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8534A -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 Google Patents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8534A
CN104188534A CN201410276091.1A CN201410276091A CN104188534A CN 104188534 A CN104188534 A CN 104188534A CN 201410276091 A CN201410276091 A CN 201410276091A CN 104188534 A CN104188534 A CN 104188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drinks
chamber component
instant
drink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60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8534B (zh
Inventor
安东尼·保罗·普瑞利
罗伯特·保罗·施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 Toad C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EA LAB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208,57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521924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EA LABS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EA LAB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8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5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based on monitoring of specific process parameters
    • A47J31/5253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based on monitoring of specific process parameters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包括冲饮室组件,用于保存位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冲饮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入口液体进入其中的入口孔,位于冲饮室组件上端的出口孔,以及用于将已经冲饮好的液体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排出孔,所述的至少一个入口孔的尺寸和定向被设计适于引起扰动搅拌。加热器加热提供至冲饮室组件的输入液体,并且设有水泵用于从加热器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第一阀门与出口孔相连接,微处理器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注入冲饮室组件期间打开第一阀门,且在经加热的液体在冲饮室组件内达到预定水平位置后关闭第一阀门,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引发冲饮室组件内经加热的液体的加压。

Description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为同一申请人申请日为2013年12月24日,发明名称为用于筒式咖啡机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杯连接头以及筒式咖啡机,申请号为US14/140189的美国申请的部分连续案。 
背景技术
本发明通常涉及可冲饮的饮料机,其可使用茶、咖啡、可可、啤酒花、麦芽、谷物进行冲饮。 
一种由销售的单杯式咖啡冲饮机变得很受欢迎。该机器使用由 销售的单筒或单盒。每个盒子包括塞入诸如咖啡的冲饮材料的杯,且该杯在带箔盖的上开口端气密封紧。类似的机器由进行销售。 
当盒子被置于一台冲饮机,冲饮部利用喷射喷嘴和刺破箔盖,并且利用排出喷嘴刺穿盒子的下壁。咖啡末被保存在盒子里。喷射喷嘴提供带压力的热水,热水与咖啡末混合,然后通过排出喷嘴排出至由使用者置于排出喷嘴下方的咖啡杯内。 
然而,通过这种装置,输出穿孔基本上和输入穿孔具有相同的尺寸,从而盒子里的热水没有浸泡或停留时间,也就是说,水迅速流过咖啡并且流出到被刺穿的出口孔。并且,由于水进入盒子,盒子内的空气上升为气泡。但是,由于唯一的入口孔为箔盖上被刺穿的孔,水要通过该孔被提供,这就导致空气无 处逸出。结果,气泡进一步阻止水在盒子内上升进而与所有的咖啡末恰当地混合,同时为水快速流出被刺穿的出口孔提供了附加压力。 
除了用于咖啡,由销售的盒子也包括用于泡茶的茶叶、制作可可热饮的可可粉,以及制作水果饮品的水果泡制物。 
的系统同样包括可再装的带有过滤器的筒或托架,其可被插入系统中,并且装入销售的可冲饮材料。顶部具有一直打开的孔,用于容纳机器的入口喷嘴,并且具有排气孔用于流体连接具有大气压力的内部。托架的底部包括至少一个出口流出孔,该出口流出孔具有比位于顶部的入水孔更大的区域。因而,无需设置任何击穿设备。为了使该设备用于Keurig的机器,必须先移除下方壳体。 
然而,使用该可再装的托架时,由于出口孔具有大于入口孔的区域,并且由于具有排气孔,放入托架的热水会迅速地流出出口流出孔,几乎没有浸泡或停留时间。 
使用以上的系统时,热水并非总是有效地从盒子内的材料提取味道。这是因为水很快地从筒流入和流出,而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提取筒内材料的味道。特别是在使用茶叶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使得热水与茶叶相互作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传统的咖啡机和泡茶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克服前述问题的可冲饮的饮料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更好地使得水进入可冲饮材料的可冲饮饮料机,特别是当材料包括茶叶的情况下,能更好地提取茶叶的味道。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可冲饮饮料机,其在最初将热水加入时允许空气从冲饮室逸出,但一旦冲饮室充满热水,就给空气逸出的冲饮室加压。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可冲饮饮料机,其在将热水加入冲饮室期间,防止空气或蒸汽锁定在冲饮室的上端。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可冲饮饮料机,其提供进入冲饮室水的搅拌和扰动,这改善了水和位于冲饮室的材料之间的混合,从而更好地从材料提取味道。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作和使用简单经济的可冲饮饮料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冲饮饮料机包括冲饮室组件,用于保存位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冲饮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入口液体进入其中的入口孔,位于冲饮室组件上端的出口孔,以及用于将已经冲饮好的液体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排出孔,所述的至少一个入口孔的尺寸和定向被设计适于引起冲饮室组件内的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加热器加热提供至冲饮室组件的输入液体,并且设有装置用于从加热器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第一阀门与出口孔相连接,控制元件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注入冲饮室组件期间打开第一阀门,且在经加热的液体在冲饮室组件内达到预定水平位置后关闭第一阀门,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引发冲饮室组件内经加热的液体的加压。 
优选的,设有冲饮支撑组件,冲饮室组件可移除地在冲饮支撑组件上可插入。在这种情况下,冲饮支撑组件包括冲饮上支撑件和冲饮下支撑件,它们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冲饮下支撑件固定在适当位置,并且冲饮上支撑件相对于冲饮下支撑件枢接组装,冲饮室组件可移除地安装在冲饮下支撑件。 
还设有锁定机械装置用于在冲饮操作期间,可释放地将冲饮上支撑件锁定至冲饮下支撑件。 
在这种情况下,冲饮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入口孔在其中,当冲饮室组件被插入到冲饮支撑组件上时,该入口孔与冲饮室组件的至少一个入口孔对齐,用于将输入液体供应至冲饮室组件。 
优选的,冲饮室组件包括下部和上部,下部和上部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的移除和插入,并且上部包括透明圆顶用于允许使用者在冲印操作期间观察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的扰动搅拌。在这种情况下,冲饮支撑组件的冲饮上支撑件在罩上也包括透明圆顶相对于上部的透明圆顶隔开设置。 
优选的,设有装置用于防止冲饮操作期间透明圆顶的雾化和冷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止雾化和冷凝的装置包括风扇用于吹透明圆顶之间的空气,从而防止冲饮期间在圆顶上的雾化。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孔位于远离冲饮围罩中心线的偏置位置上,并且尺寸设置为提供输入液体的充足速度从而利用扰动搅拌移动冲饮室组件内的 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更优选的,冲饮室组件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入口孔,该至少两个入口孔向上形成角度并且轻微地向内朝向彼此,从而通过该至少两个入口孔被提供的输入液体在出口孔下的位置汇合。 
还设有连接至排出孔的第二阀门,并且控制元件控制第二阀门的操作,从而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加入冲饮室组件期间关闭第二阀门,并且,为了允许冲饮好的液体从排出孔排出,在被加热液体与可冲饮物质相互作用时,同时由室内的压力和/或冲饮时间确定,打开第二阀门。冲饮时间由停留时间或者搅拌时间确定,停留时间为输入液体保持与可冲饮位置接触的时间长度,搅拌时间则为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暴露搅拌的时间长度。 
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的装置,包括泵,用于从加热器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泵抽经加热的水。 
还设有气泵,用于在冲饮循环的最后将空气泵入室组件,从而帮助已冲饮好的液体离开冲饮室组件。气泵在冲饮期间提供额外的搅拌。并且,气泵适于将冷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冷却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已冲饮好的液体。对于后一方面,该机器也可包括分解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已冲饮好的液体的装置,将已冲饮好的饮料分解为粒子或者液滴之一,从而进一步冷却冲饮好的液体。 
对应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冲印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冲饮物质保存在冲饮室组件内,冲饮室组件为以下类型: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入口液体进入其中的入口孔,位于冲饮室组件上端的出口孔,以及用于将已经冲饮好的液体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排出孔,所述的至少一个入口孔的尺寸和 定向被设计适于引起冲饮室组件内的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输入液体被加热提供至冲饮室组件,并且所加热的液体自加热器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被提供,从而引发扰动搅拌。与出口孔相连接的第一阀门在经加热的液体初始加入冲饮室组件期间是打开的,并且当经加热的液体在冲饮室组件内达到预定的水平位置时,第一阀门关闭,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引发冲饮室组件内的经加热的液体的加压。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冲饮操作期间防止透明圆顶的起雾和冷凝。优选的,该步骤包括吹透明圆顶之间的空气的步骤,从而防止冲饮操作期间透明圆顶的起雾。 
并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引发输入液体的扰动搅拌。 
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连接至排出孔的第二阀门的步骤,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加入冲饮室组件期间关闭第二阀门,并且,为了允许冲饮好的液体从排出孔排出,在被加热液体与可冲饮物质相互作用时,同时由室内的压力和/或冲饮时间确定,打开第二阀门。 
