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4033B -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4033B
CN104104033B CN201410053551.4A CN201410053551A CN104104033B CN 104104033 B CN104104033 B CN 104104033B CN 201410053551 A CN201410053551 A CN 201410053551A CN 104104033 B CN104104033 B CN 104104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lamping components
link member
hole
joint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35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4033A (zh
Inventor
小宫庄郎
小宫庄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moto Chain Co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Publication of CN104104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4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0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extensible carrier for the cable, e.g. self-coiling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防止缆线类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使多关节链节以高位置精度停止。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的多关节链节(100A)具备链节构件(110)及夹持构件(120),该夹持构件(120)被安装于该链节构件并夹持缆线类,夹持构件(120)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121)及夹持部分(122),该圆柱形基体部分(121)与链节构件的圆形贯穿孔(113)卡合,该夹持部分(122)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夹持缆线类,夹持构件(120)相对于链节构件(110)而旋转自如。

Description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线(cable)类保护引导装置,该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例如安全可靠地保护引导电缆或软管(hose)等可挠性缆线类,所述电缆连接产业用机械或车辆等的移动部与静止部,以进行电信号的传递或电力的供给,所述软管供给液压或空气压。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该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是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将多个链节(1ink)构件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从缆线固定端朝向缆线移动端来引导缆线类,以使该缆线类呈现与支撑体的支撑面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支撑面的弯曲姿势(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现有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构成为,在具有自由度的状态下,将缆线类收纳到内部而进行引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8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58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采用的是在具有自由度的状态下将缆线类收纳到内部的结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缆线移动端移动时,缆线类与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相对地滑动,缆线类的表皮会发生磨耗而产生磨耗粉的问题;或者,为了将缆线类收纳到内部,必须加大该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从而质量相对较大,由此导致缆线移动端移动时的惯性力变大而无法以高位置精度停止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前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防止缆线类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使多关节链节以高位置精度停止。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前述课题,即,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将多个链节构件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从缆线固定端朝向缆线移动端来引导缆线类,以使所述缆线类呈现与支撑体的支撑面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支撑面的弯曲姿势,其中,所述多关节链节具备所述多个链节构件及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被安装于该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并夹持缆线类,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连结销、销孔及圆形贯穿孔,所述连结销是形成于所述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所述销孔是形成于所述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连结销旋转自如地卡合,所述圆形贯穿孔是在所述缆线长度方向上,在连结销与销孔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所述夹持构件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及夹持部分,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是与所述圆形贯穿孔卡合,所述夹持部分是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缆线类,所述夹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
本发明还通过如下结构来进一步解决前述课题,即,所述夹持构件配设在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该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
本发明还通过如下结构来进一步解决前述课题,即,所述夹持构件配设在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该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分别独立地旋转自如。
