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210A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210A
CN104183210A CN201410474298.XA CN201410474298A CN104183210A CN 104183210 A CN104183210 A CN 104183210A CN 201410474298 A CN201410474298 A CN 201410474298A CN 104183210 A CN104183210 A CN 10418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id
drive element
connects
switch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42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210B (zh
Inventor
周莉
钱栋
草剪英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42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至第七开关管、第一存储电容、第二存储电容、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实现正向扫描或是反向扫描,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输出端、第二扫描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与反向扫描。

Description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itor,TFT)显示器的驱动器件主要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将输入的各种控制信号通过移位寄存器后输出到显示面板的栅极线上。
通常,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形成在TFT面板上。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每级移位寄存器均连接到一根相应的栅极线以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但是,现有移位寄存器仅能使得栅极驱动电路进行单向扫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实现了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至第七开关管、第一存储电容、第二存储电容、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
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
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其控制端连接第三脉冲信号端;
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五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第六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一脉冲信号端;
第七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实现正向扫描或是反向扫描,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输出端、第二扫描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以及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均为PMOS晶体管。
优选的,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中,所述扫描控制电路包括:
第八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
第九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
第十开关管,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四脉冲信号端;
第十一开关管,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二脉冲信号端。
优选的,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第十开关管以及第十一开关管均为PMOS晶体管。
优选的,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中,包括:n个级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起始信号,
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结束信号;
或,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起始信号,
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结束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一脉冲信号端以及第三脉冲信号端,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脉冲信号端以及第四脉冲信号端;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接入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四脉冲信号,使得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的输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
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接入第一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输出的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以及第四脉冲信号为相位差延时1/4个脉冲周期的相同脉宽的脉冲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其中,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框区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
优选的,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另一侧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奇数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偶数行;或者,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偶数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奇数行。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信号响应电路和扫描控制电路;所述信号响应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至第七开关管、第一存储电容、第二存储电容、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实现正向扫描或是反向扫描,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输出端、第二扫描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
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可以是当前(第i级)栅极驱动单元的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可以是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当OUT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时,实现反向扫描,当OUT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时,实现正向扫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方法,可以驱动上述栅极驱动单元,实现其正向扫描或是反向扫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以实现其正向驱动以及反向驱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栅极驱动电路,可以进行正向栅极线驱动以及反向栅极线驱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向驱动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时的扫描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向驱动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反向扫描时的扫描时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通常,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形成在TFT面板上。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级栅极驱动单元均连接到一根相应的栅极线以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但是,现有的栅极驱动电路进行单向扫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可以进行正向扫描,也可以进行反向扫描。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11以及扫描控制电路12。
所述移位寄存器11包括: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111、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112以及信号输出端113。
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包括:第一控制121、第二控制端122、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3、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4、第一扫描输出端125、第二扫描输出端126。
所述移位寄存器11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111连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的第一扫描输出端125;所述移位寄存器11的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112连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的第二扫描输出端126。
所述第一控制端121和所述第二控制端12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可以是当前(第i级)栅极驱动单元的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可以是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当OUT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时,实现反向扫描,当OUT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时,实现正向扫描。
在上述栅极驱动单元中,为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3提供设定的第一扫描信号OUT i+1,所述第一扫描信号OUT i+1为当前被扫描栅极驱动单元的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当所述第一扫描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时,扫描顺序是从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到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为反向扫描;为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4提供设定的第二扫描信号OUT i-1,所述第二扫描信号OUT i-1为当前被扫描栅极驱动单元的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当所述第二扫描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时,扫描顺序是从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到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为正向扫描。这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121和所述第二控制端122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第一扫描信号OUT i+1或第二扫描信号OUT i-1,可以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进行反向扫描或是进行正向扫描。
