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4554B -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4554B
CN104044554B CN201410092320.4A CN201410092320A CN104044554B CN 104044554 B CN104044554 B CN 104044554B CN 201410092320 A CN201410092320 A CN 201410092320A CN 104044554 B CN104044554 B CN 104044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band
occupant
belt
point seat
c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23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4554A (zh
Inventor
长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4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4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4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45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44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2Semi-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e.g. systems applied or removed automatically but not both ; Manual restraint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0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 B60R22/201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with the belt anchor connected to a slider movable in a vehicle-mounted tr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2Semi-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e.g. systems applied or removed automatically but not both ; Manual restraint systems
    • B60R22/023Three-point seat belt systems comprising two side lower and one side upper 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026Three-point seat belt systems comprising two side lower and one side upper anchoring devices at least two ends of the belt being retractable after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2Semi-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e.g. systems applied or removed automatically but not both ; Manual restraint systems
    • B60R2022/027Four-point seat belt systems, e.g. with the two upper points connected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在适合乘员的各种体型的位置,无安全带松弛地约束乘员的身体、特别是胯骨。本发明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由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胯骨部的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及压制乘员两肩的右肩带(61R)、左肩带(61L)构成,该装置(1)具备:进行右腰带、左腰带、右肩带、左肩带卷取的驱动装置、检测经由带扣(53)将右腰带、左腰带、右肩带、左肩带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部(54)、检测右腰带及左腰带和乘员分开的检测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在接合检测部检测到接合且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到右腰带及左腰带和乘员分开的情况下,对右腰带和左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Description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而安装有座椅安全带。该座椅安全带中,除了三点式座椅安全带以外,还具有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该四点式座椅安全带具有压制乘员的左右两肩的肩带。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即,为了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提高约束性能,在卷取压制腰部的腰带和压制肩部的肩带时,比肩带的卷取力大地设定腰带的卷取力。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即,为了优化腰带的安装位置和肩带的安装位置,检测腰带的抽出长度和肩带的抽出长度,基于检测的抽出长度,以左右腰带的抽出长度之差和左右肩带的抽出长度之差分别减少的方式进行调整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330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8679号公报
但是,即使使用上述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也不一定可恰当约束乘员。
例如,在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的情况下,有时在腹部上侧佩戴安全带。在这种安装状态下,万一腹部更上方的胸部被较强地约束,就有可能变成不能约束胸部更下侧的部分的状态。另外,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情况下,与三点式座椅安全带不同,为了在乘员前方实施,在安装时,安全带松弛,且不会位于乘员腰部。因此,需要乘员用手将腰带保持在乘员腰部。
另外,因为在腹部上侧佩戴安全带,即使是腹部不突出的体型,也期望压制腰部的腰带以不用乘员的手而压制胯骨部的方式自动地进行约束。
这样,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要求适合乘员的各种体型,且不用乘员的手就能约束身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的一例在于,提供一种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在适合乘员的各种体型的位置,无安全带松弛地约束乘员的身体、特别是胯骨。
为了解决这种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由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胯骨部的腰带及压制乘员两肩的两条肩带构成,该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具备:进行腰带卷取的驱动装置、检测经由带扣将腰带和肩带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腰带和乘员分开的检测装置,其中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且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到腰带分开的情况下,对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优选的是,检测装置为根据角度检测腰带分开的弯矩检测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腰带。
优选的是,驱动装置也可以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将腰带及肩带的至少任一个设为无控制状态,然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腰带。
优选的是,驱动装置也可以具有卷取安全带的带轮和电动机。
优选的是,也可以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在放松腰带及肩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电动机的对安全带赋予的驱动力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腰带。
优选的是,也可以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前,驱动装置以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动作,驱动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腰带及肩带中的至少任一个。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具备:检测将腰带和肩带经由带扣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腰带和乘员分开的检测装置,其中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且由检测装置检测到腰带分开的情况下,卷取驱动腰带,由此,可以在将腰带从乘员分开的状态下,卷取腰带,并能够约束乘员的胯骨部。
