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2484B -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2484B
CN104192484B CN201410418473.3A CN201410418473A CN104192484B CN 104192484 B CN104192484 B CN 104192484B CN 201410418473 A CN201410418473 A CN 201410418473A CN 104192484 B CN104192484 B CN 104192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rack
running gear
walk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8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2484A (zh
Inventor
张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AZH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AZH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AZH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184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2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2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2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包括载物车、行走轨道、牵引链条和道岔;载物车包括承载架及承载架行走装置,载物车通过承载架行走装置行走于行走轨道,承载架行走装置可相对承载架旋转;行走轨道包括相应于非积放段的非积放行走轨道和相应于积放段的积放行走轨道;非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一股轨道,积放行走轨道按照承载架行走装置的数目分为相应股子行走轨道;道岔包括可活动轨道和动力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活动轨道可绕连接端摆动,另一端可与任一股子行走轨道相连;载物车在积放线和非积放线由同一根牵引链条带动。本发明采用载物车斜向积放的方法解决工艺时间与输送线线体长度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可有效性缩短输送线线体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线,具体涉及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背景技术
作为承载和运送物料的基础,输送线是许多车间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随着工业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输送线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地提升。而随着工艺要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不同场合对输送线的要求也显著提升。
链条输送线也称为链条线,具有承载能力较大,耐高温,可以在油雾、粉尘等较差工况下工作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属于较为常见的输送线之一。
链条线一般包括动力装置、张紧装置、载物车、牵引链条、牵引轨道和行走轨道。
行走轨道是链条线的基础,为载物车提供准确、连续、平稳的行走路径。载物车通过自身的行走装置与行走轨道配合,在行走轨道中沿行走轨道运动。牵引轨道沿行走轨道设置。牵引链条通过链条行走轮行走于牵引轨道,且由动力装置带动。
牵引链条均匀设置有推头,载物车上安装有与推头配合的推爪。推头在随牵引链条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动推爪从而驱动载物车在行走轨道上运动。
为保证牵引链条对于驱动力的传递效率,对于较长的链条线,该链条线还包括必要的用于张紧牵引链条的张紧装置。
由上述链条线的工作原理可知,若当载物车在牵引链条的驱动下沿行走轨道运动至某个特定区域内,然后推头脱离推爪,此时载物车处于无动力状态,只能停留在该特定区域,这样,即实现了载物车在该区域的积放,当牵引链条上的推头挂起载物车时,载物车重新在牵引链条的作用下沿行走轨道运动,链条线即实现了载物车的正常输送。
而推头与推爪的挂起和脱离实现方式较多,技术方案较为简单,因此链条线被广泛应用于装配生产线和物料的储存输送等需要积放的场合。
链条线根据是否具有积放要求分为积放段和非积放段,而推头与推爪从正常挂起到完全脱离通常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还包括用于连接积放段和非积放段的过渡段。
非积放段内,牵引链条上的推头推动载物车上的推爪,载物车与推头相对应,相邻载物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积放段内,积放段起点处载物车与推头脱离,属于无动力状态,即停止于积放线起始端位置(惯性运动可忽略)。当在后载物车从过渡段即将进入积放线过程中,会与在前静止的载物车接触,并推动在前载物车沿行走轨道运动,直至在后载物车的推爪脱离牵引链条上的推头,两台相互接触的载物车共同停止于积放线起始端,等待下一台载物车的进入。
由上述描述可知,积放线段内,前后载物车相互接触,间距为零。这很大程度上了缩短了积放段的长度,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积放段通常为执行工艺内容的区域,而很多工艺内容具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以喷漆输送线中执行油漆烘干工艺为例,工艺时间要求为80分钟,即每台载物车要在烘干室内停留80分钟。若牵引链条的运动节拍为1分钟,载物车长度为3米,工艺段必须满足能容纳80台载物车才能达到工艺时间要求,因此,即使,载物车采取的积放处理,前后载物车接触,工艺段线体的长度不小于160米。
这仅仅是对于一个工艺内容而言,而若要满足整条输送线的工艺要求,输送线线体长度会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时间和输送线线体长度协调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包括载物车、行走轨道、牵引轨道、牵引链条、链条驱动装置和道岔;
所述载物车包括承载架及至少两组承载架行走装置,所述载物车通过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行走于所述行走轨道,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该承载架行走装置可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承载架旋转;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本体;
