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5615B -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 Google Patents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5615B
CN104145615B CN201410358279.0A CN201410358279A CN104145615B CN 104145615 B CN104145615 B CN 104145615B CN 201410358279 A CN201410358279 A CN 201410358279A CN 104145615 B CN104145615 B CN 104145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ing grain
plate
grain
taiwan
dri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82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5615A (zh
Inventor
何嘉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582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5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6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3925 priority patent/WO201601543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5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7/00Headers for topping of plants, e.g. stalks with ea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包括左右侧护板、中间隔板、割刀架、举升板和集粮筒;中间隔板设置在左右侧护板之间,左右侧护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割刀架的两侧;割刀架的前端中部以及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分禾板,中部的分禾板与一斜向上的分禾条固定连接;举升板水平横向设置在左右侧护板之间,在左右侧护板的后侧顶部横向设置一支撑板,集粮筒的上部敞开,集粮筒的后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中间隔板固定在集粮筒的一侧,举升板设置在割刀架的后侧上方并位于集粮筒的下方。该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将拨禾、扶禾、夹持输送链、脱粒、集粮输送全部设置在割台上,并由割台完成,该割台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喂入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半喂入收割机上使用的割台。
背景技术
目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只具有扶禾作用,完成收割后,将收获物转移至收割机后面设置的脱粒仓,进行脱粒,完成收割作业的全过程。
现有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的功能单一,若要完成收割的全过程,就必须依靠割台后面的脱粒仓,因此整个半喂入收割机的结构庞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完成拨禾、扶禾、脱粒、输送全过程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包括割刀机构、拨禾机构、扶禾机构、夹持输送链机构、脱粒滚筒、左侧护板、右侧护板、中间隔板、举升板和集粮筒;
所述中间隔板设置在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之间且三者竖直设置;所述割刀机构的割刀架水平设置,所述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割刀架的两侧;
所述割刀架的前端中部以及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分禾板,中部的分禾板与一斜向上的分禾条固定连接;
所述举升板水平横向设置在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之间,举升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固定;
在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的后侧顶部横向设置一支撑板,所述集粮筒的上部敞开,集粮筒的后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集粮筒的前侧伸向夹持输送链机构;所述中间隔板固定在集粮筒的一侧,中间隔板、集料筒和左侧护板组成集粮斗;所述举升板设置在割刀架的后侧上方并位于集粮筒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禾机构包括挡板、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均包括拨禾带盒以及设置在拨禾带盒内的拨禾主动带轮、拨禾从动带轮和拨禾传动带;所述拨禾传动带绕过拨禾主动带轮和拨禾从动带轮,在拨禾传动带的外侧上均布设置拨禾指;
所述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分别位于分禾条的下方左右两侧,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所述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在水平高度上错开设置,且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带盒相对应侧的盒壁上设置一供拨禾指伸出的通道口,拨禾指伸出对应的拨禾带盒上的通道口,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对应的拨禾指在垂直方向上交叉;
