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2933A -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2933A
CN104112933A CN201410158248.0A CN201410158248A CN104112933A CN 104112933 A CN104112933 A CN 104112933A CN 201410158248 A CN201410158248 A CN 201410158248A CN 104112933 A CN104112933 A CN 104112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ardware
fuel plate
tongue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82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2933B (zh
Inventor
浮田伸己
下津昭浩
永瀬英树
本桥信政
佐藤惠理子
上远野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112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2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2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2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元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其通过将一金属元件设置成覆盖一绝缘板状元件的前端缘,有效地防止了所述绝缘板状元件的受损和磨损,所述绝缘板状元件使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由此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元件易于制造,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元件的可靠性。一种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61)的一舌部(21),所述舌部(21)包括:一板状元件(22),由一绝缘材料制成,且使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一金属元件(71),由一线材制成,且覆盖所述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的边缘。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元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插座连接器通常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连接于诸如一线缆之类的多条电线的端部,以将所述多条电线连接于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之类的一电路基板。由一金属板材元件制成的一屏蔽壳体安装于这个插座连接器上,且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多个端子接触的一舌部收容于所述屏蔽壳体内(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8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在该附图中,811是插座连接器的树脂基座,基座811具有:一本体部812;一舌部822,从本体部812的前表面突出并固定多个端子861;以及一安装部815,连接于本体部812的后端的两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具有本体部812、舌部822以及安装部815的基座811是一个一体成型件。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槽822a形成于舌部822的下表面。
各个端子861是由一金属板材冲压弯折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各个端子861具有:一固定部862,固定于基座811内;一尾部863,从固定部862的后端向后延伸;以及接触部864,从固定部862的前端向前延伸,收容于一个槽822a内且露出于舌部822的下表面。
此外,871是包围至少舌部822的一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是冲压成一预定形状之后弯折而形成一角筒状的一单个金属片材。屏蔽壳体871利用形成于后端的安装部872安装于基座811。
此外,891是连接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一电路基板,并且一连接器收容凹部892形成于前端,以收容所述插座连接器。露出于上表面的具有多个连接垫893的一连接凸部894收容于连接器收容凹部892内。安装凹部895形成于连接凸部894的两侧。
通过所述多个端子861和屏蔽壳体871安装于基座811,所述插座连接器连接于电路基板891。在这种情况下,基座811的安装部815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电路基板891的安装凹部895内。从基座811的本体部812向后突出的各端子861的尾部863经由诸如焊接之类的一连接手段连接于电路基板891上的相应的连接垫893。
插头连接器(未示出)的前端插入屏蔽壳体871的开口部873并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舌部822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各端子(未示出)与在舌部822的下表面露出的相应的端子861的接触部864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专利文献1:特许公开号2009-076454
然而,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舌部822由树脂制成。当所述舌部822和插头连接器反复地插拔,即当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反复地插拔时,舌部822的前端缘可能受损或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元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其通过将一金属元件设置成覆盖一绝缘板状元件的前端缘,有效地防止了所述绝缘板状元件的受损和磨损,所述绝缘板状元件使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由此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元件易于制造,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元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其中,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同时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所述板状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覆盖在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状元件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矩形形状,所述金属元件通过弯折所述线材形成,在平面视图中是大体C型,且至少覆盖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和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附近的侧边缘。