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1244A -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1244A
CN104111244A CN201410354030.2A CN201410354030A CN104111244A CN 104111244 A CN104111244 A CN 104111244A CN 201410354030 A CN201410354030 A CN 201410354030A CN 104111244 A CN104111244 A CN 104111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sample
solution
silver ions
buffe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40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1244B (zh
Inventor
唐亚林
史运华
孙红霞
杨千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3540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1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公开了一种检测银离子浓度的方法。利用银离子调控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特性以及菁染料聚集体识别i-motif结构的特性,将待测液体样品加入到能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与菁染料混合溶液中,通过测定波长在530-700nm处荧光强度值,即可在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上找到其对应的银离子浓度值。该方法特异性高,选择性好,试剂成分简单,反应过程简单,可有效减少操作产生的误差,测试精确度高。该方法在普通荧光光谱仪便可快速检测,不需要特殊或额外仪器,检测成本低廉,便于行业内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作为一种天然的消毒灭菌剂,在医药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现在的研究表明,银离子能够在人体的皮肤、眼睛、粘膜等处聚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它还能够与体内的巯基酶相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同时,银还可以与胺、咪唑、羧酸等多种生理代谢产物相互作用而导致各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纳米银粒子的大量应用,使银以各种形式进入环境中,对自然界的生物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发展快速、高效的银离子检测方法对人类健康、环境和医药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定量检测微量银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双硫腙的不稳定性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容易受各种金属离子的干扰。电化学分析法则需要冗长、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原子吸收光谱法为了提高灵敏度需要对银离子进行预富集处理,耗时长。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特效以及应用广泛的银离子检测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分析检测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荧光光谱分析法由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检测各种离子,如Zn2+、Ca2+、Cu2+等,然而由于银离子的荧光猝灭作用,导致利用荧光探针来检测银离子的方法比较少。目前的荧光检测方法大多都是针对特定的样品,缺乏普遍性,且灵敏度低。因此,利用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利用荧光检测银离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菁染料与i-motif结构作用体系的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利用银离子可调控形成i-motif结构的特性以及菁染料聚集体识别i-motif结构的特性,通过测定波长在530~700nm处荧光强度值,即可对银离子浓度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备 
a、用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优选pH值为7.4的缓冲溶液)配制一系列含不同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样本,其中,每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均含有相同浓度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以及相同浓度的菁染料; 
b、将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置于荧光光谱仪下,采用520nm的激发波长,检测标准溶液样本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值; 
c、以各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作为横坐标,以测得的530nm~700nm处的最强荧光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或以各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作为纵坐标,以测得的530nm~700nm处的最强荧光强度值为横坐标,绘制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2)测定待测样本中的银离子浓度 
d、取适量的待测样本,并向其中加入步骤a中所述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所述菁染料以及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得到测试溶液,其中,所述测试溶液中所含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的浓度、菁染料的浓度与步骤a中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相同; 
e、将所述测试溶液置于荧光光谱仪下,采用520nm的激发波长,检测测试溶液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值; 
f、根据步骤c所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得到测试溶液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最大荧光强度值对应的银离子浓度值,然后通过待测样本被稀释的倍数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银离子的浓度。 
上述方法,步骤a和d中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选自下述任意一种: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磷酸钠-磷酸氢钠缓冲溶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三乙醇胺缓冲溶液、咪唑-盐酸缓冲溶液、双甘氨肽缓冲溶液、2-氨基-2-甲基-1-丙醇缓冲溶液、磷酸钾-磷酸氢钾缓冲溶液、硼酸-硼砂缓冲溶液、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磷酸钠缓冲溶液; 
为了避免其他金属离子对银离子测定结果的干扰,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中还可加入乙二胺四乙酸。 
将所述乙二胺四乙酸加入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10mM. 