本发明还通过如下结构来进一步解决前述课题,即,所述夹持构件的圆柱形基体部分上所设的卡合槽是沿所述夹持构件的旋转方向即圆柱的周方向延伸,在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进入所述圆形贯穿孔的状态下,卡止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止构件的卡合凸部与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的卡合槽卡合。
本发明还通过如下结构来进一步解决前述课题,即,所述夹持构件是由可挠性原材料形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是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将多个链节构件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从缆线固定端朝向缆线移动端来引导缆线类,以使该缆线类呈现与支撑体的支撑面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支撑面的弯曲姿势,由此,不仅能够保护并引导缆线类,而且能够起到如下所述的特有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多关节链节具备多个链节构件及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被安装于该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并夹持缆线类,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连结销、销孔及圆形贯穿孔,所述连结销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所述销孔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连结销旋转自如地卡合,所述圆形贯穿孔是在缆线长度方向上,在连结销与销孔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夹持构件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及夹持部分,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是与圆形贯穿孔卡合,所述夹持部分是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缆线类,夹持构件相对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由此,弯曲姿势下的多关节链节的弯曲半径与缆线类的弯曲半径变得大致相同,夹持构件夹持缆线类而缆线类不会相对于夹持构件滑动,因此能防止缆线类的表皮的磨耗。
进而,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链节构件自身变得紧凑(compact),链节构件自身的质量变小而停止时的惯性力变小,因此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的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多关节链节以高位置精度停止。
同样,链节构件自身变得紧凑,链节构件自身的质量变小而移动时的惯性力变小,因此能够减小装置的动力源的输出的大小。
即,能够使作为动力源的马达(motor)等小型化。
而且,由于零件小,零件个数也少,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cost)。
进而,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链节构件自身变得紧凑,移动时的链节构件彼此的碰撞部位变小,因此能够降低碰撞声。
而且,即使存在多根缆线类的情况下,由于缆线类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排列且多根缆线类弯曲时的多根缆线类各自的弯曲半径大致相同,因此能够防止因弯曲半径不同而对缆线类施加过度的力所造成的缆线类的断线等问题。
进而,在存在多根缆线类并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缆线类的情况下,因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一侧夹持缆线类而产生的缆线类的弯曲阻力引起的斥力、与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同样产生的斥力将抵消或削弱,因此能够大体上消除朝向多关节链节扭曲的方向的力的作用。
即,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侧的力的平衡(balance)佳,能够防止多关节链节的扭曲,并且能够使多关节链节的弯曲变得平顺(smooth)。
进而,即使在姿势于直线姿势与弯曲姿势之间发生变化时有过度的力欲作用于缆线类的情况下,夹持构件受到过度的力后也会自动地相对于链节构件而朝使过度的力逸散的方向旋转,从而使过度的力逸散,因此能够防止缆线类因过度的力的影响而发生破损。
根据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夹持构件配设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该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由此,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以同一角度旋转,因此能够在左右两侧同样地使过度的力逸散。
根据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夹持构件配设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该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对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分别独立地旋转自如,由此,以与分别欲在左右起作用的过度的力的大小相应的旋转量而分别在左右进行旋转,因此能够在左右分别使过度的力逸散。
例如,若在左右设置不同外径的缆线类,则分别欲在左右起作用的过度的力的大小或斥力的大小不同,但由于以与分别欲在左右起作用的过度的力的大小相应的旋转量而分别在左右进行旋转,因此能够在左右分别应对过度的力或斥力。
根据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夹持构件的圆柱形基体部分上所设的卡合槽是沿夹持构件的旋转方向即圆柱的周方向延伸,在圆柱形基体部分进入圆形贯穿孔的状态下,卡止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止构件的卡合凸部与圆柱形基体部分的卡合槽卡合,由此,允许夹持构件的转动,另一方面,夹持构件在链节构件左右方向上的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防止夹持构件脱离链节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夹持构件是由可挠性原材料形成,由此,即使夹持构件在移动时碰到成为基准面的支撑体的支撑面的情况下,夹持构件也会发生挠曲而吸收冲击,因此与夹持构件由不会挠曲的原材料形成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从图2所示的符号4A观察的图,图4(B)是从图4(A)所示的符号4B观察的图,图4(C)是以图4(A)所示的符号4C-4C观察的剖视图。
图5(A)是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第1链节构件的图,图5(B)是从图5(A)所示的符号5B观察的图,图5(C)是从图5(A)所示的符号5C观察的图,图5(D)是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固止构件的图,图5(E)是从图5(D)所示的符号5E观察的图,图5(F)是从图5(D)所示的符号5F观察的图。
图6(A)是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夹持构件的图,图6(B)是从图6(A)所示的符号6B观察的图,图6(C)是表示销的图。
图7(A)是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多关节链节及缆线类的局部剖视图,图7(B)是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夹持构件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0、200: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100A、200A:多关节链节
