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0712A -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 Google Patents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0712A
CN104010712A CN201280064023.8A CN201280064023A CN104010712A CN 104010712 A CN104010712 A CN 104010712A CN 201280064023 A CN201280064023 A CN 201280064023A CN 104010712 A CN104010712 A CN 104010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ed air
chamber
pneumatic
facility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0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0712B (zh
Inventor
克劳斯-迪特尔·贝尔格曼
克劳斯·布雷德贝克
迪特尔·弗兰克
莫滕·格尔克
弗兰克·迈斯纳
乌韦·施塔贝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b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bco GmbH filed Critical Wab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010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0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408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details, e.g. antifreeze for suspension fluid, pumps, retarding means per 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8Arrangements for compressed air preparation, e.g. comprising air driers, air condensers, filters, lubricators or pressure reg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1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using plural beds of the same adsorbent in s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transportable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4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s for air-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6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particular elements, systems or processes used on suspension systems or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 B60G2600/66Humidifying or drying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流(DL)来运行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气动设备尤其是车辆的优选轿车的空气弹簧设备,该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具有:气动主管路(200)中的空气干燥设施(100),该气动主管路将空气压缩机(400)的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通向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气动地连接;气动地联接在气动主管路(200)上的阀设施(300)用以控制压缩空气流(DL),其中,空气干燥设施(100)具备带有容器外壁(170)的干燥容器(140)。根据本发明规定,接片(150)沿着干燥容器(140)的纵向延伸(E)将由容器外壁(170)界定的内部空间(154)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其中,第一腔室(151)和第二腔室(152)由接片(150)和容器外壁(170)界定,并且接片(150)沿着纵向延伸(E)联接在容器外壁(170)上并且第一腔室(151)和第二腔室(152)沿纵向延伸(E)并排地布置。

Description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8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根据权利要求19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在所有类型的车辆中尤其用于向轿车的空气弹簧设备供给压缩空气。空气弹簧设备也可以包括可以调节车轴和车身结构之间的间距的水平调整装置。前述的气动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的空气弹簧设备包括一定数量的气动地联接在共同的管路(走廊)上的空气气囊,它们可以伴随着填充的增加抬起车身结构以及伴随着填充的减少降下车身结构。这种系统优选用于越野车和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应用于具有气动设备(例如之前描述的空气弹簧设备)的气动压缩空气供给系统中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利用压缩空气输送部的压缩空气(例如在5bar至20bar压力级范围内)来运行。借助压缩空气输送部的空气压缩机(压气机)来提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输送部在一侧与压缩空气接头气动相连用以给气动设备进行供给,在另一侧与排气接头气动相连。通过排气阀设施,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和/或气动设备通过朝着排气接头排出空气来排气。
为确保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长期运行,其具有干燥压缩空气的空气干燥器。由此避免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内的湿气积聚,湿气的积聚在温度相对较低时会形成损坏阀的晶体并且还会导致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和气动设备中出现不期望的效应。空气干燥器具有干燥介质,通常是能由压缩空气穿流的颗粒床,从而颗粒床(在压力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来吸收包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湿气。已被证实的是,干燥剂颗粒放置在装入干燥器壳体的、独立且能更换的干燥器胶罐中。这种干燥器胶罐具有干燥床,用以在要流过的环形空间的布置中U形地或交替相反地引导压缩空气流。干燥器胶罐可以轻松地更换。另一方面,通过在待穿流的环形空间中引导压缩空气流加长了干燥床并因此改善了压缩空气的干燥。
例如由WO 2005/051521A1公知的用于商用车辆的干燥器胶罐设置了在干燥器胶罐中具有外部环形空间和内部中央空间的基本结构,从而压缩空气流流动穿过干燥器胶罐的整个外部环形空间并在拱顶处通过环形空间朝着中央空间换向并沿相反的流动方向平行于外部环形空间地在中央空间中引导;压缩空气流如流入时那样在相同的那侧离开干燥器胶罐。由DE 10 2006 037 307 A1公开了一种干燥器胶罐,其规定了这种环形空间的蜿蜒的嵌套,其中,压缩空气流按照相同的原理平行且以对流的方式穿流环形空间;即,干燥器胶罐形式的干燥容器具有外部的容器外壁和一定数量沿着干燥器胶罐的纵向延伸的环形壁,其中,环形壁将干燥器胶罐的由容器外壁界定的内部空间分为多个环形空间,它们气动地相连并且能平行地和以对流的方式穿流。
根据EP 1 048 540 A1公知了能更换的干燥器胶罐的另选实施方式,其中,干燥器胶罐具有容器外壁地构造,其内部空间通过一定数量在内部空间的横截面上延伸的、松松地插入的隔板分为区,所述区在内部空间的整个横截面上延伸。压缩空气流经由狭窄的外部环形空间进入干燥器胶罐,在其拱顶换向并且相应地横向于干燥器胶罐的纵向延伸地穿流隔板之间的区。这种干燥器胶罐造成了压缩空气流的压力损失相对较高。
EP 1 233 183 B1说明了一种具有空气干燥器的压缩空气调整装置,在空气干燥器的壳体中装有罐形的干燥容器并且其内部通过壳体在一侧能与压力介质源相连,而在另一侧能通过阀设施与压力存储装置相连。阀设施设置有第一、第二和第三能控制的换向阀,其中,两个阀用于打开干燥容器底部中的第一和第二穿通部。其相对于干燥容器的底部是敞开的,其中,干燥容器中所包含的颗粒通过盖板保持,盖板在中央支杆上定中心并在端侧利用弹簧夹固定在其上。能沿两个方向穿流环绕支杆的干燥容器的内部空间以便清空或填充压力存储装置。该结构相对复杂并且其功能性是能改善的。
