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735B -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6735B
CN104136735B CN201380011661.8A CN201380011661A CN104136735B CN 104136735 B CN104136735 B CN 104136735B CN 201380011661 A CN201380011661 A CN 201380011661A CN 104136735 B CN104136735 B CN 104136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ve
liner
valve mechanism
install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1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6735A (zh
Inventor
濑川健
濑川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36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6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02B37/186Arrangements of actuators or linkage for 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3/00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 F02D13/02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 F02D13/0242Variable control of the exhaust valves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在废气旁通阀(37)中,在阀(57)的阀轴(63)的轴方向上的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53)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衬垫(67)。衬垫(67)由石墨类材料构成。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以包围衬垫(67)的方式形成环状的保护壁(69)。

Description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可变阀机构等,其打开和关闭用于使向车辆用增压器的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可变的气体流道的开口部。
背景技术
作为防止车辆用增压器的增压压力过度上升的对策,通常,在车辆用增压器的涡轮机外壳内部形成旁通通道(气体流道的一种)。旁通通道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涡轮机叶轮。换句话说,旁通通道使向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可变。在气体流道或是涡轮机外壳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废气旁通阀(流量可变阀机构的一种)。废气旁通阀打开和关闭旁通通道的开口部。并且,废气旁通阀的一般的构成等如下所述。
杆可旋转地支撑于贯通涡轮机外壳的外壁而形成的支撑孔,该杆的基端部(一端部)向涡轮机外壳的外侧突出。另外,在杆的基端部一体地设置有连杆部件,该连杆部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绕杆的轴心向正反方向摆动。
在杆的前端部(另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件,在该安装部件上贯通形成有安装孔。并且,在安装部件的安装孔嵌合地设置有阀,该阀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的晃动(移动以及摆动)。另外,阀具备能够与旁通通道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或相离的阀主体以及一体地形成于阀主体的中央且嵌合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阀轴。在此,在车辆用增压器的压缩机叶轮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之前,阀主体处于与旁通通道的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的状态,通过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的阀的晃动,来确保阀主体相对于旁通通道开口部侧的阀座的追随性(贴紧性)。再有,在阀轴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有金属垫圈,其用作使阀不能相对于安装部件脱离的金属卡子。
因此,在车辆用增压器的运行中,当压缩机叶轮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通过驱动器的驱动使连杆部件向正方向(一方向)摆动,通过使杆向正方向旋转,使阀向正方向摆动,并使阀主体从旁通通道开口部侧的阀座相离。据此,通过废气旁通阀来打开旁通通道的开口部,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涡轮机叶轮,从而能够使向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减少。
另外,若压缩机叶轮出口侧的压力小于设定压,则通过驱动器的驱动使连杆部件向反方向(另一方向)摆动,通过使杆向反方向旋转,使阀向反方向摆动,从而使阀主体与旁通通道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据此,通过废气旁通阀来关闭旁通通道的开口部,能够使废气旁通阀回复原来的状态。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6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15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如上所述,由于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的阀的晃动,因此在压缩机叶轮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之前,能够确保阀主体相对于旁通通道开口部侧的阀座的追随性,但是当压缩机叶轮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而通过废气旁通阀打开旁通通道的开口部后,阀因来自发动机的废气的波动压力、发动机振动等而振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阀以及金属垫圈与安装部件冲突,产生所谓的颤动音,难以确保行驶中的车辆的静音性处于较高的水平。
