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755A - 光学膜卷筒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卷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755A
CN104169755A CN201380013704.6A CN201380013704A CN104169755A CN 104169755 A CN104169755 A CN 104169755A CN 201380013704 A CN201380013704 A CN 201380013704A CN 104169755 A CN104169755 A CN 10416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s
optical film
blooming
liquid crystal
polarizin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37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755B (zh
Inventor
平田聪
近藤诚司
秦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58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s, e.g. wire grids, conductiv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uccessiv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4Punching, slitting or perfor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9/00Use of polyvinylalcohol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ldehydes, polyvinylketones or polyvinylket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9/04PVOH, i.e. polyvinyl alcoh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34Polar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4Punching, slitting or perforating
    • B32B2038/045Sli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一边维持制造效率一边实现优异的显示特性的光学膜卷筒。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100)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光学膜卷筒(100)通过将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该长条状的光学膜通过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一边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搬运一边沿搬运方向进行切条加工而获得,在所述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中层叠有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

Description

光学膜卷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卷筒。
背景技术
对于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线上将卷筒状的光学膜一边送出一边切割,并贴合至液晶单元的方法(所谓Roll To Panel(卷筒对面板):RTP),业界提出有多种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方法:一边从将包含沿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且以与液晶单元的短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了切割加工(切条加工)的长条状光学膜卷绕为卷筒状而成的光学膜卷筒送出长条状的光学膜,一边以与该液晶单元的长边相对应的长度切割并贴合至该液晶单元的一面之后,将包含沿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且以与液晶单元的长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了切条加工的卷筒状的光学膜一边送出,一边以与该液晶单元的短边相对应的长度切割并贴合至该液晶单元的另一面。然而,在此种方法中,为了以使液晶单元两侧的偏振膜的吸收轴相互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需要在贴合一个光学膜后,将液晶单元旋转90°,或者将来自2个光学膜卷筒的长条状的光学膜的搬运线相互正交地配置等。其结果为,存在制造装置的复杂化、大型化及高额化的问题。
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的相关问题可通过在一个光学膜中使用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而得以消除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然而,在使用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的情况下,存在所获得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不充分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06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76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先前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边维持制造效率一边实现优异的显示特性的光学膜卷筒。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其中,所述光学膜卷筒通过将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该长条状的光学膜通过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一边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搬运一边沿搬运方向进行切条加工而获得,在所述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中层叠有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膜的厚度小于10μ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膜坯料通过依次层叠剥离膜、粘结剂层、上述偏振膜及上述反射偏振膜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光学膜卷筒套组。该光学膜卷筒套组包括:作为上述光学膜卷筒的第1光学膜卷筒;第2光学膜卷筒,其具有与上述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该第2光学膜卷筒通过将包含沿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为VA(Vertical Aligned,垂直取向)模式或IPS(In-Plane Switching,横向电场切换)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态样,提供一种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该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下光学膜卷筒的方法,该光学膜卷筒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并且该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包括:依次层叠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而制作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的工序;对该光学膜坯料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以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切条加工的工序;以及将在该切条工序中获得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的工序。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膜的厚度小于10μ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膜坯料通过依次层叠剥离膜、粘结剂层、上述偏振膜及上述反射偏振膜而成。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可提供制造效率优异且具有优异的显示特性的液晶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卷筒的概要立体图。
图1B是图1A的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D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是说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Nz系数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3是说明偏振膜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的概要图。
