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5809A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5809A
CN104015809A CN201410046018.5A CN201410046018A CN104015809A CN 104015809 A CN104015809 A CN 104015809A CN 201410046018 A CN201410046018 A CN 201410046018A CN 104015809 A CN104015809 A CN 104015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ngthening part
bracket
base plate
vehicle body
back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60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5809B (zh
Inventor
柱山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5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5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5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且能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底板面板(2);从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立起的一对后轮罩(3);以使后轮罩(3)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4);由底板面板(2)、后轮罩(3)和后置物板(4)包围而形成的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和加强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的第一加强部件(10)及第二加强部件(20)。第一加强部件(10)连结底板面板(2)与后轮罩(3)的上端部侧,并且在长度方向中途设有折曲部(11)。第二加强部件(20)连结底板面板(2)与折曲部(11)。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已知一种能够实现使车室与行李箱连通的所谓后备箱连通(Trunk Through)的构造。
在这种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在车室与行李箱的边界部上形成后备箱连通开口部,所以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会降低。于是,以往,开发了很多用于加强具备后备箱连通开口部的车身后部构造的技术,并达到了实用化。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项发明,其具备由底板、从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立起的一对后轮罩、和以使后轮罩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rear parcel)包围而形成的后备箱连通开口部,将一对圆管以X字形(交叉状)配置在底板与后置物板之间,由此提高了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051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因为将直线状的圆管以X字形配置,所以后备箱连通开口部被划分成了多个狭小的区域,后备箱连通功能受到了很大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从这种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不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且能够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的车身后部构造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底板;从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立起的一对后轮罩;以使所述后轮罩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由所述底板、所述后轮罩和所述后置物板包围而形成的后备箱连通开口部;和加强所述后备箱连通开口部的加强部件,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具有:第一加强部件,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后轮罩的上端部侧,并且在长度方向中途设有折曲部;和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折曲部的第二加强部件。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第一加强部件的长度方向中途设有折曲部,所以第一加强部件的形状自由度提高。因此,即使在通过第一加强部件将后备箱连通开口部划分成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以能够确保较宽的区域的方式使第一加强部件折曲,而获得不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的构造。另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加强部件连结底板与后轮罩的上端部侧,所以能够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尤其是,在本发明中,因为第二加强部件连结底板与折曲部,所以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的折曲部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即使在第一加强部件上设有折曲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的刚性降低和强度降低,而能适当地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车架,该后车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固定在车宽方向两端部上,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固定在与所述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二加强部件固定在与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底板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强部件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的折曲部的刚性和强度,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后轮罩的下端部侧的角撑板,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及所述角撑板共同紧固在与所述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根据该构成,因为还具有连结底板与后轮罩的下端部侧的角撑板,所以能够提高后轮罩的下端部侧的刚性和强度。另外,因为将该角撑板和第二加强部件共同紧固在与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底板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强部件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的折曲部的刚性和强度,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强部件和左加强部件而构成,该右加强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右侧,该左加强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左侧,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一加强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强部件和左加强部件而构成,该右加强部件以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右侧,该左加强部件以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左侧,所以能够将第一加强部件一分为二地以紧凑且轻量的状态搭载在车内,而且,提高了将第一加强部件组装到车身上时的作业性。另外,因为右加强部件连结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与右后轮罩的上端部侧,左加强部件连结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与左后轮罩的上端部侧,所以左右的加强部件以倒八字形(大致V字形)配置。因此,能够较宽阔地确保后备箱连通开口部中的由左右的加强部件、左右的后轮罩和后置物板包围的区域,因此,能够获得更加不会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的构造。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将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具有:安装在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中任意一方的前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和安装在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中另一方的后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通过固定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而相互连结。