此外,因阀的振动而引起的问题不仅仅是设置于涡轮机外壳的废气旁通阀,也同样产生于用于增压器的其他流量可变阀机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结构的流量可变阀机构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在于一种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用于增压器,该增压器在涡轮机外壳的内部或以与上述涡轮机外壳连通的状态连接的连接体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向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可变的气体流道,该流量可变阀机构打开和关闭上述气体流道的开口部,上述流量可变阀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杆,其可旋转地支撑于贯通上述涡轮机外壳或上述连接体的外壁而形成的支撑孔,且其基端部(一端部)向上述涡轮机外壳或上述连接体的外侧突出;连杆部件,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杆的基端部,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绕上述杆的轴心向正反方向摆动;安装部件,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杆,并贯通形成有安装孔;阀,其嵌合地设置于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安装孔,并允许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的晃动(移动以及摆动),上述阀具备能够与上述气体流道的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或相离的阀主体、以及一体地形成于上述阀主体中央且嵌合于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安装孔的阀轴;金属卡子,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阀轴的前端部,并用于使上述阀不能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脱离;以及衬垫,其设置于上述阀轴上的上述金属卡子与上述安装部件之间以及上述阀轴上的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阀主体之间中的至少任一之间,在上述金属卡子、上述安装部件以及上述阀主体中至少任一部件上以包围上述衬垫的方式形成有保护壁(保护壁或是凸缘)。
在此,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谓的“气体流道”是指用于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涡轮机叶轮的旁通通道的意思,所谓的“流量可变阀机构”是指打开和关闭旁通通道的开口部的废气旁通阀的意思。另外,所谓的“与涡轮机外壳连通的状态下连接的的连接体”是指与涡轮机外壳气体导入口或废气排出口连通的状态下连接的配管、歧管,包装筒等的意思。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主要内容在于一种车辆用增压器,其利用来自发动机的废气的能量,对向上述发动机供给的空气增压,其具备第一方案的流量可变阀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充分地降低上述气体流道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上述阀的振动,因此能够不产生颤动音或极大地减小颤动音,从而能够确保行驶中的车辆的静音性处于较高的水平。
另外,由于即使上述车辆用增压器的运行中上述衬垫的一部分破损,也能够抑制上述衬垫的碎片等向上述保护壁的外侧流出,因此能够充分方式配设于比上述车辆用增压器更靠下游侧(从废气的流动方向观察为下游侧)的触媒等排气系统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废气旁通阀的俯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IB-IB线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3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增压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增压器的主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废气旁通阀的剖视图,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废气旁通阀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废气旁通阀的剖视图,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废气旁通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如图面所示,“L”表示左方向,“R”表示右方向。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增压器1利用来自发动机(省略图示)的废气的能量,对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增压(压缩)。并且,车辆用增压器1的具体构成等如下所述。
车辆用增压器1具备轴承外壳3,在轴承外壳3内设置有一对径向轴承5以及一对推力轴承7。另外,在多个轴承5、7上可旋转地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子轴(涡轮机轴)9,换句话说,在轴承外壳3上通过多个轴承5、7可旋转地设置有转子轴9。
在轴承外壳3的右侧设置有压缩机外壳11。另外,在压缩机外壳11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利用离心力压缩空气的压缩机叶轮13,该压缩机叶轮13与转子轴9的右端部(一端部)同心地一体连结。
在压缩机外壳11的压缩机叶轮13的入口侧(压缩机外壳11的右侧)形成有用于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口(空气导入通道)15,该空气导入口15能够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器(省略图示)连接。另外,在轴承外壳3和压缩机外壳11之间的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形成有使被压缩的空气升压的环状扩散流道17。再有,在压缩机外壳11的内部以包围压缩机叶轮13的方式形成有涡形状的压缩机涡形流道19,该压缩机涡形流道19与扩散流道17连通。并且,在压缩机外壳11的外壁的适当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将被压缩的空气排出的空气排出口(空气排出通道)21,该空气排出口21与压缩机涡形流道19连通,并能够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省略图示)连接。
