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5382A - 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5382A
CN104145382A CN201380012963.7A CN201380012963A CN104145382A CN 104145382 A CN104145382 A CN 104145382A CN 201380012963 A CN201380012963 A CN 201380012963A CN 104145382 A CN104145382 A CN 104145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arm
housing
lever
chi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29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5382B (zh
Inventor
志贺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45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5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3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杆式连接器(1)具备:壳体(20);杆(30);以及锁定机构(LK),其设置于壳体(20)和杆(30),并且将杆(30)的连结梁(32)卡止于终点位置。锁定机构(LK)具备:壳体侧锁定臂(40),其设置于壳体(20);杆侧锁定解除臂(50),其设置于杆(30);以及锁定块(56),其设置于杆(30)。杆侧锁定解除臂(50)配置于贯通连结梁(32)的表里的解除臂配置室(100)。

Description

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多极的连接器为了与匹配连接器嵌合而需要较大的力。因此,使用了能够通过杆操作而使连接器嵌合的杆式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门形杆。杆在终点位置由锁定机构卡止。
专利文献1中的锁定机构,具备:壳体侧锁定臂,其设置为在壳体中从杆的起点位置侧向终点位置侧大致沿杆的转动轨迹延伸到转动轨迹的下方侧;杆侧锁定机构,其具有设置于杆的连结梁的杆侧臂,杆侧臂沿与该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图9(A)、图9(B)、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也由与专利文献1大致相同地构成。壳体侧锁定臂71在其宽度方向两端具有卡止部72,在这些卡止部72之间,形成有由杆侧锁定臂81推入的面73。
沿与壳体侧锁定臂7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杆侧锁定臂81,从连结梁80的前端(杆的起点位置侧)下部向下方弯曲,并且在后端侧向上方弯曲。在杆侧锁定臂81的自由端上侧设置有锁定解除操作部82。锁定解除操作部82从杆侧锁定臂81的自由端向宽度方向两侧突出,当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82时,推入壳体侧锁定臂71的面73。
并且,在杆的连结梁80中,在锁定解除操作部82的下侧并且在杆侧锁定臂81的两侧设置有卡止于壳体侧锁定臂71的卡止部83。
通过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82,从而当推入壳体侧锁定臂71的面73时,杆的卡止部83搭到壳体的卡止部72上而解除锁定。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的锁定机构具备:壳体侧锁定臂,其从杆的终点位置侧向起点位置侧延伸;杆侧锁定臂,其沿与该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这些与专利文献1的壳体侧锁定臂和杆侧锁定臂的相对于杆的转动方向的延伸方向是相反的。另外,与专利文献1的构成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壳体侧锁定臂延伸至杆侧锁定臂的更下侧。
在专利文献2中,当下推设置于杆侧锁定臂的锁定解除操作部、杆的卡止部从壳体侧锁定臂的卡止部向下侧脱落时,解除锁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7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26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2中,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方向和嵌合解除的杆的转动方向不同。因此,首先按压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解除杆的锁定,然后更换杆,使用双手进行转动操作。
对此,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图9(A)、图9(B)、图10(A)以及图10(B)也同样)中,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82的方向和嵌合解除的杆的转动方向相似,因此,能够不更换杆就连续地进行杆的锁定解除操作和杆的转动操作。
