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6120A -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6120A
CN104146120A CN201410349148.6A CN201410349148A CN104146120A CN 104146120 A CN104146120 A CN 104146120A CN 201410349148 A CN201410349148 A CN 201410349148A CN 104146120 A CN104146120 A CN 104146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berry leaf
dandelion
cordate houttuynia
reed rhizome
lixivi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9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雪侠
刘万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491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61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6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6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原料质量比为1∶0.6∶0.2∶0.2。本发明所得凉茶色泽鲜亮、澄清金黄,具有桑叶的清香,芦根的爽口,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使四种药物成分得到有效配伍,药效充分发挥,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胆利尿的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系统炎症和结石等症。

Description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据《本草经疏》记载,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既能抗菌消炎,又能明目而止渴。
芦根又称苇根,芦草的根部,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能。能解热、镇静、镇痛、抗菌、解毒、降血压、降血糖,芦根中天门冬酰胺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并能使细胞生长正常化。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清热除湿、利水通淋、清热止痢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热壅肺、咳吐脓血热毒疮疡、湿热泻痢等症。具有抗菌、抗病毒、利尿、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的功效。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平,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具现代医学研究,蒲公英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还可防治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癌等功效。特别是对于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叶子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药用价值极高,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类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三抗作用。
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皆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桑叶疏散风热、抗菌消炎;芦根解热生津、抗菌、解毒、利尿;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蒲公英凉血杀菌、抗毒防癌、利胆祛湿。且四味药品药性分别为性寒、性寒、性微寒、性平,四味相聚,可以更好的平衡药性,发挥药力,适合多数体质的人饮用,特别是对于湿热瘀结于下焦不通,中医所称的淋病,也就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尿道结石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作为凉茶饮用更是把药性发挥到极致。
迄今为止,市面上还没有一款这样饮料,特别是一种供人们日常饮用的凉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营养保健和身体健康,市场需要风味与营养价值兼具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制品,以同时满足人们对口味喜好和营养健康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资源并同时具有优良风味和营养价值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质量比为1∶0.6∶0.2∶0.2。
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皆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营养保健资源,都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桑叶疏散风热、抗菌消炎;芦根解热生津、抗菌、解毒、利尿;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蒲公英凉血杀菌、抗毒防癌、利胆祛湿。四味药品药性分别为性寒、性寒、性微寒、性平,四味相聚,可以更好的平衡药性,发挥药力,适合多数体质的人饮用,可作为凉茶的制作原料。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采集新鲜的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原料进行清拣,去除发黄叶、病虫叶,剔除杂质、泥土,用清水冲洗、沥干,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称取备用;采摘新鲜成熟的原料及时运输到工厂,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各原料的氧化、腐败等损耗;
2)桑叶、鱼腥草预处理:
2-1)提香:将桑叶、鱼腥草分别放置于容器中,于125℃~130℃温度下密闭加热5min~10min,然后摊晾散热至常温,摊晾厚度为3cm;容器可选用不锈钢容器,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耐腐蚀性,适于食品安全级别使用;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可使其快速充分氧化转色,再摊晾散热至常温,又使得桑叶、鱼腥草充分挥发异味,直至外表失去光泽,手握柔软而不粘手,闻之清香适度,桑叶的苦臭和鱼腥草的腥味得以被去除;
2-2)浸提:取2-1)步骤散热后的桑叶和鱼腥草混合,放入提取罐中,加入6~8倍的桑叶和鱼腥草原料重量的纯净水,在70℃~9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1;所得滤渣中再加入3~5倍的桑叶和鱼腥草原料重量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70℃~9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2;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为了加速桑叶和鱼腥草的溶解速率,采取高温浸提方法,有利于原料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溶解;
3)芦根、蒲公英预处理:
3-1)打浆:把芦根、蒲公英一同送入组织打浆机破碎打浆;用打浆机打浆榨汁,应立即进行浸提,因为在打浆过程中,原料细胞组织破损,果肉裸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产生褐变反应,影响产品色泽质量。
3-2)浸提:将所得的芦根、蒲公英原浆,加入2~3倍重量的纯净水,通入蒸汽加热,在60℃~80℃低温下浸提1~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a;所得滤渣再加入芦根和蒲公英原料的1~2倍重量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60℃~80℃低温下浸提1~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b;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芦根、蒲公英易挥发,低温浸提能有效保留原料原有的香气和滋味,提高产品质量;
4)调配:将步骤2)和3)所得的澄清透明的两种滤液合并混合后,加入高倍甜味剂0.01%~0.015%,在调配罐中混合均匀;高倍甜味剂热量低甚至无热量,但具有接近于蔗糖的口感和甜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仍能有效保持一定的甜度,耐受光、热的影响;
