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773A -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773A
CN104169773A CN201380013095.4A CN201380013095A CN104169773A CN 104169773 A CN104169773 A CN 104169773A CN 201380013095 A CN201380013095 A CN 201380013095A CN 104169773 A CN104169773 A CN 104169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bject side
side lens
mention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30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773B (zh
Inventor
山崎真辉
杉山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99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0622A/zh
Priority to CN201710309990.0A priority patent/CN106970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2B13/14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with corrections for use in multiple wavelength bands, such as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e.g. FLIR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Abstract

摄像透镜(1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11)、负焦度的第二透镜(12)、正焦度的第三透镜(13)、以及正焦度的第四透镜(14)。第四透镜(14)是由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17)和正焦度的像侧透镜(18)构成的接合透镜。粘接物体侧透镜(17)和像侧透镜(18)的树脂粘接剂层B1在光轴上的厚度为20μm以上,在将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时,满足Sg1H≤Sg2H。由于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间隔宽扩,所以不会在接合面发生损伤,粘接作业容易。此外,由于能够完成预先考虑到树脂粘接剂层B1的厚度的设计,所以能够修正诸像差。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并且第四透镜为接合透镜的摄像透镜以及搭载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为了以较少的枚数的透镜来修正色差等的诸像差而搭载接合透镜的摄像透镜。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透镜构成为,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第四透镜为接合透镜。在该文献中,构成第四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接合面、即构成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和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均是非球面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4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接合透镜通过由丙烯系的树脂粘接剂接合两枚透镜(物体侧透镜以及像侧透镜)来构成。另外,在接合透镜中,要求将由树脂粘接剂形成于两枚透镜之间的树脂粘接剂层尽可能薄地形成,一般地,树脂粘接剂层的厚度尺寸为5~10μm。这是因为如果树脂粘接剂层变厚,则与设计时的摄像透镜的光学特性的模拟相比,会发生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位移这样的弊端。
这里,为了更好地修正诸像差,考虑到将成为接合面的物体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各面做成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但是,如果在使接合面的形状相互不同时减薄树脂粘接剂层,则在粘接作业中致使这些接合面相互接触,在各接合面发生损失的危险性提高。另外,如果为了减薄树脂粘接剂层而将各透镜的接合面的间隔变窄,则树脂粘接剂不会蔓延到这些接合面之间,存在导致在物体侧透镜和像侧透镜之间残留气泡的情况。
鉴于这些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由包含容易制造的接合透镜在内的四枚透镜构成的高析像度的摄像透镜。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
上述第四透镜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并具备粘接上述物体侧透镜和上述像侧透镜的树脂粘接剂层,
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上述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分别成为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
在将光轴上的上述粘接剂树脂层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有效直径上的高度H中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在上述高度H中的上述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
20μm≤D    (1)
Sg1H≤Sg2H  (2)。
根据本发明,作为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成为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其结果,由于能够容易地利用接合透镜来修正色差等的诸像差,所以能够实现摄像透镜的高析像度化。另外,由于满足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所以能够使成为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的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和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之间的粘接剂树脂层的厚度尺寸、即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接合面的间隔变得宽扩。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粘接两枚透镜的粘接作业中致使接合面相互接触而使各接合面发生损伤的情况。另外,由于接合面的间隔宽扩,所以在接合面之间树脂粘接剂容易蔓延,能够防止在两枚透镜之间残留气泡。因此,接合透镜的制造变得容易。而且,由于能够预先使构成接合透镜的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在光轴上的间隔为20μm以上地进行摄像透镜的设计,所以能够进行考虑到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的设计,并且能够根据设计抑制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此外,下垂量是指在以包含透镜面与光轴的交点并与光轴正交的平面为基准面时,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从基准面到透镜面的在光轴方向的距离。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在利用可见光线的摄影和利用近红外线的摄影时,能够防止或者抑制焦点偏移。因此,例如能够搭载在进行利用800nm~1100nm的频带的光线等的包含850nm的波长的近红外线的摄影和利用可见光线的摄影的摄像装置等上。此外,可见光线是指波长为400nm以上且不足700nm范围的光线。
在本发明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D≤100μm  (3)。
如果这样的话,便能够将起因于物体侧透镜与像侧透镜的间隔变宽扩的切线面中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收纳于能够修正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时,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9≤Rs/f≤1.3  (4)。
如果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则由于接合面的曲率变大,所以与像侧透镜的接合变得不容易,对接合透镜进行接合的作业性变低。如果高于条件式(4)的上限值,则很难进行色差的修正。
在本发明中,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上述物体侧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1、将上述像侧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2时,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3.0≤(f41/f42)/f≤-1.5  (5)。
如果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则很难取得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平衡,导致图像的周边部分的析像度的降低。另外,如果高于条件式(5)的上限值,则很难进行色差的修正。这里,条件式(5)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是考虑到在将包含850nm波长的频带的近红外线用于摄像的情况的轴上的色差以及倍率色差的值,在利用可见光线的场合,期望其下限值为-2.5。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摄像透镜为广角透镜,上述第一透镜为在物体侧透镜面具备凸形状的弯月透镜,上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透镜面具备凹形状,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具备凸形状,在将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上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R31≤|R32|  (6)。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本发明的摄像透镜成为半视场角为80°以上的广角透镜。
在本发明中,为了良好地修正色差,期望上述第一透镜、上述第二透镜、以及上述像侧透镜的阿贝数为40以上,上述第三透镜以及上述物体侧透镜的阿贝数为31以下。
其次,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摄像透镜、和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焦点位置的摄像元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实现摄像透镜的高析像度化,所以通过搭载像素数多的摄像元件,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实现高析像度化。
此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摄像透镜、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焦点位置的摄像元件、以及透射包含850nm的波长的频带的近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线的光学滤波器,上述光学滤波器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物体侧或者上述摄像透镜与上述摄像元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在摄像透镜中,可防止或者抑制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红外区(infrared region)的规定频带的光线的摄影时发生焦点偏移。因此容易构成使用摄像透镜并利用了近红外线和可见光线的摄像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接合面成为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所以使用接合透镜修正色差等的诸像差变得容易,能够实现摄像透镜的高析像度化。此外,由于满足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所以在粘接两枚透镜的粘接作业中,能够防止或者抑制使接合面相互接触进而在各接合面发生损伤的情况。此外,在接合面之间树脂粘接剂容易蔓延,能够防止气泡残留在两枚透镜之间。因此,接合透镜的制造变得容易。而且,由于能够进行预先使构成接合透镜的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在光轴上的间隔为20μm以上的摄像透镜的设计,所以能够根据该设计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发生焦点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2是下垂量的说明图。
图3A是图1的摄像透镜的纵像差图。
