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0787B - 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0787B
CN104070787B CN201410087708.5A CN201410087708A CN104070787B CN 104070787 B CN104070787 B CN 104070787B CN 201410087708 A CN201410087708 A CN 201410087708A CN 104070787 B CN104070787 B CN 104070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path
pallet
logging modle
l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77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0787A (zh
Inventor
寺田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0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9Diverting sheets at a section where at least two sheet conveying paths converge, e.g. by a movable switching guide that blocks access to one conveying path and guides the sheet to another path, e.g. when a sheet conveying direction is reversed after printing on the front of the sheet has been finished and the sheet is guided to a sheet turning path for printing on the b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Abstract

记录设备包括外形完全相同的多个记录模块,每个记录模块具有输送路径和记录部分,在输送路径中输送记录介质的假想平面被定义为输送器表面,使得相应记录模块的输送器表面相互平行且相应记录模块的形状相同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对准,第一方向与输送器表面交叉且包括输送方向的分量,在与输送器表面正交且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某个横截面中,在每个记录模块在与输送器表面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L1且在与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尺寸是L2时,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记录模块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3小于L1的两倍且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L4小于L2的两倍且大于L2。记录模块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偏移,由此确保设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成记录图像的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如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地,已知一种具有平行设置的多个打印单元的打印机(记录设备)。例如,当产生大量的打印内容时,打印单元并行操作,从而实现高速打印。在该打印机中,所述多个打印单元在打印机高度方向上在彼此之上堆叠。每一个打印单元具有:输送记录片材的输送路径;和具有用于在记录片材上记录图像的喷墨头的打印部分。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
专利文献:JP-A-2005-53016(图1)
发明内容
上述打印机由只是在打印机高度方向上在彼此之上堆叠的所述多个打印单元构成。在如此堆叠打印单元时,打印机的高度不可避免地增加。即便为了减小打印单元的高度,每一个打印单元被构造成仅具有打印部分,打印机的高度仍然等于通过将一个打印单元(打印部分)的最大厚度(在打印机高度方向上)乘以打印单元的数目获得的量。相应地,存在打印机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记录设备配备有多个记录模块仍然具有减小的尺寸的记录设备。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实现以上示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该记录设备包括多个记录模块,每一个记录模块具有输送路径和记录部分,通过所述输送路径输送记录介质,所述记录部分被构造成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其中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在外形上完全相同,其中,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假想平面被定义为输送器表面并且与所述输送器表面平行且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被定义为输送方向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使得相应的所述多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器表面相互平行,并且使得相应的所述多个记录模块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对准,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输送器表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一方向包括所述输送方向的分量,所述部分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其中,在与所述输送器表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某个横截面中,在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与所述输送器表面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L1并且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尺寸是L2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3小于所述尺寸L1的两倍,并且所述两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L4小于所述尺寸L2的两倍且大于所述尺寸L2。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记录模块被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因此,记录模块能够被设置成在第二方向上相互靠近,由此确保记录设备1的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中,在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部分被定义为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L5的情况下,在相应的两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器表面之间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6小于所述尺寸L5。根据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能够容易地减小记录设备的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路径,所述连接路径连接到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的用于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路径,其中连接路径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倾斜路径。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沿着连接相应的记录模块的具有相同形状的部分的直线(即,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线)的方向是连接记录模块的连接路径的距离最短的方向。因此,如与连接路径由仅竖直和水平路径的组合构成的情形相比较,在连接路径的一部分由倾斜路径构成时,使得连接路径的长度更短。此外,在如此构成连接路径时,在记录模块之间连接路径和每一个记录模块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具有共同的形状。相应地,能够容易地确保连接路径的组成构件的共性以及当片材P进入和离开每一个记录模块时用于片材输送的驱动控制的共性。
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容纳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和所述连接路径,其中所述壳体的对置部分可以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外表面,所述对置部分是所述壳体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与所述倾斜路径对置的部分。相应地,能够最小化在壳体的外表面和倾斜路径之间的距离(空间),由此确保壳体的尺寸减小。
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共用托盘,所述第一共用托盘连接到所述连接路径,并且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支撑表面,其中可以设置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使得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一个记录模块的从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连接路径的连接点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偏移量大于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另一个记录模块的从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连接路径的连接点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偏移量,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所述另一个记录模块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共用托盘比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所述一个记录模块离所述第一共用托盘近。在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中,通过在输送方向上偏移记录模块,所述多个记录模块的在输送方向上的总体尺寸的增加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存在第一共用托盘的范围内。因此,即使在所述多个记录模块整体变大时,包括第一共用托盘的记录设备整体上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并不变大,由此允许在第二方向上减小尺寸。结果,记录设备能够整体上减小尺寸。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中,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可以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第四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处。根据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易于将记录介质输送到每一个记录模块。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可以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处的相应的部分。根据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能够通过所有的记录模块和第一共用托盘的重叠部分的增加而减小记录设备的在第二方向或输送方向上的尺寸。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可以是用于支撑将被供应到所述连接路径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供应托盘。根据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不必将片材单独地设定到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并且实现了具有减小的尺寸的多引擎高速打印机。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可以是用于支撑从所述连接路径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托盘。根据如此构造的记录设备,不必将已经单独地从所述多个记录模块排出的片材放在一起,并且实现了具有减小的尺寸的多引擎高速打印机。