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移位寄存器11还包括:第一脉冲信号端114以及第三脉冲信号端115。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脉冲信号端127以及第四脉冲信号端128。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端121和所述第二控制端122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输出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
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图。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11包括:第一开关管Tr1、第二开关管Tr2、第三开关管Tr3、第四开关管Tr4、第五开关管Tr5、第六开关管Tr6、第七开关管Tr7、第一存储电容C1以及第二存储电容C2。
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所述第二开关管Tr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111,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脉冲信号端115。所述第三开关管Tr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Tr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r3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112。所述第五开关管Tr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113。所述第六开关管T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Tr5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端114。所述第七开关管Tr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r1的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Tr1、第二开关管Tr2、第三开关管Tr3、第四开关管Tr4、第五开关管Tr5、第六开关管Tr6、第七开关管Tr7均为PMOS晶体管。在各个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低电平信号时,开关管导通。
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GL,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GH。其中,所述第一电源信号VGH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VGL的电压,即第一电源信号VGH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源信号VGL为低电平信号。由于PMOS管在栅极为低电平时导通,所以,第一开关管Tr7在所述第二电源信号VGL下可一直导通,降低第一开关管Tr1输出端的电压,起到保护第一开关管Tr1的作用。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第二极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Tr5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Tr7的输出端,其第二极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113。
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控制电路12包括:第八开关管Tr8、第九开关管Tr9、第十开关管Tr10以及第十一开关管Tr11。
所述第八开关管Tr8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端121,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3。
所述第九开关管Tr9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端122,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4。
所述第十开关管Tr1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121,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脉冲信号端127。
所述第十一开关管Tr1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122,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端128。
所述第八开关管Tr8、第九开关管Tr9、第十开关管Tr10以及第十一开关管Tr11均为PMOS晶体管。
在上述栅极驱动单元实施例中,各开关管均为PMOS晶体管,在以为寄存器制作过程中,现对NMOS减少光罩掩膜板的数量,降低工艺成本,并提高了制作效率。
且所述栅极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121和所述第二控制端122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可以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进行反向扫描或是进行正向扫描。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方法,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与图1所示栅极驱动单元的驱动,包括:
步骤S11: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输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第二扫描输入信号。
步骤11中,结合图1,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输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第二扫描输入信号,即为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3输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为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4输入第二扫描输入信号。
为了实现可以进行正向扫描,又可以进行反向扫描,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与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其中一个为当前栅极驱动单元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 i+1,另一个为当前栅极驱动单元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当OUT 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进行扫描时,为反向扫描,当OUT 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进行扫描时,为正向扫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i+1、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12:为所述第一控制端121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控制端122提供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
设定第一控制信号D2U,第二控制信号U2D。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可以采用第八开关管Tr8以及第九开关管Tr9为所述移位寄存器11提供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以及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 i-1,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D2U与第二控制信号U2D控制两个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 i+1或是输出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 i-1。
步骤S13: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接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
当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实现反向扫描,当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实现正向扫描。
当所述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图2所示的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输入第二脉冲信号CKV2、第四脉冲信号CKV4,使得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的输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CKV4;为所述移位寄存器11接入第一脉冲信号CKV1、第三脉冲信号CKV3和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输出的所述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CKV4。
此时,所述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111: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12输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第二扫描输入信号、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四脉冲信号。
结合图2,在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3输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在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4输入第二扫描输入信号,在第二脉冲信号端127输入第二脉冲信号CKV2,在第四脉冲信号端128输入第四脉冲信号CKV4。
与上述步骤S11中相同,为了实现可以进行正向扫描,又可以进行反向扫描,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与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其中一个为当前栅极驱动单元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 i+1,另一个为当前栅极驱动单元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 i-1。当OUT 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进行扫描时,为反向扫描,当OUT i-1作用于当前栅极驱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进行扫描时,为正向扫描。
该实施方式同样以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 i+1、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i-1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121:为所述第一控制端121提供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控制端122提供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的输出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使得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输出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
同样,设定第一控制信号D2U,第二控制信号U2D。所述第一控制信号D2U以及第二控制信号U2D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125输出信号的控制可参见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步骤S12,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21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D2U以及第二控制信号U2D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126输出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可以采用第十开关管Tr10以及第十一开关管Tr11为所述移位寄存器11提供所述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D2U与第二控制信号U2D控制两个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126输出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
步骤S131: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接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以及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脉冲信号CKV2或第四脉冲信号CKV4。
