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3205B - 车体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3205B CN104163205B CN201410204229.7A CN201410204229A CN104163205B CN 104163205 B CN104163205 B CN 104163205B CN 201410204229 A CN201410204229 A CN 201410204229A CN 104163205 B CN104163205 B CN 1041632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vehicle body
- width direction
- panel
- squab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获得高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的车体后部结构。本发明的车体后部结构构造为如下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其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100a)的下方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110)。后围板具有从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112)和从纵壁部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面部(114),纵壁部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从车辆后方侧安装至后围板的上面部并且与后围板形成闭合截面的尾端构件(1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方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的车体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刚性和降低车室内噪音等的各种结构创新在车体后部中成为必要。一种创新是为了改善后尾门附近的刚性而在车体后部形成由多个板构成的闭合截面。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在车体后部形成由后端上面板和锁止加强板(lockreinforcement)构成的闭合截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1-405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锁止加强板如专利文献1中那样屈曲,则当车体承受指向使锁止加强板扭转的方向的力(以下称为“扭转载荷”)时,扭转载荷在屈曲部集中,从而存在以屈曲部作为基点发生变形的风险。因此,专利文献1的构造依然有改进的空间,存在着开发具有更高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的车体结构的需求。
鉴于这些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获得高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的车体后部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后部结构的代表性的构造中,车辆后部结构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方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其中,所述后围板具有从所述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和从所述纵壁部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面部,所述纵壁部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并且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从车辆后方侧安装至所述后围板的上面部并且与所述后围板形成闭合截面的尾端构件。
根据以上构造,后围板在侧视图中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即后围板的下部为曲率小的曲面或者平面,并且由于越向上方后围板的曲率越大,所以不存在任何扭转载荷集中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承受扭转载荷时也不发生变形,并能够在车体后部获得高的扭转刚性。此外,由于后围板为逐渐倾斜的曲面状,所以施加于后围板的振动和载荷被平稳地传输。因此,这有利于振动和载荷向整个后围板传输,因此获得了高的载荷承受性能和对于振动的高耐性、即高的振动性能。
此外,由于在后围板的上部形成有由安装至上面部的尾端构件构成的闭合截面,因此能够有利地确保通过传统的闭合截面获得的刚性。此外,由于后围板的下部为大致平面状,因此后围板的下端大致垂直地接合至配置在其下方的构件(例如后地板面板等),因此使得能够改善接合时的稳定性并且改善作业效率。
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后立柱内板和后灯罩外板,此二者接合至所述后围板的上面部的侧方、构成所述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部的角部并且彼此前后重叠;后地板面板,其接合至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前侧的面,而且该后地板面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成车体后部的底面;和后纵梁,其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每一端的下方接合至所述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后立柱内板和所述后灯罩外板可以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焊接线处彼此接合,所述焊接线的下端可以位于所述后纵梁的上方。
根据该构造,施加于后立柱内板和后灯罩外板的接合线的载荷通过后围板传输至后地板面板,进而传输作为至用作车体后部的骨架的结构构件的后纵梁。因此,施加于角部的载荷能够由整个车体后部接收,因此使得能够进一步改善载荷承受性能。
在以上构造中,在所述后围板的位于所述后立柱内板与所述后灯罩外板的焊接线的下端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可以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一筋条形状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筋条形状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纵缘的位置同所述后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可以彼此一致或接近。
如上所述地设置第一筋条形状部分能够改善后围板的角部附近的刚性。此外,由于第一筋条形状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纵缘的位置同后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一致或接近,所以施加于后围板的载荷能够从第一筋条形状部分的内侧传输至后纵梁。
在以上构造中,后地板面板的后部区域可以设置有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凹的帽子形状部。这使得能够改善后地板面板的在后围板附近的区域的刚性。因此,能够由后地板面板更有利地接收通过后围板传输至后地板面板的载荷,因此进一步改善了扭转刚性。此外,由于后地板面板为帽子形状,所以能够将备用轮胎收纳在该帽子形状部的内部。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后地板面板的帽子形状部可以包括车辆中央部的底面部、从所述底面部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和从所述倾斜部的上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拖钩支架,所述拖钩支架支撑拖钩并且在所述底面部与所述倾斜部的交界处接合至所述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且在所述后围板中,在向所述后地板面板延伸的所述拖钩支架的接合处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上可以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筋条形状部分。