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对于腹部向前突出的体型等各种体型的乘员,也可以在不用乘员的手的情况下通过腰带约束乘员的胯骨部。
能够促进恰当地安装四点式座椅安全带并提高四点式座椅安全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乘员乘坐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正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流程图;
图6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7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8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流程图;
图11是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流程图;
图14是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5是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6是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符号说明
1、1’、1”、101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2、102 座垫
3、103 座椅靠背
4、104 头枕
21L、121L 左卷收器
21R、121R 右卷收器
22L 左带轮
22R 右带轮
23L 左旋转齿轮
23R 右旋转齿轮
24L 左电动机齿轮
24R 右电动机齿轮
25L 左电动机
25R 右电动机
26L 左传感器
26R 右传感器
31L 左上卷收器
31R 右上卷收器
32L 左上带轮
32R 右上带轮
33L 左上旋转齿轮
33R 右上旋转齿轮
34L 左上电动机齿轮
34R 右上电动机齿轮
35L 左上电动机
35R 右上电动机
36L 左上传感器
36R 右上传感器
40 控制部
41 存储器
42 计算部
43 通信部
51L 左腰带
51R 右腰带
52、152L、152R 舌板
53 带扣
54 接合检测部
55L 左腰带回动部
55R 右腰带回动部
61L、151L 左肩带
61R、151R 右肩带
70 导向部件驱动部
71R 右导向部件
72R 下端部
73R 上端部
80 腰带移动部
81R 右腰带移动轨道
100 电源
103A 压力分布检测部
103PL 左桨状物
103PR 右桨状物
104A 肩宽用执行器
131L 左前卷收器
131R 右前卷收器
151C、151CS 腰带
152L 左舌板
152R 右舌板
153L 左前带扣
153R 右前带扣
161L 左前带
161R 右前带
170 防护衣
170C 部位
171 铰接部
A、B 乘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8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3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首先,基于图1~3对本发明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本发明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座椅包括:由相对于车体水平放置的四角形状的垫子构成的乘员就座的座垫2、相对于该座垫2大致垂直地设置且以由乘员可调节其角度的方式设置成长方形状的位于乘员背面的座椅靠背3、处于该座椅靠背3的上部且由四角形状的垫子构成的位于乘员头部的头枕4。
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座椅的作为座部的座垫2的右侧面部设有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在右卷收器21R上可卷取、保持地安装有右腰带51R。右腰带51R利用右引线(右ワイヤ)55R(图1中未图示)和右导向件56R(图1中未图示)固定。在右引线55R(图1中未图示)上安装有弯矩检测装置即右弯矩传感器55RS(图1中未图示),而可以测量右引线55R(图1中未图示)的角度。另外,右卷收器21R也可以设于比座垫2的右侧面更靠座垫2的中心侧。
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座椅的作为座部的座垫2的左侧面部设有作为驱动装置的左卷收器21L,在左卷收器21L上可卷取、保持地安装有左腰带51L。左腰带51L利用左引线55L和左导向件56L固定。右弯矩传感器55RS与后述的控制部40电连接。在左引线55L上安装有作为弯矩检测装置的左弯矩传感器55LS,而可以测量左引线55L的角度。左弯矩传感器55LS与后述的控制部40电连接。另外,左卷收器21L也可以设于比座垫2的左侧面更靠座垫2的中心侧。另外,弯矩检测装置也作为根据角度检测乘员和腰带分开的检测装置发挥作用。
从右卷收器21R拉出的右腰带51R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右侧的胯骨部且可拉出地设置。右腰带51R的在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舌板52。从左卷收器21L拉出的左腰带51L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左侧的胯骨部且可拉出地设置。在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带扣53。
带扣53具备作为检测将带扣53和舌板52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装置的接合检测部54。接合检测部54与后述的控制部40电连接。
在座椅靠背3的前面上部设有左右排列且作为驱动装置的右上卷收器31R和左上卷收器31L。右上卷收器31R设于与乘员就座时的乘员的肩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从右上卷收器31R拉出的右肩带61R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右肩且可拉出地设置。右肩带6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与右腰带51R连接。
左上卷收器31L设于与乘员就座时的乘员的肩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从左上卷收器31L拉出的左肩带61L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左肩且可拉出地设置。左肩带6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与左腰带51L连接。
另外,也可以设为将右肩带6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与舌板52连接,且将左肩带6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与带扣53连接的结构。另外,右上卷收器31R也可以设于车顶或支柱上。左上卷收器31L也可以设于车顶或支柱上。
控制部40控制:进行右腰带51R的卷取的驱动装置即右卷收器21R、进行左腰带51L的卷取的驱动装置即左卷收器21L、进行右肩带61R的卷取的驱动装置即右上卷收器31R、进行左肩带61L的卷取的驱动装置即左上卷收器31L。
控制部40被设置于例如座垫2的下部或座部等。
图2是乘员A乘坐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乘员A以就座于座垫2上且背面与座椅靠背3接触的状态就座。乘员A的头与头枕4接触。图2中,右肩带61R从乘员A右肩的肩部垂下。左肩带61L从乘员A左肩的肩部垂下。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利用舌板52和带扣53接合,并跨过胯骨部周围。这是恰当的座椅安全带的安装状态。
接着,基于图3对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整体正面图。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座椅由从上方处于乘员头部的头枕4、位于乘员背面的座椅靠背3、乘员就座的座垫2构成。
在座垫2的右侧面部设有右卷收器21R。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由卷取右腰带51R的右带轮22R和右电动机25R构成。右腰带51R利用右引线55R和右导向件56R固定。在右引线55R上安装有右弯矩传感器55RS,可以测定右引线55R的角度。
在座垫2的左侧面部设有左卷收器21L。作为驱动装置的左卷收器21L由卷取左腰带51L的左带轮22L和左电动机25L构成。左腰带51L利用左引线55L和左导向件56L固定。在左引线55L上安装有左弯矩传感器55LS,可以测定左引线55L的角度。
右卷收器21R具有:卷取右腰带51R的右带轮22R、设于右带轮22R端部的右旋转齿轮23R、与右旋转齿轮23R嵌合的右电动机齿轮24R、使右电动机齿轮24R旋转的右电动机25R、检测右腰带5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传感器26R。
具体而言,座垫2的右侧面部的右卷收器21R以设于右带轮22R端部的右旋转齿轮23R与右电动机25R的右电动机齿轮24R嵌合的方式构成,而进行右腰带51R的卷取及拉出。
另外,设置检测右腰带5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传感器26R。由此,基于右传感器26R的信息,使右电动机25R动作,可旋转右带轮22R。因此,可控制右腰带51R的张力或拉出长度。
由此,右卷收器21R作为驱动装置进行动作,该驱动装置变成放松引入右腰带51R的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或可增长长度的状态。右卷收器21R也进行右腰带51R的卷取、保持。另外,无控制状态时,成为不进行右腰带51R的卷取、保持的状态。
左卷收器21L具有:卷取左腰带51L的左带轮22L、设于左带轮22L端部的左旋转齿轮23L、与左旋转齿轮23L嵌合的左电动机齿轮24L、使左电动机齿轮24L旋转的左电动机25L、检测左腰带5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传感器26L。
具体而言,座垫2的左侧面部的左卷收器21L以设于左带轮22L端部的左旋转齿轮23L与左电动机25L的左电动机齿轮24L嵌合的方式构成,而进行左腰带51L的卷取或拉出。