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具有在不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表面上露出的外表,所述外表包括: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平行于所述板状元件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一外表面,沿一正交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两个弯曲表面,将所述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且所述板状元件与所述金属元件结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具有一矩形横截面形状且包括一条状部,所述条状部形成于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一内表面并且沿所述线材的纵向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的纵长是在上下方向上,且所述条状部具有面向所述外表面的一凹槽。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在所述表面上露出的外表的表面粗糙度小于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所述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状元件是通过将绝缘材料充填在由闭合的多个模具板形成的一腔体中而成型,并且所述金属元件布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且与所述板状元件结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元件,用于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其中,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所述板状元件的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金属元件覆盖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连接器元件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元件应用于一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其中,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所述板状元件的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金属元件覆盖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这种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金属线材原料辊压成型为具有一矩形横截面的一已加工原料;将所述已加工原料切成一规定长度;以及将规定长度的所述已加工原料弯折成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C型形状的一金属元件。
在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中,一金属元件设置成覆盖使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所述绝缘板状元件的前端缘。这有效地防止了所述绝缘板状元件的受损和磨损,由此使得所述连接器易于制造,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所述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舌部的一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一对视图,其中,(a)是一俯视图,而(b)是一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一组三视图,其中(a)是一俯视图,(b)是一前视图,而(c)是一仰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舌部的一对视图,其中,(a)是从图3的(a)的B-B线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从图3的(b)的C-C线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一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一组四视图,其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侧视图,(c)是一仰视图,而(d)是从(c)的D-D线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7是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方法的一示意图,其中(a)至(d)示出用于制造金属元件的方法的各步骤;
图8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连接器
11,811:基座
12,812:本体部
12a,22a,64a:上表面部
12b,22b:下表面部
12f:前表面部
12r:后表面部
21,822:舌部
22:板状元件
22c,71c:弯曲部
22f:前端部
22s:侧部
61:端子元件
63,863:尾部
64,864:接触部
70a:原料
70b:第一已加工原料
70c:第二已加工原料
70d:第三已加工原料
71:金属元件
71f:前部
71r:露出部
71s:侧部
72a:上表面
72b:下表面
72c:外表面
72d:内表面
72r:弯曲表面
73:凹槽
75:凹部
81a、81b:粗轧辊
82a、82b:精轧辊
82f:凸边缘
83a、83b、83c、83d:整形辊
83f:突起部
815,872:安装部
822a:槽
861:端子
862:固定部
871:屏蔽壳体
873:开口部
891:电路基板
892:连接器收容凹部
893:连接垫
894:连接凸部
895:安装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一对视图。在该对视图中,(a)是一俯视图而(b)是一立体图。
在图2中,1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一个一体成型的基座11,由诸如合成树脂或陶瓷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以及多个端子元件61,由一导电金属制成。这个连接器安装于一安装元件(未示出)内且电连接于另一连接器(也未示出)。连接器1还具有:一舌部21,从基座11的本体部12的前表面部12f向前延伸。在图中有单个的舌部21,但是也可采用超过一个的舌部21。换言之,两个或更多的舌部21可从前表面部12f向前延伸。