图3B是图1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3C是图1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3D是图1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4是图1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6A是图5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6B是图5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6C是图5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6D是图5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7是图5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8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9A是图8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9B是图8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9C是图8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9D是图8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10是图8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1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12A是图11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12B是图11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12C是图11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12D是图11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13是图11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14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15A是图14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15B是图14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15C是图14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15D是图14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16是图14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图。
图17是搭载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说明图。
图18是参考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19A是图18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19B是图18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19C是图18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19D是图18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20是参考例2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21A是图20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21B是图20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21C是图20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21D是图20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图22是参考例3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
图23A是图22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差图。
图23B是图22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23C是图22的摄像透镜的像面弯曲图。
图23D是图22的摄像透镜的畸变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1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1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1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1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1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14。在第三透镜13和第四透镜14之间配置有光阑15,在第四透镜1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16。成像面I1位于从平板玻璃1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1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1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18构成的接合透镜。物体侧透镜17和像侧透镜1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在物体侧透镜17与像侧透镜18之间形成有树脂粘接剂层B1。
第一透镜11是物体侧透镜面11a朝向物体侧突出的弯月透镜(凹凸透镜)。第一透镜11的物体侧透镜面11a以及像侧透镜面11b分别具备正曲率。
第二透镜12的物体侧透镜面12a具备负曲率,像侧透镜面12b具备正曲率。因此,物体侧透镜面12a具备朝向光轴L1向像侧凹入的凹形状的曲面部分,像侧透镜面12b具备朝向光轴L1向物体侧凹入的凹形状的曲面部分。物体侧透镜面12a以及像侧透镜面12b成为非球面形状。
第三透镜13的物体侧透镜面13a具备正曲率,像侧透镜面13b具备负曲率。因此,物体侧透镜面13a具备朝向光轴L1向物体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像侧透镜面13b具备朝向光轴L1向像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第三透镜13的物体侧透镜面13a以及像侧透镜面13b成为非球面形状。
第四透镜14的物体侧透镜17的物体侧透镜面17a具备正曲率,像侧透镜面17b具备正曲率。因此,物体侧透镜面17a具备朝向光轴L1向物体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像侧透镜面17b具备朝向光轴L1向物体侧凹入的凹形状的曲面部分。物体侧透镜17的物体侧透镜面17a以及像侧透镜面17b成为非球面形状。
第四透镜14的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具备正曲率,像侧透镜面18b具备负曲率。因此,物体侧透镜面18a具备朝向光轴L1向物体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像侧透镜面18b具备朝向光轴L1向像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以及像侧透镜面18b成为非球面形状。
这里,成为物体侧透镜17和像侧透镜18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和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做成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此外,在将光轴L1上的树脂粘接剂层B1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光轴L1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下垂量(凹下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时,本例的摄像透镜10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另外,下垂量是指在以包含透镜面与光轴L1的交点并与光轴L1正交的平面为基准面时,在与光轴L1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从基准面到透镜面的在光轴L1方向的距离。图2是下垂量的说明图,S1表示相对于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基准面,S2表示相对于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基准面。
20μm≤D   (1)
Sg1H≤Sg2H (2)
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规定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与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之间的树脂粘接剂层B1的厚度尺寸、即成为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与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间隔。
本例的摄像透镜10由于满足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所以能够加宽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与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间隔。因此,在粘接物体侧透镜17和像侧透镜18的粘接作业中,能够防止或者抑制使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和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相互接触而使各透镜面发生损伤的情况。此外,由于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与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的间隔宽扩,所以在这些透镜面的之间树脂粘接剂容易蔓延,能够防止气泡残留在两枚透镜之间。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10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D≤100μm  (3)。
条件式(3)用于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增大。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值,则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变大,修正变得困难。在本例中,由于D=20μm,所以能够利用设计来修正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而且,在将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时,本例的摄像透镜10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9≤Rs/f≤1.3  (4)。
如果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则由于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的曲率变大,所以与像侧透镜18的接合变得不容易,将接合透镜进行接合的作业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超过条件式(4)的上限值,则色差的修正变得困难。在本例中,由于Rs/f=1.077,所以接合透镜的接合容易,色差被良好地修正。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物体侧透镜1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1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本例的摄像透镜10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3.0≤(f41/f42)/f≤-1.5  (5)
如果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则很难取得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平衡,导致图像的周边部分的析像度的降低。此外,如果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值,则很难进行色差的修正。在本例中,由于(f41/f42)/f=-1.54,所以能够抑制析像度的降低,并且能良好地修正色差。
这里,本例的摄像透镜10在将第三透镜13的物体侧透镜面1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13的像侧透镜面1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R31=3.573,R32=-5.766,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R31≤|R32|  (6)。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10使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以及像侧透镜1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13以及物体侧透镜1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1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99.4°
L=16.089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1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1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1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1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1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1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155mm
f1=-8.193mm
f2=-2.685mm
f3=4.126mm
f4=3.275mm
f41=-3.351mm
f42=1.885mm
接下来,表1A表示摄像透镜1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1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15,12面以及13面是平板玻璃1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另外,10面的Nd(折射率)以及的vd(阿贝数)的值表示树脂粘接剂层B1的值。
(表1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7.158 1.000 1.77250 49.6
2 4.506 2.903
3* -56.607 1.415 1.53461 56.0
4* 1.485 1.595
5* 3.573 2.087 1.58246 30.1
6* -5.766 0.866
7 无穷大 0.923
8* 3.465 0.500 1.63494 24.0
9* 1.244 0.020 1.50000 50.0
10* 1.251 2.107 1.53461 56.0
11* -2.145 1.000
12 无穷大 0.600 1.51680 64.2
13 无穷大 1.074