因此,专利文献1的杆式连接器与专利文献2的杆式连接器相比,嵌合解除的操作性优越。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在锁定解除时使杆的卡止部脱落到壳体侧锁定臂的下侧,在该臂的下侧需要与杆侧锁定臂的厚度相当的空间。对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杆的卡止部83搭到壳体的卡止部72上而解除锁定,因此,在杆侧锁定臂81的下侧不需要设置与杆侧锁定臂的厚度相当的空间,因而能够使杆的厚度变薄。由此,能够有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设置有杆侧锁定臂81的杆的连结梁80较厚,杆的高度较高,因此,有进一步向小型化改良的余地。杆侧锁定臂81从杆的连结梁80的前端部下方弯曲,存在设置为在锁定所需的间隔中与连结梁80的下表面对置的部分,因此,杆侧锁定臂81在厚度方向上获取空间。在其上,为了确保与连结梁80连接的杆侧锁定臂的固定端的支承强度,也不得不使杆的连结梁80为厚壁。
根据上述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该杆式连接器在嵌合解除的操作性上优越,并且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具备壳体侧卡止部;杆,其在终点位置与起点位置之间转动地被所述壳体支承,并且在终点位置将壳体与嵌合匹配件嵌合,对壳体与嵌合匹配件的嵌合进行解除;杆侧卡止部,其设置于杆,在嵌合时,与壳体侧卡止部相互地卡止;以及卡止解除臂,其设置于杆,在嵌合解除时,通过将施加到力点的力作用于壳体侧卡止部,从而解除壳体侧卡止部与杆侧卡止部的卡止,杆具备:一对杆主体,各个杆主体以支点轴为中心而相互同步地转动;以及连结梁,其连结一对杆主体,并形成有贯通表里的解除臂配置室。卡止解除臂的特征在于,该卡止解除臂具备与连结梁一体地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作为力点而起作用的自由端,配置于解除臂配置室。
根据本发明,卡止解除臂配置于贯通杆的连结梁的表里的解除臂配置室。即,卡止解除臂配置于杆的壁厚内,因此,不需要弯曲就使卡止解除臂从杆的前端向后端折返,能够使连结梁的厚度变薄。另外,卡止解除臂能够在其固定端与连结梁一体地连接,因此,即使不使连结梁的厚度为厚壁,也能够确保承受嵌合解除时的按压的支承强度。进而,连结梁的厚度较薄,因此,在杆侧卡止部和壳体侧卡止部的卡止中留下需要的间隙,能够使卡止解除臂和壳体侧卡止部接近并配置。
由此,能够使杆低高度化,因此,能够实现杆式连接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侧卡止部设置于连结梁,卡止解除臂优选为自由端与杆侧卡止部对置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根据卡止解除臂的固定端、自由端、以及杆侧卡止部的位置关系,能够不由杆侧卡止部限制地较大地确保卡止解除臂的宽度。
即,能够使卡止解除臂的固定端的宽度增大,因此,能够确保与连结梁的连接部分达到更广范围。由此,能够较薄地抑制连结梁的厚度,同时能够更靠地确保承受嵌合解除时的按压的支承强度。
因此,能够较薄地抑制连结梁的厚度,因此能够有利于杆式连接器的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能够使嵌合解除的操作性优越,并且能够促进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的立体图。杆位于终点位置。
图2是杆式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A)是图2的3A-3A线剖视图,示出卡止部。图3(B)是图2的3B-3B线剖视图,示出锁定解除操作部。
图4是卸下杆的杆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杆单体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时示出进一步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使解除锁定的杆转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以往的杆式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A)示出卸下杆的杆式连接器,图9(B)示出杆单体。
图10(A)是与图9(A)的10A-10A线对应的线的剖视图,图10(B)是与图9(A)的10B-10B线对应的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A)和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1具备:第1壳体10,其保持未图示的多个接触件;第2壳体(壳体)20,其设置于第1壳体10的外侧;以及杆30,其在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转动地被第2壳体20支承。
下面对将杆式连接器1嵌合于匹配连接器9的侧定义为前、将其相反侧定义为后而进行说明。
第1壳体10具有分别容纳接触件的多个空腔11。第1壳体10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1壳体主体10A;以及设置于第1壳体主体10A的前端侧的前端片10B。当组装这些时,环状的密封部件12保持在第1壳体主体10A的外周部的台阶和前端片10B的周缘部之间。
另外,在第1壳体主体10A的后端侧,设置有电线密封部件13,该电线密封部件13对与接触件连接的未图示的电线的外周进行防水。
如图4所示,第2壳体20将第1壳体10容纳在周壁20A的内部。如图3(A)和图3(B)所示,由第1壳体10保持的电线密封部件13按压在第2壳体20。在周壁20A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有转动轴22。
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2壳体20中形成有:引导槽23;卡止突起24,其将杆30卡止于起点位置;止动件25,其对卡止于起点位置的杆30超过起点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限制,防止向杆30施加过大的应力。引导槽23将设置于匹配连接器9的凸轮随动件92(图1)引导到杆30的凸轮槽34。