连接器1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背景技术中说明的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这些连接器用于连接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线缆和符合(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标准的线缆。一些连接器不具有屏蔽壳体且用于连接传输直流电流和传输大于10GHz的高频信号的电源线。
所述安装元件可以是用在电子装置(诸如电视、视频记录仪、DVD记录仪、移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以及计算机)中的一基板(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FPC)基板。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基板和线缆。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安装元件。在下面的说明中,采用一基板。
连接器1可以以任何姿势安装在一基板或其它安装元件上。例如,它可安装成基座11的本体部12的上表面部12a或下表面部12b面向所述基板的表面且在舌部21的延伸方向上(即在另一连接器的对接方向上)平行于所述基板的该表面。这称为直角型(right-angle-type)连接器。它也可安装成基座11的本体部12的后表面部12r面向所述基板的该表面且垂直于另一连接器的对接方向。这称为直线形(straight-type)连接器。它也可安装成基座11的本体部12的后表面部12r面向所述基板的端部(即如背景技术所述的连接器的情况中的边缘)。这称为边缘型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诸如上、下、左、右、前、以及后的指示方向的表述用于说明各连接器1及连接器1所包括的构件的构成和动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些表述依赖于各连接器1及连接器1所包括的构件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姿势,且当这些连接器及其构件的姿势变化时,这些表述的解释将相应变化。
舌部21是一平板状的板状元件,该板状元件具有矩形形状且多个端子元件61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在图所示的例子中,舌部21包括:一板状元件22,由诸如合成树脂或陶瓷之类的一绝缘材料制成,与基座11的本体部12一体形成;多个端子元件61,设置在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以及一金属元件71,设置成覆盖板状元件22的周缘。板状元件22可独立于基座11的本体部12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一印刷电路基板可被采用且板状元件22可粘着(bonded)于或采用诸如螺丝之类的连接手段安装于本体部12的前表面部12f。
当绝缘材料是合成树脂时,采用诸如包覆嵌入模制(overmolding insertmolding)之类的模制方式使板状元件22与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一体成型。更具体地,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置于一腔体内的预定位置,所述腔体由一对用于模制树脂的模具板闭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一对模具板闭合,闭合形成的腔体被模制的合成树脂充填,并获得与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结合为一体的板状元件22。
甚至当绝缘材料是陶瓷时,板状元件22与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一体成型。更具体地,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置于通过闭合一对模具板而形成的一腔体内的预定位置。所述一对模具板闭合,封闭的腔体由陶瓷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制成的浆料充填,且所述端子元件61、金属元件71和陶瓷被烧制,以获得与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和金属元件71结合为一体的板状元件22。
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端子元件61具有:固定部,埋设于本体部12并由本体部12固定;接触部64,从所述固定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并露出于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以及尾部63,从所述固定部的后端向后延伸并露出于本体部12的后表面部12r的后方。所述多个接触部64是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未示出)对接时与另一连接器的多个端子接触的部分。尾部63是通过诸如焊接之类的连接手段连接于形成在基板(用作所述安装元件)的表面上的接触垫的部分。
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金属元件71的一部分埋设于本体部12且由本体部12固定,从而它覆盖板状元件22的整个周缘,且从而后端露出于本体部12的后表面部12r的后方,以作为露出部71r。金属元件71的后端处的露出部71r在合适时可以省略,且埋设于本体部12内的部分在合适时可以省略。此外,在合适时,板状元件22的周缘上靠近本体部12的部分可被省略。例如,在合适时,比图2的(a)的线A-A更靠近本体部12的部分可被省略。当金属元件71是一导电金属时,它可电连接于所述基板(未示出)的接地线或金属元件71可形成接地线自身的一部分。
下面是舌部21的详细说明。在此,仅舌部21的位于图2的(a)的线A-A前方的部分将被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舌部的一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一组三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舌部的一对剖视图。在图3中,(a)是一俯视图,(b)是一前视图,而(c)是一仰视图。在图4中,(a)是从图3的(a)的线B-B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从图3的(b)的线C-C作出的一剖视图。
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板状元件22在平面视图中呈一矩形形状,且设置有位于上表面部22a上的成排的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更具体地,所述多个接触部64与板状元件22结合为一体,从而上部至少露出于上表面部64a而下部埋设于板状元件22。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不设置在下表面部22b。然而,如果需要,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可以与设置在上表面部22a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设置在下表面部22b上。