改善空气干燥是所期望的,尤其是在尚可接收的压力损失的情况下利用改善干燥床来改善空气干燥。改善空气干燥尤其应当适用于轿车。尤其是应当节约结构空间地实现空气干燥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设备,尤其是利用压缩空气流来运行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利用所述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可以实现空气干燥的改善。尤其应当能实现在尚可接受的压力损失的情况下利用相对长的干燥床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应当相对紧凑,优选特别适用于轿车。本发明的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相应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的车辆以及优选的应用。
关于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解决。涉及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的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8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解决。本发明还涉及权利要求19的车辆尤其是轿车。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20的应用。
本发明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可以应用基本的附件实现利用待流经的空间的布置方案来加长干燥床,以提高空气干燥设施的干燥性能。本发明发现:为了限制压力损失和实现紧凑的布置方式还可以改进待流经的空间的布置方式。本发明还发现:对于空气干燥设施的设计更有利的是,空气干燥设施的干燥容器具有容器外壁和沿着干燥容器的纵向延伸的接片,其中,接片将由容器外壁界定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它们仍旧通过气动连接相连。此外,本发明还发现:在考虑到任务的情况下可如此地实现空气干燥的改善,即,接片沿着纵向延伸联接在容器外壁上并将干燥容器的内部空间分为并排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和第二腔室由接片和容器外壁界定。优点是:在改善干燥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相对紧凑和坚固的结构方式。
本发明发现:干燥容器可以利用就此而言已经得到改善的干燥床和改善的压力损失限制来工作并且结构更紧凑地构造。因为第一和第二腔室并排地布置且这两者还由接片和容器外壁界定,所以干燥容器能更紧凑且在工作压力方面能压力更稳定地密封且直至达到较高的断裂压力地设计。
本发明的构思还涉及在轿车(PKW)尤其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中利用压缩空气流(DL)运行气动设备尤其是空气弹簧设备的依据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应用。该构思以紧凑和压力稳定的干燥容器的设计方式来支持在该应用中所出现的快速排气循环和很高的空气消耗以及存储装置运行。
本发明的构思不局限于具有如下干燥器设施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该干燥器设施包括特别优选地仅具有两个由唯一的接片分隔的腔室的干燥容器。更确切地说,按照本发明的构思的干燥容器也可以具有超过两个的腔室和/或超过一个的接片。例如在变体中可以规定,第一和第二接片沿着干燥容器的纵向延伸将由容器外壁界定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由第一接片和容器外壁界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由第二接片和容器外壁界定,并且第一和第二接片沿着纵向延伸联接在容器外壁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腔室沿着纵向延伸并排地布置。也可以规定超过两个的接片和/或超过三个的腔室。
本发明有利改进方案参引从属权利要求并且详尽说明有利的可行性,以便在提出的任务范围内以及在其它优点方面实现上述构思。
尤其是第一腔室利用接片和容器外壁的大致沿纵向延伸延伸的第一部分(即,其第一外纵向侧)界定,第二腔室利用接片和容器外壁的大致沿着纵向延伸延伸的第二部分(即,第二外纵向侧)界定。接片联接在容器外壁的大致沿纵向延伸延伸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即,其上侧和下侧)上。
接片优选具有穿通部用于在干燥容器内部形成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气动连接。有利的是,压缩空气流能通过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气动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腔室内相反地且沿着纵向延伸地引导以及在气动连接部中横向于纵向延伸地引导;也就是说,在干燥容器中大致呈U形地引导。在容器外壁方面相对良好地设计了流动路径并且压缩空气流利用压缩空气以改进的方式填充干燥容器的内部空间。U形的流体引导(Stroemungsfuehrung)以在干燥容器的纵向延伸和加长的干燥床路段内比较大的表面且较小的穿流深度的方式改善了干燥空间的使用,这是因为干燥容器的纵向延伸双倍地进入到干燥床路段中。尤其是还进一步避免了不被流过或仅少量被流过的“死角”或者不用于干燥的区域;在实践中,干燥容器的整个内部空间能用于干燥压缩空气流。针对有利的情况这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即,干燥剂颗粒能直接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腔室内。这可以用于改善干燥剂颗粒的使用和/或减少干燥剂颗粒容量,而无需担心干燥性能的损失。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中规定,第一和第二腔室用于直接容纳干燥剂颗粒,即,尤其是无需其它容器嵌入件或胶罐。在该改进方式中,干燥剂颗粒可以无需其它容器嵌入件地直接引入第一和第二腔室,优选引入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气动连接部。
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原则上在干燥容器中进行压缩空气流的纵向引导,其中,压缩空气流能在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相反地且沿着纵向延伸引导;尤其例如能U形地引导。
在特别有利的改进方式范围内,接片在干燥容器的跟随纵向延伸大致居中的纵轴线上分布。干燥容器的纵轴线在干燥容器横截面中测得无论如何相对于容器外壁居中。尤其是在干燥容器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接片在容器外壁的第一外纵向侧和容器外壁的第二外纵向侧之间位于中间。尤其是在该改进方式范围内被证实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腔室具有大致相同的腔室内部容积。该改进方式被证实有利的是:在干燥床加长的情况下仍是特别紧凑和限制压力损失的并且就此而言改善了干燥。
第一腔室的第一腔室轴线和第二腔室的第二腔室轴线优选在干燥容器的接片旁且大致平行于干燥容器的接片分布地布置。就此而言相同定向的腔室分布导致了具有限制压力损失的特别紧凑的干燥容器。尤其被证实有利的是,第一腔室轴线和第二腔室轴线与接片相同间距地布置。此外被证实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腔室具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路径的相等的净空横截面。尤其被证实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腔室构成尽量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第一和第二腔室例如均可以构造为单口管。第一和/或第二腔室的净空横截面按照有利方式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净空横截面。
被证实的是,按照本发明的构思,干燥容器也提供了用于其匹配于结构空间需求的节约结构空间的、成形的基础,例如干燥容器可以良好地匹配于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电动机和压缩机的结构形状。具有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的内部容积的干燥容器(在确保抗压性的情况下)在其外部尺寸方面与具有唯一的腔室与相同内部容积的干燥容器相比更好地匹配于外部环境。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腔室例如取向相同并且大致相同成形地构造;例如均呈圆柱形地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直径可以沿着包含横截面直径的直线来布置;在变体中,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直径可以布置在角的彼此不同弯折的边上。在另一变体中,第一和第二腔室可以大致相同地成形,然而沿着彼此成角度或倾斜的腔室轴线不同地取向。在另一变体中,第一和第二腔室也可以不同地成形。