另外,设置检测左腰带5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传感器26L。
由此,基于左传感器26L的信息,使左电动机25L动作,可使左带轮22L旋转。因此,可控制左腰带51L的张力或拉出长度。
由此,左卷收器21L作为驱动装置进行动作,该驱动装置变成在引入左腰带51L的方向上放松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或可增长长度的状态。左卷收器21L也进行左腰带51L的卷取、保持。另外,无控制状态时成为不进行左腰带51L的卷取、保持的状态。
在座椅靠背3的前面上部侧左右排列地设有右上卷收器31R和左上卷收器31L。右上卷收器31R包括:卷取右肩带61R的右上带轮32R、设于右上带轮32R端部的右上旋转齿轮33R、与右上旋转齿轮33R嵌合的右上电动机齿轮34R、使右上电动机齿轮34R旋转的右上电动机35R、检测右肩带6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上传感器36R。具体而言,座椅靠背3的前面上部右侧的右上卷收器31R以设于右上带轮32R端部的右上旋转齿轮33R与右上电动机35R的右上电动机齿轮34R嵌合的方式构成,进行右肩带61R的卷取或拉出。另外,设置检测右肩带6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上传感器36R。由此,基于右上传感器36R的信息,使右上电动机35R动作而旋转右上带轮32R,由此,能够控制右肩带61R的张力或长度。由此,右上卷收器31R作为变成放松右肩带61R的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或可增长长度的状态的驱动装置进行动作。右上卷收器31R也进行右肩带61R的卷取、保持。另外,无控制状态时成为不进行右肩带61R的卷取、保持的状态。
左上卷收器31L包括:卷取左肩带61L的左上带轮32L、设于左上带轮32L端部的左上旋转齿轮33L、与左上旋转齿轮33L嵌合的左上电动机齿轮34L、使左上电动机齿轮34L旋转的左上电动机35L、检测左肩带6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上传感器36L。具体而言,座椅靠背3的前面上部左侧的左上卷收器31L以设于左上带轮32L端部的左上旋转齿轮33L与左上电动机35L的左上电动机齿轮34L嵌合的方式构成,而进行左肩带61L的卷取或拉出。另外,设置检测左肩带6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上传感器36L。由此,左上卷收器31L作为变成放松左肩带61L的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或可增长长度的状态的驱动装置进行动作。左上卷收器31L也进行左肩带61L的卷取、保持。另外,无控制状态时成为不进行左肩带61L的卷取、保持的状态。
在右腰带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舌板52,在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带扣53。带扣53具备检测将带扣53和舌板52接合的接合检测部54。控制部40根据来自接合检测部54的信号,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及作为驱动装置的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中的至少任一个,且将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及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中的至少任一个设为放松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或可增长长度的状态,并暂时性地放松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
控制部40设置于座垫2的下部或座部。控制部40将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的右电动机25R及右传感器26R、作为驱动装置的左卷收器21L的左电动机25L及左传感器26L、作为驱动装置的右上卷收器31R的右上电动机35R及右上传感器36R、作为驱动装置的左上卷收器31L的左上电动机35L及左上传感器36L、接合检测部54、右弯矩传感器55RS、左弯矩传感器55LS分别电连接,而进行信号的接收发送。另外,电连接不限于有线、无线。
图3中,从右卷收器21R到控制部40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将右电动机25R及右传感器26R和控制部40电连接,从左卷收器21L到控制部40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将左电动机25L及左传感器26L和控制部40电连接。另外,从右上卷收器31R到控制部40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将右上电动机35R及右上传感器36R和控制部40电连接,从左上卷收器31L到控制部40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将左上电动机35L及左上传感器36L和控制部40电连接。
接着,参照图4~8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方框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流程图。图6~图8是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在图6~8中,对于与图1~3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3中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首先,基于图4对以控制部40为中心且与控制部40连接的各结构进行说明。控制部40包括存储器41、计算部42、通信部43。控制部40从车辆的电池等电源100接收电力供给进行工作。另外,控制部40与车辆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01电连接,得到车辆其它被控制部的信息,而进行响应于该信息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控制,另外,对于车辆的其它被控制部,也可以将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信息发送到ECU101。例如,根据碰撞检测信号,进行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控制。
存储器41存储用于根据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右肩带61R、左肩带61L的长度或张力推测体型的信息、乘员B的体型信息等信息。计算部42基于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右肩带61R、左肩带61L的长度或张力的信息进行计算。通信部43与右电动机25R、左电动机25L及右传感器26R、左传感器26L、右上电动机35R、左上电动机35L及右上传感器36R、左上传感器36L、接合检测部54、右弯矩传感器55RS、左弯矩传感器55LS、ECU101进行通信。
首先,对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利用通电传感器或压迫开关(圧迫スイッチ)识别出将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舌板和带扣结合、座椅安全带处于固定状态的情况。此时,例如使用执行器(活塞等),向车辆的前方方向移动腰带,消除腰带与乘员的接触。与该乘员的接触通过在引线中设置的弯矩传感器来测量拉伸和弯矩,并根据该检测值进行检测。此时,为了不妨碍作业,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进行逆旋转。为了不与乘员接触,而向下方移动。此时,在下降状态下,也利用弯矩传感器检测乘员与腰带未接触的情况。在此,在检测到腰带与乘员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器(活塞等)的动作,避免与乘员的接触。腰带移动到胯骨位置的确认通过利用弯矩传感器检测腰带与乘员大腿接触的情况而进行。在检测到腰带与乘员大腿接触的情况下,执行器(活塞等)使腰带移动到胯骨。利用执行器(活塞等)的拉力传感器等对胯骨与腰带接触的情况进行确认。在确认到腰带与胯骨接触的情况下,使用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消除松弛以使安全带不放松(例如使用执行器(活塞等))。座椅安全带适当的拉伸力利用座椅安全带的卷取装置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与碰撞传感器联动,使得可判别当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和碰撞时的拉出。在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不阻碍抽出。另外,在乘员在一定时间以上保持同一姿势的情况下,重新进行消除座椅安全带放松的控制。由此,可安装于适合各个体型的安全带安装位置,且在安装座椅安全带后,不需要乘员进行的安全带的调整。另外,安全带上消除必要以上的放松,而提高碰撞时的约束性能。
接着,基于图5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流程图对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就座于座垫2,从座椅右侧将右腰带51R从右卷收器21R拉出。乘员B从座椅左侧将左腰带51L从左卷收器21L拉出。乘员B将设于右腰带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舌板52和设于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带扣53接合。接合检测部54检测舌板52和带扣53的接合,并对控制部40输出信号(步骤ST10)。另外,在接合检测部54进行检测前,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成为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在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将舌板52和带扣53接合时,如图6中所示,在舌板52和带扣53被接合的状态下的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经过乘员B的腹部上侧。在该状态下,不约束乘员B的胯骨部。
