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4830A -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4830A
CN104174830A CN201410147080.3A CN201410147080A CN104174830A CN 104174830 A CN104174830 A CN 104174830A CN 201410147080 A CN201410147080 A CN 201410147080A CN 104174830 A CN104174830 A CN 104174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line
liquation
mold cavity
casting
po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70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4830B (zh
Inventor
M·格布格斯
J·法伦巴赫
T·施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 Schul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 Schul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 Schuler GmbH filed Critical L Schul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17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4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4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4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8Features with respect to supply of molten metal, e.g. ingates, circular gates, skim 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015Means for forcing the molten metal into the die
    • B22D17/2023Nozzles or shot sle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30Accessories for supplying molten metal, e.g. in 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装置(1),其具有一模具型腔(3),所述模具型腔形成一用于一铸造件(23)的中空空间。所述浇铸装置(1)具有一浇铸腔(4)用于金属熔液(2),所述浇铸腔通过一环形管道(11)与一浇注系统(5)连接,通过所述浇注系统可以使所述模具型腔(3)以熔液(2)来填充。运转材料的份额和浇注质量可以被减少。本发明同样涉及一种用于浇铸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所述浇铸装置(1),其中,所述熔液(2)能够在所述环形管道(11)中循环。所述循环造成在所述熔液(2)中的均匀热分布并且能够实现在热室中的再加热。此外,其与冻结相反作用并且能够实现周期时间缩短。

Description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装置,其具有:一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形成用于一铸造件的中空空间;一浇铸腔,用于一金属熔液;一浇注系统。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以该浇铸装置制造铸造件的浇铸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浇铸确定的熔液,尤其当熔液是金属形式时放出很多热到其周围环境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浇铸品质,必须在浇铸过程期间避免太强的冷却。为此而以具有高的速度和高压下的冷腔压铸方法来浇铸。形成所述模具型腔的压铸模具的模具填充过程在此根据铸造件的大小和其最小的壁厚的不同而典型地持续几毫秒。
为了每种熔液类型适用确定的浇口速度(Anschnittgeschwindigkeiten)和浇注系统。因为不允许超过一最大浇口速度,所以浇口面的横截面进而浇注系统的在浇铸过程之后可以实现浇注件从压铸模具分离的那个部分必须足够大地确定尺寸。该要求在面式和薄壁的铸造件的情况下引起在运转材料(Umlaufmaterial)上的高的份额,该运转材料的质量可以本身处在铸造件质量的数量级上。所述运转材料接下来又被熔融,这要求巨大的外部能量输入。
在整个填充过程期间此外必须确保:熔液在所述引导熔液的系统的任何部位上都不固化。这可以通过浇注通道的足够大的横截面来确保。大的浇铸通道但是会增加倾注质量,从而使得熔液的较大部分被损失。具有多个浇口区域的大面积铸造件或特别薄壁的铸造件因此一般需要多个浇注通道作为浇铸道,以便在模具型腔完全填充之前阻止在所述模具型腔中的固化。