左侧的拨禾带盒和右侧的拨禾带盒的上方分别设置一拨禾引导板,左右两侧的拨禾引导板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
所述挡板设置在左侧的拨禾带盒和右侧的拨禾带盒的后侧,挡板与一拨禾带盒连接,挡板与另一拨禾带盒之间形成一拨禾输送通道,所述拨禾输送通道位于夹持输送链机构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扶禾机构包括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所述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均包括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内的环形传输带、主动轮、从动轮、左折弯导向轮和右折弯导向轮;
所述盖板上部向后弯折,所述左折弯导向轮和右折弯导向轮安装在盖板折弯部位下的两侧;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盖板的顶部,从动轮安装在盖板的底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线与左折弯导向轮的轴线垂直;
所述环形传输带依次绕过主动轮、左折弯导向轮、从动轮和右折弯导向轮,所述环形传输带的外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扶禾指;
所述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分别位于分禾条的两侧,左侧的盖板和右侧的盖板相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通槽,左侧的扶禾指和右侧的扶手指伸出对应盖板的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传输带的外圆周上均布固定设置安装座,所述扶禾指的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插入扶禾指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上和扶禾指设置安装孔的一端对应设置锁销孔,锁紧销插入扶禾指设置安装孔的一端上的锁销孔和安装座上的锁销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扶禾指设置安装孔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具有导向块,所述扶禾指上的导向块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扶禾指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扶禾指上的导向块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导向块的另一侧端面相对安装座为对称面;所述环形传输带采用高强度纤维线芯带棱面的传动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左侧的盖板和右侧的盖板均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组成,上盖板的上表面和下盖板的下表面分别拉伸形成一凹槽,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凹槽的两侧外形成扶禾指运行轨迹,上盖板的凹槽与下盖板的凹槽贴合形成安装结合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扶禾机构还包括从动轮调节机构,所述从动轮调节机构包括张紧调节固定板、调节动板、调节螺杆和紧固螺栓,所述张紧调节固定板固定在下盖板上,所述张紧调节固定板上设置条形孔Ⅰ,从动轮安装轴穿过条形孔Ⅰ和调节动板并与调节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动板上设置条形孔Ⅱ,所述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张紧调节固定板上并穿过条形孔Ⅱ,所述调节螺杆与从动轮安装轴垂直并穿过张紧调节固定板和调节动板,所述调节螺杆与张紧调节固定板形成径向可转动且轴向固定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与调节动板螺纹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集粮筒的底部靠近前侧形成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为集粮筒的最低部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脱粒滚筒安装在集粮筒内,所述脱粒滚筒靠近左侧护板的一端圆周上均布多个扇形叶片,多个扇形叶片在轴向上的投影形成封闭,相邻两个扇形叶片在径向上形成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中间隔板的右侧设置一引流板,所述引流板靠近中间隔板的一侧比远离中间隔板的一侧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将拨禾、扶禾、夹持输送链、脱粒、集粮输送全部设置在割台上,并由割台完成,该割台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半喂入收割机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半喂入收割机割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去掉左侧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拨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拨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扶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扶禾机构解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扶禾机构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环形传输带与扶禾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从动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从动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夹持输送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脱粒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扶禾指工作运动轨迹与收割机行驶距离以及收割植株的关系图;