通信部43从处于右腰带51R的右电动机25R的右传感器26R、处于左腰带51L的左电动机25L的左传感器26L、处于右肩带61R的右上电动机35R的右上传感器36R、处于左肩带61L的左上电动机35L的左上传感器36L接收各拉出长度或作用于各安全带的张力信息(步骤ST11)。
控制部40的计算部42基于拉出长度或张力信息进行计算(步骤ST12)。接着,控制部40经由通信部43对通过驱动控制右腰带5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电动机25R、通过驱动控制左腰带5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电动机25L、通过驱动控制右肩带6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上电动机35R、通过驱动控制左肩带6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上电动机35L中的至少任一个发送信号,以控制其长度或张力(步骤ST13)。
例如,如图7中所示,以对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放松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方式,对右电动机25R及左电动机25L输出控制信号。另外,通过以对右肩带61R及左肩带61L放松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或增长长度的方式对右上电动机35R及左上电动机35L输出控制信号,变成无控制状态。由此,使座椅安全带(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和右肩带61R及左肩带61L)的长度处于可容易地增长的状态或进行增长。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座椅安全带位于乘员B的腹部前方。另外,通过座椅安全带变长、放松,由于带扣53的自重,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向下方落下。
接着,根据来自右弯矩传感器55RS和左弯矩传感器55LS的信号,计算部42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步骤ST14)。控制部40判断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步骤ST15)。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为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T14,再次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认为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到达适于约束乘员B的腰部的位置,并且输出用于卷取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的卷取控制信号(步骤ST16)。
控制部40对右电动机25R、左电动机25L及右上电动机35R、左上电动机35L中的至少任一个输出控制信号。由此,以卷取右腰带51R、左腰带51L或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且如图8中所示那样使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压制乘员B的腹部下方即胯骨部的方式约束。
[第二实施方式]
图9~11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基于图9~11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方框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流程图。图11是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另外,关于基本结构,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3并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相同的符号。
在图9中,对与图4相同的结构使用图4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在图11中,对与图6~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6~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具备以使右腰带51R离开座椅的状态进行保持的右导向部件71R,其下端部72R安装于右腰带51R的端部即右卷收器21R。另外,右导向部件71R的上端部73R在右腰带51R的接近舌板52侧的端部的部分引导右腰带51R以向乘员B前方拉出,因此,支承右腰带51R。右导向部件71R成为可伸缩的结构,且根据舌板52和带扣53的接合进行动作。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只形成有右导向部件71R,但导向部件也可以设于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左右两侧。
首先,对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利用通电传感器或压迫开关识别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舌板和带扣被结合以使座椅安全带处于固定状态的情况。根据通电传感器或压迫开关的接通信号,进行使腰带强制性地向下方向移动的控制。例如,利用导向部件,强制性地使腰带向下方向移动。此时,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进行逆旋转而抽出座椅安全带,以不妨碍强制性的移动作业。腰带移动到乘员胯骨的位置的确认通过利用弯矩传感器检测腰带和乘员大腿的接触而进行。在确认腰带移动到处于大腿正上方的胯骨位置的情况下,使用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消除松弛,以使安全带不放松(例如使用执行器(活塞等))。座椅安全带的适当的拉伸力利用座椅安全带的卷取装置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与碰撞传感器联动,使得可判别当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和碰撞时的拉出。当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不阻碍抽出。另外,在乘员在一定时间以上保持同一姿势的情况下,重新进行消除座椅安全带放松的控制。
接着,基于图10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就座于座垫2,从座椅右侧将右腰带51R从右卷收器21R拉出。乘员B从座椅左侧将左腰带51L从左卷收器21L拉出。乘员B将设于右腰带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舌板52和设于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带扣53接合。接合检测部54检测舌板52和带扣53的接合,并对控制部40输出信号(步骤ST10)。另外,在接合检测部54进行检测前,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成为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在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将舌板52和带扣53接合时,如图6中所示,在舌板52和带扣53被接合的状态下的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经过乘员B的腹部上侧。在该状态下,不约束乘员B的身体。
通信部43从处于右腰带51R的右电动机25R的右传感器26R、处于左腰带51L的左电动机25L的左传感器26L、处于右肩带61R的右上电动机35R的右上传感器36R、处于左肩带61L的左上电动机35L的左上传感器36L接收各拉出长度或作用于各安全带的张力信息(步骤ST11)。
控制部40的计算部42基于拉出长度或张力信息进行计算(步骤ST12)。控制部40基于计算部42的信息对导向部件驱动部70发送控制信号(步骤ST20)。
例如,如图11中所示,在将设于右腰带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舌板52和设于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带扣53接合的状态下,右导向部件71R可以延长并使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位于乘员B的腹部前方或下方。
接着,根据来自右弯矩传感器55RS和左弯矩传感器55LS的信号,计算部42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步骤ST21)。控制部40判断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步骤ST22)。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T21,并再次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认为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到达适于约束乘员B的腰部的位置,并输出用于卷取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的卷取控制信号(步骤ST23)。
控制部40对右电动机25R、左电动机25L及右上电动机35R、左上电动机35L中的至少任一个输出控制信号。由此,以卷取右腰带51R、左腰带51L或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且如图8所示那样使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压制乘员B的腹部下方即胯骨部的方式约束。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16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基于图12~16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方框结构图。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流程图。图14~16是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状态的图。另外,关于基本结构,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3并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相同的符号。