另外,在后面对位于终点位置(图1)侧的卡止突起41和止动件45进行说明。
杆30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杆主体31、以及连结杆主体31的连结梁32,形成为门形。在连结梁32中形成有贯通其表里的解除臂配置室100。
在杆主体31中形成有:轴孔33,其被第2壳体20的转动轴22插入;以及凸轮槽34,其被凸轮随动件92插入。一对杆主体31以轴孔33为中心而相互同步地转动。另外,在主体31的背面侧形成有卡止穴35,该卡止穴35被第2壳体20的卡止突起24插入。
在杆30和第2壳体20中设置有锁定机构LK,该锁定机构LK将杆30的连结梁32卡止于终点位置。
下面主要参照图3(A)至图5(B),对锁定机构LK进行详细描述。
锁定机构LK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如图4所示的壳体侧锁定臂(壳体侧卡止部)40;图5(A)和图5(B)所示的杆侧锁定解除臂(卡止解除臂)50;以及锁定块(杆侧卡止部)56。杆侧锁定解除臂50和锁定块56均形成于杆30的连结梁32。
壳体侧锁定臂40设置为从第2壳体20的上壁的后端侧向前端侧即从杆30的起点位置侧向终点位置侧延伸。
壳体侧锁定臂40在其一端具有与第2壳体20相连的固定端40a,在另一端具有自由端40b。在壳体侧锁定臂40的自由端40b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止于杆30的连结梁32的卡止突起41。卡止突起41位于壳体侧锁定臂4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该卡止突起41的前端侧从第2壳体20的上壁直立而形成顶部41A,并随着趋向后端侧而高度逐渐变低。
另外,壳体侧锁定臂40的卡止突起41的更前端侧,即与自由端40b之间的部分(图3(A)的F部)在嵌合时触碰到杆30的卡止部件而产生清楚的嵌合声。操作者通过该嵌合声而能够确认杆式连接器1与匹配连接器9嵌合。
卡止突起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成为在锁定解除时推入的推入面42。
另外,形成有引导部43,其与按入面42的后端侧相邻,在嵌合时引导杆30的连结梁32。在引导部43,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形成有向上倾斜部。
在第2壳体20的上壁,设置有一对保护壁44,其在壳体侧锁定臂40的宽度方向两侧保护壳体侧锁定臂40。通过保护壁44,能够防止例如电线缠绕而壳体侧锁定臂40变形、破损。
另外,在两保护壁44的前端侧架设有止动件45,该止动件45对位于终点位置的杆30超过终点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了限制。
如图5(A)所示,杆侧锁定解除臂50配置于解除臂配置室100,该解除臂配置室100形成于杆30。杆侧锁定解除臂50在一端侧具有与连结梁32一体地连接的固定端50A,在另一端侧具有作为力点而起作用的自由端50B。
如图3(A)、图3(B)、图5(A)以及图5(B)所示,杆侧锁定解除臂50从杆30的起点位置向终点位置侧在杆30的连结梁32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该杆侧锁定解除臂50成为其宽度方向两端和自由端50B从连结梁32中切出的形状。
在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固定端50A侧形成有板状部51,该板状部51具有与连结梁32大致相同的厚度。板状部51能够形成为能够收纳在连结梁32的壁厚内的厚度。另外,板状部51在固定端50A侧遍及宽度方向的整体而连接至连结梁。在板状部51的上表面,形成有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肋51A。
在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自由端50B侧,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矩形的切口52(图2)。切口52形成在与第2壳体20的卡止突起41对应的位置。在杆侧锁定解除臂50中,在其自由端50B侧,在切口52的两侧设置有锁定解除操作部53。
锁定解除操作部53具有:棱柱状的按钮部53A,其突出设置在自由端50B的上表面;以及棱柱状的作用部53B,其突出设置在自由端50B的下表面。
在下推按钮部53A时,作用部53B将施加的力传递到壳体侧锁定臂40,在锁定解除操作时,由前端将推入面42推入。
如图5(B)所示,在连结梁32的下表面,在比作用部53B更靠终点位置侧,设置有平面C字形状的锁定块56。另外,锁定块56与杆侧锁定解除臂50为其他的部件。锁定块56沿着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终点位置侧的端缘延伸,并且其两端向作用部53B弯曲。该锁定块56与作用部53B具有相同的高度。
在锁定块56中,在与切口5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卡止凹部57,该卡止凹部57卡止于第2壳体20的卡止突起41。另外,锁定块56对终点位置侧的一部分进行倒角。
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杆侧锁定解除臂50配置于解除臂配置室100,该解除臂配置室100形成在杆30的连结梁32。在杆30锁定于终点位置的状态下,杆侧锁定臂50不挠曲或轻微挠曲,此时,杆侧锁定臂50与杆30的顶面部32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