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的步骤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泵抽经加热的液体的步骤。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冲饮循环的最后将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的步骤,从而帮助已冲饮好的液体离开冲饮室组件和/或在冲饮期间提供额外的搅拌。冷空气也可被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冷却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已冲饮好的液体。对于后 一方面,该方法也可包括分解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已冲饮好的液体,将已冲饮好的饮料分解为粒子或者液滴之一,从而进一步冷却冲饮好的液体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将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记载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冲饮饮料机的立体图; 
图2为可冲饮饮料机的正视图; 
图3为可冲饮饮料机的右侧立视图; 
图4为可冲饮饮料机的底面平面图; 
图5为T形板的视图; 
图6为其中一个吸附杯脚的放大视图; 
图7为图6的吸附杯脚的截面视图; 
图8为T形中空壁围罩的顶视图; 
图9为T形中空壁围罩的底视图; 
图10为水箱连接器的顶视图; 
图11为水箱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12为图10的水箱沿线条12-12的截面视图; 
图13为阀门致动器的顶视图; 
图14为水箱的顶视图; 
图15为水箱的下围罩的顶视图; 
图16为水箱阀门的顶视图; 
图17为水箱阀门的底视图; 
图18为密封圈视图; 
图19为水箱连接器、水箱阀门、密封圈以及螺旋弹簧的局部组合的顶视图; 
图20为水箱入口环的顶视图; 
图21为水箱入口环的底视图; 
图22为支撑台视图; 
图23为可冲饮饮料机的移除了水箱、后盖以及主壳体的后视图; 
图24为另一个角度的可冲饮饮料机的移除了水箱、后盖以及主壳体的后视图; 
图25为单向阀体视图; 
图26为移除了壳体盖的冲饮组件的放大视图; 
图27为冲饮组件的冲饮下支撑件的顶视图; 
图28为冲饮下支撑件的底视图; 
图29为冲饮下支撑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30为冲饮下支撑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31为具有下支撑件的锁定组件视图; 
图32为锁定组件的按钮组件的顶视图; 
图33为锁定组件的按钮组件的底视图; 
图34为锁定组件的锁定盖板视图; 
图35为锁定组件的挂钩支撑件的正视图; 
图36为锁定组件的挂钩支撑件的后视图; 
图37为冲饮组件的下盖的俯视图; 
图38为冲饮组件的下盖的仰视图; 
图39为冲饮组件的冲饮上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40为冲饮上支撑件的仰视图; 
图41为冲饮上支撑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42为冲饮上支撑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43为显示冲饮上支撑件到冲饮下支撑件的组装的放大视图; 
图44为冲饮组件的前盖的俯视图; 
图45为前盖的仰视图; 
图46为冲饮组件的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47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仰视图; 
图48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49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50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侧立视图; 
图51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正立视图; 
图52为热水连接至冲饮茶叶支撑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53为用于冲饮茶叶支撑件入口的T形入口连接器视图; 
图54为用于冲饮茶叶支撑件另一入口的入口连接器视图; 
图55为冲饮茶叶支撑件的茶叶支撑环的俯视图; 
图56为茶叶支撑环的仰视图; 
图57为图55为茶叶支撑环沿着线57-57的截面视图; 
图58为冲饮组件的网状出口茶叶组件视图; 
图59为网状出口茶叶组件的流量控制盘的俯视图; 
图60为流量控制盘的仰视图; 
图61为网状出口茶叶组件的密封环视图; 
图62为网状出口茶叶组件的筛网视图; 
图63为网状出口茶叶组件的封板俯视图; 
图64为与冲饮茶叶支撑件一起使用的入口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5为入口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66为可移除的冲饮水箱组件视图; 
图67为可移除的冲饮水箱组件的下杯部的俯视图; 
图68为下杯部的仰视图; 
图69为下杯部的仰视平面图; 
图70为下杯部的侧立视图; 
图71为可移除的冲饮箱组件的圆顶盖部的俯视图; 
图72为圆顶盖部的仰视图; 
图73为圆顶盖部的侧立视图; 
图74为图71的圆顶盖部沿着线74-74的剖面图; 
图75为可移除冲饮箱组件的剖面图; 
图76为可移除冲饮箱组件的圆顶盖部的上开口端的放大剖面图; 
图77为连接至与圆顶盖部的上开口端连接的箱盖环的俯视图; 
图78为图77的箱盖环沿着线78-78的剖面图; 
图79为连接至圆顶盖部的上开口端的箱盖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80为箱盖过滤器的仰视图; 
图81为图79的箱盖过滤器沿着线81-81的剖面图; 
图82为连接至圆顶盖部的上开口端的环形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83为图82的环形固定板的沿着线83-83的剖面图; 
图84为饮料机的部分示意图,示出了连接至空气回转组件的排气头; 
图85为空气回转组件视图; 
图86为空气回转组件剖面图; 
图87为空气回转连接件视图; 
图88为空气回转连接件剖面图; 
图89为移除壳体和水箱的饮料机的侧立视图; 
图90为饮料机的部分示意图;示出运送冲饮好的饮料的部分; 
图91为第一出口连接件视图; 
图92为第二出口连接件视图; 
图93为壳体后视图; 
图94为壳体俯视图; 
图95为出口盖俯视图; 
图96为出口盖仰视图; 
图97为风扇连接斜面导管视图; 
图98为饮料机的可选锁定机械装置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参照附图,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2。为了更好地强调本发明的各方面,可冲饮饮料制作机10随后将与冲饮茶相关地进行描述。然而,需要理解的,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使用任何可冲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咖啡、可可、啤酒花、麦芽、谷物、草药以及草本茶。 
特别的,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2包括水箱4、冲饮组件6、将水泵、加热器以及电子设备等封闭起来的壳体8以及用于保持玻璃杯或杯子从而接收已冲饮饮料的、位于冲饮组件6下方的前底座10。 
如图1以及4-7所示,壳体8包括具有下T形钢板14的T形基座12,用于在平面上支撑饮料机。T形钢板14包括主板腿14a和中心板腿14b,中心板腿以垂直的方式在中心从主板腿延伸。橡胶腿16压力配合于T形钢板14的孔18内,并且具有球形末端20用于穿插过孔18,球形末端20下的环形通道22用于孔18的抓取,以及弧形相对吸附端24用于在平面上支撑饮料机。 
如图1、8和9所示,壳体8进一步包括T形中空壁围罩26,其绕T形钢板14安装从而T形钢板14与其匹配且与T形中空壁围罩26的下边缘共面。 
T形中空壁围罩26包括侧壁28以及上壁30,它们成一直线沿T形钢板14 的主板腿14a延伸,形成末端水箱支撑件32、中心水泵和加热器支撑件34以及末端气泵支撑件36。T形中空壁围罩26还包括管连接器支撑件38,其部分沿着T形钢板14的中心腿14b延伸,同时杯平台支撑件40从管连接支撑件38的前面向T形钢板14的中心腿14b的剩余部分延伸。 
多个凸台42从上壁30的下面向下延伸,并且包括螺纹孔44,螺钉46穿过螺纹孔44被插入T形板14的孔48内,从而将T形中空壁围罩26固定至T形钢板14。 
T形中空壁围罩26包括短接套50向上延伸穿过上壁30,用于将管连接其上。接套50的下端是打开的,并且设有弧形导壁52,其作为排水管,从而使得任意通过接套50被提供的液体可被导向至杯平台支撑件40的区域。 
在末端水箱支撑件32,其上壁30上设有孔54。圆形导壁56相对于孔54的周围连接至上壁30的下面,并且两个具有螺纹孔59的凸台58以径向相对的关系设置于圆形导壁56的相对侧,并且也与上壁30的下面相连接。 
如图10-12,水箱连接器60固定在圆形导壁56内。特别的,水箱连接器60包括环形侧壁62,其由具有中心凸起部66的下壁64闭合而成,在下面形成中心柱状通道68。因此,环形通道70形成于中心凸起部66的周围。四个等角度间隔开的突起72形成于中心凸起部66的顶部周长上。两个孔74和76形成于环形侧壁62,与环形通道72流体相连,并且两个向外延伸的接套78和80连接至环形侧壁62的外表面,分别与孔74和76流体连接。两个径向相对的突起82从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延伸,每一个包括孔84,通过孔84,螺钉(没有示出)被 插入,并且螺旋地被纳入螺纹孔59,从而将水箱连接器60连接至上壁30下面的圆形导壁56内。 
如图13所示,阀门致动器86坐落于突起72上。特别的,阀门制动器86包括环形壁88,其下端被带有多个小孔92在内的圆形下壁90闭合。四个竖立的阀门致动突起94从圆形下壁9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并绕内圆等角分布,且延伸高于环形壁88的上表面。当阀门致动器86坐落于突起72,阀门致动器86的圆形下壁90和水箱的下壁64及中心凸起部66之间有空间,通过这样,水经过小孔92进入该空间,并且向外流过接套78和80。 
如图1、2、14和15所示,设有包括水箱围罩100的水箱4,用于提供冲饮的水,就这一点来说,水箱围罩100包括四个侧壁102、相对于侧壁102的底部密封安装的下罩104以及位于侧壁102上端的可移除盖106。下罩104包括三个侧壁108、上壁110以及外围边缘112,侧壁108具有平嵌紧靠侧壁102下端的上端,并且充分的形成侧壁102的延续,上壁110连接至侧壁108的上边缘,并且闭合其上部开口端,而外围边缘112则位于上壁110上,被置为稍微从上壁110的周长向内,并且和侧壁102的内表面在他们的下端形成密封关系。中心孔114形成于上壁110,环形阀保持凸台116从上壁110的下表面相对于中心孔114的周围向下延伸。 
箱阀120可移动地匹配于环形阀保持凸台116内。如图16和17所示,箱阀120包括环形底圈122,其具有四个等角分布的设置于底圈122内的径向延伸壁124,其内端从中心柱126延伸,外端则被连接至底圈122的内表面。设有中 心圆形盘128,其在底圈122上方与底圈形成平行且间隔开的关系,并且四个等角分布的径向延伸壁130被连接在中心圆形盘128的下面和底圈122的上表面之间与等角分布的径向延伸壁124垂直对齐,且被连接至中心柱126并从中心柱126向外径向延伸。每个径向延伸壁130具有下部132和上部134,下部132具有比上部134更大的外径。通过这样设置,在相邻的径向延伸壁124之间限定了四个扇形开口136。箱阀120进一步包括上圆形盘138,其位于中心圆形圆形盘128上方并且与中心圆形盘形成平行且间隔开的关系,并且在该设置中通过减径颈部140连接,从而在盘128和138之间形成环形通道142。 
如图18和19所示,密封圈144绕颈部140被安装在环形通道142内。密封圈144具有大于圆盘128和138的外径。在这种方式中,当箱阀120位于环形阀保持凸台116中,密封圈144坐落在下围罩104的上壁110的上表面上以提供密封,从而防止水从中心孔114逸出。 
为了提供防水密封措施,螺旋弹簧146设置在箱阀120和密封圈144的周围,其中螺旋弹簧146的上端与下围罩104的上壁110的下表面相接触,而螺旋弹簧的下端则与环形底圈122的上表面相接触。这有助于拉动密封环144与下围罩104的上壁的上表面防水密封接触。 
最后,如图20和21所述,设有水箱入口环148坐落于水箱连接器60的环形侧壁62的上端。水箱入口环148包括具有中心孔152的上环形壁150,中心孔152具有大于螺旋弹簧146的直径,并且由斜面环形壁154限定。外环形侧壁156连接至上环形壁150的周长并且具有类似于环形侧壁62的外径的内径, 从而在周围匹配,并且内环形壁158被连接至上环形壁150的下面,且具有与环形侧壁62的内径类似的外径,从而能够匹配其内。换言之,环形通道160在环形侧壁156和158之间形成以接纳环形侧壁62的上端。 
水箱围罩100以及下围罩104,作为一个单元,可于在上壁30上组装之时被充满水。可选的,水箱围罩100和下围罩104,作为一个单元,可从上壁30移开,充满水,然后重新安装至上壁30。当水箱100围起来并且下罩104被置于上壁30上,阀门致动器86的阀门致动突起94撞击箱阀120的环形底圈122的下面,并且对抗螺旋弹簧146的力将箱阀120向上移动,从而压缩螺旋弹簧146。因此,密封圈144被抬起,脱离下罩104的上壁110的上表面。水箱4内的水从而流过下围罩104内的中心孔,流过孔54以及圆形导壁56,绕着箱阀120并流过箱阀120的扇形开口136。水接着流过阀门致动器86的小孔92,进入环形通道70,在这里,水可通过外延伸接套80被泵出。 
如图22-24所示,支撑台162被安装在T形中空壁围罩26的上壁30上,并且,特别的,被安装在中心水泵和加热器支撑件34的上壁30上的四个柱状突起壁27(图8)上,每个柱状突起壁27都具有中心螺纹孔29,其中,支撑台162由长方形桌面164和位于桌面164的四个角落的四条支撑腿166形成。每条支撑腿166形成为中空腿,中空腿在外侧开口,并且在下端上包括圆形突起168,其中下端坐落于对应的柱状凸起壁27上。每条支撑腿166的圆形突起168上具有孔170,用于通过孔170插入螺钉(没有示出)并且与中心螺纹孔29螺纹连接。上壁30在由中心水泵和加热器支撑件34限定的区域内被移除,从而限定 在其中的方形凹陷区域31(图8)。 
如图23和24所示,设有水泵172用于将水从环形通道70和外延伸接套80泵出。水泵172包括入口管174和出口管178,入口管174通过柔性管176流体连接至外延伸接套80,出口管178通过管179与单向阀体180的入口181相连接(图25)。第一托架182围绕并支撑入口管174,并且被连接至桌面164的下面,而第二托架184围绕并支撑出口管178,并且被连接至桌面164的下面。 