在轴承外壳3的左侧设置有涡轮机外壳23。另外,在涡轮机外壳23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利用废气的压力能量来产生旋转力(旋转转矩)的涡轮机叶轮25,该涡轮机叶轮25与转子轴9的左端部(另一端部)同心地一体连结。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涡轮机外壳23外壁的适当位置形成有用于导入废气的气体导入口(气体导入通道)27,该气体导入口27能够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省略图示)连接。另外,在涡轮机外壳23内部的涡轮机叶轮25的入口侧形成有涡形状的涡轮机涡形流道29,该涡轮机涡形流道29与气体导入口27连通。并且,在涡轮机外壳23的涡轮机叶轮25的出口侧(涡轮机外壳23的左侧)形成有用于排出废气的废气排出口(气体排出通道)31,该废气排出口31与涡轮机涡形流道29连通。再有,在涡轮机外壳23的废气排出口31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用于排出废气的废气排出口(气体排出通道)33,废气排出口31以及废气排出口33能够通过连接管(省略图示)与净化废气的触媒(省略图示)连接。此外,废气排出口31以及废气排出口33与涡轮机外壳23的出口相当。
在涡轮机外壳23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以涡轮机叶轮25将废气的一部分分流并向废气排出口33侧导出、换句话说即用于使向涡轮机叶轮25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可变的旁通通道(一个气体流道)35。另外,在涡轮机外壳23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打开和关闭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的废气旁通阀(一个流量可变阀机构)37。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要部即废气旁通阀37的具体构成如下所述。
如图1(a)(b)以及图2所示,在贯通涡轮机外壳23而形成的支撑孔39上通过套管43可旋转地支撑有杆(旋转轴)41,该杆41的基端部向涡轮机外壳23的外侧突出。另外,在杆41的基端部上通过焊接等一体地设置有连杆部件(连杆板)45,该连杆部件45通过驱动器47的驱动而绕杆41的轴心向正反方向摆动。在此,驱动器47由例如日本特开平10-1030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25442号公报等所示的内藏有隔板(省略图示)的已知构成形成,当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压力达到设定压后使连杆部件45向正方向(一方向)摆动,并且当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压力不足设定压时使连杆部件45向反方向(另一方向)摆动。
在杆41上通过焊接等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件(安装板)49,该安装部件49位于涡轮机外壳23内。另外,安装部件49具备一体地安装于杆41的安装杆套51以及一体地设置于安装杆套51的安装舌片53,在安装舌片53上贯通形成有安装孔55。
在安装舌片53(安装部件49)的安装孔55嵌合设置有阀57,该阀57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49的晃动(移动以及摆动)。另外,阀57具备能够与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侧的阀座59抵接或相离的阀主体61以及一体地形成于阀主体61中央且嵌合于安装部件49的安装孔55的阀轴63。在此,在压缩机叶轮13的出口侧压力达到设定压之前,阀主体61处于与旁通通道35开口部侧的阀座59抵接的状态,并通过允许阀57相对于安装部件49的晃动来确保阀主体61相对于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侧的阀座59的追随性(贴紧性)。再有,在阀轴63的前端部通过铆接或焊接一体地设置有金属垫圈65,其作为使阀57不能相对于安装部件49脱离的环状金属卡子。
在阀轴63轴向上的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衬垫67。阀轴63贯通衬垫67。衬垫67由石墨类材料构成。另外,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图1(b)中下侧面),环状的保护壁(保护壁或是凸缘)69以包围衬垫67的方式形成,该保护壁69的端面与安装舌片53的表面(图1(b)中上侧面)相对。在此,关于保护壁69的高度和衬垫67的厚度(高度)设定为两者的衬垫67能够接触安装舌片53或者金属垫圈65的任一方(能够摩擦)。即、与衬垫67和保护壁69相对的安装舌片53的面为平面的情况下,衬垫67的厚度在保护壁69的高度以上。另外,在安装舌片53的面上与保护壁69的前端部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形成能够插入该前端部的凹部(阶梯部、槽部等)(未图示)。或者,在安装舌片53的表面以及金属垫圈65的背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在与衬垫67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形成朝向衬垫67突出的凸部(阶梯部)(未图示)。在这些情况(也包括其组合)下,衬垫67只要具有能够与安装舌片53接触的厚度,则其值任意。此外,衬垫67由石墨类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也没问题。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通过从气体导入口27导入的废气经由涡轮机涡形流道29从涡轮机叶轮25的入口侧向出口侧流通,利用废气的压力能量来产生旋转力(旋转转矩),能够使转子轴9以及压缩机叶轮13与涡轮机叶轮25一体地旋转。据此,能够将从空气导入口15导入的空气压缩,并经由扩散流道17以及压缩机涡形流道19从空气排出口21排出,能够将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增压。
在车辆用增压器1运行中,当压缩机叶轮13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通过驱动器47的驱动使连杆部件45向正方向(一方向)摆动,通过使杆41向正方向旋转,使阀57向正方向摆动,并使阀主体61从旁通通道35开口部侧的阀座59相离。据此,通过废气旁通阀37来打开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以涡轮机叶轮25使从气体导入口27导入的废气的一部分分流,能够使向涡轮机叶轮25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减少。