第一腔室优选具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路径的第一净空横截面,第二腔室具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路径的第二净空横截面,其中,第一净空横截面和第二净空横截面沿着纵向延伸是大小相同的;尤其是第一和第二腔室的以尽量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来构造。被证实的是,这些净空横截面可以相对小地设计,这有利于降低材料耗费。在另一改进方式中,第一腔室具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路径的第一净空横截面,第二腔室具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路径的第二净空横截面,其中,第一净空横截面和/或第二净空横截面沿着纵向延伸变化,尤其是在形状和/或大小方面变化。
在结合该实施例说明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干燥容器的内部空间由恰好一个接片分为恰好两个,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根据前述改进方式,第一和第二腔室在一起具有特别适合于压缩空气流进入干燥容器的例如8字形的流动横截面;该流动横截面能以改善的方式密封,例如通过形状密封。被证实的是,在流动横截面的前述形状的情况中,压缩空气流的温度情况按照优选方式是均匀分布的;或者说在需要的情况下流入空气的预冷却能按照改进的方式实施。
第一和第二腔室尤其优选地与干燥容器的容器外壁和接片一体式地构成。与干燥容器的容器外壁和接片一体式的构造方式提高了干燥容器的稳定性。不需要用于容纳干燥剂颗粒的胶罐或类似的其它容器;干燥剂颗粒可以直接引入到干燥容器中。这降低了部件耗费并改进了压力保持能力。尤其是明显改善了在干燥容器压力保持能力方面的设计;这在确保工作压力和/或断裂压力的方面尤其适用。尤其被证实,在压力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基于具有第一和第二腔室的设计方式与具有仅一个腔室的干燥容器相比可以将干燥容器的壁厚度保持得相对较小,尤其是可以降低,总之不必提高。以本发明的构思所构造的干燥容器针对直至30bar的工作压力而设计。这种干燥容器尤其针对直至40bar的工作压力而设计。干燥容器的断裂压力有利地1.5倍于尤其是至少2.5倍于工作压力。壁厚优选低于4mm,尤其低于3.5mm。被证实的是,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中,干燥容器的壁厚可以在3mm范围内或必要时低于3mm地实施,其中,可以得到直至30bar的工作压力和2.5倍于工作压力的断裂压力。干燥容器的密封也可以基于其改进的形状而达到较高工作压力地设计。提高的断裂压力极限导致更高的工作安全性。因而这种类型的干燥容器特别优选地适用于在车辆例如轿车(PKW)尤其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其中,期望更高的工作压力)中实现压缩空气供给设备,。
在气动连接技术方面实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范围内,第一和第二腔室优选气动相连以使空气干燥设施的第一和第二空气干燥器级在气动主管路内形成串联。尤其是第一和第二空气干燥器级仅通过干燥容器之内的气动连接部气动相连以便引导压缩空气流。这也导致了紧凑的设计并提高了干燥容器的工作压力安全性。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气动连接部例如可以利用接片的穿通部构成。因而按照有利方式,首先能沿纵向第一腔室轴线流过第一腔室,随后能流过气动连接部,之后沿着第二腔室朝相反方向沿纵向第二腔室轴线流过第二腔室。这种改进方式尤其导致第一和第二腔室气动相通并且为了形成压缩空气流的U形流动路径而气动相连。
被证实尤其优选的是,干燥容器的容器外壁还具有气动的中间接头,其优选沿着干燥容器的纵向延伸如气动连接部(例如接片中的穿通部)那样布置在相同的纵向位置上。气动连接部和中间接头优选在横向核心范围内以组合的方式构成,该横向核心沿着联接平面相对于干燥容器的联接侧扩展干燥容器的容器外壁。气动的中间接头可以是压力封闭的。尤其可以构造有气动的中间接头来联接气动元件。“气动”特征(例如气动元件)在此可以理解为适用于压缩空气引导的特征(元件);气动连接例如可以理解为适用于引导压缩空气流的连接,如气动管路或适用于引导压缩空气流的穿通部或类似“气动”特征。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具有气动元件的气动连接可以理解为越过第一和第二部分管路的无遮蔽气动连接的气动连接,其基于适用于压缩空气引导的(气动)元件而具有扩展的气动功能性用以影响压缩空气流。气动元件尤其可以实现为上述的气动中间接头,尤其(附加或另选地)例如以节流阀、喷嘴的形式,以阀或类似气动元件的形式,如这在其它从属权利要求中实施的那样。气动元件例如可以是节流阀或脱水器或类似的能由压缩空气流穿流的气动元件。在结合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附加的压缩空气接头布置在接片中的构成第一和第二腔室的穿通部的高度上。
其它改进方式导致特别优选的紧凑地实现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其中,特别优选地实现了空气干燥设施的接头。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规定,气动主管路的第一和第二接头构造在干燥容器的联接侧上,其中,第一接头通向第一腔室且第二接头通向第二腔室地构成。空气干燥设施可以模块化和简单地更换,或者在制造中能简单组装地安装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其它部件上。特别优选的是气动主管路的第一和第二接头构造在干燥容器的与前述气动连接部对置的联接侧上。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规定,干燥容器的联接侧具有用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共同的联接法兰。其可以特别针对高的工作压力而设计。联接法兰优选具有分配给第一腔室的第一开口和分配给第二腔室的第二开口。因而联接法兰在结构方面设计在干燥容器上。在特别优选的结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分配给接片的法兰接片来分隔。
在联接了空气干燥设施的情况中,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利用阀设施,在干燥容器的联接侧上,气动主管路的第一接头可以切换至第一腔室和压缩空气输送部和/或排气接头;例如在填充运行或填充增压运行的范围中,如其在图5的示例性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所描述的那样切换至压缩空气输送部;如其例如在图5的排气运行的示例性的、特别优选的运行模式的范围内所描述的那样切换至排气接头。
特别优选的是,利用阀设施,在干燥容器的联接侧上,第二接头能切换至第二腔室和通向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接头。结合图5的实施方式示例性地描述了相应的填充运行模式。
干燥容器的联接侧优选与阀设施和空气压缩机之间的联接平面对置;尤其是它们通过联接间距彼此间隔。尤其被证实有利的是,联接侧和联接平面利用空气压缩机隔开。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在干燥容器联接侧和阀设施之间的气动主管路区段在联接平面内分布。这导致特别节约结构空间地安置了气动主管路以及能轻松地组装压缩空气供给设备。为此被证实特别有利的是,设置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其中,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连同气动主管路、空气干燥设施以及阀设施构造在结构单元中。电动机、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干燥设施在联接平面的一侧可供使用,阀设施在联接平面的另一侧可供使用,并且能模块化组装在联接平面内。在联接平面中的接口实施方案导致:在组装时,干燥容器和阀设施之间的气动主管路区段构造在联接平面内。为此,例如可以在联接平面内针对气动主管路的区段提供合适的形状密封或类似设置。借助于模块化的结构方式可以有利地针对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包括电动机,空气压缩机和阀设施)的基本配置规格(Version)预先给出不同规格的、具有尤其是结构空间匹配的干燥容器的空气干燥设施。因而可以提供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更多数量的匹配的变体,而无需过多地增加构件数量。在制造中得到了安装优化和成本与重量优势。
