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6159B -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6159B
CN104056159B CN201410341087.9A CN201410341087A CN104056159B CN 104056159 B CN104056159 B CN 104056159B CN 201410341087 A CN201410341087 A CN 201410341087A CN 104056159 B CN104056159 B CN 104056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flower
volatile oil
dripping pill
macrogol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1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6159A (zh
Inventor
沈祥春
陶玲
张彦燕
令狐克刚
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410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6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6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6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艳山姜挥发油、混合基质和助溶剂;艳山姜挥发油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2~8,混合基质是由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以1‑7:1‑6的质量比配制而成。本发明具有优越的治疗理气开窍,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具有显著的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同时不仅解决了解决了由于挥发油属于脂溶性成分,不易溶于水溶性基质中而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使制备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现象。

Description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气开窍,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已成为当今世界人口的第一大死亡病因。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向高热、高脂化发展,人群中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患者急剧增加,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且呈上升趋势。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2005年~2015年,心血管疾病、卒中和糖尿病将给中国造成约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饮食结构改变,造成胆固醇摄入量过多,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运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比例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与死亡率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持续时间长,多为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目前常用的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的药品主要是硝酸酯类药物、β阻滞剂、钙拮抗剂、调血脂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其具有如头痛、眩晕、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
艳山姜[Alpinia zerumber(Pers.)Burttet Smith],别名月桃、良姜、土砂仁、虎子花等,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亚科(Zingiberoideae)、山姜属(Alpinia Roxb.)植物,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为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艳山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的功效,是贵州少数民族治疗心腹冷痛,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习用药材。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艳山姜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具有广泛的抗炎、镇痛以及防治心血管系统疾患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据研究报道,艳山姜植物是比较好的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茎、种子和叶均含有挥发油,同时也是重要的香料植物、纤维植物及观赏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观赏价值。艳山姜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和二萜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其中β-水芹烯、α-蒎烯、β-蒎烯、1,8-桉叶油醇、莰烯含量较高。挥发油类具有抗心肌缺氧,降压,抗炎,镇痛,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溃疡的作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已证实艳山姜挥发油可明显提高LPS诱导损伤的HUVECs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外漏,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IL-2、IL-6、IL-8)的释放,及减少AngⅡ、ET-1、TXA2的释放,增加NO、PGI2的含量,结果显示EOFAZ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s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起到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将艳山姜挥发油制备成片剂或颗粒剂,在贮存过程中挥发油容易析出到片剂的表面,造成剂量的损失和片剂表面质量的下降,并且片剂起效慢,颗粒剂在冲调过程中可能导致挥发油挥发而损失;将艳山姜挥发油制备成硬胶囊,容易对胶囊壳造成软化和溶蚀;将艳山姜挥发油制备成软胶囊,但软胶囊的胶囊壳对药物的释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药物释放较慢。
滴丸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成的制剂。滴丸剂具有服用量少、崩解和溶出迅速等特点,对于提取量较小、脂溶性较强的中药是很好的剂型。由于载体对药物具有湿润、阻碍聚集、增溶和抑晶的作用,药物在基质中主要以分子、微晶或胶体状态存在,药物总表面积增大,不仅能增加一些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和吸收速率,而且也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将艳山姜挥发油制备成滴丸制剂可以解决其它片剂存在的问题。然而,如果采用常规组分和方法制备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不能使挥发油性质的药物良好的分散在熔融的滴丸基质中,而影响其吸收,影响了滴丸在滴制时的成形质量和药物疗效。