另外,在打开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后,若压缩机叶轮13出口侧的压力小于设定压,则通过驱动器47的驱动使连杆部件45向反方向(另一方向)摆动,通过使杆41向反方向旋转,使阀57向反方向摆动,从而使阀主体61抵接于旁通通道35开口部侧的阀座59。据此,能够通过废气旁通阀37来关闭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并使废气旁通阀37回复原先的状态。
环状的衬垫67在阀轴63贯通衬垫67的状态下,设置于阀轴63轴方向上的金属垫圈65与安装舌片53之间。因此,金属垫圈65与安装舌片53之间的接触面积(摩擦面积)增加,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53之间的摩擦频率或者摩擦力提高。其结果,在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充分地降低阀57的振动。特别地,由于衬垫67由石墨类材料构成,因此也发挥衬垫67自身的内部衰减作用,能够充分地降低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阀57的振动。
另外,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以包围衬垫67的方式形成环状的保护壁69,由于该保护壁69的端面与安装舌片53的表面相对,因此即使车辆用增压器1运行中衬垫67的一部分破损,也能够抑制衬垫67的碎片等向保护壁69外侧流出。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更充分地降低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阀57的振动,因此能够不产生颤动音或是极大地减小颤动音,能够确保行驶中的车辆的静音性处于较高的水平。
另外,由于即使车辆用增压器1运行中衬垫67的一部分破损也能够抑制衬垫67的碎片等向保护壁69的外侧流出,因此能够充分地防止触媒等对排气系统的损伤。
参照图5(a)、(b)以及图6(a)、(b)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废气旁通阀37A中,衬垫67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衬垫67重合。据此,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5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53之间的摩擦频率或者摩擦力。
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废气旁通阀37B中,在安装舌片53的表面(图5(b)中上侧面)通过锪孔加工以包围衬垫67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保护壁71,代替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图5(b)中下侧面)形成环状的保护壁69(参照图1(b))。此外,在变形例2中,保护壁71的高度和衬垫67的厚度(高度)设定为衬垫67能够与安装舌片53或者金属垫圈65的任一方接触(能够摩擦)。即、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与衬垫67以及保护壁71相对的部分为简单的平面的情况下,衬垫67的厚度在保护壁71的高度以上。另外,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上与保护壁71的前端部相对的部分也可以形成能够插入该前端部的凹部(阶梯部、槽部等)(未图示)。或者,在安装舌片53的表面以及金属垫圈65的背面中至少1个面的与衬垫67对应的部分上,也可以形成朝向衬垫67突出的凸部(台阶部)(未图示)。在这些情况(也包括其组合)下,衬垫67只要具有能够与金属垫圈65接触的厚度,则其值任意。
如图6(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4的废气旁通阀37C、37D中,在阀轴63轴方向上的安装舌片53和阀主体61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衬垫73,代替在阀轴63轴方向上的金属垫圈65和安装舌片53之间设置环状的衬垫67(参照图1(b))。与衬垫67相同,阀轴63贯通衬垫73。另外,该衬垫73由石墨类材料构成。据此,安装舌片53和阀主体61之间的接触面积(摩擦面积)增加,安装舌片53和阀主体61之间的摩擦频率或者摩擦力提高。其结果,能够充分地降低在旁通通道35的开口部打开状态下阀57的振动。
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废气旁通阀37C中,在阀主体61的表面(图6(a)中上侧面)通过锪孔加工以包围衬垫73的方式形成环状的保护壁75,代替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图6(a)中下侧面)形成环状的保护壁69(参照图1(b)),该保护壁75的端面与安装舌片53的背面相对。在此,关于保护壁75的高度和衬垫73的厚度(高度),两者设定为衬垫73能够与安装舌片53或者阀主体61的任一方接触(能够摩擦)。即、与衬垫73和保护壁75相对的安装舌片53的面为简单的平面的情况下,衬垫73的厚度在保护壁75的高度以上。另外,在安装舌片53的背面上与保护壁75的前端部相对的部分上也可以形成能够插入该前端部的凹部(阶梯部、槽部等)(未图示)。或者,在安装舌片53的背面以及阀主体61的表面中至少1面上,与衬垫73对应的部分上,也可以形成朝向衬垫73突出的凸部(阶梯部)(未图示)。在这些情况(也包括其组合)下,衬垫73只要具有能够与安装舌片53接触的厚度,则其值任意。
如图6(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废气旁通阀37D中,在安装舌片53的背面(图6(b)中下侧面)通过锪孔加工以包围衬垫73的方式形成环状的保护壁77,代替在金属垫圈65的背面(图6(a)中下侧面)形成环状的保护壁69(参照图1(b)),该保护壁77的端面与阀主体61的表面(图6(b)中上侧面)相对。在此,关于保护壁77的高度和衬垫73的厚度(高度),两者设定为衬垫73能够与安装舌片53或者阀主体61的任一方接触(能够摩擦)。即、在与衬垫73和保护壁77相对的阀主体61的面为简单的平面的情况下,衬垫73的厚度在保护壁77的高度以上。另外,在阀主体61的表面上与保护壁77的前端部对应的部分上也可以形成能够插入该前端部的凹部(阶梯部、槽部等)(未图示)。或者,在安装舌片53的背面以及阀主体61的表面中的至少1面上,与衬垫73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形成朝向衬垫73突出的凸部(阶梯部)(未图示)。在这些情况(也包括其组合)下,衬垫73只要具有能够与阀主体61接触的厚度,则其值任意。