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分子序列中富含胞嘧啶(cytosine,C)的DNA分子,如可为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CCAACCACACCAACCAAA、CCCTCCCTCGCGCCCGCCCGAAA、CCTTCCCCACCCTCCCCACCCTCCCCA、CCACCACCACCACAACCACCACCACCAAA等DNA分子,但可形成i-motif结构的 DNA序列范围不受这些列举所限制。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与所述菁染料的摩尔浓度比为0.1~1.0。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的摩尔浓度为3~30μmol/L,优选为3~20μmol/L,最优选为3~10μmol/L;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菁染料的摩尔浓度为3~20μmol/L,优选为5~16μmol/L。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的菁染料以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溶液的溶剂为脂肪醇,如甲醇、乙醇等。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的银离子由可溶性银盐提供,所述可溶性银盐具体可为硝酸银、醋酸银、氟化银和高氯酸银等;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200mmol/L,优选为0~100mmol/L,更进一步优选为0~10mmol/L,最优选为0~1mmol/L或0~12umol/L。 
上述方法,步骤d中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同步骤a。 
上述检测方法中,所述菁染料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式I中,R1选自C1~C6的烷基、苯基或C1~C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具体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异己基、苯基、甲基苯基和二甲基苯基中任意一种。 
所述式I中,R2、R3、R4和R5分别选自H或C1~C6的烷基,或者R2和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元~7元的环结构,或者R4和R5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元~7元的环结构,其中所述C1~C6的烷基具体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异己基中任意一种,所述5元~7元环结构为含有或不含有N或S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结构。 
所述式I中,R6和R7分别选自C1~C6烷基或者磺酸基取代的C1-C6烷基,其中所述C1~C6的烷基具体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异己基中任意一种。 
所述式I中,X1和X2分别选自碳(C)、氧(O)、硫(S)、硒(Se)和碲(Te)中任意一种。 
所述式I中,Y为反离子或不存在,根据R6和R7所带电荷的不同而不同,若R6和R7为烷基,则Y为卤素阴离子,具体可为氟、氯、溴、碘和砹阴离子中任意一种;若R6和R7只有一个带有磺酸根,则无需Y作为反离子;若R6和R7均带有磺酸根,则Y为三乙胺阳离子。 
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检测银离子浓度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对银离子的特异性高、灵敏度好;本发明所使用的菁染料,在荧光光谱都能产生显著变化,利用普通的荧光光谱仪都可实现定量检测,不需要特殊或额外仪器,测试成本低廉,便于行业内推广应用;操作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廉,该体系在缓冲液环境中操作,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银离子浓度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生物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下述实施例中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样品在328nm处的吸光度,然后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而确定试样中银离子的浓度,本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富含胞嘧啶的单链DNA分子,序列为5’-CCACCACCACCACAACCACCACCACCAA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1所示);所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Ⅱ所示的化合物: 
(一)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的过程如下: 
1)DNA母液的配制:将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溶解于10mM、pH值为7.4的含1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PBS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配方:将EDTA溶解在10mM、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中,制备成DNA浓度为100μmol/L的DNA母液,备用。 
2)菁染料母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式II所示的菁染料,用甲醇溶解,配制浓度为200μmol/L的菁染料母液。 
3)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取步骤2)中的菁染料母液125μL,然后加入步骤1)中DNA母液100μL混合均匀。把上述样本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样本溶液为22.5μL。取其中的7个样本,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500nmol/L的AgNO3溶液,然后用10mM PBS缓冲溶液定容至500μL,得到银离子浓度分别为0、2、4、6、8、10、12μmol/L的标准溶液样本,另外3个样本中加入不同的待测工业废水样本5μL,得到3个测试溶液,工业废水样本占测试溶液的1%,于阴暗处放置2小时。 
(二)检测分析 
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溶液样本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一切操作都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不需额外条件。荧光光谱仪收集的波长在530~700nm处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以标准样本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为纵坐标,以标准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测试溶液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值,可以在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对应的测试溶液的银离子浓度值,将其除以1%得到待测样品的银离子浓度值,结果见下表1。 
表1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富含胞嘧啶的单链DNA分子,序列为5’-CCTTCCCCACCCTCCCCACCCTCCCC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2所示);所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Ⅲ所示的化合物: 
(一)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的过程如下: 
1)DNA母液的配制:将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溶解于10mM、pH值为7.4的含1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其他金属离子防止干扰测试结果)的PBS缓冲溶液(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配方:将EDTA溶解在10mM、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中,制备成DNA浓度为100μmol/L的DNA母液,备用。 
2)菁染料母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式II所示的菁染料,用甲醇溶解,配制浓度为200μmol/L的菁染料母液。 
3)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取步骤2)中的菁染料母液125μL,然后加入步骤1)中DNA母液100μL混合均匀。把上述样本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样本溶液为22.5μL。取其中的7个样本,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500nmol/L的AgNO3溶液并同时加入等量的Cu2+,Fe3+,Zn2+,Ca2+的可溶性盐溶液,然后用10mM PBS缓冲溶液定容至500μL,得到银离子浓度分别为0、2、4、6、8、10、12μmol/L的标准溶液样本,另外3个样本中加入不同的待测工业废水样本5μL,得到3个测试溶液,工业废水样本占测试溶液的1%,于阴暗处放置2小时。 