为了减少运转材料量,EP 1 201 335 B1提出一种热腔压铸方法,其具有作为浇注系统的扇形或切向浇注。该浇注系统可以均匀地填充所述模具型腔,但是尤其当使用多个模具时一方面引起浇铸装置的复杂结构并且另一方面要求:必须将多个浇铸道所有单个地进行加热。在铸造件冷却期间进行薄壁的浇铸道的持续继续加热,这尤其在浇注系统如它为了大表面的构件所需要的那样而支路非常多的情况下,又与巨大的能量输入相关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善现有技术并且尤其提供用于压铸方法的浇铸装置,该装置避免了前面提到的缺点。此外,本发明的任务是发展用于金属熔液的铸造方法,该方法即使在薄壁的和大表面的构件的情况下很少地保持运转材料的份额并且同时在维持最大浇口速度的情况下最小化所需的、用于保持熔液液态的能量。
该任务通过一浇铸装置来解决,所述浇铸装置具有:一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形成一用于一铸造件的中空空间;一浇铸腔,用于一金属熔液;一浇注系统,其中,所述浇铸腔通过两个环形管道接口与一用于所述熔液的环形管道连接并且所述环形管道能够通过所述浇注系统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
所述环形管道使金属熔液直至直接地引导到所述铸造件处,从而使得通过从所述环形管道向所述铸造件分支的、相对薄的浇注通道所形成的所述浇注系统本身仅需要小的横截面和短的浇注通道。因此,所述环形管道一般明显长于浇注通道的长度;其长度经常也超过所述浇注通道长度的总和。随所述铸造件可能地在浇注通道中固化或至少冷却的材料份额被减少到一最小值上。在脱模之前在所述工具中的所需冷却功率由此明显下降。尤其必须很少地排出释放的熔液能量。
通过所述环形管道在所述模具型腔处的空间上近的引导可以不仅非常短地得出所述浇注通道,而且也可以从所述环形管道分支出相对多的浇注通道,从而使得均匀的模具填充是可行的。
当所述浇注系统的以浇注通道形式的浇铸道保持得非常短时,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浇注通道的加热。这可以实现一成本低廉的、细小分支的浇注系统,其具有多个浇注通道,这又正面地影响所述模具填充,而不必提高待中央导入的浇铸压力。
尤其对于大的、薄壁的铸造件或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的铸造件可以设置多个环形管道,这些环形管道分别具有自己的环形管道接口。替换于双重或更多重环形管道也可以设置具有可能地发生偏离的直径的环形管道分支,所述这些环形管道分支在熔液返回之前又被返回引导到主管道中或具有一自己的环形管道接口。在最后提到的情况下,排出熔液的环形管道接口的数目不再相应于输入熔液的环形管道接口的数目。随后,在环形管道的实施例上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在浇铸装置的一设计方案中,所有或一部分浇注通道具有浇铸阀。所述浇铸阀在所述浇铸过程之后使环形管道的液态熔液与铸造件侧的熔液分开,所述铸造件侧的熔液随铸造件固化。为了重新填充模具用于下个铸造件而重新打开所述一个浇铸阀或多个浇铸阀。
在所提出的浇铸装置的情况下,浇口区域直接在所述铸造件处形成,从而使得所述浇注系统的质量相对铸造件质量显得很小。在此即使在面式结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少于20%铸造件质量的浇注质量(Angussmassen)。同时可以紧凑地得到所述浇注系统。所述浇注材料可以又被用作运转材料。通过必须熔融很少的浇注材料和环形管道中的热熔液始终在模具型腔附近提供,对于浇铸周期也需要很少的时间,从而使得同步(Taktung)被改善。
所述环形管道可以具有与所述浇注通道相比相对大的直径,从而使得通过其传送的熔液的热传导损失和热辐射损失可以保持得很小。借助于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在所述环形管道中的、在所述浇铸或至少在所述铸造件在其中冷却的阶段中的循环或者说流通可以附加地减少熔液的冷却。
在适当的协调下,所述循环作为唯一的措施可以在环形管道中的运转结束之前足够抑制熔液的固化。所述熔液于是以还液态的状态达到所述浇铸腔或另一热室。由此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取消所述环形管道的外部加热。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所述环形管道能够至少区段地加热。由此确保了:即使在比较长的环形管道的情况下可靠抑制所使用的熔液的固化并且所述熔液是足够稀液状态的,以便也时间短(zeitnah)地达到距离远的浇注通道。
在第二浇铸阶段期间将环形管道以金属熔液填充并且压力加载。在各个浇铸阶段之间,熔液可以在环形管道中循环,以便返回引导到尽可能紧凑的盆如所述浇铸腔中并且在那里又被加热。为此,所述环形管道具有两个环形管道接口,所述两个环形管道接口与相同的浇铸腔连接。替代或附加于所述浇铸腔也可以设置另一热室用于熔液供给或用于熔液的中间存储。
同样能实现的是:所述环形管道以其两个接口通入到不同的热室中,其中,所述这些热室至少能够对于浇铸的该时间共同地处在压力下,即形成一共同的、彼此进行交流的系统。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管道单独基于所述浇铸压力来填充以熔液。替换地设置附加的机构,如泵器件,这些机构能够导引熔液到所述环形管道中或能够将熔液流在所述环形管道中加速。所述泵器件可以自由地在环形管道上或绕所述环形管道布置,但是优选布置在环形管道接口上进而端部侧地布置在向所述浇铸腔的过渡区域中。多个泵器件可以空间上分开地布置并且串联,以便提高泵功率。