与图4所示实施方式相同,当所述第一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实现反向扫描,当所述第二扫描输入信号OUT i-1作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11,实现正向扫描。
且相比于图4所示实施方式,图5所示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增加了四个脉冲信号,采用四个脉冲信号对所述移位寄存器11的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的调节。
基于上述描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n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
其中,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即对设定的栅极驱动单元,该栅极驱动单元不是第一级也不是第n级,其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其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基于本实施例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图6示出了前四级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后续各级的栅极驱动单元与第一控制信号D2U、第二控制信号U2D、第一脉冲信号CKV、第二脉冲信号CKV2、第三四脉冲信号CKV3以及第四脉冲信号CKV4端口连接顺序是以四为周期的,即第n-4级与第n级的端口连接顺序相同。本实施例中,设定从上而下为第一级至第n级。
本实施例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对于任一个非第一级以及非最后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其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其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D2U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U2D可以控制扫描顺序,使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进行正向扫描,扫描顺序是由第一级到第n级,或进行反向扫描,扫描顺序是由第n级第一级。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结合图6,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起始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D2U、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U2D,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结束信号;
或,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起始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D2U、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U2D,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结束信号。
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向驱动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1: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起始信号。
正向扫描时,需要从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开始扫描,到最后一级(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终止扫描。因此,需要在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正向扫描起始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接入端为正向扫描信号。
步骤S72: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各级栅极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使得上一级的输出信号能够通过当前待扫描的栅极驱动单元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以便于实现正向扫描。
步骤S73: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通过上述步骤S72扫描顺序可知,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进而实现对第n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
步骤S74: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结束信号。
在正向扫描时,第n级位寄存器为最后一个被扫描的栅极驱动单元,此时,当其被扫描时,需要通过为其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向扫描结束信号以使得正向扫描过程结束。
下面结合图6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对本实施例所述正向扫描方法进行描述:
参考图8,图8为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时的扫描时序图,结合图3所示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图,移位寄存器11的第一电源信号VGH为5V到20V的高电平信号,第二电源信号VGL为-20V到-5V的低电平信号。第一电源信号VGH与第二电源信号VGL为恒定电压信号。四个脉冲信号CKV1、CKV2、CKV3、CKV4为相位差延时1/4个脉冲周期的相同脉宽的脉冲信号,其中,一个脉冲周期为脉冲信号从一个上升沿到下一个上升沿的时间,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可以扫描四行栅极线。第一控制信号D2U与第二控制信号U2D为-15V到15V的恒定控制信号。
为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提供如图7所示的正向扫描起始信号STV,所述正向扫描起始信号STV的脉冲宽度大于两个脉冲信号,并覆盖CKV3、CKV4。
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信号D2U为抑制开关管导通的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U2D为促使开关管导通的低电平,此后在整个正向扫描过程中,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九开关管Tr9与第十一开关管Tr11导通,第八开关管Tr8与第十开关管Tr10断开。对于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
在T1时间段内,CKV2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第四开关管Tr4以及第十一开关管Tr11导通,第五开关管Tr5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一存储电容C1存储低电平,第一开关管Tr1与第五开关管Tr5导通,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1为高电平信号。
在T2时间段内,CKV3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此时,第二开关管Tr2以及第九开关管Tr9导通,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扫描输出端125的信号,由于此时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STV的低电平,因此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二存储电容C2存储低电平,第六开关管Tr6导通,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1为高电平信号。
在T3时间段内,CKV4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但是由于第一控制信号D2U为高电平,第十开关管Tr10断开,由于第一存储电容C1存储低电平,第五开关管Tr5导通,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1为高电平信号。
在T4时间段内,CKV1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由于第二存储电容C2存储低电平,使得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六开关管Tr6导通,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1为低电平信号。
当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扫描完毕后,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1作为第二级的第二扫描输入信号。由图6所示级联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脉冲信号端接入CKV1,第一脉冲信号端接入CKV2,第三脉冲信号端接CKV4,第四脉冲信号端CKV3。根据对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描述过程可知,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相对于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有1/4个脉冲周期延时,所以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2相对于OUT1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
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2作为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输入信号,此时,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脉冲信号端接CKV3,第二脉冲信号端接CKV4,第三脉冲信号端接CKV1,第四脉冲信号端接CKV2。第三级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相对于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有1/4个脉冲周期的延时,所以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3相对于OUT2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
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3作为第四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输入信号,此时,第四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脉冲信号端接CKV4,第二脉冲信号端接CKV3,第三脉冲信号端接CKV2,第四脉冲信号端接CKV1。第四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相对于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有1/4个脉冲周期的延时,所以第四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4相对于OUT3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
后续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时序可以前四级为周期进行,即第n-4级位寄存器的与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时序相同。
按照上述过程过直至到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扫描完成。当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扫描完成后,为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结束信号,完成对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述驱动方法可以实现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正向扫描。
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向驱动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91: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起始信号。
反向扫描时,需要从最后一级(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开始扫描,到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终止。因此,需要在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接入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起始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接入端为反向扫描信号。