在图12中,对与图4相同的结构使用图4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在图14~16中,对与图6~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6~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在座垫2侧面部的右侧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使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与右腰带51R一起移动的右腰带移动轨道81R。另外,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在座垫2侧面部的左侧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使作为驱动装置的左卷收器21L与左腰带51L一起移动的左腰带移动轨道。右腰带移动轨道81R和左腰带移动轨道也可以同步驱动,也可以不同步地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腰带移动轨道81R和左腰带移动轨道也使右腰带回动部55R及左腰带回动部55L与右卷收器21R及左卷收器21L一起同步地前后移动。
首先,对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利用通电传感器或压迫开关识别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舌板和带扣被结合以使座椅安全带处于固定状态的情况。根据通电传感器或压迫开关的接通信号,进行放松腰带的控制。例如,利用腰带移动部使腰带沿着腰带移动轨道向前方移动,由此,放松腰带。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检测座椅安全带的拉伸力的传感器。该传感器监视舌板和带扣或腰带由于自重而落下的情况。通过座椅安全带的拉伸力急剧地放松而检测出腰带到达乘员大腿。接着,使用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消除松弛,以使安全带不放松(例如使用执行器(活塞等))。座椅安全带的适当的拉伸力利用座椅安全带的卷取装置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与碰撞传感器联动,使得可判别当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和碰撞时的拉出。当由于乘员在车厢内的活动而抽出座椅安全带时,不阻碍抽出。另外,在乘员在一定时间以上保持同一姿势的情况下,重新进行消除座椅安全带放松的控制。
接着,基于图13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就座于座垫2,从座椅右侧将右腰带51R从右卷收器21R拉出。乘员B从座椅左侧将左腰带51L从左卷收器21L拉出。乘员B将设于右腰带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舌板52和设于左腰带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带扣53接合。接合检测部54检测舌板52和带扣53的接合,并对控制部40输出信号(步骤ST10)。另外,在接合检测部54进行检测前,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成为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在腹部向前突出的乘员B将舌板52和带扣53接合时,如图6中所示,在舌板52和带扣53被接合的状态下的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经过乘员B的腹部上侧。在该状态下,不约束乘员B的身体。
通信部43从处于右腰带51R的右电动机25R的右传感器26R、处于左腰带51L的左电动机25L的左传感器26L、处于右肩带61R的右上电动机35R的右上传感器36R、处于左肩带61L的左上电动机35L的左上传感器36L接收各自的拉出长度或作用于各自的安全带的张力信息(步骤ST11)。
控制部40的计算部42基于拉出长度或张力信息进行计算(步骤ST12)。接着,控制部40经由通信部43对:通过驱动控制右腰带5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电动机25R、通过驱动控制左腰带5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电动机25L、通过驱动控制右肩带61R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右上电动机35R、通过驱动控制左肩带61L的拉出长度或张力的左上电动机35L中的至少任一个发送信号,控制其长度或张力(步骤ST13)。由此,变成可增长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右肩带61R、左肩带61L的长度的状态。
接着,控制部40对使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及左卷收器21L沿着设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右腰带移动轨道81R及左腰带移动轨道移动的腰带移动部80发送控制信号。由此,通过移动右卷收器21R及左卷收器21L,可以使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沿着右腰带移动轨道81R及左腰带移动轨道移动(步骤ST30)。如图15中所示,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接合的部分位于乘员B的腹部前方。这样,通过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位于乘员B的腹部前方,由于带扣53的自重,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向下方落下。
接着,根据来自右弯矩传感器55RS和左弯矩传感器55LS的信号,计算部42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步骤ST31)。控制部40判断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步骤ST32)。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T31,并再次计算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右引线55R的角度及左引线55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认为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到达适于约束乘员B的腰部的位置,并输出用于卷取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的卷取控制信号(步骤ST33)。
控制部40通过控制右电动机25R、左电动机25L及右上电动机35R、左上电动机35L中的至少任一个来卷取右腰带51R、左腰带51L或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且如图6中所示那样使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压制乘员B的腹部下方即胯骨部的方式约束。
如以上,控制部40根据来自接合检测部54的信号,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及作为驱动装置的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中的至少任一个,并放松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及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引入方向上的引入力。另外,在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卷取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并减少放松。
或者,控制部40根据来自接合检测部54的信号,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及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中的至少任一个,增长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及右肩带61R、左肩带61L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长度,并暂时性地放松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另外,在右腰带51R及左腰带51L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作为驱动装置的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卷取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并减少放松。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18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基于图17、18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
图17、1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01的座椅包括:由相对于车体水平放置的四角形状的垫子构成的乘员就座的座垫102、相对于该座垫102大致垂直设置且以由乘员可调节其角度的方式设置成长方形状的位于乘员背面的座椅靠背103、位于该座椅靠背103的上部且由四角形状的垫子构成的处于乘员头部的头枕104。
