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428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5428A
CN104025428A CN201280063475.4A CN201280063475A CN104025428A CN 104025428 A CN104025428 A CN 104025428A CN 201280063475 A CN201280063475 A CN 201280063475A CN 104025428 A CN104025428 A CN 104025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or
feed cable
terminal box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34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5428B (zh
Inventor
德永裕之
小野亮
冈部朗
渡边夏树
千叶贞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5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4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容易地分解连接了从定子所具有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的端子箱,电动机(1)具有被安装在框体(2)的内侧的环状的定子(3)以及被配置在定子(3)的径向内侧的转子(7),包括与从定子(3)的线圈(4)引出的供电电缆(6)相连接的端子(24)、被安装于框体(2)且收纳端子(24)的端子箱(20)、和被配置在端子箱(20)与端子(24)之间并且能与端子(24)分离的绝缘体(23)。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被用于各种用途。为了驱动电动机,需要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经由端子箱而向电动机的定子提供电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5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因为通过模制的方式将发动机侧连接端子埋入在发动机插通孔内,所以难以将它们分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分解连接了从定子所具有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的端子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机,其具有被安装在框体的内侧的环状的定子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的转子,该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其与从所述定子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相连接;端子箱,其被安装于所述框体,对所述端子进行收纳;和绝缘体,其被配置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端子之间,并且能与所述端子分离。
在本发明中,优选包括:第1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之间;和第2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箱之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之间夹设有由与所述端子同种材料形成的环状的构件,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之间夹设有由与所述端子箱同种材料形成的环状的构件。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端子为柱状的构件,并且包括:供电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一端部侧,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缆;和电源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用于连接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端子箱具有空间,该空间被具有开口部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竖立设置的多个壁所包围,并且除了所述开口部之外的所述底部至少被所述绝缘体覆盖;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侧的所述端子的侧面安装了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卡合的防脱构件。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多个壁之中的一个具有用于将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空间的电源电缆导入孔,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设有第3密封构件,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在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外侧。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端子箱具有与所述开口部相连的通路,覆盖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通过所述开口部而覆盖所述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端子具有多边形部分,该多边形部分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与所述供电电缆连接部之间,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的外形状为多边形,并且配置在覆盖所述通路的所述绝缘体的内侧;与所述多边形部分对置的部分的所述绝缘体,在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中的内形状成为与所述多边形相似的相似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端子箱具有:与所述框体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的两个安装面。
在本发明中,优选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弯曲、且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延伸存在的状态配置于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之间的中央处。
在本发明中,优选两个所述安装面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盖用螺栓孔,该螺栓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