在本实施例的舌部21中,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设置在板状元件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可设置在上表面部22a和下表面部22b两者上,或者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可仅设置在下表面部22b。在下面的说明中,如图所示,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仅设置在上表面部22a上。
板状元件22的周缘由金属元件71覆盖。如图4所示,金属元件71通过弯折一线材而形成为具有一改形的矩形形状。结果是具有如图3所示的大体C型形状的元件。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和左右侧部22s均被金属元件71覆盖。
所述两个侧部22s沿大体平行于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的前后方向直线延伸,且前部22f沿大体正交于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的一方向直线延伸。将前部22f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两个侧部22s的前端的部分是两个具有弧形形状的弯曲部22c。
在本实施例的舌部21中,金属元件71至少可将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和所述两个侧部22s(包括弯曲部22c)的前端附近的边缘覆盖。它不必覆盖板状元件22的整个周缘。换言之,金属元件71不必覆盖所述两个侧部22s的后端处的边缘。在下面的说明中,如图所示,各侧部22s的整个边缘被覆盖而不只是前端部22f和弯曲部22c被覆盖。
金属元件71包括:一前部71f,对应于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并覆盖前部22f的边缘;一对侧部71s,对应于板状元件22的所述两个侧部22s并覆盖所述两个侧部22s的边缘;以及一对弯曲部71c,对应于板状元件22的所述两个弯曲部22c或对应于将前部71f的两端连接于左右侧部71s的前端的部分并覆盖所述两个弯曲部22c的边缘。在平面视图中,弯曲部71c的内表面72d的曲率与板状元件22的弯曲部22c的边缘的曲率一致。在各侧部71s形成有一凹部75,如图3的(c)所示。
除去凹部75后,金属元件71具有改形的矩形形状。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金属元件71具有:一上表面72a和一下表面72b,其平行于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部22a和下表面部22b;以及一外表面72c和一内表面72d,沿一正交于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的方向延伸。将外表面72c的上端和下端连接于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的部分是两个具有弧形形状的弯曲表面72r。
一凹槽73以一条状部的形式形成于内表面72d,凹槽73接合板状元件22的周缘。凹槽73是在金属元件71(通过沿一线材的纵向弯折所述线材形成)的延伸的方向上连续形成的一条状槽。如所示图4,板状元件22的周缘和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之间的连接通过使构成板状元件22的绝缘材料嵌入所述凹槽73中而得以改善。
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存在有单个凹槽73。然而,也可以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凹槽。此外,不采用凹槽73,而是可沿线材的纵向形成一连续条状凸部。换言之,可存在有一个或更多的条状部形成在内表面72d,且这些条状部可以是凹槽、凸部、或它们的组合。当板状元件22的周缘和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牢固地接合在一起时,所述条状部可省略。换言之,所述条状部不必形成于内表面72d上。
因为板状元件22的边缘至少在前部22f、弯曲部22c及两个侧部22s的前端被金属元件71覆盖,所以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且在前方延伸的舌部21与另一连接器的基座和多个端子接触时,板状元件22的边缘不会受损或磨损。诸如板状元件22之类的板状元件的边缘与其它元件接触且一般地易于受损和磨损。在前部22f上和附近的边缘尤其易于受损和磨损,因为它们处于行进方向上的前方并与诸如另一连接器之类的其它元件接触。然而,因为板状元件22的这些边缘受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元件71的保护,所以甚至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反复地进行插拔时,这些边缘也不易受损和磨损。
如图4所示,金属元件71的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不必与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部22a和下表面部22b齐平。然而,它们优选与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部22a和下表面部22b齐平。在最低限度下(at the very least),板状元件22的布置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的表面优选与金属元件71的相应的表面(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是上表面72a)齐平。
另一连接器的多个端子一般形成为其接触部在与接触部64接触之前的自由状态下时是低于端子元件61的接触部64的上表面部64a,从而弹性变形提供足够的接触压力给接触部64。由此,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时,另一方的多个端子的接触部与舌部21的前端缘接触并随后彼此压靠同时沿舌部21的前端缘滑动。这形成较大的抵抗力并增加了连接器1和另一连接器之间的对接抵抗力。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舌部21的前端缘被金属元件71的前部71f覆盖,所以另一连接器的端子元件的接触部沿前部71f的外表面72c、弯曲表面72r及上表面72a顺利地滑动,尽管施加压力,但是显著的抵抗力不施加在前端缘。结果,连接器1和另一连接器之间的对接抵抗力没有增加。更具体地,连接外表面72c和上表面72a的两个弯曲表面72r能使另一方的多个端子的接触部顺利地移动。
形成于金属元件71的侧部71s的凹部75与另一连接器(未示出)上的接合凸部接合,且这阻止连接器1和另一连接器的无意的分离。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凹部75形成于所述一对侧部71s的下表面72b。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个例子。凹部的数目和位置可随需要变化。如果需要,凹部75也可省略。
下面是用于制造金属元件71的方法的说明。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一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一组四视图。图7是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连接器的金属元件的方法的一示意图。在图6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侧视图,(c)是一仰视图,而(d)是从(c)的线D-D作出的一剖视图。在图7中,(a)至(d)示出用于制造金属元件的方法的各步骤。