在结合实施方式详尽说明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方式的范围内,针对压缩空气供给设备规定了能模块化组装的结构单元,其具有:
-空气干燥设施以及阀设施,
-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尤其是两级式的空气压缩机,其中,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连同气动主管路的至少一部分构造在结构单元中,并且其中,
-电动机和空气干燥设施能从空气压缩机的一侧并且阀设施能从空气压缩机的另一侧模块化地组装,尤其是在干燥容器和阀设施之间的联接平面内构造气动主管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
模块化的结构可以实现分离一方面在干燥容器上的干燥功能以及另一方面在阀设施或联接平面内的控制或空气分布功能。按照有利方式,在阀设施中阀的控制活塞轴线和衔铁轴线平行于联接平面地,也就是说朝着空气分布平面地取向。除了功能优点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即,控制和干燥功能不再预先给出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总机组的宽度;更确切地说,其可以比较平坦地且能在车辆的两侧固定地实施。
上述的具体的模块化结构的优点还在于,阀设施靠近空气压缩机地安设,即,空气分布功能处于空气压缩机的温热区域(Warmbereich)中。因此,其余热在非常低的外部温度例如直至-40℃的情况下也支持阀设施的可靠运行。
结构单元尤其由壳体设施构成,其一方面具有阀设施且另一方面具有空气压缩机、电动机和干燥容器,干燥容器具有第一腔室轴线、第二腔室轴线和联接侧,该联接侧与阀设施的联接平面通过联接间距隔开。
空气压缩机优选布置在联接侧和联接平面之间的联接间距内,电动机平行于干燥容器的第一和第二腔室轴线地且与阀设施对置地延伸。空气压缩机的单块有利地允许安全且稳定地安装阀设施的功能组件、干燥容器和电动机。
换而言之,由空气压缩机、电动机和干燥容器组成的结构单元构成大约U形的壳体设施,其具有第一和第二臂以及底部。针对所述大约U形的壳体设施规定:电动机沿着第一臂延伸,干燥容器沿着第二臂延伸,空气压缩机沿着底部延伸。此外,有利地规定,阀设施布置在底部的与臂对置的一侧。就此而言,上述的联接平面大致沿着底部延伸。该设施特别紧凑且简单地构造并且恩能轻松地组装。此外,结构单元的各个组件(即,空气压缩机、电动机、干燥容器和阀设施)还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地设计、制成或额外地购买以及模块化地补充或更换。
在U形的壳体设施的范围内,干燥容器的上述有利的双缸式形状可以很好地匹配于圆柱形的电动机结构形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上述横截面尤其可以彼此成角度地布置,以便利用干燥容器的外轮廓尽可能低衔接电动机的外轮廓。另外,可以应用接头或其它组件的中间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同样部分地示出的现有技术相比较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不必按照比例示出实施例,更确切地说,用以说明的附图以示意性和/或轻微失真的方式实现。关于对能由附图直接识别的教导的补充参见相关现有技术。在此可以考虑,关于实施方式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式各样的变型和更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理念。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征单独的也可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对于本发明的改进方式而言是重要的。另外,由至少两个在说明书、附图和/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组成的所有组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本发明的基本理念不局限于下面所示出和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精确形式或细节,或者不局限于与权利要求中所要求的权利的主题相比受限的主题。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也应当公开位于所述限定之内的值作为阈值并且能任意应用和要求权利保护。由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以及结合附图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为了清楚显示,对于相同或类似的特征或者功能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其中:
图1示出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立体图,其具有空气干燥设施、电动机、空气压缩机和阀设施的壳体设施,用于形成模块化的结构单元,视图(A)作为整体视图,视图(B)仅示出功能方面特别重要的空气干燥设施和阀设施;
图2示出根据特别优选实施方式的、图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剖面图(A)、(B)、(C)的组合,其具有电动机、空气压缩机、阀设施和空气干燥设施;
图3示出图2的空气干燥设施的若干透视图(A)、(B)、(C),其具有包含两个腔室的干燥容器,其与图2的空气干燥设施在两个腔室的气动连接方面略有不同;
图4示出特别优选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线路图,其具有包含能解锁的止回阀和排气阀的阀设施,该阀设施能够通过能控制的电磁阀切换;
图5以空气压缩机和阀设施之间的联接平面的截段示出图2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其中,示出了图4的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流在填充运行(实线)、填充增压运行(虚线)和排气运行(点划线)中的引导。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立体图(A),其在此向轿车的空气弹簧设备形式的气动设备1001进行供给,气动设备1001还将结合图3进一步说明。首先整体参照图1,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具有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400的电动机500,其中,空气压缩机在此构造为双压缩机。将要压缩的空气L经过电动机500输送给空气压缩机400,并从那里将其作为压缩空气输送给图2(A)中进一步示出的、在此仅示意性地示出的气动主管路200;即,尤其首先输送给气动主管路200的在图2(B)中示出的第一部分201。空气干燥设施100同样联接在气动主管路200上,其用于干燥进一步结合图2说明的干燥床中的压缩空气DL,干燥床直接形成在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腔室151、152中。如图4至图5进一步示出的那样,气动主管路200整体地连接从空气压缩机400至压缩空气接头2的压缩空气输送部1而成为气动设备走廊。在气动主管路200中,即,紧接着在图2(B)中进一步示出的其第二部分202上,空气干燥设施100也气动地联接了仅象征性示出的阀设施300。阀设施300在此具有能切换的换向阀设施310,其可通过电磁阀320切换。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整体上与电动机500和两级式空气压缩机400一同形成,它们能与空气干燥设施100和阀设施300以及气动主管路200模块化地组装在结构单元中。如由图1(A)的细节看出的那样,提供了具有电动机500和压缩机400的壳体设施,其中,压缩机400充当中央单块。如图1(B)所示的那样,在该壳体设施上空气干燥设施100和阀设施300能安装在对置的侧上。尤其是空气干燥设施100和阀设施300能以可更换的方式安装在壳体设施上。由图1(A)可见的壳体设施G一方面连同电动机500、空气压缩机400和空气干燥设施100大约呈U形地构建,并且为此具有图1(A)中象征性标识的第一臂S1、第二臂S2和底部B。电动机沿着第一臂S1在壳体区段G1中延伸,空气压缩机400沿着底部B在壳体区段G2中延伸,空气干燥设施100沿着第二臂S2在壳体区段G1中延伸。相反,阀设施300在底部B的与第一和第二臂S1、S2对置的一侧设置在壳体区段G3中。壳体设施G具有面朝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阀设施300能模块化地安装在该联接平面1上。壳体设施G具有面朝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联接侧A2,空气干燥设施100能模块化地安装在该联接侧A2上。联接平面A1和联接侧A2以联接间距A彼此间隔,其中,空气压缩机400的单块大部分安置在联接间距A内。