如图25更好地所示,单向阀体180进一步包括出口186和分流接套188,分流接套188通过小洞(没有示出)与单向阀体的内部相连接,从而通过单向阀180由水泵172泵出的少部分水通过柔性管190回到环形通道70,其中柔性管190连接在分流接套188和水箱连接器60的外延伸接套78之间。作为后一种配置的后果,提供了闭合的回路从而确保泵中一直流着水而不仅是空气,即使在水箱是空着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如图23和24更好地所示,水加热器192安装在支撑台162的桌面164的上表面上,并且包括入口194和出口198,其中入口194由柔性管196连接至单向阀体180的出口186。出口198则连接至柔性管200。水加热器192优选为带有加热线圈(没有示出)的传统热交换器,其迅速将穿过其中的水加热到期望的温度。众所周知的,经过水加热器192的水的温度控制由微处理器702(图89)通过控制经过加热线圈的电流和/或加热线圈持续工作的时间来而控制。 
如图23和24所示,来自水加热器192的被加热的水通过管200被排出至T形连接器202的一个输入端。另一个T形连接器202的输入端通过柔性管204 与气泵206的输出端连接,这样做的目的将在下文中详细解释。气泵被安装在T形中空壁围罩26的末端气泵支撑件36的上壁30上。 
现在参照图26-33,首先参照图26-30,冲饮组件6包括冲饮支撑组件207,其从下端开始,包括冲饮下支撑件208和围绕周长边缘的向下延伸短侧壁214,冲饮下支撑件208具有带圆形前端212的基本长方形上壁210。上壁210和侧壁214在其末端通过长方形切除部216被切除。设有圆形孔218基本上位于上壁210的中心。垂直向下延伸导壁220自上壁210在圆形孔218的周长上向下延伸,终止于其下端的向内延伸的圆形台肩222,接下来又终止于其下端以略小于直角的角度向内延伸的向下延伸导壁224。 
接下来,径向相对的凹陷部226形成于中心孔的周长上,其各自包含一具有一螺纹孔230的下凹陷壁228。在导壁224上具有两个与凹陷部226成直角的径向相对的导孔232。 
两个隔开的耳状物235从上壁210后部的长方形切除部216的相对侧直接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连接板壁236直接连接长方形切除部的前部。耳状物235的上端包括轴向对齐的孔237。 
为了容纳锁定机械装置(将在之后描述),在上壁210设有更大的基本长方形凹陷区234,其在上壁210的前部具有基本长方形切除部236,具有三个侧壁238a、238b、238c在基本长方形切除部236的三个边缘的周长上自上壁210向下延伸,保持基本长方形切除部236的前缘开口,并具有下壁240连接侧壁238的下边缘。两个止动壁242自相对的侧壁238a和238b的前端以小量向内延伸, 从而部分阻挡基本长方形切除部236的开口前端。 
下壁240在其上中心设有长形孔244,长形孔244轻微地置于止动壁242的后端,壁246从下壁240沿着长形孔的周长并于长形孔成包围关系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导袋248。两个柱形凸台250紧接着自下壁240的上表面,在长形孔244的后方的相对侧向上延伸,各具有螺纹上开口252。两个角台肩254在下壁240的后角部向上延伸,每个具有螺纹上开口256。 
最后,上壁210上设有八个孔258,并且具有与每个孔258相关联的柱形钻孔260,柱形钻孔260从上壁210的下面向下延伸,每个柱形钻孔260包括与对应的孔258开放连接的阶梯式通孔262。 
如图31-33所示,冲饮支撑组件207包括锁定组件264用于在冲饮操作期间将冲饮组件6保持在关闭位置。就这一点而言,锁定组件264包括按钮组件266,按钮组件266包括基本成型为字母AE的锁定板268,其上部和下部平行腿270有一端通过连接腿272被连接在一起,并在自由端包括带上斜面276的中心平分锁定腿274。弹簧支承腿278从腿270的自由端横向和向外延伸。如图31所示,平行腿270在冲饮下支撑件208的角台肩254之间安装和滑动。螺旋弹簧280位于角台肩254的前面和弹簧支承腿278之间从而在远离角台肩靠近锁定位置的方向上正常地偏置锁定板268。 
按钮282形成为具有自后端相对侧向外延伸的止动壁284的大体为长方形的按钮。按钮282位于长方形凹陷部234的前开口端,止动壁284夹在冲饮下支撑件208的止动壁242和弹簧支承腿278的相反侧之间。在锁定位置,螺旋 弹簧280将弹簧支撑腿278偏置为与止动壁284啮合从而使得止动壁284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止动壁242相接触。如图1所示,在这个位置,按钮282的前部延伸至冲饮下支撑件208以外。 
为了防止这些元件脱出,锁定盖板286(图34)坐落在锁定板268的顶部,并且包括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螺纹孔252及256对齐的四个孔288用于在其中插入螺钉(没有示出),从而保持锁定板268在合适的位置,进而限制锁定板268的滑动。 
如图31、35、36和84所示,锁定组件264进一步包括固定在后述的上枢轴组件上的挂钩支撑件290。挂钩支撑件290包括上连接板292,上连接板292在其两端具有两个孔294用于将挂钩支撑件固定至上枢轴组件,锁定板296从上连接板292的下面向下延伸,并且在锁定板296的下端具有长方形锁定孔298。当冲饮组件6在冲饮操作期间被关闭时,锁定板296可滑动地位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导袋248内。 
当上枢轴组件(之后将描述)被关闭而开始冲饮操作,锁定板296的下边缘撞击锁定板268的上斜面276,迫使锁定板268顶着螺旋弹簧280的力向后滑动。当锁定板296在导袋248内滑动,中心平分锁定腿274和锁定孔298对齐,在锁定孔298的上方,弹簧280迫使锁定板268向前滑动,同时中心平分锁定腿274位于锁定孔298中,从而防止挂钩支撑件290的脱出,这样一来,冲饮组件6位于锁定位置。 
在冲饮操作完成后,按钮282被向后按下,迫使锁定板268顶着螺旋弹簧 280的力向后滑动,从而将中心平分锁定腿274自锁定孔298移除,并且允许挂钩支撑件290和上枢轴组件的孔的脱出,从而冲饮组件6不再位于锁定位置。 
如图23和90所示,冲饮支撑组件207进一步包括固定在冲饮下支撑件208顶部的下盖300。如图37和38所示,下盖300具有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上壁210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特别的,包括具有圆形前端304的大致为长方形的上壁302,以及具有围绕周长边缘的向下延伸短侧壁306。上壁302和侧壁304在它们的后部通过长方形切除部308被切除,该长方形切除部308宽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长方形切除部216,从而在耳状物235周围匹配。在上壁302基本上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孔310。四个凸台312绕着圆形孔310从上壁210的下面向下延伸,并且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上壁210的孔258中四个孔对齐。螺钉(没有示出)延伸穿过凸台312上的孔以及孔258,并且由凸台772(图94)上的螺纹孔770接纳,从而将下盖300和冲饮下支撑件208安装至壳体8,其中,凸台772被安装在壳体8前部上表面上。并且,下盖300包括细长孔314,其与位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细长孔244对齐,从而在冲饮组件6的开闭过程中允许挂钩支撑件290的锁定板296的滑动。 
现在参照图39-42,冲饮支撑组件207包括冲饮上支撑件316,冲饮上支撑件316具有带圆形前端320的基本长方形下壁318,并且具有绕下壁318的周长边缘的向上延伸短侧壁322。圆形抓柄324形成于下壁318的圆形前端,从而使用者可将其抓住以打开和关闭冲饮支撑组件207。在下壁318大体中心的位置设有圆形孔326。垂直向上延伸壁328在圆形孔326的周长上从下壁318向上延伸, 在向内延伸的上环形台肩330上终止,该上环形台肩限定圆形孔332。 
下壁318以及向上延伸壁328在横向的径向相对位置上断开从而形成两个横向开口部333,并且在它的后部断开从而形成后开口部334,因而限定了两个后岛状部336以及弧形前部338。每个后岛状部336包括延伸穿过环形台肩330且具有小孔342的凹陷部340。在类似的方式中,凹陷区344被设在前部338的下壁318的后部中心,并且包括延伸穿过环形台肩330的小孔346。 
冲饮上支撑件316进一步包括四个凸台348,它们自下壁318绕垂直向上延伸壁328向上延伸,并具有延伸穿过下壁318的阶梯孔350。 
细长孔352被设在前部338的下壁318上,与细长孔244和314对齐。两个凸台351被设为邻近细长孔352的相对侧,每个均具有螺纹孔353在内。在这种方式中,挂钩支撑件290的上连接板292靠在凸台351上,且锁定板296延伸穿过细长孔352。螺钉(没有示出)被插入穿过孔294,并且被螺纹孔353螺纹接纳,从而确保挂钩支撑件290固定其上。 
两个相互隔开的耳状物354自上环形台肩330的后部相对侧向上延伸。耳状物354之间的内间隔与耳状物235的外间隔相似,从而在周围匹配。耳状物354在其上端包括轴向对齐孔356,与耳状物235的轴向对齐孔237对齐。 
耳片358自每个耳状物354向后延伸,并且具有横向开口360。 
通过这种设置,如图43所示的放大组件视图,可旋转轴362延伸穿过孔237和356从而将冲饮上支撑件316可旋转地安装至冲饮下支撑件208。特别的,耳状物235可旋转地被安装于可旋转轴362。然而,耳状物354被安装至可旋转轴 362,从而当转向或转离冲饮下支撑件208时,冲饮上支撑件316也会导致可旋转轴362与其旋转。由于冲饮下支撑件208被安装在适当的位置,这允许冲饮上支撑件316相对于冲饮下支撑件208枢轴打开或关闭。 
如图43所示,第一连接臂364的一端通过枢轴销366枢轴连接至每个耳片358。第二连接臂368具有一端通过枢轴销369枢轴连接至第一连接臂364的相对第二端,并且第三连接臂370具有一端通过枢轴销371枢轴连接至第二连接臂368的相对第二端。第三连接臂37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螺旋延伸弹簧372被连接在突起374和孔376之间,突起374被安装至第三连接臂370的一侧,而孔376则在第一连接臂364上。连接装置在向上枢轴远离冲饮下支撑件208时,具有保持冲饮上支撑件316打开的作用,以及在向下与冲饮下支撑件208啮合时保持冲饮上支撑件316关闭的作用。 
如图1、44、45所示,冲饮支撑组件207进一步包括固定地连接在冲饮上支撑件316上的用于随其运动的前盖378。前盖378包括具有圆形前端382以及具有向上弯曲后部384的大致为长方形的上壁380。中心孔386被设在上壁380上,与冲饮上支撑件316的上环形台肩330上的孔332对齐。透明半球形圆顶388在中心孔386被固定至上壁380,并且包括向外渐开的下环形部390,其在上壁380下延伸。当前盖378与冲饮上支撑件316组装,向外渐开的下环形部390固定于内,并且在上环形台肩330上的孔392下延伸。长方形小孔392被设在上弯曲后部384的中心,且其顶端恰恰位于圆顶388后,并且在圆顶388的后部设有T形孔393与孔392成开口关系。 
短长方形壁394从向上弯曲后部384的后缘向后延伸,从而与上壁380平行。耳状壁396自短长方形壁394向后延伸。 
侧壁398自上壁380的周长向下延伸,上壁380的周长上包括向上弯曲后部384、短长方壁394以及耳片壁396。侧壁398在相反两侧包括长方形切除部400,其与冲饮上支撑件316的横向开口部333对齐。 
四个阶梯状凸台402自上壁380的下侧向下延伸,且包括螺纹孔404于其上。阶梯状凸台402被安装于冲饮上支撑件316的孔350内,借此螺钉(未示出)将前盖378固定到冲饮上支撑件316。 
现在参照图46-51,冲饮支撑组件207包括具有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冲饮茶支撑件406,该部分球形基壁408通过过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圆形孔218穿出,并且由向下延伸导壁224引导。环形台肩410自部分球形基壁408上端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坐落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向内延伸圆形台肩222上。环形导壁412自环形台肩410的外边缘向上延伸,并且紧靠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垂直向下延伸导壁220坐落。突起的环形边413形成于环形导壁412的上表面。 
冲饮茶支撑件406在环形导壁412的外表面包括径向相对的固定耳片414,其坐落在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凹陷部226内,每个固定耳片414具有孔416,螺钉(未示出)穿过孔416并被相应的螺纹孔230接纳以及螺纹固定,从而将冲饮茶支撑件406固定至冲饮下支撑件208。两个径向相对的导壁418自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外表面延伸出来,并且坐落于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导孔232内。导壁418于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内表面内限定L形通道419。通过这样设置,下盖300 坐落于冲饮下支撑件208和冲饮茶支撑件406的顶部。 
冲饮茶支撑件406在部分球形基壁408上包括两个入水孔420,通过进水孔420,水被注入冲饮室,这将在之后讨论。两个管固定连接器422形成于部分球形基壁408的下外表面,与孔420流体连接。因此,来自水加热器192的被加热的水流经管200,流至T形连接器202的一个输入端,如图24所示,然后,水通过管424流经T形连接器202。 
如图52所示,管424被连接至包括第一出口凸台430和第二出口432的T形入口连接器428(图53)的入口426。T形入口连接器428包括具有孔436的横向固定耳片434,螺钉438穿过孔436被插入且被接纳于凸台442的螺纹孔440,凸台442在对应的管固定连接器422的相对侧自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外表面向下延伸。在这个固定位置,第一出口凸台430紧紧地安装在一个管固定连接器422内,从而向对应的入口孔420提供经加热的水。 
柔性管444(图52)自连接至T形入口连接器428的第二出口432伸出,并且在冲饮组件6的相对侧被连接至入口连接器448的入口446(图54),入口连接器448具有出口凸台450紧紧匹配另一管固定连接器422,从而向对应的入水孔420提供加热的水。入口连接器448包括横向固定耳片452,孔454穿过固定耳片452,从而螺钉456被插入并被接纳于凸台442的螺纹孔440,凸台442在另一个管固定连接器422的相对侧自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外表面向下延伸。在这个固定位置,出口凸台450紧紧地安装在另一管固定连接器422内,从而向对应的入口孔420提供经加热的水。 