如上所述,金属元件71通过弯折一线材而形成为具有一改形后的矩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具有一改形后的矩形形状的线材是被辊压并塑性加工的。
首先,如图7的(a)所示,准备具有实心圆柱形状的原料70a。原料70a是很长的线材,但是图中所示的短线材的两端省略。原料70a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导电金属,诸如铝合金、铜合金、钢、锰合金或镍合金。
该原料70a置于辊压机(未示出)中。辊压机包括沿输送原料70a的行进路线布置的若干机架,且各机架包括多个辊子。
置于辊压机中的原料70a沿行进路线被输送且首先通过包括如图7的(b)所示的一对粗轧辊81a、81b的一机架。粗轧辊81a、81b各是一具有一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辊子,且这两个辊子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这两个辊子上下布置在行进路线的两侧。具有圆形形状的原料70a通过该对粗轧辊81a、81b之间并被塑性加工,以得到一第一已加工原料70b,第一已加工原料70b是具有一矩形横截面形状的中间已加工原料。
接着,第一已加工原料70b沿行进路线被输送并通过包括如图7的(c)所示的一对精轧辊82a、82b的一机架。这两个辊子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从而精轧辊82a、82b面向彼此。这两个辊子上下布置在行进路线的两侧。上精轧辊82a是与粗轧辊81a、81b类似的一具有一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辊子,但是下精轧辊82b包括在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中部突出的一环状凸边缘82f。第一已加工原料70b通过上精轧辊82a和下精轧辊82b之间,以得到一第二已加工原料70c,第二已加工原料70c是一中间已加工原料,该中间已加工原料具有包括位于下表面的凹槽73的一矩形横截面形状,凹槽73是沿纵向延伸的一条状部。
当存在有多个数目的凹槽73时,相同数目的凸边缘82f形成于下精轧辊82b的周向表面。当一凸部以一条状部形成于第一已加工原料70b的下表面时,一凹槽形成于下精轧辊82b的周向表面。
接着,第二已加工原料70c沿行进路线被输送并通过包括如图7的(d)所示的四个整形辊子83a、83b、83c、83d的一机架。第一对辊子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从而上整形辊83a和下整形辊83b面向彼此。这两个辊子上下布置在行进路线的两侧。第二对辊子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从而右整形辊83c和左整形辊83d面向彼此。这两个辊子布置在行进路线的左右侧。第二已加工原料70c通过这些整形辊子83a、83b、83c、83d之间,以得到一第三已加工原料70d,第三已加工原料70d是最终已加工原料,该最终已加工原料具有类似于图4所示的金属元件71的一矩形横截面形状。
这里,下整形辊83b是与粗轧辊81a、81b类似的具有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一辊子,而上整形辊83a是具有包括两端突出而中部凹入的一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一辊子。这些整形辊使外表面72c和连接外表面72c的两端的弯曲表面72r成型。
此外,左整形辊83d是与粗轧辊81a、81b类似的具有一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一辊子,但是右整形辊83c是具有包括位于中央的一个或更多的突起部83f的一平坦的带状的周向表面的一辊子。这种突起部83f使下表面72b上的凹部75成型。在附图所示的该例子中,两个突起部83f以四分之一圆周间隔形成在右整形辊83c的周向表面。然而,对应于将要形成的凹部75的所需数目和位置,任意数目的突起部83f可以任意间隔形成。上表面72a、下表面72b和凹部75通过右整形辊83c和左整形辊83d形成在下表面72b的所需位置。如果不形成凹部75,则省略突起部83f。
上整形辊83a、右整形辊83c和左整形辊83d的周向表面应具有尽可能低的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Ra或日本工业标准(JIS)Rz)(例如,≤1μm或优选≤0.5μm)的光滑表面。这样,外表面72c、连接于外表面72c的两端的弯曲表面72r、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可被赋予具有低表面粗糙度(例如,Ra或Rz≤1μm,优选≤0.5μm)的光滑表面。下整形辊83b的周向表面不必具有光滑表面。相反,它优选具有一高表面粗糙度(例如,Ra或Rz≥1μm)或梨皮光洁度(pear skin finish)的表面。这可赋予内表面72d具有一高表面粗糙度(例如,Ra或Rz≥1μm)或梨皮光洁度的表面。
长而直的第三已加工原料70d通过一剪切机(未示出)并被所述剪切机切成一规定长度。切成规定长度的第三已加工原料70d置于一弯折机(未示出)中并被所述弯折机弯折,以在两个部位形成直角。在弯折过程中,直的线材或棒材的一端被固定且通过一工具使该材料沿一框体运动而被弯折。这样,可得到图5和图6所示的金属元件71。
金属元件71是在两个部位处以直角弯折的一线材,以具有图6的(d)所示的横截面和图6的(c)所示的C型平面形状。更具体地,金属元件71具有:一直线状的前部71f;一对弧形部71c,以直角弯折而连接于前部71f的相应端部;以及一对侧部71s,从所述一对弧形部71c沿一大体正交于前部71f的方向延伸。
两个侧部71s的长度可比图中所示的长度大或小。换言之,两个侧部71s应至少长得足以覆盖板状元件22的两个侧部22s的前端的边缘,并且可长得足以覆盖板状元件22的两个侧部22s的整个边缘。如图2所示,它可以长得足以进入基座11的本体部12中并从后表面部12r的后方露出,以作为露出部71r。
金属元件71是一个一体形成元件。当采用一导电金属时,它可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电连接于所述基板的或其它安装元件的接地线,以作为用于整个舌部21的一接地线和电磁屏蔽。
因为连续条状凹槽73沿线材的纵向形成于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所以,当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元件22与金属元件71一体成型时,通过使所述绝缘材料嵌入到凹槽73中,板状元件22的周缘可更牢固地连接于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此外,因为内表面72d是一粗糙表面或梨皮表面,所以所述绝缘材料良好地附着于整个内表面72d,且板状元件22的周缘更牢固地连接于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
金属元件71的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均光滑。如上所述,当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元件22与金属元件71一体成型时,一对模具板闭合,且由闭合的所述一对模具板形成的腔体被绝缘材料充填。此时,置于由所述一对模具板形成的腔体内的预定位置的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与所述一对模具板的表面接触。因为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均光滑,所以它们与所述一对模具板的表面紧密接触,同时在上表面72a、下表面72b和所述一对模具板的表面之间不留有任何间隙。结果,所述绝缘材料不会漏出且舌部21的成型性提高。
