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5889B -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5889B
CN104095889B CN201410329028.XA CN201410329028A CN104095889B CN 104095889 B CN104095889 B CN 104095889B CN 201410329028 A CN201410329028 A CN 201410329028A CN 104095889 B CN104095889 B CN 104095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 biloba
preparation
low
aceto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9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5889A (zh
Inventor
冯玉康
孙胜斌
姜国志
刘铁军
张岩岩
霍宝军
陈钟
李振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w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w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w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w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290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5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5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5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5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5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银杏叶为原料,经过醇或丙酮、水沉、大孔树脂柱纯化、煮沸水沉、大孔树脂柱二次纯化、冷藏沉淀、醇或丙酮低温水溶性精制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其产品具有水溶性、低酚酸、低花青素、低炽灼残渣的特点,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醇苷≥24%、萜类内酯≥9.5%、炽灼残渣≤0.3%、原花青素≤0.3%、总银杏酚酸≤1ppm且冷水溶解度≥5%。该方法采用两步树脂柱法和两步沉淀法实现了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品质,工艺操作简单,去酚酸效果好,工艺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Ginko Biloba Extract,EGB)是银杏科银杏属裸子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的提取物。其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并能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NO的细胞毒性,保护神经细胞,提高注意力和短时记忆等认知功能,对称阿尔茨海默病、衰老、神经病、学习、记忆功能等均有改善作用。银杏叶制剂目前主要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脑循环障碍及大脑功能返化引起的中老年脑功能不全、老年痴呆症。
EGB主要含有总黄酮醇苷类、萜内酯类、原花青素、酚酸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总黄酮醇苷类占22%~27%;银杏内酯占2.8%~3.4%,具有抗炎和保护神经作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白果内酯占2.6%~3.2%,可促进神经生长,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鞘。这些发现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家的广泛关注。
EGB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也日益规范和严格。目前EGB质量控制标准仍停留在两种有效成分(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和一种毒性成分(银杏酸)上,而这几种成分在EGB中仅占30%。在银杏叶制剂过程中,原料的水溶性与炽灼残渣的高低同样直接影响着制剂的产品质量。因此,在制备EGB时控制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和银杏酸含量之余,同时提高其水溶性和降低炽灼残渣,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EGB及其制剂的质量并便于生产。
银杏酸是银杏叶中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的系列衍生物,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抗炎活性、抑制甘油三酯合成酶GPDH的活性以及强烈的杀虫、抗菌、杀菌和抗病毒活性,但还具有免疫毒性和胚胎毒性作用,会引起漆毒样皮炎,是银杏中的致敏成分,对人类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德国卫生部规定EGB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必须小于5ppm,欧洲药典8.0版中EGB的标准中规定的银杏酸的限量为不大于5ppm,中国药典2010版中也规定了EGB中银杏酸的含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10ppm)。目前我国药典对银杏酸的限量较高,风险较高。因此,降低EGB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对其生产和市场应用均有着很好的作用。。