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共用托盘,所述第二共用托盘连接到所述连接路径,并且所述第二共用托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支撑表面,其中由所述连接路径中的任何连续的两个路径部分形成的角度、由所述连接路径和所述第二共用托盘的所述支撑表面形成的角度以及由所述连接路径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路径形成的角度可以被制作成大于90°且可以不大于180°,使得在所述第二共用托盘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之间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最大弯曲角度小于90°。例如,在以上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传统打印机中,可能可行的是:单独地为相应的打印单元提供片材供应单元或排出片材收集单元,并且形成与每一个打印单元对应的上游输送路径和下游输送路径,使得在每一条路径中记录片材不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然而,在该情形中,要求使用者单独地将记录片材设定到相应的片材供应单元中或者单独地从相应的排出片材收集单元取出已打印片材,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不便。作为对照,在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并且具有对于记录模块而言共用的第二共用托盘的本发明的记录设备中,即使当记录介质被输送到第二共用托盘和每一个记录模块之间时,记录介质的弯曲角度也不变成90°或更大。因此,使得记录介质在第二共用托盘和每一个记录模块之间的输送阻力是小的,由此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堵塞的发生、由与除了限定输送路径的引导肋之外的构件的滑动接触引起的记录介质的沾污和损坏和片材在记录位置处浮动导致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打印机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打印机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打印机的第二片材供应托盘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设置在相应的容纳位置处的状态的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记录单元的平面视图;
图6是图1所示记录单元的前视图;
图7是图1所示记录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四个记录单元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视图;
图9是用于解释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布局的其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所述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布局的示出其在图5中的位置y=y1处的外形的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解释所述两个记录单元的布局的示出其在位置Δx=0处的外形的图10的所述两个记录单元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3是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概略视图;
图14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四个记录单元的布局的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概略平面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记录单元的概略平面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中的线S'-S'截取的所述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剖视图,即,示出在图16中的位置y=y2处的所述两个相邻记录单元的外形的剖视图;并且
图18是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的一个实例解释喷墨打印机1的总体构造。
打印机1具有带有Z形横截面的壳体1a。壳体1a的内部空间按照从壳体1a顶部的次序被划分成空间A、B和C。在空间A中,形成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和下游弯曲路径9。在空间C中,形成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和上游弯曲路径5。在壳体1a中,设置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在空间B中,形成从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或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朝向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延伸的上游输送路径6、四条中间输送路径7和下游输送路径8。从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供应的片材P1通过上游弯曲路径5、上游输送路径6、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一个、下游输送路径8和下游弯曲路径9并且最后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的片材P2通过上游输送路径6、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一个和下游输送路径8,并且最后排出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在空间B中,在每一条中间输送路径7中在片材P1、P2上执行图像记录。
在空间B中,设置四个记录单元50、输送器部分20、控制器100等。每一个记录单元50包括串行式的头51和中间输送路径7。在空间B中,进一步设置未示出的四个盒。每一个盒存储黑色墨。每一个盒经由管和泵(这两者均未示出)连接到头51中的对应的一个头,并且盒中的墨被供应到对应的头51。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头51是单色头,但是可以采用彩色头作为头51。在该情形中,墨盒存储彩色墨。
输送器部分20包括上游引导部分21和下游引导部分31。上游引导部分21包括三个引导件22-24、四个引导件25、三个输送辊对26、片材供应机构27和三个切换机构28a-28c。上游引导部分21将每一个记录单元50与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和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连接。输送马达26M(图12)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三个输送辊对26旋转从而将片材P1、P2输送到记录单元50。上游输送路径6由该三个引导件22-24和该四个引导件25限定。
下游引导部分31包括三个引导件32-34、四个引导件35、三个输送辊对36、输送辊对37和切换机构38。下游引导部分31将每一个记录单元50与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连接。输送马达36M、37M(图12)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该三个输送辊对36和输送辊对37旋转从而将片材P输送到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下游输送路径8由该三个引导件32-34和该四个引导件35限定。
设置在空间C中的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包括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和片材供应机构3b。第一片材供应托盘(作为第一共用托盘的一个实例)3a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附接到壳体1a以及从壳体1a拆卸,由此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利用片材P1补充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中例如容纳片材P1诸如普通纸。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是向上开口的盒子并且具有支撑多张片材P1的支撑表面3a1。因此,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被构造成容纳大量的片材P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能够比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容纳更大量的片材P。
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被附接到壳体1a的状态下,如在竖直方向上从打印机的顶部或者底部(图8)观察到的,即,在竖直方向视图中观察到的,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部分地与所有的记录单元50重叠。换言之,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和所有的记录单元50具有在副扫描方向(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相同位置处的相应的部分。在该布置中,能够通过增加所有的记录单元50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的重叠部分来减小打印机1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当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被附接到壳体1a时,被支撑在支撑表面3a1上的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位于与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基本相同的位置处。相应地,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输送到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易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对于记录单元50定位。因此,能够减小相对于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对于记录单元50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允许的裕度(位置裕度),由此最小化打印机1的尺寸。片材供应机构3b被构造成将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中的片材P1中的最上面一张片材供应到上游弯曲路径5。
设置在空间A中的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包括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第一片材排出托盘(作为第一共用托盘的一个实例)4a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附接到壳体1a以及从壳体1a拆卸。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是向上开口的盒子并且具有支撑多张片材P1的支撑表面4a1。因此,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被构造成容纳大量的片材P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能够比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容纳更大量的片材P1。在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被附接到壳体1a的状态下,类似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地,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在竖直方向视图上部分地与所有的记录单元50重叠。换言之,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和所有的记录单元50具有在副扫描方向(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相同位置处的相应的部分。相应地,能够通过增加所有的记录单元50和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重叠部分来减小打印机1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当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被附接到壳体1a时,被支撑在支撑表面4a1上的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位于与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基本相同的位置处。相应地,从记录单元50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易于相互对准。