110、210:第1链节构件
111、211:连结销
112、212:销孔
113、213:圆形贯穿孔
114: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
115:另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
116: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
117:另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
118:爪卡合凹部
120、220:夹持构件
120L、220L:左侧夹持构件
120R、220R:右侧夹持构件
121、221:圆柱形基体部分
121a、221a:卡合槽
221b:卡合突起
221c:卡合孔
122、222:夹持部分
122a:弯曲内侧夹持部分
122aa:卡止孔
122b:弯曲外侧夹持部分
122ba:卡止孔
130:固止构件
131:卡合凸部
132:爪部
140、240:销
141:大径部分
142:小径部分
143:中径部分
150:第2链节构件
160:支撑体
161:支撑面
C:缆线类
E1:缆线移动端
E2:缆线固定端
S: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
T:缆线长度方向
U:链节弯曲内外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所述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是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将多个链节构件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从缆线固定端朝向缆线移动端来引导缆线类,以使该缆线类呈现与支撑体的支撑面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支撑面的弯曲姿势,其中,多关节链节具备多个链节构件及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被安装于该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并夹持缆线类,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连结销、销孔及圆形贯穿孔,所述连结销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所述销孔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连结销旋转自如地卡合,所述圆形贯穿孔是在缆线长度方向上,在连结销与销孔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夹持构件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及夹持部分,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是与圆形贯穿孔卡合,所述夹持部分是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缆线类,夹持构件相对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由此,防止缆线类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使多关节链节以高位置精度停止,只要本发明是如上所述的结构,则其具体的实施方式无论如何皆可。
例如,本发明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中所用的链节构件的具体原材料为工程(engineering)树脂等合成树脂或者铝等金属中的任一种皆可。
而且,对于链节构件的具体形状而言,只要能够在缆线长度方向上分别连结并使缆线类在缆线固定端与缆线移动端之间沿缆线长度方向折返并相对移动,则为任何形状皆可。
进而,缆线类只要是可挠性的线状体,则为任何缆线类皆可,例如包括在机械中进行电力供给或信号传递的电缆、及对包含流体的物质进行引导的软管等。
而且,夹持构件只要夹持部分从圆柱形基体部分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即可,既可仅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一侧延伸设置,也可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外侧延伸设置。
并且,也可在左右两侧配设仅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一侧延伸设置的夹持部分。
[实施例1]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如图1至图6(C)所示,配设在具备缆线类C的机械(未图示)中,用于保护并引导该缆线类C。
所述机械例如是半导体制造装置、药品研发测试装置、车辆用门开闭装置或机床(machine tool)。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是以如下方式设置,即,沿缆线长度方向T将多个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100A,从缆线固定端E2朝向缆线移动端E1来引导缆线类C,以使该缆线类C呈现与支撑体160的支撑面161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支撑面161的弯曲姿势。
进而,多关节链节100A具备:作为多个链节构件的第1链节构件110及第2链节构件150;以及夹持构件120,被安装于作为该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链节构件110,并保持缆线类C。
此处,第1链节构件110是指安装有夹持构件120的链节构件。
另一方面,第2链节构件150是指未安装夹持构件120的链节构件。
并且,第2链节构件150的结构基本上与第1链节构件110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无后述的圆形贯穿孔113,或者即使有圆形贯穿孔113也未安装夹持构件120,因此省略第2链节构件150的具体结构的说明。
本发明中,只要至少在一部分中使用第1链节构件110,并沿缆线长度方向T将多个第1链节构件110予以连结而构成多关节链节100A即可。
即,既可在第1链节构件110与第1链节构件110之间加入第2链节构件150而连结,也可不加入第2链节构件150而仅将多个第1链节构件110予以连结。
并且,第1链节构件110具有:连结销111,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销孔112,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连结销111旋转自如地卡合;以及圆形贯穿孔113,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在连结销111与销孔112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
而且,夹持构件120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121,与圆形贯穿孔113卡合;以及夹持部分122,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121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缆线类C。
本实施例中,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左侧配设有左侧夹持构件120L,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配设有右侧夹持构件120R。
进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而旋转自如。