杆侧锁定解除臂50形成为从连结梁3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折弯,当相对于连结梁32的上表面倾斜时,杆侧锁定解除臂50向连结梁32的下方伸出。于是,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厚度以及锁定所需要的空间的量,杆30的厚度增大,因此连接器的高度增高。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杆侧锁定解除臂50配置于解除臂配置室100,因此,能够使杆30的厚度变薄。另外,杆侧锁定解除臂50在其固定端50A遍及全宽而与连结梁32一体地连接,从而支承于连结梁32,因此,即使不使连结梁32的壁厚,也能够确保承受锁定解除操作部53的按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解除臂配置室100配置有杆侧锁定解除臂50,因而保留卡止凹部57与卡止突起41之间的卡止所需要的间隙S(图3(A)(B)),能够使杆侧锁定解除臂50与壳体侧锁定臂40接近并配置,因此能够使杆30低高度化。由此,能够使包括杆30的连接器整体小型化。当杆侧锁定解除臂50与杆30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时,即杆30位于终点位置时,间隙S为最小,因此此时杆30的高度也成为最小的尺寸H(图3(A)(B))。
另外,本发明容许杆30的尺寸误差。杆侧锁定解除臂50相对于杆30的连结梁32的上表面不完全平行,即使稍微偏移,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锁定块56设置于杆30的连结梁32,并将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自由端50B以与锁定块56对置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不由锁定块56限制地较大地确保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宽度和长度。
即,根据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固定端50A、自由端50B、以及锁定块56的位置关系,能够使与连结梁32连接的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固定端50A(板状部51)的宽度增大,因此能够确保与连结梁32的连接部分遍及到更宽范围。由此,能够较薄地抑制连结梁32的厚度,并且能够更靠地确保支承锁定解除操作部53的按压的支承强度。
这样,能够较薄地抑制连结梁32的厚度,因此能够有利于杆式连接器1的小型化。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以下所述,在嵌合解除的操作性上优越。
首先,对嵌合操作进行描述。
在将杆式连接器1嵌合于匹配连接器9时,预先使杆30转动至起点位置,再使第1壳体10与匹配连接器9的壳体90的双方的周缘部对准。于是,匹配连接器9的凸轮随动件92进入杆30的凸轮槽34,凸轮随动件92附近的凸轮部(未图示)与杆30卡止。
在该状态下,当从起点位置沿箭头A的方向将杆30立起时,第2壳体20的卡止突起24从卡止穴35脱落,因此,使杆30沿箭头A方向转动到图1所示的终点位置。此时,连结梁32的锁定块56搭到第2壳体20的引导部43上,然后当越过引导部43时,卡止突起41插入切口52并且卡止于卡止凹部57。于是,壳体侧锁定臂40和连结梁32经由最小间隙S而配置。
伴随杆30朝箭头A的方向的转动,凸轮随动件92沿着凸轮槽34被引导,由此,匹配连接器9收纳到第2壳体20的内部,杆式连接器1的接触件电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的接触件91。通过以上,完成嵌合。
接着,在解除杆式连接器1与匹配连接器9的嵌合时,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53的按钮部53A。于是,如图6(B)所示,由作用部53B推入推入面42,因此,壳体侧锁定臂40挠曲,由此,卡止突起41从卡止凹部57脱落(图6(A))。另外,图6(A)~图8(B)中的剖面线以图3(A)和图3(B)为标准。
接着,一边推入锁定解除操作部53,一边使杆30向起点位置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图7(A)示出此时锁定块56正在越过卡止突起41的状态。然后,当以将手放在按钮部53A的状态使杆30转动时,如图8(A)所示,由于锁定块56越过卡止突起41,因此此后不推入锁定解除操作部53,使杆30转动到起点位置。由此,凸轮随动件92以从凸轮槽34脱落的方式被引导,因而解除嵌合。
在上述的锁定解除操作和嵌合解除的杆操作中,下推锁定解除操作部53的方向与嵌合解除的杆30的操作的方向(箭头B的方向)近似,下推时锁定解除操作部53触碰到第2壳体20,没有损害操作的连接性的要因。因此,能够用单手保持杆30,并用指尖按压锁定解除操作部53,同时不更换放在杆30的手,连续并顺利地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和嵌合解除的杆操作。
在以上所述之外的情况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取舍选择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列举的构成,或适当地变更为其他的构成。
例如,在不使用电线密封部件13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第2壳体20。该情况下,能够使杆30相对于第1壳体10转动地支承,并且在第1壳体10和杆30设置锁定机构LK。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与杆侧锁定解除臂50不同体的锁定块56,但是容许在杆侧锁定解除臂将相当于锁定块56的卡止体一体地设置。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锁定解除操作部53、53,并且构成为在这些锁定解除操作部53、53之间卡止壳体20和杆30,不限于此,也能够构成为在杆侧锁定解除臂5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锁定解除操作部53,并且在其两侧卡止壳体20和杆30。
标号说明