图4是说明偏振膜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的概要图。
图5是反射偏振膜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图6是说明取向不均的评价方法的概要图。
图7A是说明本发明中的光学膜坯料的制作工序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7C是说明本发明中的光学膜坯料的切条加工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用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迟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迟相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正面相位差(Re)
正面相位差(Re)是在将膜(层)的厚度设为d(nm)时根据Re=(nx-ny)×d而求出。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是在将膜(层)的厚度设为d(nm)时根据Rth={(nx+ny)/2-nz}×d而求出。
(4)Nz系数
Nz系数是根据Nz=(nx-nz)/(nx-ny)而求出。
图1A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卷筒的概要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1C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1D是又一实施方式的膜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光学膜卷筒100通过将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形成。光学膜100具有与将要贴合的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更具体而言,在RTP中,具有与连续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时的方向(贴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的液晶单元的边所对应的宽度。光学膜100包括偏振板10。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偏振板10包括:偏振膜11;第1保护膜21,其配置于偏振膜11的一侧;及第2保护膜22,其配置于偏振膜11的另一侧。根据该实施方式,具有通过对特性易于变化的偏振膜的两面进行保护而可获得针对环境变化的特性变化较小的偏振板的优点。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C所示,偏振板10包括:偏振膜11;及第1保护膜21,其配置于偏振膜11的一侧。即,第2保护膜22也可省略。根据该实施方式,具有一方面赋予针对环境变化的适度的耐受性一方面实现薄型化的优点。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D所示,偏振板10可由偏振膜11构成。即,第1保护膜21及第2保护膜22均可省略。根据该实施方式,具有可实现大幅度的薄型化的优点。光学膜100包括:粘结剂层30,其配置于偏振板10的一侧;及反射偏振膜40,其配置于偏振板10的另一侧。如图所示,在实用上是在粘结剂层30的表面贴合有剥离膜50,并(在图示例中在反射偏振膜40的表面)配置有表面保护膜60作为与粘结剂层30的表面为相反侧的一侧的最外层。虽未图标,光学膜100也可包含其他膜(层)。
在长条状的光学膜100中,偏振膜11沿宽度方向X具有吸收轴。在此,偏振膜11的吸收轴的方向可包括相对于光学膜的宽度方向X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5°的方向。另外,反射偏振膜40沿其宽度方向X具有反射轴。在此,反射偏振膜40的反射轴的方向可包括相对于光学膜的宽度方向X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5°的方向。以下,对各构件进行说明。
A.偏振板
偏振板至少包括偏振膜。优选为偏振板是在偏振膜的至少一侧配置保护膜而构成。
A-1.偏振膜
上述偏振膜就代表性而言由含有二色性物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为“PVA系树脂”)膜构成。
上述二色性物质例如可列举碘、有机染料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优选为使用碘。
作为形成上述PVA系树脂膜的PVA系树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树脂。例如可列举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可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获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通过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获得。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100摩尔%,优选为95.0摩尔%~99.95摩尔%,进而优选为99.0摩尔%~99.93摩尔%。皂化度可依据JIS K 6726-1994而求出。通过使用此种皂化度的PVA系树脂,可获得耐久性优异的偏振膜。在皂化度过高的情况下,有发生凝胶化的可能。
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200~4500,进而优选为1500~4300。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聚合度可依据JIS K 6726-1994而求出。
PVA系树脂膜的Nz系数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通过如此控制PVA系树脂膜的取向性(聚乙烯醇系树脂分子的取向状态),例如可抑制在以液晶单元的宽度连续且高速地进行切条加工时在偏振膜的端边(切条面)产生裂缝(微细的缺口、倒刺)等不良情况,在RTP中,更容易获得以端边(切条面)为基准而进行的光学膜宽度方向的切割(包括半切)的精度(膜的尺寸精度)或贴合精度。另一方面,PVA系树脂膜的Nz系数优选为1.50以下,进而优选为1.40以下。当Nz系数超过1.50时,存在PVA系树脂膜的取向性(单轴性)较低,例如无法获得对液晶电视所要求的显示质量的可能。
上述PVA系树脂膜的Nz系数是PVA系树脂膜的分子链的取向性的指标,根据PVA系树脂膜的相位差而计算。PVA系树脂膜的相位差(a值)通过如下方式求出:改变测定波长(λ)而测定偏振膜的相位差,并如图2所示,将横轴作为测定波长对偏振膜的相位差进行作图,根据下式制成近似曲线,根据该近似曲线计算出渐近线(a值)。在此,偏振膜的相位差从正面及斜面测定。
R=a+b/(λ2-6002)
在此,R:偏振膜的相位差;a:PVA系树脂膜的相位差;b:常数。
偏振膜优选为在380nm~780nm中的任一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为40%或41%下的偏振度优选为99.9%以上,更优选为99.93%以上,进而优选为99.95%以上。
偏振膜的厚度可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进而优选为2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小于10μm。通常,偏振膜与保护膜相比收缩力较大,可能会在偏振膜与保护膜的界面生成应力而产生裂缝。偏振膜的收缩力依赖于厚度,厚度越薄收缩力变得越小,可获得耐久性优异的偏振板。另一方面,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进而优选为1μm以上。当厚度小于0.5μm时,存在无法获得充分的光学特性的可能。
A-2.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上述偏振膜只要沿其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则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而制造。偏振膜就代表性而言通过对PVA系树脂膜适当地实施拉伸、染色等处理而制造。
A-2-1.PVA系树脂膜
上述PVA系树脂膜就代表性而言形成为长条状。PVA系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小于100μm。PVA系树脂膜例如可为PVA系树脂膜,也可为形成于热塑性树脂基材上的PVA系树脂层。在制造厚度为10μm以上的偏振膜的情况下优选为使用PVA系树脂膜。PVA系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30μm~80μm。在制造厚度小于10μm的偏振膜的情况下优选为使用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PVA系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20μm。即便为此种较薄的厚度,也可通过使用热塑性树脂基材而良好地拉伸。
构成上述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厚度(拉伸前)优选为50μm~250μm。当小于50μm时,有在拉伸时发生断裂的可能。另外,有在拉伸后厚度变得过薄而难以搬运的可能。当超过250μm时,有对拉伸机施加过大的负载的可能。另外,有难以搬运的可能。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例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等酯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其中,优选为环烯烃系树脂(例如降冰片烯系树脂)、非晶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作为非晶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进而含有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的共聚物或进而含有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醇的共聚物。