所述这些泵器件可以在金属熔液的情况下构造为线圈。能通过线圈产生的电磁的交变场诱发导电的熔液中的涡流并且因此可以无接触地作用到所述熔液上。根据线性马达的原理可以通过感应器来实现电磁的移动场(Wanderfeld)。所述熔液形成线性马达的动子。所述磁场施加力到所述涡流上,所述涡流的强度与磁通密度的空间改变相关。所述熔液因此经历指向较小磁通密度的力。类似于作用到一固体上的、将该固体在空间上移动的洛伦兹力,将所述熔液流加速。
为了不使线圈尺寸设定变得过大,可以使用场整形器,其将力作用集中到一确定的区域上。场整形器例如构造为沿着线圈轴线被切开的导体,所述导体被加上短的电流脉冲。该短的脉冲基于趋肤效应几乎不进入到所述导体本身中并且因此能够以非常高的场强作用到近地经过流动的熔液上。
所述泵器件优选能彼此独立地控制或调节并且可以理想地将熔液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中和推送出所述环形管道。因此可以例如实现:短时地进行从两个环形管道接口出来通过所述环形管道向所述模具型腔的熔液流。由于泵器件运行的效率损失,所述泵器件附加地加热所述熔液,这是受欢迎的副作用,以便阻止熔液的提前的冷却。在另一运行形式中,所述泵器件仅加热所述熔液。
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泵器件可以将熔液也在没有浇铸活塞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中。但是尤其与一外力共同作用地,在模具更换之后的环形管道的最初的填充或再填充由此被加速进而变得容易。如果所述环形管道具有自己的加热器件,那么有利地将所述环形管道在第一次填充之前已经进行加热。
为了能够快速地填充所述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排气阀。首先处在该环形管道中的气体、保护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可以通过所述排气阀溢出。通过所述排气阀溢出的气体可以在一收集管道中进行引导,该收集管道同样可以在铸造件附近延伸并且可以构造得呈环形管道形。
类似于所述填充,所述泵器件也可以设置用于尽可能快速主动地排空所述环形管道。熔液然后不仅基于重力而流到大多位置较低的热室中,而且通过所述泵器件被主动地支持。泵方向的转换适宜地可以缩短排空时间,但不是一定需要,这是因为在同时截止所述流入情况下,该循环的维持是足够的。于是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泵器件,它们不允许方向翻转。
所述熔液到所述热室中的排空使得熔液保持温度变得容易,这是因为其可以在一紧凑的收集容器中占据有利的表面-体积比例。所述环形管道可以在排空之后被脱离(abgedockt)。
所述浇铸装置具有一浇铸腔,所述浇铸腔能够由一熔液储备装置来填充。所述浇铸腔可以水平地定向并且能够以一水平进行移动的浇铸活塞来压力加载。在该设计方案中,其可以优选地从下方填充并且能够通过一熔液阀从熔液储备装置分开。所述浇铸腔也可以竖直地定向;所述熔液阀于是优选侧向地布置并且所述浇铸活塞从下方移动到所述浇铸腔中。
所述浇铸腔具有两个环形管道接口作为所述环形管道的通入口。所述环形管道接口是两个连接通道的端部点A和B,它们在它们的背离所述浇铸腔的端部上彼此连接。整个环形管道包括所述环形管道接口以耐压的方式实施。
所述环形管道接口优选地在不同的高度上通入到所述浇铸腔中,从而使得在所述环形管道的初次填充时通过仅一个上部的环形管道接口进行排气。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两个环形管道接口在所述浇铸腔的相同的端侧上布置,以便尽可能短地实施所述环形管道的长度,避免转向件并且由此保持流动阻力小。
带有所述环形管道接口的所述浇铸腔优选地形成该压力加载系统的最低点,从而使得熔液在没有外部作用的压力的情况下倾向于返回流动到所述浇铸腔中。特别适用于此的是这样的环形管道,其具有朝所述浇铸腔方向的连续坡度。在一变型方案中这样地实施所述环形管道接口,使得能够进行所述环形管道的无残余的排空。为此直接在所述环形管道接口之后这样地布置所述环形管道,使得所述环形管道始终在所述浇铸腔水平之上延伸。
所述环形管道具有用于所述浇注通道的一个或多个耦接接口,所述耦接接口使所述环形管道与模具型腔连接。所述耦接接口同样耐压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浇铸装置的另外的功能性结合同样被提出的浇铸方法来阐释。
该任务此外通过一在使用前面提到的浇铸装置情况下的浇铸方法来解决,其中,所述熔液在所述浇铸期间或在多个浇铸过程之间在所述环形管道中循环。循环被理解为:熔液在所述环形管道中不仅局部地运动,而且也进行所述熔液的块进给(Massevorschub)。
为了确保所述循环,所述环形管道优选地如前所述那样设有泵器件。其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经受外部的热源,以便避免边缘层固化或以便在熔液运转期间确保依旧低的粘性。
所述泵器件优选如下地在所述各个浇铸阶段中工作:首先进行所述环形管道的快速的第一次填充。为此,两个泵器件将熔液从所述浇铸腔以尽可能高的功率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中。为了整体上加速所述浇铸过程,布置在所述浇铸腔和一熔液储备装置之间的熔液阀是打开的,从而使得熔液能够足够地补充流动。针对对应的铸造件所取出的熔液量的稍后的补充填充可以通过相同的熔液阀来进行。