5)杀菌、灌装:调配好的溶液加热至130℃~140℃温度下保持5s~10s杀菌,冷却至80℃~90℃时迅速密闭装罐,灌装容器预先用消毒液清洗并晾干。高温瞬时灭菌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极佳的灭菌效果,受热都是均匀的,食品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和风味损失较小,较好地保持食品应有的品质。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1)中打浆机的筛孔孔径为0.8mm~1.0mm。合适的筛孔孔径能过滤掉小颗粒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高倍甜味剂为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天然功能性低聚糖,不致龋齿、甜味纯正、吸湿性低,没有发黏现象,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并且可延缓及持续较长时间,不会引起血糖的明显升高,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食用;也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当然,此处的阿斯巴甜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高倍甜味剂代替,如甜菊苷、糖醇及三氯蔗糖等。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凉茶的糖度保持在8~10个甜度。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原料配方为桑叶10公斤、芦根6公斤、鱼腥草2公斤、蒲公英2公斤。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以现代营养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功能协调,以桑叶作为基料,添加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制成桑叶复合保健凉茶,色泽鲜亮、澄清金黄,具有桑叶的清香,芦根的爽口,而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使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四药物成分得到有效配伍,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胆利尿的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系统炎症和结石等症。本凉茶为晶莹匀亮的棕黄色液体,酸中略甜,酷似红茶,满足了市场对桑叶保健凉茶的口味需求,同时增加了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为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质量比为1∶0.6∶0.2∶0.2。
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集新鲜的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原料进行清拣,去除发黄叶、病虫叶,剔除杂质、泥土,用清水冲洗、沥干,称取桑叶10公斤、芦根6公斤、鱼腥草2公斤、蒲公英2公斤放开备用;
2)桑叶、鱼腥草预处理:
2-1)提香:将桑叶、鱼腥草分别置于不锈钢容器中,于125℃~130℃温度下密闭加热5min,使其氧化转色,然后摊晾散热至常温,摊晾厚度为3cm;
2-2)浸提:取2-1)步骤散热后的桑叶和鱼腥草混合,放入提取罐中,加入96公斤纯净水,在9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1;所得滤渣中再加入60公斤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7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2;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3)芦根、蒲公英预处理:
3-1)打浆:把芦根、蒲公英一同送入组织打浆机破碎打浆,打浆机的筛孔孔径为0.8mm左右;
3-2)浸提:将所得的芦根、蒲公英原浆,加入24公斤的纯净水,通入蒸汽加热,在70℃低温下浸提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a;所得滤渣再加入15公斤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70℃低温下浸提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b;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4)调配:将步骤2)和3)所得的澄清透明的两种滤液合并混合后,加入高倍甜味剂阿斯巴甜0.03公斤,糖度保持在10个甜度左右,在调配罐中混合均匀;当然,此处的阿斯巴甜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高倍甜味剂代替。
5)杀菌、灌装:调配好的溶液加热至130℃~140℃温度下保持5s杀菌,冷却至80℃时迅速密闭装罐。
冷却后大概得凉茶195公斤。
实施例2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质量比为1∶0.6∶0.2∶0.2。
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集新鲜的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原料进行清拣,去除发黄叶、病虫叶,剔除杂质、泥土,用清水冲洗、沥干,称取桑叶10公斤、芦根6公斤、鱼腥草2公斤、蒲公英2公斤放开备用;
2)桑叶、鱼腥草预处理:
2-1)提香:将桑叶、鱼腥草分别放置于不锈钢容器中,于125℃~130℃温度下密闭加热8min,使其氧化转色,然后摊晾散热至常温,摊晾厚度为3cm;
2-2)浸提:取2-1)步骤散热后的桑叶和鱼腥草混合,放入提取罐中,加入80公斤纯净水,在8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1;所得滤渣中再加入50公斤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8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2;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3)芦根、蒲公英预处理:
3-1)打浆:把芦根、蒲公英一同送入组织打浆机破碎打浆,打浆机的筛孔孔径为0.9mm左右;
3-2)浸提:将所得的芦根、蒲公英原浆,加入20公斤的纯净水,通入蒸汽加热,在80℃低温下浸提1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a;所得滤渣再加入10公斤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80℃低温下浸提1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b;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4)调配:将步骤2)和3)所得的澄清透明的两种滤液合并混合后,加入高倍甜味剂阿斯巴甜0.02公斤,糖度保持在9个甜度左右,在调配罐中混合均匀;当然,此处的阿斯巴甜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高倍甜味剂代替。
5)杀菌、灌装:调配好的溶液加热至130℃~140℃温度下保持8s杀菌,冷却至85℃时迅速密闭装罐。
冷却后大概得凉茶160公斤。
实施例3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质量比为1∶0.6∶0.2∶0.2。
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集新鲜的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原料进行清拣,去除发黄叶、病虫叶,剔除杂质、泥土,用清水冲洗、沥干,称取桑叶10公斤、芦根6公斤、鱼腥草2公斤、蒲公英2公斤放开备用;
2)桑叶、鱼腥草预处理:
2-1)提香:将桑叶、鱼腥草分别置于不锈钢容器中,于125℃~130℃温度下密闭加热10min,使其氧化转色,然后摊晾散热至常温,摊晾厚度为3cm;
2-2)浸提:取2-1)步骤散热后的桑叶和鱼腥草混合,放入提取罐中,加入74公斤纯净水,在7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1;所得滤渣中再加入36公斤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7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2;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3)芦根、蒲公英预处理:
3-1)打浆:把芦根、蒲公英一同送入组织打浆机破碎打浆,打浆机的筛孔孔径为1.0mm左右;
3-2)浸提:将所得的芦根、蒲公英原浆,加入16公斤的纯净水,通入蒸汽加热,在60℃低温下浸提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a;所得滤渣再加入8公斤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60℃低温下浸提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b;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4)调配:将步骤2)和3)所得的澄清透明的两种滤液合并混合后,加入高倍甜味剂阿斯巴甜0.013公斤,糖度保持在8个甜度左右,在调配罐中混合均匀;当然,此处的阿斯巴甜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高倍甜味剂代替。