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包括非积放段和积放段,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相应于所述非积放段设置的非积放行走轨道,和相应于所述积放段设置的积放行走轨道;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一股轨道,所述积放行走轨道按照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的数目分股,每股轨道称为子行走轨道;
所述道岔包括可活动轨道和动力装置,所述可活动轨道一端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相连,该可活动轨道可绕连接处摆动,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可活动轨道的另一端可与任一股子行走轨道相连;
在所述非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布置;在所述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一股所述子行走轨道布置;所述牵引链条通过链条行走轮行走于所述牵引轨道,所述牵引链条上设置有推头,所述推头可与所述载物车上的推爪配合,驱动所述载物车沿行走轨道运动;
所述载物车在积放线和非积放线由同一根牵引链条带动,该牵引链条由所述链条驱动装置驱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之间的旋转轴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承载架或所述第一安装本体设置套筒,所述承载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本体中未设置所述套筒的一方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套筒相配,并能够在所述套筒中旋转,所述转动轴的中轴线即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载物车包括两组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相应的,所述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两股子行走轨道。
可选的,所述载物车包括连杆行走装置,该连杆行走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本体;所述承载架及承载架行走装置构成载物车本体,所述连杆行走装置与载物车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该载物车本体的连接方式以及该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行走装置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且铰接轴轴线均与所述旋转轴轴线平行。
可选的,所述连杆行走装置与载物车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载物车本体之间连接的一端,具体是所述连杆和所述载物车本体的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相连,该承载架行走装置称为后行走装置,相应的,所述连杆行走装置称为前行走装置;所述后行走装置的第一安装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推车块,该第一推车块具有自该第一安装本体向载物车行走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延伸部位;所述前行走装置的第二安装本体相应于第一推车块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推车块,该第二推车块具有自该第二安装本体向载物车行走方向的延伸部位,在所述积放行走轨道中,在前载物车的所述第一推车块与在后载物车的所述第二推车块相互抵靠。
可选的,所述第一推车块和/或所述第二推车块的作用面为弹性材料。
可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提供连杆延伸方向缓冲的缓冲装置。
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杆、弹簧、弹簧底座和阻挡块;所述连杆设置有延伸方向为连杆延伸方向的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中设置有弹簧底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该弹簧作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该弹簧内侧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抵靠,外侧自由端与所述缓冲杆接触;所述缓冲杆包括缓冲杆本体和设置于缓冲杆本体端部外周的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一腔体配合,并可在第一腔体内沿该第一腔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阻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延伸方向,该第二腔体的大小既可容置缓冲杆本体又可阻挡所述凸缘结构。
可选的,所述道岔的动力装置为可伸缩装置,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一固定底座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可活动轨道铰接。
所述可伸缩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采用载物车斜向积放的方法解决工艺时间与输送线线体长度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可有效缩短输送线线体长度,并可通过调节子行走轨道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的工艺时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其次,所述载物车在非积放线和积放线由同一根牵引链条带动。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牵引链条在非积放线和积放线分开独立设置的方案相比,用一套链条驱动系统代替两套链条驱动系统,可使该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结构更加简单,从而进一步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由于整条牵引链条的运动特征相同,使得非积放线和积放线的生产节拍更加统一,实现积放线上载物车的“一进一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道岔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载物车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缓冲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例说明:
1-1:非积放行走轨道、1-2:道岔、1-3:第一子行走轨道、1-4:载物车、1-5:第二子行走轨道;
2-1:可活动轨道、2-2:连接轨道、2-3:可伸缩装置、2-4、固定底座;
3-1:承载架、3-2:套筒、3-3:连杆本体、3-4:连杆行走装置(前行走装置)、3-5:第二推车块、3-6:推爪、3-7:缓冲装置、3-8:转接块、3-9: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后行走装置)、3-10:第一推车块、3-11:第二承载架行走装置、3-12:转动轴;
4-1:缓冲杆本体、4-2:阻挡块、4-3:第一腔体、4-4:弹簧、4-5:弹簧底座、4-6:凸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可应用于装配线和涂装线等有积放要求的场合。
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包括行走轨道(包括非积放行走轨道1-1和积放行走轨道,积放行走轨道包括第一子行走轨道1-3和第二子行走轨道1-5,具体参见下文)、载物车1-4和道岔1-2。
所述行走轨道为该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基础,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物车1-4通过行走装置(承载架行走装置和连杆行走装置3-4,承载架行走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和第二承载架行走装置3-11,具体参见下文)行走于行走轨道,该行走轨道为载物车1-4提供平稳、准确、连续的行走路径。
所述行走轨道支撑载物车1-4行走装置的平面简称为行走面。当某段行走轨道在延伸过程中所述行走面为同一平面时,该段行走轨道为平轨。当平轨的行走面为水平面时,该段行走轨道为水平轨。
对于某些特殊场合,只包括相同行走面的平轨无法满足工艺或场地环境等要求,因此,所述行走轨道根据实际情况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行走面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的平轨,各平轨之间通过与相应平轨相配合的第一类弯轨连接。所述第一类弯轨两端具有与所连接平轨相同的行走面且中间区域行走面变化连续。
相同道理,所述行走轨道延伸方向所在直线称为延伸线。当某段行走轨道在延伸过程中延伸线为同一直线时,该段行走轨道为直轨。但对于需变向的场合,可采用转向装置或第二类弯轨连接延伸线不同的直轨。所述第二类弯轨两端具有与所连直轨重合的延伸线,且两端中间的延伸线变化连续。
所述转向装置通常适用于变向角度(需连接两直轨延伸线之间在同方向的夹角)较大的场合,而第二类弯轨适用于变向角度不大的场合。
所述第一类弯轨和所述第二类弯轨统称为弯轨。所述弯轨的类型和规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所述行走轨道根据应用场合的具体情况布置,该行走轨道根据实际设置情况可包括直轨、平轨和弯轨。
该积放式链条输送线根据是否有积放要求分为积放段和非积放段。所述积放段通常为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中执行工艺内容或者暂时集中载物车1-4等有积放要求的部分。所述非积放段通常为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中所述载物车1-4正常行走的部分。
所述载物车1-4的积放和正常行走之间的转换通常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还包括用于连接积放段和非积放段的过渡段。
在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中,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相应于积放式链条输送线非积放段设置的非积放行走轨道1-1,和相应于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积放段设置的积放行走轨道。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包括一股轨道,所述积放行走轨道按照承载架行走装置(参见下文)的数目分股,每股轨道称为子行走轨道。
在所述过渡段设置有道岔1-2,所述道岔1-2连接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和任一股子行走轨道。
本实施例中,在非积放段,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为一股水平轨,在积放段,所述积放行走轨道包括行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延伸方向平行的两股子行走轨道,分别为第一子行走轨道1-3和第二子行走轨道1-5。所述第二子行走轨道1-5在至少一端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共线。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子行走轨道1-5与两端的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共线。
该积放行走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道岔1-2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相连。
所述道岔1-2包括可活动轨道2-1和动力装置。所述可活动轨道2-1一端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相连,该可活动轨道2-1可绕连接处摆动。
所述道岔1-2的动力装置为可伸缩装置2-3,所述可伸缩装置2-3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一固定底座上2-4,该活动部与所述可活动轨道2-1铰接。
初始状态下,所述可活动轨道2-1与两端的所述第二子行走轨道1-5和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共线。在所述可伸缩装置2-3的驱动下,所述可活动轨道2-1绕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摆动,该可活动轨道2-1的活动端可摆动至所述第一子行走轨道1-3位置。
但由于所述第一子行走轨道1-3与所述第二子行走轨道1-5平行,所以所述可活动轨道2-1在摆动至目标位置时,无法较好地与所述第一子行走轨道1-3连通。因而,在相对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较远的子行走轨道即第一子行走轨道1-3的端部位置还设置有连接轨道2-2,该连接轨道2-2可在所述可活动轨道2-1摆动至目标位置后,连接该第一子行走轨道1-3和可活动轨道2-1。
所述可伸缩装置2-3可选择气缸或者液压缸,同样还可以选择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与旋转-往复直线运动转换装置组合的驱动形式。