接下来,表1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1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1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第11面
K -2.84625E+01 -1.40499E+00 -5.08590E+00 0.00000E+00 1.31742E+00 -5.22053E-01 -5.18954E-01 -5.07127E-01
A4 -7.73159E-04 9.48358E-03 1.29842E-02 1.24404E-02 -1.27224E-02 2.05512E-03 1.55213E-02 2.38843E-02
A6 8.83607E-06 8.23544E-04 7.37044E-04 -2.28103E-03 1.37903E-03 -2.12211E-02 -2.25983E-02 -2.51814E-03
A8 8.27198E-07 2.00365E-04 -8.09568E-05 9.57643E-04 0.00000E+00 -5.63452E-03 -8.00738E-03 1.41188E-03
A10 -2.49701E-08 -3.23758E-05 1.68861E-05 -9.26933E-05 0.00000E+00 4.54812E-03 4.55649E-03 -2.09677E-04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2.05962E-06 0.00000E+00 0.00000E+00 -9.87494E-04 -7.63457E-04 3.07858E-05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1.16261E-05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另外,在将Y设定为下垂量、将c设定为曲率半径的倒数、将K设定为圆锥系数、将h设定为光线高度、将4次、6次、8次、10次、12次、14次、16次的非球面系数分别设定为A4、A6、A8、A10、A12、A14、A16时,透镜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状由下式表示。
(数学式1)
Y ( h ) = ch 2 1 + 1 - ( K + 1 ) c 2 h 2 + A 4 h 4 + A 6 h 6 + A 8 h 8 + A 10 h 10 + A 12 h 12 + A 14 h 14 + A 16 h 16
(作用效果)
图3A~图3D分别是摄像透镜1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在图3A的纵像差图中,横轴表示光线与光轴L1相交的位置,纵轴表示在光瞳半径上的高度。在图3B的横像差图中,横轴表示入射光瞳坐标,纵轴表示像差量。在图3A、图3B中,表示关于波长不同的多个光线的模拟结果。在图3C的像面弯曲图中,横轴表示光轴L1方向的距离,纵轴表示像的高度。在图3C中,S表示径向面的像面弯曲像差,T表示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像差。在图3D的畸变像差图中,横轴表示像的畸变量,纵轴表示像的高度。
如图3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1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3B所示,抑制色渗出。此外,图3A、图3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能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3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1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因此,摄像透镜10成为高析像度。
这里,在本例中,预先使物体侧透镜17的像侧透镜面17b以及像侧透镜18的物体侧透镜面18a在光轴L1上的间隔为20μm来设计摄像透镜10。因此,在设计时,能够考虑由于树脂粘接剂层B1变厚而发生的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因此,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10,如图3C所示,可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接下来,图4是摄像透镜10的球面像差图,实线表示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球面像差图的横轴是光线与光轴相交的位置,纵轴是在光瞳半径上的高度。如图4所示,在摄像透镜10中,修正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的球面像差,在可见光线下的摄影时和近红外线下的摄像时,无需进行对焦。即、在本例的摄像透镜10中,在使用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抑制发生焦点偏移。另外,在将第四透镜14由不是接合透镜的一枚透镜构成的情况下,很难平衡良好地修正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和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的双方,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很难不发生焦点偏移。
(实施例2)
图5是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5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2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2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2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2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24。在第三透镜23与第四透镜24之间配置有光阑25,在第四透镜2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26。成像面I2位于从平板玻璃2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2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2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28构成的接合透镜。物体侧透镜27和像侧透镜2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在物体侧透镜27与像侧透镜28之间形成有树脂粘接剂层B2。构成本例的摄像透镜20的各透镜的形状由于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对应的各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2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97.6°
L=15.598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f、将第一透镜2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2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2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2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2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2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141mm
f1=-8.378mm
f2=-2.600mm
f3=4.060mm
f4=3.199mm
f41=-3.520mm
f42=1.829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20在将光轴L2上的树脂粘接剂层B2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光轴L2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27的像侧透镜面2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27的像侧透镜面2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28的物体侧透镜面2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27的像侧透镜面2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23的物体侧透镜面2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23的像侧透镜面2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1)~(6),条件式(1)、(3)~(6)的各值如下。
20μm≤D=20μm       (1)
Sg1H≤Sg2H            (2)
D=20μm≤100μm      (3)
0.9≤Rs/f=1.112≤1.3 (4)
-3.0≤(f41/f42)/f=-1.69≤-1.5  (5)
R31=3.428≤|R32|=|-5.958|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20使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以及像侧透镜2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23以及物体侧透镜2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接下来,表2A表示摄像透镜2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2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25,12面以及13面是平板玻璃2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为毫米。另外,第10面的Nd(折射率)以及的vd(阿贝数)的值表示树脂粘接剂层B2的值。
(表2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6.082 1.000 1.77250 49.6
2 4.490 2.831
3* -52.186 1.348 1.53461 56.0
4* 1.441 1.594
5* 3.428 2.037 1.58246 30.1
6* -5.958 0.829
7 无穷大 0.909
8* 3.388 0.500 1.63494 24.0
9* 1.269 0.020 1.50000 50.0
10* 1.270 1.785 1.53461 56.0
11* -2.169 1.000
12 无穷大 0.800 1.51680 64.2
13 无穷大 0.946
接下来,表2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2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2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第11面
K -4.85524E+01 -1.34758E+00 -5.03141E+00 0.00000E+00 1.36928E+00 -4.83880E-01 -4.77306E-01 -5.52365E-01
A4 -6.08537E-04 1.01062E-02 1.36480E-02 1.41031E-02 -1.15999E-02 5.41293E-03 9.13101E-03 2.11256E-02
A6 1.09398E-05 6.68407E-04 6.11024E-04 -2.61724E-03 1.63819E-03 -1.93570E-02 -1.66609E-02 -1.21540E-03
A8 3.28794E-07 1.40973E-04 -1.03327E-04 8.52922E-04 0.00000E+00 -4.66595E-03 -8.41125E-03 1.48351E-03
A10 -1.20383E-08 -3.09290E-05 1.60209E-05 -7.04918E-05 0.00000E+00 4.64886E-03 5.56732E-03 -2.54428E-04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1.74143E-06 0.00000E+00 0.00000E+00 -9.51682E-04 -8.11428E-04 2.89948E-05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1.92218E-05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作用效果)
图6A~图6D分别是摄像透镜2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6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2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6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6A、图6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6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2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因此,摄像透镜20成为高析像度。
此外,在本例中,预先使物体侧透镜27的像侧透镜面27b以及像侧透镜28的物体侧透镜面28a在光轴L2上的各间隔为20μm以上来设计摄像透镜20。因此,在设计时,能够考虑由于树脂粘接剂层B2变厚发生的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因此,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20,如图6C所示,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接下来,图7是摄像透镜20的球面像差图,实线表示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横轴是光线与光轴相交的位置,纵轴是光线入射到光学系统的高度。如图7所示,在摄像透镜20中,可修正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的球面像差,在可见光线下的摄影时和近红外线下的摄像时无需进行对焦。即、在本例的摄像透镜20中,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抑制发生焦点偏移。
(实施例3)