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优选为170℃以下。通过使用此种热塑性树脂基材,可在PVA系树脂的结晶化不会急速进行的温度下进行层叠体的拉伸,可抑制由该结晶化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妨碍通过拉伸而进行的PVA系树脂层的取向)。需要说明的是,玻璃转移温度(Tg)是依据JIS K 7121而求出的值。
优选为在形成PVA系树脂层之前使热塑性树脂基材拉伸。拉伸方向可设定为任意适当的方向。在一实施方式中,拉伸方向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搬运方向(MD)。搬运方向优选为长条状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的长度方向,可包括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长度方向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5°的方向。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拉伸方向为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TD)。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优选为长条状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宽度方向,可包括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基材长度方向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85°~95°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正交”也包括实质上正交的情况。在此,“实质上正交”包括90°±5.0°的情况,优选为90°±3.0°,进而优选为90°±1.0°。
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为固定端拉伸,也可为自由端拉伸(例如在周速不同的卷筒间使热塑性树脂基材通过而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可在一个阶段进行,也可在多个阶段进行。当在多个阶段进行的情况下,下述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倍率为各阶段的拉伸倍率的乘积。另外,本工序中的拉伸方式并无特别限定,可为空中拉伸方式,也可为水中拉伸方式。
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温度可根据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及拉伸方式等而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拉伸温度就代表性而言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以上,优选为Tg+10℃以上,进而优选为Tg+15℃~Tg+30℃。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作为拉伸方式,并使用非晶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拉伸温度设为低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例如60℃~100℃)。
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倍率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原长度,优选为1.5倍以上,进而优选为1.75倍以上。通过将拉伸倍率设为1.5倍以上,可使下述层叠体更均匀地收缩。另一方面,拉伸倍率优选为2.5倍以下。
可对热塑性树脂基材预先实施表面改质处理(例如电晕处理等),也可在热塑性树脂基材上形成易粘接层。通过进行此种处理,可提高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密接性。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改质处理及/或易粘接层的形成可在上述拉伸前进行,也可在上述拉伸后进行。
上述PVA系树脂层的形成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优选为在热塑性树脂基材上涂布包含PVA系树脂的涂布液,并进行干燥,由此形成PVA系树脂层。需要说明的是,以该方式获得的PVA系树脂层不仅可作为层叠体(形成于热塑性树脂基材上的状态),也可从热塑性树脂基材剥离而作为PVA系树脂膜使用。
上述涂布液就代表性而言为将上述PVA系树脂溶解于溶剂中而成的溶液。作为溶剂,例如可列举:水、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各种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类、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胺类。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为水。溶液的PVA系树脂浓度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优选为3重量份~20重量份。若为此种树脂浓度,则可形成密接于热塑性树脂基材上的均匀的涂布膜。
也可在涂布液中调配添加剂。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塑化剂、界面活性剂等。塑化剂例如可列举乙二醇或甘油等多元醇。界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非离子界面活性剂。它们可应进一步提高所获得的PVA系树脂层的均匀性、染色性或拉伸性的目的而使用。
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卷筒式涂布法、旋转涂布法、线棒涂布法、浸渍涂布法、挤压式涂布法、淋幕式涂布法、喷雾涂布法、刮刀涂布法(缺角轮涂布法等)等。
上述干燥温度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以下,进而优选为Tg-20℃以下。通过在此种温度下进行干燥,可防止在形成PVA系树脂层之前热塑性树脂基材变形,可防止所获得的PVA系树脂层的取向性恶化。如此,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均可良好地变形,可良好地进行下述层叠体的收缩及拉伸。其结果为,可对PVA系树脂层赋予良好的取向性,可获得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偏振膜。在此,“取向性”是指PVA系树脂层的分子链的取向。
PVA系树脂层的含水率优选为20%以下,进而优选为15%以下。
A-2-2.拉伸
拉伸方法例如可列举使用拉幅拉伸机的固定端拉伸、使用周速不同的卷筒的自由端拉伸、使用同时双轴拉伸机的双轴拉伸、逐次双轴拉伸。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具体可列举如下形态,如图4所示,在使PVA系树脂膜11′通过周速不同的卷筒32、32、33、33间而沿搬运方向(MD)进行拉伸(自由端拉伸)的情况下,例如与朝向和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TD)的拉伸进行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z系数例如可通过适当选择拉伸方法、拉伸倍率、拉伸温度等拉伸条件而控制。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偏振膜通过使PVA系树脂膜沿搬运方向(MD)收缩,并沿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TD)拉伸而制造。根据此种实施方式,例如,可良好地满足上述Nz系数。在此,搬运方向优选为长条状的PVA系树脂膜的长度方向,可包括相对于PVA树脂膜的长度方向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5°的方向。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优选为长条状的PVA系树脂膜的宽度方向,可包括相对于PVA系树脂膜长度方向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85°~95°的方向。
在由沿MD预先实施了拉伸处理的热塑性树脂基材构成层叠体的情况下,热塑性树脂基材可通过朝向TD的拉伸及热等而返回至拉伸前的状态,可使层叠体沿MD均匀地收缩。如此,即便为较高的收缩率,也可抑制取向不均产生或厚度均匀性降低等不良情况,获得具有优异的面内均匀性的偏振膜。另外,通过使层叠体收缩,并沿TD拉伸,可提高TD的单轴性,获得优异的光学特性。
在使用沿TD预先实施固定端拉伸的热塑性树脂基材构成层叠体的情况下,热塑性树脂基材通过朝向TD拉伸时的热等而也沿MD产生收缩力,可抑制在对层叠体进行固定端TD拉伸(不沿MD收缩)时成为问题的夹具间的颈缩引起的均匀性恶化。尤其在对厚度较小的PVA系树脂膜进行高倍率拉伸的情况下,可抑制取向不均或厚度的均匀性降低等不良情况,获得具有优异的面内均匀性的偏振膜。另外,通过使层叠体收缩,并沿TD拉伸,可提高TD的单轴性,获得优异的光学特性。
收缩可与拉伸同时进行,也可在另一时刻进行。另外,其顺序也无限定,可在一个阶段进行收缩,也可在多个阶段进行收缩。在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为一边使PVA系树脂膜沿TD拉伸,一边沿MD收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使PVA系树脂膜沿MD收缩之后再沿TD拉伸。作为拉伸以外的使层叠体收缩的方法,优选可列举对层叠体加热(热收缩)的方法。该加热温度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以上。