(二)检测分析 
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溶液样本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一切操作都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不需额外条件。荧光光谱仪收集的波长在530~700nm处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以标准样本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为纵坐标,以标准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测试溶液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值,可以在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对应的测试溶液的银离子浓度值,将其除以1%得到待测样品的银离子浓度值,结果见下表2。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2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富含胞嘧啶的单链DNA分子,序列为5’-CCCTAACCCTAACCCTAACCCT-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3所示);所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Ⅳ所示的化合物: 
(一)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的过程如下: 
1)DNA母液的配制:将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溶解于10mM、pH值为7.4的含1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其他金属离子防止干扰测试结果)的PBS缓冲溶液(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配方:将EDTA溶解在10mM、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中,制备成DNA浓度为100μmol/L的DNA母液,备用。 
2)菁染料母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式II所示的菁染料,用甲醇溶解,配制浓度为200μmol/L的菁染料母液。 
3)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取步骤2)中的菁染料母液125μL,然后加入步骤1)中DNA母液100μL混合均匀。把上述样本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样本溶液为22.5μL。取其中的7个样本,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500nmol/L的AgNO3溶液,然后用10mM PBS缓冲溶液定容至500μL,得到银离子浓度分别为0、2、4、6、8、10、12μmol/L的标准溶液样本,另外3个样本中加入不同的待测工业废水样本5μL,得到3个测试溶液,工业废水样本占测试溶液的1%,于阴暗处放置2小时。 
(二)检测分析 
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溶液样本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一切操作都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不需额外条件。荧光光谱仪收集的波长在530~700nm处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以标准样本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为纵坐标,以标准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测试溶液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值,可以在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对应的测试溶液的银离子浓度值,将其除以1%得到待测样品的银离子浓度值,结果见下表3。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3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富含胞嘧啶的单链DNA分子,序列为5’-CCCGCCCAATTCCTCCCGCGCCC-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4所示);所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Ⅴ所示的化合物: 
(一)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的过程如下: 
1)DNA母液的配制:将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溶解于10mM、pH值为7.4的含1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其他金属离子防止干扰测试结果)的PBS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配方:将EDTA溶解在10mM、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中,制备成DNA浓度为100μmol/L的DNA母液,备用。 
2)菁染料母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式II所示的菁染料,用甲醇溶解,配制浓度为200μmol/L的菁染料母液。 
3)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取步骤2)中的菁染料母液125μL,然后加入步骤1)中DNA母液100μL混合均匀。把上述样本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样本溶液为22.5μL。取其中的7个样本,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500nmol/L的AgNO3溶液,然后用10mM PBS缓冲溶液定容至500μL,得到银离子浓度分别为0、2、4、6、 8、10、12μmol/L的标准溶液样本,另外3个样本中加入不同的待测工业废水样本5μL,得到3个测试溶液,工业废水样本占测试溶液的1%,于阴暗处放置2小时。 
(二)检测分析 
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溶液样本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一切操作都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不需额外条件。荧光光谱仪收集的波长在530~700nm处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以标准样本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为纵坐标,以标准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测试溶液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值,可以在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对应的测试溶液的银离子浓度值,将其除以1%得到待测样品的银离子浓度值,结果见下表4。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4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富含胞嘧啶的单链DNA分子,序列为5’-CCCGCCCCCTCTCCCTCCCAA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5所示);所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Ⅵ所示的化合物: 
(一)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的过程如下: 
1)DNA母液的配制:将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溶解于10mM、pH值为7.4的含1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其他金属离子防止干扰测试结果)的PBS缓冲溶液(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配方:将EDTA溶解在10mM、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中,制备成DNA浓度为100μmol/L的DNA母液,备用。 
2)菁染料母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式II所示的菁染料,用甲醇溶解,配制浓度为200μmol/L的菁染料母液。 
3)i-motif/菁染料荧光检测银离子浓度:取步骤2)中的菁染料母液125μL,然后加入步骤1)中DNA母液100μL混合均匀。把上述样本平均分成10份,每份样本溶液为22.5μL。取其中的7个样本,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500nmol/L的AgNO3溶液,然后用10mM PBS缓冲溶液定容至500μL,得到银离子浓度分别为0、2、4、6、8、10、12μmol/L的标准溶液样本,另外3个样本中加入不同的待测工业废水样本5μL,得到3个测试溶液,工业废水样本占测试溶液的1%,于阴暗处放置2小时。 