步骤S92: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各级栅极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使得下一级的输出信号能够通过当前待扫描的栅极驱动单元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以便于实现反向扫描。
步骤S93: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通过上述步骤S92扫描顺序可知,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步骤S94: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结束信号。
在反向扫描时,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为最后一个被扫描的栅极驱动单元,此时,当其被扫描时,需要通过为其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反向扫描结束信号以使得反向扫描过程结束。
下面结合图6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对本实施例所述反向扫描方法进行描述:
各脉冲信号时序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反向扫描时的扫描时序图,第一电源信号VGH与第二电源信号VGL相对正向扫描时设置相同,第一控制信号D2U为低电平,第二控制信号U2D为高电平,在整个反向扫描过程中,各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九开关管Tr9与第十一开关管Tr11断开,第八开关管Tr8与第十开关管Tr10导通。
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各脉冲信号端的连接脉冲信号时序的方式与正向扫描时第4级栅极驱动单元的各脉冲信号端的连接脉冲信号时序相同。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脉冲信号端连接CKV4,第二脉冲信号端连接CKV3,第三脉冲信号端连接CKV2,第一脉冲信号端连接CKV1。各级按照图6中的连接方式,从第4级向上的连接顺序四个栅极驱动单元为周期对应连接即可。反向扫描时,首先对最后一级栅极驱动单元开始扫描,即以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扫描起始端,为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提供反向扫描其实信号STV,且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存储电容C1存储有低电平,此时,对于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
在T1时间内,CKV3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此时,由于第二控制信号U2D为高电平,故低电平的CKV3不起作用。第五开关管Tr5由于第一存储电容C1存储有低电平导通,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n为高电平。
在T2时间内,CKV2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Tr2以及第八开关管Tr8导通,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扫描输出端125的信号,由于此时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STV为低电平,故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二存储电容C2存储低电平,第六开关管Tr6导通,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n为高电平信号。
在T3时间内,CKV1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此时,第四开关管Tr4以及第十开关管Tr10导通,第一存储电容C1存储低电平,第五开关管Tr5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Tr1与第五开关管Tr5导通,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n为高电平信号。
在T4时间内,CKV4为低电平,其他脉冲信号为高电平,由于第二存储电容C2存储低电平,使得第六开关管Tr6的控制端为低电平,第六开关管Tr6导通,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输出信号OUT1为低电平信号。
当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扫描完毕后,其输出信号OUTn作为第n-1级的第一扫描输入信号。从图6所示级联关系,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相对于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四个脉冲信号端对应接入的脉冲信号有1/4个脉冲周期的延时,所以上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OUT(i-1)相对于OUT(i)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其中,i为小于n的正整数。所以如图10所示,OUTn-1相对于OUTn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OUTn-2相对于OUTn-1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OUTn-3相对于OUTn-2有1/4个脉冲周期的移位。
当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扫描完毕后,上面各级可以前四次扫描为周期进行,即第n-5级位寄存器的与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扫描时序相同。
按照上述过程直至扫描到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时反向扫描完成。当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被扫描时,为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结束信号,完成对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反向扫描。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述驱动方法可以实现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反向扫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考图11,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2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2的边框区1。
其中,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框区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具体的,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n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其中,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图1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栅极线-第n栅极线,共n条栅极线,第i栅极线与第i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连接,i为小于n的正整数。所述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对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正向扫描,对其栅极线实现从第一栅极线到第n栅极线的扫描,也可以通过对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进行反向扫描了,对其栅极线实现从第n栅极线到第一栅极线的扫描。
参考图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另一侧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其中,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第m级栅极驱动单元,共m个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栅极线-第n+m栅极线,共n+m条栅极线。其中,m为正整数。m与n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时,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各级栅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各奇数栅极线对应连接,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各级栅极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各偶数栅极线对应连接。
图12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正向或是反向驱动时,需要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进行交错驱动,实现对栅极线的逐行扫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至第七开关管、第一存储电容、第二存储电容、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
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
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其控制端连接第三脉冲信号端;
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五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第六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一脉冲信号端;
第七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实现正向扫描或是反向扫描,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输出端、第二扫描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二移位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以及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均为PMOS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控制电路包括:
第八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扫描控制电路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
第九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
第十开关管,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四脉冲信号端;
第十一开关管,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第二脉冲信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第十开关管以及第十一开关管均为PMOS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级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6.一种驱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起始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向扫描结束信号;
或,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起始信号,
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各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
第n-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输出端传输第n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移位信号输入端,
第一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接入反向扫描结束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一脉冲信号端以及第三脉冲信号端,所述扫描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脉冲信号端以及第四脉冲信号端;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扫描控制电路接入第二脉冲信号以及第四脉冲信号,使得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的输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
