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5706A -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5706A
CN104155706A CN201410206944.4A CN201410206944A CN104155706A CN 104155706 A CN104155706 A CN 104155706A CN 201410206944 A CN201410206944 A CN 201410206944A CN 104155706 A CN104155706 A CN 10415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cavees lens
ultraviolet
ultraviolet resi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69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5706B (zh
Inventor
林宜欣
陈文龙
刘佳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5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5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5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5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紫外线树脂(UV resin),包括单体混合物、光引发剂以及聚酯丙烯酸酯(polyester acrylate)。其中,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至少一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0%~80%,且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式以下式1表示,n为2至24的整数。光引发剂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聚酯丙烯酸酯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0%。

Description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立体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紫外线树脂、由该紫外线树脂形成的凹透镜、具有该凹透镜的可切换透镜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可切换透镜的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者对于显示器的显示品质(如影像解析度、色彩饱和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除了高影像解析度以及高色彩饱和度之外,为了满足使用者观看真实影像的需求,亦发展出能够显示出立体影像的立体显示器。
以凹透镜立体显示技术来说,提供由UV树脂固化形成的凹透镜,以及配置有复数液晶单元的液晶层基板,将基板覆盖于凹透镜,使液晶填充于内,经配向、UV固化而成具有短轴和长轴折射率的双折射层。而后,移除与双折射层附着的基板,以得到由双折射层形成且配置于凹透镜上的柱状透镜结构。在搭配液晶显示器的使用下,柱状透镜结构作为将二维平面显示切换成三维立体显示的切换透镜。
值得注意的是,固化成凹透镜的UV树脂包含单体,而单体种类会对双折射层与凹透镜之间的附着力产生影响。若双折射层与凹透镜之间的附着力不佳,则后续移除与双折射层附着的基板时,已固化的液晶聚合物会随着基板的移除而残留在基板上,无法良好地附着在凹透镜上。如此一来,导致柱状透镜结构的报废,造成良率与产能下降,因而大幅增加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线树脂,使得由其所制作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凹透镜,其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可切换透镜,其中凹透镜与形成凸透镜的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其中凹透镜与形成凸透镜的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凹透镜与形成凸透镜的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凹透镜与形成凸透镜的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本发明的紫外线树脂包括单体混合物、光引发剂以及聚酯丙烯酸酯。其中,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至少一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0%~80%,且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式以下式1表示,n为2至24的整数。光引发剂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聚酯丙烯酸酯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0%。
本发明的凹透镜由上述的紫外线树脂形成。
本发明的可切换透镜包括上述的凹透镜以及双折射层。双折射层附着于凹透镜上,其中双折射层为具有与凹透镜对应配置的凸透镜。
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以及可切换透镜。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配置于显示面板与可切换透镜之间。
本发明的可切换透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第一基板上形成凹透镜,且凹透镜表面上具有第一配向方向,其中凹透镜由上述的紫外线树脂形成。于第二基板上形成一光可固化的液晶层,其中第二基板包括一玻璃基底与配置于玻璃基板上的聚酰亚胺(Polyimide,PI)膜,且聚酰亚胺膜表面上具有第二配向方向。压合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以形成一堆叠基板,并使得凹透镜与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光可固化的液晶层仅位于凹透镜的凹槽内。施加紫外线照射堆叠基板,以使得光可固化的液晶层固化为双折射层,且双折射层形成与凹透镜对应配置的凸透镜。移除第二基板。
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显示面板。提供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提供上述的可切换透镜夹置于显示面板与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n为7至17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n为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占单体混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添加剂,且其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添加剂包含消泡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凹透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第一基板上涂布一紫外线树脂层,紫外线树脂层包括上述的紫外线树脂。对紫外线树脂层进行一紫外线固化制程,以形成凹透镜。对凹透镜的表面进行磨擦(rubbing)方法以形成第一配向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于聚酰亚胺膜的表面上形成第二配向方向,所使用的是磨擦(rubbing)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除第二基板的方法包括剥离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配向方向实质上与第二配向方向平行。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紫外线树脂具有式1表示的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使得由紫外线树脂所制作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双折射层随着基板的移除而残留于基板上,以大幅提升由液晶层固化制作而成的凸透镜的良率,进而提升可切换透镜与立体显示器的良率与产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E分别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1~4的剥离试验结果。