(二)检测分析 
将上述步骤3)得到的溶液样本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一切操作都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不需额外条件。荧光光谱仪收集的波长在530~700nm处的数据。 
(三)结果分析 
以标准样本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为纵坐标,以标准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测试溶液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值,可以在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对应的测试溶液的银离子浓度值,将其除以1%得到待测样品的银离子浓度值,结果见下表5。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5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对三个工业废水样品进行检测,区别在于使用的DNA为5’-CCCTCCCTCGCGCCCGCCCGAA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6所示),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Ⅶ所示的化合物: 
检测溶液样本和测试溶液在波长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记为FI。 
结果如下表6,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6 
实施例7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对三个不同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检测,区别在于使用的DNA为5’-CCAACCACACCAACCAA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7所示),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Ⅷ所示的化合物: 
检测溶液样本和测试溶液在波长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记为FI。 
结果如下表7,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7 
实施例8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对三个不同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检测,区别在于使用的DNA为5’-CCCGCCCCCGGCCCGCCCAAA-3’(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8所示),使用的菁染料为式Ⅸ所示的化合物: 
检测溶液样本和测试溶液在波长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记为FI。 
结果如下表8,样品中银离子的实际浓度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 
表8 
从上述各实施例所列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完全可以通过荧光光谱仪,测定出样本中银离子的浓度水平,测试灵敏度高,精确度好,而且对测试样品没有特殊要求,适应性广泛。同时,从实施例2可以得到,本测试方法在其他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并没有影响银离子的测试结果,说明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的特异性好。 

Claims (9)

1.一种检测液体样品中银离子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备
a、用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配制一系列含不同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样本,其中,每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均含有相同浓度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以及相同浓度的菁染料;
b、将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置于荧光光谱仪下,采用520nm的激发波长,检测标准溶液样本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值;
c、以各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作为横坐标,以测得的530nm~700nm处的最强荧光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或以各个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的银离子浓度作为纵坐标,以测得的530nm~700nm处的最强荧光强度值为横坐标,绘制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2)测定待测样本中的银离子浓度
d、取适量的待测样本,并向其中加入步骤a中所述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所述菁染料以及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得到测试溶液,其中,所述测试溶液中所含的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的浓度、菁染料的浓度与步骤a中所述标准溶液样本相同;
e、将所述测试溶液置于荧光光谱仪下,采用520nm的激发波长,检测测试溶液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荧光强度值;
f、根据步骤c所述银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得到测试溶液在波长为530nm~700nm处的最大荧光强度值对应的银离子浓度值,然后通过待测样本被稀释的倍数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银离子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d中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均选自下述任意一种: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磷酸钠-磷酸氢钠缓冲溶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三乙醇胺缓冲溶液、咪唑-盐酸缓冲溶液、双甘氨肽缓冲溶液、2-氨基-2-甲基-1-丙醇缓冲溶液、磷酸钾-磷酸氢钾缓冲溶液、硼酸-硼砂缓冲溶液、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磷酸钠缓冲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中还加入乙二胺四乙酸;
将所述乙二胺四乙酸加入所述pH值为7.0-10.0的缓冲溶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为分子序列中富含胞嘧啶的DNA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与所述菁染料的摩尔比为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所述能够形成i-motif结构的DNA分子的摩尔浓度为3~30μmol/L,优选为3~20μmol/L,最优选为3~10μmol/L;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的菁染料以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溶液的溶剂为脂肪醇;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菁染料的摩尔浓度为3~20μmol/L,优选为5~16μ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的银离子由可溶性银盐提供;
所述标准溶液样本中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200mmol/L,优选为0~100mmol/L,更进一步优选为0~10mmol/L,最优选为0~1mmol/L或0~12u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菁染料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式I中,R1选自氢、C1~C6的烷基、苯基或C1~C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R2、R3、R4和R5分别选自H或C1~C6的烷基,或者R2和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元~7元的环结构,或者R4和R5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元~7元的环结构;所述5元~7元环结构为含有或不含有N或S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结构;
R6和R7分别选自C1~C6烷基或者磺酸基取代的C1-C6烷基;
所述式I中,X1和X2分别选自碳、氧、硫、硒和碲中任意一种;
所述式I中,Y为反离子或不存在,根据R6和R7所带电荷的不同而不同,若R6和R7为烷基,则Y为卤素阴离子;若R6和R7只有一个带有磺酸根,则Y不存在;若R6和R7均带有磺酸根,则Y为三乙胺阳离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检测液体样品中银离子浓度方面的应用。