1:杆式连接器;9:匹配连接器;10:第1壳体;20:第2壳体(壳体);22:转动轴;30:杆;31:杆主体;32:连结梁;33:轴孔;34:凸轮槽;40:壳体侧锁定臂(壳体侧卡止部);41:卡止突起;42:推入面;43:引导部;44:保护壁;45:止动件;50:杆侧锁定解除臂(卡止解除臂);50A:固定端;50B:自由端;51:板状部;52:切口;53:锁定解除操作部;53A:按钮部;53B:作用部;56:锁定块(杆侧卡止部);57:卡止凹部;90:壳体;92:凸轮随动件;100:解除臂配置室;LK:锁定机构;S:间隙。

Claims (2)

1. 一种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其具备壳体侧卡止部;
杆,其在终点位置与起点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地被所述壳体支承,在所述终点位置,将所述壳体与嵌合匹配件嵌合,并对所述壳体与所述嵌合匹配件的嵌合进行解除;
杆侧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杆,在所述嵌合时,与所述壳体侧卡止部相互地卡止;以及
卡止解除臂,其设置于所述杆,在所述嵌合解除时,通过将施加到力点的力作用于所述壳体侧卡止部,从而解除所述壳体侧卡止部与所述杆侧卡止部的卡止,
所述杆具备:
一对杆主体,各个杆主体以支点轴为中心而相互同步地转动;以及
连结梁,其连结一对所述杆主体,并形成有贯通表里的解除臂配置室,
所述卡止解除臂具备与所述连结梁一体地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作为所述力点而起作用的自由端,配置于所述解除臂配置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侧卡止部设置于所述连结梁,
所述卡止解除臂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杆侧卡止部对置地配置。
CN201380012963.7A 2012-03-05 2013-03-01 杆式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7865A JP5784529B2 (ja) 2012-03-05 2012-03-05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2-047865 2012-03-05
PCT/JP2013/001273 WO2013132808A1 (ja) 2012-03-05 2013-03-01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5382A true CN104145382A (zh) 2014-11-12
CN104145382B CN104145382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11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296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382B (zh) 2012-03-05 2013-03-01 杆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84529B2 (zh)
CN (1) CN104145382B (zh)
IN (1) IN2014DN06864A (zh)
WO (1) WO201313280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226A (zh) * 2016-07-14 2018-01-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插座
CN110770980A (zh) * 2017-04-21 2020-02-07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安装外壳组件和用于解锁的方法
CN111095688A (zh) * 2017-08-31 2020-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52533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4447705A (zh) * 2022-01-21 2022-05-06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二次锁定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0952B2 (ja) * 2016-03-18 2019-11-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102016123817A1 (de) * 2016-12-08 2018-06-14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Druckknopfverriegelungsbügel
JP2020170654A (ja) * 2019-04-04 2020-10-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907A (ja) * 1995-05-18 1996-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5317384A (ja) * 2004-04-28 2005-11-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845386A (zh) * 2005-04-08 2006-10-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JP2009026580A (ja) * 2007-07-19 2009-0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907A (ja) * 1995-05-18 1996-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5317384A (ja) * 2004-04-28 2005-11-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845386A (zh) * 2005-04-08 2006-10-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JP2009026580A (ja) * 2007-07-19 2009-0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226A (zh) * 2016-07-14 2018-01-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插座