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1的双折射层配向能力的电子显微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线树脂,其包括单体混合物、光引发剂以及聚酯丙烯酸酯。其中,聚酯丙烯酸酯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5%~50%,光引发剂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0.5%~20%,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至少一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30%~80%,且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式以下式1表示,n为2至24的整数。也就是说,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总碳数为6至28,其为直链脂肪族丙烯酸酯。
在一实施例中,n例如是7至17的整数。也就是说,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总碳数例如是11至21,其为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在一实施例中,n例如是11,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是由以下式2表示。也就是说,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是长碳链脂肪族丙烯酸酯(Lauryl Acrylate)。
特别注意到的是,虽然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具有相同的基团丙烯酸酯,但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并不属于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一种,也就是说,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长链以直链烷基为基本架构,而不是环烷基、苯基、杂环基等等。丙烯酸酯类单体则举例如下: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Phenoxy Ethyl Acrylate)、乙氧化苯氧基丙烯酸酯(EthoxylatedPhenoxyl Acrylate)、环三烃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yclicTrimethylolpropane Formal Acrylate)、C8-C10丙烯酸酯(C8-C10Acrylate)、异冰片基丙烯酸酯(Isobornyl Acrylate)、双官能基丙烯酸酯单体(Di-functionalAcrylate Monomer)、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Hexanediol Diacrylate)、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Ethoxylated Bisphenol-A Diacrylate)、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200)Dimethacrylate)、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EOEOEA)、四氢呋喃丙烯酸酯(THFA)、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异辛酯(ODA)、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PHEA)、1,6-己二醇二丙烯酯酯(HDDA)、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酯酯(E02HD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BD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P02NPG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03TMP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A)、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E04PETA)、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DPHA)等等,上述的物性与化性可参阅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所述。
再者,必须说明的是,在使用多种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情况下,不需考量各单体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而只要符合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30%~80%即可。再者,在使用多种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情况下,也不用考量各单体所占的重量百分比,而只要符合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30%~80%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例如约为30%~50%。在一实施例中,单体混合物例如是更包括其他种单体,也就是上述的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外的单体。在一实施例中,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占单体混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1%~25%。较佳地,约为10%~15%。必需说明的是,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之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于调配时,各成份并不会全部采用最高的重量百分比,而是各成份相互搭配以符合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之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在一实施例中,紫外线树脂更包含一添加剂,且其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约为1%~10%。添加剂例如包含消泡剂。当紫外线树脂中更包含添加剂时,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的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于调配时,各成份并不会全部采用最高的重量百分比,而是各成份相互搭配以符合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的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上述的紫外线树脂可以用来制作多种光学元件,以下的实施例将以使用紫外线树脂制作凹透镜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1A至图1F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首先,于第一基板110上形成凹透镜120,且凹透镜120表面上具有第一配向方向,其中凹透镜120由上述的紫外线树脂经紫外线固化过程所形成。详细地说,于第一基板110上涂布紫外线树脂层(未绘示),其材料为上述的紫外线树脂。藉由使用模具进行滚压塑形,并同时对紫外线树脂层进行紫外线固化过程,以形成凹透镜120。对凹透镜120的表面进行磨擦方法以形成第一配向方向。凹透镜120具有凹槽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板。在本实施例的紫外线树脂层中,n例如是7至17的整数,单体的总碳数例如是11至21,其为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紫外线树脂例如是更包括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外的单体,以及添加剂例如是消泡剂。在本实施例中,单体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的总和例如约为30~80%。而紫外线树脂中的材料或其它描述,请查阅上述,于此不再赘言。但是,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的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于调配时,各成份并不会全部采用最高的重量百分比,而是各成份相互搭配以符合紫外线树脂中各成份加总所得的总重量百分比约为100%。