在环形管道的填充之后,所述泵器件之一可以将熔液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中并且另外的泵器件可以将熔液推送出所述环形管道。但是优选地,所述泵器件之一将熔液以比所述另外的泵器件更大的功率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中。第二连接通道的所述泵器件同样到所述环形管道中地推送,以便可以使所述熔液流在任何部位上都不中断(abreiβen)。通过因此所建立的压力差,熔液开始在所述环形管道中进行循环。所述循环越快,功率差越大,利用该功率差来运行所述泵器件。为了优化地使用该效应,所述连接通道A也可以设有功率较高的泵器件,即这样的泵器件,该泵器件接收较高的最大功率或具有比连接通道B更高数目的泵器件。如果所述这些泵器件的连接功率相同,那么例如所述连接通道A处的泵器件以其功率的100%来运行,而连接通道B处的泵器件以其连接功率的最大50%来运行。
在不同的高度上通入的两个连接通道的情况下,位置较高的连接通道A的所述泵器件优选地以比位置较低的连接通道B的所述泵器件更高的功率来推送。
所述循环考虑整个包含到所述浇铸过程中的浇铸系统,所述浇铸系统包括所述环形管道和所述浇铸腔,所述浇铸腔借助于一浇铸活塞来加载,以便产生所需的浇铸压力。附加或替代于浇铸腔可以在所述浇铸系统中布置一热室,所述浇铸系统包含到所述循环中。通过所述循环来有利地造成熔液中的均匀热分布,从而使得即使在较长的环形管道中和在较长持续的中间阶段期间可靠地阻止固化。在所述环形管道中冷却的并且回流到所述浇铸腔中的熔液可以在那里通过热室或借助于外部的热输入而又被加热。
在第二浇铸阶段开始时,所述熔液阀闭合,并且所述浇铸腔和连接的环形管道通过一进行前移的浇铸活塞以压力来加载。为了运动所述浇铸活塞而待施加的力被优选地通过一液压驱动机组来产生,所述液压驱动机组通过一耦接装置与所述浇铸活塞处在连接中。
在第二浇铸阶段期间将模具型腔通过打开的浇铸阀以熔液来填充。设置用于填充的熔液量通过前移的浇铸活塞来后推,其中,确保了熔液阀不由所述浇铸活塞越过(überfahren)。由此,熔液在所述浇铸腔中的最小量始终保留,从而使得熔液的所述循环能够在任何时间点,尤其是在第二浇铸阶段结束之后被维持。同样可以设置:模具填充期间进行短时地从多个或所有环形管道接口到所述环形管道中的所述熔液流。
通过浇铸过程消耗的熔液可以在下次浇铸过程之前被补充填充,其方式是,所述熔液阀又被打开并且所述浇铸活塞返回移动。
在所述浇铸生产结束之后可以非常快速地排空所述环形管道。为了排空所述环形管道而设置:所有环形管道接口的泵器件可以将熔液从所述环形管道出来地首先推送到所述浇铸腔中并且通过所述打开的熔液阀推送到所述熔液储备装置中。所述连接通道这样地布置,使得来自所述熔液储备装置的熔液能够不本身通过这些连接通道排空。因此,所述环形管道可以无危险地在排空状态中被脱离。尽管如此出于安全性原因建议:熔液阀在所述脱离之前被闭合。
所述方法和所述浇铸装置根据压铸来描述,但是能够被转移到另外的浇铸方法上。原理上地,替代金属熔液也可以将非金属熔液浇铸到相应适配的浇铸装置中。
附图说明
随后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浇铸装置和用于运行所述浇铸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工作方法。在各个图中:
图1在纵向截面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浇铸装置的第一部分,其具有用于熔液的环形管道和一模具型腔;
图2示出了浇铸装置的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部分的横截面,沿环形管道接口的方向;
图3示出了浇铸装置的第二部分的纵向截面图,该第二部分具有浇铸腔和两个环形管道接口;以及
图4示出了浇铸装置的在图3中示出的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其具有熔液储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用于镁熔液或铝熔液那样的金属熔液的压铸的浇铸装置1的一部分。熔液2由一熔液储备装置7通过一能借助于一熔液阀19截止的输入管道8被导引到一浇铸腔4中。所述浇铸腔4水平地定向并且能够通过一液压式运动的、在水平线上前移的浇铸活塞6(图3)压力加载。在与浇铸活塞6对置的端侧10上,所述浇铸腔4具有刚好两个环形管道接口A和B,这两个环形管道接口形成所述环形管道11的端部。
如图1所示那样,所述环形管道11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附近引导并且通过两个基本上平行延伸的、耐压的连接通道12、13来形成。所述连接通道12、13在环形管道接口A和B中通入所述浇铸腔4中,其中,所述环形管道接口A布置在环形管道接口B之上。所述连接通道12、13在它们的背离所述浇铸腔4的端部14上彼此连接。为了减少流动阻力,所述连接通道12、13实施为基本上直的管道并且以所述背离的端部14在纵向截面中具有U型面。
在所述环形管道接口A和B的端部侧上布置有形式为线圈的泵器件21、22,它们可以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运行。在第一运行形式“前进”中,所述泵器件21、22推送金属熔液2到所述环形管道11中,在第二运行形式“后退”中,所述泵器件对熔液2的进入相反作用或将所述熔液推送出所述环形管道11,并且在第三运行形式中,所述泵器件加热所述熔液2并且不发挥推送作用。