由此,弯曲姿势下的多关节链节100A的弯曲半径与缆线类C的弯曲半径变得大致相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夹持缆线类C而缆线类C不会相对于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滑动。
进而,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的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C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自身变得紧凑而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自身的质量变小,从而停止时的惯性力变小。
同样,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自身变得紧凑,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自身的质量变小而移动时的惯性力变小。
即,能够使作为动力源的马达等小型化。
进而,由于零件小,零件个数也少,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进而,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的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C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自身变得紧凑,移动时的链节构件110、链节构件150彼此的碰撞部位变小,因此能够降低碰撞声。
而且,即使存在多根缆线类C的情况下,缆线类C也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排列且多根缆线类C弯曲时的多根缆线类C各自的弯曲半径变得大致相同。
进而,在存在多根缆线类C并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缆线类C的情况下,因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一侧夹持缆线类C而产生的缆线类C的弯曲阻力引起的斥力、与在宽度方向另一侧同样产生的斥力将抵消或削弱。
即,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侧的力的平衡佳,能够防止多关节链节100A的扭曲,并且能够使多关节链节100A的弯曲变得顺利。
进而,即使在姿势于直线姿势与弯曲姿势之间发生变化时有过度的力欲作用于缆线类的情况下,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受到过度的力后也会自动地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而朝使过度的力逸散的方向旋转,从而使过度的力逸散。
例如,在多关节链节100A中的从直线姿势变成弯曲姿势的部位或与此相反地从弯曲姿势变成直线姿势的部位,因所谓的多边形运动引起的位移差,会有过度的力欲作用于缆线类C。
并且,通过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而转动自如,从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受到过度的力后会自动地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而朝使过度的力逸散的方向旋转。
即,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不会阻挡过度的力,而是通过旋转来避开过度的力。
因此,不会产生斥力。
具体而言,第1链节构件110如图5(A)~图5(C)所示,具有连结销111、销孔112、圆形贯穿孔113、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4、另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5、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6、另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7及爪卡合凹部118。
其中,连结销111是以如下方式而配设,即,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侧突出。
而且,销孔112配设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以如下方式而设置,即,与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相邻的第2链接构件150(或第1链节构件110)的连结销111转动自如地卡合。
进而,圆形贯穿孔113是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连结销111与销孔112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而配设。
而且,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4是配设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另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5是配设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
并且,当多关节链节100A为直线姿势时,1个第1链节构件110的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4与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相邻的第2链节构件150(或第1链节构件110)的另一端侧直线姿势保持面115形成面接触。
同样,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6是配设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另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7是配设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
并且,当多关节链节100A为弯曲姿势时,1个第1链节构件110的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6与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相邻的第2链节构件150(或第1链节构件110)的另一端侧弯曲姿势限制面117形成面接触。
即,1个第1链节构件110与相邻的第2链节构件150(或第1链节构件110)以钝角小幅地弯曲,成为多关节链节100A的一部分呈现弧形的弯曲姿势。
其结果,缆线类C不会弯折,而是以呈现弧形的方式弯曲。
进而,作为一例,爪卡合凹部118在第1链节构件110中的链节弯曲内外方向外侧配设有4个,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成对地构成。
而且,如图5(D)至图5(F)所示,固止构件130具有:与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的后述的卡合槽121a卡合的卡合凸部131、及与第1链节构件110的4个爪卡合凹部118分别卡合的4个爪部132。
进而,如图6(A)及图6(B)所示,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分别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121及夹持部分122。
此处,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由可挠性原材料形成。
由此,即使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在移动时碰到成为基准面的支撑体160的支撑面161的情况下,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也会发生挠曲而吸收冲击。
即,能够降低噪音。
进而,圆柱形基体部分121上所设的卡合槽121a沿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的旋转方向即圆柱的周方向延伸。