后地板面板的强度在底面部与倾斜部之间的交界处高、即在屈曲区域高。由于支撑用于牵引车体的拖钩的拖钩支架设置在该强度高的区域,所以能够改善对抗牵引时的载荷的强度。此外,由于在后围板中,在同拖钩支架的接合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筋条形状部分,所以能够改善后围板的拖钩支架的接合处附近的刚性。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第二筋条形状部分可以向车辆后方突出。这使得能够在获得由第二筋条形状部分实现的上述效果的同时增大车室空间的体积。
在以上构造中,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可以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这使得能够改善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刚性,因而使得能够进一步改善振动性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获得高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的车体后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图1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从图1的车体后部结构移除了后立柱内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车体后部结构在后围板透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体后部结构;100a…开口部;110…后围板;112…纵壁部;114…上面部;116a…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b…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c…第三筋条形状部分;120…后立柱内板;130…尾端构件;140…后地板面板;142…底面部;144…倾斜部;146…凸缘部;150…后灯罩外板;160…后纵梁;170…焊接线;190…拖钩支架;192…拖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数值等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说明性示例,除非另有具体声明,否则不意欲限制本发明。注意,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为功能和构造实质上相同的元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省略重复说明,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的元素已从图中省略。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100的从车室侧观察车体后部结构100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图1的截面图。图2A是沿着图1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图2B是沿着图1中的B-B截取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100设置有用于安装后尾门(未示出)的后尾门用开口部(以下称为“开口部100a”)。注意,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具有左右对称的构造,所以将以车辆右侧为例给出以下说明。
开口部100a下方的车室内面由后围板110构成。如图2A所示,后围板110具有从开口部100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112和从纵壁部112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面部114。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后围板110的纵壁部112的下部为曲率小的曲面或者平面,并且纵壁部112的曲率越向上方延伸越增大,因此成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
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那样,由于后围板110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换言之,由于后围板110中不存在屈曲部,所以能够防止扭转载荷集中。这使得能够抑制由于扭转载荷集中引起的后围板110的变形,并且能够获得高的扭转刚性。此外,由于后围板110为曲面状,所以能够平稳地传输施加于后围板110的振动和载荷,因此获得了高的振动性能和载荷承受性能。
图3是示出从图1中的车体后部结构100移除了后立柱内板12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在后围板110透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注意,在图3和图4中,后地板面板140均以透明的状态示出。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后围板110的车辆后方侧,配置有构成开口部100a(参照图1)的下缘并且构成角部的外侧的面的尾端构件130。
如图2A所示,尾端构件130从车辆后方侧安装至纵壁部112和后围板110的上部的上面部114,并与后围板110形成闭合截面。这使得能够改善开口部100a的下缘的刚性。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围板110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倾斜,所以设置在后围板110的上部的闭合截面位于后围板110的下端的前方。
这里,如果后围板110不向前方倾斜,也就是说,形成为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形状,则设置在上部的闭合截面将位于后围板110的下端的后方,可能会存在闭合截面在承受载荷时向后方变形的风险。相反,如果同本实施方式中那样,设置在后围板110的上部的闭合截面位于后围板110的下端的前方,则能够抑制当后围板110的上部承受载荷时闭合截面向后方的变形并有利地将载荷传输至后围板110的下方,进而分散载荷。
如上所述,开口部100a的下部的角部的外侧的面由尾端构件130构成。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开口部100a的下部的角部的内侧的面由接合至后围板110的上面部的侧方的后立柱内板120和后灯罩外板150构成。此外,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成车体后部的底面的后地板面板140接合至后围板110的车辆前侧的面。作为在后围板1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每一端的下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构件的后纵梁160接合至后地板面板140的下表面。
如从图1和图3能够理解到的,后立柱内板120和后灯罩外板150彼此前后重叠地配置并且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焊接线170处彼此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焊接线170的下端设定成位于后纵梁160的上方。因此,施加于构成开口部100a的下部的角部的后立柱内板120和后灯罩外板150的焊接线170(接合部)的载荷按顺序传输至后围板110和后地板面板140,然后由用作车体后部的骨架的后纵梁160接收。因此,施加于开口部100a的角部的载荷能够由整个车体后部接收,因此使得能够获得高的载荷承受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围板110的位于焊接线170的下端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设置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a。这使得能够改善位于焊接线170的下端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的刚性、也就是说提高后围板110的角部附近区域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a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纵缘的位置和后纵梁16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接近。因此,这使得施加于后围板110的载荷能够从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a的内侧有利地传输至后纵梁160。注意,尽管本实施方式给出了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a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纵缘的位置和后纵梁16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接近这一构造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两个位置可以彼此一致。