基于前述组件的模块化设置方式,尤其如图1(B)所示的那样,一方面起干燥功能的空气干燥设施100和另一方面起压缩空气控制功能的阀设施300的功能性在空间上分离。这些功能性可以单独地根据需要来设计并且如有必要可以更换以及单独通过更换来改变。阀设施(压缩空气控制功能)设置在空气压缩机400上的优点在于,可以取消作为单独元件的、用于封闭空气压缩机装配口的端盖和所属的固定和密封元件。更确切地说,它们可以在此处的阀设施300的法兰范围内以如下方式实现,即,气动主管路200的前述第一和第二部分201、202利用适当的形状密封件安置在阀设施300的法兰301中。阀设施300以及在变体中的空气压缩机400的这种在单块中的整合也导致减少了流动噪声并减低了安装耗费。此外,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重心在空气压缩机400的单块上形成;就此而言,重心位置在整个机组尽量居中并导致良好的重量分布。
气动主管路200至少一部分构造在联接平面内导致了空气压缩机400和空气干燥设施100的有利空气分布。另外,用于阀设施300的填充和/或排气的气道可以从联接平面A1或联接侧A2引出。这缩减了气动管路的数量和长度。
空气压缩机400尤其可以按照特别有利的方式设计成两级式空气压缩机。两级式压缩机的第一压缩机级至第二压缩机级所需的气动连接部还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述法兰301内。穿过阀设施300的壳体的空气导流可以比较简单地通向法兰301,并因此与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之间的气动连接部相连。法兰301也可以具有冷却功能,从而阀设施和空气压缩机400的法兰连接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已经可以在压气机功能方面,尤其是在两级式压气机功能方面适配。
基于排气路径在空气压缩机400和/或电动机500的单块中的有利的、可行的引导可以实现特别大规模和低噪声地释放排气量。
图2以侧视剖面图(A)、上侧剖视图(B)和正视图(C)示出图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
首先图2(A)示出,在气动主管路200上还联接了图4至图5中进一步示出的通向排气接头3的分支管路以及在那里进一步示出的通向存储装置接头4的存储装置管路。通过排气接头3,气动设备1001可以通过空气干燥设施100的气动主管路200排气。
如图2(C)所示,空气L通过吸入口0穿过电动机500的结构空间地输送给空气压缩机400。也可以通过存储装置接头4向气动主管路200(并借此向通往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输送来自未进一步示出的存储装置的可快速提供的压缩空气,而无需操作空气压缩机400。
如图2(A)所示,在壳体设施G的联接平面A1内开设了适当的管道用以形成气动主管路200,从而在其关闭的情况下当阀设施300安装在联接平面A1上时至少部分地形成气动主管路200。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联接侧A2与阀设施300和空气压缩机200之间的联接平面A1对置,其中,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联接侧A2和壳体设施G的联接平面A1在空气压缩机400和阀设施300之间大约通过空气压缩机400保持间隔。
如图2(B)进一步示出,用于形成气动主管路200的适当的管道(即,在此是第一和第二部分管路201、202)开设在联接平面A1内。气动主管路200大约在联接平面A1上具有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接头210大致形成于压缩空气输送部1下游并且用于连接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联接法兰130的第一开口110。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接头210也能切换至前述排气接头3或者可选地切换至前述存储装置接头4;这利用阀设施300实现。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二接头220能利用阀设施300切换至前述压缩空气接头2。另一方面,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二接头220能与空气干燥设施100的联接法兰130内的第二开口120相连。
空气干燥设施100除了具有联接法兰130之外还具有干燥容器140,干燥容器140具有第一腔室151和第二腔室152。具体而言,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和第二接头210、220从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向着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引导,即,通过气动主管路200的象征性示出的第三和第四部分203、204。在此,通过第三部分203通向第一腔室151的第一接头210在通过第四部分2034通向第二腔室152的第二接头220旁形成。在干燥容器140上,联接侧A2与具有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的气动连接部153的联接平面A3对置。
干燥容器140具有容器外壁160和接片150,其中,干燥容器140的接片150和容器外壁160在此一体式地构造为容器部分。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用于直接容纳干燥剂颗粒T,即,无需其它容器嵌入件或胶罐(Katusche)。干燥剂颗粒T可以在没有其它容器嵌入件的情况下直接引入到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中。干燥剂颗粒通过第一和第二压板161、162的压紧在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内挤压在一起。基于具有容器外壁160和接片150的干燥容器140的一体式容器构造方式,在此将干燥容器的工作压力设计的相对较高,约为20bar,如有必要高达25bar,其中,断裂压力超过工作压力的两倍,例如为2.5倍。干燥容器140的相对较高的抗压性能还通过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的几何形状来支持,从而仍可以选择干燥容器140的壁厚为约3mm。该设计甚至在90℃的环境温度下也是可靠的。在这种设计中,干燥容器140尤其适用于轿车,优选适用于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原则上,这种针对较高的工作压力或断裂压力的设计还可以将干燥容器140的壁厚降低到低于3.5mm。腔室在此分别大致构造成圆柱形管,其中,它们的与容器外壁160一体式构造的外壁会合至接片150。因而接片150将容纳干燥剂颗粒T的、由容器外壁160界定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这结合图2进一步阐述。
压缩空气流DL能沿着U形箭头以相反的方向R1和R2沿着干燥容器140的纵向延伸E首先从第一开口110穿过打孔的压板161引导到第一腔室151中。通过利用穿通部155构成的气动连接153,压缩空气流DL进入第二腔室152并且与第一腔室151内的流动方向R1相反现在沿第二腔室152内的流动方向R2再次经过打孔的压板162朝向第二开口120引导。压缩空气流DL在相反的方向R1和R2上沿着干燥容器140的纵向延伸E流动。结果是,压缩空气流DL因而借助气动主管路200经过联接平面A1和联接侧A2之间利用气动主管路200的相应管路段所保持的间隔来回引导;即,一方面在第一接头210和第一开口110之间,另一方面在第二开口120和第二接头220之间引导。气动主管路200在联接平面A1的区域内的分布在此在图2(B)中利用阀设施300的壳体区段中的相应管道示出,其中,这些管道直接在联接平面A1内构成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1、202。气动主管路200在联接平面A1内的第一部分201用于将压缩空气流DL从压缩空气输送部1引向第一接头210。气动主管路200在联接平面A1内的第二部分202用于将压缩空气流DL从第二接头220引向换向阀设施310。
参见图3的视图(A)、(B)、(C),其中示出了空气干燥设施100,其具有前述干燥容器140、在气动主管路200上的联接法兰130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打孔压板161、162的压板设施160,其用于将未进一步示出的干燥剂颗粒挤压在一起。第一和第二压板161、162分别通过联接法兰130和压板设施160之间的压簧163、164保持压紧。
由容器外壁160界定的内部空间154利用分隔的接片150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在容器外壁170的头部侧171前方留出穿通部155的情况下,在形成气动连接部180的情况下,接片150以第一端部150.1终止,从而压缩空气流DL可以如所示出的那样通过流动转向大致呈U形地从第一腔室151向第二腔室152引导。接片150的另一侧150.2利用弹簧131.1嵌入到联接法兰130的凹槽131.2中。此外,联接法兰130通过内侧的止挡保持在容器外壁170的内侧。因而联接法兰130在容器外壁170的头部侧172上大范围地且通过第二接片端部150.2居中地保持。具体而言,联接法兰130具有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并且在它们之间于分配给接片150的法兰接片131上的凹槽131.2中由第二接片端部150.2保持。为此,法兰接片131构成凹槽131.2,接片150的置于接片端部150.2的弹簧131.1嵌接到该凹槽131.2中。联接法兰130又密封地联接在气动主管路200上,即,通过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和第二接头210、220。