在本发明中,优选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框体的螺栓所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机,具有被安装在框体的内侧的环状的定子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的转子,该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其与从所述定子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相连接;端子箱,其被安装于所述框体,对所述端子进行收纳;绝缘体,其被配置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端子之间,并且能与所述端子分离;第1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之间;和第2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箱之间,所述端子为柱状的构件,并且包括:供电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一端部侧,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缆;电源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用于连接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和多边形部分,其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与所述供电电缆连接部之间,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的外形状为多边形,所述端子箱具有空间,该空间被具有开口部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竖立设置的多个壁所包围,并且除了所述开口部之外的所述底部至少被所述绝缘体覆盖,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侧的所述端子的侧面安装了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卡合的防脱构件,所述多个壁之中的一个具有用于将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空间的电源电缆导入孔,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设有第3密封构件,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与所述多边形部分对置的部分的所述绝缘体,在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中的内形状成为与所述多边形相似的相似形。
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分解连接了从定子所具有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的端子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从后凸缘侧观察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所具备的端子箱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端子箱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7是端子箱所具有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端子的截面图。
图9是图8的B-B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端子箱所具有的端子收纳部以及安装部的一部分截面图。
图11是端子箱所具有的绝缘体的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C-C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
<电动机的机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构造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从后凸缘侧观察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状态的主视图。参照这些附图来说明电动机1。电动机1包括:框体2、定子3和转子7。框体2包括:筒状的主体部2B;作为被安装在主体部2B的一个端部的板状构件的后凸缘2R;和作为被安装在主体部2B的另一个端部的板状构件的前凸缘2F。主体部2B在内侧、更具体而言是内周面2iw,安装有定子3的定子铁芯3C。在定子3的内侧、更具体而言是定子铁芯3C的径向内侧,可旋转地配置转子7。
如图2所示,后凸缘2R是圆板形状的构件。前凸缘2F也与后凸缘2R同样是圆板形状的构件。如图2所示,后凸缘2R通过螺栓10而被紧固安装在主体部2B。前凸缘2F通过螺栓11而被紧固安装在主体部2B。框体2在内部2I、即由后凸缘2R、前凸缘2F和主体部2B所包围的空间内收纳定子3以及转子7。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框体2包括主体部2B、后凸缘2R和前凸缘2F,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后凸缘2R或者前凸缘2F的任意一方例如通过铸造等与主体部2B一体式形成。
定子3包括定子铁芯3C和线圈4。定子铁芯3C是环状的构造体。定子铁芯3C例如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定子铁芯3C使多个槽(slot)、和设置在相邻的槽之间的多个齿朝着周向配置。线圈4通过在定子铁芯3C的相邻的槽之间卷绕电线,从而被安装于定子铁芯3C。从线圈4引出供电电缆6。供电电缆6是用于向线圈4提供电力、或者将在电动机1再生时线圈4产生的电力从电动机1取出的电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电动机1为三相电动机,所以供电电缆6有向U相的线圈提供电力的一根、向V相的线圈提供电力的一根、和向W相的线圈提供电力的一根这三根。
如图1、图2所示,后凸缘2R具备从定子3所具有的线圈4引出的供电电缆6进行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供电电缆6贯通供电电缆贯通孔12而从框体2的内部2I被引出至框体2的外部。
定子3、更具体而言定子铁芯3C,例如从后凸缘2R侧的开口部配置到主体部2B内。使主体部2B的小径部2BT与定子铁芯3C的一端部抵接,将定子固定用螺栓5插入到在定子铁芯3C所具有的多个电磁钢板的层叠方向上进行贯通的贯通孔。然后,将定子固定用螺栓5旋入设置于小径部2BT的螺栓孔,从而将具有定子铁芯3C以及线圈4的定子3紧固固定在主体部2B。
配置在定子3的内侧的转子7被安装于传动轴8,且与传动轴8一起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这样,转子7和传动轴8绕着公共的旋转中心轴Zr来旋转。转子7是层叠圆板形状的钢板(电磁钢板)而成的圆筒形状的构造体。定子铁芯3C的内周面和转子7的外周面经由规定的间隙而对置配置。因而,定子铁芯3C的内周面成为沿着转子7的外周面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7在内部埋入有多个永久磁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为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置式永磁),但是也可以为SPM(Surface Permanent Magnet;表面式永磁)。安装于转子7的传动轴8,在一个端部侧和另一个端部侧分别安装有轴承9R、9F。轴承9R、9F例如是包括外轮、滚动体、内轮和保持器在内的滚动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9R的外轮被安装于后凸缘2R,轴承9F的外轮被安装于前凸缘2F。轴承9R、9F的内轮均被安装于传动轴8。因为后凸缘2R以及前凸缘2F被安装于主体部2B,所以传动轴8以及转子7被支承配置成可在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旋转。
传动轴8从前凸缘2F向框体2的外部突出。传动轴8从前凸缘2F突出的部分与电动机1的驱动对象相连结,或者安装有齿轮或者链轮等。传动轴8在内部具有制冷剂(例如油)通过的制冷剂通路8C。制冷剂通路8C与设置在转子7内部的制冷剂的通路等相连接。从后凸缘2R所具有的制冷剂提供口2RH向制冷剂通路8C提供制冷剂,由此来冷却转子7。冷却转子7之后的制冷剂从转子7流出,并且因转子7的旋转所带来的离心力而被放出到径向外侧,与线圈4(尤其是从定子铁芯3C向旋转中心轴Zr方向突出的部分即线圈终端)发生碰撞,来对其冷却。这样,电动机1通过制冷剂可冷却框体2的内部2I以及收纳在框体2的内部的转子7等。另外,电动机1也可不通过制冷剂来冷却转子7等。
<端子箱>
电动机1具有端子箱20。端子箱20被安装在作为板状构件的后凸缘2R。端子箱20收纳连接有供电电缆6的端子24。在端子箱20设有:被安装于后凸缘2R的安装部21、和收纳端子24的端子收纳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端子箱20一体式形成有安装部21和端子收纳部22,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将两者作为分开的构件来准备,并用螺栓对它们进行紧固等。
安装部21具有两个与后凸缘2R相接的安装面21F。两个安装面21F、21F相互对置且平行。各个安装面21F、21F具有供电电缆孔21H,该供电电缆孔21H使从定子3的线圈4引出且贯通了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供电电缆6通过。此外,在端子箱20被安装于后凸缘2R时,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