这里,副扫描方向是与片材输送方向D平行的方向,输送辊对52-54(将予以解释)在该片材输送方向D上输送片材P,并且主扫描方向是与水平平面平行并且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
将解释控制器100。控制器100基于从外部装置诸如连接到打印机1的个人计算机(PC)发送的记录命令控制记录操作。更具体地,控制器100控制片材P的输送操作、与片材P的输送同步的墨喷射操作等。控制器100包括是算术处理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包括非易失RAM的RAM)、专用集成电路(ASIC)、接口(I/F)、输入/输出端口(I/O)等。在ROM中,存储由CPU运行的程序、固定数据等。在RAM中,暂时存储当运行程序时必要的数据(图像数据等)。ASIC执行图像数据的重写、分类等,诸如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I/F执行与外部装置的数据传输和接收。I/O执行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输入/输出。如在图12中所示,控制器100连接到头51、滑架马达55M、输送马达26M、36M、37M、52M-54M、片材供应马达3bM、27M、进给马达3bfM、延迟马达3brM和切换马达28aM-28cM、38M。
当控制器100从外部装置接收到在多张片材P上执行记录的记录命令时,控制器100基于该记录命令驱动片材供应机构3b的片材供应马达3bM或者片材供应机构27的片材供应马达27M和输送辊对26、36的输送马达26M、36M,以允许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或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输送片材P。当输送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中设定的片材P1时,根据在从外部装置发送的记录命令中包括的托盘选择信息驱动片材供应机构3b,使得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供应片材P1。当输送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中设定的片材P2时,根据在从外部装置发送的记录命令中包括的托盘选择信息驱动片材供应机构27,使得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片材P2。在本实施例中,薄的并且具有低弹性的片材诸如普通纸放置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上,而比普通纸厚并且具有更高弹性的片材诸如厚纸、商务名片和明信片放置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上。
控制器100还根据在片材P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50控制相应的三个切换机构28a-28c的切换马达28aM-28cM。即,当由记录单元50中的最上面一个执行图像记录时,所有的三个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设置在相应的阻挡位置(将予以解释)处。当由记录单元50中的从顶部起的第二个记录单元执行图像记录时,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设置在相应的阻挡位置处而路径切换部分28c1设置在引导位置(将予以解释)处。当由记录单元50中的从顶部起的第三个记录单元执行图像记录时,路径切换部分28a1设置在阻挡位置处而路径切换部分28b1设置在引导位置处。当由记录单元50中的从顶部起的第四个记录单元,即,记录单元50中的最下面一个记录单元执行图像记录时,路径切换部分28a1设置在引导位置处。
当在已经被输送的片材P上记录图像时,在记录单元50中的对应的一个记录单元中的头51和滑架55的滑架马达55M被驱动并且相应的输送辊对52-54(将予以解释)的输送马达52M-54M也被驱动。因此,图像记录在由输送辊对52-54输送的片材P上。取决已经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和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中的哪一个供应片材P,已经记录了图像的片材P被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即,当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供应片材P1时,控制器100控制切换机构38的切换马达38M,使得路径切换部分38a如在以下描述地设置在第一片材排出位置处。在该情形中,控制器100还驱动输送辊对37的输送马达37M。因此,已经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供应并且已经记录了图像的片材P1被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当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片材P2时,控制器100驱动切换机构38的切换马达38M,使得路径切换部分38a如在以下描述地设置在第二片材排出位置处。因此,已经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并且已经记录了图像的片材P2被排出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
接着参考图2,将详细地解释输送器部分20的上游引导部分21。上游引导部分21的引导件22基本形成为从片材供应机构3b朝向引导件23的下端延伸的圆弧。即,上游弯曲路径5由连接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和引导件23的引导件22限定。
上游输送路径(作为连接路径的一个实例)6由上游第一路径6a、上游倾斜路径6b和四条上游第二路径6c构成。引导件23在图2中的右上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即,在方向E(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个实例)上延伸,从而限定上游倾斜路径6b。换言之,上游倾斜路径6b在与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引导件23设置在引导件23在副扫描方向上部分地与所有的记录单元50相对的位置处。引导件24在与图2中的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引导件23的下端。即,上游第一路径6a由连接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引导件23的引导件24限定,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引导件24设置在引导件23的相对侧中的远离记录单元50的一侧上。
该四个引导件25中的每一个引导件在与图2中的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引导件23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的上游端。即,该四条上游第二路径6c中的每一条上游第二路径由引导件25中的对应的一个引导件限定,该引导件连接引导件23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的上游端。该四条上游第二路径6c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该四个引导件25设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等距地间隔开。引导件25设置在引导件23的相对侧中的远离引导件24的另一侧上。该四个引导件25中的最上面一个引导件连接到引导件23的上端。该四个引导件25中的最下面一个引导件在高于引导件24的位置处连接到引导件23。
引导件23倾斜使得由引导件24和引导件23形成的角度θ1以及由每一个引导件25和引导件23形成的角度θ2是相同的钝角。换言之,所有的上游第一路径6a和四条上游第二路径6c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并且上游倾斜路径6b倾斜以形成相对于上游第一路径6a和四条上游第二路径6c的钝角。这里,角度θ2是由:引导件23的比每一个引导件25更位于上游的部分(上游倾斜路径6b);和每一个引导件25(上游第二路径6c)形成的角度。角度θ1是由:引导件23的比引导件24更位于下游的部分;和引导件24(上游第一路径6a)形成的角度。
引导件24(上游第一路径6a)和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的支撑表面10a线性地连接,并且如在图2中所示,由引导件24和支撑表面10a形成的角度θ3是180°。每一个引导件25(上游第二路径6c)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线性地连接。即,由上游第二路径6c和中间输送路径7形成的角度θ4也是180°。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3、θ4是180°,但是角度θ3、θ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1-θ4设定成大于90°并且不大于180°。相应地,当片材P被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输送到每一条中间输送路径7时,在每一个角形部分(即,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上游第一路径6a的连接部分、上游第一路径6a和上游倾斜路径6b的连接部分、上游倾斜路径6b和每一条上游第二路径6c的连接部分和每一条上游第二路径6c和每一个中间输送路径7的连接部分)处片材P的最大弯曲角度小于90°。(在片材不在直输送路径中弯曲的状态下片材的角度被限定为180°并且在该状态下片材的弯曲角度被限定为0°的情况下,因为输送路径的角度和片材的弯曲角度是互补角度,所以当输送路径的角度大于90°并且不大于180°时,片材的弯曲角度是锐角。)此外,即使在片材P2被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输送到中间输送路径7时,在片材P2的长度内仍然不存在片材P2总体上以90°或更大角度在相同方向上弯曲的任何路径。即,当片材P2被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输送到最下记录单元50时,即使在当一张片材P2的前端经过上游倾斜路径6b和上游第二路径6c的连接部分时的时间点一张片材P2的某个中部位于上游第一路径6a和上游倾斜路径6b的连接部分处的情况下,一张片材P2在每一个连接部分处也在相反方向上弯曲。因此,该一张片材P2不以90°或更大角度在相同方向上弯曲。
如在图2中所示由引导件23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的支撑表面3a1形成的角度θ5是锐角。通过如此形成引导件23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引导件23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能够在竖直方向视图中以重叠方式设置,由此确保打印机1的尺寸减小。在这方面,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输送到上游倾斜路径6b的片材P1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然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用于容纳普通纸(诸如与厚纸相比更薄并且易于弯曲的片材P1)。相应地,即使在片材P1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时,仍然对于片材输送无任何影响。