此外,图3的视图(B)、(C)仅示出干燥容器140。接片150大致一体式地沿纵向延伸E联接在容器外壁170上并且将干燥容器100的内部空间154分为第一腔室151和第二腔室152。在此分别构成为圆柱形管的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并排地布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由接片150和容器外壁170界定。具体而言,第一腔室151具有大致沿纵向延伸E延伸的第一边界部分,其大致由容器外壁170的第一外纵向侧173构成。在侧向上,第一腔室151由接片150的第一腔室侧的接片内侧和第一外纵向侧173界定。第二腔室152具有大致沿纵向延伸E延伸的第二边界部分,其在此利用容器外壁170的第二外纵向侧174构成。在侧向上,第二腔室由接片150的第二腔室侧的接片内侧和第二外纵向侧174界定。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在上侧由容器外壁170的大致沿纵向延伸E延伸的第三边界部分(上侧175)界定。两个腔室151、152在下侧由容器外壁170的相应的下侧176界定。接片150大致沿纵向延伸E连接容器外壁170的上侧175和下侧176。在此,接片150整合地(一体式地)联接在上侧和下侧175、176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接片也能够可移动地安置,以便在必要时能气动地改变接片端部150.1到容器外壁170的头部侧171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并因此改变穿通部155的额定宽度。这可以用于利用穿通部155作为气动连接部153中的气动元件形成额定宽度可变的节流阀。
基于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的大致圆柱形的管形状,它们的外侧面在此在形成接片150的情况下会合于接片150,从而在容器外壁170的头部侧172上构成了大约8字形的接头面177。三个眼孔178.1、178.2、178.3也是8字形接头面177的部分,它们被分配给第一和第二开口110、120和接片150。这些眼孔用于空气干燥设施100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壳体设施G上的固定。
此外,参照图3的视图(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设计成内部容积大致相等的唯一的腔室,其中,接片150在其分布方面在干燥容器140的、跟随纵向延伸E大致居中的纵轴线M上分布。尤其是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腔室轴线K1、K2在干燥容器的接片150旁且大致平行于干燥容器的接片150分布地布置,其中,各个腔室轴线K1、K2相对于腔室151、152居中地布置。腔室轴线K1相对于纵轴线M的间距D1或D2或者第二腔室轴线K2相对于居中的纵轴线M的第二腔室间距D2在此相等;即,在本实施例中,几何形状相同且内部容积相同的这两个腔室151、152保持相同间距地且相对于居中的纵轴线M同等分布地布置。尤其是流动路径的净空横截面Q1、Q2(如其能识别为大约8字形接头面177的开口那样)针对两个腔室151、152相等地构成。
另外,图3的视图(B)示出,在穿通部155的高度上沿着纵向延伸E在容器外壁170内构成待打开的中间接头180。在此,容器外壁170在上述纵向侧174上具有开口178,其在头部侧171的大约管状的扩展部179内连接穿通部155和开口178;气动连接部153与穿通部155和气动中间接头180的这种组合也称为横向核心。中间接头180的封闭件181在本情况下由螺母构成并且还可以通过任意其它适当的压力稳定的封闭件或栓塞实施。
此外,在变体实施方式中,气动连接部153可以构成为接片中的无遮蔽穿通部155。该变体实施方式在图2的视图(B)中示出,由此可以看出,带封闭件181'的中间接头180'也可以其它方式构成,相对于接片区段150.4有利于接片凸起150.3地稍微缩短接片150以形成气动连接部153。在朝着面对电动机500的下侧,紧跟着竖直的接片延伸V(即,实践中整合在接片中)地构成中间接头180'。而在该变体实施方式中,中间接头180'利用其朝向中间接头180'的大约管状的气动连接部153沿着竖直的接片延伸V地跟随,这与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定向不同;即,图3的中间接头180的管状的扩展部横向于接片150的竖直接片延伸V地定向。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流DL在气动连接部153的管状的扩展部中横向于腔室轴线K1、K2地引导。
图4示出气动压缩空气供给系统1003的气动线路图,其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空气弹簧设备形式的前述类型的气动设备1001以及以细节Y示出的气动元件1002,在此以脱水器的形式用于联接到空气干燥设施100的中间接头180或180'上。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用于运行气动设备1001。为此,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具有上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通向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在此,压缩空气输送部1具有空气输送部0,位于空气输送部0之前的空气过滤器0.1和位于空气输送部0之后、通过电动机500驱动的空气压缩机400(此处是具有第一压缩机级401和第二压缩机级402的双空气压缩机)以及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进一步描述的接头,在气动主管路200中,即,用于联接干燥容器140的上述区段201、210、110以及在其上的部分120、220、202联接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接头上。
在此,空气干燥设施100的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为了形成空气干燥设施100的串联的第一空气干燥器级101和第二空气干燥器级102而设置在气动主管路200中。第一和第二空气干燥器级101、102利用前述气动连接部153的穿通部155在气动主管路200中气动地相连以便引导压缩空气流DL。给气动连接部分配图3所示的中间接头180、180'。由图4的细节Y可以看到,气动元件1002如节流阀或此处所示的脱水器1002'那样可以联接在中间接头180、180'上。针对气动元件不联接的情况,中间接头180、180'例如可以利用前述封闭件178压缩空气密封地封闭。
在以图4的细节X示出的变体中,空气压缩机可以单级式地设有活塞的唯一的压缩机级403或者唯一的压缩机空间,其中,活塞能由上述电动机500驱动。在另选方式中,空气输送部和位于其之前的过滤元件0.1与排气部3合并。
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的分支管路230从气动主管路200分出并引导向朝向排气接头3的排气管路240和接在排气部之后的排气过滤器3.1。气动主管路200是第一气动连接部的唯一的气动管路,其利用另一气动管路600延伸直至气动设备1001。气动主管路200将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压缩空气接头2气动地连接,其中,在气动主管路200中设有空气干燥设施100并且朝着压缩空气接头2的方向进一步设有能解锁的止回阀311以及第一节流阀331。在能气动解锁的止回阀311和压缩空气接头2之间布置有第一节流阀331。换向阀设施310的一部分(除了能解锁的止回阀311之外)是与排气管路230中的第二节流阀332串联的能控制的排气阀312。由第一节流阀331和能气动解锁的止回阀311组成的串联设施布置在空气干燥设施100和气动主管路200中的通向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之间。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还具有上述与气动主管路200、排气接头3和另一过滤器0.3和/或消声器气动地相连的第二气动连接部(即,前述的排气管路230)。第二节流阀332的额定宽度大于第一节流阀331的额定宽度。排气阀312在此构成为独立于能气动解锁的止回阀311的3/2换向阀并且布置在由排气管路230构成的第二气动连接部中。能控制的排气阀312作为间接接入的中继阀是具有3/2换向电磁阀形式的前述控制阀320的阀设施300的部分。控制阀320可以利用电压和/或电流信号形式的、能通过控制导线321传输至控制阀320的线圈322上的控制信号来触发。在触发的情况中,控制阀320可以从图4所示的无电流的关闭位置转至气动打开的通电位置,在该气动打开的通电位置控制压力(通过气动的控制管路250从气动主管路200导出的压力用于气动地控制作为中继阀的能控制的排气阀312)被进一步输送。能控制的排气阀312在此附加地设有压力限制件313。压力限制件313通过气动的控制导线在排气阀312之前(具体而言在第二节流阀332和排气阀312之间)量取压力,该压力在超出阈值压力时抵抗能调节的弹簧315的力使得排气阀312的活塞314抬离阀座,即,能控制的排气阀312在未通过控制阀320触发的情况下进入打开位置。以这种方式避免了在气动系统1000中出现不期望的过高压力。