请参照图1B,接着,于第二基板130上形成光可固化的液晶层140,其中第二基板130包括玻璃基底132与配置于玻璃基底132上的聚酰亚胺(Polyimide,PI)膜134,且聚酰亚胺膜134表面上具有第二配向方向。于聚酰亚胺膜134的表面上形成第二配向方向例如是使用磨擦(rubbing)方法。液晶层140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将未固化的液晶涂布于第二基板13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向方向例如是实质上与第二配向方向平行。
请参照图1C,然后,压合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以形成一堆叠基板150,并使得凹透镜120与液晶层14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30之间,且光可固化的液晶层140仅位于凹透镜120的凹槽122内。在此步骤中,液晶层140会被挤压至凹透镜120上,以填满凹透镜120的凹槽122。当液晶层140较易流动而滴落时,第二基板130放置于支撑台(未绘示)上,然后,第一基板110上的凹槽122面对第二基板130上液晶层140,将第一基板110向下压合于第二基板130上,来形成堆叠基板150或者是当液晶层140较粘滞而不易滴落时,第一基板110放置于支撑台(未绘示)上,然后,第二基板130上的液晶层140面对第一基板110上凹槽122,将第二基板130向下压合于第一基板110上,来形成堆叠基板150。
请参照图1D,施加紫外线UV照射堆叠基板150,以使得光可固化的液晶层140固化为双折射层140a,且双折射层140a形成与凹透镜120对应配置的凸透镜142。换言之,液晶层140经配向与紫外线固化步骤而形成具有短轴和长轴折射率的双折射层140a,并与凹透镜120对应配置而为凸透镜142。凸透镜142例如是柱状透镜结构。特别说明的是,光可固化的液晶层140例如是包括液晶分子与光引发剂,在紫外线照射后,由液晶分子聚合而成的双折射层不论通电与否,双折射层中的液晶分子皆不会随着电压开或关而转动。其中,光可聚合的液晶分子可以是具有可聚合官能基的液晶分子,例如:美国专利第7820070与7993710号、台湾专利第319395、326303、327136、368645号以及美国专利申请案第20050116200、20050136196、20050264737号等中的液晶分子。此外,可聚合的液晶分子也可以是市面产品,诸如Merck所售的命名为Reactive Mesogen的反应型液晶,包括RMS03-013C(Merck)、RM257(Merck)、RMM141(Merck)以及RMM-28B(Merck)等等。
请参照图1E,移除第二基板130。第二基板130的移除方法R例如是剥离法(peeling)。在本实施例中,移除第二基板130后,第二基板130上并没有双折射层140a的残留物。
请参照图1F,在移除第二基板130后,形成可切换透镜100。在本实施例中,可切换透镜100包括凹透镜120以及双折射层140a。双折射层140a附着于凹透镜120上,其中双折射层140a具有与凹透镜120对应配置的一凸透镜142。在本实施例中,可切换透镜100例如是更包括第一基板110,其中凹透镜12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必需说明的是,因双折层140a的液晶经配向且照光聚合后,已固定其从凹槽122的底部至开口处的转动方式,以碗状凹槽为范例,即碗底(底部)至碗口(开口处)。所以,凹透镜120的凹槽122表面之上与双折层140a上表面之上皆不存在透明导电电极,即双折层140a的二个表面(一个表面是接触凹槽122,另一个表面是位于凹槽122开口处,不接触凹槽122)上不存在透明导电电极。
上述的可切换透镜100可以作为将二维平面显示切换成三维立体显示的切换透镜,因此可以应用于立体显示器中。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显示器1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显示面板200。接着,提供上述的可切换透镜100。然后,提供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300夹置于显示面板200与可切换透镜100之间。立体显示器10包括显示面板200、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300以及可切换透镜100。立体显示器10例如是裸视立体显示装置。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300配置于显示面板200与可切换透镜100之间。显示面板200可以是任何可以显示影像的构件,且其依据显示面板200中的显示介质(未绘示)的自发光材料与非自发材料可区分为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包含液晶显示面板(例如水平电场驱动显示面板、垂直电场显示面板、蓝相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电场驱动显示面板或其他合适的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电粉尘显示面板或其他合适的显示面板,以及自发光显示面板包含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电浆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或者是其他型式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200采用非自行发光的材料作为显示介质时,立体显示器10可以选择性地更包括有光源模组以提供显示所需的光源。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显示器10更包括粘着层400,位于可切换透镜100与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300之间。其中,粘着层400例如是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Adhesive,OCA)。本实施例以双折射层140a的表面接触粘着层400为范例,即凹槽122表面面对粘着层400。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的外表面接触粘着层400,而第一基板110的内表面的元件,例如:双折射层140a不接触对粘着层400。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由于紫外线树脂具有以式1表示的单体,且此单体例如是总碳数为11至21的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因此由紫外线树脂所制作的凹透镜120与双折射层140a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如此一来,在可切换透镜100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凹透镜120与双折射层140a之间的附着力实质上大于双折射层140a与第二基板130的聚酰亚胺膜134之间的附着力,因此在剥离第二基板130时,双折射层140a实质上会良好地附着在凹透镜120上,因此第二基板130上不会有双折射层140a之残留物。此外,由于双折射层140a与凹透镜120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双折射层140a不会因第二基板130的剥离而受到破坏,故双折射层140a具有良好的配向能力。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凸透镜142的良率与产能,进而提升包括凸透镜142的可切换透镜100与立体显示器10的良率与产能。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将紫外线树脂应用于立体显示器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紫外线树脂亦适用于一般液晶面板的制作。