为清楚表达相关结构特征而不引起歧义,首先要规范本文中所指“前”、“后”的概念。前后为相对概念。以A、B、C三点为例具体说明,C为载物车行进路径上的固定点,A点自C点沿载物车行进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B点自C点沿载物车行进方向延伸的距离时,称A点位于B点前方。本文中所采用前后概念以本说明为准。
所述载物车1-4为该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承载工具,用于运送相应物件。
所述载物车1-4包括承载架3-1和与该承载架3-1相连的至少两组承载架行走装置。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3-1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该承载架行走装置可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承载架3-1旋转。
所述承载架3-1用于承载物件或用于设置承载物件的相关装置,通常为工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上设置有板状结构以承载物件或设置承载物件的相关夹具。
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该行走轮通过中轴线与该行走轮中轴线重合的固定轴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本体的形状和行走轮安装位置以及数目根据行走轨道的结构特点和实际适用场合来确定。
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至少为两组。所述积放行走轨道中子行走轨道的股数与该承载架行走装置的数量相等。如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车1-4包括在承载架3-1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和第二承载架行走装置3-11,共两组,相应的所述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两股子行走轨道。
连接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3-1之间的旋转轴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承载架3-1或所述第一安装本体设置套筒3-2,所述承载架3-1和所述第一安装本体中未设置所述套筒3-2的一方设置转动轴3-12,所述转动轴3-12与所述套筒3-2相配,并能够在所述套筒3-2中旋转,所述转动轴3-12的中轴线即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上。
通常,所述转动轴3-12的中轴线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承载架3-1的延伸平面。但从理论上讲,转动轴3-12中轴线不与承载架3-1延伸平面重合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承载架3-1旋转还可采用转动轴与轴承结构相配合的方式实现。
显而易见的,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可相对于承载架3-1的旋转是适应多股子行走轨道的必要技术特征。
由积放原理可知,在积放段,前后相邻载物车1-4相互接触,为避免载物车1-4上物件由于距离太近而引起损伤或者影响工艺,积放段内的相邻载物车1-4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因此可在该载物车1-4上设置连杆行走装置3-4和连杆。
所述连杆行走装置3-4包括第二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该行走轮通过中轴线与该行走轮中轴线重合的固定轴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本体上。由于连杆行走装置3-4和承载架行走装置行走于相同轨道,所以所述行走轮的数目和设置方式与承载架行走装置相同。
所述承载架3-1及承载架行走装置构成载物车本体,所述连杆行走装置3-4与载物车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该载物车本体的连接方式以及该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行走装置3-4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且铰接轴轴线均与所述旋转轴轴线平行。
所述连杆与载物车本体相连包括与承载架3-1相连或者与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相连,两种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中,为使载物车1-4更好地适应第一类弯轨和第二类弯轨,所述连杆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3-3和转接块3-8。所述连杆本体3-3为杆状结构,所述转接块3-8一端与连杆本体3-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载物车本体铰接,所述转接块3-8两端铰接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行走轮的中轴线和所述旋转轴轴线。
采用如上结构,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杆行走装置3-4和所述连杆与所述载物车本体连接位置均具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可以更好地适应第一类弯轨和第二类弯轨,使载物车1-4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通过改变连杆长度或者连续连接连杆和连杆行走装置3-4的方式调整积放段上前后相邻载物车1-4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物件或工艺需求。
在积放段内,所述载物车1-4的运动依靠过渡段上即将进入积放状态的载物车1-4推动。为缓解在后载物车1-4推动在前载物车1-4产生的冲击,所述连杆还保护缓冲装置3-7。
所述缓冲装置3-7类型较多,可选择弹簧式或者气缸式等常见减震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3-7包括缓冲杆(包括缓冲杆本体4-1和凸缘结构4-6)、弹簧4-4、弹簧底座4-5和阻挡块4-2;所述连杆本体3-3设置有延伸方向为连杆延伸方向的第一腔体4-3,该第一腔体4-3中设置有弹簧底座4-5和弹簧4-4,所述弹簧底座4-5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4-3;该弹簧4-4作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4-3的延伸方向;该弹簧4-4内侧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4-5抵靠,外侧自由端与所述缓冲杆接触;所述缓冲杆包括缓冲杆本体4-1和设置于缓冲杆本体4-1端部外周的凸缘结构4-6,所述凸缘结构4-6与所述第一腔体4-3配合,并可在第一腔体4-3内沿该第一腔体4-3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阻挡块4-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4-3中,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4-3延伸方向,该第二腔体的大小既可容置缓冲杆本体4-1又可阻挡所述凸缘结构4-6。