除了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之外,金属元件71的外表面72c和弯曲表面72r也均光滑。换言之,在舌部21表面暴露的金属元件71的外表均是光滑的。由此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且舌部21的周缘与另一连接器的基座和多个端子接触时,金属元件71的在舌部21的周缘暴露的外表是光滑的且将外表面72c的两端连接于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的部分是弯曲表面72r。结果,这些表面在元件与它们接触时不会对这些元件造成损害。因为这些元件还顺利地沿金属元件71的这些表面滑动,所以舌部21不会遭受强冲击且不会受到损害。甚至当连接器1的使用者或连接器1的组装人员的手指与舌部21的周缘接触时,边缘也不会受到损害,因为金属元件71的露出的表面均光滑且将外表面72c的两端连接于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的部分是弯曲表面72r。
如图6的(d)所示,金属元件71具有一改形的矩形横截面,同时凹槽73形成在内表面72d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结果,与具有一圆形或正方形形状的同一表面积的横截面相比,金属元件的横截面相对横跨该横截面的主轴线具有一更大的横截面模量。由此,与具有一圆形或正方形形状的同一表面积的一元件相比,前部71f和侧部71s在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刚性更高。这些部也更难以在如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被弯曲。换言之,金属元件71更不可能地在如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被弯曲,甚至当该金属元件采用更少的材料制成时也是如此。
因为难以在上下方向弯曲的金属元件71一体安装于周缘,所以由一刚性低的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元件22的周缘被金属元件71加强且被阻止在上下方向上或在板厚度方向上被弯曲、弯折或波折(wavy)。换言之,由金属元件71加强的所述周缘不会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61的一舌部21。舌部21包括:一板状元件22,由一绝缘材料制成,其中多个端子元件61已经设置在一个表面(在图所示的例子是上表面部22a);以及一金属元件71,其覆盖在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的边缘。该金属元件71由一线材制成。
这样,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受金属元件71保护,且防止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受损或磨损。当金属元件71由一导电金属制成且连接于连接器1的所述安装元件的接地线时,金属元件71起到用于舌部21的接地线和电磁屏蔽的作用。这减少了噪声对流经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信号的影响和串扰的影响。结果,可提供一更可靠的连接器1。连接器1还易于制造、具有一更简单的结构且成本更低。
板状元件22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矩形形状。金属元件71通过弯折一线材形成,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C型形状,并至少覆盖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和两个侧部22s的前端。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且在前方延伸的舌部21与另一连接器的基座和多个端子接触时,前部22f和所述两个侧部22s受金属元件71保护而避免受损或磨损。结果,甚至当连接器1及另一连接器被反复地插拔时,这些边缘也不会受损或磨损。
金属元件71具有一矩形形状,且一条状部(在图中是一凹槽73)形成于面向板状元件22的边缘的内表面72d。所述条状部沿线材的纵向延伸,且板状元件22与金属元件71结合为一体。因为一条状部形成于金属元件71的内表面72d,所以金属元件71的刚性提高,板状元件22的边缘更牢固地接合于金属元件71,且板状元件22和金属元件71的一体性更好。这提高了舌部21的整体刚性。
板状元件22通过将一绝缘材料充填到由一对闭合模具板形成的腔体中而被模制,且金属元件71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板状元件22结合为一体。由此,板状元件22及金属元件71的一体性更好,且连接器1更易于且更经济地制造。
金属元件71具有在背对板状元件22的边缘的表面上露出的外表,该外表具有比内表面72d的表面粗糙度值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因为金属元件71的所述露出的外表光滑,所以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且它们与舌部21的边缘接触,相对的连接器的基座、多个端子和其它元件不会受到损害。当板状元件22被模制时,金属元件71的所述露出的外表与模具板的表面不留间隙地紧密接触。结果,绝缘材料不会漏出且舌部21的成型性提高。
金属元件71的所述露出的外表包括:一上表面72a和一下表面72b,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b平行于板状元件22的上表面部22a和下表面部22b;一外表面72c,相对于内表面72d;以及两个弯曲表面72r,将外表面72c的上边缘及下边缘连接于上表面72a及下表面72b。由此,当连接器1与另一连接器对接时,另一连接器的端子元件的接触部顺利地沿外表面72c、两个弯曲表面72r和上表面72a滑动,尽管施加压力,但是大的抵抗力不施加在所述前端缘上。结果,连接器1和另一连接器更容易对接。
金属元件71的横截面形状是纵长的且所述条状部是形成于内表面72d上的凹槽73。这使得金属元件71更难于被弯曲甚至当所述金属元件由采用更少的材料制成时。由此,由一刚性低的绝缘材料制成的板状元件22的周缘被金属元件71加强,且阻止在上下方向或板厚方向上被弯曲、弯折、波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元件用在一连接器1上,连接器1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61的一舌部21。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71。舌部21具有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22,其中多个端子元件61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在图中是上表面22a),且金属元件71覆盖在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的边缘。