CN107623226B (zh) * 2016-07-14 2019-03-1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插座
CN110770980A (zh) * 2017-04-21 2020-02-07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安装外壳组件和用于解锁的方法
CN110770980B (zh) * 2017-04-21 2021-07-16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安装外壳组件和用于解锁的方法
US11404824B2 (en) 2017-04-21 2022-08-02 Harting Electric Stiftung & Co. Kg Attachment hous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CN111095688A (zh) * 2017-08-31 2020-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095688B (zh) * 2017-08-31 2021-06-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52533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1525339B (zh) * 2019-02-01 2022-01-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1525339B9 (zh) * 2019-02-01 2022-01-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4447705A (zh) * 2022-01-21 2022-05-06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二次锁定结构
CN114447705B (zh) * 2022-01-21 2023-12-01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二次锁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84529B2 (ja) 2015-09-24
WO2013132808A1 (ja) 2013-09-12
IN2014DN06864A (zh) 2015-05-22
CN104145382B (zh) 2016-08-03
JP2013182858A (ja)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5382A (zh) 杆式连接器
JP534793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20080096397A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WO2015002222A1 (ja) コネクタ
US8764474B2 (en) Connector with lever and wire cover
CN108011266A (zh) 可安全运送的旅行转换插头
CN103715571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KR102010700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JP5772729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3806246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10034260A (zh) 电池固定结构
JP535846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1489495B1 (ko)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JP2015220079A (ja) コネクタ
CN109753115B (zh) 连动机构及电子装置
JP6268620B1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6015348A (ja) ロックアーム構造
CN205051083U (zh) 连接器
JP6115521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44250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1543526B1 (ko) 레버식 커넥터
KR100965505B1 (ko) 레버형 커넥터
CN103620884A (zh) 杠杆式连接器
KR100677182B1 (ko) 레버 고정형 전기 커넥터
JP2015220078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