图15为拨禾机构运行速度与收割机行走速度的关系图。
图中: 1—脱粒滚筒; 2—左侧护板; 3—右侧护板; 4—中间隔板; 5—割刀架; 6—举升板; 7—集粮筒; 8—分禾板; 9—分禾条; 10—支撑板; 11—挡板; 12—拨禾带盒; 121—上拨禾带盒; 122—下拨禾带盒; 13—拨禾主动带轮; 14—拨禾从动带轮; 15—拨禾传动带; 16—拨禾指; 17—通道口; 18—拨禾引导板; 19—拨禾输送通道; 20—盖板; 201—上盖板; 202—下盖板; 21—环形传输带; 22—主动轮; 23—从动轮; 24—左折弯导向轮; 25—右折弯导向轮; 26—扶手指; 27—通槽; 28—弧形凹槽; 29—绞笼筒; 30—引流板; 31—上盖板; 32—分流板; 33—割刀机构; 34—竖直支撑板; 35—斜板; 37—拨禾张紧带轮; 38—支撑板; 39—左入口导向板; 40—右入口导向板; 41—双向夹持链条; 42—折弯导向板; 43—导向安装板; 44—压条; 45—上压板; 46—压草板; 47—竖向链齿; 48—横向链齿; 49—绞笼; 50—前操作台; 51—安装座; 52—锁销孔; 53—导向块; 54—凹槽; 55—安装结合部; 56—张紧调节固定板; 57—调节动板; 58—调节螺杆; 59—紧固螺栓; 60—条形孔Ⅰ; 61—从动轮安装轴; 62—条形孔Ⅱ; 63—装饰小板; 64—紧固螺母; 65—斜板; 66—脱粒滚筒端面; 67—脱粒齿; 68—脱粒齿安装板; 69—扇形叶片; 70—植株; 71—割台上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2、3所示,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包括割刀机构33、拨禾机构、扶禾机构、夹持输送链机构、脱粒滚筒1、左侧护板2、右侧护板3、中间隔板4、举升板6和集粮筒7。
中间隔板4设置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之间且三者竖直设置,左侧护板2、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相互平行。割刀机构33上的割刀架5水平设置,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割刀架5的两侧,割刀机构33为现有产品,在此不再累述。
割刀架5的前端中部以及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分禾板8,中部的分禾板8与一斜向上的分禾条9固定连接,分禾条9通过一竖直支撑板34支撑,竖直支撑板34的顶部与分禾条9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板34的底部与割刀架5固定连接。
举升板6水平横向设置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之间,举升板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固定。
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的后侧顶部横向设置一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固定。集粮筒7的上部敞开,集粮筒7的后侧通过斜板3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上,集粮筒7的前侧伸向夹持输送链机构,集粮筒7的底部支撑在举升板6上。中间隔板4固定在集粮筒7的一侧,中间隔板4、集料筒7和左侧护板2组成集粮斗,举升板6设置在割刀架5的后侧上方并位于集粮筒7的下方。在脱粒滚筒1的上方设置上盖板31,上盖板31的后端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上盖板31的前端与上压板45固定连接。上盖板31的前端与集料筒7的前端形成穗部入口。
拨禾机构的结构如图4、5所示,拨禾机构包括挡板11、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均包括拨禾带盒12以及设置在拨禾带盒12内的拨禾主动带轮13、拨禾从动带轮14、拨禾张紧带轮37和拨禾传动带15。拨禾传动带15绕过拨禾主动带轮13、拨禾从动带轮14和拨禾张紧带轮37,在拨禾传动带15的外侧上均布设置拨禾指16。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分别位于分禾条9的下方左右两侧并位于割刀机构33的上方,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在水平高度上错开设置(即一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高于另一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且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带盒12相对应侧的盒壁上设置一供拨禾指伸出的通道口17,拨禾指16伸出对应的拨禾带盒12上的通道口17,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对应的拨禾指16在垂直方向上交叉。分禾条9靠近底部设置一分流板32,分流板32在水平高度上高于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
左侧的拨禾带盒12和右侧的拨禾带盒12的上方分别设置一拨禾引导板18,左右两侧的拨禾引导板18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挡板11设置在左侧的拨禾带盒12和右侧的拨禾带盒12的后侧,挡板11与一拨禾带盒连接,挡板11与另一拨禾带盒之间形成一拨禾输送通道19,拨禾输送通道19位于夹持输送链机构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拨禾带盒12和右侧的拨禾带盒12均由上拨禾带盒121和下拨禾带盒122构成,左侧的上拨禾带盒121和下拨禾带盒122的右侧之间形成通道口17,右侧的上拨禾带盒121和下拨禾带盒122的左侧之间形成通道口17,挡板11水平设置,挡板11的前侧右部与右侧的拨禾带盒12固定连接,挡板11的前侧左部与左侧的拨禾带盒12之间形成拨禾输送通道19。