此外,即使在使用变形例1~4的废气旁通阀37A~37D来代替本实施方式的废气旁通阀37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废气旁通阀37以及其变形例1、2的废气旁通阀37A、37B上追加变形例3的废气旁通阀37C的衬垫73,追加变形例3的废气旁通阀37C的保护壁75或是变形例4的废气旁通阀37D的保护壁77。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的说明,例如,在与涡轮机外壳23的气体导入口27连通的状态下连接的排气歧管(省略图示)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打开和关闭形成于排气歧管的旁通通道(省略图示)的开口部的废气旁通阀(省略图示)等来代替在涡轮机外壳23的适当位置设置打开和关闭旁通通道35的废气旁通阀37,此外,能够通过进行适当的变更来实施种种方案。
本发明所包含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即、本申请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废气旁通阀37等,例如,如日本实开昭61ー33923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1-263078号公报等所示,能够适用于对在涡轮机外壳(省略图示)内形成的多个涡轮机涡形流道(省略图示)中任一涡轮机涡形流道切换废气的供给状态和供给停止状态的切换阀机构(省略图示)。另外,例如,如日本特开2010-20968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106358号公报等所示,本申请的流量可变阀机构能够适用于对多级涡轮机外壳(省略图示)中任一级涡轮机外壳切换废气的供给状态和供给停止状态的切换阀机构(省略图示)。因此,本申请的流量可变阀机构能够对应使用该流量可变阀机构而用于使向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增加。另外,本申请的流量可变阀机构的驱动器并不限定于使用隔板的上述驱动器47,也可以是使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或液压驱动的驱动器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充分地降低气体流道开口部打开状态下阀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颤动音的产生或者降低颤动音。因此,能够提供提高行驶中的车辆的静音性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Claims (9)

1.一种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用于增压器,该增压器在涡轮机外壳内部或以与上述涡轮机外壳连通的状态连接的连接体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向涡轮机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可变的气体流道,该流量可变阀机构打开和关闭上述气体流道的开口部,上述流量可变阀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杆,其可旋转地支撑于贯通上述涡轮机外壳或上述连接体的外壁而形成的支撑孔,且其基端部向上述涡轮机外壳或上述连接体的外侧突出;
连杆部件,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杆的基端部,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绕上述杆的轴心向正反方向摆动;
安装部件,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杆,并贯通形成有安装孔;
阀,其嵌合地设置于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安装孔,并允许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的晃动,上述阀具备能够与气体流道的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或相离的阀主体、以及一体地形成于上述阀主体中央且嵌合于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安装孔的阀轴;
金属卡子,其一体地设置于上述阀轴的前端部,并用于使上述阀不能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脱离;以及
衬垫,其设置于上述阀轴的轴向上的上述金属卡子与上述安装部件之间以及上述阀轴的上述轴向上的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阀主体之间中的至少任一之间,
在上述金属卡子的与上述安装部件相对的表面、上述安装部件的与上述金属卡子相对的表面、上述安装部件的与上述阀主体相对的表面以及上述阀主体的与上述安装部件相对的表面中至少任一个表面上以包围上述衬垫的方式形成有保护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衬垫由石墨类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衬垫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上述衬垫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衬垫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上述衬垫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流道是用于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旁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流道是用于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旁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流道是用于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旁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流道是用于使废气的一部分绕过上述涡轮机叶轮的旁通通道。
9.一种车辆用增压器,其利用来自发动机的废气的能量,对向上述发动机供给的空气增压,上述车辆用增压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
CN201380011661.8A 2012-03-09 2013-03-07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Active CN104136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3308 2012-03-09
JP2012053308 2012-03-09
PCT/JP2013/056284 WO2013133376A1 (ja) 2012-03-09 2013-03-07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車両用過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6735A CN104136735A (zh) 2014-11-05