安装部21具有贯通两个安装面21F、21F的端子箱用螺栓孔28。使螺栓29贯通端子箱用螺栓孔28并旋入后凸缘2R,由此将安装部21紧固固定于后凸缘2R。其结果,端子箱20被安装于后凸缘2R。此时,一个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另外,作为密封构件的O环或者垫片介于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之间。由此一来,能够降低来自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的制冷剂从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之间泄漏的可能性。
如果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安装部21的供电电缆孔21H和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重叠。因而,来自线圈4的供电电缆6在贯通了供电电缆贯通孔12之后被导入至供电电缆孔21H。贯通了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供电电缆6成为朝向后凸缘2R的径向外侧弯曲约90度且在后凸缘2R的径向外侧延伸存在的状态。供电电缆6延伸存在的方向是与旋转中心轴Zr正交的方向。被弯曲后的供电电缆6配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之间并导入至端子24,与其电连接。
如果一个安装面21F被安装于后凸缘2R,则在另一个安装面21F成为供电电缆孔21H开放的状态。因为两个安装面21F、21F的供电电缆孔21H、21H在安装部21的内部相连,所以在维持该状态的情形下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和外部会连通。因而,在另一个安装面21F的供电电缆孔21H安装盖25来堵塞该孔。将螺栓27旋入到安装部21所具有的多个盖用螺栓孔26,从而盖25被紧固固定于安装面21F。作为密封构件的O环或者垫片介于安装面21F与盖25之间。由此一来,能够降低来自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的制冷剂从安装面21F与盖25之间泄漏的可能性。
在端子箱20与端子24之间配置绝缘体23。绝缘体23和端子24使不同的构件彼此组合而成,两者尚未被粘接等,所以可以实现分离。绝缘体23例如能够使用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的绝缘性强的树脂、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端子箱20由金属材料来制作,导电性高,故使绝缘体23介于端子24与端子箱20之间,能够确保两者的电绝缘。
在端子24连接着用于向定子3所具有的线圈4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32。电源电缆端子30与电源电缆32电连接。电源电缆端子30从端子收纳部22所具有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被插入至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电源电缆导入孔22H将电源电缆32引导至端子。电源电缆导入孔22H配置在主体部2B的径向外侧。
电源电缆32经由电源电缆端子30而用螺栓31紧固固定于端子24。由此,端子24和电源电缆端子30被电连接。两者被连接的部分配置在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端子收纳部22的开口部用盖33盖上。盖33用螺栓34被紧固固定于端子收纳部22。
电源电缆导入孔22H配置在主体部2B的径向外侧。此外,端子箱20在安装部21具有两个安装面21F、21F。因为一个安装面21F配置在另一个安装面21F的背面,所以将后凸缘2R侧的安装面21F从一方变更为另一方,从而能够将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的朝向变更180度。例如,如果使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的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地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朝着前凸缘2F侧。此外,如果使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的相反侧的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地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朝着前凸缘2F的相反侧。由此一来,电动机1能够将从端子箱20引出电源电缆32的方向变更180度。
在变更了端子箱20的朝向的情况下,按照端子箱20不与框体2接触的方式如图1所示那样在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与框体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S。由此一来,即便变更端子箱20的朝向来调换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的朝向,也能够避免端子箱20和框体2的接触。
图3、图4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图3、图4是变更了图1所示的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朝向的示例。图3所示的例子是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可使电源电缆32从主体部2B的一个端部(后凸缘2R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方向的例子。即,是通过使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传动轴8突出的方向的相反侧,由此将电源电缆32从后凸缘2R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例子。图4是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可使电源电缆32从主体部2B的另一个端部侧(前凸缘2F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方向的例子。即,是通过使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传动轴8突出的方向,由此将电源电缆32从前凸缘2F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例子。这样,电源电缆导入孔22H可将电源电缆32从主体部2B的一个端部侧或者另一个端部侧导入至端子箱20。根据这样的构造,端子箱20能够调换两个安装面21F、21F来变更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朝向以变更电源电缆32的导入方向,所以无需准备新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1以制冷剂来冷却的情况下,存在制冷剂通过供电电缆贯通孔12以及供电电缆孔21H而移动至端子箱20侧的可能性。如后所述,端子箱20所具有的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虽然从外部被密封,但是优选极力避免制冷剂向端子箱20侧移动。从该观点出发,优选端子箱20配置在电动机1的上侧。
如上述,电动机1通过端子箱20的安装方向的变更能够实现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的变更。因而,当变更电源电缆32的导入方向时,电动机1无需准备端子箱20以及后凸缘2R的专用部件。其结果,电动机1只要使同一端子箱20以及后凸缘2R为一套即可,所以能够省略部件管理,并且也可不制作多品种少量的部件,所以能够抑制电动机1的制造成本。