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的旋转方向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左侧的和右侧的拨禾指16的运行轨迹在平面上不相交。在运行轨迹的垂直方向上,左侧的和右侧的拨禾指16构成运行的封闭空间。在拨动秸秆运行时,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将拨动秸秆向中集中,左侧的拨禾引导板18 以及后面的挡板11的直边构成秸秆拨动运行的轨迹(即拨禾输送通道19),起排出秸秆的作用,此时,双向夹持链条41已夹持着秸秆可完成排草全过程。后面的挡板的左右反向,秸秆运行方向背离双向夹持链条方向,秸秆下部位移与夹持运行的秸秆上部反向。
扶禾机构的结构如图6、7、8所示,扶禾机构包括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均包括盖板20以及设置在盖板20内的环形传输带21、主动轮22、从动轮23、左折弯导向轮24和右折弯导向轮25。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由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组成,上盖板201的上表面和下盖板202的下表面分别拉伸形成一凹槽54,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上的凹槽54的两侧外形成扶禾指26的运行轨迹,上盖板201的凹槽与下盖板202的凹槽贴合形成安装结合部55(即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通过凹槽上设置螺栓孔和螺栓连接),上盖板201的凹槽54上安装装饰小板63,装饰小板63遮住上盖板201上的凹槽54。
盖板20上部向后弯折,左折弯导向轮24和右折弯导向轮25安装在盖板20折弯部位下的两侧(即安装在下盖板202折弯部位下的两侧),下盖板202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板10上,下盖板202的底部通过支撑板38支撑在割刀架5上,支撑板38的上端固定在下盖板202的底部,支撑板38的下端固定在割刀架5上。主动轮22安装在盖板20的顶部,从动轮23安装在盖板20的底部,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的轴线与左折弯导向轮24的轴线垂直。环形传输带21依次绕过主动轮22、左折弯导向轮24、从动轮23和右折弯导向轮25,环形传输带21的外圆周上均布固定设有多个扶禾指26,扶禾指26与环形传输带21垂直设置。
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分别位于分禾条9的两侧,左侧的盖板20和右侧的盖板20相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通槽27,左侧的扶禾指26和右侧的扶手指26伸出对应盖板20的通槽27。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的右侧之间形成通槽27,右侧的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的左侧之间形成通槽27。在左侧的上盖板201上的右侧设置伸向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的中间的左入口导向板39,在右侧的上盖板201上的左侧设置伸向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的中间的右入口导向板40,在扶禾指26运行过程中,秸秆在左入口导向板39和右入口导向板40的导向作用下顺利的进入脱粒滚筒1。
如图9所示,环形传输带21的外圆周上均布固定设置安装座51,扶禾指26的一端设置安装孔,安装座51插入扶禾指26的安装孔内。安装座51上和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对应设置锁销孔52,锁紧销插入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上的锁销孔52和安装座51上的锁销孔52中。扶禾指26加长,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具有导向块53,扶禾指上的导向块53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扶禾指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扶禾指上的导向块53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导向块53的另一侧端面相对安装座51为对称面,导向块53没有延伸尾部,扶禾指26 的四周倒角。环形传输带21采用高强度纤维线芯带棱面的传动带。左扶禾机构或者右扶禾机构都是独立可完成单行收割扶禾作业的模块化单元,以此模块可构成单行及多行的扶禾机构总成。
从动轮调节机构的结构如图10、11所示,从动轮调节机构包括张紧调节固定板56、调节动板57、调节螺杆58和紧固螺栓59。张紧调节固定板56固定在下盖板202上,张紧调节固定板56上设置条形孔Ⅰ60,从动轮安装轴61穿过条形孔Ⅰ60和调节动板57并与调节动板57固定连接,调节动板57上设置条形孔Ⅱ62,紧固螺栓59固定连接在张紧调节固定板56上并穿过条形孔Ⅱ62,调节螺杆58与从动轮安装轴61垂直并穿过张紧调节固定板56和调节动板57,调节螺杆58与张紧调节固定板56形成径向可转动且轴向固定配合,调节螺杆58与调节动板57螺纹配合,从动轮23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轮安装轴61上,从动轮安装轴61穿过上盖板201并通过紧固螺母64与上盖板201连接。该从动轮调节机构主要用于调节从动轮23在下盖板202上向下或者向上移动的位移,进而可调整整个环形传输带21的张紧力。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上盖板20的上方设置割台上罩71,割台上罩71挡着入口处散落的粮食,使散落的粮食掉落在引流板30上,通过引流板30引进集粮筒7内。
夹持输送链机构的结构如图12所示,夹持输送链机构包括双向夹持链条41、折弯导向板42、导向安装板43、压条44、上压板45和压草板46。双向夹持链条41的链板上设置竖向链齿47,双向夹持链条41靠近扶禾指26一侧链板的外侧设置垂直于链板的横向链齿48,横向链齿48设置在双向夹持链条41靠近扶禾指26一侧链板外侧的底部。导向安装板43水平设置在扶禾板9的下方并位于横向链齿48的上方,折弯导向板42设置在导向安装板43上并伸向竖向链齿47,导向安装板43和折弯导向板42靠近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之间的中部形成一锥形的导向面。压条44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安装板43上,压条44的另一端沿横向链齿48上方水平伸出。在上压板45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压草板46,双向夹持链条41上部靠后面一排竖向链齿47伸进前后两排压草板46之间。