回到图46-51,冲饮茶支撑件406进一步包括位于部分球形基壁408的下端中心的圆形孔458。环形壁460自圆形孔458垂直地向下延伸并且其下段终止于向内延伸台肩464,向内延伸台肩462接下来终止于自其垂直延伸的另一环形壁464。环形壁464的下段由下壁466闭合。两个径向相对的浅凹陷部468形成于环形壁460以及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底部与环形壁460相接处。弧形凹槽470形成于环形壁464,与一浅凹陷部468对齐,恰好在弧形凹槽470的外侧具有小孔472形成于下壁466上。可从后面的描述中理解,冲好的饮料从小孔472排出。管固定连接器474形成于下壁466的下外表面,与小孔472流体连接。凸台476在管固定连接器474的相对侧自部分球形基壁408的外表面向下延伸,每个包括螺纹孔478。 
如图55-57所示,冲饮支撑组件207进一步包括茶支撑环480,其坐落于冲饮茶支撑件406的顶部,且包括环形顶壁482,环形顶壁482在自其周长边缘向内分布的位置上具有环形导壁484自环形壁482垂直向下延伸。就这一点来看,环形壁484安装于冲饮茶支撑件406的环形导壁412内,环形导壁484的下端靠在环形台肩410上,环形肩部486坐落在冲饮茶支撑件406的环形边413上。茶支撑环480进一步包括环形导壁488自环形壁482的内周长向下并且以一定的角度向内延伸。 
为了适当地引导以及过滤从冲饮茶组件406的小孔472排出的冲饮好的液体,如图58-63所示,网状出口茶组件490密封安装于环形壁460内并且靠在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向内延伸台肩462上。特别的,网状出口茶组件490包括流 量控制盘492,其包括具有环形凹槽496在内的环形外壁494。流量控制盘492的下部由具有中心圆形凹陷部500在内的环形下壁498封闭,中心圆形凹陷部上有一小孔502。凸起环形台肩504设于环形下壁498的外周长上。凸起环形台肩504的高度小于环形外壁494的高度,从而在凸起环形台肩504的上表面上限定出环形肩部506。数个,例如八个径向延伸肋508自环形壁460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并且终止于小孔502周围。密封环510绕着具有凹槽496在内的流量控制盘492延伸。 
具有小筛孔514的圆形筛网512坐落于环形肩部506和肋508上,封板516坐落在筛网512上并且紧紧地安装在流量控制盘492的环形壁494内,从而封板516的上表面与环形壁494的上表面齐平。封板516包括环形垫圈518以及自环形垫圈518向内延伸的四个等角分布且被连接于中心的肋板520,从而限定四个扇形孔522。 
因此,当网状出口茶组件490密封安装于环形壁460内,并且靠在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向内延伸台肩462上时,中心圆形凹陷部500稍微隔开地位于下壁466上。相应的,经冲饮的饮料流过扇形孔522、筛网512、小孔502并且经小孔472流出。 
铜入口连接器524(图64和65)被插入冲饮茶支撑件406的每个入水孔420。每个入口连接器524包括具有外圆周槽528的下柱形体526,在外圆周凹槽528内安装有密封环(没有示出)。减径上柱形体530形成于下柱形体526的上端,并且以截头圆锥部532终于于它的上端。第一直径的通孔534延伸穿过下柱形 体526,并且通过上柱形体530和截头圆柱532与第二较小直径的通孔536流体连接。结果,发生了喷射行为,这加速了热水通过孔536和入水孔420以较小直径排出。 
参照图66-75,冲饮组件6进一步包括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用于在冲饮操作期间容纳可冲饮物质,并且该冲饮室组件538可移除地安装在冲饮茶支撑件406内。可移除的冲饮室组件538包括下杯状部540以及由铰链544铰接至下杯状部540,用于在上升开口配置和下沉封闭配置之间进行枢轴运动的圆顶盖部542。 
下杯状部540包括具有外环形台肩548的截头球状杯体546,外环形台肩548从截头球状杯体546的外壁向外延伸,稍带间隔地位于上边缘以下,并且内环形台肩550自截头球状杯体546的内壁向内延伸,稍带间隔地位于上边缘以下。铰链544的铰接关节552在外环形台肩548的开口部上自杯体546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且延伸穿过该外环形台肩548的开口部,并且包括穿孔554。 
杯体546设有中心大孔556由杯体546的环形下壁558部分封闭。环形下壁558由封板560部分封闭,封板560由环形垫圈562以及四个等角分布的肋板564形成,肋板564自环形垫圈562向内延伸并且在中心连接从而限定了四个扇形孔566。在封板560的下表面和下壁558的下表面齐平的同时,封板560的厚度小于下壁558的厚度。结果,在环形垫圈562的上表面上形成了环形肩部567。 
两个径向相对的L形导壁568自截头球状杯体546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在 冲饮操作期间,紧紧地位于由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导壁418限定的L形通道419内。 
并且,两个小的径向相对通孔570形成于截头球状杯体546内,与L形导壁548的位置成直角。孔570自所述杯体546的中心线偏置。当L形导壁568被导向进入L形通道419,孔570的下端被定位在对应的入口连接器524的通孔536之上密封,并且与该通孔536流体连接,从而热水从孔570喷射进入可移除的冲饮室组件538。为了得到最理想的旋转状,以及更优选的,扰动搅拌以及带有可冲饮物质的热水的状态,孔570稍微成角度地向内,从而在稍微位于圆顶盖部542顶部中心之下的点571(图75)相遇。这导致水进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更大的扰动,从而更好地迫使水与其内的可冲饮物质混合。从这一点来看,需要注意到,鉴于旋转运动导致水和可冲饮物质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从而存在一些但并不是十分多的相互作用、搅动以及特别的,扰动搅拌导致移动进入可冲饮物质的水的方向发生改变,导致水和可冲饮物质之间更大的相互作用。 
下杯状部540进一步包括在与铰接关节552径向相对的位置上,自截头球状杯体546的上边缘向外延伸的细长手柄572。这允许人在冲饮操作后自冲饮茶支撑件406移除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以及允许人将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放入冲饮茶支撑件406以开始冲饮操作。手柄572自冲饮上支撑件316的横向开口部333或前盖378的长方形切除部400延伸出来。 
和带小筛孔514的圆形筛网512一样的圆形筛网坐落于环形垫圈562和肋 板564之上,并且,与封板516相同的封板坐落于筛网之上,并且紧紧安装于环形下壁558内,从而封板的上表面与环形下壁558的上表面平齐。因此,就像封板516一样,这个封板具有环形垫圈以及四个等角度分布的肋板自环形垫圈向内延伸并且在中心连接,进而限定四个扇形孔。 
圆顶盖部分542包括圆顶574,其具有在上端由透明部分球形部578封闭的下柱形部分576,透明部分球形部578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孔580形成于部分球形部578的上部中心。环形壁582在孔580自部分球形部578的上边缘向内延伸,并且限定更小的孔584,具有上环形斜壁586在孔584。环形裙状部588包围着孔580自部分球形部578的上边缘向下延伸,并且限定更大的孔589,从而限定环形肩部590。 
环形台肩592在以自下柱形部576的下边缘以短距离向外延伸,并且环形凹槽594形成于柱形部576位于环形台肩592之下的部分。 
短手柄596自环形台肩592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两个间隔开的关节598在与手柄596径向相对的位置自环形台肩592向外延伸,关节598具有对齐孔600。 
通过如此设置,销602被插入穿过对齐的关节552和598上的孔554和600,从而将圆顶盖部542铰接至下杯状部540。进一步的,O形圈603(图75)被插入凹槽594。因此,当圆顶盖部542位于关闭位置,环形台肩592的下表面位于下杯状物540的截头球状杯体546的上边缘上,并且柱状部576的位于环形台肩592下的部分,与凹槽594的O形圈603一起,安装在截头球状杯体546内,O形圈603与截头球状杯体546的内表面形成密封。 
与本发明相应的,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被安装为迫使水更好地进入可冲饮材料,特别是当材料包括茶叶的情形下,从而更好地提取茶叶的味道。这通过在将热水初始加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期间,允许空气逸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来完成,但是,一旦其充满热水并且空气自其逸出,对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加压。这也防止在将热水加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期间,空气或水汽被锁在其上端。喷射孔570和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加压导致进入可移除冲饮组件538的热水的扰动和搅拌,提供了水和其内的材料之间的更好的混合,从而更好地从材料中提取味道。 
在这方面,罐盖环604(图75-78)压力安装在圆顶盖部542的孔580内。罐盖环604包括外环形壁606,其在外表面上具有圆周边608,并且压入内壁588从而限定出孔580进而在其上形成密封。当这样安装,外环形壁606的下边缘与环形肩部590平齐。当组装时,内导向环形顶壁610被连接在外环形壁606的上端并且紧靠环形壁582的下表面,从而限定出与圆顶盖部542的更小的孔584下端直径近似的入口孔612。内环形弹性导壁614自圆顶盖部542的内边缘以向内的角度向下延伸,形成位于其下部环形端的更小的孔616。 
如图75、76以及79-93所示,罐盖过滤器618压力安装于罐盖环604的外环形壁606内。特别的,罐盖过滤器618包括上环形壁620,上环形壁620具有与罐盖环604的外环形壁606内径相同的外径从而压力安装于内。罐盖过滤器618进一步包括直径大于上环形壁620的下环形壁622。中心环形连接壁624将上环形壁620和下环形壁622相连接,并且具有与下环形壁622的外径相同的 外径,以及与上环形壁620的内径相同的内径。四个等角分布的肋626自中心环形连接壁624下端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在中心相连接,从而限定出四个扇形孔628。 
如图75、76、82和83所示,环形固定板630紧紧围绕圆顶盖部542的环形裙状部588的下端设置,从而向内按压环形裙状部588,进而确保罐盖环604和罐盖过滤器618的固定。环形固定板630包括上斜面632,其顺着以及靠着圆顶盖部542的内表面,还包括下曲面634。 
如图75和76所示,与封板516结构完全相同的封板636紧紧地安装在下环形壁622内,下环形壁622的上表面靠在中心环形连接壁624的下表面上。筛网(没有示出)可被安装在其中。 
如图75、76以及84更好地所示,在前盖378为了排除空气,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必要的话,为了排除少量在填充热水时自可移除冲饮室组件溢出的液体而被封闭时,排气头638被安装在圆顶盖部542的孔584内。如图75、76以及84所示,排气头638包括柱形上部640以及截头圆锥下部642以及侧孔648,截头圆锥下部642具有中心轴向孔644在内,中心轴向孔644在截头圆锥下部642的下端的孔646处开口,侧孔648位于柱形上部640的外表面,柱形上部640与中心轴孔644的上端流体连接。结果,在将热水加入可移除冲饮组件538期间,任何被迫进入其上端的空气,将自孔646、中心轴孔644以及侧孔648逸出。当存在以同样的方式被迫进入的液体的溢流时也同样如此。 
刚性管650的一端被连接至侧孔648,并且管650的相反端被连接至固定安 装于可旋转轴362的空气回转元件652。因而,当冲饮上支撑件316与前盖378凸起时,冲饮上支撑件316的旋转引起可旋转轴362旋转,从而也旋转空气回转元件652。由于排气头638通过刚性管650连接至旋转元件652,排气头638与冲饮上支撑件316枢转向上。相应的,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在冲饮操作结束时可被移除,或者可被可冲饮物质重新充满并且重新回到其冲饮茶支撑件上的位置而开始新的冲饮操作。在后一种情况下,当冲饮上支撑件316和前盖378枢轴转下至它们的封闭位置时,截头圆锥下部642安装穿过罐盖环604的较小开口616,与内环形弹性导壁614形成可移除的密封安装。 
如图84-86所示,空气回转元件652包括第一固定柱形体654,其具有第一直径的中心轴孔656,该中心轴孔656固定至可旋转轴362。具有第二较大直径的中心轴孔660的第二空气室柱形体658位于绕可旋转362间隔开的位置,并且以轴线对齐的方式与第一固定柱形体654相连接。具有中心轴孔664的横向管662被连接至第二空气室柱形体658的外表面,并且通过位于第二空气室柱形体658的侧孔666与中心轴孔660流体连接。刚性管650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横向管662的自由端。因此,由于第一固定柱形体654被安装至可旋转轴362,空气回转元件652与可旋转轴362旋转,在前盖378向上凸起时,引发刚性管650以及排气头638也与其旋转。而且,由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被热水充满,其内的空气向上位移,且能够通过排气头638、刚性管650以及空气回转元件652的第二空气室柱形体658排出。 
如图84、87和88所示,空气回转连接件668也安装在可旋转轴362上。 空气回转连接件668包括第一固定柱形体670,其具有第一直径的中心轴孔,并且其被密封接触地安装至旋转轴362。具有第二较大直径的中心轴孔676的第二空气室连接柱形体674位于以一定间隔绕着可旋转轴362的位置,并且其密封地轴向对齐地安装于第二空气室柱形体658。具有中心轴孔680的横向管678被连接至第一固定柱形体670的外表面,并且通过位于第一固定柱形体670内的侧切除部682与中心轴孔676流体连接。 
如图89所示,管684具有一端连接至横向管678的自由端,与其上的中心轴孔680流体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至电磁阀686的输入端,电磁阀的输出端被连接至管688的一端。管688的另一端被连接至T形连接器692的输入端690。T形连接器692的上输出端694被连接至管696,管696的自由端排放到大气中。T形连接器692的下输出端698被连接至管700,管700连接至T形中空壁围罩26的接套50。如前所述,接套50的下端是打开的,并且设置弧形导壁52从而任何通过接套50被提供的液体可作为排水被导向杯平台支撑件40的区域。 