根据该构成,因为右加强部件及左加强部件通过固定第一前托架和第一后托架而相互连结,并且经由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而与底板连结,所以即使在将第一加强部件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的降低。另外,通过将第一前托架和第一后托架固定之后再固定到底板上,能够将左加强部件与右加强部件以连结的状态同时固定在底板上,因此,即使在将第一加强部件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也会提高将第一加强部件组装到底板上时的作业性。
另外,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所述折曲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夹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
根据该构成,因为还具有将第一加强部件的折曲部和第二加强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夹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所以能够加强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的连结部。尤其是,因为能够加强第一加强部件的折曲部,所以即使在第一加强部件上设有折曲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的刚性和强度的降低,并能适当地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连结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加固构件。
根据该构成,因为还具有配置在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连结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的加固构件,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固构件在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支承,也能抑制分开变形,并能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所述加固构件通过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体构成。
根据该构成,因为加固构件通过在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体构成,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通过板体的加固构件在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支承,也能抑制分开变形,并能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所述加固构件上,沿着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
根据该构成,因为在加固构件上沿着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所以提高了加固构件自身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即使在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固构件在第一加强部件与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支承,也能进一步抑制分开变形,并能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安装有座椅的座椅横梁;和前端部安装在所述座椅横梁上、且后端部与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共同紧固的第一座椅横梁托架。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经由第一座椅横梁托架而安装在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座椅横梁上,所以能够使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所述第一后托架具有与所述座椅横梁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后端部安装在所述座椅横梁上、且前端部与所述第一后托架的所述延伸部共同紧固的第二座椅横梁托架。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一后托架经由第二座椅横梁托架而安装在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座椅横梁上,所以能够使第一后托架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且能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的车身后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前方俯视观察到的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身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卸下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横梁托架之后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车身后部的左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的Ⅰ-Ⅰ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车身后部的中央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使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分离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使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加强部件、第二加强部件及第二托架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加固构件的截面的图3的Ⅱ-Ⅱ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车身后部的中央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Ⅲ-Ⅲ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变形例中的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V-车辆,
C-后备箱连通开口部,
10-第一加强部件(加强部件),
10L-左加强部件,
10R-右加强部件,
11-折曲部,
20-第二加强部件(加强部件),
30-第一托架,
31-第一前托架,
32-第一后托架,
32b-后延伸部,
40-第二托架,
41-第二前托架,
42-第二后托架,
50-加固构件,
51-加强筋,
2-底板面板(底板),
3-后轮罩,
4-后置物板,
5-后车架,
6-角撑板,
7-座椅横梁,
S-后座,
8-第一座椅横梁托架,
9-第二座椅横梁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各图中箭头所示的“前后”表示车身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看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
图1是从左前方俯视观察到的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身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V,是能够连通车室CR与行李箱LR的所谓后备箱连通设计的汽车,主要具有底板面板2、左右一对后轮罩3、后置物板4、左右一对后车架5、左右一对角撑板6、加强构造体1、座椅横梁7、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和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另外,车辆V在车室CR与行李箱LR的边界部上具有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由底板面板2、左右的后轮罩3、和后置物板4包围而形成。此外,底板面板2、左右的后轮罩3、和后置物板4构成了车身后部的环状骨架。
<底板面板>
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卸下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横梁托架之后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2所示,底板面板2是形成车辆V的底板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底板面板2具有:具备备胎收纳用的凹部2c的底板主体2a;和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主体2a的左右两端部上的左右一对底板侧部件2b。在底板主体2a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上,以水平状形成有用于设置后述的第一托架30的设置面。底板侧部件2b随着趋向车外侧而以台阶状较高地形成。关于底板侧部件2b,后续会具体说明。
<后轮罩>
后轮罩3是具有覆盖未图示的后车轮的外周面上半部的功能的金属制部件。如图2所示,后轮罩3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侧部件2b上,并从底板面板2的左右两端部立起。
<后置物板>