导向安装板43和折弯导向板42靠近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之间的中部形成一锥形的导向面,导向安装板43的导向面有利于作物的穗部顺利进入折弯导向板42的下方。折弯导向板42的导向面有利于将作物的穗部顺利引入压草板46的下方。
脱粒滚筒1安装在集粮筒7内,集粮筒7的底部靠近前侧形成弧形凹槽28,弧形凹槽28为集粮筒7的最低部位,集粮筒7的底部由后侧向弧形凹槽28形成倾斜向下的斜板65。在左侧护板2上设置与集粮筒7的弧形凹槽28对接的绞笼筒29,弧形凹槽28和绞笼筒29内均安装绞笼49。中间隔板4的右侧设置一引流板30,引流板30靠近中间隔板4的一侧比远离中间隔板4的一侧低。前操控台50安装在举升机构的左右两个举升导轨板上。
脱粒滚筒1的轴线与集粮筒7的板面平行,脱粒滚筒1的左端设置脱粒滚筒端盖66,脱粒滚筒1上设置脱粒齿67,脱粒滚筒1由脱粒齿安装板68连接而成,如图13所示。脱粒滚筒1靠近左侧护板2的一端圆周上均布多个扇形叶片69,多个扇形叶片在轴向(指脱粒滚筒1的轴向)上的投影形成封闭,相邻两个扇形叶片在径向(指脱粒滚筒1的径向)上形成开口,该开口便于排出脱粒后的秸秆蕙部以及杂物。脱粒后的秸秆,从两扇形叶片69之间的螺旋形开口处被双向夹持链条41带出,能起到限制脱粒后的粮食溢出的作用。
使用该半喂入收割机割台时,收割机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分禾板8和分禾条9将作物引入对应的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之间,扶禾指26作环形运动,从下向上将作物梳理整齐。扶禾指26运行到折弯导向轮处时,便改变方向向后运动,作物的穗部在导向安装板43和折弯导向板42的导向下以及在向后运动的扶禾指26和横向链齿48的作用下,作物的穗部进入运行中的双向夹持链条41的竖向链齿47中,作物秸秆被折弯后随链条的运行进入脱粒滚筒 1脱粒。以此同时,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带动作物的茎秆并结合割刀机构将其割断的作物茎秆传递到拨禾输送通道19,脱粒后的作物通过双向夹持链条41和拨禾输送通道19排出。
扶禾指工作运行轨迹与收割机行驶距离以及收割植株的关系如图14所示;扶禾指工作运行轨迹有两段功能区,图中AB段为扶禾指整理匡正扶直植株段,BD段为扶禾指折弯穗部引导穗部进入脱粒滚筒段;其中B点为植株70被脱粒排草夹持输送链与扶禾指共同作用的交汇点;AC为单位时间收割机行驶距离,扶禾指在同一单位时间运行完AB段,植株就相对准确的到达植株穗部折弯导入脱粒滚筒的交汇点,扶禾指运行速度:行驶速度约等于AB:AC。
拨禾机构运行速度与收割机行走速度的关系如图15所示,图中,在拨禾机构中,he为收割机单位时间行驶距离,fg为拨禾指单位时间运行轨迹的距离,拨禾皮带运行速度:收割机行驶速度约等于he:fg。割刀运行机构、脱粒夹持输送链运行机构与行驶运行机构相连接,割刀的每一个动作的切割量是相对恒定,夹持输送链运行的承载量也相对恒定,收割机工作运行将更精确和顺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包括割刀机构、拨禾机构、扶禾机构、夹持输送链机构和脱粒滚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护板(2)、右侧护板(3)、中间隔板(4)、举升板(6)和集粮筒(7);
所述中间隔板(4)设置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之间且三者竖直设置;所述割刀机构的割刀架(5)水平设置,所述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割刀架(5)的两侧;
所述割刀架(5)的前端中部以及前端两侧分别设置分禾板(8),中部的分禾板(8)与一斜向上的分禾条(9)固定连接;
所述举升板(6)水平横向设置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之间,举升板(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固定;
在左侧护板(2)和右侧护板(3)的后侧顶部横向固定设置一支撑板(10),所述集粮筒(7)的上部敞开,集粮筒(7)的后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上,集粮筒(7)的前侧伸向夹持输送链机构;所述中间隔板(4)固定在集粮筒(7)的一侧,中间隔板(4)、集粮筒(7)和左侧护板(2)组成集粮斗;所述举升板(6)设置在割刀架(5)的后侧上方并位于集粮筒(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机构包括挡板(11)、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均包括拨禾带盒(12)以及设置在拨禾带盒(12)内的拨禾主动带轮(13)、拨禾从动带轮(14)和拨禾传动带(15);所述拨禾传动带(15)绕过拨禾主动带轮(13)和拨禾从动带轮(14),在拨禾传动带(15)的外侧上均布设置拨禾指(16);
所述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分别位于分禾条(9)的下方左右两侧,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所述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指(16)在水平高度上错开设置,且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拨禾带盒(12)相对应侧的盒壁上设置一供拨禾指伸出的通道口(17),拨禾指(16)伸出对应的拨禾带盒(12)上的通道口(17),左拨禾传动总成和右拨禾传动总成上的对应的拨禾指(16)在垂直方向上交叉;
左侧的拨禾带盒(12)和右侧的拨禾带盒(12)的上方分别设置一拨禾引导板(18),左右两侧的拨禾引导板(18)形成前侧张开的入口通道;