另外,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01的座椅的作为座部的座垫102的右侧面部经由右卷收器121R回动自如地安装有右肩带151R。在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01的座椅的作为座部的座垫102的左侧面部经由左卷收器121L回动自如地安装有左肩带151L。右卷收器121R也可以设于比座垫102的右侧面更靠座垫102的中心侧。左卷收器121L也可以设于比座垫102的左侧面更靠座垫102的中心侧。从右卷收器121R拉出的右肩带151R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胯骨部且可拉出地设置。从左卷收器121L拉出的左肩带151L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胯骨部且可拉出地设置。
在右肩带1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舌板152R。在左肩带1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舌板152L。在舌板152R和舌板152L之间设置腰带151C。舌板152R和舌板152L分别与右前带扣153R、左前带扣153L接合,右前带扣153R、左前带扣153L设置在右前卷收器131R、左前卷收器131L所连接的右前安全带161R,左前安全带16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
在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上安装围板那样形状的防护衣170。防护衣170设于右肩带151R及左肩带151L的长边部分。防护衣170优选由柔软的材料构成。如图17中所示,右肩带151R及左肩带151L以柔软材料的防护衣170独立的方式构成。另外,以不压迫胸部的方式设有弹簧机构。
在防护衣170的肩侧的端部,成为与乘员的肩宽一致的结构。另外,腰带151C成为与乘员的腰宽一致的结构。
图17中,表示防护衣170独立的状态,图18表示乘员就座于座椅而安装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01时的状态。在安装时,如图18中所示,以向前侧放倒的方式落下独立的防护衣170,并使防护衣170与乘员胸部紧靠。
[第五实施方式]
图19~21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基于图19~21,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9中,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7、1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1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0、2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具备将防护衣170设为独立的状态的铰接部171。利用铰接部171,以独立的状态支承防护衣170。
如图20中所示,在乘车前,确认铰接部171的舌部和右肩带151R的内带的接合,并且摘下钩部172而接收铰接部171。确认铰接部171的舌部和右肩带151R的内带的分离,并且推出铰接部而抓住钩部172。钩部172为在施加超过一定值的外力情况下能够脱离的结构,例如可以为粘扣或者摁扣。
如图21中所示,在乘员安装安全带时,利用向右卷收器121R卷取右肩带151R的张力,防护衣170挠曲并与铰接机构合体。通过这样构成,在乘员安装座椅安全带前,以不妨碍的方式使防护衣170独立,在乘员安装安全带时,能够以防护衣170恰当地覆盖乘员胸部的方式支撑。
[第六实施方式]
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基于图22,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2中,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7、1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2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在防护衣170中,将乘员胸部接触的部位170C利用弯曲材料(捩れる素材)构成。通过这样构成,可不阻碍运行中的乘员活动。另外,相同的部位170C中也可以利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这样构成,可不使胸部变位恶化。乘员的主要约束利用抑制锁骨和胯骨的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进行。防护衣170具有以柔软约束的方式且不赋予加速力或位移地约束乘员扭转行为的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
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基于图23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3中,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7、1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在座椅靠背103上具备检测乘员的肩胛骨的位置的压力分布检测部103A。在头枕104上具备调整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的与乘员的肩位置相当的部位的肩宽用执行器104A。当乘员就座于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01的座椅时,压力分布检测部103A检测乘员的肩胛骨的位置。接着,肩宽用执行器104A对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的与乘员的肩位置相当的部位进行调整。由此,可以自动地根据乘员的肩宽调整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另外,如图23中所示,防护衣170可卸下,且能够在约束乘员的胸部时使用。将乘员的胸部接触的部位170C利用弯曲材料构成。
[第八实施方式]
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基于图24,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4中,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7、1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24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在座椅靠背103上左右设置有通过乘员的肩胛骨可动的右桨状物103PR、左桨状物103PL。该右桨状物103PR、左桨状物103PL根据乘员的肩胛骨宽度扩展,桨状物的前端与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相接,由此,可以根据乘员的肩宽调整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的宽度。另外,如图24中所示,防护衣170可卸下,且能够在约束乘员胸部时使用。将乘员的胸部接触的部位170C利用弯曲材料构成。
[第九实施方式]
图25、26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基于图25、26对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5中,对与图17、18相同的结构使用图17、18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25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6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在右肩带151R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右舌板152R,在左肩带15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设有左舌板152L,在右舌板152R和左舌板152L之间设有腰带151CS。右舌板152R和左舌板152L分别与右前带扣153R、左前带扣153L接合,右前带扣153R、左前带扣153L设置在右前卷收器131R、左前卷收器131L所连接的右前带161R、左前带161L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
如图26中所示,腰带151CS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时,利用右前卷收器131R、左前卷收器131L卷取右前带161R、左前带161L,利用右卷收器121R、左卷收器121L卷取右肩带151R、左肩带151L,同时,腰带151CS利用伸缩性阻止乘员。
<实施方式的结构及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是由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胯骨部的腰带及压制乘员两肩的两条肩带构成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具备:进行腰带卷取的驱动装置、检测腰带和肩带经由带扣而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腰带和乘员分开的检测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且由检测装置检测到腰带分开的情况下,对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可检测腰带从乘员分离,且利用腰带可约束乘员的胯骨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检测装置是根据角度检测腰带分开的弯矩检测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对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可检测到腰带到达适于约束乘员腰部的位置且可利用腰带约束乘员的胯骨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驱动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将腰带及肩带中的至少任一个设为无控制状态,然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对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可利用腰带约束乘员的腰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驱动装置是卷取安全带的带轮和电动机。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卷取安全带,且利用腰带可约束乘员腰部。