并且,在圆柱形基体部分121进入圆形贯穿孔113的状态下,卡止于第1链节构件110的固止构件130的卡合凸部131与圆柱形基体部分121的卡合槽121a卡合(参照图4(C))。
由此,允许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进行转动,另一方面,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的移动受到限制。
而且,如图3所示,只要将圆柱形基体部分121放入圆形贯穿孔113,并将固止构件130卡止于第1链节构件110,便能够装配成图2所示的状态。
进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分别独立地旋转自如。
由此,例如,若在左右设置不同外径的缆线类C,则分别欲在左右起作用的过度的力的大小或斥力的大小不同,但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以与分别欲在左右起作用的过度的力的大小相应的旋转量而分别在左右进行旋转。
而且,夹持部分122从圆柱形基体部分121分成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与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这两股状,并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
并且,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及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夹持缆线类C。
本实施例中,分成两股状的夹持部分122的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与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是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以规定间隔而设,且分别具有使分成两股状的部位贯穿的多个卡止孔122aa、122ba。
并且,该卡止孔122aa、122ba是与销140卡合自如地设置,所述销140是独立于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的构件。
由此,通过选择与缆线类C的直径大小相应的卡止孔122aa、122ba,从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各自被分成两股状的夹持部分122与缆线类C之间的无益的间隙变小,对缆线类C的夹持力变大。
进而,销140是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位于多根缆线类C之间,由此,多根缆线类C不会彼此接触地排列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
即,防止因多根缆线类C彼此的接触造成的表皮的磨耗。
具体而言,销140如图6(C)所示,包含大径部分141、小径部分142及中径部分143。
其中,大径部分141的直径及中径部分143的直径被设置得大于卡止孔122aa、122ba的直径,小径部分142的直径被设置得小于卡止孔122aa、122ba的直径。
并且,当将中径部分143按入卡止孔122aa、122ba时,卡止孔122aa、122ba扩大而中径部分143通过,从而成为由大径部分141与中径部分143包夹着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及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的状态。
由此,夹持部分122对缆线类C的夹持力变大。
另外,例如也可为如下结构:分成两股状的夹持部分122的一个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以规定间隔而设且具有多个卡止孔122aa、122ba,分成两股状的夹持部分122的另一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以规定间隔而设,且具有与卡止孔122aa卡合自如的多个突起。
由此,无须设置作为独立构件的销140,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少零件个数。
而且,本实施例中,利用销140来加大对缆线类C的夹持力,但未必需要利用销140来固定。
作为技术思想,也可构成为:通过使夹持部分122的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与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的间隙小于缆线类C的直径,并且牢固地设置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与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从而不利用销140来固定便产生充分的夹持力,以使夹持部分122的弯曲内侧夹持部分122a与弯曲外侧夹持部分122b夹持缆线类C。
而且,也可视需要而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配置2列或3列以上的多关节链节100A。
由此,即使在缆线类C的根数增加的情况下,也能牢固地予以支承。
而且,也可在多关节链节弯曲内外方向U上重叠配置多个多关节链节100A。
由此,即使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上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承多根缆线类C。
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中,多关节链节100A具备作为多个链节构件的第1链节构件110及第2链节构件150与夹持构件120,该夹持构件120被安装于作为该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链节构件110,并夹持缆线类C,第1链节构件110具有连结销111、销孔112及圆形贯穿孔113,所述连结销111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一端侧,所述销孔112是形成于缆线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连结销111旋转自如地卡合,所述圆形贯穿孔113是在缆线长度方向T上,在连结销111与销孔112之间贯穿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S,夹持构件120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121及夹持部分122,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121是与圆形贯穿孔113卡合,所述夹持部分122从该圆柱形基体部分121朝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两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并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缆线类C,夹持构件120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110而旋转自如,由此,能够防止缆线类C的表皮的磨耗,并且与现有技术的使链节构件的内部成为空洞以将缆线类C插通内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多关节链节100A以高位置精度停止,能够减小装置的动力源的输出的大小,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能够降低碰撞声,能够防止因弯曲半径不同而对缆线类C施加过度的力造成的缆线类C的断线等问题,能够大体上消除朝向多关节链节100A扭曲的方向的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缆线类C因过度的力的影响发生破损。
进而,夹持构件120配设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由此,能够在左右两侧同样地使过度的力逸散。