5)杀菌、灌装:调配好的溶液加热至130℃~140℃温度下保持10s杀菌,冷却至90℃时迅速密闭装罐。
冷却后大概得凉茶130公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以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为原料,所述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的质量比为1∶0.6∶0.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采集新鲜的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剔除杂质、泥土,用清水冲洗、沥干,桑叶、芦根、鱼腥草、蒲公英称取备用;
2)桑叶、鱼腥草预处理:
2-1)提香:将桑叶、鱼腥草分别放置于容器中,于125℃~130℃温度下密闭加热5min~10min,然后摊晾散热至常温,摊晾厚度为3cm;
2-2)浸提:取2-1)步骤散热后的桑叶和鱼腥草混合,放入提取罐中,加入6~8倍的桑叶和鱼腥草原料重量的纯净水,在70℃~9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1;所得滤渣中再加入3~5倍的桑叶和鱼腥草原料重量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70℃~90℃温度下加热回流浸提1h,过滤得滤液2;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3)芦根、蒲公英预处理:
3-1)打浆:把芦根、蒲公英一同送入组织打浆机破碎打浆;
3-2)浸提:将所得的芦根、蒲公英原浆,加入2~3倍重量的纯净水,通入蒸汽加热,在60℃~80℃低温下浸提1~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a;所得滤渣再加入芦根和蒲公英原料的1~2倍重量的纯净水,进行二次浸提,在60℃~80℃低温下浸提1~2h,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b;合并两次滤液,混合均匀;
4)调配:将步骤2)和3)所得的澄清透明的两种滤液合并混合后,加入高倍甜味剂0.01%~0.015%,在调配罐中混合均匀;
5)杀菌、灌装:调配好的溶液加热至130℃~140℃温度下保持5s~10s杀菌,冷却至80℃~90℃时迅速密闭装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打浆机的筛孔孔径为0.8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高倍甜味剂为阿斯巴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凉茶的糖度保持在8~10个甜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为桑叶10公斤、芦根6公斤、鱼腥草2公斤、蒲公英2公斤。
CN201410349148.6A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46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9148.6A CN104146120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9148.6A CN104146120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6120A true CN104146120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7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9148.6A Pending CN104146120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612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3000A (zh) * 2016-08-26 2016-12-07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炎止痛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565A (zh) * 2016-11-23 2017-03-22 遵义医学院 一种鱼腥草甜味饮料制作方法
CN107581307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275A (zh) * 2017-09-27 2018-02-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456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87467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含有鲜芦根和蓝靛果醋的凉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3000A (zh) * 2016-08-26 2016-12-07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炎止痛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565A (zh) * 2016-11-23 2017-03-22 遵义医学院 一种鱼腥草甜味饮料制作方法
CN107581307A (zh) * 2017-09-27 2018-01-16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芦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275A (zh) * 2017-09-27 2018-02-09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456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江苏千药堂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蒲芦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87467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含有鲜芦根和蓝靛果醋的凉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0959B (zh) 清热解毒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6120A (zh) 一种桑叶复合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250C (zh) 保健茶
CN1371732A (zh) 一种解酒饮料
CN103564587B (zh) 一种天然黄腐酸复合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4437A (zh) 一种清热降火银花莲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3574A (zh) 一种排毒纤体青梅果及其制作工艺
CN103416561B (zh) 一种苦菜茶及其发酵剂
CN102754885A (zh) 一种冬凌草中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812B (zh) 以金花茶-石斛为原料的解酒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Yampolsky et al. Sorrel (lat. Rúmex)
CN105079445A (zh) 用于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51161B (zh) 一种含金银花和鱼腥草的植物饮料
CN104351380A (zh) 减肥茶及制作方法
CN106620629A (zh) 一种血塞通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154A (zh) 一种以苹果汁为主配制的果茶及其配制方法
CN105265687A (zh) 一种保健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937A (zh) 糖尿病人饮用的雪莲果保健茶
CN110839895A (zh) 一种复方淡竹叶鲜石斛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12690382A (zh) 一种清热解毒的饮品
CN104940333A (zh) 有效去除口臭的菊花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5089A (zh) 一种不老草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CN101194662B (zh) 一种保健养颜药茶
CN1259862C (zh) 甘蔗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16145A (zh) 一种牛大力饮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