为有效提高积放段内载物车1-4之间的推动效率,所述载物车1-4上设置有推车装置,所述推车装置包括第一推车块3-10和第二推车块3-5。
所述连杆与所述载物车本体之间连接的一端,具体是所述连杆和所述载物车本体的所述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相连,该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称为后行走装置,相应的,所述连杆行走装置3-4称为前行走装置。
所述第一推车块3-10设置于所述后行走装置3-9的第一安装本体,该第一推车块3-10具有自该第一安装本体向载物车1-4行走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延伸部位。所述第二推车块3-5设置于所述前行走装置3-4的第二安装本体相应于第一推车块3-10的位置,该第二推车块3-5具有自该第二安装本体向载物车1-4行走方向的延伸部位。在所述积放行走轨道中,在前载物车的所述第一推车块3-10与在后载物车的所述第二推车块3-5相互抵靠。
所述第一推车块3-10和/或所述第二推车块3-5的作用面为弹性材料。
在后载物车的第一推车块3-10和相邻在前载物车的第二推车块3-5配合起到驱动力传递作用,且作用面的弹性材料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驱动形式为链条驱动。相应的,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还包括牵引链条、牵引轨道和链条驱动装置。
所述牵引轨道沿行走轨道设置。具体的:在非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非积放行走轨道1-1设置;在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一股子行走轨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轨道在积放段沿所述第一子行走轨道1-3设置。
与所述行走轨道组成原理相同,所述牵引轨道根据实际情况包括直轨、平轨和弯轨。但所述牵引轨道的直轨、平轨和弯轨和所述行走轨道的直轨、平轨和弯轨结构、类型可能有所不同。
所述牵引链条是链条输送线中用以传递牵引力和运动的重要部件。牵引链条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链条行走轮行走于所述牵引轨道。
所述牵引链条上设置有推头,所述推头可与载物车1-4上的推爪3-6配合,驱动载物车1-4沿行走轨道运动;所述推头和所述推爪3-6的位置根据所述牵引链条和所述载物车1-4的相对位置确定。
所述推头和推爪3-6的脱离即实现了载物车1-4的积放,所述推头与所述推爪3-6的挂起即实现所述载物车1-4的正常行走。
现有技术中推头与推爪3-6的脱离和挂起技术方案较多,常见的技术方案有通过改变在所述推头和所述推爪3-6配合方向上,所述行走轨道与所述牵引轨道之间的相对距离来实现。
具体的,所述积放段中,所述牵引轨道相对于所述行走轨道1-9的距离能够使所述推头挂起所述推爪3-6,所述非积放段中,所述牵引轨道相对于所述行走轨道1-9的距离能够使所述推头脱离所述推爪3-6。
也可通过采用在链条输送线特定位置设置作用块的方法来实现,具体的,所述推爪3-6可绕轴单方向转动,在没有设置所述作用块位置,所述推爪3-6可被所述推头正常挂起,所述载物车1-4可在所述牵引链条的作用下正常运动。在设置有作用块的位置,所述推爪3-6在所述作用块的作用下绕轴旋转,所述推爪3-6无法被所述推头正常挂起,即实现载物车1-4的积放。
本发明中,所述载物车1-4可实现有目的的积放功能即可,具体方案不做限制。
为保证牵引链条的传递效率,该链条输送线还包括必要的牵引链条张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予详述。
本发明采用所述载物车在积放段和非积放段由同一根牵引链条带动的方案。所述牵引链条由链条驱动装置带动。
现有技术中积放段和非积放段通常设置有独立的牵引链条,即所述第一牵引链条和所述第二牵引链条分别由第一链条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链条驱动装置带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较现有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用一套链条驱动系统代替两套链条驱动系统,可是使该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结构更加简单,从而进一步节约了制造成本。
其次,实现一进一出,统一生产节拍。积放线和非积放线采用同一套链条驱动系统较好实现载物车在积放线上的一进一出,使生产节拍更加统一。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积放式链条输送线还包括相应的电气检测元件和控制装置,用于检测载物车1-4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上的具体位置,控制道岔1-2,由于不属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范畴,本文省略描述。
积放式链条输送线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控制装置确认道岔1-2接通第一子行走轨道1-3和非积放行走轨道1-1,若没有接通,控制可伸缩装置2-3动作,使可活动轨道2-1摆到相应位置以接通所述第一子行走轨道1-3和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
在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1-1上,载物车1-4在所述牵引链条的驱动下运动。电气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行走到目标位置后,推爪3-6与牵引链条的推头脱离。随后牵引链条的推头挂起所述推爪3-6。连杆行走装置3-4及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通过道岔1-2行走至第一子行走轨道1-3;
电气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承载架行走装置3-9行走到目标位置后,控制装置控制可伸缩装置2-3动作,使可活动轨道2-1摆动到第二子行走轨道1-5,第二承载架行走装置3-11通过道岔1-2行走至第二子行走轨道1-5。
电气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二承载架行走装置3-11行走至目标位置后,控制可活动轨道2-1摆动至于第一子行走轨道1-3接通位置;
积放过程完成。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载物车、行走轨道、牵引轨道、牵引链条、链条驱动装置和道岔;