控制阀320在此处的关闭状态下与控制管路250分离,并通过另一排气管路260与通向排气接头3的排气管路240气动相连。换而言之,控制管路250的、位于排气阀312和控制阀320之间的管路区段251在控制阀320的图4所示的闭合位置与控制阀320和排气部3之间的另一排气管路260相连。为此,另一排气管路260在另一分支接头261处联接在排气管路230和另一排气管路240上。它们在排气管路240的、位于另一分支接头261和排气接头3之间的区段中交会。
在出现从气动主管路200或另一气动管路600的通过气动控制管路250导出的控制压力的情况中,通过控制阀320排气阀312可以在对活塞314加载压力的情况下打开。活塞314在此实施为双活塞,从而特殊的优点在于,控制阀320转至打开状态不仅导致打开了排气阀312,而且也导致解锁了能解锁的止回阀311。换而言之,电磁阀设施300的控制阀320用于触发独立于止回阀311地设置的排气阀312以及止回阀311。这导致在控制阀320转至打开位置的情况中在两侧气动地打开空气干燥设施100。另一能由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占据的工作位置能够在运行中用于气动设备1001的排气并同时用于空气干燥设施100的再生。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图4中所示的工作位置在沿通道方向穿流止回阀311的情况下主要用于通过气动主管路200以及另一气动管路600填充气动设备1001。
空气弹簧设备形式的图4的气动设备1001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四个所谓的气囊(Balg)1011、1012、1013、1014,它们被分别分配给未进一步示出的轿车的车轮并构成车辆的空气弹簧。此外,空气弹簧设备还具有存储装置1015用于存储能快速提供给气囊1011、1012、1013、1014的压缩空气。在从走廊(Galerie)610支出的相应的弹簧分支管路601、602、603、604中,电磁阀1111、1112、1113、1114分别设置在各个气囊1011至1014之前,所述电磁阀相应地充当用于打开或关闭由气囊1011至1014构成的空气弹簧的水平调节阀。电磁阀1111至1114在弹簧分支管路601至604中设计成2/2换向阀。在存储装置分支管路605中,另一2/2换向阀形式的、作为存储阀的电磁阀1115设置在存储装置1015之前。电磁阀1011至1015利用弹簧和存储装置分支管路601至604或605联接在共同的总管路(即,前述的走廊610)和另一气动管路600上。走廊610通过气动管路600气动地联接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压缩空气接头2上。在此,电磁阀1111至1115在阀块1010中总共为五个阀。在图4中示出了电磁阀处于无电流状态,在此,电磁阀1111至1115构成为无电流关闭的电磁阀。此处未示出的另一变体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另一电磁阀设施,其在阀块1010的范围内也可以应用更少的电磁阀。
为了填充气动设备1001,设置在气囊1011至1014之前的电磁阀1111至1114和/或设置在存储装置1015之前的电磁阀1115进入打开位置。在电磁阀1111至1114或1115于气动设备1001中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基于在此未解锁的止回阀311),气动设备1001的工作位置仍然可以与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不关联。换而言之,气囊1011至1015的横向接入(例如在车辆的越野运行模式下)可以由存储装置1015填充气囊1011至1015或者在气动设备1001中在走廊610上执行压力测量,而无需向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加载压力。尤其是空气干燥设施100基于止回阀311锁止了从压缩空气接头2到压缩空气输送部1以及基于关闭了控制阀320而防止了不必要地加载压缩空气。按照有利方式,不在气动设备1001的各个工作位置给空气干燥设施100加载压缩空气是有利的。更确切地说,对空气干燥设备100的有效和快速再生有利的是:仅在气动设备1001从压缩空气接头2向压缩空气输送部1排气的情况下执行再生;也就是利用解锁的止回阀311。为此如上面述的那样,控制阀320进入打开的切换位置,从而不仅打开排气阀312而且也解锁止回阀311。气动设备1001的排气可以通过第一节流阀331、在空气干燥设施100再生的情况下解锁的止回阀311以及随后通过第二节流阀332和通向排气部3的打开的排气阀312来实施。
换而言之,为了同时解锁地操作止回阀311和打开地操作排气阀312而设置了能由控制阀320气动触发的、作为双中继活塞的控制活塞314,其具有排气阀的中继排气体314.1和能解锁的止回阀311的中继解锁体314.2。双中继活塞说明了通过两个关联的操作元件(即,通过中继解锁体314.2和中继排气体314.1)解锁止回阀311和同时操作排气阀312的原理,中继解锁体314.2和中继排气体314.1可以构造为一体式的双中继体或者在一种变体方式中构造为单独的主体。在结构上实现的特别优选的变体范围内,双中继活塞的前述操作元件可以构成为双中继活塞的一体式区域。
借助下面所描述的图5,在图2(A)的放大截面上原理性地示出压缩空气流DL的流动路径的情况下阐释了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的不同工作位置。为了填充通向压缩空气接头2的气动设备1001,图5以实线示出空气L首先从吸入口0经由电动机500的结构空间通向压缩机400地引导,压缩机400在此具有第一压缩机级401和第二压缩机级402地实施。空气L从第一压缩机级401经由压缩机级之间的、位于附图平面后方的气动连接部进入第二压缩机级402;即,在圆点图标处,预压缩的空气从那里出发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引导通向气动主管路200。经压缩的空气作为压缩空气DL经由气动主管路200进入干燥设施100并在那里大致U形地流过(如结合图1至图3所示出的那样)。气动主管路200的另一走向在联接平面A1内也就是在通道引导部中实施,其在此处于阀设施300的壳体中形成(即,如其在图2(B)中作为管路区段201、202所示出的那样)。在阀设施300的下部区域内,压缩空气经由能解锁的止回阀311到达压缩空气接头2。
在增压填充模式的对此另选的工作方式中,压缩空气可以根据点划线曲线经由存储装置接头4直接输送给第二压缩机级402的用圆点符号标识的输送部;并且又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以前述方式输送给压缩空气接头2,也就是说经由空气干燥设施100、联接平面A1内的气动主管路200和止回阀311。
在点划线所示的、针对气动设备1001排气的压缩空气引导的相反情况中,压缩空气经由压缩空气接头2并经过现在由双中继活塞314.2解锁的止回阀311又输送给联接平面A1内的气动主管路200。在阀设施300的另一部分中,排气气流ES经由排气管路230到达另一排气管路240并在排气阀312打开的情况下到达排气接头3。
附图标记列表(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0                        空气输送部,吸入口
0.1                      空气过滤器
0.3                      另一过滤器
1                        压缩空气输送部
2                        压缩空气接头
3                        排气接头
3.1                      排气过滤器
4                        存储装置接头
100                      空气干燥设施
101                      第一空气干燥器级
102                      第二空气干燥器级
110                      第一开口
120                      第二开口
130                      联接法兰
131                      法兰接片
131.1                    弹簧
131.2                    凹槽
140                      干燥容器
150                      接片
150.1                    第一接片端部
150.2                    第二接片端部
150.3                    接片凸起
150.4                    接片区段
151                      第一腔室
152                      第二腔室
153                      气动连接部
154                      内部空间
155                      穿通部
160                      压板设施
161、162                 第一和第二压板
163、164                 压簧
170                      容器外壁
171、172                 头部侧
173                      外纵向侧
174                      第二外纵向侧
175                      上侧
176                      下侧
177                      8字形接头面
178                      封闭件
178.1、178.2、178.3      眼孔