这样,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受金属元件71或所述连接器元件保护,且防止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受损或磨损。当金属元件71由一导电金属制成且连接于连接器1的所述安装元件的接地线时,金属元件71起到用于舌部21的一接地线和电磁屏蔽的作用。这减少了噪声对流经所述多个端子元件61的信号的影响和串扰的影响。结果,可提供一更可靠的连接器1。连接器1还易于制造、具有一更简单的结构且成本更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是用于制造一连接器元件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元件用于一连接器1、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61的一舌部21。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71。舌部21具有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22,其中端子元件61设置在至少一个表面(在图中是上表面部22a)且金属元件71是将板状元件22的前部22f的边缘覆盖的一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金属制成的线材状原料70a辊压成具有一大体矩形横截面的一第三已加工原料70d,将第三已加工原料70d切成一规定长度的第三已加工原料70d,以及将规定长度的第三已加工原料70d弯折成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大体C型形状的金属元件71。所述方法可用于容易且经济地制造金属元件71。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元件以及所述连接器元件的制造方法。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所述板状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所述金属元件覆盖在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状元件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矩形形状,所述金属元件通过弯折所述线材形成,在平面视图中所述板状元件呈大体C型,并且至少覆盖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和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附近的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具有在不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表面上露出的外表,所述外表包括: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所述板状元件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一外表面,沿一正交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两弯曲表面,将所述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
所述板状元件与所述金属元件结合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具有一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包括一条状部,所述条状部形成于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一内表面并且沿所述线材的纵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的所述横截面形状在纵长上是长的,且所述条状部具有面向所述外表面的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元件在所述表面上露出的外表的表面粗糙度小于面向所述板状元件的边缘的所述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状元件是通过将绝缘材料充填在由闭合的多个模具板形成的一腔体中而成型,并且所述金属元件布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且与所述板状元件结合为一体。
8.一种连接器元件,用于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所述板状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金属元件覆盖在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
9.一种用于制造一连接器元件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元件应用于一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具有包括多个端子元件的一舌部,所述连接器元件是由一线材制成的一金属元件,所述舌部包括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板状元件,所述多个端子元件设置在所述板状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金属元件覆盖在所述板状元件的前部的边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金属线材原料辊压成型为具有一矩形横截面的一已加工原料;
将所述已加工原料切成一规定长度;以及
将规定长度的所述已加工原料弯折成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C型形状的一金属元件。
CN201410158248.0A 2013-04-18 2014-04-18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2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7747A JP6144528B2 (ja) 2013-04-18 2013-04-18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87747 2013-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2933A true CN104112933A (zh) 2014-10-22
CN104112933B CN104112933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70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82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2933B (zh) 2013-04-18 2014-04-18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44528B2 (zh)
CN (1) CN104112933B (zh)