熔液2可以通过两个连接通道12、13离开所述浇铸腔4并且通过多个形成一浇注系统5的浇注通道17流到所述模具型腔3中,所述浇注通道能够通过浇铸阀18截止。所述模具型腔3本身通过两个铸造模具半壳15、16形成并且以公知的方式通过待制造的压铸件23的以收缩率(Schwindmaβ)放大的阴模来形成。两个铸造模具半壳15、16具有一分开面9,用于稍后卸取所述铸造件23。因为所述浇注通道17仅与所述模具型腔3和所述环形管道11连接并且不直接与所述浇铸腔4连接,所以所述熔液2因此必须首先被导引到所述环形管道11中,以便达到所述模具型腔3中。
所述模具型腔3具有薄壁的、面式的并且复合的结构以及明显不同直径的区域。为了快速和均匀地填充,根据铸造件不同而在环形管道11的不同的位置上布置多个浇注通道17。各个浇注通道17根据模具型腔3的结构而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同的直径,它们这样地彼此协调,使得实现所述模具型腔3的优化的填充过程。
在图1至图4中示出的浇铸装置的运行分成六个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原始调节(Aufgangsstellung)中,构造为浇铸腔4的热室是空的并且是预加热的。所述熔液阀19和排出塞24闭合,通过它们能够排空所述输入管道8。根据熔液类型的不同而以保护气体来运行浇铸装置1。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借助于未示出的配量匙或配量炉(同样未示出)以一熔液量来填充,该熔液量相应于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熔液水平H。所述熔液水平H这样测定,使得在带有连接的输入管道8的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熔液体积至少相应于如下引导熔液的系统的体积和铸造件23的体积加上铸造批量,所述系统包括浇铸腔4、环形管道11、浇注系统5。所述铸造批量相应于铸造件的预期数目的体积,即至少一个所需的铸造件,因此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熔液水平H最小还处在所述浇铸腔4之上,而不给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输入其他熔液2。由此能够将所述浇铸腔4单独地通过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熔液2的静液压压力来填充。
通过熔液阀19的打开,重力造成所述浇铸腔4以熔液2来填充。所述浇铸腔4的排气可以通过上环形通道A来进行,所述上环形通道具有一排气阀20,所述排气阀能够在该时间点打开。随着熔液阀19的打开,所述泵器件21、22在“后退”运行模式中运行,从而使得所述熔液2在到连接通道12、13中的环形管道接口A和B处的溢流尽管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始终较高的熔液水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所述浇铸腔4被完全地第一次填充,那么所述熔液水平降到高度H最大。为了结束第一次填充的该阶段而将所述熔液阀19截止。
在衔接第一阶段的第二阶段中进行所述环形管道11的填充。所述环形管道11通过所述排气阀20来排气,直至其抽空。所述浇铸阀18在此闭合。在所述排气之后将排气阀20闭合并且将所述熔液阀19打开,其中,所述泵器件21、22被切换到“前进”方向。所述环形管道11由此快速地以来自熔液储备装置7的熔液2填充以直至5bar的压力。一旦所述环形通道11完全填充,所述环形管道接口B的泵器件22切换到大致20%“前进”的功率上,而所述环形管道接口A处的泵器件21继续以100%“前进”推送。通过由此所建立的压力差,熔液2开始在所述环形管道11中循环并且持续地在带有连接的浇铸腔4的环形管道11中运转。环形管道11在该状态下的排空被排除。在第二阶段结束之后,所述浇铸装置准备用于模具填充过程(第三阶段)。
在该第三阶段中闭合所述熔液阀19并且由此将浇铸腔4与熔液储备装置7分开。由此可以通过浇铸驱动机组来建立压力并且通过浇铸活塞6导入到所述浇铸腔4和环形管道11中。通过打开所述浇铸阀18来进行倾注,其中,所需的熔液量通过所述浇铸活塞6来后推。通过熔液2流出到所述模具型腔3中,所述熔液2现在不仅通过环形管道接口A,而且通过环形管道接口B流动。为了相反作用于环形管道11中的太高的流动速度,所述环形管道接口B的泵器件22可以短时地在模具填充期间以较大“前进”功率来运行,但是总是还以小于环形管道接口A处的泵器件21的功率,从而使得所述运转连接进而所述循环保留获得。在模具填充过程结束之后将浇铸阀18闭合,且所述铸造块23能够冷却。
在铸造块23固化期间,浇铸腔4被准备用于新的模具填充过程。在该第四阶段中,所述浇铸活塞6移动到其原始位置中,其中,所述熔液阀19打开。由此,熔液2被抽吸出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这通过熔液储备装置7中的熔液柱的静液压压力来支持。在浇铸腔4的该补充装载期间,环形管道11中的运转连接保留存在。如果所述浇铸腔4完全填充,那么以更新的模具型腔3来进行另一模具填充过程。
熔液量的精确配量是需要的:因此模具型腔3一方面完全填充并且另一方面然后产生的挤压残余不爆裂;以便始终在所述浇铸腔4之上保持最小熔液水平H最小,因此能够将所述浇铸腔始终完全填充。所述熔液储备装置中的熔液水平在第三和第四这两个阶段期间因此总是保持在H最小和H最大之间。H最小和H最大之间的通过箭头25来示出的高度差相应于用于一个或多个铸造件23的可能的卸取体积。熔液储备装置7的补充填充可以根据浇铸装置1的不同而在第三阶段、在随后的第四阶段中或在第五阶段之后才进行。