如图2所示,后置物板4是以使左右的后轮罩3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后置物板4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后轮罩3的上端部。后置物板4的前端部向着前斜下方折曲。
<后车架>
后车架5是具有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的功能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如图2所示,后车架5配置在车身后部的左右两侧且配置在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如后所述,后车架5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左右两端部的下表面上。在左右的后车架5彼此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有后横梁M。关于后车架5,后续会具体说明。
<角撑板>
如图2所示,角撑板6是连结底板面板2与后轮罩3的下端部侧的金属制部件。角撑板6具有提高后轮罩3的下端部侧的刚性和强度的功能。角撑板6的上端部通过螺栓B而紧固在后轮罩3的车内侧的侧面上(参照图4)。角撑板6的下端部通过螺栓B而分别紧固在底板主体2a及底板侧部件2b的上表面上。角撑板6具有前壁、后壁、和车内侧的侧壁,并以从上到下逐渐扩大的形状(裙状)形成。关于角撑板6,后续会具体说明。
<加强构造体>
如图2所示,加强构造体1具有左右一对第一加强部件10、左右一对第二加强部件20、第一托架30、左右一对第二托架40、和左右一对加固构件50。
<第一加强部件>
第一加强部件10设置在车室CR与行李箱LR的边界部上,是用于加强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的金属制圆筒状部件。第一加强部件10被分割成右加强部件10R和左加强部件10L这两个部件而构成,该右加强部件10R以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为界而配置在右侧,该左加强部件10L以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为界而配置在左侧。右加强部件10R连结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右后轮罩3的上端部侧。左加强部件10L连结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左后轮罩3的上端部侧。
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的上端部经由安装托架10a并通过螺栓B而分别紧固在后轮罩3的上端前表面上。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的下端部经由第一托架30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以从下方向着上方而逐渐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换言之,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隔着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而以倒八字形(大致V字形)相对。
图3是表示车身后部的左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左加强部件10L的长度方向中途,设有以向着车外侧且向着下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折曲的折曲部11。换言之,左加强部件10L以向着左斜下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折曲形成。并且,右加强部件10R形成为与左加强部件10L左右对称的形状,以向着右斜下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折曲形成。如图2所示,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宽阔地确保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中的由右加强部件10R、左加强部件10L、左右的后轮罩3和后置物板4包围的区域。
<第二加强部件>
如图2所示,第二加强部件20与第一加强部件10相比形成得较短,是将底板面板2与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连结的金属制圆筒状部件。第二加强部件20具有支承折曲部11而提高第一加强部件10的刚性和强度的功能。第二加强部件20以从折曲部11向着底板面板2而逐渐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上端部经由第二托架40而固定在折曲部11上。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下端部经由安装托架20a并通过螺栓B而紧固在底板面板2的车外侧端部的上表面上。
在此,参照图4,对后车架5、底板侧部件2b、第二加强部件20、和角撑板6的固定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图3的Ⅰ-Ⅰ线剖视图。
如图4所示,后车架5的截面形成为帽子状,且将开口向着上方而设置。后车架5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壁5a、侧壁5b。在侧壁5a、5b的上端部,向车内侧或车外侧分别延伸形成有凸缘部5c、5d。底板侧部件2b从上方覆盖后车架5的开口,并通过焊接分别与凸缘部5c、5d接合而在底板侧部件2b与后车架5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K。底板侧部件2b的车内侧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主体2a的下表面上,其车外侧端部向上方折曲并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后轮罩3的下端部上。在底板侧部件2b的下表面上,通过焊接而固定有螺母N。
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下端部(安装托架20a)和角撑板6的下端部,通过螺栓B及螺母N而共同紧固在与后车架5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底板侧部件2b的上表面上。换言之,第二加强部件20及角撑板6经由底板侧部件2b而与后车架5的上部连结。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后车架5具有沿着底板侧部件2b的下表面的上壁,且第二加强部件20及角撑板6直接固定在后车架5的上壁(上部)上。
<第一托架>
图5是表示车身后部的中央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使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前托架及第一后托架分离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此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座椅横梁、第一座椅横梁托架及第二座椅横梁托架的图示。
如图5所示,第一托架30是连结底板面板2与第一加强部件10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如图6所示,第一托架30具有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右加强部件10R的下端部的前侧外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31、和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左加强部件10L的下端部的后侧外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32。此外,也可以为,将右加强部件10R固定在第一后托架32上,并将左加强部件10L固定在第一前托架31上。
如图6所示,第一前托架31具有: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且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前纵壁部31a;从前纵壁部31a的左侧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前延伸部31b;和从前纵壁部31a的中央上端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前安装片31c。
前纵壁部31a是供右加强部件10R固定的壁状部位。在前纵壁部31a的中央侧设有左右一对前凹部31d。前凹部31d与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的前侧外周面的形状配合地,以圆弧状且向前方凹陷设置。前凹部31d以随着趋向车外侧而逐渐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在右侧的前凹部31d中,嵌入并通过焊接而固定有右加强部件10R的下端部的前侧外周面。在左侧的前凹部31d中,嵌入有左加强部件10L的下端部的前侧外周面。在前纵壁部31a的左右两端部上贯穿形成有多个螺栓穿插孔31e、31f。
前延伸部31b是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板状部位。前延伸部31b从前纵壁部31a的中央下端延伸设置直到左侧下端。在前延伸部31b的左右两端部上贯穿形成有多个螺栓穿插孔31g、31h。如图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1h中穿插有用于将第一前托架31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螺栓B。
如图6所示,前安装片31c是大致梯形的板片,是如后所述地将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和后安装片32c共同紧固的部位。在前安装片31c上贯穿形成有一个螺栓穿插孔31i。
如图6所示,第一后托架32具有: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且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后纵壁部32a;从后纵壁部32a的右侧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后延伸部32b;和从后纵壁部32a的中央上端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后安装片32c。