此外,因为电动机1能够简易地调整端子箱20的朝向,所以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自由度得以提高。其结果,即便是在向已有的车辆或者设备类搭载电动机1之际无法大幅地变更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情况,也不用准备特殊的部件,易于与已有的配置相匹配。进而,在重新设计车辆或者设备类的情况下,电动机1也使得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自由度高,所以关于电动机1、电动机1的控制设备、电源电缆32或者其他设备类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也得以提高。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将因电动机1的端子箱20的配置变更所引起的成本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此外,在对搭载了电动机1的车辆或者设备类进行改造等时,即便发生了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被变更这样的状况,也能够无成本增加地容易地进行应对。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端子箱20的安装面21F设为2个,但是安装面21F的数目至少为2个即可。例如,若将安装面21F设为4个,则能够在4方向上变更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在此情况下,例如只要设置连结对置的两个安装面21F、21F的对置的两个新安装面即可。下面,对端子箱2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端子箱的详细说明>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所具备的端子箱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端子箱的内部的俯视图。图7是端子箱所具有的端子的立体图。图8是端子的截面图。图9是图8的B-B截面图。图10是表示端子箱所具有的端子收纳部以及安装部的一部分截面图。图11是端子箱所具有的绝缘体的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C-C截面图。参照这些附图来说明端子箱20。
如上所述,电动机1具有:端子24;和端子箱20,其包括配置在端子箱20与端子24之间、可与端子24分离且与端子24为不同构件的绝缘体2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缘体23与端子24之间夹设第1密封构件36,在绝缘体23与端子箱20之间夹设第2密封构件37。第1密封构件36以及第2密封构件37例如为O环。
通过设置第1密封构件36以及第2密封构件37,由此能够极为降低如下的可能性,即:从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流入的电动机1的制冷剂通过绝缘体23与端子24之间以及绝缘体23与端子箱20之间而进入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虽然电动机的制冷剂通常相对于电气的绝缘性高,但是如果因使用而混入了金属粉等,则存在相对于电气的绝缘性下降的可能性。因为第1密封构件36以及第2密封构件37能够极为降低制冷剂进入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可靠地确保端子24和电源电缆端子30的连接部所配置的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内的绝缘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缘体23与第1密封构件36之间,作为金属材料的环状的构件而夹设第1套管39A,在端子箱20与第2密封构件37之间,同样作为金属材料的环状的构件而夹设第2套管39B。金属材料比作为绝缘体23的材料的树脂硬度高、且易于减小表面粗糙度。因而,通过在绝缘体23与第1密封构件36之间、以及端子箱20与第2密封构件37之间分别夹设金属材料的第1套管39A以及第2套管39B,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第1密封构件36以及第2密封构件37的密封性能。其结果,因为能够极力降低制冷剂进入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可靠地确保端子24和电源电缆端子30的连接部所配置的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内的绝缘性能。另外,在能够以绝缘体23单体来确保充分的密封性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第1套管39A以及第2套管39B。
优选第1套管39A由与端子24同种材料来形成,优选第2套管39B由与端子箱20同种材料来形成。这样一来,能够降低第1套管39A与端子24之间、以及第2套管39B与端子箱20之间的电蚀,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第1套管39A以及第2套管39B的耐久性下降。其结果,能够长期地维持第1密封构件36以及第2密封构件37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4由铜来制作,端子箱20由铝合金来制作。因而,第1套管39A由与铜为同种材料的黄铜来制作。此外,第2套管39B由与铝合金为同种材料的铝(或者铝合金)来制作。
端子箱用螺栓孔28如上述那样被设置在安装部21。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虽然仅示出一处的端子箱用螺栓孔28,但是端子箱用螺栓孔28被设置在安装部21的多处,并贯通两个安装面21F、21F之间。端子箱用螺栓孔28,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侧分别具有比螺栓29的头的高度还深的锪孔部28Z。因为螺栓29的头进入锪孔部28Z,所以螺栓29的头不会从安装面21F、21F突出。因而,即便将盖25安装于安装面21F,也能避免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所以能够可靠地密封两者之间。此外,因为锪孔部28Z被设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侧,所以即便调换安装面21F地将端子箱20安装于后凸缘2R,也能够将螺栓29的头埋入到锪孔部28Z。优选各个锪孔部28Z的深度相同。这样一来,即便是使端子箱20翻转而安装于后凸缘2R的情况,也能够使用同一螺栓29,所以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以及部件件数的削减。
盖用螺栓孔26如上述那样被设置在安装部21。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虽然仅示出一处的盖用螺栓孔26,但是盖用螺栓孔26被设置在安装部21的多处。此外,盖用螺栓孔26被设置在各个安装面21F侧。因而,即便调换安装面21F而将端子箱20安装于后凸缘2R,也能够将用于堵塞安装面21F的供电电缆孔21H的盖25安装于安装面21F。
在一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和在另一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优选在两者之间共用中心轴。由此一来,能够在两个安装面26之间使盖25共用。此外,在各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优选使各自的深度设为相同。由此一来,即便是使端子箱20翻转而安装于后凸缘2R的情况,也能够使用同一螺栓27,所以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以及部件件数的削减。
供电电缆6如上述那样,以在后凸缘2R或者图1所示的定子3的径向外侧延伸存在的状态被配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安装面21F、21F之间的供电电缆6被配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彼此之间的中央处。即,两个安装面21F、21F间的供电电缆6从安装面21F到中心Zsl为止的距离成为两个安装面21F、21F间的距离W的1/2(W/2)。由此一来,即便调换安装面21F而将端子箱20安装于后凸缘2R,也能够将安装部21内的供电电缆6与端子2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抑制在最小限度。其结果,在使端子箱20的朝向反转的情况下,能够将供电电缆6与端子2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调整抑制在最小限度,所以使端子箱20的朝向反转而安装于后凸缘2R的工作变得容易。
如图5、图6所示,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具有多个壁22W。在由多个壁22W包围的空间22I内,用螺栓31将电源电缆32所电连接的电源电缆端子30紧固于端子24。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与U相、V相、W相相匹配地具有3个空间22I。在3个空间的各个空间配置有绝缘体23以及端子24。各个空间22I的构造均相同。