三个切换机构28a-28c分别具有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和切换马达28aM、28bM、28cM。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以枢转方式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相应的销1a4支撑。切换马达28aM、28bM、28cM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选择性地放置在引导位置和阻挡位置中的一个处。在引导位置处,如在图2中所示,每一个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的远端与引导件23接触。当路径切换部分28a1位于引导位置处时,上游倾斜路径6b的直至路径切换部分28a1的部分与连接到最下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上游第二路径6c连通。当路径切换部分28b1位于引导位置处时,上游倾斜路径6b的直至路径切换部分28b1的部分与连接到从顶部起的第三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上游第二路径6c连通。当路径切换部分28c1位于引导位置处时,上游倾斜路径6b的直至路径切换部分28c1的部分与连接到从顶部起的第二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上游第二路径6c连通。在阻挡位置处,如由图2中的短划线示意地,每一条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的远端与引导件25接触。在阻挡位置处,上游倾斜路径6b和与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中的对应的一个路径切换部分接触的上游第二路径6c之间的连通中断。当所有的路径切换部分28a1、28b1、28c1位于相应的阻挡位置处时,上游倾斜路径6b与连接到最上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的上游第二路径6c连通。
如在图2中所示,片材供应机构27设置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上游第一路径6a的连接部分处并且具有片材供应辊27a、摩擦板27b和片材供应马达27M(图12)。摩擦板27b设置在片材供应辊27a下方从而与片材供应辊27a相对。片材供应辊27a与由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支撑的片材P2中的最上面一张片材的上表面接触。摩擦板27b与由片材供应辊27a输送的片材P2的下表面摩擦和滑动接触。片材供应辊27a被构造成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在图2中逆时针旋转,从而将片材P2发送到上游第一路径6a。摩擦板27b优选地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部件诸如软木或者橡胶形成。
在以上布置中,当一张片材P2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通过片材供应辊27a的旋转而被输送到上游第一路径6a时,即使与该一张片材P2一起地输送另外的片材P2使得另外的片材P2保持与该一张片材P2的下表面密切接触,该另外的片材P2也与摩擦板27b接触。相应地,摩擦板27b防止输送该另外的片材P2,使得在已经一起输送的多张片材P2中的仅一张片材P2(即,与片材供应辊27a接触的片材P2)被输送到上游第一路径6a。
将解释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的片材供应机构3b。如在图2中所示,片材供应机构3b包括片材供应辊3b1、进给辊3bf、延迟辊3br、片材供应马达3bM(图12)、进给马达3bfM(图12)和延迟马达3brM(图12)。片材供应辊3b1和进给马达3bfM设置在壳体1a中而延迟辊3br设置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中。片材供应辊3b1被构造成与由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的支撑表面3a1支撑的最上面一张片材P1接触。片材供应辊3M连接到片材供应马达3bM并且被构造成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旋转,由此进给片材P1。
进给辊3bf被构造成在图2中顺时针(向前方向)旋转。扭矩限制器(未示出)附接到延迟辊3br。当一张片材P1被夹压在延迟辊3br和进给辊3bf之间时,延迟辊3br通过进给辊3bf的旋转而旋转,使得延迟辊3br在图2中逆时针(向前方向)旋转。当多张片材P1被夹压在延迟辊3br和进给辊3bf之间时,延迟辊3br在图2中顺时针(向后方向)旋转。进给辊3bf和延迟辊3br分别连接到进给马达3bfM和延迟马达3brM,并且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旋转。相应地,即便多张片材P1被从片材供应辊3b1朝向进给辊3bf发送,进给辊3bf和延迟辊3br仍然相互配合以从所述多张片材P1中的其余的片材P1分离最上面一张片材,从而最上面的片材P1被发送到上游弯曲路径5。
由控制器100驱动的片材供应马达27M的旋转速度低于进给马达3bfM的旋转速度,并且旋转扭矩是大的。即,利用片材供应机构27的片材P2的片材供应速度低于利用片材供应机构3b的片材P1的片材供应速度,由此当片材供应机构27供应片材P2时防止片材P2的多重进给。此外,利用片材供应机构27的片材P2的片材供应扭矩高于利用片材供应机构3b的片材P1的片材供应扭矩,由此使得片材供应机构27能够以高可靠性供应片材P2。
接着参考图3,将详细地解释输送器部分20的下游引导部分31。下游引导部分31的引导件32基本形成为从引导件33的上端朝向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延伸的圆弧。即,下游弯曲路径9由连接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和引导件33的引导件32限定。
下游输送路径(作为连接路径的一个实例)8由四条下游第一路径8a、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构成。该四个引导件35中的每一个引导件在图3中在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引导件33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的下游端。即,该四条下游第一路径8a中的每一条下游第一路径由连接引导件33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的下游端的引导件35中的对应的一个引导件限定,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类似引导件25地,该四个引导件35设置成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隔开并且设置在引导件33的相对侧中的远离引导件34的一侧上。该四个引导件35中的最上面一个引导件连接到引导件33的上端。该四个引导件35中的最下面一个引导件连接到引导件33的下端。
引导件33在图3中的右上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即,在方向E(第一方向)上延伸,从而限定下游倾斜路径8b。换言之,类似上游倾斜路径6b地,下游倾斜路径8b在与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引导件33设置在引导件33在副扫描方向上部分地与所有的记录单元50相对的位置处。引导件34在与图4中的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引导件33。即,下游第二路径8c由连接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和引导件33的引导件34限定,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引导件34设置在引导件33的相对侧中的远离记录单元50的另一侧上。
引导件33倾斜使得由引导件34和引导件33形成的角度θ6和由每一个引导件35和引导件33形成的角度θ7是相同的钝角。换言之,所有的下游第二路径8c和四条下游第一路径8a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并且下游倾斜路径8b倾斜以形成相对于下游第二路径8c和四条下游第一路径8a的钝角。这里,角度θ7是由:引导件33的比每一个引导件35更位于下游的部分(下游倾斜路径8b);和每一个引导件35(下游第一路径8a)形成的角度。由引导件34(下游第二路径8c)和引导件33(下游倾斜路径8b)形成的角度θ6是由引导件33的比引导件34更位于上游的部分和引导件34形成的角度。
引导件34(下游第二路径8c)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的支撑表面11a线性地连接,并且如在图3中所示,由引导件34和支撑表面11a形成的角度θ8是180°。每一个引导件35(下游第一路径8a)和中间输送路径7中的对应的一条中间输送路径线性地连接。即,由下游第一路径8a和中间输送路径7形成的角度θ9也是180°。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8、θ9是180°,但是角度θ8、θ9中的每一个可以是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6-θ9设定为大于90'并且不大于180°。相应地,如在以上解释的情形中,当片材P被从中间输送路径7输送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时,在每一个角形部分(即,每一个中间输送路径7和每一条下游第一路径8a的连接部分、每一条下游第一路径8a和下游倾斜路径8b的连接部分、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的连接部分以及下游第二路径8c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的连接部分)处片材P的最大弯曲角度小于90°。此外,即使在片材P2被从中间输送路径7输送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时,在片材P2的长度内仍然不存在片材P2总体上以90°或更大角度在相同方向上弯曲的任何路径。即,当片材P2被从最下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输送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时,即使在当一张片材P2的前端经过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的连接部分时的时间点时片材P2的某个中部位于下游第一路径8a和下游倾斜路径8b的连接部分处的情况下,一张片材P2在每一个连接部分处也在相反方向上弯曲。因此,该一张片材P2不以90°或更大角度在相同方向上弯曲。
如在图3中所示,由引导件33和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支撑表面4a1形成的角度θ10是锐角。通过如此形成引导件33和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引导件33和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能够在竖直方向视图中以重叠方式设置,由此确保打印机1的尺寸减小。在这方面,从下游倾斜路径8b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片材P1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然而,容纳在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中的片材P1是普通纸(诸如与厚纸相比更薄并且易于弯曲的片材P1)。相应地,即使在片材P1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时,仍然对于片材输送无任何影响。
切换机构38具有路径切换部分38a和被构造成枢转路径切换部分38a的切换马达38M(图12)。路径切换部分38a以枢转方式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销1a7支撑。切换马达38M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路径切换部分38a选择性地放置在第一片材排出位置和第二片材排出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在第一片材排出位置处,如在图3中所示,路径切换部分38a的远端与引导件34接触。当路径切换部分38a位于第一片材排出位置处时,防止了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相互连通,而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弯曲路径9相互连通。相应地,当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供应片材P1时,切换马达38M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从而将路径切换部分38a放置在第一片材排出位置处。在第二片材排出位置处,如在图3中的短划线所示,路径切换部分38a的远端与引导件32接触。当路径切换部分38ab位于第二片材排出位置处时,防止了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弯曲路径9相互连通,而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相互连通。相应地,当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片材P2时,切换马达38M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从而将路径切换部分38a放置在第二片材排出位置处。