后纵壁部32a是供左加强部件10L固定且与前纵壁部31a相比位于后方的壁状部位。在后纵壁部32a的中央侧设有左右一对后凹部32d。后凹部32d与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的后侧外周面的形状配合地,以圆弧状且向后方凹陷设置。后凹部32d以随着趋向车外侧而逐渐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在右侧的后凹部32d中,嵌入有右加强部件10R的下端部的后侧外周面。在左侧的后凹部32d中,嵌入并通过焊接而固定有左加强部件10L的下端部的后侧外周面。在后纵壁部32a的左右两端部上贯穿形成有多个螺栓穿插孔32e、32f。螺栓穿插孔32e、32f与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e、31f形成在沿前后相对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1e、32e及螺栓穿插孔31f、32f中穿插有用于连结第一前托架31与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B。
后延伸部32b是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板状部位。如图6所示,后延伸部32b从后纵壁部32a的中央下端延伸设置直到右侧下端。在后延伸部32b上贯穿形成有多个螺栓穿插孔32g~32k。如图5所示,在螺栓穿插孔32h~32j中穿插有用于将第一后托架32固定在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的螺栓B。螺栓穿插孔32g与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g形成在沿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31g、32g中穿插有用于连结第一前托架31与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B。后延伸部32b从前纵壁部31a的右侧下端的下侧通过,并与前纵壁部31a相比向前方延伸。
如图6所示,后安装片32c是大致梯形的板片,是如后所述地将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和前安装片31c共同紧固的部位。在后安装片32c上贯穿形成有一个螺栓穿插孔32l。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焊接有右加强部件10R的第一前托架31与焊接有左加强部件10L的第一后托架32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由此,使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的下端部分别外嵌在前凹部31d及后凹部32d内。而且,用螺栓B将第一前托架31与第一后托架32紧固固定,由此,使右加强部件10R与左加强部件10L相互连结。
<第二托架>
图7是表示使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加强部件、第二加强部件及第二托架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第二托架40是将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上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夹入而固定的金属制部件。第二托架40具有从前方支承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强部件20的第二前托架41、和从后方支承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强部件20的第二后托架42。此外,第二托架40也可以由单个部件构成。
第二前托架41具有位于折曲部11与第二加强部件20的边界部上的基部41a、和从基部41a向三个方向延伸并以圆弧状且向前方凹陷设置的第一~第三连结部41b~41d。基部41a抵接支承在折曲部11的前侧外周面上。第一连结部41b与折曲部11相比抵接在上侧的前侧外周面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第二连结部41c与折曲部11相比抵接在下侧的前侧外周面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第三连结部41d抵接在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上端部的前侧外周面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此外,在第二连结部41c的前表面上,通过焊接而固定有用于安装未图示的内装饰材料的安装托架43。
第二后托架4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第二后托架42的上端部上,以上下并列的方式设置有以圆弧状且向后方凹陷设置的第四连结部42a及第五连结部42b。第四连结部42a抵接在折曲部11的后侧外周面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第五连结部42b抵接在第二加强部件20的上端部的后侧外周面上并通过焊接而固定。第二后托架42的下端部为了载置未图示的内装饰材料而向后方折曲。
<加固构件>
图8是表示加固构件的截面的图3的Ⅱ-Ⅱ线剖视图。
如图3所示,加固构件50是由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体构成、且配置在第二托架4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金属制部件。加固构件50具有如下功能:当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时,抑制第一加强部件10及第二加强部件20的分开变形。在加固构件50上,沿着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提高该加固构件50的刚性的多个(例如两个)加强筋51。如图8所示,加强筋51以向着前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鼓出形成,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此外,加强筋51的个数也可以适当改变。另外,加强筋51也可以以向着后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鼓出形成。
<座椅横梁>
图9是表示车身后部的中央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0是图9的Ⅲ-Ⅲ线剖视图。
如图9所示,座椅横梁7是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底板面板2的上方的金属制圆筒状部件。座椅横梁7配置在第一加强部件10及第二加强部件20的前方。在座椅横梁7的上侧外周面上,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托架而安装有在图10中由虚拟线所示的后座S的下部。此外,前延伸部31b及后延伸部32b与座椅横梁7相比向前方延伸。如图1所示,座椅横梁7的左右两端部经由左右一对安装托架7a而固定在底板面板2上。
<第一座椅横梁托架>
如图9所示,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是在从座椅横梁7的上侧的外周面向后斜下方延伸之后向上方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在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的左右两侧的缘部上,分别形成有提高该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的刚性的多个(例如两个)加强筋8a。加强筋8a以向着上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鼓出形成。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的前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座椅横梁7的上侧的外周面上。在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的后端部上,贯穿形成有一个螺栓穿插孔8b。如图10所示,螺栓穿插孔8b、第一前托架31的螺栓穿插孔31i、和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穿插孔32l形成在沿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8b、31i、32l中穿插有螺栓B,从而,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与第一前托架31的前安装片31c和第一后托架32的后安装片32c共同紧固。通过这种构造,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经由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而与座椅横梁7连结。
<第二座椅横梁托架>
如图9所示,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是在从座椅横梁7的前侧的外周面向前斜下方延伸之后向前方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在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上,左右分离地形成有提高该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的刚性的多个(例如两个)加强筋9a。加强筋9a以向着相对于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前方或上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鼓出形成。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的后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座椅横梁7的从上侧至前侧的外周面上。在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的前端部上,贯穿形成有一个螺栓穿插孔9b。螺栓穿插孔9b和第一后托架32的螺栓穿插孔32k形成在沿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在螺栓穿插孔9b、32k中穿插有螺栓B,从而,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与第一后托架32的后延伸部32b共同紧固。通过这种构造,第一后托架32经由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而与座椅横梁7连结。