如图5所示,多个壁22W之中的一个具有电源电缆导入孔22H。在电源电缆导入孔22H设有第3密封构件38。第3密封构件38例如为O环。因为在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插入了电源电缆端子30,所以第3密封构件38配置在电源电缆端子30与电源电缆导入孔22H之间。
用螺栓34将盖33安装于端子收纳部22的开口部,从而由多个壁22W包围的空间22I被封闭。在端子收纳部22的开口部与盖33之间配置垫片等作为密封构件。如果在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插入了电源电缆端子30,则由第3密封构件38来密封两者的间隙。如果盖33被安装于端子收纳部22,则空间22I由第1密封构件36、第2密封构件37、第3密封构件38和盖33来密封。因而,空间22I可抑制水分等的浸入,所以能够确保端子24与电源电缆端子30的连接的可靠性,并且也能确保空间22I内的绝缘性能。下面,对端子24进行说明。
如图7、图8所示,端子24为柱状的构件,包括:供电电缆连接部24FA,被设置在构件的一端部24TA侧,用于连接供电电缆6;和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被设置在构件的另一端部24TB侧,用于连接电源电缆32。如图8所示,供电电缆连接部24FA具有插入供电电缆6的安装孔24FAH。通过向安装孔24FAH插入供电电缆6,例如通过在加热的同时对供电电缆连接部24FA进行敛缝的熔融,从而如图8所示那样将供电电缆6与供电电缆连接部24FA电连接。
图8所示的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是形成有旋入螺栓31的内螺纹的螺栓孔。由螺栓31将电源电缆端子30紧固于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从而电源电缆32与端子24电连接。端子24在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的侧面具有:可安装第1密封构件36的第1沟槽24SS、和可安装图5所示的作为防脱构件的卡环35的第2沟槽24SF。
端子24在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与供电电缆连接部24FA之间,具有用与端子24的纵长方向(图8的箭头L所示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的外形状为多边形的多边形部分24B。如图5所示,多边形部分24B被设置在端子箱20的安装部21,被配置在覆盖安装部21所具有的通路21PA的绝缘体23的内侧。如图7、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状为六边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状也可以为四边形、五边形、八边形等。另外,由于作为标准件而存在截面为六边形的棒,因此通过将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状设为六边形,从而还具有能够利用标准件来降低端子24的制造成本的优点。
下面,对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以及安装部21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具备:具有开口部22BH的底部22B、和从底部22B竖立设置的多个壁22W。安装部21具有将供电电缆孔21H、与由端子收纳部22的底部22B和多个壁22W所包围的空间进行相连的通路21PA。通路21PA具有在底部22B开口的开口部22BH。由底部22B和多个壁22W所包围的空间、以及通路21PA,如图5所示那样由绝缘体23进行覆盖。绝缘体23至少覆盖除了开口部22BH之外的底部22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除了电源电缆导入孔22H进行贯通的壁22W之外,绝缘体23不仅覆盖底部22B还覆盖其余的3个壁。绝缘体23通过开口部22BH而覆盖通路21PA的至少一部分。在端子收纳部22内的、由绝缘体23、和电源电缆导入孔22H进行贯通的壁22W所包围的空间22I中,配置端子24和电源电缆端子30。如图10所示,在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内周面,形成有可安装第3密封构件38的沟槽22S。此外,在通路21PA的内周面,形成有可安装第2密封构件37的沟槽21S。
下面,对绝缘体23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绝缘体23具有:覆盖图10所示的底部22B的绝缘体底部23B;和从绝缘体底部23B竖立设置且覆盖图6、图10所示的壁22W的多个绝缘体壁部23W。此外,在绝缘体底部23B,安装了配置于安装部21的通路21PA的筒状的脚部23K。在脚部23K的外周部设有第2套管39B。此外,绝缘体底部23B和脚部23K连接的部分,从绝缘体底部23B侧设有第1套管39A。第1套管39A从一端部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39Af与绝缘体底部23B卡合。第1套管39A的内周面39Aiw与图5所示的第1密封构件36相接。第2套管39B的外周面39Bew与图5所示的第2密封构件37相接。第1套管39A以及第2套管39B在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制造绝缘体23之际,与绝缘体23的树脂一起被浇铸。
脚部23K在安装于绝缘体底部23B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开口部23H。开口部23H和绝缘体底部23B连结着脚部内通路23PA。脚部内通路23PA的开口部23H侧成为内径朝着开口部23H变大的锥形部23S。此外,锥形部23S与绝缘体底部23B之间为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用与脚部内通路PA所延伸存在的方向(相当于图5、图10所示的安装部21所具有的通路21PA的延伸存在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处的内形状成为与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状相似的相似形。即,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在与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对置的部分中,用与端子24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处的内形状成为与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中的多边形相似的相似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虽然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的内形状为六边形,但是根据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状的变化而变化。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的内形的尺寸略大于端子24所具有的多边形部分24B的外形的尺寸。
绝缘体23被配置在端子箱20与端子24之间。脚部23K配置在端子箱20的安装部21所具有的通路21PA内。在脚部23K的脚部内通路PA,安装端子24。于是,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被配置在安装部21的通路21PA与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之间。如果在端子箱20安装了绝缘体23、且从绝缘体23的开口部23H侧安装了端子24,则端子24的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从设于绝缘体底部23B的第1套管39A的凸缘部39Af侧的开口突出到覆盖图5所示的端子收纳部22的壁22W的绝缘体23(具体是图11所示的多个绝缘体壁部23W)所包围的空间22I。另外,第1套管39A被安装于在端子箱20所具有的端子收纳部22的底部22B开口的、安装部21的通路21PA的开口部22BH(参照图10),所以端子24的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从开口部22BH突出到空间22I。在该状态下,在设于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的侧面的第2沟槽24SF,安装图5所示的作为防脱构件的卡环35。根据这样的构造,覆盖图10所示的开口部22BH的周围的端子收纳部22的底部22B的绝缘体23和卡环35卡合,所以可防止安装于绝缘体23的端子24的脱落。