如上所述,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成车体后部的底面的后地板面板140接合至后围板110的车辆前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围板110的下部为大致平面状,所以后围板110大致垂直于后地板面板140地接合至后地板面板140。这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合作业并且改善接合时的稳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地板面板14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后部向下方凹,从而形成帽子形状(后地板面板140的前部未示出)。后地板面板140的帽子形状部构造成包括车辆中央部的底面部142、从底面部142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144和从倾斜部144的上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46。这样,由于后地板面板140的后部为帽子形状部,所以能够将备用轮胎(未示出)收纳在帽子形状部内。
此外,这样,由于后地板面板140的后部为帽子形状部,所以能够在后围板110附近改善后地板面板140的刚性。因此,这使得通过后围板110传输的载荷能够更有利地由后地板面板140接收,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扭转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撑用于牵引车体的拖钩192(参照图4)的拖钩支架190在底面部142与倾斜部144的交界处接合至后地板面板140的下表面。后地板面板140的强度在底面部142与倾斜部144的交界处的屈曲区域中高。因此,将拖钩支架190设置在该强度高的区域中使得能够改善对抗牵引时的载荷的强度。
此外,在后围板110中,在向后地板面板140延伸的拖钩支架190的接合处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该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使得能够改善后围板110的在拖钩支架190的接合处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附近的刚性。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为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形状。这使得能够在获得由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实现的改善刚性的效果的同时增大车室空间的体积。注意,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给出了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向车辆后方突出这一构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如果车室空间的体积充裕,则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可以构造成向车辆前方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围板1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116c。这改善了后围板11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刚性,因此使得能够进一步改善振动性能。此外,由于能够由第一筋条形状部分116a、第二筋条形状部分116b和第三筋条形状部分116c改善后围板110的刚性,所以能够降低后围板110的板厚。因此,这使得能够有助于削减成本并且有助于车体的轻量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后围板110在侧视图中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所以防止了由于扭转载荷集中导致的变形从而使得能够获得高的扭转刚性。此外,能够平稳地传输施加于后围板110的振动和载荷,因此获得了高的振动性能和载荷承受性能。此外,由于在后围板110的上部形成有尾端构件130的闭合截面,所以能够有利地确保开口部100a的下缘的刚性。
尽管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勿庸多言,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作出各种变型和改变,所有这些变型和改变当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的车体后部结构。
Claims (10)
1.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其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方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
其中,所述后围板具有从所述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和从所述纵壁部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面部,
所述纵壁部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并且
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从车辆后方侧安装至所述后围板的上面部并且与所述后围板形成闭合截面的尾端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
后立柱内板和后灯罩外板,此二者接合至所述后围板的上面部的侧方、构成所述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部的角部并且彼此前后重叠;
后地板面板,其接合至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前侧的面,而且该后地板面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成车体后部的底面;和
后纵梁,其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每一端的下方接合至所述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后立柱内板和所述后灯罩外板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焊接线处彼此接合,
所述焊接线的下端位于所述后纵梁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围板的位于所述后立柱内板与所述后灯罩外板的焊接线的下端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一筋条形状部分,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筋条形状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纵缘的位置同所述后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一致或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面板的后部形成为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凹的帽子形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地板面板的帽子形状部包括车辆中央部的底面部、从所述底面部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和从所述倾斜部的上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
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拖钩支架,所述拖钩支架支撑拖钩并且在所述底面部与所述倾斜部的交界处接合至所述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且
在所述后围板中,在向所述后地板面板延伸的所述拖钩支架的接合处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筋条形状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形状部分向车辆后方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三筋条形状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03134 | 2013-05-15 | ||