所述挡板(11)设置在左侧的拨禾带盒(12)和右侧的拨禾带盒(12)的后侧,挡板(11)与一拨禾带盒连接,挡板(11)与另一拨禾带盒之间形成一拨禾输送通道(19),所述拨禾输送通道(19)位于夹持输送链机构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禾机构包括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所述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均包括盖板(20)以及设置在盖板(20)内的环形传输带(21)、主动轮(22)、从动轮(23)、左折弯导向轮(24)和右折弯导向轮(25);
所述盖板(20)上部向后弯折,所述左折弯导向轮(24)和右折弯导向轮(25)安装在盖板(20)折弯部位下的两侧;所述主动轮(22)安装在盖板(20)的顶部,从动轮(23)安装在盖板(20)的底部,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的轴线与左折弯导向轮(24)的轴线垂直;
所述环形传输带(21)依次绕过主动轮(22)、左折弯导向轮(24)、从动轮(23)和右折弯导向轮(25),所述环形传输带(21)的外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扶禾指(26);
所述左扶禾机构和右扶禾机构分别位于分禾条(9)的两侧,左侧的盖板(20)和右侧的盖板(20)相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通槽(27),左侧的扶禾指(26)和右侧的扶禾指(26)伸出对应盖板(20)的通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传输带(21)的外圆周上均布固定设置安装座(51),所述扶禾指(26)的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座(51)插入扶禾指(26)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51)上和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对应设置锁销孔(52),锁紧销插入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上的锁销孔(52)和安装座(51)上的锁销孔(5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禾指(26)设置安装孔的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具有导向块(53),所述扶禾指上的导向块(53)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扶禾指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扶禾指上的导向块(53)与运行方向对应的侧端面和该导向块(53)的另一侧端面相对安装座(51)为对称面;所述环形传输带(21)采用高强度纤维线芯带棱面的传动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左侧的盖板和右侧的盖板均由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组成,上盖板(201)的上表面和下盖板(202)的下表面分别拉伸形成一凹槽(54),所述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上的凹槽(54)的两侧外形成扶禾指运行轨迹,上盖板(201)的凹槽与下盖板(202)的凹槽贴合形成安装结合部(5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禾机构还包括从动轮调节机构,所述从动轮调节机构包括张紧调节固定板(56)、调节动板(57)、调节螺杆(58)和紧固螺栓(59),所述张紧调节固定板(56)固定在下盖板(202)上,所述张紧调节固定板(56)上设置条形孔Ⅰ(60),从动轮安装轴(61)穿过条形孔Ⅰ(60)和调节动板(57)并与调节动板(57)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动板(57)上设置条形孔Ⅱ(62),所述紧固螺栓(59)固定连接在张紧调节固定板(56)上并穿过条形孔Ⅱ(62),所述调节螺杆(58)与从动轮安装轴(61)垂直并穿过张紧调节固定板(56)和调节动板(57),所述调节螺杆(58)与张紧调节固定板(56)形成径向可转动且轴向固定配合,所述调节螺杆(58)与调节动板(57)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粮筒(7)的底部靠近前侧形成弧形凹槽(28),所述弧形凹槽(28)为集粮筒(7)的最低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滚筒(1)安装在集粮筒(7)内,所述脱粒滚筒(1)靠近左侧护板(2)的一端圆周上均布多个扇形叶片(69),多个扇形叶片在轴向上的投影形成封闭,相邻两个扇形叶片在径向上形成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喂入收割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4)的右侧设置一引流板(30),所述引流板(30)靠近中间隔板(4)的一侧比远离中间隔板(4)的一侧低。
CN201410358279.0A 2014-07-25 2014-07-25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8279.0A CN104145615B (zh) 2014-07-25 2014-07-25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PCT/CN2014/093925 WO2016015433A1 (zh) 2014-07-25 2014-12-16 上置式脱粒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8279.0A CN104145615B (zh) 2014-07-25 2014-07-25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5615A CN104145615A (zh) 2014-11-19
CN104145615B true CN104145615B (zh) 2016-10-26

Family

ID=5187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82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615B (zh) 2014-07-25 2014-07-25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5615B (zh)