为所述移位寄存器接入第一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输出端输出的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或所述第四脉冲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以及第四脉冲信号为相位差延时1/4个脉冲周期的相同脉宽的脉冲信号。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其中,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框区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另一侧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扫描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奇数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偶数行;或者,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偶数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奇数行。
CN201410474298.X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183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4298.XA CN10418321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4298.XA CN10418321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210A true CN104183210A (zh) 2014-12-03
CN104183210B CN104183210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96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4298.XA Active CN10418321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321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991A (zh) * 2015-03-03 2015-06-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goa架构液晶面板的电平移位电路及电平移位方法
CN105185335A (zh) * 2015-09-23 2015-12-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10687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WO2017020327A1 (zh) * 2015-08-04 2017-02-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WO2017020329A1 (zh) * 2015-08-04 2017-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CN106910469A (zh) * 2017-04-19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驱动方法、点灯测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935181A (zh) * 2017-05-22 2017-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
CN107591129A (zh) * 2017-09-04 2018-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扫描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8447436A (zh) * 2018-03-30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91104A (zh) * 2018-03-05 2018-09-0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8573673A (zh) * 2018-04-27 2018-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WO2019144627A1 (zh) * 2018-01-29 2019-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模组
CN112599069A (zh) * 2020-12-22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835A (zh) * 2010-08-25 2012-03-21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双向扫描驱动器及利用该双向扫描驱动器的显示设备
CN102855858A (zh) * 2012-09-03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扫描控制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及工作方法
CN103151075A (zh) * 2012-12-15 2013-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其扫描方法、显示器件
US20140118237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159999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Shift Register of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835A (zh) * 2010-08-25 2012-03-21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双向扫描驱动器及利用该双向扫描驱动器的显示设备
CN102855858A (zh) * 2012-09-03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扫描控制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及工作方法
US20140118237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159999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Shift Register of Display Device
CN103151075A (zh) * 2012-12-15 2013-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其扫描方法、显示器件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687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CN104680991A (zh) * 2015-03-03 2015-06-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goa架构液晶面板的电平移位电路及电平移位方法
CN104680991B (zh) * 2015-03-03 2017-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goa架构液晶面板的电平移位电路及电平移位方法
WO2017020327A1 (zh) * 2015-08-04 2017-02-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WO2017020329A1 (zh) * 2015-08-04 2017-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CN105185335A (zh) * 2015-09-23 2015-12-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10469B (zh) * 2017-04-19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驱动方法、点灯测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910469A (zh) * 2017-04-19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驱动方法、点灯测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935181A (zh) * 2017-05-22 2017-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
CN107591129A (zh) * 2017-09-04 2018-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扫描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WO2019144627A1 (zh) * 2018-01-29 2019-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模组
US11120762B2 (en) 2018-01-29 2021-09-14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ate driving un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gate driving circuitry and display module
CN108491104A (zh) * 2018-03-05 2018-09-0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8491104B (zh) * 2018-03-05 2021-03-2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8447436A (zh) * 2018-03-30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47436B (zh) * 2018-03-30 2019-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73673A (zh) * 2018-04-27 2018-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2599069A (zh) * 2020-12-22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2599069B (zh) * 2020-12-22 2023-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210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3210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087827B (zh) 移位寄存器
CN102708779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装置与显示装置
CN101364392B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具有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1064194B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具备该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1295481B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具有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CN104134430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700806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21358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件
CN101562046B (zh) 移位寄存器
TWI437823B (zh) 移位暫存器電路
EP2182509B1 (en) Gate driv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gate-line signals
CN102867543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CN105206244A (zh)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4700769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85065A (zh) 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03165189A (zh) 栅极移位寄存器
CN104137170A (zh) 显示装置
JP2008146079A (ja) ゲート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15446A (zh) 双向扫描的移位缓存器
WO2019061950A1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3426414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456259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栅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17124731A1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goa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1201518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栅极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