例如,通过调整PVA系树脂膜的收缩率,可良好地满足上述Nz系数。在一实施方式中,PVA系树脂膜的MD的收缩率优选为40%以下,进而优选为35%以下,尤其优选为20%以下。可达成优异的耐久性。需要说明的是,若可良好地满足上述Nz系数,则也可省略MD的收缩。例如,MD的收缩率的下限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为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为5%。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MD的收缩率优选为超过25%,进而优选为超过30%且小于50%。
PVA系树脂膜的拉伸可在一个阶段进行,也可在多个阶段进行。当在多个阶段进行的情况下,下述PVA系树脂膜的拉伸倍率是各阶段的拉伸倍率的乘积。另外,本工序中的拉伸方式并无特别限定,可为空中拉伸(干式拉伸)方式,也可为水中拉伸(湿式拉伸)方式。
拉伸温度可根据拉伸方式、拉伸对象等而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例如,通过空中拉伸方式使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拉伸的情况下的拉伸温度可根据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等而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拉伸温度就代表性而言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以上,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玻璃转移温度(Tg)+10℃以上,进而优选为Tg+15℃以上。另一方面,拉伸温度优选为170℃以下。通过在此种温度下进行拉伸,可抑制PVA系树脂的结晶化急速地进行,可抑制由该结晶化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PVA系树脂膜拉伸时的断裂)。
通过空中拉伸方式使PVA系树脂膜拉伸的情况下的拉伸温度就代表性而言为70℃~130℃,优选为80℃~120℃。
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拉伸温度优选为85℃以下,进而优选为30℃~65℃。当超过85℃时,存在会产生吸附于PVA系树脂上的碘溶出以及PVA系树脂溶出等不良情况的可能,并存在所获得的偏振膜的光学特性降低的可能。在该情况下,选择在上述温度下也可拉伸的热塑性树脂基材。优选为使用非晶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例如聚甲基戊烯)等作为其形成材料。
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优选为在硼酸水溶液中使PVA系树脂膜拉伸。通过使用硼酸水溶液,可对PVA系树脂膜赋予耐拉伸时所施加的张力的刚性以及不会溶解水的耐水性。具体而言,硼酸可在水溶液中生成四羟基硼酸阴离子,并通过氢键与PVA系树脂交联,从而可赋予刚性及耐水性。其结果为,例如可实现更高的偏振膜对比度。硼酸水溶液通过在作为溶剂的水中溶解硼酸及/或硼酸盐而获得。硼酸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1重量份~10重量份。PVA系树脂膜浸渍至拉伸浴中的时间优选为15秒~5分钟左右。
TD拉伸倍率相对于PVA系树脂膜的原长度,优选为4.0倍以上。通过沿MD收缩,可实现此种高倍率的拉伸,可获得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偏振膜。另一方面,TD拉伸倍率优选为6.0倍以下,进而优选为5.5倍以下。
收缩及拉伸工序的具体例示于图3。在图示例中,一边将PVA系树脂膜11′沿其长度方向搬运,一边使用同时双轴拉伸机使PVA系树脂膜11′沿搬运方向(MD)收缩,沿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TD)拉伸。具体而言,将由拉幅机入口的左右的夹具31、31夹持的PVA系树脂膜11′一边以规定的速度进行搬运,一边沿TD拉伸。在图示例中,PVA系树脂膜的收缩例如通过逐渐降低夹具的搬运方向的移动速度,并缩短夹具间距离而控制。通过调整拉幅机入口的搬运方向的夹具间距离L1与拉幅机出口的搬运方向的夹具间距离L2(夹具的搬运方向的移动速度),可控制收缩率。具体而言,可通过使夹具的拉幅机出口的速度为拉幅机入口的速度×(1-收缩率)而达成所需的收缩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虚线表示夹具31的轨道。
如图3所示,在使用同时双轴拉伸机进行PVA系树脂膜的收缩及拉伸的情况下,优选为在使PVA系树脂膜收缩后再拉伸。具体而言,在缩短搬运方向的夹具间距离之后再进行TD拉伸。根据此种实施方式,在拉伸时会更均匀地向PVA系树脂膜施加力,可防止夹具夹持部选择性地拉伸。具体而言,可防止在PVA系树脂膜端边,夹具未夹持的部分向内侧弯曲。其结果为,可提高均匀性。
A-2-3.其他处理
作为为制造偏振膜而进行的处理,除了拉伸处理以外,还可列举例如染色处理、不溶化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这些处理能在任意适当的时刻实施。
上述染色处理就代表性而言是使用上述二色性物质对PVA系树脂膜进行染色的处理。优选为通过在PVA系树脂膜上吸附二色性物质而进行。作为该吸附方法,例如可列举:在包含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液中浸渍PVA系树脂膜的方法;在PVA系树脂膜上涂布染色液的方法;以及向PVA系树脂膜上喷雾染色液的方法等。优选为在包含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液中浸渍PVA系树脂膜的方法。其原因在于二色性物质可良好地吸附于其上。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情况下,上述染色液优选为碘水溶液。碘的调配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04重量份~5.0重量份。为了提高碘对于水的溶解性,优选为在碘水溶液中调配碘化盐。碘化盐例如可列举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其中,优选为碘化钾、碘化钠。碘化盐的调配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3重量份~15重量份。
染色液的染色时的液体温度优选为20℃~40℃。当在染色液中浸渍PVA系树脂膜的情况下,浸渍时间优选为5秒~300秒。若为此种条件,则可使二色性物质充分地吸附于PVA系树脂膜上。
上述不溶化处理及交联处理就代表性而言是通过在硼酸水溶液中浸渍PVA系树脂膜而进行。上述清洗处理就代表性而言是通过在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PVA系树脂膜而进行。上述干燥处理中的干燥温度优选为30℃~100℃。
A-3.保护膜
作为上述保护膜的形成材料,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二乙酰基纤维素、三乙酰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等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直接用作保护膜。
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20μm~100μm。保护膜可经由粘接层(具体而言为粘接剂层、粘结剂层)而层叠于偏振膜上,也可密接(不经由粘接层)层叠于偏振膜上。粘接剂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粘接剂形成。粘接剂例如可列举聚乙烯醇系粘接剂。
B.其他
上述粘结剂层可通过任意适当的粘结剂形成。就代表性而言可使用丙烯酸系粘结剂。粘结剂层的厚度优选为7μm~25μm。
作为上述反射偏振膜,就代表性而言可列举直线偏振分离型的反射偏振膜。图5是反射偏振膜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反射偏振膜是具有双折射性的层A与实质上不具有双折射性的层B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层叠体。例如,在图示例中,A层的x轴方向的折射率nx大于y轴方向的折射率ny,B层的x轴方向的折射率nx与y轴方向的折射率nV实质上相同。因此,A层与B层的折射率差在x轴方向上较大,在y轴方向上实质上为零。其结果为,x轴方向为反射轴,y轴方向为透射轴。A层与B层的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2~0.3。需要说明的是,x轴方向与下述制造方法中的反射偏振膜的拉伸方向对应。
上述A层优选为使用通过拉伸而表现双折射性的材料构成。作为此种材料的代表例,可列举萘二甲酸聚酯(例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及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上述B层优选为使用即便拉伸而实质上也不会表现双折射性的材料构成。作为此种材料的代表例,可列举萘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酯。
反射偏振膜在A层与B层的界面使具有第1偏振方向的光(例如p波)透射,将具有与第1偏振方向正交的第2偏振方向的光(例如s波)反射。在A层与B层的界面,所反射的光的一部分作为具有第1偏振方向的光而透射,另一部分作为具有第2偏振方向的光而反射。通过在反射偏振膜的内部多次重复此种反射及透射,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优选反射偏振膜如图5所示,包括反射层R作为与偏振膜11为相反侧的一侧的最外层。通过设置反射层R,可进而利用最终未得以使用而返回至反射偏振膜的最外部的光,因此可进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反射层R就代表性而言通过聚酯树脂层的多层结构而表现反射功能。
反射偏振膜的整体厚度可根据目的及反射偏振膜所包括的层的总数等而适当设定。反射偏振膜的整体厚度优选为20μm~600μm。
作为反射偏振膜,例如可使用日本专利特表平9-507308号公报记载的反射偏振膜。