以下藉由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及双折射层具有良好的配向能力。
首先,准备实验组1~4与对照组的紫外线树脂,其中各组的紫外线树脂的组成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式1表示的单体的添加量,如表1所示。接着,使用实验组1~4与对照组的紫外线树脂于PET基板上形成凹透镜。然后,将可聚合(未固化)液晶层涂布于PI基板上。而后,压合PET基板与PI基板并进行UV固化过程,使得可聚合(未固化)液晶层固化而成双折射层,形成与凹透镜对应的凸透镜。而后,对双折射层进行剥离试验。在本实验中,剥离试验为以手将双折射层由PI基板上剥除,于剥除后,以肉眼观察PI基板上是否有双折射层的残留物,以判断其剥离品质,图3A至图3E分别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1~4的剥离试验结果。
表1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4的紫外线树脂的组成与进行剥离试验的结果。
表1:
由表1以及图3A可知,在进行剥离试验后,PI基板上有显著白痕,显示不包含式1表示的单体的紫外线树脂,较易使双折射层残留在PI基板上。也就是说,由习知紫外线树脂所形成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差,导致双折射层会因PI基板的剥离而残留于其上。因此,对照组的双折射层具有较差的剥离品质。相反地,由表1以及图3B至图3E可知,在进行剥离试验后,PI基板上没有显著的白痕,显示包含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的本案紫外线树脂实质上不会使双折射层残留在PI基板上,也就是说,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能增加其所形成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的附着力,以避免双折射层残留于PI基板上。因此,实验组的双折射层具有较佳的剥离品质。故,本案紫外线树脂适于制作凹透镜,使得由紫外线树脂所制作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另一方面,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1的双折射层的配向能力,其结果分别如图4A与图4B所示。由图4A与图4B可知,实验组1的双折射层与习知的对照组双折射层配向相同。也就是说,藉由使用本案的紫外线树脂来制作凹透镜,形成于凹透镜上的双折射层依然具有良好的配向能力。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紫外线树脂具有式1表示的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且例如是长链脂肪族丙烯酸酯,使得由紫外线树脂所制作的凹透镜与双折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如此一来,在可切换透镜的制作过程中,双折射层会良好地附着于由本案紫外线树脂所制作的凹透镜上,而不会随着基板的剥离而残留于基板上,且此双折射层具有完整的结构与良好的配向能力。故,使用本案的紫外线树脂来制作与双折射层附着的凹透镜,可以避免双折射层随着基板的剥离而受损,以大幅提升由双折射层制作而成的凸透镜的良率与产能,进而提升包括凸透镜的可切换透镜与立体显示器的良率与产能。再者,由于本案的紫外线树脂配方可广泛地应用于一般液晶面板、立体显示器等光学元件的制作,且可与现有过程相容,因此可提高这些光学元件的良率与产能,以及降低其制造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立体显示器
100:可切换透镜
110:第一基板
120:凹透镜
122:凹槽
130:第二基板
132:玻璃基底
134:聚酰亚胺膜
140:液晶层
140a:双折射层
142:凸透镜
200:显示面板
300: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
400:粘着层
R:移除方法
UV:紫外线

Claims (16)

1.一种紫外线树脂,包括:
单体混合物,且该单体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与至少一种丙烯酸酯类单体,该单体混合物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0%~80%,且该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式以下式1表示,n为2至24的整数
光引发剂,且其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以及
聚酯丙烯酸酯,且其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其中n为7至17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其中n为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其中该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占该单体混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更包含添加剂,且该添加剂占紫外线树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其中该添加剂包含消泡剂。
7.一种凹透镜,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形成。
8.一种可切换透镜,包括: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凹透镜;以及
双折射层,附着于该凹透镜上,其中该双折射层为具有与该凹透镜对应配置的凸透镜。
9.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
显示面板;
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以及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切换透镜,其中该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可切换透镜之间。
10.一种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
于第一基板上形成凹透镜,且该凹透镜表面上具有第一配向方向,其中该凹透镜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形成;
于第二基板上形成光可固化的液晶层,其中该第二基板包括玻璃基底与配置于该玻璃基板上的聚酰亚胺膜,且该聚酰亚胺膜表面上具有第二配向方向;
压合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以形成堆叠基板,并使得该凹透镜与该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该光可固化的液晶层仅位于该凹透镜的凹槽内;
施加紫外线照射该堆叠基板,以使得该光可固化的液晶层固化为双折射层,且该双折射层形成与该凹透镜对应配置的凸透镜;以及
移除该第二基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该凹透镜的方法包括:
于该第一基板上涂布紫外线树脂层,该紫外线树脂层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树脂;
对该紫外线树脂层进行紫外线固化过程,以形成该凹透镜;以及
对该凹透镜的表面进行磨擦方法以形成该第一配向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于该聚酰亚胺膜的表面上形成该第二配向方向,所使用的是磨擦方法。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移除该第二基板的方法包括剥离法。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配向方向实质上与该第二配向方向平行。
16.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
提供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切换透镜;以及
提供平面立体可切换单元夹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可切换透镜之间。