JP2013103134A JP6028675B2 (ja) | 2013-05-15 | 2013-05-15 | 車体後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3205A CN104163205A (zh) | 2014-11-26 |
CN104163205B true CN104163205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183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04229.7A Active CN104163205B (zh) | 2013-05-15 | 2014-05-14 | 车体后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28675B2 (zh) |
CN (1) | CN104163205B (zh) |
DE (1) | DE102014209163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85743B2 (ja) | 2015-05-21 | 2019-03-2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52044A (en) * | 1983-11-30 | 1987-03-24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Automobile rear body structure |
JPH02258480A (ja) * | 1989-03-31 | 1990-10-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US5018780A (en) * | 1985-10-01 | 1991-05-28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lower body structure |
JPH0752832A (ja) * | 1993-08-20 | 1995-02-28 | Mazda Motor Corp | 側部車体構造 |
CN202213635U (zh) * | 2011-07-22 | 2012-05-0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后围板预定位安装结构 |
CN202641872U (zh) * | 2012-06-28 | 2013-01-02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40591A (ja) | 1984-08-02 | 1986-02-26 | 株式会社東芝 | 原子炉再循環流量制御装置 |
JP2000142478A (ja) | 1998-11-13 | 2000-05-23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4702603B2 (ja) | 2005-04-22 | 2011-06-15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体の後部パネル構造 |
JP2008087650A (ja) * | 2006-10-03 | 2008-04-17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
JP2009067228A (ja) * | 2007-09-13 | 2009-04-02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5535698B2 (ja) * | 2010-03-11 | 2014-07-02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5810677B2 (ja) | 2011-06-30 | 2015-11-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後部構造 |
US9010847B2 (en) | 2011-08-02 | 2015-04-21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2013
- 2013-05-15 JP JP2013103134A patent/JP60286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5-14 CN CN201410204229.7A patent/CN10416320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5-15 DE DE102014209163.2A patent/DE102014209163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52044A (en) * | 1983-11-30 | 1987-03-24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Automobile rear body structure |
US5018780A (en) * | 1985-10-01 | 1991-05-28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lower body structure |
JPH02258480A (ja) * | 1989-03-31 | 1990-10-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H0752832A (ja) * | 1993-08-20 | 1995-02-28 | Mazda Motor Corp | 側部車体構造 |
CN202213635U (zh) * | 2011-07-22 | 2012-05-0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后围板预定位安装结构 |
CN202641872U (zh) * | 2012-06-28 | 2013-01-02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4209163B4 (de) | 2021-08-26 |
JP2014223828A (ja) | 2014-12-04 |
DE102014209163A1 (de) | 2014-11-20 |
CN104163205A (zh) | 2014-11-26 |
JP6028675B2 (ja)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28334B2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9809258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8991906B2 (en) |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9102364B2 (en) | Cross member assembly, in particular a floor cross member and/or a footwell cross member assembly, on a vehicle body, in particular on a motor vehicle body | |
EP3063027B1 (en) | Sunroof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 |
US20080258498A1 (en) | Truss structure for pickup bed area | |
JP6397534B1 (ja)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
JP6357886B2 (ja) | 車両側部構造 | |
JP6372057B2 (ja) |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取付部構造 | |
JP2011230711A (ja) | 車体補強構造 | |
US20140333092A1 (en) | Vehicle-body side part structure | |
US8820819B2 (en) | Vehicle floor frame structure | |
CN102774427B (zh) | 车辆上部后端结构 | |
CN103192884B (zh) | 车辆增强结构 | |
US10059378B2 (en) | Rang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sheet metal roof or a glass roof | |
CN104163205B (zh) | 车体后部结构 | |
US9090292B2 (en) | Structure of rear package tray for vehicle | |
CN111703506A (zh) | 车辆下部构造 | |
US10106198B2 (en) | Vehicle upper body structure | |
JP2012144102A (ja) | 車両のアッパーバック構造 | |
JP6537912B2 (ja) | 車体の支持構造 | |
JP6476778B2 (ja) | サイドシル構造 | |
WO2015159674A1 (ja) | 車両用フードのクッション構造 | |
JP2014213751A (ja) | 車体側部の連結構造 | |
CN213008384U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