反射偏振膜可直接使用市售品,也可对市售品进行二次加工(例如拉伸)而使用。作为市售品,例如可列举3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DBEF的市售品及3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APF的市售品。
反射偏振膜就代表性而言可组合共挤压及横拉伸而制作。共挤压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方式而进行。例如可为进料模块方式,也可为多歧管方式。例如,在进料模块中将构成A层的材料及构成B层的材料挤出,继而,使用倍增器进行多层化。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多层化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继而,就代表性而言使所获得的长条状的多层层叠体沿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TD)拉伸。构成A层的材料(例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通过该横拉伸而仅在拉伸方向上增大折射率,结果表现双折射性。构成B层的材料(例如萘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酯)通过该横拉伸而在任一方向上折射率均不增大。结果可获得沿拉伸方向(TD)具有反射轴且沿搬运方向(MD)具有透射轴的反射偏振膜(TD与图2的x轴方向对应,MD与y轴方向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拉伸操作可使用任意适当的装置而进行。
通过使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将反射偏振膜与上述偏振膜层叠,可获得本发明的光学膜。如上所述,由于偏振膜沿TD具有吸收轴,故能以卷筒对卷筒式贴合偏振膜与反射偏振膜。
通过使用反射偏振膜,可提高光利用效率,可实现所获得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高对比度化。另外,在上述偏振膜的厚度较薄(例如小于10μm)的情况下,通过与反射偏振膜组合,可对光学膜赋予充分的刚性,可提高切割性(尤其是切条加工精度),在与其他光学构件(例如液晶单元)层叠时,可良好地调整轴向。其结果为,可提供显示特性更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偏振膜的厚度较薄(例如小于10μm)的情况下,优选为对预先层叠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优选为以卷筒对卷筒方式一体化)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进行切条加工而制造光学膜卷筒,这一点在后说明。若偏振膜的厚度较薄,则存在刚性低而无法充分保证单独对偏振膜(偏振板)进行切条加工的精度的可能。若无法保证切条加工精度,则存在引起相对于反射偏振膜的轴精度降低或切条宽度的精度降低的可能。通过预先将偏振膜与反射偏振膜层叠,不仅可高精度地重叠偏振膜的吸收轴与反射偏振膜的反射轴(可实现能使用反射偏振膜充分地补偿偏振膜的偏振度的结构),还可通过反射偏振膜对光学膜坯料赋予充分的刚性,可抑制切条加工时的偏差或蜿蜒而提高切条加工精度。其结果为,在RTP中,在将光学膜与其他光学构件(例如液晶单元)连续地层叠时,更容易获得以端边(切条面)为基准而进行的光学膜宽度方向的切割(包括半切)的精度(膜的尺寸精度)或贴合精度,可良好地调整轴向或贴合位置精度。其结果为,可提供显示特性更优异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剥离膜就代表性而言由塑料膜、以及设于该塑料膜的一侧的剥离赋予层构成。作为塑料膜,优选为使用聚酯膜。剥离膜的厚度优选为25μm~50μm。
上述表面保护膜可作为上述偏振板的保护膜而发挥功能。表面保护膜就代表性而言是塑料膜或塑料膜的层叠体。塑料膜的材质例如可列举聚酯、聚丙烯等。表面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25μm~75μm。
作为上述其他膜(层),例如可列举相位差板等。在构成光学膜的各层的层叠中,就代表性而言可使用任意适当的粘结剂或粘接剂。
C.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
作为光学膜卷筒而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的光学膜的宽度优选为与将要贴合的液晶单元的尺寸对应地设定。具体而言,长条状的光学膜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长条状的光学膜优选为通过以宽幅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切条前卷筒坯料)进行切条加工而制造。更优选为通过以宽幅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切条前卷筒坯料)进行切条加工而同时制造多个相同宽度或不同宽度的长条状的光学膜。
作为上述切条加工,有一边将光学膜坯料回卷一边进行切条加工的方法、以及不回卷而进行切条加工的方法,可采用任一方法。优选为一边将光学膜坯料回卷一边进行切条加工。通过一边将光学膜坯料回卷一边进行切条加工,而切条加工精度更优异。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在光学膜坯料的生产线上在其卷绕前即进行切条。
因此,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剥离膜、粘结剂层、包括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的偏振板、以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依次层叠而制作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的工序;对该光学膜坯料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一边沿其长度方向搬运一边沿搬运方向)以与上述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切条加工的工序;以及将在该切条工序中获得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平行”也包括实质上平行的情况。在此,“实质上平行”包括0°±5.0°的情况,优选为0°±3.0°,进而优选为0°±1.0°。
图7A是用于说明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的制作工序的一例的概要立体图。如图7A所示,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100′能通过卷筒对卷筒式将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91(偏振板10、粘结剂层30及剥离膜50的层叠体)及带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偏振膜92(反射偏振膜40及表面保护膜60的层叠体)层叠而获得。层叠经由任意适当的粘结剂或粘接剂(未图示)而以偏振板10与反射偏振膜40相对置的方式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在偏振板10仅在偏振膜11的一侧具有保护膜的形态中,在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中,在偏振膜的未设有保护膜的表面配置有表面保护膜,一边将该表面保护膜剥离一边进行层叠(未图示)。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图。该制造装置包括:光学膜坯料(切条前卷筒坯料)100′的卷筒R0的回卷机构80;光学膜坯料100′的切割机构70;及切条加工所获得的长条状的光学膜100的卷绕卷筒R1、R2的卷绕装置63。在长片状制品的生产线中进行切条加工的情况下,无需回卷机构80。
回卷机构80使用通过夹压卷筒57而产生的张力等将光学膜坯料100′从卷筒R0回卷,且包括:夹压卷筒57;及卷筒支承部,其支承卷筒R0且使卷筒R0旋转。也可在该卷筒支承部设置制动机构、驱动机构及张力控制机构等。
切割机构70包括设于光学膜坯料100′的搬运路上的切割刀51。切割刀例如可列举连动刀(Gang Blade)、纵剪圆盘剪切刀(Gable Blade)。切割方式例如可列举连动(Gang)方式、剪裁(Shear-cut)方式。例如,可将旋转自如的圆形切割刀朝向切条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一边使光学膜坯料100′通过该切割刀与支承卷筒之间,一边连续地进行切条。图7C是说明切条加工的详情的概要立体图。在图7C中表示包括连动刀的切割装置70。如图7C所示,可由光学膜坯料100′获得多个光学膜(光学膜卷筒)100。由光学膜坯料获得的光学膜的数量可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在获得多个光学膜的情况下,各光学膜的宽度只要与将要贴合的液晶单元的尺寸对应,则可为相同宽度,也可为不同宽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使用包括激光装置代替切割刀的切割装置。在该情况下,切割机构70例如包括:切割台,其设于光学膜坯料的背面侧;及激光装置,其设于光学膜坯料的上方。激光的照射位置固定,通过光学膜坯料的连续搬运而进行切割。
D.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以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切割并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在本说明书中“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宽度)”是指在将光学膜与液晶单元进行对位而贴合的情况下,可在该液晶单元的周缘部上确保适当的制造上的富余量(margin)(具体而言是未贴合有光学膜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宽度)。具体而言,“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宽度)”是指除了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另一组)边方向两端部的露出部分以外的长度(宽度)。