CN201410354030.2A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Active CN10411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030.2A CN104111244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030.2A CN104111244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244A true CN104111244A (zh) 2014-10-22
CN104111244B CN104111244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70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4030.2A Active CN104111244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124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7751A (zh) * 2015-07-23 2015-11-1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光催化可视化检测矿石中银含量的方法
CN108863961A (zh) * 2018-08-01 2018-11-23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三氮唑类蒽醌衍生物银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00339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选择性检测Pb离子和Ag离子浓度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9613094A (zh) * 2019-01-21 2019-04-12 宁波大学 基于银离子和半胱氨酸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逻辑门应用
CN109781692A (zh) * 2019-03-12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猝灭剂检测的荧光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6787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菁染料的新用途
CN102866148A (zh) * 2012-06-18 2013-01-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钾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6787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菁染料的新用途
CN102866148A (zh) * 2012-06-18 2013-01-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钾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KIRA ONO ET AL: "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silver( I ) ions and cytosine–cytosine pairs in DNA duplexes", 《CHEM.COMMUN》 *
CHIA-CHEN CHANG ET 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detection of silver ions and cysteine using DNA intercalator-based amplification", 《ANAL BIOANAL CHEM》 *
TAO LI ET AL: "Silver-Ion-Mediated DNAzyme Switch for the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Aqueous Ag+ and Cysteine", 《CHEM.EUR.J》 *
翁文婷: "β -环糊精增敏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微量银离子", 《宜春学院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7751A (zh) * 2015-07-23 2015-11-1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光催化可视化检测矿石中银含量的方法
CN109100339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选择性检测Pb离子和Ag离子浓度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9100339B (zh) * 2018-07-30 2020-03-10 四川大学 用于选择性检测Pb离子和Ag离子浓度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8863961A (zh) * 2018-08-01 2018-11-23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三氮唑类蒽醌衍生物银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63961B (zh) * 2018-08-01 2021-05-2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三氮唑类蒽醌衍生物银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13094A (zh) * 2019-01-21 2019-04-12 宁波大学 基于银离子和半胱氨酸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逻辑门应用
CN109781692A (zh) * 2019-03-12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猝灭剂检测的荧光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244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pichiger-Keller Chemical sensors and biosensors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Maccà Response time of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Current usage versus IUPAC recommendations
CN104111244A (zh) 一种荧光检测银离子含量的方法
CN101839851B (zh)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CN103792229B (zh) 一种铅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3344588B (zh) 一种微量铜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CN107589099B (zh)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CN108084133A (zh) 一种分析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323450B (zh) 以纳米金为逻辑门显色探针的碘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
CN108896750B (zh) 一种BSA-Au/Ag NCs/OPD/HRP比例型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63107B (zh) 一种检测三价金离子的方法
CN105181686A (zh) 检测环境中氟离子的方法
CN102539352B (zh) 一种硫氰酸盐中氰根的测定方法
CN102661943B (zh)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胱氨酸的方法
Lv et al. On-line galvanic cell genera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acyclovir based on the flow injection sampling
CN104483275A (zh) 一种生物巯化物的检测方法
CN105642912A (zh) 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07160B (zh) 以纳米金为显色探针的硫氰酸盐快速测定方法
CN114813698A (zh) 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养殖水中磷酸盐的方法
CN109211808A (zh) 一种快速检测金属铜离子方法
CN110655919B (zh) 一种铜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169196B (zh) 一种快速检测环境中氟离子的方法
CN110698390B (zh) 一种识别亚硫酸氢根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12461975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中辅酶含量检测方法
CN107098890B (zh) 一种高选择性超灵敏检测铜离子的比色荧光探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