图8是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8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3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3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3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3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34。在第三透镜33与第四透镜34之间配置有光阑35,在第四透镜3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36。成像面I3位于从平板玻璃3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3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3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38构成的接合透镜。物体侧透镜37和像侧透镜3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在物体侧透镜37与像侧透镜38之间形成树脂粘接剂层B3。构成本例的摄像透镜30的各透镜的形状由于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对应的各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3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96.0°
L=12.637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3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3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3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3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3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4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0.847mm
f1=-5.553mm
f2=-1.712mm
f3=2.742mm
f4=2.317mm
f41=-2.670mm
f42=1.493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30在将光轴L3上的树脂粘接剂层B3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光轴L3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37的像侧透镜面3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37的像侧透镜面3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38的物体侧透镜面3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37的像侧透镜面3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33的物体侧透镜面3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33的像侧透镜面3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1)~(6),条件式(1)、(3)~(6)的各值如下。
20μm≤D=20μm       (1)
Sg1H≤Sg2H            (2)
D=20μm≤100μm      (3)
0.9≤Rs/f=1.103≤1.3 (4)
-3.0≤(f41/f42)/f=-2.11≤-1.5  (5)
R31=1.824≤|R32|=|-8.292|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30使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以及像侧透镜3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33以及物体侧透镜3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接下来,表3A表示摄像透镜3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3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35,12面以及13面是平板玻璃3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另外,第10面的Nd(折射率)以及的vd(阿贝数)的值表示树脂粘接剂层B3的值。
(表3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5.167 1.000 1.77250 49.6
2 3.248 2.137
3* -82.115 1.192 1.53461 56.0
4* 0.930 0.833
5* 1.824 1.754 1.58246 30.1
6* -8.292 1.047
7 无穷大 0.267
8* 2.522 0.500 1.63232 23.3
9* 0.934 0.020 1.50000 50.0
10* 0.985 1.881 1.53461 56.0
11* -1.407 1.000
12 无穷大 0.300 1.51680 64.2
13 无穷大 0.707
接下来,表3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3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3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第11面
K- 3.60256E+02- 1.06928E+00- 1.33964E+00 0.00000E+00 2.70264E+00- 4.48387E-01- 8.31760E-01- 5.28763E-01
A4 -1.66270E-03 2.14019E-02 3.98212E-02 4.99316E-02 -6.76570E-02 -6.46831E-02 1.97069E-01 6.63000E-02
A6 -2.50310E-05 -1.35178E-02 -1.87024E-03 -2.94229E-02 0.00000E+00 -6.49574E-02 -2.33004E-01 -3.07803E-02
A8 4.90298E-06 3.07720E-03 -1.72035E-03 1.41316E-02 0.00000E+00 -1.82272E-01 -5.31866E-02 2.74275E-02
A10 -3.49239E-07 -4.65455E-04 8.49190E-04 -2.20487E-03 0.00000E+00 2.14111E-01 8.43919E-02 -8.24114E-03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6.45946E-05 0.00000E+00 0.00000E+00 -7.23247E-02 0.00000E+00 1.10075E-03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2.46844E-04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作用效果)
图9A~图9D分别是摄像透镜3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9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30,可良好地修正轴上的色差。此外,如图9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9A、图9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9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30,可良好地修正像面弯曲。因此,摄像透镜30成为高析像度。
此外,在本例中,预先使物体侧透镜37的像侧透镜面37b以及像侧透镜38的物体侧透镜面38a在光轴L3上的间隔为20μm来设计摄像透镜30。因此,在设计时,能够考虑由于树脂粘接剂层B3变厚发生的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因此,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30,如图9C所示,可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接下来,图10是摄像透镜30的球面像差图,实线表示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横轴是光线与光轴相交的位置,纵轴是光线入射到光学系统的高度。如图10所示,在摄像透镜30中,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的球面像差被修正,在可见光线下的摄影时和近红外线下的摄像时,无需进行对焦。即、在本例的摄像透镜30中,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抑制发生焦点偏移。
(实施例4)
图11是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11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40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4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4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4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44。在第三透镜43与第四透镜44之间配置有光阑45,在第四透镜4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46。成像面I4配置在从平板玻璃4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4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4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48构成的接合透镜。物体侧透镜47和像侧透镜4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在物体侧透镜47与像侧透镜48之间形成有树脂粘接剂层B4。由于构成本例的摄像透镜40的各透镜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对应的各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4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96.0°
L=13.514mm
此外,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4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4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4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4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4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4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0.994mm
f1=-8.279mm
f2=-1.785mm
f3=2.929mm
f4=2.394mm
f41=-3.114mm
f42=1.479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40在将光轴L4上的树脂粘接剂层B4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光轴L4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47的像侧透镜面4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47的像侧透镜面4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48的物体侧透镜面4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47的像侧透镜面4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43的物体侧透镜面4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43的像侧透镜面4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1)~(6),条件式(1)、(3)~(6)的各值如下。
20μm≤D=20μm       (1)
Sg1H≤Sg2H            (2)
D=20μm≤100μm      (3)
0.9≤Rs/f=1.189≤1.3 (4)
-3.0≤(f41/f42)/f=-2.12≤-1.5 (5)
R31=2.115≤|R32|=|-5.863|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40使第一透镜41、第二透镜42、以及像侧透镜4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43以及物体侧透镜4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接下来,表4A表示摄像透镜4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4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45,12面以及13面是平板玻璃4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另外,第10面的Nd(折射率)以及的vd(阿贝数)的值表示树脂粘接剂层B4的值。
(表4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9.042 1.000 1.58913 61.3
2 3.807 2.812
3* -11.513 1.548 1.54410 56.1
4* 1.111 0.472
5* 2.115 1.930 1.58250 30.2
6* -5.863 0.929
7 无穷大 0.371
8* 3.389 0.500 1.63980 23.3
9* 1.182 0.020 1.51313 53.9
10* 1.135 1.489 1.54410 56.1
11* -1.487 1.000
12 无穷大 0.300 1.51680 64.2
13 无穷大 1.143
接下来,表4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4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4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第11面
K 0.00000E+00 -1.14072E+00 -1.65827E+00 -6.16240E+00 3.81816E+00 -3.72777E-01 -4.73549E-01 -4.35515E-01