电磁阀686由安装至机器2壳体的面板704的微处理器702(图89)控制。 
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上部空气在向其内初始填充热水期间可从其内被排出,这很重要。这在往冲饮室组件538内填充热水期间,防止蒸气被锁在其上端。同时,一旦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灌满了热水且空气从其内逸出,其可被加压,也很重要。结果,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压力被提升,这有助于更好地迫使水进入茶叶,从而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更好地从茶渣中提取味道。 
就此而言,微处理器702控制电磁阀686从而在往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 内填充热水期间允许空气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逸出。逸出的空气通过管696被排入大气。当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热水的水平面达到特定的高度,微处理器702关闭电磁阀686而防止更多的空气排出。同时,空气仍然被迫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排出。然而,它被限制在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和电磁阀686之间。当更多的水进入到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被限制的空气被加压,这有助于防止热水自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逸出,并且也给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加压。在冲饮操作的最后,当没有更多的热水被输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后并且其内的水平线开始下降,也就是,充分量的经冲饮的液体排出了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由于被压缩的空气的压力大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压力,被压缩的空气再次进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这有助于进一步辅助推动剩余的经冲饮液体随着重力,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排出。如果由任何液体预先从可冲饮室组件538排出,并且和被压缩空气混合,这些排出的液体接下来沿着打开的电磁阀686运向T形连接器692并且经管700被排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经冲饮的液体的水平面下落一定量后,电磁阀686被重新打开,借此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内部被打开至大气压力,这帮助推动剩余的液体排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 
为了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运送冲饮饮料,冲饮操作后,饮料排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下杯状部540的扇形孔566。饮料随即排出冲饮茶支撑件406上的小孔472。如图90和91所示,出口连接器706被连接至冲饮茶支撑件406的下部。出口连接器706包括入口部708,入口部708在其上的相对两侧具 有带孔712用于接纳螺钉(没有示出)的连接翼部710,螺钉被螺栓接纳在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凸台476的螺纹孔478内。入口部708还包括具有轴孔716的中心凸台714,中心凸台714被安装在冲饮茶支撑件406的管固定连接器474内,从而排出小孔472的经冲饮的饮料通过轴孔716排出。出口连接器706也包括出口部718,其具有出口孔720与轴孔716流体连接并且方向与轴孔716垂直。 
柔性管722具有一端连接至出口孔720,相对端连接至电磁阀724的入口,电磁阀724的输出端连接至管726的一端。电磁阀724由安装至饮料机2壳体的后面板704的微处理器702控制。 
管726的另一端被连接至排出连接器728(图92),排出连接器728具有出口部730,其在相对两侧具有连接翼部732,且具有孔734用于接纳螺钉(没有示出)。出口部730也包括带轴孔738的中心凸台736。排出连接器728包括带入口孔742的入口部740,入口孔742与轴孔738流体连接并且与其垂直。柔性管722的相对端被连接至入口孔742。 
如图2和93-96所示,出口连接器728与安装在壳体前部的下孔746上的出口盖744连接,并且部分延伸出下孔746。出口盖744包括截头球形杯状壁748,其在下端通过带中心孔752的环形下壁750被部分封闭,排出连接器728的中心凸台736延伸通过中心孔752用于将冲印好的饮料运送至位于托架754(图1)上的杯或者类似物,在T形中空壁围罩26的前部具有设置在杯平台支撑件上的洞756。延伸出下开口748的是截头球形杯状壁748以及环形下壁750。出口盖744包括位于中心孔752的相对两侧的突起758,每个具有螺纹孔760,用于通 过螺钉(没有示出)将排出连接器728的连接翼部732固定其上,螺钉延伸穿过孔734与螺纹孔760螺纹啮合。出口盖744包括两个坐落于壳体8前部的上表面上的径向相对支撑翼部761,以及包括两个带孔764的突起中空底座762,螺钉(未示出)延伸穿过孔764,与位于壳体前端的上表面的突起768上的螺纹孔766螺纹啮合,从而将出口盖744固定至壳体8。 
可以领会到,在冲饮操作期间,由于有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透明部分球形部578以及前盖378的透明半球形圆顶388,使用者可观察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然而,由于来自可移除冲饮组件538的热水的热,透明半球圆顶338和/或透明部分球形部578可能起雾,从而妨碍扰动搅拌作用的观察。 
因此,根据本发明,风扇774(图43和84)位于可旋转轴362的后方和下方,并且风扇连接斜面导管776(图97)被连接至风扇774的输出端,导管776的开口输出端终止于紧挨可旋转轴362下的位置,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将空气吹入透明半球圆顶388和透明部分球形部578之间。这防止透明半球圆顶388和/或透明部分球形部578在冲饮操作期间的起雾和冷凝。 
可选择,作为风扇的替代,或者在风扇的基础上,可在圆顶388和578的一个或两个上提供加热器(没有示出),例如,通过加热线圈或类似的加热器,从而平衡温度以防止起雾。 
为了开始和控制冲饮操作,可冲饮饮料机2包括前面所述的微处理器702、通过壳体8的孔780可视的显示屏778以及经壳体8的孔784延伸出的控制把 手/按钮782。微处理器702被连接至电磁阀686和724,水泵172,水加热器192、气泵206、风扇774以及显示屏778,从而控制它们的操作,控制把手/按钮782控制微处理器702的运行,微处理器的结果显示于显示屏上。 
特别的,显示屏778由微处理器702控制以显示信息,诸如水温、冲饮时间以及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压力设定,同时还有冲饮状态,也即,目前是否正在发生冲饮操作以及剩余时间,同时还有其他参数。控制把手/按钮782根据显示屏778上显示的指示,通过按钮动作和控制把手/按钮782的旋转的组合,来控制这些设置。因此,例如,在冲饮操作开始时,初始屏幕请求可能要求使用者输入特定的设置,诸如冲饮时间,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把手/按钮782转动来增加或减少冲饮时间,然后,当达到期望的设置,压下控制把手/按钮782,所期望的设置随后显示在显示屏778上。这可继续用于每个设置,诸如温度、压力、茶渣的叶片尺寸等等。然而,使用者可能指定存储在微处理器702中的用于期望的可冲饮物质、例如用于有预存设置的特定类型的茶的预定设置,这个预存设置,可能是预存的或者可选择的,也可能是使用者预设的。因此,可能有存储好的预设参数,或者可选择的,使用者可设置可定制的参数。 
在操作中,为了解锁以及打开前盖378,按钮282被向内按压。可移除冲饮组件538的圆顶盖部542相对于下杯状部540向上凸起,并且充满可冲饮物质,例如,中等尺寸茶叶,然后关闭。然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被插入冲饮茶支撑件406。在这个位置,为了将热水喷射进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孔570被定位为与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入水口420密封对齐。 
水箱4也充满水,可通过将其上的盖106移除且将水注入水箱4的方式,或者通过移除整个水箱4,在水槽或者类似物中将其注满,然后将水箱放回位置的方式。当被移除而注满时,箱阀120关闭下开口114从而防止水从水箱4中流出。当水箱4被插入T形中空壁围罩26时,箱阀120通过阀致动器86的阀致动突起94被打开,从而允许水经下开口114流出。 
然后,使用者通过控制把手/按钮782设定冲饮操作的参数,并且根据显示屏778上的指示,通过按压控制把手/按钮782开始冲饮操作。 
此时,电磁阀686由微处理器702打开从而在往可移除冲饮组件538内初始充入水期间,允许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空气逸出。同时,电磁阀724由微处理器702关闭,从而防止液体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排出。并且,水泵172由微处理器控制从而将液体从水箱4经水加热器192泵出,水加热器也由微处理器702启动。由水加热器192加热的水温可由水加热器192的ON/OFF次数控制,也可以由通过水加热器192内加热线圈的电流控制。就此而言,优选在水加热器192内有温度传感器(没有示出),或者进一步沿着管道,其向微处理器702发回热水温度的信号。 
作为水泵172的泵动作的结果,加热在水加热器192内被加热并且在压力下经冲饮茶支撑件406的入水孔420被泵抽,并且,特别的,经过入口孔420的每个入口连接524,以及通过形成于截头球形杯状体546上的孔570。每个孔570轻微向内形成一定角度,从而交汇于点571,点571稍稍位于圆顶盖部542的顶部中心下方。这与被喷射的水的压力组合起来,导致打旋,并且特别优选 的,导致可移除冲饮室组件内的茶叶或者其他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动作。 
随着热水充满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其内的水平面传感器(没有示出)向微处理器702发送回信号。当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充满水,其内的空气通过电磁阀686被排出,并且通过通孔688、T形连接器692以及管696排出至大气。如果任何液体通过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顶部排出,其经电磁阀686排出,并且经过管688、T形连接器692以及管700。 
当水平面传感器感应到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水平面达到了特定水平,也即,在空气从内逸出的同时水填充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则电磁阀686关闭。在关闭的电磁阀686和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之间的空间内,有空气和/或水剩余。当水继续填充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在这个空间内被移除的空气可加压,这有助于防止水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顶部流出,同时也有助于对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热水加压。这也防止将热水充入可移除冲饮组件538期间,空气或蒸气锁在其上端。 
由于喷嘴的倾斜角度以及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水的增压,更好地迫使热水进入可冲饮材料,特别是包括茶叶的材料,从而更好地提取茶叶的味道。结果,进入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热水的搅拌和扰动导致了水和可冲饮材料更好的混合,从而从可冲饮材料中更好地提取味道。 
此时,水泵172继续尝试向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提供水。然而,由于其已经被充满容积,这只能帮助加压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水,这进一步促进了水和可冲饮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使得味道从可冲饮材料中充分释放的足够的冲饮时间过去,电磁阀724被打开,通过如此,少量冲饮好的饮料被输送至出口连接器728的中心凸台736,用于将冲饮好的饮料输送至位于托架754上的杯或类似物。就此而言,冲饮时间被定义为停留时间或者搅拌时间,其中停留时间为被释放出之前水保持与可冲饮物质接触的时间长度,搅拌时间则是水和可冲饮物质暴露搅拌的时间长度。 
此时,热水仍然被注入可移除冲饮组件538。例如,如果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具有两盎司的容量,如果需要的话,必要时,热水将继续填充例如八盎司的杯子或甚至一壶。 
一旦提供了充分的热水量,微处理器702控制水泵172关闭。此时,被微处理器702启动气泵206从而迫使空气经过形成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截头球形杯状体546上的孔570。这帮助重新建立空气压力从而迫使可冲饮的液体流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也帮助任何液体流出T形连接器202和通向孔570的管道从而清洁任何流出的液体。换言之,被压迫的空气上升经过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内的液体而到可移除冲饮组件538的顶部,这些这些空气帮助迫使冲饮好的饮料流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 
