱温:40℃
·展开溶剂:四氢呋喃
·流速:1.0mL/min
另外,以下的实施例、参考例、比较例中使用的各成分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丙烯酸类共聚物>
·“a-1”:由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AA=99.0/1.0(质量%)、重均分子量29万、固体成分浓度48质量%。
·“a-2”:由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AA=99.9/0.1(质量%)、重均分子量22万、固体成分浓度47质量%。
·“a-3”: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及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MA/4HBA=79.0/20.0/1.0(质量%)、重均分子量90万、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
·“a-4”:由丙烯酸丁酯(BA)及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HE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HEA=70.0/30.0(质量%)、重均分子量90万、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
·“a-5”: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丁酯(iBA)、乙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及甲基丙烯酸(M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iBA/VAc/HEMA/MAA=44.0/44.0/5.76/6.20/0.04(质量%)、重均分子量80万、固体成分浓度37质量%。
·“a-6”:由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AA=91.0/9.0(质量%)、重均分子量80万、固体成分浓度34质量%。
·“a-7”:由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AA=94.0/6.0(质量%)、重均分子量80万、固体成分浓度34质量%。
·“a-8”:由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AA)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AA=96.0/4.0(质量%)、重均分子量145万、固体成分浓度17质量%。
·“a-9”: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乙酸乙烯酯(VAc)、及丙烯酰胺(AAm)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A/EA/VAc/AAm=54.0/27.0/17.0/2.0(质量%)、重均分子量100万、固体成分浓度24.6质量%。
<交联剂>
·“CORONATE L”:制品名、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亚苄基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固体成分浓度75质量%。
·“TD-75”:制品名、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
·“CORONATE HL”:制品名、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固体成分浓度75质量%。
<光致变色性染料>
·“c-1(B2287)”:下述式(1)表示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制品名“B2287”)。
[化学式1]
·“c-2(T1259)”:下述式(2)表示的嗪类化合物(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制品名“T1259”)。
[化学式2]
·“c-3(D3197)”:下述式(3)表示的萘并吡喃类化合物(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制品名“D3197”)。
[化学式3]
·“c-4(T0366)”:下述式(4)表示的螺环吡喃类化合物(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制品名“T0366”)。
[化学式4]
[实施例1a~10a、参考例1a~8a、比较例1a~4a]
相对于表1所示种类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表1所示种类及配合量(固体成分比)的交联剂及光致变色性染料并进行了混合,然后用甲乙酮进行稀释,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使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制品名“LUMIRROR”)作为基材,在该PET膜上涂布上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在120℃下加热2分钟,形成了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接着,将作为剥离片(剥离材料)的经过了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制品名“SP-PET380101”)的剥离处理面与该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制作了粘合片。
然后,将制作的粘合片切成20mm×20mm的大小,除去剥离片,使用刮墨辊(スキージー,squeege)将表面露出的粘合剂层面与玻璃板(NSGPRECISION公司制、制品名“锥形玻璃EAGLE XG”、150mm×70mm×2mm)贴合,制作了评价用样品。
使用该评价用样品,基于以下的方法对粘合片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
(1-a)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
首先,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上述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1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75小时及150小时。
然后,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1中的“FOM75h”及“FOM150h”栏中)。
<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基准>
A+:未确认到着色,为无色。
A:凝视时可确认到些许着色,但基本上接近于无色。
B:确认到浅黄、浅红、浅茶色等浅色的着色。
C:确认到明显的黄、红、茶色等着色。
(2-a)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所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1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25小时、50小时、75小时、100小时、及150小时。
然后,使用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对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分别记载于表1中的“FOM25h”~“FOM150h”栏中)。
<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基准>
A:充分发色。
B:虽然发色弱,但可确认到发色。
C:未发色(无变化)。
(3-a)褪色时间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所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测定该评价用样品的颜色恢复到紫外线照射前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测定时间、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褪色时间的评价。
<褪色时间的评价基准>
A:在少于20分钟的时间褪色。
F:经过20分钟以上也未褪色。
可知实施例1a~10a、及参考例1a~8a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前为无色,其褪色时间短、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比较快。另一方面,比较例1a~4a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紫外线照射前已经确认到着色,并且褪色时间长。