上述切割也可包括切割至少偏振膜(偏振板)及反射偏振膜而形成切入线的形态(所谓的半切)。在图示例的光学膜100中,例如残留剥离膜50而切割表面保护膜60、反射偏振膜40、偏振板10及粘结剂层30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中,长条状的光学膜也可为隔开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的间隔而形成有多条上述切入线的状态。
光学膜的切割方向就代表性而言是偏振膜的吸收轴的方向(光学膜的宽度方向)及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正交的方向(光学膜的长度方向)。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正交的方向的切割就代表性而言通过对光学膜一边沿长度方向进行搬运一边以成为规定的宽度的方式连续地切割,并在该切割后缠绕成卷筒状而进行。在本说明书,有时将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正交的方向的切割称为“切条加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光学膜(以下称为“第1光学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一侧,并将第1光学膜以外的第2光学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另一侧而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第2光学膜与第1光学膜相同,为长条状,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第2光学膜以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切割,并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第2光学膜包含沿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该偏振膜的吸收轴的方向可包括相对于第2光学膜的长度方向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5°的方向。通过本实施方式而获得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下偏振膜的吸收轴相互正交。
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套组包括:本发明的光学膜卷筒(第1光学膜卷筒);及第2光学膜卷筒,其通过将上述第2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
上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采用任意适当的模式。优选为VA(VerticallyAligned,垂直排列))模式或IPS(In-Plane Switching,横向电场切换)模式。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测定及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偏振膜的厚度
在下述染色处理后,使用针盘量规(PEACOCK公司制、制品名“DG-205 type pds-2”)测定PVA系树脂层或PVA系树脂膜的厚度。
(2)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关于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获得的液晶显示面板,使用搭载在该实施例及比较例所使用的液晶电视中的背光,通过(股)TOPCONTECHNOHOUSE SR-UL1R测定液晶显示面板的中央部的对比度。
[实施例1]
<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的制作>
(热塑性树脂基材)
使用长条状且厚度为200μm、Tg为123℃的环烯烃系树脂膜(JSR公司制、商品名“ARTON”)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
(涂布液的制备)
将聚合度为1800且皂化度为98~99%的聚乙烯醇(PVA)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Gosenol(注册商标)NH--18”)溶解于水中,制备浓度为7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PVA系树脂层的形成)
在通过模嘴涂机(挤压式涂布法)将上述涂布液涂布于已实施拉伸处理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的一面之后,在100℃下干燥180秒钟,形成厚度为9μm的PVA系树脂层。以该方式制作层叠体。
<收缩及拉伸处理>
如图3所示,使用同时双轴拉伸机使所获得的层叠体于140℃下沿MD收缩40%,同时沿TD以5.0倍进行干式拉伸。
<染色处理>
继而,将层叠体浸渍于25℃的碘水溶液(碘浓度:0.5重量%、碘化钾浓度:10重量%)中30秒钟。
<交联处理>
将染色后的层叠体浸渍于6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浓度:5重量%、碘化钾浓度:5重量%)中60秒钟。
<清洗处理>
在交联处理后,将层叠体浸渍于25℃的碘化钾水溶液(碘化钾浓度:5重量%)中5秒钟。
以该方式在热塑性树脂基材上制作厚度为3μm的偏振膜。
经由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在层叠体的偏振膜侧贴合保护膜(厚度:40μm、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 Corporation)制、商品名“TD40UL”)。继而,从偏振膜剥离热塑性树脂基材,获得偏振板。
继而,在偏振板的偏振膜侧贴合厚度为60μm的带粘结剂层的表面保护膜(三菱聚酯(股)制、商品名“PPF-100T”)之后,在偏振板的保护膜侧形成厚度为23μm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层,并在其表面贴合厚度为38μm的剥离膜(三菱聚酯膜(股)制、商品名“MRF-ELB4”)。以该方式制作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
<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
准备将厚度为107μm的反射偏振膜及厚度为60μm的带粘结剂层的表面保护膜层叠而成的反射型偏振板(3M公司制、商品名“DBEF”)。在该反射型偏振板的反射偏振膜侧形成厚度为12μm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并在其表面贴合厚度为38μm的剥离膜(三菱聚酯膜(股)制、商品名“MRF-ELB4”)。以该方式制作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
<光学膜坯料的制作>
一边将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的表面保护膜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的剥离膜分别剥离,一边通过卷筒对卷筒式贴合上述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及上述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获得将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层叠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获得的光学膜坯料经卷绕而成为坯料卷筒。
<光学膜(光学膜卷筒)的制作>
将以上述方式获得的光学膜坯料卷筒回卷,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一边以30m/min进行搬运,一边如图7C所示般使用切割刀以511mm的宽度(与下述液晶单元的短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切条加工,获得长条状的光学膜。需要说明的是,切条加工时的光学膜坯料的总厚度(也包括剥离膜)为283μm。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
一边分别将剥离膜剥离,一边通过卷筒对卷筒式面板(RTP)方式在从40英寸液晶电视(SHARP公司制、商品名:LC40Z5)取出的液晶单元的视觉辨认侧贴合偏振板(日东电工(股)制、VEGQ1724NTB),并在背面侧贴合以上述方式获得的光学膜,从而制作液晶显示面板,并测定其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对所获得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分别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以511mm的宽度进行切条加工。一边将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的表面保护膜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的剥离膜分别剥离,一边通过卷筒对卷筒式贴合分别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获得将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层叠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除了使用所获得的光学膜的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面板,并测定其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在将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一边剥离剥离膜一边通过RTP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并从所贴合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剥离表面保护膜之后,继而将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一边剥离剥离膜一边通过RTP贴合于该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上,除此的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面板,并测定其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在热塑性树脂基材上具有厚度为3μm的偏振膜的层叠体。