当所有模具填充过程结束之后不应当制造其它铸造件23时,进行所述环形管道11的作为第五阶段的排空。为此,在浇铸阀18闭合的情况下将两个泵器件21、22在“后退”方向上运行并且将熔液阀19打开,从而使得熔液2通过泵器件21、22被泵送到引向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的输入管道8中。如果所述环形管道11被排空,那么该环形管道通过闭合所述熔液阀19与熔液储备装置7分开并且可以从模具型腔3去耦接并且移出该挤压机(Presse)。
在第五阶段结束前提下的第六阶段中,所述浇铸腔4也没有熔液2,从而使得没有熔液2再保留在所述浇铸装置1的热室中。为此,所述熔液储备装置7通过一排出塞24来排空。在熔液储备装置7排空之后或在其排空期间将熔液阀19打开,从而使得熔液2也可以从浇铸腔4出来地通过输入管道8和排出塞24流到未示出的坩埚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浇铸装置
2      熔液
3      模具型腔
4      浇铸腔
5      浇注单元
6      浇铸活塞
7      熔液储备装置
8      输入管道
9      分开面
10     浇铸腔的端侧
11     环形管道
12     (上)连接通道
13     (下)连接通道
14     端部
15     铸造模具半壳
16     铸造模具半壳
17     浇注通道
18     浇铸阀
19     熔液阀
20     排气阀
21     泵器件
22     泵器件
23     铸造件
24     排出塞
25     箭头
A      上环形管道接口
B      下环形管道接口
H最小  最小熔液水平
H最大  最大熔液水平
H    伴随空的环形管道的熔液水平

Claims (10)

1.浇铸装置(1),具有:
-一模具型腔(3),所述模具型腔形成一用于一铸造件(23)的中空空间;
-一浇铸腔(4),用于一金属熔液(2);以及
-一浇注系统(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铸腔(4)通过两个环形管道接口(A、B)与一用于所述熔液(2)的环形管道(11)连接,其中,所述环形管道(11)能够通过所述浇注系统(5)与所述模具型腔(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5)具有多个浇注通道(17),所述浇注通道使所述环形管道(11)与所述模具型腔(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5)具有一浇铸阀(18),用于使所述环形管道(11)中的所述熔液(2)与所述熔液(2)的在所述模具型腔(3)中固化的部分分开。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区段地加热所述环形管道(1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11)具有一排气阀(2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管道接口(A、B)上布置有泵器件(21、22),所述熔液(2)能够通过所述泵器件推送到所述环形管道(11)中或推送出所述环形管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腔(4)布置在所述环形管道(11)的最低点上。
8.用于浇铸的方法,所述方法借助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浇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2)在所述浇铸期间或在多个浇铸过程之间在所述环形管道(11)中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具填充期间,短时地使熔液(2)通过两个环形管道接口(A、B)从所述浇铸腔(4)流到所述环形管道(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铸过程结束之后,保留在所述环形管道(11)中的所述熔液(2)被排空到所述浇铸腔(4)中。
CN201410147080.3A 2013-05-27 2014-04-14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4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05433.1 2013-05-27
DE102013105433.1A DE102013105433B3 (de) 2013-05-27 2013-05-27 Gießvorrichtung mit einer Ringleitung und Gießverfah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4830A true CN104174830A (zh) 2014-12-03
CN104174830B CN104174830B (zh) 2019-03-26

Family

ID=5062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70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4830B (zh) 2013-05-27 2014-04-14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87907B2 (zh)