WO (1) WO20160154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5615B (zh) * 2014-07-25 2016-10-26 何嘉俊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N104396435B (zh) * 2014-12-16 2016-05-25 何嘉俊 上置式折弯脱粒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台
CN106034554B (zh) * 2016-07-25 2018-11-2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青稞茎穗分流收获机
CN108476743A (zh) * 2018-05-20 2018-09-04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苎麻纤饲双收联合收获机的双作用立式割台
CN110100564B (zh) * 2019-04-25 2020-09-01 何嘉俊 上置式折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CN110402690A (zh) * 2019-08-10 2019-11-05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油葵收割割台
CN113303097B (zh) * 2021-06-28 2022-04-08 安徽省凯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及其收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3546A (en) * 1982-08-09 1984-08-07 Deere & Company Windrow pickup mechanism
JP2002095332A (ja) * 2000-09-21 2002-04-02 Seirei Ind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穀稈狭扼装置
US7430846B2 (en) * 2005-05-10 2008-10-07 Deere & Company Floating header with integrated float system for use with an agricultural windrower or combine
CN201957451U (zh) * 2011-02-24 2011-09-07 何嘉俊 一种联合收割机
CN102172122B (zh) * 2011-02-24 2012-12-19 何嘉俊 一种联合收割机
CN103535159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刘国俊 一种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割台的互换
CN103039207B (zh) * 2012-12-20 2014-12-10 何嘉俊 一种联合收割机双向夹持折弯的链条输送机构
CN204069787U (zh) * 2014-07-25 2015-01-07 何嘉俊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N104145615B (zh) * 2014-07-25 2016-10-26 何嘉俊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N104137706B (zh) * 2014-07-25 2016-07-27 何嘉俊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CN104137707B (zh) * 2014-07-25 2016-06-22 何嘉俊 收割机扶禾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5615A (zh) 2014-11-19
WO2016015433A1 (zh) 2016-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5615B (zh)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N100574605C (zh) 多用途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CN104137706B (zh)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CN204069787U (zh) 半喂入收割机割台
CN105103791A (zh) 一种割茬高度可调的条桑收获机
CN106212052A (zh)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种植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9566079A (zh) 一种不对行菜薹有序收获机
CN104396435B (zh) 上置式折弯脱粒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台
CN109005809B (zh) 一种用于水田的自动化插秧装置
CN201947676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350636U (zh) 上置式折弯脱粒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台
CN217487339U (zh) 立体式蚯蚓养殖系统
CN104137707B (zh) 收割机扶禾机构
CN204069792U (zh)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CN201238474Y (zh) 自走式亚麻拔麻机的拔麻台
CN108243844B (zh) 一种自走式香菇分级小车
CN202897435U (zh) 一种盆栽植物作业输送线
CN208328176U (zh) 亚麻初加工长麻梳理机
CN204837109U (zh) 一种割茬高度可调的条桑收获机
CN209517930U (zh) 一种不对行菜薹有序收获机
CN209806454U (zh) 一种工作时免弧度调头的垄作胡萝卜收获机
CN205510825U (zh) 一种葡萄扦插机
CN109197067B (zh) 一种甘蔗种植机的下种机构
CN201957460U (zh) 打瓜收获机
CN2142636Y (zh) 玉米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