目前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方法颇多:如CN02113529.0、CN201210125732.4和CN200510097920.0采用树脂法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CN201110306111.1是将银杏叶水提物经絮凝剂絮凝沉淀、大孔树脂纯化、醇沉后制备超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这些方法采用单根大孔树脂柱或采用絮凝剂与单根大孔树脂柱相结合的方法除酸,除酸不彻底、且絮凝剂的使用对产品及其制剂的质量产生影响;如CN03114826.3、CN201210295369.0采用两次树脂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脱酸;如CN02113531.2、CN03131915.7采用烷烃类物质萃取法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CN02109271.0采用石油醚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制备脱酸银杏叶和脱酸银杏叶提取物,CN201310150791.1采用正己烷为洗涤剂,并加入氯化锌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这些方法采用石油醚和烷烃类溶剂萃取银杏酸,生产操作时安全性低、产品有机溶剂残留易超标,且需使用大量的萃取设备和萃取溶剂,生产成本较高;如CN201310033052.4采用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吸附分离脱除银杏叶提取物总银杏酸和重金属,其脱除效果一般,银杏酸含量为1-2ppm,且在提取过程中仍需大孔树脂柱分离;如CN201210144978.6在pH调节剂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经声磁聚能提取器提取以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酚酸含量,其只通过检测,无法实现酚酸的去除;CN201110068721.2采用混合树脂和环己烷或正己烷萃取结合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脱酸,其除酸效果一般(含量为1-5ppm)。上述方法只是在保证萜类内酯和总黄酮醇苷含量的情况下进行的脱酸工艺的研究,并没有考虑提取物的其他指标。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为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成分,其中内酯的水溶性很小,其在用于制剂特别是注射剂产生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原料的损失程度。在制剂过程中,水溶性较差的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活性成分随沉淀的去除而大量损失,其损失率高达50%左右,很难满足液体制剂的生产与应用要求。因此,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也是摆在银杏叶提取物液体制剂面前的一个难题。
目前改善银杏叶提取物水溶性的方法可见:CN200510003243.1将银杏叶提取物粗品经纯净水或溶剂浸提、明胶水溶液沉淀、乙醇沉淀后制备水溶性GBE,其产品水溶解度>5%、银杏酸含量<5ppm;CN200810038506.6经药用明胶水溶液沉淀、超滤膜超滤制备注射制剂用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但并未对有毒成分银杏酸加以控制,且产品的水溶解度没有明确说明;CN200810060422.2将银杏叶经60-9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和高分子纳米级膜过滤制备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其产品总银杏酸含量<1ppm、水溶性>5%,但生产成本较高;CN201110275646.7将银杏叶经丙酮水混合溶液提取、水冷沉、大孔吸附树脂吸、醇沉、水提冷沉后制备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其总黄酮醇苷含量≥27%、总内酯含量为9%-12%、水溶性≥10%、银杏酚酸≤1ppm;CN201110306111.1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精制纯化以达到水溶性合格(冷水溶解度>5g/ml)的目的,但絮凝剂的加入会对后续的制剂产生影响。上述方法工艺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未充分考虑提取物的其他指标。
目前降低银杏叶提取物炽灼残渣方面方法较少。CN201110067189.2将银杏叶经水提或醇提、硅藻土过滤、大孔树脂柱分离以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灼烧残渣量,该方法使用了吸附剂硅藻土,过滤容易泄露,除去较难,硅藻土还可能带入其他未知的杂质,给制剂带来潜在的危害。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银杏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银杏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小于4%的行业标准,但是其制剂中仅涉及口服制剂,并未涉及注射制剂。雷洁琼等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原花青素40mg/kg后观察发现小鼠活动减少、蜷缩,部分小鼠出现扭体反应,肌肉注射24h后给药部位有渗出液、充血、组织坏死等反应,这说明原花青素注射给药有很大的刺激性。因此,银杏叶提取物注射用制剂需对其原料增加原花青素的检测和控制,以减少因原花青素产生的注射刺激性。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更适于生产化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备工艺,以提高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水溶性、低酚酸、低花青素、低炽灼残渣的特点。
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60%-85%低级醇溶液或60%-85%丙酮溶液提取银杏叶,其中所述低级醇溶液或丙酮溶液的体积为银杏叶重量的6-10倍量,提取时间为2-4小时,提取温度为50℃-80℃,提取次数为2-4次;
(b)将步骤(a)所得提取液浓缩至药材量的0.5-2倍,加入药材量4-6倍量的水,冷藏静置24-48小时,过滤;
(c)将步骤(b)所得滤液过大孔树脂柱,用水洗脱杂质,用60%-80%低级醇溶液或60%-80%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d)将步骤(c)所得洗脱液浓缩至无有机溶剂,加入药材量2-4倍量的水,煮沸1-10分钟,冷却,静置12-24小时,过滤;
(e)将步骤(d)所得滤液过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10%-25%低级醇溶液或10%-25%丙酮溶液洗脱杂质,然后用60%-80%低级醇溶液或60%-80%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f)将步骤(e)所得洗脱液浓缩干燥,溶于20倍量水或10%-30%低级醇溶液或10%-30%丙酮溶液中,冷却,冷藏静置12-48小时,过滤;
(g)将步骤(f)所得滤液浓缩,加入70%-100%低级醇溶液或70%-100%丙酮溶液至有机溶剂含量为70-80%,-25℃~-10℃沉淀12-48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过筛,得银杏叶提取物。
在本发明中,术语“低级醇”是指含有1-6个碳原子的有机醇,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戊醇、己醇等类似有机醇,优选甲醇或乙醇。