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V基本上是如上所述构成的,接着,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第一加强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中途设有折曲部11,所以第一加强部件10的形状自由度提高。因此,即使在通过第一加强部件10将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划分成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以能够确保较宽的区域的方式使第一加强部件10折曲,而获得不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的构造。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件10以倒八字形配置,能够较宽阔地确保后备箱连通开口部C中的由第一加强部件10、左右的后轮罩3和后置物板4包围的区域,因此,能够获得更加不会妨碍后备箱连通功能的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加强部件10连结底板面板2与后轮罩3的上端部侧,所以能够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加强部件20连结底板面板2与折曲部11,所以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即使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上设有折曲部11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10的刚性降低和强度降低,而能适当地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二加强部件20固定在与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后车架5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强部件20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刚性和强度,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角撑板6连结底板面板2与后轮罩3的下端部侧,所以能够提高后轮罩3的下端部侧的刚性和强度。另外,因为将该角撑板6和第二加强部件20共同紧固在与后车架5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底板面板2的上表面上,所以提高了第二加强部件20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因此,由于提高了支承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的刚性和强度,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二托架40将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和第二加强部件20在前后方向上夹入而固定,所以能够加强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的连结部。尤其是,因为能够加强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所以即使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上设有折曲部11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10的刚性和强度的降低,并能适当地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板体的加固构件50配置在第二托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并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连结,所以即使在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固构件50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支承,也能抑制分开变形,并能适当地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加固构件50上沿着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以向着前方而成为凸状的方式鼓出突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51,所以提高了加固构件50自身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即使在作用有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分开的方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固构件50在第一加强部件10与第二加强部件20之间支承,也能进一步抑制分开变形,并能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一加强部件10被分割成左加强部件10L和右加强部件10R而构成,所以能够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一分为二地、以紧凑且轻量的状态搭载在车内,而且,提高了将第一加强部件10组装到车身上时的作业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右加强部件10R及左加强部件10L通过固定第一前托架31和第一后托架32而相互连结,并且经由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而与底板面板2连结,所以即使在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一加强部件10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前托架31和第一后托架32固定之后再固定到底板面板2上,能够将左加强部件10L与右加强部件10R在连结的状态下同时固定在底板面板2上,因此,即使在将第一加强部件10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也会提高将第一加强部件10组装到底板面板2上时的作业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经由第一座椅横梁托架8而安装在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座椅横梁7上,所以能够使第一前托架31及第一后托架32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一后托架32经由第二座椅横梁托架9而安装在刚性和强度较高的座椅横梁7上,所以能够使第一后托架32的安装刚性和安装强度提高。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分割成两个部件的方式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单个部件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0。
另外,也可以如图11所示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0及第二加强部件20。变形例的第一加强部件10以向着车内侧而成为凸状的方式折曲形成为L字形(く字形)。换言之,在第一加强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中途,设有以向着车内侧而成为凸状的方式折曲的折曲部11。隔着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上侧部位以从下方向着上方而逐渐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隔着第一加强部件10的折曲部11,下侧部位以从上方向着下方而逐渐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第一加强部件10连结底板面板2的车外侧端部与后轮罩3的上端部侧(参照图2)。变形例的第二加强部件20以从折曲部11向着底板面板2而逐渐位于车内侧的方式倾斜。第二加强部件20连结底板面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折曲部11。

Claims (11)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
底板;
从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立起的一对后轮罩;
以使所述后轮罩的上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置物板;
由所述底板、所述后轮罩和所述后置物板包围而形成的后备箱连通开口部;和
加强所述后备箱连通开口部的加强部件,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
第一加强部件,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后轮罩的上端部侧,并且在长度方向中途设有折曲部;和