CN104136735B true CN104136735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11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1661.8A Active CN104136735B (zh) 2012-03-09 2013-03-07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93624B2 (zh)
JP (1) JP5962749B2 (zh)
CN (1) CN104136735B (zh)
DE (1) DE112013001949B4 (zh)
WO (1) WO2013133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77766A1 (de) * 2011-06-17 2012-12-20 Elringklinger Ag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Abgasstrom-Steuerelement eines Abgasturboladers
US9464565B2 (en) * 2011-12-27 2016-10-1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astegate valve and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equipped with wastegate valve
WO2016031565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KR20160068043A (ko) * 2014-12-04 2016-06-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단 터보 과급기의 바이패스 밸브 장치
JP6533283B2 (ja) * 2015-03-05 2019-06-19 三菱重工エンジ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株式会社 ウェイストゲートバルブ及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204476550U (zh) * 2015-03-12 2015-07-15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阀芯总成以及压缩气体旁通阀
DE102015209823A1 (de) * 2015-05-28 2016-12-01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JP6551430B2 (ja) 2017-02-07 2019-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ウェイストゲートバルブ装置
DE102017218297A1 (de) * 2017-10-12 2019-04-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ntilklappeneinrichtung für ein Bypass-Ventil eines Abgasturboladers sowie Abgasturbolader
US10570815B2 (en) 2017-10-19 2020-02-25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Wastegate valve assembly with biasing members
JP7028321B2 (ja) 2018-07-05 2022-03-02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および過給機
DE112019004699T5 (de) 2018-09-21 2021-06-10 Borgwarner Inc. Wastegateanordnung
WO2020061447A1 (en) 2018-09-21 2020-03-26 Borgwarner Inc. Wastegate assembly
US10590793B1 (en) * 2018-10-29 2020-03-17 Borgwarner Inc. Diffuser for diffusing the flow of exhaust gas and a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14036915U (zh) 2019-09-20 2021-08-24 博格华纳公司 废气门组件和涡轮增压器
CN113123857B (zh) * 2019-12-30 2022-08-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箱废气旁通装置
DE102020132326A1 (de) 2020-12-04 2022-06-09 Elringklinger Ag Verbindungsvorricht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6591A (ja) * 2004-02-16 2005-08-2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過給機
DE102010038908A1 (de) * 2010-08-04 2012-02-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lussklappe für einen Bypass
CN102414418A (zh) * 2009-05-18 2012-04-11 博格华纳公司 涡轮增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9200A1 (fr) 1979-11-13 1981-05-22 Fives Cail Babcock Dispositif d'homogeneisation pour produits liquides ou pateux
JPS5697530U (zh) * 1979-12-26 1981-08-01
JPS60178930A (ja) * 1984-02-24 1985-09-12 Hitachi Ltd 過給機の排気バイパス弁装置
JPS6133923A (ja) 1984-07-17 1986-02-18 株式会社 トスカ 係止片取付装置
JPS6133923U (ja) * 1984-07-31 1986-03-0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タ−ボ過給装置
JPH0435534Y2 (zh) * 1985-03-14 1992-08-24
JPH0772331B2 (ja) * 1987-10-19 1995-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高温耐摩耗性に優れた焼結合金
JPH0354245U (zh) * 1989-09-30 1991-05-24
JP2773440B2 (ja) * 1991-02-27 1998-07-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エストゲートバルブ