在本发明中,所述“低级醇溶液”是指低级醇与水混合形成的低级醇水溶液,所述“丙酮溶液”是指丙酮与水混合形成的丙酮水溶液,其中用体积百分比表示低级醇或丙酮在溶液中的比例。例如:60%甲醇溶液是指甲醇与水混合形成的甲醇水溶液,其中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60%;100%甲醇溶液即甲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a)中所述60%-85%低级醇溶液选自60%甲醇溶液、70%乙醇溶液或80%乙醇溶液,所述60%-85%丙酮溶液是80%丙酮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c)、(e)中所述60%-80%低级醇溶液选自75%甲醇溶液、70%乙醇溶液或75%乙醇溶液,所述60%-80%丙酮溶液是80%丙酮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步骤(e)中所述10%-25%低级醇溶液选自25%甲醇溶液、10%乙醇溶液或15%乙醇溶液,所述10%-25%丙酮溶液是20%丙酮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f)中所述10%-30%低级醇溶液是30%甲醇,所述10%-30%丙酮溶液是20%丙酮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g)中所述70%-100%低级醇溶液选自甲醇或95%乙醇溶液,所述70%-100%丙酮溶液是丙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b)和(f)所述冷藏温度为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大孔树脂柱选自PD-100大孔树脂柱、HPD-500大孔树脂柱、HPD-600大孔树脂柱、AB-8大孔树脂柱、DM130大孔树脂柱、D101大孔树脂柱或HLX-38大孔树脂柱。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水为纯化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c)和(e)中所述水洗脱体积为1-2倍柱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f)和(g)中所述干燥选自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或常压干燥。
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树脂纯化和两次沉淀处理很好地解决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问题,而且还能保证总黄酮醇苷和内酯的含量在限度要求以内,并在两次树脂纯化之间增加煮沸步骤,更加有效地去除了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蛋白等杂质,更加利于后续的处理。发明人通过比较发现,煮沸后静置过滤与直接过滤和室温静置后过滤相比,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可以提高1.5%,含萜类内酯含量可以提高1%。
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树脂吸附和纯化水洗脱的方法实现了降低炽灼残渣量的目的,且较现有的使用吸附剂硅藻土的方法更加简便。
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首次在水溶性精制过程中使用了低温条件(-25℃~-10℃),该低温条件可有效降低杂质在醇溶液或丙酮溶液中的溶解度从而使其析出,从而进一步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和含萜类内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24%、总内酯含量≥9.5%、炽灼残渣≤0.3%、原花青素≤0.3%、总银杏酚酸含量≤1ppm且冷水溶解度≥5%。
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不使用其他吸附剂和有机溶剂萃取、相对安全可靠、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利于车间工人操作、产品的质量稳定等特点。其产品具有水溶性、低酚酸、低花青素、低炽灼残渣的特点,其中:银杏酸的含量降低至≤1ppm,不仅满足国内的需求,也可以达到欧盟的标准;原花青素的含量≤0.3%,基本实现了对原花青素的控制,减少了银杏叶提取物注射用制剂因原花青素而产生的注射刺激性。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称取江苏产银杏叶1kg,粗粉碎,加入8倍量的70%乙醇溶液,60℃温浸提取4小时,提取3次,滤过,得到提取液,真空浓缩(-0.07~-0.09MPa,60℃)至药材量体积,然后加入药材量4倍的纯化水,0-10℃冷藏静置24小时后,抽取上清液过滤,滤液上HPD-500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3L7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无醇味,加入药材量2倍量的纯化水,煮沸5分钟,凉至室温后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上第二根HPD-500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1L10%的乙醇洗脱杂质,最后用3L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棕黄色粉末30g。将干燥粉末加入600ml纯化水中,加热溶解,凉至室温,0-10℃冷藏静置24h,过滤,真空浓缩至100ml,然后加入95%乙醇,调节乙醇含量为70%,-20℃冷藏24h后过滤,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浅黄色银杏叶提取物粉末26g。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检测,其中原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盐酸正丁醇法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总黄酮醇苷含量36.5%,总内酯含量10.4%,,炽灼残渣0.1%,原花青素0.2%,总银杏酚酸含量0.25ppm且冷水溶解度≥5%。
实施例2