A4 -1.60230E-03 1.77641E-02 3.73407E-02 4.78862E-02 -4.94012E-02 -1.04207E-02 -6.80388E-02 4.43706E-02
A6 6.88899E-06 -1.55775E-02 -3.26048E-03 -1.99747E-02 1.07795E-01 -1.42219E-01 -6.47585E-02 -1.90538E-02
A8 8.41573E-06 2.55153E-03 -1.80394E-03 1.50700E-03 -3.28112E-01 1.30746E-03 -1.30859E-02 2.58744E-02
A10 6.48226E-08 -2.92172E-05 9.45624E-04 1.79524E-02 4.00692E-01 3.22870E-02 1.30450E-02 -8.50588E-03
A12 -1.39532E-08 5.56951E-06 -4.05919E-05 -1.36560E-02 -9.62778E-02 1.66066E-02 1.64851E-02 1.57286E-03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4.66002E-03 -1.32539E-01 3.12449E-03 1.03073E-02 -7.60301E-05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6.74695E-04 6.80049E-02 -9.02035E-03 -1.04512E-02 -1.29595E-04
(作用效果)
图12A~图12D分别是摄像透镜4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12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4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12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12A、图12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12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4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因此,摄像透镜40成为高析像度。
此外,在本例中,预先使物体侧透镜47的像侧透镜面47b以及像侧透镜48的物体侧透镜面48a在光轴L4上的间隔为20μm以上来设计摄像透镜40。因此,在设计时,能够考虑到由于树脂粘接剂层B4变厚发生的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因此,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40,如图12C所示,可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接下来,图13是摄像透镜40的球面像差图,实线表示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横轴是光线与光轴相交的位置,纵轴是光线入射到光学系统的高度。如图13所示,在摄像透镜40中,可修正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的球面像差,在可见光线下的摄影时和近红外线下的摄像时无需进行对焦。即、在本例的摄像透镜40中,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抑制发生焦点偏移。
(实施例5)
图14是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14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5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5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5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5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54。在第三透镜53与第四透镜54之间配置有光阑55,在第四透镜5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56。成像面I5位于从平板玻璃5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5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5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58构成的接合透镜。物体侧透镜57和像侧透镜5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在物体侧透镜57与像侧透镜58之间形成有树脂粘接剂层B5。由于构成本例的摄像透镜50的各透镜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对应的各透镜的形状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5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100.0°
L=19.664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5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5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5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5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5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5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248mm
f1=-8.890mm
f2=-2.602mm
f3=4.265mm
f4=3.481mm
f41=-4.227mm
f42=1.479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50在将光轴L5上的树脂粘接剂层B5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在与光轴L5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57的像侧透镜面5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57的像侧透镜面5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58的物体侧透镜面5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57的像侧透镜面5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53的物体侧透镜面5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53的像侧透镜面5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1)~(6),条件式(1)、(3)~(6)的各值如下。
20μm≤D=20μm       (1)
Sg1H≤Sg2H            (2)
D=20μm≤100μm      (3)
0.9≤Rs/f=1.120≤1.3 (4)
-3.0≤(f41/f42)/f=-1.50≤-1.5 (5)
R31=2.828≤|R32|=|-13.176|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50使第一透镜51、第二透镜52、以及像侧透镜5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53以及物体侧透镜5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接下来,表5A表示摄像透镜5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5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55,12面以及13面是平板玻璃5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另外,第10面的Nd(折射率)以及的vd(阿贝数)的值表示树脂粘接剂层B5的值。
(表5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23.391 1.494 1.7725 49.6
2 5.161 3.317
3* -89.639 1.888 1.5346 56.27
4* 1.423 1.373
5* 2.828 2.729 1.5825 30.18
6* -13.176 1.471
7 无穷大 0.651
8* 3.582 0.820 1.63493 23.89
9* 1.398 0.020 1.5 50
10* 1.409 3.038 1.5346 56.27
11* -2.097 1.000
12 无穷大 0.600 1.5168 64.2
13 无穷大 1.263
接下来,表5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5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5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第11面
K 6.03211E+01 -1.09619E+00 -1.54839E+00 0.00000E+00 1.98881E+00 -3.94577E-01 -1.02230E+00 -5.74699E-01
A4 -6.38352E-04 5.25824E-03 1.12674E-02 1.38867E-02 -1.69038E-02 -3.53157E-03 5.32513E-02 1.90393E-02
A6 3.34872E-06 -1.58711E-03 -2.76736E-04 -3.62175E-03 0.00000E+00 -1.92894E-02 -2.50742E-02 -3.09208E-03
A8 2.84477E-07 1.49809E-04 -7.57961E-05 8.49297E-04 0.00000E+00 -6.20294E-03 -2.79467E-03 1.24752E-03
A10 -8.74143E-09 -8.75115E-06 1.91559E-05 -6.65457E-05 0.00000E+00 4.93769E-03 2.06775E-03 -1.89301E-04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8.62848E-07 0.00000E+00 0.00000E+00 -9.98388E-04 0.00000E+00 1.45505E-05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8.37640E-07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作用效果)
图15A~图15D分别是摄像透镜5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15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5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15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15A、图15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15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5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因此,摄像透镜50成为高析像度。
此外,在本例,预先使物体侧透镜57的像侧透镜面57b以及像侧透镜58的物体侧透镜面58a在光轴L5上的间隔为20ELm以上来设计摄像透镜50。因此,在设计时,能够考虑由于树脂粘接剂层B5变厚发生的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因此,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50,如图15C所示,可抑制切线面的像面弯曲向正侧的位移。
接下来,图16是摄像透镜50的球面像差图,实线表示相对于波长588nm的光线(可见光线)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近红外线)的球面像差。横轴是光线与光轴相交的位置,纵轴是光线入射到光学系的高度。如图16所示,在摄像透镜50中,修正相对于波长850nm的光线的球面像差,在可见光线下的摄影时和近红外线下的摄像时,无需进行对焦。即、在本例的摄像透镜50中,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抑制发生焦点偏移。
(其它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摄像透镜10~50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透镜面(13b、23b、33b、43b、53b)具备负曲率,具备朝向光轴向像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曲面部分,但也可以是该像侧透镜面(13b、23b、33b、43b、53b)具备正曲率,具备朝向光轴向物体侧凹入的凹形状的曲面部分。该场合,由于满足条件式(6),从而容易使摄像透镜10~50成为广角透镜。
(摄像装置)
图17是搭载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说明图。如图17所示,摄像装置60具备在摄像透镜10的成像面I1(焦点位置)配置传感器面61a的摄像元件61。摄像元件61是CCD传感器或者CM0S传感器。
根据本例,由于摄像透镜的析像度高,所以作为摄像元件61采用像素数多的摄像元件,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60为高析像度的装置。这里,在摄像装置60上能够与摄像透镜10同样地搭载摄像透镜20~50,该场合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7的双点划线所示,在摄像装置60中,通过在摄像透镜10与摄像元件61之间配置将包含850nm的波长的频带的近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线透射并导入摄像透镜10的光学滤波器62,从而能够成为利用近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线的摄像装置。即、在摄像透镜10中,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防止或者抑制发生焦点偏移。因此,仅在摄像装置60上搭载光学滤波器62,便能够构成进行利用了包含850nm的波长的近红外线、例如800nm~1100nm的频带的光线的摄像和利用了可见光线、即波长为400nm~700nm的光线的摄影的双方的摄像装置。此外,即使在摄像透镜20~50中,也在使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时和使用了近红外线的摄影时可防止或者抑制发生焦点偏移。因此,与使用摄像透镜10的情况相同,仅在摄像装置60上搭载光学滤波器62,便能够构成进行利用了包含850nm的波长的近红外线的摄像和利用了可见光线的摄影的双方的摄像装置。另外,光学滤波器62还可以配置在摄像透镜10~50的物体侧。