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壳体1a具有上游盖1a1和下游盖1a5。上游盖1a1设置在壳体1a的在副扫描方向(片材输送方向D)上与引导件23相对的对置部分处。上游盖1a1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销1a2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1a枢转。通过使用者的操作,上游盖1a1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放置在图2所示关闭位置和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示意的打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引导件24的一部分(图2中的上部)和引导件23的一部分(图2中的左侧部)固定到上游盖1a1。在关闭位置处,上游第一路径6a和上游倾斜路径6b由引导件23、24限定。在该情形中,上游盖1a1的外表面1a1a在与上游倾斜路径6b的延伸方向E(以上示意的方向E)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相应地,能够最小化在壳体1a的外表面1a1a和上游倾斜路径6b之间的距离(空间),由此确保壳体1a的尺寸减小。在打开位置处,由引导件23、24限定的上游第一路径6a和上游倾斜路径6b被暴露于外部,由此便于移除在上游输送路径6中堵塞的片材P。
下游盖1a5设置在壳体1a的在副扫描方向(片材输送方向D)上与引导件33相对的对置部分处。下游盖1a5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销1a6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1a枢转。通过使用者的操作,下游盖1a5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放置在图3所示关闭位置和由图1中的双短点划线示意的打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引导件34的一部分(图3中的下部)和引导件33的一部分(图3中的右侧部)固定到下游盖1a5。在关闭位置处,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由引导件33、34限定。在该情形中,下游盖1a5的外表面1a1b在与下游倾斜路径8b的延伸方向E(以上示意的方向E)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相应地,能够最小化在壳体1a的外表面1a1b和下游倾斜路径8b之间的距离(空间),由此确保壳体1a的尺寸减小。在打开位置处,由引导件33、34限定的下游倾斜路径8b和下游第二路径8c被暴露于外部,由此便于移除在下游输送路径8中堵塞的片材P1。
如在图1中所示,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作为第二共用托盘的一个实例)是具有用于支撑片材P2的支撑表面10a的板状部件。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销1a8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1a枢转。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被构造成通过使用者的操作选择性地放置在图1所示片材供应位置和图4所示容纳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在片材供应位置处,如在图1中所示,支撑表面10a基本与副扫描方向平行,使得片材P2能够放置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的支撑表面10a上。在容纳位置处,在支撑表面10a与外表面1a1a相对的状态下,即在如在图4中所示支撑表面10a面向内的状态下,支撑表面10a与外表面1a1a平行。因此,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能够被折叠,由此确保打印机1的尺寸减小。
如在图1中所示,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作为第二共共托盘的一个实例)也是具有用于支撑片材P2的支撑表面11a的板状部件。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被设置在壳体1a上的销1a9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1a枢转。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被构造成通过使用者的操作选择性地放置在图1所示片材排出位置和图4所示容纳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在片材排出位置处,支撑表面11a如在图1中所示基本与副扫描方向平行,使得排出的片材P2能够被支撑在支撑表面11a上。在容纳位置处,在如在图4中所示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与外表面1a1b相对的状态下,支撑表面11a与外表面1a1b平行。因此,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能够被折叠,由此确保打印机1的尺寸减小。
接着参考图5-图7,将解释该四个记录单元50。因为该四个记录单元50在构造上彼此完全相同,所以集中于一个记录单元50进行解释。记录单元50具有头51、三个输送辊对52-54、压板57、滑架55、一对凸缘56和移动机构60。头51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并且其上表面被滑架55支撑。头51具有用作喷射表面51a的下表面,多重喷射开口在该喷射表面51a中打开的。当执行记录操作时,从喷射表面51a喷射黑色墨。头51经由滑架55和移动机构60由壳体1a支撑。在喷射表面51a和压板57之间形成适合于记录的预定间隔。
如在图5和图7中所示,凸缘56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凸缘56之间带有预定间隔地相互隔开。凸缘56支撑压板57。此外,凸缘56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输送辊对52-54。压板57设置在压板57与头51的喷射表面51a相对的位置处。压板57具有平坦输送器表面57a。压板57被构造成从下方支撑片材P并且与喷射表面51a相配合以在压板57与喷射表面51a之间限定记录区域(中间输送路径7的一部分)。三个输送辊对52-54被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且被构造成在与辊对正交的方向上输送片材P。输送片材P的方向是片材输送方向D(副扫描方向)。输送辊对52设置在压板57的上游。输送辊对53、54设置在压板57的下游。每一个输送辊对53、54的辊中的上面一个辊是如在图5中所示具有多个正齿轮的正齿轮辊。在该布置中,在片材P上形成的图像不太可能被输送辊对53、54干扰。输送马达52M-54M(图12)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该三个输送辊对52-54旋转从而沿着片材输送方向D输送片材P。中间输送路径7由在每一个输送辊对52-54的辊之间的间隙和在头51的喷射表面51a和压板57之间的间隔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输送路径7平行于副扫描方向延伸。注意中间输送路径7可以部分地弯曲。即,相应的四个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可以至少部分地相互平行,即,中间输送路径7可以如此设置,使得至少相应的四个记录单元50的记录区域相互平行。
移动机构60包括一对引导件61、62、两个滑轮63、64、带65和滑架马达55M。如在图5和图7中所示,引导件61、62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并且设置成在副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其中头51的上部夹在引导件61、62之间。引导件61、62支撑滑架55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对端,使得滑架55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滑动。所述两个滑轮63、64以可旋转方式被引导件62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相对端支撑。滑轮63、64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就副扫描方向而言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带65是在所述两个滑轮63、64之上环绕的环带并且被构造成通过滑轮63的旋转而移动。带65的一部分附接到滑架55。滑架马达55M固定到引导件62的下表面。滑架马达55M具有在竖直方向上长的柱形形状。滑轮63附接到滑架马达55M的旋转轴。
在上述结构中,滑架马达55M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被驱动,使得滑轮63在向前和反向方向上旋转,由此头51与滑架55一起地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地移动。在头51的往复运动中,控制器100控制头51在期望的时刻从喷射表面51a喷射墨,使得图像记录在输送的片材P上。头51、滑架55和移动机构60构成被构造成在片材P上记录图像的记录部分的一个实例。滑轮64是被构造成通过带65的运动而旋转的从动滑轮。
该四个记录单元50具有基本相同的外形。如在以下描述地,在某些情形中,其它记录部分并不具有的构件或者形状与其它记录部分中的构件不同的构件附接到记录部分中的一些记录部分。然而,在本发明中,即便记录部分具有不同的外形,在记录部分中的共用部分和被共用部分包围并且不影响外形的部分仍然被称作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模块。具有不同的外形的每一个记录单元被视为由记录模块和附接于此的另一个构件构成的记录单元50。相应地,记录模块可以被视为具有相同的外形。在本发明中的记录模块优选地至少具有有助于图像记录的构件,诸如头51和用于滑架55的滑架马达55M。在该四个记录单元50在结构和外形上完全相同时,能够认为一个记录模块和一个记录单元50彼此等价。在一个记录模块和一个记录单元50彼此等价并且打印机具有仅利用记录模块执行图像记录的功能时,能够通过将在其它打印机中使用的多个记录模块应用于本打印机而实现本发明,由此减小记录模块的成本。
记录单元50在形状上完全相同,并且具有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的相应的部分(在适当时,每一个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作“相同形状部分”)。在本发明中,布置方向(第一方向)被定义为沿着连接任何相邻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相同形状部分的直线的方向。换言之,邻近于一个记录单元50的另一个记录单元50位于所述一个记录单元50在方向E上三维地平移到的位置处。在该四个记录单元50中存在三对相邻的两个记录单元50,并且能够为该三对中的每一对限定布置方向。在该三对中的每一对中,布置方向可以不同。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该三对中的每一对中,布置方向与以上示意的方向E完全相同,换言之,为了方便起见,该四个记录单元50的相同形状部分沿着直线相互对准。
如在图1中所示,该四个记录单元50中的每一个记录单元的布置方向与上游和下游倾斜路径6b、8b的延伸方向E完全相同。即,该四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随着在朝向上方远离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的方向上在每一个记录单元50和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之间的距离增加,相应的四个记录单元50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和上游输送路径6的连接点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偏移量增加。更具体地,一个记录单元50从该连接点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偏移量大于另一个记录单元50从该连接点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偏移量,所述另一个记录单元50定位成离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比所述一个记录单元50离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近。换言之,该四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随着在朝向下方远离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方向上在每一个记录单元50和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之间的距离增加,相应的四个记录单元50从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和下游输送路径8的连接点在与片材输送方向D平行的方向上的偏移量增加。根据该布置,通过使记录单元50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偏移,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的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总体尺寸的增加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存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或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范围内。因此,即使在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整体变大时,包括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或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的打印机1整体上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尺寸并不变大,并且打印机1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结果,能够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此外,如在图8中所示,该四个记录单元50就主扫描方向而言位于相同的位置处。换言之,方向E的在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的方向上的分量(称作“方向x”)与片材输送方向D相同。方向x是方向E在输送器表面上的正交投影的方向,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认为方向x与片材输送方向D一致。因为该四个记录单元50规则地布置,所以将参考图9-图11解释在方向E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布局。