称取重庆产银杏叶1kg,粗粉碎,加入6倍量的80%乙醇溶液,65℃温浸提取2小时,提取4次,滤过,得到提取液,真空浓缩(-0.07~-0.09MPa,65℃)至0.5倍药材量体积,然后加入药材量6倍的纯化水,0-10℃冷藏静置48小时后,抽取上清液过滤,滤液上AB-8大孔树脂柱,用1.5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4L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无醇味,加入药材量4倍量的纯化水,煮沸10分钟,凉至室温后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上第二根AB-8大孔树脂柱,用1.5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1L15%乙醇洗脱杂质,最后用4L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棕黄色粉末33g。将干燥粉末加入660ml纯化水中,加热溶解,凉至室温,0-10℃冷藏静置48h,过滤,真空浓缩至110ml,然后加入95%乙醇,调节乙醇含量为80%,-10℃冷藏48h后过滤,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浅黄色银杏叶提取物粉末24g。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检测,,其中原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盐酸正丁醇法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总黄酮醇苷含量34.3%,总内酯含量9.5%,炽灼残渣0.2%,原花青素0.15%,总银杏酚酸含量0.5ppm且冷水溶解度≥5%。
实施例3
称取重庆产银杏叶1kg,粗粉碎,加入10倍量的60%甲醇溶液,50℃温浸提取3小时,提取3次,滤过,得到提取液,真空浓缩(-0.07~-0.09MPa,50℃)至2倍药材量体积,然后加入药材量4倍的纯化水,0-10℃冷藏静置36小时后,抽取上清液过滤,滤液上HPD-500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3L75%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无醇味,加入药材量3倍量的纯化水,煮沸1分钟,凉至室温后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上第二根AB-8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1L25%甲醇洗脱杂质,最后用3L75%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棕黄色粉末42g。将干燥粉末加入840ml30%甲醇溶液中,加热溶解,凉至室温,0-10℃冷藏静置24h,过滤,真空浓缩至140ml,然后加入甲醇,调节甲醇含量为75%,-20℃冷藏24h后过滤,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黄色银杏叶提取物粉末27g。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检测,其中原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盐酸正丁醇法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总黄酮醇苷含量30.7%,总内酯含量9.8%,炽灼残渣0.1%,原花青素0.1%,总银杏酚酸含量0.3ppm且冷水溶解度≥5%。
实施例4
称取江苏产银杏叶1kg,粗粉碎,加入6倍量的80%丙酮溶液,80℃温浸提取4小时,提取2次,滤过,得到提取液,真空浓缩(-0.07~-0.09MPa,80℃)至药材量体积,然后加入药材量4倍的纯化水,0-10℃冷藏静置48小时后,抽取上清液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3L80%丙酮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无丙酮味,加入药材量3倍量的纯化水,煮沸5分钟,凉至室温后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上第二根D101大孔树脂柱,用1L纯化水洗脱杂质,再用1.5L20%丙酮洗脱杂质,最后用3L80%丙酮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浅黄色粉末32g。将干燥粉末加入540ml20%丙酮溶液中,加热溶解,凉至室温,0-10℃冷藏静置12h,过滤,真空浓缩至90ml,然后加入丙酮,调节丙酮含量为80%,-20℃冷藏48h后过滤,真空浓缩至干,粉碎,得到浅黄色银杏叶提取物粉末20g。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检测,其中原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盐酸正丁醇法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总黄酮醇苷含量32.9%,总内酯含量11.5%,,炽灼残渣0.2%,原花青素0.1%,总银杏酚酸含量0.75ppm且冷水溶解度≥5%。

Claims (14)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用60%-85%低级醇溶液或60%-85%丙酮溶液提取银杏叶,其中所述低级醇溶液或丙酮溶液的体积为银杏叶重量的6-10倍量,提取时间为2-4小时,提取温度为50℃-80℃,提取次数为2-4次;
(b)将步骤(a)所得提取液浓缩至药材量的0.5-2倍,加入药材量4-6倍量的水,冷藏静置24-48小时,过滤;
(c)将步骤(b)所得滤液过大孔树脂柱,用水洗脱杂质,用60%-80%低级醇溶液或60%-80% 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d)将步骤(c)所得洗脱液浓缩至无有机溶剂,加入药材量2-4倍量的水,煮沸1-10分钟,冷却,静置12-24小时,过滤;
(e)将步骤(d)所得滤液过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10%-25%低级醇溶液或10%-25%丙酮溶液洗脱杂质,然后用60%-80%低级醇溶液或60%-80%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f)将步骤(e)所得洗脱液浓缩干燥,溶于20倍量水或10%-30%低级醇溶液或10%-30%丙酮溶液中,冷却,冷藏静置12-48小时,过滤;
(g)将步骤(f)所得滤液浓缩,加入70%-100%低级醇溶液或70%-100%丙酮溶液至有机溶剂含量为70-80%,-25℃~-10℃沉淀12-48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过筛,得银杏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c)、(e)、(f)和(g)中所述低级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或己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c)、(e)、(f)和(g)中所述低级醇选自甲醇或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60%-85% 低级醇溶液选自60%甲醇溶液、70%乙醇溶液或80%乙醇溶液,所述60%-85%丙酮溶液是80% 丙酮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e)中所述60%-80%低级醇溶液选自75%甲醇溶液、70%乙醇溶液或75%乙醇溶液,所述60%-80%丙酮溶液是80%丙酮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10%-25%低级醇溶液选自25%甲醇溶液、10%乙醇溶液或15%乙醇溶液,所述10%-25%丙酮溶液是20%丙酮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10%-30%低级醇溶液是30%甲醇,所述10%-30%丙酮溶液是20%丙酮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70%-100%低级醇溶液选自甲醇或95%乙醇溶液,所述70%-100%丙酮溶液是丙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f)所述冷藏温度为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柱选自 