如果端子24被安装于绝缘体23,则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与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嵌合。为此,即便使端子24以其纵长方向为中心来旋转,端子24也不会旋转。这样,通过在端子24设置多边形部分24B,并且使端子24的多边形部分24B与和该部分为相似形的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23F嵌合,从而能够防止端子24转动。其结果,在用螺栓31将电源电缆端子30紧固于端子24的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的情况下,因为端子24不旋转,所以能够可靠地使电源电缆端子30与端子24连接。
在将端子24安装于绝缘体23之际,从图11所示的绝缘体23的脚部23K的开口部23H插入安装有供电电缆6的端子24,并以该状态将绝缘体23安装于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此时,使插入有端子24的绝缘体23以供电电缆6为中心来旋转,从而进行位置调整。如图11所示,因为绝缘体23中的绝缘体底部23B的外形大于脚部23K的外形,所以通过杠杆的作用而能够在前述的位置调整中以较少的力来使绝缘体23旋转。其结果,将端子24安装于端子箱20的工作变得容易。
将安装有端子24的绝缘体23安装在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后,在端子24的第2沟槽24SF安装卡环35。因为在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形成有内螺纹,所以将形成有与该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的某种程度的长度的棒作为夹具而旋入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然后,在安装卡环35时,通过拽起前述的棒,从而将端子24的第2沟槽24SF保持在远离绝缘体23的表面的位置。由此一来,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卡环35安装于第2沟槽24SF。通过预先使电源电缆连接部24FB成为形成有内螺纹的构造,也能够使用前述那样的夹具。
端子箱20通过第1密封构件36、第2密封构件37以及第3密封构件38,可与电动机1的框体2内以及端子箱20的外部之间确保气密性。此外,端子24通过敛缝而连接从定子3的线圈4引出的供电电缆6,电源电缆32通过基于螺钉31的紧固而被连接。通过这样的构造,电动机1的电源提供系统中的基于螺钉的紧固仅为电动机1的框体2的外侧的一处,所以能够削减电动机1的电源提供系统的部件件数。此外,电动机1的电源提供系统中的基于螺钉的紧固仅为一处,所以能够实现电阻的降低以及节省空间化。进而,因为在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无需设置基于螺钉的紧固部,所以在框体2内不仅发生紧固的松动或者异物的咬入等。其结果,电动机1的可靠性得以提高,并且维修、检查变得容易。
此外,因为可以将端子箱20、绝缘体23和端子24分别作为不同部件进行分解,所以即便在将端子箱20安装于电动机1的框体2之后,也能容易实现检查以及部件更换等。其结果,能够减轻维修、检查的工夫。此外,如上述那样,虽然电动机1成为能变更端子箱20的朝向的构造,但是因为能够容易分离端子箱20、绝缘体23和端子24,所以变更端子箱20的朝向的工作变得容易。进而,因为能容易分离端子箱20、绝缘体23和端子24,所以再利用也容易。
特别是,搭载了内燃机、和成为使工作装置动作的液压式致动器的驱动源的液压泵的建筑机械等的工作车辆在严峻的环境下被使用。如果在这样的工作车辆中搭载了电动机1,则电动机1也在严峻的环境下被使用,所以部件的更换频度变高。如果每次都更换为新的部件则部件的更换费用上升,因而在严峻的环境下被使用的工作车辆中所搭载的设备类的部件尽可能再生利用,来抑制部件的更换费用的上升。为此,期望在严峻的环境下被使用的工作车辆中所搭载的设备类其分离分割容易。电动机1的端子箱20,因为如上述那样分离分割容易,所以也尤其适用于在严峻的环境下被使用的工作车辆。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通过上述的内容来限定本实施方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实质上相同的、所谓的等同范围内的要素。进而,上述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酌情组合。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实施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构成要素的各种省略、置换以及变更。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应用对象并未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能够应用于建筑机械、工作车辆等。
标号说明
1       电动机
2       框体
2B      主体部
2F      前凸缘
2I      内部
2R      后凸缘
3       定子
3C      定子铁芯
4       线圈
5       定子固定用螺栓
6       供电电缆
7       转子
8       传动轴
9F、9R  轴承
12      供电电缆贯通孔
20      端子箱
21      安装部
21F     安装面
21H     供电电缆孔
21PA    通路
22      端子收纳部
22B     底部
22I   空间
22H   电源电缆导入孔
22W   壁
23    绝缘体
23F   绝缘体侧多边形部分
24    端子
24B   多边形部分
24FA  供电电缆连接部
24FB  电源电缆连接部
28Z   锪孔部
30    电源电缆端子
32    电源电缆
35    卡环
36    第1密封构件
37    第2密封构件
38    第3密封构件
39A   第1套管
39B   第2套管
41    后凸缘用螺栓孔
42    定子用螺栓孔
43    贯通孔

Claims (14)

1.一种电动机,其具有被安装在框体的内侧的环状的定子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的转子,该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其与从所述定子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相连接;
端子箱,其被安装于所述框体,对所述端子进行收纳;和
绝缘体,其被配置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端子之间,并且能与所述端子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1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之间;和
第2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第1密封构件之间,夹设有由与所述端子同种材料形成的环状的构件,
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第2密封构件之间,夹设有由与所述端子箱同种材料形成的环状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为柱状的构件,并且包括:
供电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一端部侧,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缆;和
电源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用于连接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箱具有空间,该空间被具有开口部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竖立设置的多个壁所包围,并且除了所述开口部之外的所述底部至少被所述绝缘体覆盖,
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侧的所述端子的侧面安装了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卡合的防脱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壁之中的一个具有用于将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空间的电源电缆导入孔,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设有第3密封构件,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在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箱具有与所述开口部相连的通路,