CN201410206944.4A 2014-03-19 2014-05-16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55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0316A TWI539186B (zh) 2014-03-19 2014-03-19 紫外光樹脂、由該紫外光樹脂形成的凹透鏡、具有該凹透鏡的可切換透鏡及其製作方法以及具有該可切換透鏡的立體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TW103110316 201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5706A true CN104155706A (zh) 2014-11-19
CN104155706B CN104155706B (zh) 2018-09-11

Family

ID=5188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69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55706B (zh) 2014-03-19 2014-05-16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5706B (zh)
TW (1) TWI5391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85A (zh) * 2016-10-27 2017-01-04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透镜阵列制造方法及双折射透镜阵列
CN106468842A (zh) * 2016-12-27 2017-03-01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双折射透镜膜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070A (zh) * 2007-04-26 2008-10-29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01315463A (zh) * 2007-05-29 2008-12-0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透镜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5243A (zh) * 2009-03-28 2010-09-29 恒昌涂料(惠阳)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电子束辐射固化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26049A (zh) * 2011-05-27 2011-10-26 东周化学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可打印光盘用紫外光固化防水油墨
CN102279481A (zh) * 2010-06-11 2011-12-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2471416A (zh) * 2009-08-04 2012-05-2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丙烯酸酯类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070A (zh) * 2007-04-26 2008-10-29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01315463A (zh) * 2007-05-29 2008-12-0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透镜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5243A (zh) * 2009-03-28 2010-09-29 恒昌涂料(惠阳)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电子束辐射固化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71416A (zh) * 2009-08-04 2012-05-2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丙烯酸酯类组合物
CN102279481A (zh) * 2010-06-11 2011-12-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26049A (zh) * 2011-05-27 2011-10-26 东周化学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可打印光盘用紫外光固化防水油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785A (zh) * 2016-10-27 2017-01-04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透镜阵列制造方法及双折射透镜阵列
CN106468842A (zh) * 2016-12-27 2017-03-01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双折射透镜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9186B (zh) 2016-06-21
TW201537236A (zh) 2015-10-01
CN104155706B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1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基板组件和一种形成显示面板基板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TWI465534B (zh) 可光固化之黏著組合物
US9261779B2 (en)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512361B (zh) 用於製造影像顯示裝置之方法
KR102043768B1 (ko) 광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974675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0479A (zh) 电子板
JP5489447B2 (ja) 遮光性と粘着性を有する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CN103249797A (zh) 光学用粘附材料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组合物的光学用粘附材料片材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896551B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443699A (zh) 电泳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JP2010530985A (ja) 環境保護光学シート
CN104020885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5706A (zh) 紫外线树脂、凹透镜、可切换透镜、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20888A (zh) 触摸屏
CN110103565A (zh) 改善圆偏振led-3d非平面软对硬贴合不平整的方法
JP5753285B2 (ja) 光学積層体
JP5490487B2 (ja) 光学積層体
CN102540719A (zh) 用于在导光板上形成图案的活化能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
CN204480210U (zh) 触摸屏
CN204028878U (zh) 电容式触控屏
JP6904161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46733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KR20220076348A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필름, 광학 부재, 화상 표시 장치,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5308830A (zh) 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