PD-100大孔树脂柱、HPD-500大孔树脂柱、HPD-600大孔树脂柱、AB-8大孔树脂柱、DM130大孔树脂柱、D101大孔树脂柱或HLX-38大孔树脂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纯化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和(e)中所述水洗脱体积为1-2倍柱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和(g)中所述干燥选自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或常压干燥。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为总黄酮醇苷含量≥24%,总内酯含量≥9.5%,炽灼残渣≤0.3%,原花青素≤0.3%, 总银杏酚酸含量≤1ppm且冷水溶解度≥5%的银杏叶提取物。
CN201410329028.XA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95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9028.XA CN104095889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9028.XA CN104095889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5889A CN104095889A (zh) 2014-10-15
CN104095889B true CN104095889B (zh) 2017-11-28

Family

ID=5166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9028.XA Active CN104095889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58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587A (zh) * 2015-09-06 2015-11-18 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银杏叶的植物组合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5902579A (zh) * 2016-04-19 2016-08-31 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热水沉工艺
CN108853464A (zh) * 2018-09-26 2018-11-23 浙江圣博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11084197A (zh) * 2019-12-30 2020-05-01 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酚可溶液剂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581A (zh) * 2003-01-08 2004-07-28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655642A (zh) * 2012-09-21 2014-03-26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581A (zh) * 2003-01-08 2004-07-28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655642A (zh) * 2012-09-21 2014-03-26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5889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5889B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40246B (zh) 一种从鸡腿菇中提取鸡腿菇素的方法
CN107617025B (zh) 一种高纯度茶多酚的安全高效提取方法
CN105267275B (zh) 一种菊花中黄酮的提取方法
CN105132172B (zh) 一种从鸢尾根中制备烟草用鸢尾根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CN103601775A (zh) 从柑橘皮中提取橙皮苷的方法
CN103193832B (zh)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的方法
CN103772339B (zh) 一种从茶叶下脚料中提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CN105777698A (zh) 火龙果皮花青素的提纯方法
CN110183541A (zh) 红车轴草多糖及总异黄酮的制备方法
EP2828276A1 (en) Rutin-rich extrac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5894515A (zh) 一种银杏叶有效成分全产业链集成化提取富集与分离纯化方法
JPWO2004080995A1 (ja) プロアントシアニジン高含有物の製造方法
CN106727746B (zh) 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31116B (zh) 一种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59756A (zh) 一种从迷迭香中制备熊果酸的方法
CN104000935B (zh) 一种从马铃薯皮渣中提取抗氧化酚酸的方法
CN109173335A (zh) 一种可视化藤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方法
CN102614229A (zh) 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物中脱除银杏酸的方法
JPH08333380A (ja) 茶葉サポニンの製造法
CN103910705A (zh) 从绿茶的下脚料中快速提取分离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CN103585424A (zh) 一种从韭菜籽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CN104435017A (zh) 一种银杏叶中黄酮素的提取方法
CN102178725B (zh) 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CN104435015A (zh) 一种高品质银杏黄酮提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