(参考例1)
以下参照图18~图23对参考例1~3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参考例1~3的摄像透镜具备与实施例1~5相同的结构,粘接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的树脂粘接剂层在光轴上的厚度尺寸、即构成接合透镜的两枚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不足20μm。
图18是参考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18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7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7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7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7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74。在第三透镜73与第四透镜74之间配置有光阑75,在第四透镜7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76。成像面I7位于从平板玻璃7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7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7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78构成的接合透镜。成为接合透镜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77的像侧透镜面77b以及像侧透镜78的物体侧透镜面78a是同一形状。此外,物体侧透镜77和像侧透镜7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但物体侧透镜77与像侧透镜78之间的间隙在实施方面为零。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7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88.6°
L=12.499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7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7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7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7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7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7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444mm
f1=-6.918mm
f2=-2.422mm
f3=3.349mm
f4=3.215mm
f41=-3.243mm
f42=1.752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70在将与光轴L7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77的像侧透镜面7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77的像侧透镜面7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78的物体侧透镜面7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77的像侧透镜面7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73的物体侧透镜面7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73的像侧透镜面7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2)、条件式(5)以及条件式(6)。条件式(5)以及条件式(6)的值如下。
Sg1H≤Sg2H  (2)
-3.0≤(f41/f42)/f=-1.28≤-1.5  (5)
R31=2.400≤|R32|=|-8.121|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70使第一透镜71、第二透镜72、以及像侧透镜7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73以及物体侧透镜7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另外,在摄像透镜70中,Rs/f=0.848,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
接下来,表6A表示摄像透镜7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6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75,11面以及12面是平板玻璃7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
(表6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22.729 1.000 1.77250 49.6
2 4.244 1.568
3* 39.094 0.982 1.53461 56.0
4* 1.242 1.159
5* 2.400 1.439 1.58246 30.1
6* -8.121 0.982
7 无穷大 0.253 0.253
8* 3.497 0.500 1.63494 24.0
9* 1.224 1.613 1.53461 56.0
10* -2.158 1.000
11 无穷大 0.700 1.51680 64.2
12 无穷大 1.303
接下来,表6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6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6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K 0.00000E+00 -1.10386E+00 -2.85133E+00 0.00000E+00 4.41585E+00 -4.03391E-01 -4.40846E-01
A4 -7.22684E-04 9.69822E-03 1.85742E-02 2.04844E-02 -1.30111E-02 3.93057E-02 1.42869E-02
A6 1.99874E-05 2.41562E-03 4.74678E-03 1.76868E-04 -9.10184E-03 -6.30264E-02 2.13805E-03
A8 3.95429E-06 5.68796E-04 -4.47446E-04 -4.19487E-04 0.00000E+00 6.71597E-04 1.85498E-03
A10 -1.77245E-07 -2.05578E-04 -2.82868E-05 1.24097E-04 0.00000E+00 7.59331E-03 -1.10425E-03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9.43715E-06 0.00000E+00 0.00000E+00 -3.65218E-03 -1.28829E-04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2.71356E-04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图19A~图19D分别是摄像透镜7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19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7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19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19A、图19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19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7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
(参考例2)
图20是参考例2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20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8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8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8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8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84。在第三透镜83与第四透镜84之间配置有光阑85,在第四透镜8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86。成像面I8位于从平板玻璃8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8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8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88构成的接合透镜。成为接合透镜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87的像侧透镜面87b以及像侧透镜88的物体侧透镜面88a是同一形状。此外,物体侧透镜87和像侧透镜8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但物体侧透镜87与像侧透镜88之间的间隙在实施方面为零。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8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100.8°
L=13.301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8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8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8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8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8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8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187mm
f1=-6.813mm
f2=-2.080mm
f3=3.061mm
f4=3.238mm
f41=-2.699mm
f42=1.743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80在将与光轴L8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87的像侧透镜面8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87的像侧透镜面8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88的物体侧透镜面8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87的像侧透镜面8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83的物体侧透镜面8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83的像侧透镜面8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示的条件式(2)、条件式(4)以及条件式(6)。条件式(4)以及条件式(6)的值如下。
Sg1H≤Sg2H  (2)
0.9≤Rs/f=1.016≤1.3  (4)
R31=2.437≤|R32|=|-5.274|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80使第一透镜81、第二透镜82、以及像侧透镜8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83以及物体侧透镜8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另外,摄像透镜80的(f41/f42)/f=-1.30,高于条件式(5)的上限值。
接下来,表7A表示摄像透镜8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7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85,11面以及12面是平板玻璃8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
(表7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2.581 0.875 1.77250 49.6
2 3.598 2.342
3* -118.176 1.152 1.53461 56.0
4* 1.126 1.259
5* 2.437 1.368 1.58246 30.1
6* -5.274 0.673
7 无穷大 0.420
8* 4.645 0.438 1.63494 24.0
9* 1.206 1.858 1.53461 56.0
10* -1.897 1.000
11 无穷大 0.700 1.51680 64.2
12 无穷大 1.219
接下来,表7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7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7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K 0.00000E+00 -1.13533E+00 -4.01872E+00 0.00000E+00 5.79883E+00 -4.07305E-01 -1.94772E-01
A4 -8.54655E-04 1.39815E-02 2.10044E-02 1.45092E-02 -2.47392E-02 1.81021E-02 2.02986E-02
A6 3.48800E-06 3.24264E-03 4.34476E-03 -3.69268E-03 -3.33467E-03 -7.87518E-02 -1.42584E-03
A8 -1.66300E-06 2.03665E-03 -1.10311E-03 3.93990E-04 0.00000E+00 9.40828E-03 4.08231E-03