此外,实施例1a~10a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投入到FOM中150小时后也可抑制着色,可以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常态化。另外可知,在投入到FOM中150小时后,确认到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发色,光致变色性能得以保持,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实施例1b~12b、参考例1b~6b、比较例1b~4b]
相对于表2所示种类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表2所示种类及配合量(固体成分比)的交联剂及光致变色性染料并进行混合,然后用甲乙酮进行稀释,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然后,使用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与上述实施例1a等同样地制作粘合片,进而制作了评价用样品。
使用该评价用样品,基于以下的方法对粘合片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
(1-b)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
首先,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上述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2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75小时及150小时。
然后,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2中的“FOM75h”及“FOM150h”栏中)。
<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基准>
A+:未确认到着色,为无色。
A:凝视时可确认到些许着色,但基本上接近于无色。
B:确认到浅黄、浅红、浅茶色等浅色的着色。
C:确认到明显的黄、红、茶色等着色。
(2-b)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所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2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25小时及50小时。
然后,使用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对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分别记载于表2中的“FOM25h”及“FOM50h”栏中)。
<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基准>
A:充分发色。
B:虽然发色弱,但可确认到发色。
C:未发色(无变化)。
(3-b)褪色时间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所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测定该评价用样品的颜色恢复到紫外线照射前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测定时间、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褪色时间的评价。
<褪色时间的评价基准>
A:在少于10秒钟的时间褪色。
F:经过10秒钟以上也未褪色。
可知实施例1b~12b、及参考例1b~6b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前为无色,其褪色时间短、色调从有色变化到无色的速度也快。另一方面,比较例1b~4b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紫外线照射前已经确认到着色,并且褪色时间长。
此外,实施例1b~12b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投入到FOM中75小时后也可抑制着色,可以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常态化。另外可知,在投入到FOM中50小时后,确认到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发色,光致变色性能得以保持,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实施例1c~6c、参考例1c~10c、比较例1c~4c]
相对于表3所示种类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配合表3所示种类及配合量(固体成分比)的交联剂及光致变色性染料并进行混合,然后用甲乙酮进行稀释,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然后,使用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与上述实施例1a等同样地制作粘合片,进而制作了评价用样品。
使用该评价用样品,基于以下的方法对粘合片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
(1-c)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
首先,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上述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3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75小时及150小时。
然后,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用肉眼观察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有无着色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3中的“FOM75h”及“FOM150h”栏中)。
<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有无着色的评价基准>
A+:未确认到着色,为无色。
A:凝视时可确认到些许着色,但基本上接近于无色。
B:确认到浅黄、浅红、浅茶色等浅色的着色。
C:确认到明显的黄、红、茶色等着色。
(2-c)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所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记载于表3中的“刚制作之后”栏中)。
然后,使用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制品名“紫外线褪色试验机U48”、光源:紫外线碳弧灯)(以下,也称为“FOM”),将该评价用样品投入到FOM中25小时及50小时。
然后,使用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对投入上述时间后的该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用肉眼观察该评价用样品,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结果分别记载于表3中的“FOM25h”及“FOM50h”栏中)。
<光致变色性能的评价基准>
A:充分发色。
B:虽然发色弱,但可确认到发色。
C:未发色(无变化)。
(3-c)褪色时间的评价
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AS ONE公司制、制品名“Handy UV LampSLUV-4”)对如上所述制作的评价用样品照射紫外线(波长365nm)5秒钟,测定该评价用样品的颜色恢复到紫外线照射前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褪色时间的评价。
<褪色时间的评价基准>
A:在少于30秒钟的时间褪色。
F:经过30秒钟以上也未褪色。
可知实施例1c~6c、及参考例1c~10c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前为无色,其褪色时间短、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也比较快。另一方面,比较例1c~4c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紫外线照射前已经确认到着色,并且褪色时间长。
此外,实施例1c~6c的粘合片的结果为:在投入到FOM中150小时后也可抑制着色,可以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常态化。另外可知,在投入到FOM中50小时后,确认到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发色,光致变色性能得以保持,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工业实用性