EP (1) EP2835192B1 (zh)
CN (1) CN104174830B (zh)
DE (1) DE102013105433B3 (zh)
ES (1) ES2725355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773A (zh) * 2017-01-17 2019-08-30 尼玛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铸造形状复杂的铸件的铸模以及此种铸模的应用
CN11282824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陈迪 一种基于金属铸造模具的浇筑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5388A1 (de) 2014-03-24 2015-09-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Druckgießen eines metallischen Bauteil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3093A (en) * 1977-11-17 1981-01-06 Caterpillar Tractor Co. Method of making an insulated manifold with double cast walls
US20040191097A1 (en) * 2001-06-06 2004-09-30 Kenichi Nakagawa Molten metal feeder
US20050069438A1 (en) * 2001-12-28 2005-03-31 Baumgartner Heinrich Georg Hydraulic device for pumping molten metal and/or controlling a molten metal flow
JP2006026740A (ja) * 2004-06-17 2006-02-02 Toshiba Mach Co Ltd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真空制御装置および真空ダイカスト方法
US6997231B1 (en) * 1999-04-01 2006-02-14 Buhler Druckguss Ag Method for vacuum diecasting and diecasting mould
CN101954470A (zh) * 2010-11-01 2011-01-26 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压铸机真空压铸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90672B (de) * 1964-09-19 1969-03-13 Mahle Werk Gmbh Druckgiessform
DE19606806C2 (de) 1996-02-23 1998-01-22 Kurt Dipl Ing Detering Vorrichtung zum Thixoforming
EP1201335B1 (de) * 2000-10-31 2006-05-31 Oskar Frech GmbH + Co. KG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Druckgussteilen, insbesondere aus NE-Metallen
JP4776819B2 (ja) 2001-07-04 2011-09-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鋳造方法及び鋳造用金型
CN101175591B (zh) 2005-05-19 2012-03-14 麦格纳国际公司 受控压力铸造方法
DE102008052062A1 (de) 2008-10-17 2010-04-22 Dr.Ing.H.C.F.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ahmenartigen Strukturbauteils
DE102011050149A1 (de) 2010-11-17 2012-05-24 Ferrofacta Gmbh Druckgussdüse und Druckgussverfahren
DE102013101962B3 (de) 2013-02-27 2014-05-22 Schuler Pressen Gmbh Gießvorrichtung und Gießverfahren
DE102013105435B3 (de) 2013-05-27 2014-07-10 Schuler Pressen Gmbh Gießventil mit einem Nachverdichtungskolb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3093A (en) * 1977-11-17 1981-01-06 Caterpillar Tractor Co. Method of making an insulated manifold with double cast walls
US6997231B1 (en) * 1999-04-01 2006-02-14 Buhler Druckguss Ag Method for vacuum diecasting and diecasting mould