A10 -1.82690E-08 -6.85755E-04 -1.91464E-05 -3.15360E-05 0.00000E+00 1.13729E-02 -2.37074E-03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3.53083E-06 0.00000E+00 0.00000E+00 -4.88917E-03 7.85272E-04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1.01850E-04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图21A~图21D分别是摄像透镜8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21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8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21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21A、图21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21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8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
(参考例3)
图22是参考例3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图(光线图)。如图22所示,本例的摄像透镜90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91、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92、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93、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94。在第三透镜93与第四透镜94之间配置有光阑95,在第四透镜94的像侧配置有平板玻璃96。成像面I9位于从平板玻璃96离开的位置。第四透镜94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97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98构成的接合透镜。成为接合透镜的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97的像侧透镜面97b以及像侧透镜98的物体侧透镜面98a是同一形状。此外,物体侧透镜97和像侧透镜98由树脂粘接剂粘接,但物体侧透镜97与像侧透镜98之间的间隙在实施方面为零。
在将本例的摄像透镜90的F号数设定为Fno.、将半视场角设定为ω、以及将透镜系统的全长设定为L时,这些值如下。
Fno.=2.0
ω=97.6°
L=15.633mm
此外,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第一透镜91的焦距设定为f1、将第二透镜92的焦距设定为f2、将第三透镜93的焦距设定为f3、将第四透镜94的焦距设定为f4、将物体侧透镜97的焦距设定为f41、将像侧透镜98的焦距设定为f42时,这些值如下。
f=1.149mm
f1=-8.499mm
f2=-2.585mm
f3=3.991mm
f4=3.208mm
f41=-3.508mm
f42=1.833mm
此外,本例的摄像透镜90在将与光轴L9正交的方向的物体侧透镜97的像侧透镜面97b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物体侧透镜97的像侧透镜面97b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高度H中的像侧透镜98的物体侧透镜面98a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将物体侧透镜97的像侧透镜面97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将第三透镜93的物体侧透镜面93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第三透镜93的像侧透镜面93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在实施例1的说明所示的条件式(2)、条件式(4)~(6)。条件式(4)~(6)的值如下。
Sg1H≤Sg2H  (2)
0.9≤Rs/f=1.110≤1.3  (4)
-3.0≤(f41/f42)/f=-1.67≤-1.5  (5)
R31=3.342≤|R32|=|-5.935|  (6)
而且,本例的摄像透镜90使第一透镜91、第二透镜92、以及像侧透镜98的阿贝数为40以上、使第三透镜93以及物体侧透镜97的阿贝数为31以下,由此,修正色差。
接下来,表8A表示摄像透镜90的各透镜面的透镜数据。在表8A中,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带有星号的透镜面是非球面。7面是光阑95,11面以及12面是平板玻璃96的物体侧玻璃面以及像侧玻璃面。曲率半径以及间隔的单位是毫米。
(表8A)
面号 曲率半径 间隔 Nd(折射率) Vd(阿贝数)
1 16.292 1.000 1.77250 49.6
2 4.554 2.863
3* -52.037 1.359 1.53461 56.0
4* 1.432 1.602
5* 3.342 2.021 1.58246 30.1
6* -5.935 0.889
7 无穷大 0.952
8* 3.437 0.500 1.63494 24.0
9* 1.275 1.790 1.53461 56.0
10* -2.164 1.000
11 无穷大 0.600 1.51680 64.2
12 无穷大 1.057
接下来,表8B表示用于规定成为非球面的透镜面的非球面形状的非球面系数。在表8B中也以从物体侧算起的顺序指定各透镜面。
(表8B)
第3面 第4面 第5面 第6面 第8面 第9面 第10面
K -3.33493E+01 -1.29400E+00 -4.40184E+00 0.00000E+00 1.49298E+00 -5.08447E-01 -4.39594E-01
A4 -6.99972E-04 9.34144E-03 1.33728E-02 1.33056E-02 -1.36471E-02 6.31739E-03 2.28238E-02
A6 1.13834E-05 6.88100E-04 5.92956E-04 -2.58752E-03 1.31356E-03 -1.87118E-02 -2.73430E-03
A8 8.10438E-07 1.84424E-04 -8.48007E-05 9.16595E-04 0.00000E+00 -5.29138E-03 1.36823E-03
A10 -2.53050E-08 -3.12281E-05 1.84343E-05 -7.96107E-05 0.00000E+00 4.63914E-03 -1.80092E-04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1.83298E-06 0.00000E+00 0.00000E+00 -1.03406E-03 4.37716E-05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1.66015E-05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图23A~图23D分别是摄像透镜90的纵像差图、横像差图、像面弯曲图、畸变像差图。如图23A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90,轴上的色差被良好地修正。此外,如图23B所示,可抑制色渗出。此外,如图23A、图23B所示,轴上的色差和倍率色差的双方在周边部分也被平衡良好地修正。而且,如图23C所示,根据本例的摄像透镜90,像面弯曲被良好地修正。
符号的说明
10、20、30、40、50-摄像透镜,11、21、31、41、51-第一透镜,12、22、32、42、52-第二透镜,13、23、33、43、53-第三透镜,14、24、34、44、54-第四透镜(接合透镜),17、27、37、47、57-物体侧透镜,18、28、38、48、58-像侧透镜,15、25、35、45、55-光阑,B1、B2、B3、B4、B5-树脂粘接剂层,L1、L2、L3、L4、L5-光轴,I1、I2、I3、I4、I5-成像面,60-摄像装置,61-摄像元件,61a-传感器面,62-光学滤波器。

Claims (9)

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具备负焦度的第一透镜、具备负焦度的第二透镜、具备正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具备正焦度的第四透镜,
上述第四透镜是由具备负焦度的物体侧透镜和具备正焦度的像侧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具备粘接上述物体侧透镜和上述像侧透镜的树脂粘接剂层,
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以及上述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分别成为相互不同的非球面形状,
在将光轴上的上述粘接剂树脂层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将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有效直径的高度H中的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下垂量设定为Sg1H、将上述高度H中的上述像侧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下垂量设定为Sg2H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
20μm≤D    (1)
Sg1H≤Sg2H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D≤100μm  (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上述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s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9≤Rs/f≤1.3  (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定为f、将上述物体侧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1、将上述像侧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2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3.0≤(f41/f42)/f≤-1.5  (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是在物体侧透镜面具备凸形状的弯月透镜,
上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透镜面具备凹形状,
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具备凸形状,
在将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1、将上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R32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R31≤|R32|  (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半视场角为8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上述第二透镜、以及上述像侧透镜的阿贝数为40以上,
上述第三透镜以及上述物体侧透镜的阿贝数为31以下。
8.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以及
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焦点位置的摄像元件。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
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焦点位置的摄像元件;以及
透射包含850nm的波长的频带的近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线的光学滤波器,
上述光学滤波器配置在上述摄像透镜的物体侧或者上述摄像透镜与上述摄像元件之间。
CN201380013095.4A 2012-03-29 2013-02-22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4169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9989.8A CN106950622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1710309990.0A CN106970434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6319A JP5893468B2 (ja) 2012-03-29 2012-03-29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2-076319 2012-03-29
PCT/JP2013/001036 WO2013145538A1 (ja) 2012-03-29 2013-02-22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9990.0A Division CN106970434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1710309989.8A Division CN106950622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773A true CN104169773A (zh) 2014-11-26
CN104169773B CN104169773B (zh) 2017-02-22

Family

ID=4925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095.4A Active CN104169773B (zh) 2012-03-29 2013-02-22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1710309989.8A Pending CN106950622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1710309990.0A Pending CN106970434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9989.8A Pending CN106950622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1710309990.0A Pending CN106970434A (zh) 2012-03-29 2013-02-22 接合透镜、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6) US9360656B2 (zh)
JP (1) JP5893468B2 (zh)
KR (1) KR20140125795A (zh)
CN (3) CN104169773B (zh)
WO (1) WO201314553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2163A (zh) * 2016-03-31 2017-10-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广角镜头