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折曲部的第二加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车架,该后车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固定在车宽方向两端部上,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固定在与所述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结所述底板与所述后轮罩的下端部侧的角撑板,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及所述角撑板共同紧固在与所述后车架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被分割成右加强部件和左加强部件而构成,该右加强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右侧,该左加强部件以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为界而配置在左侧,
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托架,
所述第一托架具有:安装在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中任意一方的前表面上的第一前托架、和安装在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中另一方的后表面上的第一后托架,
所述右加强部件及所述左加强部件通过固定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而相互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所述折曲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夹入而固定的第二托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连结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加固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通过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体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构件上,沿着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鼓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安装有座椅的座椅横梁;和
前端部安装在所述座椅横梁上、且后端部与所述第一前托架和所述第一后托架共同紧固的第一座椅横梁托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托架具有与所述座椅横梁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有后端部安装在所述座椅横梁上、且前端部与所述第一后托架的所述延伸部共同紧固的第二座椅横梁托架。
CN201410046018.5A 2013-03-01 2014-02-08 车身后部构造 Active CN104015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1191 2013-03-01
JP2013041191A JP5689489B2 (ja) 2013-03-01 2013-03-01 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5809A true CN104015809A (zh) 2014-09-03
CN104015809B CN104015809B (zh) 2016-09-21

Family

ID=5143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6018.5A Active CN104015809B (zh) 2013-03-01 2014-02-08 车身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89489B2 (zh)
CN (1) CN1040158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92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11038597A (zh) * 2018-10-15 2020-04-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8558A (ja) * 1992-06-08 1993-12-2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自動車用補強部材の取付構造
US20050121875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Eric Noble Strut/shock crossmember
CN1791529A (zh) * 2003-05-15 2006-06-21 英提尔汽车公司 车辆的后备箱模块
CN10126967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铃木汽车公司 汽车车身后部的结构
CN10132781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JP2009107387A (ja) * 2007-10-26 2009-05-2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0184630A (ja) * 2009-02-13 2010-08-26 Kanto Auto Works Ltd トランクスルー部のリアボディー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5839B2 (ja) * 1994-03-31 2001-07-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補強構造
JP4114002B2 (ja) * 2002-04-23 2008-07-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8558A (ja) * 1992-06-08 1993-12-2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自動車用補強部材の取付構造
CN1791529A (zh) * 2003-05-15 2006-06-21 英提尔汽车公司 车辆的后备箱模块
US20050121875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Eric Noble Strut/shock crossmember
CN10126967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铃木汽车公司 汽车车身后部的结构
CN10132781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JP2009107387A (ja) * 2007-10-26 2009-05-2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0184630A (ja) * 2009-02-13 2010-08-26 Kanto Auto Works Ltd トランクスルー部のリアボディー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92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11038597A (zh) * 2018-10-15 2020-04-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11038597B (zh) * 2018-10-15 2022-04-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89489B2 (ja) 2015-03-25
JP2014169004A (ja) 2014-09-18
CN104015809B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3406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RU2374117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в задней ча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9902348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2991584B (zh) 车辆的前部本体结构
CN106335551B (zh) 具有多罩壳形式的车轮装配件的机动车车身
CN101391623B (zh) 车身的后部结构
CN104334441B (zh) 车身前部结构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10298245A1 (en) Reduced height pickup truck bed suppo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9919619B2 (en) Motor-vehicle frame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10196094B2 (en) Utility vehicle
CN101439734A (zh) 后部车身结构
CN103538631A (zh) 液压成形的侧柱至下后部的连接结构
CN104512475A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5730203A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JP6435350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799466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4015809A (zh) 车身后部构造
US9090292B2 (en) Structure of rear package tray for vehicle
JP2012144102A (ja) 車両のアッパーバック構造
US9738326B2 (en) Structure of rear package tray
JP5215917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6476879A (zh) 转向支承梁结构
JP2016150626A (ja) 車軸の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