需要理解的是,被压迫的空气可为冷却的空气,这也帮助冷却冲饮好的饮料,例如,为34°F从而不会使冲饮好的饮料结冰。这也用于制备冰茶、冰咖啡或者类似物。 
此时,电磁阀686仍然关闭,从而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的上开口端和电磁阀686之间被加压的空气帮助推动冲饮好的饮料从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流 出。 
一旦冲饮好的饮料已经被迫流出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电磁阀686被再次打开,并且电磁阀724关闭。按钮282随即被向内压下从而解锁以及打开前盖378,进而移除可移除冲饮室组件538来开始另一次冲饮操作。 
需要领会的是,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 
例如,可用插销锁装置786取代按钮锁定装置,如图98所示。插销锁装置786包括突起788,其自冲饮上支撑件316的前端向外延伸,且突起788的上表面具有弧形槽790。突起792自冲饮下支撑件208的前端向外延伸,并且具有销794,其横向地穿过突起792。锁定手柄796具有一端枢转连接至销794,并且U形卡环798具有其上的下自由端800向内转向并且在销794下面的位置上枢转连接至锁定手柄796的侧面。在这种方式中,为了在冲饮操作期间锁定,锁定手柄796绕销794向上转动,U形卡扣798位于弧形槽790内。锁定手柄796随即绕销794旋转下来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锁定冲饮下支撑件208以及冲饮上支撑件316。 
作为进一步的修改,浮式传感器被优选为加入水箱4中,这告诉使用者加入更多的水。优选的,其被连接至微处理器704从而通过显示屏778通知使用者。进一步,如果浮式传感器确定已没有足够的水操作饮料机2,微处理器704将使得饮料机2不能使用从而防止对其造成损伤。 
需要领会的是,冲饮室组件538不需要可移除,而在于可被固定在合适位置。 
进一步的,虽然本发明讨论的是水作为混合液体的情况,本发明并非限于此,任何合适的饮料都可被使用。例如,酒精可被用作液体从其内的物质中提取味道。 
而且,需要领会的是,电磁阀686可用排气头638取代。从排气头638移除电磁阀686的原因在于当通过透明圆顶388和574观察时的美感上的原因。 
作为进一步的修改,雾化装置900(图3)可被设在排出连接器728的下端,从而,当茶流出孔738,雾化设备900发挥作用分解液体茶使之变成雾状液滴。结果热茶将迅速冷却,并且能随即被提供至具有冰在内的玻璃杯。这是因为液滴形式的茶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暴露于环境大气,这起到了迅速冷却茶的作用。因为茶在撞击冰之前多少被冷却了,茶就不会完全融化玻璃杯内的冰。 
雾化装置900可为任何传统的雾化装置。例如,雾化装置900可简单地由具有极小孔的筛(没有示出)形成,通过这些极小孔,液体必须经过,并且这些孔引起液体分散为微小的喷雾。可选择的,例如,雾化装置900可使用已知的文丘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当气体在压力下通过变小截面的管或文丘里的管被注入,基于伯努利原理,其加速,在最狭小的点产生压力骤降。由于两个点之间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减小的压力,吸取液体通过窄管进入移动气流,并且将其作为微小喷雾或者液体向前推,类似于传统类型的用于香水的雾化器。 
需要领会的是,本申请中圆顶的描述是倾向于指任何形状和大小的透明体,而不限于部分球形的结构。 
参照附图描述了特定优选实施方式后,需要领会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前 述的实施方式,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有效的改变和修改。 
附图标记 
2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4   水箱 
6   冲饮组件 
8   壳体 
10  前底座 
12  T形基座 
14  下T形钢板 
14a 主板腿 
14b 中心板腿 
16  橡胶腿 
18  孔 
20  球形末端 
22  环形通道 
24  弧形吸附端 
26  T形中空围壁 
27  柱状凸起壁 
28  侧壁 
29  中心螺纹孔 
30  上壁 
31  方形凹陷区域 
32  末端水箱支撑件 
34  中心水泵和加热器支撑件 
36  末端气泵支撑件 
38  管连接器支撑件 
40  杯平台支撑件 
42  凸台 
44  螺纹孔 
46  螺钉 
48  孔 
50  接套 
52  弧形导壁 
54  孔 
56  圆形导壁 
58  凸台 
60  水箱连接器 
62  环形侧壁 
64  下壁 
66  中心凸起部 
68  中心柱状通道 
70  环形通道 
72  突起 
74  孔 
76  孔 
78  外延伸接套 
80  外延伸接套 
82  突起 
84  孔 
88  环形壁 
90  环形下壁 
92  小孔 
94  阀致动突起 
100 水箱围罩 
102 侧壁 
104 下围罩 
106 可移除盖 
108 侧壁 
110 下壁 
112 外围边缘 
114 中心孔 
116 环形阀保持凸台 
120 箱阀 
122 环形底圈 
124 径向延伸壁 
126 中心柱 
128 中心圆形盘 
130 径向延伸壁 
132 下部 
134 上部 
136 扇形开口 
138 上圆形盘 
140 减径颈部 
142 环形通道 
144 密封圈 
146 螺旋弹簧 
148 箱入口环 
150 上环形壁 
152 中心孔 
154 斜面环形壁 
156 外环形侧壁 
158 内环形侧壁 
160 环形通道 
162 支撑台 
164 方形台顶 
166 支撑腿 
168 环形突起 
170 孔 
172 水泵 
174 入口管 
176 柔性管 
178 出口管 
180 单向阀体 
181 入口 
182 第一托架 
184 第二托架 
186 出口 
188 分流接套 
190 柔性管 
192 水加热器 
194 入口 
196 柔性管 
198 出口 
200 柔性管 
202 T形连接器 
204 柔性管 
206 气泵 
207 冲饮支撑组件 
208 冲饮下支撑件 
210 上壁 
212 圆形前端 
214 短侧壁 
216 长方形切除部 
218 圆形孔 
220 垂直向下延伸导壁 
222 向内延伸圆形台肩 
224 向下延伸导壁 
226 凹陷部 
228 下凹陷壁 
230 螺纹孔 
232 导孔 
234 长方形凹陷部 
235 耳状物 
236 长方形切除部 
237 对齐孔 
238 侧壁 
240 底壁 
242 止动壁 
244 细长孔 
246 壁 
248 导袋 
250 柱状凸台 
252 螺纹上部孔 
254 角部台肩 
256 螺纹上部孔 
258 孔 
260 柱状凸台 
262 阶梯式通孔 
264 锁定组件 
266 按钮组件 
268 锁定板 
270 平行腿 
272 连接腿 
274 中心平分锁定腿 
276 上斜面 
278 弹簧支承腿 
280 螺旋弹簧 
282 按钮 
284 止动壁 
286 锁定盖板 
288 孔 
290 挂钩支撑件 
292 上连接板 
294 孔 
296 锁定板 
298 锁定孔 
300 下盖 
302 上壁 
304 圆形前端 
306 短侧壁 
308 长方形切除部 
310 圆形孔 
312 凸台 
314 细长孔 
316 冲饮上支撑件 
318 下壁 
320 圆形前端 
322 上延伸短侧壁 
324 圆形抓柄 
326 圆形孔 
328 垂直向上延伸壁 
330 向内延伸上部环形台肩 
332 圆形孔 
333 横向开口部 
334 后开口部 
336 后岛状部 
338 前部 
340 凹陷部 
342 孔 
344 中心后凹陷部 
346 孔 
348 凸台 
350 孔 
351 凸台 
352 细长孔 
353 螺纹孔 
354 耳状物 
356 开口 
358 耳片 
360 横向开口 
362 可旋转轴 
364 第一铰接臂 
366 枢轴销 
368 第二铰接臂 
369 枢轴销 
370 第三铰接臂 
371 枢轴销 
372 螺旋拉伸弹簧 
374 突起 
376 孔 
378 前盖 
380 上壁 
382 圆形前端 
384 向上弯曲后部 
386 中心孔 
388 透明半球状圆拱 
390 向外渐开的下环形部 
392 长方形小孔 
393 T形孔 
394 短长方形壁 
396 耳片壁 
398 侧壁 
400 长方形切除部 
402 阶梯状凸台 
404 螺纹孔 
406 冲饮茶支撑件 
408 部分球形基壁 
410 环形台肩 
412 环形导壁 
413 环形边 
414 固定耳片 
416 孔 
418 导壁 
419 L形通道 
420 入水孔 
422 管固定连接器 
424 管 
426 入口 
428 T形入口连接器 
430 第一出口凸台 
432 第二出口 
434 固定耳片 
436 孔 
438 螺钉 
440 螺纹孔 
442 凸台 
444 柔性管 
446 入口 
448 入口连接器 
450 出口凸台 
452 固定耳片 
454 孔 
456 螺钉 
458 圆形孔 
460 环形壁 
462 向内延伸台肩 
464 环形壁 
466 下壁 
468 浅凹陷部 
470 弧形凹槽 
472 小孔 
474 管固定连接器 
476 凸台 
478 螺纹孔 
480 茶支撑环 
482 环形顶壁 
484 环形导壁 
486 环形肩部 
488 环形导壁 
490 网状出口茶组件 
492 流量控制盘 
494 环形外壁 
496 环形凹槽 
498 环形下壁 
500 中心圆形凹陷部 
502 小孔 
504 凸起环形台肩 
506 环形肩部 
508 肋 
510 密封环 
512 圆形筛网 
514 小网孔 
516 封板 
518 环形垫圈 
520 肋板 
522 扇形孔 
524 入口连接器 
526 下柱形体 
528 外圆周槽 
530 减径上柱形体 
532 截头圆锥部 
534 通孔 
536 通孔 
538 可移除冲饮室组件 
540 下杯状部 
542 圆顶盖部 
544 铰链 
546 截头球状杯体 
548 外环形台肩 
550 内环形台肩 
552 铰链关节 
554 通孔 
556 中心大孔 
558 环形下壁 
560 封板 
562 环形垫圈 
564 肋板 
566 扇形孔 
567 环形肩部 
568 L形导壁 
570 喷射孔 
572 细长手柄 
574 透明圆拱 
576 下柱形部 
578 部分球形部 
580 孔 
582 环形壁 
584 更小的孔 
586 环形斜壁 
588 环形裙状部 
589 更大的孔 
590 环形肩部 
592 环形台肩 
594 环形凹槽 
596 短柄 
598关节 
600 对齐孔 
602 销 
603 O形环 
604 罐盖环 
606 外环形壁 
608 圆周边 
610 内导向环形顶壁 
612 入口孔 
614 内环形弹性导壁 
616 更小的孔 
618 罐盖过滤器 
620 上环形壁 
622 下环形壁 
624 中心环形连接壁 
626 等角分布肋 
628 扇形孔 
630 环形固定板 
632 上斜面 
634 下曲面 
636 封板 
638 排气头 
640 柱形上部 
642 截头圆锥下部 
644 中心轴向孔 
646 孔 
648 侧孔 
650 刚性管 
652 空气回转元件 
654 第一固定柱形体 
656 中心轴向孔 
658 第二空气室柱形体 
660 中心轴孔 
662 横向管 
664 轴孔 
666 侧孔 
668 空气回转连接件 
670 第一固定柱形体 
672 中心轴向孔 
674 第二空气室连接柱形体 
676 中心轴孔 
678 横向管 
680 中心轴孔 
682 侧切除部 
684 管 
686 电磁阀 
688 管 
690 输入端 
692 T形连接器 
694 上输出端 
696 管 
698 下输出端 
700 管 
702 微处理器 
704 后面板 
706 出口连接器 
708 入口部 
710 连接翼部 
712 孔 
714 中心凸台 
716 轴孔 
718 出口部 
720 出口孔 
722 柔性管 
724 电磁阀 
726 管 
728 排出连接器 
730 出口部 
732 连接翼部 
734 孔 
736 中心凸台 
738 轴孔 
740 入口部 
742 入口孔 
744 出口盖 
746 下孔 
748 截头球形杯状壁 
750 环形下壁 
752 中心孔 
754 托架 
756 洞 
758 突起 
760 螺纹孔 
761 支撑翼部 
762 凸起中空底座 
764 孔 
766 螺纹孔 
768 突起 
770 螺纹孔 
772 凸台 
774 风扇 
776 风扇连接斜面导管 
778 显示屏 
780 开口 
782 控制旋钮/按钮 
784 孔 
786 插销锁定装置 
788 突起 
790 弧形槽 
792 突起 
794 销 
796 锁定手柄 
798 U形卡环 
800 自由端 
900 喷雾装置。 

Claims (33)

1.一种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包括:
冲饮室组件,用于保存位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所述冲饮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输入液体进入其中的入口孔、位于冲饮室组件上端的出口孔、以及用于将冲饮好的液体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排出孔,所述的至少一个入口孔的尺寸和定向被设计适于引起冲饮室组件内的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
加热器,用于加热提供至冲饮室组件的输入液体;
用于从加热器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的装置;
第一阀门,其与出口孔相连接;
控制元件,其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注入冲饮室组件期间打开第一阀门,且在经加热的液体在冲饮室组件内达到预定位置后关闭第一阀门,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引发冲饮室组件内经加热的液体的加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冲饮支撑组件;并且所述冲饮室组件可移除地在冲饮支撑组件上可插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冲饮支撑组件包括冲饮下支撑件和冲饮上支撑件,它们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冲饮下支撑件固定在适当位置,并且所述冲饮上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冲饮下支撑件枢接组装;并且