另一方面,准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反射型偏振板。在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的偏振膜侧,经由聚乙烯醇系粘接剂通过卷筒对卷筒式贴合反射型偏振板。继而,从所获得的层叠体剥离热塑性树脂基材,在已剥离该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偏振膜表面形成厚度为23μm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并在其表面贴合厚度为38μm的剥离膜(三菱聚酯膜(股)制、商品名“MRF-ELB4”)。以该方式获得将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层叠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以下的顺序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光学膜(光学膜卷筒)及液晶显示面板。测定所获得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切条加工时的光学膜坯料的总厚度(也包括剥离膜)为231μm。
[比较例3]
在通过实施例2而获得的在热塑性树脂基材上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的偏振膜侧形成厚度为23μm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层,并在其表面贴合厚度为38μm的剥离膜(三菱聚酯膜(股)制、商品名“MRF-ELB4”)。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该层叠体进行切条加工。另一方面,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进行切条加工。一边将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基材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的剥离膜剥离,一边通过卷筒对卷筒式贴合经切条加工的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及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获得将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层叠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除了使用所获得的光学膜的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面板,并测定其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方式获得经切条加工的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及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在将经切条加工的具有偏振膜的层叠体一边剥离剥离膜一边通过RTP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并从所贴合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剥离热塑性树脂基材之后,继而将经切条加工的带粘结剂层的反射偏振膜一边剥离剥离膜一边通过RTP贴合于所贴合的带粘结剂层的偏振板上,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显示面板,并测定其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
[表1]
加工形态 膜层叠结构 对比度
实施例1 层叠后切条加工→RTP 图1C 3500
比较例1 切条加工后层叠→RTP 图1C 3000
比较例2 切条加工→分别RTP 图1C 2800
实施例2 层叠后切条加工→RTP 图1D 3350
比较例3 切条加工后层叠→RTP 图1D 2850
比较例4 切条加工→分别RTP 图1D 2700
[评价]
如根据表1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层叠后进行与液晶单元的尺寸对应的切条加工,可抑制轴偏离,获得高对比度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而,本发明的光学膜可通过卷筒对卷筒式而获得,并且若使用本发明的光学膜,可通过卷筒对面板(RTP)方式获得液晶显示面板,因此可实现非常优异的制造效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优选地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便携信息终端、数码相机、摄影机、掌上型游戏机、汽车导航、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钟表、微波炉等的液晶显示面板。
【符号说明】
10  偏振板
11  偏振膜
21  第1保护膜
22  第2保护膜
30  粘结剂层
40  反射偏振膜
50  剥离膜
60  表面保护膜
100 光学膜卷筒(光学膜)

Claims (8)

1.一种光学膜卷筒,其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其中,
所述光学膜卷筒通过将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该长条状的光学膜通过对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一边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搬运一边沿搬运方向进行切条加工而获得,在所述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中层叠有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卷筒,其中,所述偏振膜的厚度小于10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卷筒,其中,所述光学膜坯料通过依次层叠剥离膜、粘结剂层、所述偏振膜及所述反射偏振膜而成。
4.一种光学膜卷筒套组,其中,包括:
第1光学膜卷筒,其是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卷筒;以及
第2光学膜卷筒,其具有与所述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该第2光学膜卷筒通过将包含沿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卷筒套组,其中,所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为VA模式或IPS模式。
6.一种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膜卷筒具有与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切割成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另一组边相对应的长度而用于连续地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表面,在所述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中,包括:
依次层叠沿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及沿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的反射偏振膜而制作长条状的光学膜坯料的工序;
对该光学膜坯料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以与该液晶单元的对置的一组边相对应的宽度进行切条加工的工序;以及
将在该切条工序中获得的长条状的光学膜卷绕成卷筒状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振膜的厚度小于10μ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膜卷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膜坯料通过依次层叠剥离膜、粘结剂层、所述偏振膜及所述反射偏振膜而成。
CN201380013704.6A 2012-03-14 2013-03-14 光学膜卷筒套组及光学膜卷筒套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169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7934 2012-03-14
JP2012-057934 2012-03-14
PCT/JP2013/057188 WO2013137388A1 (ja) 2012-03-14 2013-03-14 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755A true CN104169755A (zh) 2014-11-26
CN104169755B CN104169755B (zh) 2020-05-08

Family