具有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其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无色的粘合片。
另外,通过调整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结构单元、以及光致变色性染料的种类,可以制成如下的粘合片:该粘合片即使例如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赋予优异的耐候性、并且在紫外线照射结束后色调从有色变化为无色的速度也快,所述优异的耐候性是指抑制光致变色性能的下降、能够防止在未照射紫外线的环境下变色的常态化的性质。
因此,本发明的粘合片适用于在窗玻璃及墙面、隔断用玻璃及透明树脂板、在黑光灯所照射的空间内使用的灯饰用玻璃板及透明树脂板、汽车、巴士、电车等车辆、太阳镜、眼镜等的透镜等中为了调节光的透射性而进行贴合的用途,以及在户外或室内使用的着色片的用途。

Claims (9)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交联剂(B)及光致变色性染料(C),
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
所述光致变色性染料(C)选自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嗪类化合物及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1),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1)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1.5质量%以下,
(C)成分为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且(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类共聚物(A-1)中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为0.01~3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2),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2)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且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3.0质量%以下,
(C)成分为嗪类化合物,且(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100质量份为0.40~8.00质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类共聚物(A-2)中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2)的全部结构单元为0.01~3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丙烯酸类共聚物(A-3),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3)具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的结构单元(a1)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来自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下、来自于含有伯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且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
(C)成分为萘并吡喃类化合物,且(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100质量份为1.50~8.00质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A-3)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1)的含量为55~99.5质量%、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0.5~35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2)’为含有羟基的单体。
9.一种粘合片,其具有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CN201380017431.2A 2012-03-30 2013-03-26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Active CN104204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1264A JP5961428B2 (ja) 2012-03-30 2012-03-30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2-081240 2012-03-30
JP2012081251A JP5961427B2 (ja) 2012-03-30 2012-03-30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2-081251 2012-03-30
JP2012081240A JP5961426B2 (ja) 2012-03-30 2012-03-30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2-081264 2012-03-30
PCT/JP2013/058854 WO2013146813A1 (ja) 2012-03-30 2013-03-26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4127A true CN104204127A (zh) 2014-12-10
CN104204127B CN104204127B (zh) 2016-07-13

Family

ID=4926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431.2A Active CN104204127B (zh) 2012-03-30 2013-03-26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1785A1 (zh)
CN (1) CN104204127B (zh)
TW (1) TWI579362B (zh)
WO (1) WO20131468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5755A (zh) * 2015-08-17 2016-02-10 林月瑜 一种变色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6038A4 (en) 2018-11-21 2021-11-24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VIS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OVISION PROCESS,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MEDIA
CN113512388A (zh) * 2021-04-01 2021-10-19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胶粘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及组装方法
WO2023034402A1 (en) * 2021-08-31 2023-03-09 Quadratic 3D, Inc. Photoinitiators, photoharden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 object in a volume
WO2023034404A1 (en) * 2021-08-31 2023-03-09 Quadratic 3D, Inc. Photoinitiators, photoharden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 object in a volume
WO2023034398A1 (en) * 2021-08-31 2023-03-09 Quadratic 3D, Inc. Photoinitiators, photoharden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 object in a volu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0792A (ja) * 1989-12-28 1991-09-02 Kureha Chem Ind Co Ltd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化合物およ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H0577231U (ja) * 1992-03-30 1993-10-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ラミネート用粘着フィルム