覆盖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通过所述开口部而覆盖所述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多边形部分,该多边形部分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与所述供电电缆连接部之间,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的外形状为多边形,并且配置在覆盖所述通路的所述绝缘体的内侧,
与所述多边形部分对置的部分的所述绝缘体,在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中的内形状成为与所述多边形相似的相似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箱具有:与所述框体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的两个安装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弯曲、且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延伸存在的状态配置于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之间的中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安装面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盖用螺栓孔,该螺栓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框体的螺栓所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14.一种电动机,具有被安装在框体的内侧的环状的定子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的转子,该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其与从所述定子的线圈引出的供电电缆相连接;
端子箱,其被安装于所述框体,对所述端子进行收纳;
绝缘体,其被配置在所述端子箱与所述端子之间,并且能与所述端子分离;
第1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之间;和
第2密封构件,其夹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端子箱之间,
所述端子为柱状的构件,并且包括:
供电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一端部侧,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缆;
电源电缆连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用于连接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和
多边形部分,其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与所述供电电缆连接部之间,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的外形状为多边形,
所述端子箱具有空间,该空间被具有开口部的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竖立设置的多个壁所包围,并且除了所述开口部之外的所述底部至少被所述绝缘体覆盖,
所述端子的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连接部侧的所述端子的侧面安装了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底部的所述绝缘体卡合的防脱构件,
所述多个壁之中的一个具有用于将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空间的电源电缆导入孔,并且在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设有第3密封构件,该电源电缆用于向所述线圈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
与所述多边形部分对置的部分的所述绝缘体,在用与所述端子的纵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出的截面中的内形状成为与所述多边形相似的相似形。
CN201280063475.4A 2012-03-26 2012-11-14 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5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8817A JP5852489B2 (ja) 2012-03-26 2012-03-26 電動機
JP2012-068817 2012-03-26
PCT/JP2012/079554 WO2013145426A1 (ja) 2012-03-26 2012-11-14 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5428A true CN104025428A (zh) 2014-09-03
CN104025428B CN104025428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25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34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5428B (zh) 2012-03-26 2012-11-14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83990B2 (zh)
JP (1) JP5852489B2 (zh)
KR (1) KR101667469B1 (zh)
CN (1) CN104025428B (zh)
DE (1) DE112012006102T5 (zh)
WO (1) WO20131454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192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15244793A (zh) * 2020-09-09 2022-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缆夹具及电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9550A (ja) * 2013-07-12 2015-01-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搭載ev車両の端子ボックス
KR102111450B1 (ko) * 2014-02-18 2020-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DE102014107843B3 (de) * 2014-06-04 2015-11-26 Thyssenkrupp Presta Teccenter Ag Medientransport in Rotorwelle
JP6604712B2 (ja) * 2014-08-21 2019-11-13 Ntn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の端子取付構造
DE102015211356A1 (de) * 2015-06-19 2016-12-22 Wobben Propertie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eines Generators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sowie Formspule, Wicklungsaufbau und Stator
DE102015211355A1 (de) * 2015-06-19 2016-12-22 Wobben Properties Gmbh Formspule, Wicklungsaufbau sowie Stator eines Generators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JP6354726B2 (ja) * 2015-10-07 2018-07-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線を基盤部材に固定する固定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固定方法