而且滴丸基质配比不当也容易造成丸圆整度不好、有拖尾、孔隙、松散、滴丸均匀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优越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治疗理气开窍,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同时不仅解决了解决了由于挥发油属于脂溶性成分,不易溶于水溶性基质中而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使制备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由艳山姜挥发油、混合基质、适量助溶剂和适量辅料制备而成;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和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2~8,所述的混合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以1~7:1~6的质量比配制而成,辅料选自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鲸蜡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中,艳山姜挥发油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3~5,混合基质是由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以2-7:1-4的质量比配制而成。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中,所述的助溶剂是吐温类或司盘类助溶剂,助溶剂的质量为混合基质的0.01-12%。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将艳山姜果实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组成的混合基质,混合均匀,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加入吐温类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艳山姜挥发油,再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上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艳山姜果实150g,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艳山姜挥发油,将挥发油离心弃水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钠以吸尽水分,备用;取艳山姜挥发油质量的2.38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的聚乙二醇4000,混合均匀,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基质4%倍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再加入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取艳山姜挥发油质量的2.38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的聚乙二醇400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6%倍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再加入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艳山姜挥发油,将挥发油离心弃水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钠以吸尽水分,备用;艳山姜挥发油用装有能切割5万-1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为艳山姜挥发油备用。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取艳山姜挥发油的质量的1-5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3倍的聚乙二醇4000,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吐温或司盘类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将挥发油离心弃水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钠以吸尽水分,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按重量份取1份艳山姜挥发油、1-5份聚乙二醇6000、1-3份的聚乙二醇4000和0.5-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吐温或司盘类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前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中,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0.1-0.5倍量的硬脂醇和0.2-4.9倍量的鲸蜡醇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对混合基质的组成和配比作了改进,使艳山姜挥发油更稳定,使用更安全,易溶解、更易吸收、作用更快、更强,从而达到温中燥湿,行气止痛,理气开窍,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胸闷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绞痛和短暂性脑缺血见有上述症状者,含服效果更佳。本发明实验时采用现有的滴丸基质,不能使挥发油性质的药物良好的分散在熔融的滴丸基质中,而影响其吸收。众所周知,药物要在体内溶解后才能吸收,药物在滴丸中由于固体分散的原因,呈微细结晶,无定形微粒或分子状态存在,所以难溶性药物滴丸的作用快、疗效高。因此,药物在熔融的滴丸基质中的溶解度成为本发明制备成滴丸制剂、使其达到疗效的关键。本发明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成分,用常规的水溶性滴丸基质,虽然可以将挥发油完全溶解在熔融的滴丸基质中,但是一定程度影响了滴丸在滴制时的成形质量和药物疗效;通过实验选择,我们发现本发明使用的: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基质混合作为本发明滴丸的基质,可以增加药物熔融时的溶解量,两种溶解性各异的基质,具有相差较大的极性和介电常数,可相互调节成与药物相近的极性和介电常数。本发明在滴丸基质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从而增加药物的溶解量,提高药物的载药量,并使药物与胃肠道体液间接触角变小,增加了药物的润湿性,因而使药物加速溶解,吸收增多。同时,由于在滴丸基质中加入药物,滴丸基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同的滴丸基质配比,在冷凝液中收缩冷凝的程度不同,导致滴丸成型的质量,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优选出了最适宜制备艳山姜挥发油的基质的组成及其配比,使制备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现象。再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对艳山姜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作了进一步优选,不仅可以高效率地获取活性成分,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艳山姜挥发油的药性。
本发明药效研究实验:
实验分组及方法:
实验分成三个组:空白组(Control Dose,Contr.)、LPS模型组(Model Dose,LPS)、中剂量艳山姜挥发油滴丸药组(Medium Dose,M.D.)。空白组加无血清DMEM和生理盐水,LPS模型组加无血清DMEM和LPS(15μg/ml),M.D组加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和LPS(15μg/ml)。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保护1h后,再给予LPS复制HUVECs炎性损伤模型。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将形态完好的细胞接种到3孔板内,长满后上述方法分组给药。各组细胞用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加4%的多聚甲醛固定15min,弃去多聚甲醛,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待孔内干燥后,加苏木精染液染色15-20min,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HCL-乙醇(75%乙醇配制1%HCL)分化30秒,PBS浸洗3次,每次5分钟,95%乙醇润洗5秒,伊红染液染色(5-10)分钟,70%乙醇洗2次。镜检着色满意后观察细胞,拍照。
取生长良好的传代培养的HUVECs,制成细胞悬液,以每孔1×104个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培养至细胞基本融合,换成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24h,使细胞同步化,按上述方法分组给药。再加入MTT(5mg/ml)20μl,继续孵育4h,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低速震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0nm波长处测量各孔吸光值,结果以OD值表示。细胞存活率=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