CN107450155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822711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1443462A (zh) * 2020-05-18 2020-07-24 苏州东方克洛托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附加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3468B2 (ja) 2012-03-29 2016-03-2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993604B2 (ja) * 2012-04-25 2016-09-14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赤外線用光学系
JP5607223B1 (ja) * 2013-08-29 2014-10-15 サーテック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スツォウ)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広角レンズ
CN103499875B (zh) * 2013-10-29 2015-09-30 姚学文 一种超广角镜头
JP6274225B2 (ja) 2014-01-20 2018-0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単焦点レンズ系、カメラ及び自動車
JP6225040B2 (ja) * 2014-01-31 2017-11-01 Hoya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6341712B2 (ja) * 2014-03-25 2018-06-13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KR101639325B1 (ko) * 2014-10-31 2016-07-14 대원전광주식회사 가시광선 및 근적외선용 광각 렌즈 시스템
JP2017167253A (ja) * 2016-03-15 2017-09-2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US10690882B2 (en) 2016-03-28 2020-06-23 Konica Minolta, Inc. Wide-angle optical system,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6725888B2 (ja) * 2016-03-28 2020-07-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広角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17016148A (ja) * 2016-09-21 2017-01-1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接合レンズ
JP6695995B2 (ja) * 2016-10-05 2020-05-20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TWI628460B (zh) * 2016-10-19 2018-07-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00923B (zh) 2016-10-19 2017-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39863B (zh) * 2017-01-04 2018-11-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41888B (zh) * 2017-01-04 2018-1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JP6403173B2 (ja) * 2017-02-17 2018-10-10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接合レンズ
TWI657284B (zh) * 2017-07-21 2019-04-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657283B (zh) * 2017-07-21 2019-04-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JP2019028201A (ja) * 2017-07-28 2019-02-2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2019056786A (ja) * 2017-09-21 2019-04-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84805B (zh) * 2018-03-28 2020-02-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JP7219105B2 (ja) * 2019-02-06 2023-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2019204130A (ja) * 2019-09-02 2019-11-2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接合レンズ
WO2022032433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和载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111A (en) * 1990-11-02 1993-10-12 Asahi Kogaku Kogyo K.K. Cemented plastic lens
JP2006284620A (ja) * 2005-03-31 2006-10-19 Nidec Nissin Corp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接合レンズ
CN1013392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2010164718A (ja) * 2009-01-14 2010-07-29 Olympus Corp 接合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96449A (zh) * 2007-09-07 2010-08-04 日本电产日新株式会社 超广角镜头
US20100321801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mented optical element
JP2011027862A (ja) * 2009-07-23 2011-02-10 Panasonic Corp 接合光学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735B2 (ja) * 1996-08-23 2000-07-12 旭精密株式会社 非球面レンズを用いた超広角レンズ系
WO2004053557A1 (ja) 2002-12-10 2004-06-24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の対物レンズ
JP200611936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広角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モニタ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4866630B2 (ja) * 2006-03-02 2012-02-0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2010243711A (ja) 2009-04-03 2010-10-28 Ricoh Co Ltd 広角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5420313B2 (ja) * 2009-05-20 2014-0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接合光学素子を有する光学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24188B (zh) * 2010-09-20 2014-0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廣視角取像鏡組
CN102289053B (zh) 2011-08-22 2013-04-10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非球面胶合镜片的广角镜头
CN202230237U (zh) 2011-08-22 2012-05-23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镜头
CN102289052B (zh) 2011-08-22 2013-12-04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镜头
JP5893468B2 (ja) 2012-03-29 2016-03-2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4228570A (ja) * 2013-05-20 2014-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広角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111A (en) * 1990-11-02 1993-10-12 Asahi Kogaku Kogyo K.K. Cemented plastic lens
JP2006284620A (ja) * 2005-03-31 2006-10-19 Nidec Nissin Corp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接合レンズ
CN1013392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1796449A (zh) * 2007-09-07 2010-08-04 日本电产日新株式会社 超广角镜头
JP2010164718A (ja) * 2009-01-14 2010-07-29 Olympus Corp 接合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321801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mented optical element
JP2011027862A (ja) * 2009-07-23 2011-02-10 Panasonic Corp 接合光学素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2163A (zh) * 2016-03-31 2017-10-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广角镜头
CN107450155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7450155B (zh) * 2016-05-31 2021-10-0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822711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1443462A (zh) * 2020-05-18 2020-07-24 苏州东方克洛托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附加镜头
CN111443462B (zh) * 2020-05-18 2021-09-21 苏州东方克洛托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附加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93468B2 (ja) 2016-03-23
CN106970434A (zh) 2017-07-21
US10795121B2 (en) 2020-10-06
US10018812B2 (en) 2018-07-10
KR20140125795A (ko) 2014-10-29
US20170045711A1 (en) 2017-02-16
US20160259153A1 (en) 2016-09-08
US9632292B2 (en) 2017-04-25
US10168508B2 (en) 2019-01-01
CN104169773B (zh) 2017-02-22
US20190072746A1 (en) 2019-03-07
WO2013145538A1 (ja) 2013-10-03
US20200393646A1 (en) 2020-12-17
JP2013205715A (ja) 2013-10-07
US20140347494A1 (en) 2014-11-27
US9360656B2 (en) 2016-06-07
US20170212335A1 (en) 2017-07-27
CN106950622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773A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US9568712B2 (en)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CN103984079B (zh) 广视角摄像镜片组
CN103576296B (zh) 一种摄像镜头
CN103576294B (zh) 广视角光学镜头组
CN103376535B (zh) 光学成像系统组
CN104166222B (zh) 结像系统镜片组
CN103809272B (zh) 结像镜头组
CN105278074A (zh) 光学系统
CN104950423A (zh) 摄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以及车用摄影装置
US9244251B2 (en) Wide-angle photographic lens system enabling correction of distortion
CN106154488A (zh) 光学系统
CN103926676B (zh)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镜组
CN104345428A (zh) 影像拾取系统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CN104516090A (zh) 广角成像镜头组
CN102566017A (zh) 取像用光学系统
CN103913815A (zh) 光学结像镜头
CN104678537A (zh) 摄像透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式装置
CN104914555A (zh) 广视角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车用装置
CN104865682A (zh) 光学成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可携装置
CN105301737A (zh) 光学系统
CN106199921A (zh) 广角透镜
CN102590987A (zh) 光学取像镜头组
CN104570292A (zh) 影像系统透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3576297A (zh) 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5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8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