而且,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的圆柱形基体部分121上所设的卡合槽121a是沿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的旋转方向即圆柱的周方向延伸,在圆柱形基体部分121进入圆形贯穿孔113的状态下,卡止于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止构件130的卡合凸部131与圆柱形基体部分121的卡合槽121a卡合,由此,能够防止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脱离第1链节构件110。
进而,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由可挠性原材料形成,由此,其效果甚大,例如与夹持构件由不会挠曲的原材料形成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噪音。
[实施例2]
继而,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200进行说明。
第2实施例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200是将第1实施例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的左侧夹持构件120L及右侧夹持构件120R予以连结而一体地旋转,而多数要素与第1实施例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100共用,因此对共用的事项省略详细说明,仅标注后两位数共用的200起头的符号。
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200中,如图7(A)及图7(B)所示,夹持构件220配设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左侧夹持构件220L及右侧夹持构件220R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第1链节构件210而旋转自如地构成。
由此,左侧夹持构件220L及右侧夹持构件220R以同一角度旋转。
具体而言,作为一例,左侧夹持构件220L具有四棱柱状的卡合突起221b。
另一方面,作为一例,右侧夹持构件220R具有四方的卡合孔221c。
并且,左侧夹持构件220L的卡合突起221b嵌入右侧夹持构件220R的卡合孔221c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四棱柱状的卡合突起221b嵌入四方的卡合孔221c内的结构,但只要不相对旋转地连结,则当然也可为其他形状。
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即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200中,夹持构件220配设在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左侧夹持构件220L及右侧夹持构件220R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作为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链节构件210而旋转自如,由此,其效果甚大,例如能够在左右两侧同样使上述过度的力逸散。

Claims (5)

1.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沿着缆线类的长度方向将多个链节构件予以连结以构成多关节链节,从所述缆线类的固定端朝向所述缆线类的移动端来引导所述缆线类,以使所述缆线类呈现与支撑体的支撑面接触的直线姿势与离开所述支撑面的弯曲姿势,所述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关节链节具备所述多个链节构件及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被安装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并夹持所述缆线类,
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连结销、销孔及圆形贯穿孔,所述连结销是形成于所述缆线类的长度方向一端侧,所述销孔是形成于所述缆线类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且与所述连结销旋转自如地卡合,所述圆形贯穿孔是在所述缆线类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连结销与所述销孔之间贯穿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
所述夹持构件一体地具有圆柱形基体部分及夹持部分,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是与所述圆形贯穿孔卡合,所述夹持部分是从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朝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分成两股状地设置,且从多关节链节弯曲内侧及外侧这两侧来夹持所述缆线类,
所述夹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配设在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所述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互连结,且一体地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旋转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配设在所述多关节链节宽度方向右侧及左侧,所述左右两侧的夹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分别独立地旋转自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的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上所设的卡合槽是沿所述夹持构件的旋转方向即圆柱的周方向延伸,
在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进入所述圆形贯穿孔的状态下,卡止于所述多个链节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止构件的卡合凸部与所述圆柱形基体部分的所述卡合槽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是由可挠性原材料形成。
CN201410053551.4A 2013-04-10 2014-02-17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4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2522 2013-04-10
JP2013082522A JP6021156B2 (ja) 2013-04-10 2013-04-10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033A CN104104033A (zh) 2014-10-15
CN104104033B true CN104104033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61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35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4033B (zh) 2013-04-10 2014-02-17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29698B2 (zh)
JP (1) JP6021156B2 (zh)
KR (1) KR101779645B1 (zh)
CN (1) CN104104033B (zh)
DE (1) DE102014104879A1 (zh)