将HUVECs按2.4.1项下方法分组给药处理后,收集24孔板培养液,吸出培养液,-20℃冰箱保存,备测。
(1)分析原理:LDH能够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在碱性环境下形成棕红色苯腙化合物,在440nm波长测定,通过比色求出酶的活力。
(2)分析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完成。取样:
混匀,室温放置3分钟,440nm蒸馏水调零1cm光径测各管吸光度,根据公式计算LDH活力。
计算公式:
NO的测定:
将内皮细胞按2.4.1项下方法分组给药处理后,用规格为1.5ml的无菌管收集96孔板培养液,吸出培养液,于-20℃冰箱冷冻保存,备测。
(1)分析原理:NO化学性质活泼,在体内很快代谢成NO2-和NO3-,而NO2-又进一步转化成NO3-,本法利用硝酸还原酶特异性将NO3-还原成NO2,通过显色深浅测定其浓度的高低。
(2)分析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完成。
显色剂的配制:试剂三:试剂四:试剂五=2.5:1:1
前处理:取96孔板内上清液(100μl)+试剂一(200μl)混匀。然后加入试剂二(100μl),漩涡混匀,静置10min。3500-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160μl进行以下操作。
取样:
混匀,室温静置10分钟,蒸馏水调零,550nm,1cm光径,测各管吸光值。
计算公式:
HUVECs的形态学观察
HUVECs传代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起初呈圆形或椭圆形,多呈小团存在。2h后细胞开始贴壁,之后很快生长成为多数单层小多角型集落,4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48-72h生长最快,逐渐生长成梭形,有些细胞呈鱼贯状相连,间有漩涡状排列。核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分裂相多见1-2个核仁,胞浆丰富,内含小颗粒。于2-3d后融合,4-6d胞体呈多角形,相互嵌合为单层呈铺路石状排列。
传代HUVECs约0.5h后部分即开始贴壁生长,1-2d即可长满,2-3d相互融合,生长旺盛,可见多核细胞。传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满,呈梭形或多角形,细胞排列稍稀疏,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可见多个双核细胞,表明细胞分裂旺盛。结果见图1。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对LPS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HE染色后,HUVECs胞核染成蓝紫色,胞质染成粉红色。空白组细胞呈明显的铺路石形状,细胞之间排列紧密,形态比较均一;LPS组细胞数量减少,间隙增大,周围模糊,形态异于正常;本发明作用后细胞形态明显较模型组规则,细胞间隙变小,接近于正常形态。结果见图2。
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表4及图3所示,与Contr.组比较,LPS对HUVECs的炎症损伤作用明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LPS组比较,Asp.组,H.D(4μg/L),M.D(1μg/L)和L.D(0.25μg/L)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可提高由LPS诱导损伤的HUVECs的存活率。
下表及图3所示,与Contr.组比较,LPS对HUVECs的炎症损伤作用明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LPS组比较,本发明(M.D)组(1μg/L)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可明显提高由LPS诱导损伤的HUVECs的存活率。
NO的测定
下表及图4所示:与Contr.组比较,LPS组NO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具有一定差异(P<0.05),提示LPS导致HUVECs损伤;与LPS组比较,M.D组NO释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艳山姜挥发油可使NO的释放增加,减少LPS诱导HUVECs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HUVECs倒置显微镜(10×10)观察图;
图2本发明对LPS诱导HUVECs损伤的观察图;
图3是MTT法分析本发明对LPS诱导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
图4本发明对LPS诱导HUVECs损伤NO释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取艳山姜果实150g,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艳山姜挥发油质量的2.38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的聚乙二醇4000,混合均匀,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基质4%倍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再加入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2:取艳山姜挥发油质量的2.38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的聚乙二醇400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6%倍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再加入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3: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艳山姜挥发油,备用;艳山姜挥发油用装有能切割5万-1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为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艳山姜挥发油的质量的1-5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3倍的聚乙二醇4000,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司盘类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4: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5: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0.3倍量,单硬脂酸甘油酯0.5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6: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氢化植物油0.3倍量,硬脂醇0.1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7: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氢化植物油0.3倍量,半合成脂肪酸酯0.1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8: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鲸蜡醇0.3倍量,半合成脂肪酸酯0.1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9: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3.3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鲸蜡醇0.3倍量,半合成脂肪酸酯0.1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10: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氢化植物油0.3倍量,半合成脂肪酸酯0.1倍量,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服用方法是口服或含服,每天3次,一次1-3粒。
实施例11:按重量份取1份艳山姜挥发油、1-5份聚乙二醇6000、1-3份的聚乙二醇4000和0.5-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吐温或司盘类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实施例12: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0.1-0.5倍量的硬脂醇和0.2-4.9倍量的鲸蜡醇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