JPH0663834U (ja) 1993-02-15 1994-09-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ウエストゲート開閉装置
JPH10103069A (ja) 1996-09-24 1998-04-2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排気タービン過給機の過給圧制御装置
JP2000160395A (ja) * 1998-11-26 2000-06-13 Osaka Gas Co Ltd エンジン又はタービンの排気部又は熱交換部用部材
JP4415447B2 (ja) 2000-03-17 2010-02-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DE102006021185B4 (de) * 2006-05-06 2017-09-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lussklappe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JP4952109B2 (ja) 2006-07-20 2012-06-13 株式会社Ihi 過給機
JP5106818B2 (ja) 2006-10-20 2012-12-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エストゲートバルブをそなえた排気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構造
JP5045076B2 (ja) 2006-11-27 2012-10-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エストゲートバルブ
JP4981732B2 (ja) 2008-03-28 2012-07-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制御バルブを備えた排気タービン
JP5360381B2 (ja) 2009-03-06 2013-12-04 株式会社Ihi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装置
JP2011106358A (ja) 2009-11-18 2011-06-02 Ihi Corp 多段式過給機
DE102010007600A1 (de) * 2010-02-11 2011-08-11 IHI Charg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69126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Ventil, insbesondere ein Waste-Gate eines Abgasturboladers
DE102011075201B4 (de) 2011-05-04 2023-01-19 BMTS Technology GmbH & Co. KG Ladeeinrichtung mit einer Wastegate-Ventilvorrichtung
DE102011075450A1 (de) * 2011-05-06 2012-11-08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Ventileinrichtung, Wastegate-Ventil und Turbolader
DE102011077766A1 (de) * 2011-06-17 2012-12-20 Elringklinger Ag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Abgasstrom-Steuerelement eines Abgasturbolad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6591A (ja) * 2004-02-16 2005-08-2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過給機
CN102414418A (zh) * 2009-05-18 2012-04-11 博格华纳公司 涡轮增压器
DE102010038908A1 (de) * 2010-08-04 2012-02-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lussklappe für einen Bypa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33376A1 (ja) 2015-07-30
DE112013001949T5 (de) 2015-01-08
US20140366531A1 (en) 2014-12-18
CN104136735A (zh) 2014-11-05
JP5962749B2 (ja) 2016-08-03
WO2013133376A1 (ja) 2013-09-12
DE112013001949B4 (de) 2021-09-16
US9593624B2 (en) 201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6735B (zh)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CN104884760B (zh)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CN104145098A (zh) 可变流量阀机构以及车辆用增压器
CN104285050B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式增压器
CN104081018B (zh) 增压器
CN104018889B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JP6248479B2 (ja) ロータ軸支持構造及び過給機
CN102639838A (zh) 涡轮增压器
CN104141513A (zh) 可变喷嘴单元及可变容量式增压器
CN103958854A (zh) 二级增压装置
CN102536431A (zh) 汽油机涡轮增压器
CN106662006B (zh) 增压器
CN203702658U (zh) 一种风机
JP2013204495A (ja)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CN105814293A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CN107002550A (zh) 涡轮增压器的进口接头构造
JP5799616B2 (ja) ウェイストゲートバルブ及び過給機
JP5776452B2 (ja) 多重シール構造及び過給機
CN202469433U (zh) 大功率发动机机油泵双油路结构
JP5862078B2 (ja) ウェイストゲートバルブ及び過給機
CN201753632U (zh) 电动涡轮增压器
CN106762789B (zh) 一种半圆法兰结构及船舶柴油机废气增压泵
JP2015048756A (ja) ロータ軸支持構造及び過給機
CN2818862Y (zh) 新型水泵
CN201474968U (zh) 节能微型高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