JPH0612038U (ja) * 1992-07-24 1994-02-15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樹脂板
JPH08209119A (ja) * 1995-02-08 1996-08-13 Asahi Denka Kogyo Kk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H10330708A (ja) * 1997-06-05 1998-12-15 Kiroku Sozai Sogo Kenkyusho:Kk 変色性接着剤組成物
JP2004131593A (ja) * 2002-10-10 2004-04-30 Tokuyama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2011202144A (ja) * 2010-03-01 2011-10-13 Fujifilm Corp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若しくは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又は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1980A (en) * 1975-04-24 1979-10-23 La Cellophan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and recording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utilizing same
FR2772266B1 (fr) * 1997-12-12 2000-02-04 Oreal Utilisation d'agent de coloration photochrome dans une composition cosmetique, et composition cosmetique le comprenant
US20030174560A1 (en) * 2002-02-26 2003-09-18 Klaus-Hermann Dahmen Photochromic compounds for molecular switches and optical memory
US7655366B2 (en) * 2007-06-13 2010-02-02 Xerox Corporation Inkless reimageable printing paper and method
KR101284968B1 (ko) * 2008-05-14 2013-07-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제 조성물, 상기를 포함하는 점착 필름, 다이싱 다이본딩 필름 및 반도체 웨이퍼
KR101211839B1 (ko) * 2008-05-14 2012-1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제 조성물, 상기를 포함하는 점착 필름, 다이싱 다이본딩 필름 및 반도체 웨이퍼
CN101456677B (zh) * 2008-12-30 2011-08-2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光储存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读写方法
EP2490251B1 (en) * 2009-10-16 2017-08-23 LG Chem, Ltd. Die attach fil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0792A (ja) * 1989-12-28 1991-09-02 Kureha Chem Ind Co Ltd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化合物およ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H0577231U (ja) * 1992-03-30 1993-10-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ラミネート用粘着フィルム
JPH0612038U (ja) * 1992-07-24 1994-02-15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樹脂板
JPH08209119A (ja) * 1995-02-08 1996-08-13 Asahi Denka Kogyo Kk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H10330708A (ja) * 1997-06-05 1998-12-15 Kiroku Sozai Sogo Kenkyusho:Kk 変色性接着剤組成物
JP2004131593A (ja) * 2002-10-10 2004-04-30 Tokuyama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2011202144A (ja) * 2010-03-01 2011-10-13 Fujifilm Corp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若しくは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又は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5755A (zh) * 2015-08-17 2016-02-10 林月瑜 一种变色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9362B (zh) 2017-04-21
US20150031785A1 (en) 2015-01-29
WO2013146813A1 (ja) 2013-10-03
TW201348395A (zh) 2013-12-01
CN104204127B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127A (zh)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JP5025463B2 (ja) 感圧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055418A1 (en) (meth)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films of same
EP3521395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release films having different elastic muduli
KR20040030394A (ko) 레이저컷팅가능한 다층 시트 물질
JP6945091B1 (ja) 粘着シート、表示装置、構造体および光透過性部材付き粘着シート
TW201335311A (zh) 丙烯酸系壓感黏著帶
TW200936651A (en) (Meth) acrylic film and marking film using same
JP2017052818A (ja) 装飾粘着フィルム
KR20090125773A (ko) (메트)아크릴 착색 필름, 마킹 필름, 수용체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22100381A (ja) 積層体および化粧シート
TW202106837A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片及積層體
JP7066994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化粧シート
CN103492515B (zh) 一种粘着剂组合物以及粘着片
CN102712174A (zh) 树脂片包覆金属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JP5961426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5961427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4354726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
US20200190367A1 (en) Self-adhesive tape comprising a pet substrate with high laminar strength
JP2020084106A (ja) 乗物外装用装飾フィルム
JP2008038068A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用バインダー樹脂
JP2000313858A (ja) 粘着シート
JP5961428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5083335A (ja) 積層体
JP2018009060A (ja) 粘着シート用基材フィルムおよび自動車マーキング用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