Claims (6)

1.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艳山姜挥发油、混合基质和适量助溶剂制备而成;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3~5,混合基质是由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以2~7:1~4的质量比配制而成;所述的助溶剂是吐温类或司盘类助溶剂,助溶剂的质量为混合基质的0.01-12%;制备原料还包括辅料,艳山姜挥发油和辅料的质量比为1:0.1~5;且辅料选自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鲸蜡醇、半合成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艳山姜果实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组成的混合基质,混合均匀,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加入吐温类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艳山姜挥发油,再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艳山姜果实150g,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艳山姜挥发油,将挥发油离心弃水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钠以吸尽水分,备用;再取艳山姜挥发油质量的2.38倍的聚乙二醇6000和1.12倍的聚乙二醇4000,混合均匀,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基质4%倍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再加入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艳山姜挥发油的制备方法是,取艳山姜药材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艳山姜挥发油,将挥发油离心弃水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钠以吸尽水分,备用;艳山姜挥发油用装有能切割5万-1000分子量超滤膜的超滤装置过滤,将膜上液与膜下液分离,膜上液弃去,膜下液为艳山姜挥发油备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取1份艳山姜挥发油、1-5份聚乙二醇6000、1-3份的聚乙二醇4000和0.5-3份单硬脂酸甘油酯,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吐温或司盘类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艳山姜挥发油,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得成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艳山姜挥发油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艳山姜药材150g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机的萃取釜中萃取,收集提取物,得艳山姜挥发油备用;取上述提取物重量2.3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1.12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0.1-0.5倍量的硬脂醇和0.2-4.9倍量的鲸蜡醇在60-100℃水浴充分搅拌,至无气泡,完全熔融,然后置49-60℃水浴上保温,然后加入滴丸基质0.1%倍量的司盘40,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物,使完全溶解,搅拌混合均匀,滴入冷凝液中,制成滴丸,拭去滴丸表面的冷凝液,即可成品。
CN201410341087.9A 2014-07-17 2014-07-17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56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1087.9A CN104056159B (zh) 2014-07-17 2014-07-17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1087.9A CN104056159B (zh) 2014-07-17 2014-07-17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159A CN104056159A (zh) 2014-09-24
CN104056159B true CN104056159B (zh) 2018-05-01

Family

ID=5154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1087.9A Active CN104056159B (zh) 2014-07-17 2014-07-17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6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4972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月桃精油的应用
CN114272342A (zh) * 2021-12-10 2022-04-05 佛山市连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艳山姜精油在制备抗紫外光老化药物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优选砂仁油滴丸成型工艺;王谦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0331;第27卷(第3期);228-231 *
艳山姜果实挥发油对离体家兔胸主动脉条收缩性能的影响;陶玲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0930;第30卷(第23期);1966-19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159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377B (zh) 冬虫夏草冻干纳米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40166A (zh) 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88501A (zh) 原花青素b2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80033A (zh) 治疗皮肤损伤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7488162A (zh) 一类双环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056159B (zh) 艳山姜挥发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2970A (zh) 一种野菊花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08145064A1 (fr)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 extrait contenant du séquoyitol à partir d'une espèce du genre trifolium, de soja et de ginkgo biloba, et utilisation de celui-ci
CN100522193C (zh) 构树果色素的用途
CN103800690B (zh) 一种龙血树叶、石斛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应用
CN100473394C (zh) 一种复方黄芩制剂
CN100358507C (zh) 大规格六味地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5614C (zh) 一种退黄保肝的舒肝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7630B (zh) 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
CN105535484A (zh) 一种祛斑美容的丝瓜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630A (zh)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0367938C (zh) 四黄泻火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340A (zh) 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眼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156129A (zh) 一种紫丹活血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5344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62C (zh)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3073C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04C (zh) 一种滋补肝肾的天麻醒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50B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00363018C (zh) 金银花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6

Address after: 550025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uaxi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50004 Guizhou, Guiyang, Yunyan District, No. nine Beijing Road,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Shen Xiangchun

Applicant before: Tao L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