冲饮室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冲饮下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械装置,用于在冲饮操作期间,可释放地将所述冲饮上支撑件锁定至所述冲饮下支撑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冲饮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入口孔在其中,当所述冲饮室组件被插入到所述冲饮支撑组件上时,该入口孔与冲饮室组件的至少一个入口孔对齐,用于将输入液体供应至冲饮室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冲饮室组件包括下部和上部,且下部和上部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的移除和插入,并且上部包括透明圆顶用于允许使用者在冲饮操作期间观察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的扰动搅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冲饮室组件包括下部和上部,下部和上部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的移除和插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上部包括透明圆顶用于允许使用者在冲饮操作期间观察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的扰动搅拌。并且,
进一步包括冲饮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冲饮室组件可移除地可插入,所述冲饮支撑组件也包括透明圆顶,其相对于上部的透明圆顶覆盖且隔开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用于防止冲饮操作期间透明圆顶的雾化和冷凝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用于防止雾化和冷凝的装置包括风扇,用于吹透明圆顶之间的空气,从而防止冲饮操作期间圆顶上的雾化。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孔位于远离冲饮围罩中心线的偏置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孔的每个入口孔的尺寸被设置为提供输入液体充足的速度从而利用扰动搅拌移动所述冲饮室组件内的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孔包括至少两个入口孔位于所述冲饮室组件的下部,所述至少两个入口孔相对于垂直方向向内成角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入口孔向上形成角度并且轻微地向内朝向彼此,从而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入口孔被提供的输入液体在出口孔下的位置汇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第二阀门,连接至排出孔;并且
所述控制元件控制第二阀门的操作,在将所述经加热的液体初始加入所述冲饮室组件期间关闭第二阀门,并且,在所述经加热的液体与所述可冲饮物质相互作用以产生冲饮好的液体时,为了允许冲饮好的液体从排出孔排出,由以下至少一者确定,以打开第二阀门:
a)室内的压力,和
b)冲饮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所述冲饮时间由以下之一确定:
停留时间,输入液体保持与可冲饮物质接触的时间长度,和
搅拌时间,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暴露搅拌的时间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其中:
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的装置,包括泵,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从加热器泵抽经加热的液体。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气泵,用于在冲饮循环的最后将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帮助冲饮好的液体离开冲饮室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气泵,用于将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提供额外的搅拌。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气泵,用于将冷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冷却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冲饮好的液体。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机,进一步包括:
将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冲饮好的液体分解为粒子或者液滴之一的装置,从而进一步冷却冲饮好的液体。
22.一种冲饮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可冲饮物质保存在冲饮室组件内,冲饮室组件为以下类型: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输入液体进入其中的入口孔,位于冲饮室组件上端的出口孔,以及用于将冲饮好的液体从所述冲饮室组件排出的排出孔,所述的至少一个入口孔的尺寸和定向被设计适于引起冲饮室组件内的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的扰动搅拌;
加热提供至冲饮室组件的输入液体;
通过至少一个孔从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从而引发扰动搅拌;
在往所述冲饮室组件内初始填充所述经加热的液体期间,打开与出口孔相连接的第一阀门;以及
当所述经加热的液体在所述冲饮室组件内达到预定的位置时,关闭第一阀门,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引发所述冲饮室组件内的经加热的液体的加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冲饮室组件包括下部和上部,且下部和上部可相对于彼此在关闭冲饮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其中的可冲饮物质的移除和插入,并且所述上部包括透明圆顶用于允许使用者在冲饮操作期间观察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的扰动搅拌。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冲饮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冲饮室组件可移除地可插入,所述冲饮支撑组件也包括透明圆顶,其相对于上部的透明圆顶覆盖且隔开设置,并且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冲饮操作期间防止透明圆顶的起雾和冷凝。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防止起雾和冷凝的步骤包括吹透明圆顶之间的空气的步骤,从而防止冲饮操作期间透明圆顶的起雾。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孔包括至少两个入口孔位于远离冲饮围罩中心线的偏置位置上,所述至少两个入口孔的每个入口孔的尺寸以及导向被设置为提供输入液体充足的速度从而利用所述扰动搅拌移动所述冲饮室组件内的可冲饮物质和输入液体,并且,所述经过至少一个入口孔从加热器提供经加热液体的步骤引起所述输入液体产生所述扰动搅拌。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连接至排出孔的第二阀门在将经加热的液体初始加入所述冲饮室组件期间关闭,以及,在所述经加热的液体与所述可冲饮物质相互作用以产生冲饮好的液体时,为了允许冲饮好的液体从排出孔排出,由以下至少一者确定,以打开第二阀门:
a)室内的压力,和
b)冲饮时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冲饮时间由以下之一确定:
停留时间,输入液体保持与可冲饮物质接触的时间长度,和
搅拌时间,输入液体和可冲饮物质暴露搅拌的时间长度。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提供经加热的液体的步骤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入口孔自加热器泵抽经加热的液体的步骤。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冲饮循环的最后将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帮助冲饮好的液体从冲饮室组件排出。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在冲饮操作期间提供额外的搅拌。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冷空气泵入冲饮室组件从而冷却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冲饮好的液体。
3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从冲饮室组件排出的冲饮好的液体分解为粒子或者液滴之一,从而进一步冷却冲饮好的液体。
CN201410276091.1A 2014-03-13 2014-06-19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Active CN104188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08,574 US9521924B2 (en) 2013-12-24 2014-03-13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US14/208,574 2014-03-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8534A true CN104188534A (zh) 2014-12-10
CN104188534B CN104188534B (zh) 2017-11-10

Family

ID=5207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6091.1A Active CN104188534B (zh) 2014-03-13 2014-06-19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116356A4 (zh)
JP (1) JP6327760B2 (zh)
CN (1) CN104188534B (zh)
CA (1) CA2942196A1 (zh)
WO (1) WO2015136367A2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6367A3 (en) * 2014-03-13 2015-11-05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US9521924B2 (en) 2013-12-24 2016-12-20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CN107095579A (zh) * 2016-02-23 2017-08-29 埃弗赛斯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加热和/或发泡牛奶的设备的加热器单元
CN107184096A (zh) * 2016-12-02 2017-09-22 康美供应有限公司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CN107969915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CN108201351A (zh) * 2016-12-16 2018-06-26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冲泡饮品的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
CN108366693A (zh) * 2015-12-15 2018-08-03 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选择阀和包括该选择阀的饮料系统
CN109330370A (zh) * 2018-08-31 2019-02-15 群韵饮料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冲泡机及冲泡方法
CN109892984A (zh) * 2019-01-28 2019-06-18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防倒灌的咖啡机出液嘴
CN110113971A (zh) * 2016-12-30 2019-08-09 诺威德尔塔咖啡贸易工业有限公司 增强了对内部机器部件的接近的饮料制备机器
US20200178724A1 (en) * 2017-08-07 2020-06-11 Tree Field, Inc. Beverage producing apparatus
CN111565610A (zh) * 2017-12-20 2020-08-21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具有液滴排放装置的饮料制备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11964B1 (ko) * 2018-02-07 2023-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음료 제조기
KR102222429B1 (ko) * 2018-05-23 2021-03-03 이은혁 캡슐을 이용한 음료 제조 장치
GB2580597B (en) * 2019-01-14 2022-08-10 Strix Ltd Liquid heating appliances
EP3984422B1 (en) 2020-10-19 2023-08-02 BSH Hausgeräte GmbH Water tank of a beverage machin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76A (zh) * 2001-06-08 2004-10-27 ɯ����/�����޹�˾ 用于制备诸如咖啡的适于食用的饮料的设备