如在图9中所示,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中的上面一个和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中的下方一个被设置成使得相应的压板57的输送器表面57a相互平行。换言之,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在相应的两个记录单元50中的中间输送路径7(由图9中的双点划线示意)相互平行。这里,每一个中间输送路径7是位于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且相同的一个平面上并且由用于支撑片材P的假想平面示意的路径。
图10是记录单元50的在经过每一个滑架马达55M的中心并且与输送器表面57a正交且与方向E平行的平面中的某个剖视图。更具体地,图10是在图5中的位置y=y1处的剖视图。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尺度)L3小于相应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尺度)L1之和,并且使得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在与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x上的尺寸(尺度)L4小于相应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在方向x上的尺寸(尺度)L2之和。此外,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尺寸L4大于尺寸L2。在这方面,虽然沿着主扫描方向存在数目无限的这种横截面并且对于各个横截面定义上述尺寸L1-L4,但是仅要求在这些横截面中存在上述关系成立的至少一个横截面。在每一个记录模块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上述横截面时,当如上所述地布置时,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总体尺寸变小。因为在本实施例中方向E与主扫描方向正交,所以是方向E在输送器表面上的投影方向的方向x与片材输送方向D一致。在本发明中该方向x是第三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上记录单元50从下记录单元50在方向x,即,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偏移预定量Δx,并且在竖直方向上邻近于下记录单元50设置。更具体地,上记录单元50的滑架马达55M设置在与图5所示假想区域F在竖直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处。该假想区域F位于没有设置下记录单元50的任何构成元件的空间中。假想区域F如在主扫描方向上观察地与下记录单元50的输送辊对54重叠,并且如在副扫描方向上观察地与下记录单元50的滑架马达55M重叠。通过使得在竖直方向视图中记录单元50的假想区域F和上记录单元50的滑架马达55M重叠,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地设置。相应地,如在图10中所示,在经过滑架马达55M的横截面中,满足尺寸L3比尺寸L1的两倍小、尺寸L4小于尺寸L2的两倍并且尺寸L4大于尺寸L2的条件。
每一个记录单元50具有最长部分(最大部分),该最长部分在其中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最长(最大)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最长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一个实例)由滑架马达55M、引导件62和滑轮63构成。如在图9中所示,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在竖直方向上在相应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输送器表面57a之间的尺寸(距离)L6小于在竖直方向上一个记录单元50的最长部分的尺寸(尺度)L5。相应地,即便每一个记录单元50均具有最长部分,也能够容易地减小打印机1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将更详细地解释这种布局和能够实现这种布局的记录模块的形状满足的条件。如在图10中所示,在三维坐标系统中,在方向x上延伸的轴线被定义为x轴线,在输送器表面57a中在与x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被定义为y轴线,记录单元50的左端被定义为x=0,并且记录单元50的右端被定义为x=L4。这里,方向x是方向E(是记录单元的布置方向)在下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上的投影方向,即,在位于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且相同的一个平面上的假想平面上的投影方向。在高于中间输送路径7定位的上部的厚度被定义为f(x,y)并且低于中间输送路径7定位的下部的厚度被定义为g(x,y)时,能够作为位置x和位置y的函数表达厚度f和厚度g。图10示出当y=y1时的横截面。在当记录单元50的上表面位于低于中间输送路径7的高度水平处时f<0成立,当记录单元50的下表面位于高于中间输送路径7的高度水平处时g<0成立,并且在记录单元50不存在的位置处f=g=0成立,能够在x、y的全部区域之上定义值f、g。在该情形中上记录单元50在方向x上偏移预定量Δx。相应地,在上记录单元50中,高于中间输送路径7定位的上部的厚度被表达为f(x-Δx,y1),而低于中间输送路径7定位的下部的厚度被表达为g(x-Δx,y1)。此外,在记录单元50的厚度最大的位置处,x=x1成立。在本实施例中该位置与第一部分对应。
图11示出当Δx=时在位置y=y1处的横截面。在该情形中,相邻记录单元50在位置x=x1处相互接触。因此,不能够超过在该位置处的最大尺寸(厚度)L5=f(x1,y1)+g(x1,y1)地使得记录单元50相互靠近。换言之,当Δx=0时,在相应的相邻两个记录单元50的输送器表面57a之间的距离L6被限制为L6≥L5。
这里,在上记录单元50在x轴线的方向(在适当时在下文中被称作“x轴线方向”)上在0<Δx<L4的范围中偏移时,在相应的相邻两个记录单元50的输送器表面57a之间的距离L6被限制为不小于f(x,y1)+g(x-Δx,y1)的最小值的值。在记录单元50具有在x的全部区域中存在满足f(x,y1)+g(x-Δx,y1)<L5的Δx的形状时,通过使上记录单元50在x轴线方向上,即,在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方向上偏移Δx,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能够设置成满足L6<L5。这种Δx并不是必要地存在于具有任何形状的记录模块中。然而,当记录模块具有f(x,y)或g(x,y)并非恒定的形状时,在大多数情形中存在这种Δx。此外,除了图10所示形状之外,考虑了很多存在这种Δx的记录模块的形状。
如在图11中所示,当上记录单元50在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的假想平面上设置在与下记录单元50相同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设置在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接触的位置处,即,上记录单元50的下端(滑架马达55M)与下记录单元50的上端接触的位置处时,作为尺寸(尺度)L7,在位置y=y1处的横截面中定义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整体尺寸。(在该位置处,y=y1成立,并且图11是在位置y=y1处的横截面中的视图。)。在该情形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尺寸L3(图10)小于尺寸L7。即,以下关系成立:L3=L6+(f(x,y1)的最大值)+(g(x,y1)的最大值)=L6+L1,并且L7=(f(x,y1)的最大值)+L5+(g(x,y1)的最大值)=L5+L1。因此,应该理解当L6<L5成立时L3<L7成立。换言之,如与记录单元50不偏移的情形相比较,通过在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的方向上偏移记录单元50而使得在输送器表面57a之间的距离接近不大于记录单元50的最大厚度部分的厚度的值与通过在与输送器表面57a平行的方向上偏移记录单元50而降低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整个厚度同义。在这方面,还为各个横截面定义了尺寸L7。在每一个记录单元50在这些横截面中具有满足以上关系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时,当如上所述地设置记录单元50时,使得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整体尺寸是小的。在任何横截面中定义了每一个尺寸L6、L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在方向E上彼此相邻的任何两个记录单元50被设置成使得尺寸L3小于尺寸L1的两倍,尺寸L4小于尺寸L2的两倍,并且尺寸L4大于尺寸L2。根据该布置,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设置成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因此,记录单元50能够设置成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由此确保在竖直方向上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整体的尺寸L3小于尺寸L7,由此如与在竖直方向上布置所述多个记录单元50的情形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减小打印机1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该四个记录单元50b就主扫描方向而言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相应地,如与记录单元50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情形相比较,能够减小相对于片材P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对于记录单元50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允许的裕度(位置裕度)。因此,打印机1的尺寸能够最小化。此外,因为该四个记录单元50b就主扫描方向而言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片材P输送到每一个记录单元50。
上游输送路径6包括上游倾斜路径6b,并且下游输送路径8包括下游倾斜路径8b。相应地,沿着连接相应的记录单元50的相同形状部分的直线(即,与方向E平行的直线)的方向是连接记录单元50的输送路径(上游输送路径6或下游输送路径8)的长度最短的方向。因此,如与上游输送路径6和下游输送路径8中的每一个由仅竖直和水平路径的组合构成的情形相比较,在上游输送路径6的一部分由上游倾斜路径6b构成时使得上游输送路径6的长度更短,并且在下游输送路径8的一部分由下游倾斜路径8b构成时使得下游输送路径8的长度更短。此外,在如此构成上游输送路径6和下游输送路径8时,在记录单元50之间,上游输送路径6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和下游输送路径8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具有共同的形状。相应地,能够容易地确保在上游输送路径6中的组成构件的共性、在下游输送路径8中的组成构件的共性以及当片材P进入和离开每一个记录单元50时对于片材输送的驱动控制的共性。