US20040191097A1 (en) * 2001-06-06 2004-09-30 Kenichi Nakagawa Molten metal feeder
US20050069438A1 (en) * 2001-12-28 2005-03-31 Baumgartner Heinrich Georg Hydraulic device for pumping molten metal and/or controlling a molten metal flow
JP2006026740A (ja) * 2004-06-17 2006-02-02 Toshiba Mach Co Ltd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真空制御装置および真空ダイカスト方法
CN101954470A (zh) * 2010-11-01 2011-01-26 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压铸机真空压铸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773A (zh) * 2017-01-17 2019-08-30 尼玛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铸造形状复杂的铸件的铸模以及此种铸模的应用
CN11282824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陈迪 一种基于金属铸造模具的浇筑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45825A1 (en) 2014-11-27
US9687907B2 (en) 2017-06-27
CN104174830B (zh) 2019-03-26
ES2725355T3 (es) 2019-09-23
DE102013105433B3 (de) 2014-05-22
EP2835192B1 (de) 2019-03-06
EP2835192A1 (de)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15476B1 (en) Casting of light metal alloys
US683009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diecast parts, particularly made of nonferrous metals
CN1325199C (zh) 横向浇注注射成形设备及其控制熔体流动的方法
CN104174830A (zh) 具有环形管道的浇铸装置和浇铸方法
MX2011005066A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colar una pieza colada a partir de un fundido metalico.
JP2021505393A (ja) 横型給湯縦射出のコールドチャンバーダイカストマシン及びスクイズキャスティング法
JP2007260687A (ja)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半溶融成形方法および半溶融成形装置
CN113399641B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度压铸成型方法
CN101108413A (zh) 冷室压射套筒内的半固态材料成形
CN112296309B (zh) 一种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铝合金5g通信基站机箱壳体件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98275A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金属类液态成型设备及工艺方法
CN215845609U (zh) 一种定量下料的卧式压铸机
JP2020533182A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注型用金型及び装置
JP5566382B2 (ja) キャスティング装置
CN101296769A (zh) 压铸方法及压铸装置
CN105828974B (zh) 用于制造铸造型芯的方法以及铸造型芯
CN105848809B (zh) 用于压铸金属构件的装置
JP2000504632A (ja) チクソ成形装置
CN106079335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变温循环系统和变温循环方法
CN108778566A (zh) 压铸喷嘴系统
CN103706779A (zh) 铝合金重力铸造燃气加热分段控制模具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27998A (zh) 双金属复层管材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JP2011147973A (ja) 加圧鋳造装置及び加圧鋳造方法
US3461946A (en) Method of die casting
CN109986057B (zh) 一种铝合金制成的家用空调截止阀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