TW (1) TWI584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7077B2 (ja) * 2013-08-07 2017-0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保持ブラケット
CN110494374B (zh) * 2017-03-06 2022-02-25 久益环球地下采矿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铸造部分的链式输送机
US11329470B2 (en) 2018-01-19 2022-05-10 Junkosha Inc. Supporting member, conduit supporting device,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DE202020005841U1 (de) 2019-01-14 2022-11-05 Igus Gmbh Kompakte flexible Leitungsschutzführung, insbesondere für Reinraumanwendungen
DE202019103276U1 (de) * 2019-06-11 2020-02-20 Igus Gmbh Kompakte Leitungsschutzführung für Reinraumanwendungen sowie Hülleinheit und Klemmvorrichtung hierfür
DE202019100169U1 (de) * 2019-01-14 2020-02-20 Igus Gmbh Kompakte flexible Leitungsschutzführung, insbesondere für Reinraumanwendungen
KR102557903B1 (ko) * 2020-11-24 2023-07-19 이민우 케이블수량 변동 대응형 케이블 가이드 체인
KR102557902B1 (ko) * 2020-11-24 2023-07-19 이민우 케이블 수량 변동 대응 및 케이블 이탈방지 겸 충격흡수와 분진억제 기능이 구비된 케이블 가이드 체인
KR102613636B1 (ko) * 2021-08-11 2023-12-13 이민우 케이블 수명 예측이 가능한 케이블 가이드 체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0854A (en) * 1968-10-09 1971-07-06 Gemco Electric Co Rolling conductor support
US4186553A (en) * 1977-05-10 1980-02-05 Coal Industry (Patents) Limited Cable protection equipment
CN102865333A (zh) * 2011-07-07 2013-01-09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缆线类保护导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8448Y2 (zh) * 1979-02-23 1982-12-14
US4625936A (en) 1983-06-06 1986-12-02 Sine Products Company Flexible support and carrier assembly
US4582281A (en) * 1983-06-06 1986-04-15 Sine Products Company Flexible support and carrier assembly
JP2589013B2 (ja) 1991-07-31 1997-03-1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ドラグチェーンのリンクプレートと結合杆とのスナップ結合構造
JP5307701B2 (ja) * 2009-12-18 2013-10-02 株式会社国盛化学 ケーブルチェーン
JP5414704B2 (ja) * 2011-01-21 2014-02-1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多関節型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5079894B2 (ja) * 2011-02-15 2012-11-21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多関節型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5814067B2 (ja) 2011-10-07 2015-11-1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用紙加工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09813B2 (ja) * 2012-10-03 2015-04-30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0854A (en) * 1968-10-09 1971-07-06 Gemco Electric Co Rolling conductor support
US3590854B1 (zh) * 1968-10-09 1985-03-26
US4186553A (en) * 1977-05-10 1980-02-05 Coal Industry (Patents) Limited Cable protection equipment
CN102865333A (zh) * 2011-07-07 2013-01-09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缆线类保护导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4879A1 (de) 2014-10-16
JP2014206181A (ja) 2014-10-30
US20140305672A1 (en) 2014-10-16
CN104104033A (zh) 2014-10-15
TW201440355A (zh) 2014-10-16
JP6021156B2 (ja) 2016-11-09
TWI584546B (zh) 2017-05-21
KR20140122652A (ko) 2014-10-20
KR101779645B1 (ko) 2017-09-18
US9029698B2 (en) 201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033B (zh)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CN103912729B (zh)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CN103711992A (zh)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US7437052B2 (en) Line combination
KR20110058724A (ko) 다관절형 케이블류 보호안내장치
CN103883677A (zh) 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
JP2007189761A (ja) ハーネス外装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10504861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供給管路を有するホース案内する装置
CN103453075A (zh) 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
KR20130096178A (ko) 케이블류 보호 안내 장치
TWI506212B (zh) 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
JP5032714B1 (ja) ケーブル支持部材
CN108075414A (zh) 用于缆线的铰接引导件
KR100811236B1 (ko) 산업용 로봇의 케이블 가이드장치
JP2016223500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部材のガイド装置
JP2004242481A (ja) ケーブル保護案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