所述载物车包括承载架及至少两组承载架行走装置,所述载物车通过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行走于所述行走轨道,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该承载架行走装置可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承载架旋转;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承载架行走轮,所述承载架行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本体;
所述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包括非积放段和积放段,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相应于所述非积放段设置的非积放行走轨道,和相应于所述积放段设置的积放行走轨道;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一股轨道,所述积放行走轨道按照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的数目分股,每股轨道称为子行走轨道;
所述道岔包括可活动轨道和动力装置,所述可活动轨道一端与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相连,该可活动轨道可绕连接处摆动,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可活动轨道的另一端可与任一股子行走轨道相连;
在所述非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所述非积放行走轨道布置;在所述积放段,所述牵引轨道沿一股所述子行走轨道布置;所述牵引链条通过链条行走轮行走于所述牵引轨道,所述牵引链条上设置有推头,所述推头可与所述载物车上的推爪配合,驱动所述载物车沿行走轨道运动;
所述载物车在积放段和非积放段由同一根牵引链条带动,该牵引链条由所述链条驱动装置驱动
其中,所述载物车包括连杆行走装置,该连杆行走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本体和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连杆行走轮,所述连杆行走轮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本体;所述承载架及承载架行走装置构成载物车本体,所述连杆行走装置与所述载物车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该载物车本体的连接方式以及该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行走装置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且铰接轴轴线均与所述旋转轴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承载架行走装置与所述承载架之间的旋转轴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承载架或所述第一安装本体设置套筒,所述承载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本体中未设置所述套筒的一方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套筒相配,并能够在所述套筒中旋转,所述转动轴的中轴线即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包括两组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相应的,所述积放行走轨道包括两股子行走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行走装置与载物车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载物车本体之间连接的一端,具体是所述连杆和所述载物车本体的所述承载架行走装置相连,该承载架行走装置称为后行走装置,相应的,所述连杆行走装置称为前行走装置;所述后行走装置的第一安装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推车块,该第一推车块具有自该第一安装本体向载物车行走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延伸部位;所述前行走装置的第二安装本体相应于第一推车块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推车块,该第二推车块具有自该第二安装本体向载物车行走方向的延伸部位,在所述积放行走轨道中,在前载物车的所述第一推车块与在后载物车的所述第二推车块相互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车块和/或所述第二推车块的作用面为弹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置有提供连杆延伸方向缓冲的缓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杆、弹簧、弹簧底座和阻挡块;所述连杆设置有延伸方向为连杆延伸方向的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中设置有弹簧底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该弹簧作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该弹簧内侧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抵靠,外侧自由端与所述缓冲杆接触;所述缓冲杆包括缓冲杆本体和设置于缓冲杆本体端部外周的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一腔体配合,并可在第一腔体内沿该第一腔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阻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体延伸方向,该第二腔体的大小既可容置缓冲杆本体又可阻挡所述凸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的动力装置为可伸缩装置,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一固定底座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可活动轨道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积放式链条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
CN201410418473.3A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2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8473.3A CN10419248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8473.3A CN10419248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484A CN104192484A (zh) 2014-12-10