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在放松腰带及肩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电动机的对安全带赋予的驱动力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对腰带进行卷取驱动。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检测到腰带到达适于约束乘员腰部的位置,且卷取安全带,能够利用腰带约束乘员腰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前,驱动装置以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动作,驱动装置在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腰带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对腰带及肩带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卷取驱动。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检测到腰带到达适于约束乘员腰部的位置而利用腰带约束乘员腰部。

Claims (5)

1.一种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包括压制就座于座椅的乘员胯骨部的腰带及压制乘员两肩的两条肩带,所述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
驱动装置,其进行所述腰带的卷取;
弯矩检测装置,其检测固定所述腰带的引线的角度;以及
接合检测装置,其检测经由带扣将所述腰带和所述肩带接合的状态;
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所述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所述引线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所述腰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将所述腰带及所述肩带中的至少一个设为无控制状态,
然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所述引线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所述腰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卷取安全带的带轮和电动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
在所述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
在放松所述腰带及所述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动机对安全带赋予的驱动力后,
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所述引线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所述腰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
在所述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前,所述驱动装置以卷取、保持、无控制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动作,
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接合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后,根据弯矩检测装置提供的表示所述引线的角度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号,卷取驱动所述腰带。
CN201410092320.4A 2013-03-15 2014-03-13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4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4127A JP5771639B2 (ja) 2013-03-15 2013-03-15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3-054127 2013-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4554A CN104044554A (zh) 2014-09-17
CN104044554B true CN104044554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419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232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4554B (zh) 2013-03-15 2014-03-13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0448B2 (zh)
JP (1) JP5771639B2 (zh)
CN (1) CN104044554B (zh)
DE (1) DE102014204315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6433B2 (en) 2013-03-15 2015-10-13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Four-point seat belt device
JP5771639B2 (ja) 2013-03-15 2015-09-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0359327B2 (en) * 2014-12-01 2019-07-23 Ebay Inc. Waist measuring belt
US9327678B1 (en) * 2015-03-18 2016-05-03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training vehicular passengers with assembly including feedback sensor
US10137855B2 (en) * 2015-05-19 2018-11-27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afety belt system with signal sending tension sensor
WO2017087459A1 (en) * 2015-11-19 2017-05-26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Integrated wiring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restraint system
US9744933B1 (en) * 2016-02-29 2017-08-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tatable seat energy absorption
CN105901895A (zh) * 2016-04-13 2016-08-31 浙江大学 自适应肩带双肩背包及其方法
US10065597B2 (en) * 2016-07-05 2018-09-04 Ghc, Sl Self-adjusting safety belt system for occupants of varying sizes
CA2949794C (en) * 2016-08-12 2017-05-16 Takuma Shoda Driver seat for operator and dump truck including the same
US9878689B1 (en) * 2017-06-30 2018-01-30 Zoox, Inc. Seatbelt system including occupant detector
CN107599920A (zh) * 2017-09-12 2018-01-19 苏州极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气囊的座椅
DE102018213307A1 (de) * 2018-08-08 2020-02-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Vierpunktgurt, Vierpunktgurtsystem,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s Vierpunktgurts
US10821935B2 (en) 2019-01-17 2020-1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
US10857970B2 (en) 2019-02-06 2020-12-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
US11117545B2 (en) * 2019-04-19 2021-09-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atbelt routing
TWI728657B (zh) * 2020-01-17 2021-05-21 伸仁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可適應座椅安裝的護胸安全帶