本打印机1具有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作为对于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并且连接到上游输送路径6的共用片材供应托盘。相应地,不必将片材P单独地设定到该四个记录单元50中,并且实现了具有减小的尺寸的多引擎高速打印机。此外,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能够比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支撑更大量的片材。通过在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中容纳可能弯曲的大量的普通纸(普通记录介质)提高了使用者的方便性。此外,打印机1具有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作为对于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并且连接到下游输送路径8的共用片材排出托盘。相应地,不必将已经单独地从该四个记录单元50排出的片材P1放在一起,并且实现了具有减小的尺寸的多引擎高速打印机。
例如,在以上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传统打印机中,可能可行的是:单独地为相应的打印单元提供片材供应单元和排出片材收集单元,并且形成与每一个打印单元对应的上游输送路径和下游输送路径,使得在每一条路径中记录片材不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然而,在该情形中,要求使用者将记录片材单独地设定到相应的片材供应单元中并且单独地从相应的排出片材收集单元取出已打印片材,从而对于使用者造成不便。作为对照,在该四个记录单元50在方向E上布置并且具有对于该四个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每一个作为第二共用托盘的一个实例)的本打印机1中,即使当片材P2被输送到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之间时,片材P2的弯曲角度也不变成90°或更大。因此,使得片材P2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或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之间的输送阻力是小的,由此能够抑制片材P2堵塞的发生,与除了限定上游输送路径6或下游输送路径8的引导件之外的构件滑动接触引起的片材P2的沾污和损坏,和片材P2在记录区域中的浮动导致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发生。
本打印机1具有对于该四个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连接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上游输送路径6,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输送到每一个记录单元50的片材P2的堵塞的发生。此外,本打印机1具有对于该四个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和连接每一个记录单元5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的下游输送路径8,由此能够抑制从每一个记录单元50输送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的片材P2的堵塞的发生。
接着参考图13,将解释第一变型实施例。如在图13中所示,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可以从所有的记录单元50向右设置,并且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可以从所有的记录单元50向左设置。即,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和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可以被设置成在竖直方向视图中不与任何记录单元50重叠。如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该布置确保在竖直方向上减小打印机的尺寸。在该第一变型实施例中,如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的相比较,上游弯曲路径5和下游弯曲路径9中的每一条的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一部分更长。此外,作为变型实例,打印机1可以如在图13中所示被构造成不具有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
接着参考图14,将解释第二变型实施例。如在图14中所示,另一个部件50a1可以被附接到最上记录单元50a,并且另一个部件50b1可以被附接到最下记录单元50b。在该情形中,记录单元50a的从其移除另一个部件50a1并且对于其它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一部分或者记录单元50b的从其移除另一个部件50b1并且对于其它记录单元50而言共用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记录模块对应。另一个部件50a1被附接到记录单元50a的上部。另一个部件50b1被附接到记录单元50b的下部。相应地,如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该四个记录单元50被布置在方向E上,使得确保了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相同的优点。此外,最上记录单元50a和最下记录单元50b可以相互间转换。在该情形中,能够类似于所示意的实施例地布置该四个记录单元50中的介于最上和最下记录单元50之间的两个记录单元,从而有助于减小打印机1的尺寸。
接着参考图15-图17,将解释第三变型实施例。如在图15中所示,任何相邻记录单元50可以设置成不仅在副扫描方向上,而且还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图15是在与输送器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看到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记录单元的平面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中的线S'-S'截取的某个剖视图。图17是在经过相应的两个记录单元50的滑架马达55M的中心并且与输送器表面57a正交且与方向E平行的平面中的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的剖视图。更具体地,图17是在图16中的位置y=y2处的剖视图。在该变型实施例中,如在图16中所示,是方向E在输送器表面上的投影方向的方向x不与片材输送方向D(副扫描方向)一致。然而,在沿着方向x获取x轴线、在输送器表面中沿着与x轴线正交的方向获取y轴线,并且考虑图17所示横截面(即,沿着图15中的线S'-S'并且在与输送器表面正交且与x轴线平行的平面中的横截面)时,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的相同的解释在该横截面中成立。即,在该变型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记录单元50也被布置成使得尺寸L3小于尺寸L1的两倍,尺寸L4小于尺寸L2的两倍,并且尺寸L4大于尺寸L2。相应地,该变型实施例确保类似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的优点。在该第三变型实施例中,方向x与片材输送方向D(副扫描方向)交叉。相应地,在该第三变型实施例中的尺寸L2、L4以相同的比率在方向x上大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的尺寸L2、L4。
接着参考图18,将解释第四变型实施例。如在图18中所示,本发明的打印机可以是被构造成不具有第一片材供应部分3和第一片材排出部分4的打印机301。在该情形中,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所有的片材P,并且已经在相应的记录单元50中经历记录的所有的片材P被排出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该变型实施例不仅确保类似于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的优点,而且还确保在竖直方向上减小壳体的尺寸。
虽然已经解释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意的细节而是可以在不偏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其它改变来体现。例如,可以设置多个上游倾斜路径6b,使得每一个上游倾斜路径6b连接上游第一路径6a和上游第二路径6c中的对应的一条上游第二路径。两个相邻记录单元50可以设置成在沿着输送器表面57a并且是除了副扫描方向之外的方向上偏移。只要相应的两个相邻记录单元50的中间输送路径7部分地相对于彼此平行,即,只要至少相应的两个相邻记录单元50的记录区域相互平行,中间输送路径7便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虽然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上游倾斜路径6b和下游倾斜路径8b以相同角度倾斜,但是上游倾斜路径6b和下游倾斜路径8b可以以相互不同的角度倾斜。
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的支撑表面10a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的支撑表面11a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只要在输送路径的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之间的部分处和在输送路径的在每一个记录单元5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之间的部分处如上所述输送的片材P2不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输送路径便可以在从大于90°到等于或者小于180°的范围内以任何方式在那些部分处倾斜。此外,输送路径可以在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每一个记录单元50之间的部分和在每一个记录单元5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之间的部分处倾斜,使得输送的片材P2被以90°或更大的角度弯曲。即,以上示意的角度θ1-θ4和θ6-θ9可以是90°或更小。
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可以被固定到壳体1a从而不能相对于壳体1a枢转。上游盖1a1和下游盖1a5可以被固定到壳体1a,使得上游盖1a1和下游盖1a5是不能打开的。可以在打印机1中设置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和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中的仅仅一个。对于片材供应机构27和片材供应机构3b而言不必具有用于分离片材P的多重进给防止机构。即,片材供应机构27和片材供应机构3b中的每一个可以仅由片材供应辊构成。片材供应机构27可以具有与片材供应机构3b相同的结构或者片材供应机构3b可以具有与片材供应机构27相同的结构。
已经从第二片材供应托盘10供应的片材P2可以在打印之后被排出到第一片材排出托盘4a。已经从第一片材供应托盘3a供应的片材P1可以在打印之后被排出到第二片材排出托盘11。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行式头的打印机。此外,除了打印机之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传真机、复印机等。而且,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诸如激光式和热式的记录设备,只要记录设备被构造成执行图像记录。记录介质不限于片材P,而可以是任何可记录介质。

Claims (9)

1.一种记录设备,包括多个记录模块,每一个记录模块具有输送路径和记录部分,通过所述输送路径输送记录介质,所述记录部分被构造成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其中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在外形上完全相同,
其中,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假想平面被定义为输送器表面并且与所述输送器表面平行且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被定义为输送方向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使得相应的所述多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器表面相互平行,并且使得相应的所述多个记录模块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对准,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输送器表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一方向包括所述输送方向的分量,所述部分具有相同的形状,