CN106712363B (zh) * 2017-01-24 2023-09-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KR20200017930A (ko) * 2018-08-10 2020-02-19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모터
US11677292B2 (en) * 2020-09-23 2023-06-13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Electric motor cooling jacke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2392A (ja) * 1994-01-27 1995-08-18 Meidensha Corp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付回転電機
US20020043883A1 (en) * 2000-10-12 2002-04-18 Michinori Shimizu Wiring connection device
CN100421333C (zh) * 2002-10-29 2008-09-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2011729A (zh) * 2009-09-08 2011-04-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马达驱动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1750A (en) * 1981-02-03 1984-05-29 Elektro-Mechanik Gmbh Protective arrangement for a plug-connected electric motor sealed against pressure, vapors and radiation
US4712029A (en) * 1986-12-22 1987-12-08 Sundstrand Corporation Generator high temperature electrical lead assembly
JPH0747968Y2 (ja) * 1990-11-26 1995-11-01 忠男 戸塚 端子箱
US5364239A (en) * 1993-02-19 1994-11-15 Nikkiso Co., Ltd. Terminal structure for motor-driven pump
KR960035720U (ko) 1995-04-25 1996-11-21 알터네이터의 터미날단자어셈블리
JP4767319B2 (ja) * 2006-07-12 2011-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モジュール
JP2008169754A (ja) * 2007-01-11 2008-07-24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US8362665B2 (en) * 2009-11-11 2013-01-29 Remy Technologies, L.L.C. Liquid cooled stator terminal block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2392A (ja) * 1994-01-27 1995-08-18 Meidensha Corp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付回転電機
US20020043883A1 (en) * 2000-10-12 2002-04-18 Michinori Shimizu Wiring connection device
US6664678B2 (en) * 2000-10-12 2003-12-16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Wiring connection device
CN100421333C (zh) * 2002-10-29 2008-09-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2011729A (zh) * 2009-09-08 2011-04-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马达驱动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192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12583192B (zh) * 2019-09-27 2023-05-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15244793A (zh) * 2020-09-09 2022-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缆夹具及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39937A1 (en) 2014-11-20
CN104025428B (zh) 2016-08-31
KR101667469B1 (ko) 2016-10-18
WO2013145426A1 (ja) 2013-10-03
DE112012006102T5 (de) 2015-01-15
KR20140098173A (ko) 2014-08-07
JP5852489B2 (ja) 2016-02-03
JP2013201838A (ja) 2013-10-03
US9583990B2 (en) 201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5428A (zh) 电动机
CN101459354B (zh) 直接驱动发电机和风力涡轮机
CN101447703B (zh) 直接驱动发电机和风力涡轮机
US10749402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1521414A (zh) 用于直接驱动发电机的配置、直接驱动发电机、风力涡轮机以及发电机的组装方法
CN101728915A (zh) 永磁容错电机中的热管理
WO2015181889A1 (ja) 回転電機
CN102405584A (zh) 电机以及制造用于该电机的定子部分的方法
WO2012133304A1 (ja) 発電電動機の冷却構造及び発電電動機
CN104011981B (zh) 电动机
CN104247227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JP5564306B2 (ja) 電動機
US9088189B2 (en) Lamination stack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ro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making
KR102527294B1 (ko) 축방향 자속 회전기기
US20160268859A1 (en) Multi-pole, three-phas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1022177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13014055B (zh) 顶驱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TW201907645A (zh) 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
CN103867290A (zh) 嵌入了具有永磁体的电机的涡轮增压器
JP6184461B2 (ja) 電動機
KR20110123501A (ko) 수평 분할형 구조를 갖는 동기 모터 하우징
JP2009100522A (ja) 回転電機
KR20090061822A (ko) 수직축 풍력발전기에 사용되는 코일권선체가 결합된적층조립식 고정자
JP2014003808A (ja) 回転電機
WO2024019737A1 (e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armature wind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uperconduc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