TW (1) TW20150528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9688A (zh) * 2016-08-25 2016-11-1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159522A (zh) * 2016-08-15 2016-11-23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CN106252960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7690731A (zh) * 2015-06-29 2018-02-13 斯瑞博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CN110994258A (zh) * 2019-12-16 2020-04-10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插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634B (zh) * 2017-08-28 2020-04-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1137U (zh) * 2010-04-20 2011-03-30 东莞市隆涛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01813028U (zh) * 2010-08-20 2011-04-27 莫列斯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2280735A (zh) * 2011-05-18 2011-12-14 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hdmi焊板式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DE202012010673U1 (de) * 2011-11-07 2013-02-20 Apple Inc. Steckverbinder mit externen Kontakt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85731A1 (en) * 2010-05-28 2013-01-30 Apple Inc Dual orientation connector with external contacts
JP201200935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TWM433668U (en) * 2010-11-26 2012-07-11 Mole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217831U (zh) * 2011-10-12 2012-05-09 大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1137U (zh) * 2010-04-20 2011-03-30 东莞市隆涛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01813028U (zh) * 2010-08-20 2011-04-27 莫列斯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2280735A (zh) * 2011-05-18 2011-12-14 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hdmi焊板式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DE202012010673U1 (de) * 2011-11-07 2013-02-20 Apple Inc. Steckverbinder mit externen Kontakte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0731A (zh) * 2015-06-29 2018-02-13 斯瑞博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US10566691B2 (en) 2015-06-29 2020-02-18 Srb Co.,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antenna function
CN106159522A (zh) * 2016-08-15 2016-11-23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CN106252960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6129688A (zh) * 2016-08-25 2016-11-1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129688B (zh) * 2016-08-25 2019-04-1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994258A (zh) * 2019-12-16 2020-04-10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插头
CN110994258B (zh) * 2019-12-16 2021-05-14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44528B2 (ja) 2017-06-07
CN104112933B (zh) 2017-04-12
TWI563746B (zh) 2016-12-21
TW201505282A (zh) 2015-02-01
JP2014212031A (ja) 2014-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2933A (zh) 连接器、连接器元件以及制造所述连接器元件的方法
JP6950740B2 (ja) コネクタセット
US97804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1295833B (zh) 连接器
CN101488638B (zh)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1035538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94093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terminal base
US20140302709A1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716506A (zh) 连接器
CN102823070A (zh) 连接器
CN102859806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15776U (zh) 电连接器
US9136646B2 (en) Connector selectably mateable with a first mating connector having a first interface and a second mating connector having a second interface
EP2573876A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US20120175166A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05421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08713B (zh) 汇流排的组装结构
CN105474473A (zh) 连接器
CN2462595Y (zh) 电连接器
CN201541015U (zh) 改进的连接器结构
TWI549389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9193352A1 (en) Modula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housing
CN104134910A (zh) 端子弹性结构加强的汽车插接器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EP1168515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