ID=4916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704.6A Active CN104169755B (zh) 2012-03-14 2013-03-14 光学膜卷筒套组及光学膜卷筒套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77167B2 (zh)
JP (1) JP6245817B2 (zh)
KR (2) KR102008563B1 (zh)
CN (1) CN104169755B (zh)
TW (1) TWI629543B (zh)
WO (1) WO201313738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552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7003551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2980B2 (ja) 2012-03-14 2017-08-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112921B2 (ja) * 2012-03-14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3953892B (zh) * 2014-04-22 2015-07-29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侧边反射片的加工工艺
TW201908770A (zh) * 2014-07-29 2019-03-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附有黏著劑之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6577174B2 (ja) * 2014-09-19 2019-09-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6692599B2 (ja) 2014-09-19 2020-05-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
TWI686629B (zh) * 2014-09-30 2020-03-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704383B (zh) * 2016-03-30 2020-09-1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膜的製造方法及延伸膜的製造裝置
JP6381652B2 (ja) 2016-04-15 2018-08-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多孔質セパレータ長尺、その製造方法、捲回体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7018711B2 (ja) * 2017-02-28 2022-0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7138721B2 (ja) * 2018-11-28 2022-09-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フィルムロール
WO2021044916A1 (ja) * 2019-09-05 2021-03-1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フィルム、及び製造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2140A (ja) * 2008-05-20 2009-12-03 Nitto Denko Corp 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78406A (zh) * 2008-04-14 2011-02-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CN102317821A (zh) * 2009-02-13 2012-01-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积层光学体、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与积层光学体的制造方法
US20120055608A1 (en) * 2010-09-03 2012-03-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roll of laminate strip with polarizing fil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4727A (ja) 2003-03-04 2004-09-24 Sumitomo Chem Co Ltd 感圧接着剤付き積層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025548A1 (ja) * 2004-08-30 2006-03-09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09113123A (ja) * 2007-11-01 2009-05-28 Nitto Denko Corp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切断方法
JP4406043B2 (ja) 2008-04-16 2010-01-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原反セット、及びロール原反の製造方法
JP5917834B2 (ja) * 2010-06-28 2016-05-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2176614A1 (ja) * 2011-06-20 2012-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長尺状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406A (zh) * 2008-04-14 2011-02-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JP2009282140A (ja) * 2008-05-20 2009-12-03 Nitto Denko Corp 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17821A (zh) * 2009-02-13 2012-01-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积层光学体、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与积层光学体的制造方法
US20120055608A1 (en) * 2010-09-03 2012-03-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roll of laminate strip with polarizing fil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552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7003551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7003551B (zh) * 2014-12-03 2019-03-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7003552B (zh) * 2014-12-03 2019-04-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08594A (ko) 2016-09-19
JP6245817B2 (ja) 2017-12-13
CN104169755B (zh) 2020-05-08
KR102008563B1 (ko) 2019-08-07
US20150002792A1 (en) 2015-01-01
JP2013218316A (ja) 2013-10-24
TW201344302A (zh) 2013-11-01
KR20140131949A (ko) 2014-11-14
TWI629543B (zh) 2018-07-11
WO2013137388A1 (ja) 2013-09-19
US9977167B2 (en) 201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755A (zh) 光学膜卷筒
CN104169756A (zh) 光学膜卷筒
CN104169787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169788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3080788B (zh) 光学功能薄膜连续卷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功能薄膜贴合装置
CN103069317B (zh) 光学功能薄膜连续卷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功能薄膜贴合装置
JP4339350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275926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917477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754510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310262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281877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743636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TW202306787A (zh) 附有相位差層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