其中,在与所述输送器表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某个横截面中,在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与所述输送器表面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L1并且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尺寸是L2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3小于所述尺寸L1的两倍,并且所述两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L4小于所述尺寸L2的两倍且大于所述尺寸L2,并且
其中,在每一个记录模块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部分被定义为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L5的情况下,在相应的两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器表面之间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6小于所述尺寸L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连接路径,所述连接路径连接到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的用于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路径,
其中所述连接路径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倾斜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容纳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和所述连接路径,
其中所述壳体的对置部分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外表面,所述对置部分是所述壳体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与所述倾斜路径对置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共用托盘,所述第一共用托盘连接到所述连接路径,并且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支撑表面,
其中设置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使得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一个记录模块的从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连接路径的连接点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偏移量大于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另一个记录模块的从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连接路径的连接点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偏移量,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所述另一个记录模块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共用托盘比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所述一个记录模块离所述第一共用托盘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第四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处的相应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是用于支撑将被供应到所述连接路径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供应托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共用托盘是用于支撑从所述连接路径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托盘。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共用托盘,所述第二共用托盘连接到所述连接路径,并且所述第二共用托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支撑表面,
其中由所述连接路径中的任何连续的两个路径部分形成的角度、由所述连接路径和所述第二共用托盘的所述支撑表面形成的角度以及由所述连接路径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的所述输送路径形成的角度被制作成大于90°且不大于180°,使得在所述第二共用托盘和所述多个记录模块中的每一个记录模块之间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最大弯曲角度小于90°。
CN201410087708.5A 2013-03-29 2014-03-11 记录设备 Active CN104070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5172A JP6236832B2 (ja) 2013-03-29 2013-03-29 記録装置
JP2013-075172 2013-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0787A CN104070787A (zh) 2014-10-01
CN104070787B true CN104070787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42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7708.5A Active CN104070787B (zh) 2013-03-29 2014-03-11 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8766B2 (zh)
EP (1) EP2783870B1 (zh)
JP (1) JP6236832B2 (zh)
CN (1) CN104070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8987B2 (ja) * 2013-03-29 2018-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255998B2 (ja) 2013-12-27 2018-0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255995B2 (ja) 2013-12-27 2018-0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225703B2 (ja) 2013-12-27 2017-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225704B2 (ja) * 2013-12-27 2017-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492882B2 (ja) * 2015-03-31 2019-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0945763B2 (en) * 2018-05-31 2021-03-16 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 For Children Orthopedic spring hinge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JP7404978B2 (ja) 2020-03-31 2023-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0944B2 (ja) * 1987-09-22 1997-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636441B2 (ja) * 1989-11-09 1997-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3374057B2 (ja) * 1997-09-24 2003-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12240B1 (en) * 2000-09-15 2003-09-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Drying of an image on print media in a modular commercial printer
JP2003167412A (ja) * 2001-12-03 2003-06-1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05893A (ja) * 2002-04-16 2003-10-28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053016A (ja) * 2003-08-08 2005-03-03 Fuji Xerox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5165112A (ja) 2003-12-04 2005-06-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5704A (ja) * 2004-04-19 2005-11-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JP4533769B2 (ja) * 2005-02-15 2010-09-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44960B2 (ja) * 2005-05-25 2009-03-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6832B2 (ja) 2017-11-29
US9168766B2 (en) 2015-10-27
EP2783870A1 (en) 2014-10-01
JP2014198437A (ja) 2014-10-23
US20140292973A1 (en) 2014-10-02
CN104070787A (zh) 2014-10-01
EP2783870B1 (en)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0787B (zh) 记录设备
CN2883007Y (zh) 用于无边图像记录的压板及搭载该压板的图像记录装置
US919318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medium conveying mechanism
JP4277224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US1084144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43369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90009581A1 (en) Printer
EP2783869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9403386B2 (en) Service module position within printer
JP2021121482A (ja) 記録装置、発注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72621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CN10413622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577954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9994013B2 (en) Composite apparatus
JP20071446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94808B2 (ja) 印刷装置の搬送機構
JP702151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08246A (ja) プラテン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20200001628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4883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71674A (ja) 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20130635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5155181A (ja) 印刷装置
JP20100644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99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