US6973869B1 (en) * 2004-09-16 2005-12-13 Huan-Liang Lin Extraction device
US7717026B1 (en) * 2003-05-28 2010-05-18 Food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mpany, Inc. Multicontrolled brewer for optimum flavor extraction
US20100218686A1 (en) * 2008-12-29 2010-09-02 O'brien Stephen J Portable espresso coffee apparatus
CN201701031U (zh) * 2010-05-21 2011-01-12 刘裕坤 咖啡机
CN102241385A (zh) * 2010-05-11 2011-11-1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
US20120052171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William D Starr High powered, single serve, automatic drip brewed beverage maker and related scoop
US20130189400A1 (en) * 2011-09-21 2013-07-25 Providence Enterprise, Llc Single serve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including an ionizer
CN103237483A (zh) * 2010-11-23 2013-08-07 路易吉拉瓦扎股份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特别是例如卡布其诺、巧克力等的基于牛奶的饮料的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07169C2 (nl) * 1997-09-30 1999-03-31 Sara Lee De Nv Inrichting voor het bereiden van koffie.
EP1510159A1 (fr) * 2003-08-25 2005-03-02 Nestec S.A.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un produit alimentaire
US7017472B2 (en) * 2003-10-10 2006-03-28 Hp Intellectual Corp. Brewing apparatus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CN101327099A (zh) * 2007-01-31 2008-12-24 王冬雷 一种酿造咖啡或茶之类饮料颗粒的饮料机
WO2011094677A2 (en) * 2010-02-01 2011-08-04 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tridge-based carbonation of beverages
US8361527B2 (en) 2010-09-02 2013-01-29 Keurig, Incorporated Beverage cartridge
CN101953639B (zh) * 2010-09-26 2013-11-06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
US8707855B2 (en) * 2011-05-09 2014-04-29 Eko Brands, Llc Beverage Brewing Device
US9521923B2 (en) * 2013-12-24 2016-12-20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cup adaptor for cartridge type coffee making machines and cartridge type coffee making machine
CN104188534B (zh) * 2014-03-13 2017-11-10 泛世开发所有限公司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76A (zh) * 2001-06-08 2004-10-27 ɯ����/�����޹�˾ 用于制备诸如咖啡的适于食用的饮料的设备
US7717026B1 (en) * 2003-05-28 2010-05-18 Food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mpany, Inc. Multicontrolled brewer for optimum flavor extraction
US6973869B1 (en) * 2004-09-16 2005-12-13 Huan-Liang Lin Extraction device
US20100218686A1 (en) * 2008-12-29 2010-09-02 O'brien Stephen J Portable espresso coffee apparatus
CN102241385A (zh) * 2010-05-11 2011-11-1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
CN201701031U (zh) * 2010-05-21 2011-01-12 刘裕坤 咖啡机
US20120052171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William D Starr High powered, single serve, automatic drip brewed beverage maker and related scoop
CN103237483A (zh) * 2010-11-23 2013-08-07 路易吉拉瓦扎股份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特别是例如卡布其诺、巧克力等的基于牛奶的饮料的装置和系统
US20130189400A1 (en) * 2011-09-21 2013-07-25 Providence Enterprise, Llc Single serve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including an ionizer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924B2 (en) 2013-12-24 2016-12-20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WO2015136367A3 (en) * 2014-03-13 2015-11-05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EP3116356A4 (en) * 2014-03-13 2018-01-10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CN108366693B (zh) * 2015-12-15 2021-05-07 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选择阀和包括该选择阀的饮料系统
CN108366693A (zh) * 2015-12-15 2018-08-03 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选择阀和包括该选择阀的饮料系统
CN107095579A (zh) * 2016-02-23 2017-08-29 埃弗赛斯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加热和/或发泡牛奶的设备的加热器单元
CN107969915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CN107969915B (zh) * 2016-10-25 2022-05-17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CN107184096A (zh) * 2016-12-02 2017-09-22 康美供应有限公司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CN108201351A (zh) * 2016-12-16 2018-06-26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冲泡饮品的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
CN110113971A (zh) * 2016-12-30 2019-08-09 诺威德尔塔咖啡贸易工业有限公司 增强了对内部机器部件的接近的饮料制备机器
CN110113971B (zh) * 2016-12-30 2021-05-11 诺威德尔塔咖啡贸易工业有限公司 增强了对内部机器部件的接近的饮料制备机器
US20200178724A1 (en) * 2017-08-07 2020-06-11 Tree Field, Inc. Beverage producing apparatus
CN111565610A (zh) * 2017-12-20 2020-08-21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具有液滴排放装置的饮料制备机器
CN109330370B (zh) * 2018-08-31 2020-12-25 群韵饮料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冲泡机及冲泡方法
CN109330370A (zh) * 2018-08-31 2019-02-15 群韵饮料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冲泡机及冲泡方法
CN109892984A (zh) * 2019-01-28 2019-06-18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防倒灌的咖啡机出液嘴
CN109892984B (zh) * 2019-01-28 2023-11-21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防倒灌的咖啡机出液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27760B2 (ja) 2018-05-23
JP2017513543A (ja) 2017-06-01
WO2015136367A2 (en) 2015-09-17
CN104188534B (zh) 2017-11-10
EP3116356A4 (en) 2018-01-10
WO2015136367A3 (en) 2015-11-05
EP3116356A2 (en) 2017-01-18
CA2942196A1 (en)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8534A (zh)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US9521924B2 (en)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machine
CN100475110C (zh) 结合多个饮料收集腔的饮料机
JP2018513770A (ja) コーヒーメーカー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5859448B2 (ja) 飲料調製装置
US9265379B2 (en) Steam unit with external fastening, including a tank for frothing milk and heating beverages, for a machine for espresso beverages
US7913614B2 (en) Milk foamer
CN104188535B (zh) 用于筒式咖啡机的可冲饮饮料制作杯适配器及筒式咖啡机
US4565121A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preparing infusions
US10842312B2 (en) Beverage preparation assembly
US20130125759A1 (en) Coffee maker enabling automated drip brewing
US10624490B2 (en) Consumable for a dispenser and processing unit for a dispenser
US20080216663A1 (en) Brewed beverage maker with dispensing assembly
CN103079437A (zh) 饮料泡制设备和方法
US5907993A (en) Satellite brewing system
KR101116227B1 (ko) 휴대용 에스프레소 제조기
US9763538B2 (en)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 and liquid food products
WO2008128609A1 (en) Highly flexible coffeepot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ffee based beverage
CN201360836Y (zh) 茶水自动冲泡机
CN209474406U (zh) 一种打奶器
CN107184096A (zh) 可冲饮饮料制作机
CN109310228A (zh) 饮料冲泡器
WO2020103311A1 (zh) 一种打奶器
JP2011234773A (ja) 飲料抽出器
JP5799428B2 (ja) 飲料抽出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2

Address after: Room 210-526, 2nd floor, 003 Chuangyuan Road 750, Ningbo High-tech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lack Toad C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N, 7th Floor, Powerful Industrial Centre, 2-8 Waterloo Bay Street, Huoca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PANGAEA LAB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