CN104192484B true CN104192484B (zh) 2016-06-01

Family

ID=5207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84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2484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2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4523B (zh) * 2023-07-06 2024-02-02 苏州柳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移载式空车积放装置以及积放链输送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9194Y (zh) * 2004-10-29 2006-11-22 薛子浩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
CN2913271Y (zh) * 2006-03-13 2007-06-20 承德光大输送机有限公司 新型积放式输送机
CN201516976U (zh) * 2009-10-22 2010-06-30 无锡市通达物流机械有限公司 纵向积放与横向积放可互相转换的输送机
CN201545500U (zh) * 2009-06-26 2010-08-11 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翻转道岔
CN203111986U (zh) * 2013-01-29 2013-08-07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及积放悬挂输送系统
EP2639187A1 (de) * 2012-03-16 2013-09-18 LTW Intralogistics GmbH Logistikanlage für ein Regallager
CN103407749A (zh) * 2013-07-24 2013-11-27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
CN103832797A (zh) * 2014-03-11 2014-06-04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链输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9194Y (zh) * 2004-10-29 2006-11-22 薛子浩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
CN2913271Y (zh) * 2006-03-13 2007-06-20 承德光大输送机有限公司 新型积放式输送机
CN201545500U (zh) * 2009-06-26 2010-08-11 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翻转道岔
CN201516976U (zh) * 2009-10-22 2010-06-30 无锡市通达物流机械有限公司 纵向积放与横向积放可互相转换的输送机
EP2639187A1 (de) * 2012-03-16 2013-09-18 LTW Intralogistics GmbH Logistikanlage für ein Regallager
CN203111986U (zh) * 2013-01-29 2013-08-07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及积放悬挂输送系统
CN103407749A (zh) * 2013-07-24 2013-11-27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
CN103832797A (zh) * 2014-03-11 2014-06-04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链输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484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1586B (zh) 直线交叉带式分拣机
CN103350302A (zh) H型钢自动组立机
CN106584429B (zh) 一种驱动固定的两转动一移动并联机构
CN105217238B (zh) 物料运输装置
CN103407749B (zh) 一种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
CN104192484B (zh)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CN107539735A (zh) 一种应用于弧形轨道的运输装置
CN102530505B (zh) 地面重型水平驱动可转弯摩擦式运输线
CN102951432A (zh) 滑块式分拣机内的中置自动道岔换向装置
CN202880415U (zh) 滑块式分拣机内的中置自动道岔换向装置
CN202912365U (zh) 气动式顶升旋转机构
CN202464630U (zh) 固定侧驱动的带式输送机头部伸缩装置
CN203593408U (zh) 载物车的转接机构
CN104495228A (zh) 一种链带式可伸缩双向输送装置
CN204893949U (zh) 一种柔性行走机器人
CN104097900A (zh) 多工位皮带机头部伸缩装置
CN204999382U (zh) 垛板机械手
CN203833152U (zh) 网兜码垛小车
CN203624349U (zh) 一种交叉平移式滚筒输送机
CN205366875U (zh) 一种具有跨界传送功能的移动平台
CN106241247B (zh) 用于积放式输送线小车的到位翻转阻挡装置
CN104444210A (zh) 一体式履带全移动360度旋转带式输送机
CN203959273U (zh) 随机式翻转装置
CN204324280U (zh) 一种一体式履带全移动360度旋转带式输送机
CN203855095U (zh) 一种用于输送物料的步进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0

Address after: 9 No. 442012 Shiyan city of Hubei province Maojian District Dong Yi Road

Patentee after: Hubei 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53, Hubei, Wuhan provinc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fter the official Lake Road, No. eight Daq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HUBEI DAZH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