US20220324402A1 (en) * 2021-04-13 2022-10-13 Einspahr L.L.C. Vehicle side collisio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115027407B (zh) * 2022-05-13 2024-01-16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限力装置
KR102640402B1 (ko) * 2023-12-05 2024-02-23 주식회사 대진정공 소방차량의 장비벨트 및 안전벨트 연동 동작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3990A (zh) * 2005-04-20 2006-11-01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装置、带安全带装置的车辆
JP2010058679A (ja) * 2008-09-04 2010-03-18 Toyota Motor Corp 乗員拘束装置
CN201792826U (zh) * 2009-12-29 2011-04-13 杨洋 一种汽车安全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10591A1 (de) * 1977-03-11 1978-09-14 Klippan Gmbh Doppelschulter-beckengurt
US6293588B1 (en) 1998-03-09 2001-09-25 Elmer F. Clune Safety enhanced center unbuckling restraint equipment (secure)
US6076894A (en) 1999-02-26 2000-06-2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system
JP2001163172A (ja) * 1999-12-08 2001-06-1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補助装置
US6305713B1 (en) 1999-12-27 2001-10-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our point restraint apparatus
US6139111A (en) 1999-12-27 2000-10-3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our point seat-mounted restraint apparatus
US6375270B1 (en) 2000-01-13 2002-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US6309024B1 (en) 2000-03-03 2001-10-3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apparatus
US6769716B2 (en) 2001-01-05 2004-08-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with movable lap belt guides
US6773075B2 (en) 2002-01-24 2004-08-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our point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US6817629B2 (en) 2002-10-29 2004-11-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Four-point seat belt system having occupant lockable retractors
JP2004330975A (ja) 2003-05-09 2004-11-25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040251675A1 (en) 2003-06-12 2004-12-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Four-point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with anchor pretensioners
DE10341483B3 (de) * 2003-09-05 2005-03-17 Autoflug Gmbh In einem Land-, Luft- oder Seefahrzeug hängend angeordneter Sicherheitssitz
US7201399B2 (en) 2003-10-07 2007-04-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Four-point seat belt system with buckle-lowering belts
DE10346625A1 (de) 2003-10-08 2005-05-0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einer Insassenposition in einem Fahrzeug
JP2007106355A (ja) * 2005-10-17 2007-04-26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7625048B2 (en) 2007-06-04 2009-12-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our point seat belt system
JP4979557B2 (ja) * 2007-09-20 2012-07-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0006254A (ja) * 2008-06-27 2010-01-1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JP4784640B2 (ja) 2008-12-18 2011-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DE102009048711A1 (de) 2009-10-08 2011-04-21 Daimler Ag Fahrzeug mit elektrischem Antrieb und reversibler Sicherheitskomponente
JP5808982B2 (ja) 2011-09-01 2015-11-10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学接続部品製造装置および高分子材料被膜形成装置
JP5771639B2 (ja) 2013-03-15 2015-09-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3990A (zh) * 2005-04-20 2006-11-01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装置、带安全带装置的车辆
JP2010058679A (ja) * 2008-09-04 2010-03-18 Toyota Motor Corp 乗員拘束装置
CN201792826U (zh) * 2009-12-29 2011-04-13 杨洋 一种汽车安全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3851A1 (en) 2014-10-09
US9120448B2 (en) 2015-09-01
JP5771639B2 (ja) 2015-09-02
CN104044554A (zh) 2014-09-17
DE102014204315A1 (de) 2014-09-18
JP2014177261A (ja) 2014-09-25
DE102014204315B4 (de)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554B (zh) 四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4044551A (zh) 四点式安全带装置
US10600302B2 (en) Seatbelt and child seat anchor based occupancy detection system
CN107667041B (zh) 安全带系统
CN103153696B (zh) 儿童用座椅
US20070246927A1 (en) Seatbelt device and vehicle
US20130009391A1 (en) Personal restraint systems for use in recreational utility vehicles and other vehicles
CN103507743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JP3754015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9606303B (zh) 一种可调整包形的连体主动式校车安全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07747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EP2364888A1 (en) Seatbelt device
JP2021011126A (ja) 乗員監視装置
KR102386869B1 (ko) 차량용 시트벨트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145289B2 (ja)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186145B2 (ja)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0406493A (zh) 乘坐者保护装置
CN204701581U (zh) 一种易逃生汽车安全带
CN211032491U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背带式安全带装置和校车座椅
CN203496836U (zh) 一种纵置座椅安全带
JP2014177257A (ja) 4点式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20100008498U (ko) 어린이용 가이드 패드
CN204775122U (zh) 汽车安全带
KR20140005068U (ko) 유아용 차량 보조 안전벨트
CN118004085A (zh) 安全带装置、车辆座椅、车辆和安全带装置的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