179                      管状扩展部
180                      中间接头
180'                     中间接头
181、181'                封闭件
200                      气动主管路
201                      气动主管路的第一部分
202                      气动主管路的第二部分
203                      气动主管路的第三部分
204                      气动主管路的第四部分
210                      第一接头
220                      第二接头
230                      分支管路
240                      排气管路
250                      气动的控制管路
251                      管路区段
260                      另一排气管路
261                      分支接头
300                      阀设施
310                      换向阀设施
311                      止回阀
312                      排气阀
313                      压力限制件
314                      控制活塞
314.1                    中继排气体
314.2                    双中继活塞
314.2                    中继解锁体
315                       能调节的弹簧
320                       控制阀、电磁阀
321                       控制导线
322                       线圈
331                       第一节流阀
332                       第二节流阀
400                       空气压缩机
401                       第一压缩机区域
402                       第二压缩机区域
403                       压缩机级
500                       电动机
600                       气动管路
601、602、603、604        弹簧分支管路
605                       存储装置分支管路
610                       走廊
1000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
1001                      气动设备
1002、1002'               气动元件,脱水器
1003                      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1010                      阀块
1011、1012、1013、1014    气囊
1111至1114                电磁阀
1015                      存储装置
A                         联接间距
A1                        联接平面
A2                        联接侧
D1、D2                    间距
DL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流
E                         纵向延伸
G                         壳体设施
G1、G2、G3                壳体区段
K1、K2                    第一和第二腔室轴线
L                         空气
M                         纵轴线
Q1、Q2                    流动路径的横截面
R1、R2                    流动方向
S1                        第一臂
S2                        第二臂
B                         底部
T                         干燥剂颗粒
V                         竖直的接片延伸
X、Y                      细节

Claims (20)

1.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流(DL)来运行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所述气动设备尤其是车辆的优选轿车的空气弹簧设备,所述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具有:
-气动主管路(200)中的空气干燥设施(100),所述气动主管路将空气压缩机(400)的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通向所述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气动地连接,和
-气动地联接在所述气动主管路(200)上的阀设施(300)用以控制所述压缩空气流(DL),其中,
-所述空气干燥设施(100)具备带有容器外壁(170)的干燥容器(140),
其特征在于,
-接片(150)沿着所述干燥容器(140)的纵向延伸(E)将由所述容器外壁(170)界定的内部空间(154)分为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由所述接片(150)和所述容器外壁(170)界定,和
-所述接片(150)沿着所述纵向延伸(E)联接在所述容器外壁(170)上并且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沿所述纵向延伸(E)并排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
-气动连接部(153)将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连接,其中,
-所述压缩空气流(DL)能在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中相反地且沿着所述纵向延伸(E)地引导以及在所述气动连接部(153)中横向于所述纵向延伸(E)地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片(150)沿着所述纵向延伸(E)且大致居中地在所述干燥容器(140)的纵轴线(M)上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大致具有相同的腔室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51)的第一腔室轴线(K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的第二腔室轴线(K2)在所述接片(150)尤其是所述纵轴线(M)旁且大致平行于所述接片(150)尤其是所述纵轴线(M)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片(150)作为唯一的接片将所述干燥容器(140)的内部空间(154)分为恰好两个腔室,即,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51)的第一腔室轴线(K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的第二腔室轴线(K2)与所述接片(150)是相等间距的,尤其与所述纵轴线(M)是相等间距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51)具有所述压缩空气流(DL)的流动路径的第一净空横截面(Q1),所述第二腔室(152)具有所述压缩空气流(DL)的流动路径的第二净空横截面(Q2),其中,所述第一净空横截面(Q1)和所述第二净空横截面(Q2)沿着所述纵向延伸(E)是大小相等的,尤其是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腔室(151、152)以尽可能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地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51)具有所述压缩空气流(DL)的流动路径的第一净空横截面,所述第二腔室(152)具有所述压缩空气流(DL)的流动路径的第二净空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净空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二净空横截面沿着所述纵向延伸(E)变化,尤其是在形状和/或大小方面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与所述干燥容器(140)的容器外壁(170)和接片(150)一体式地构成,其中,干燥剂颗粒(T)能直接容纳在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内,尤其也能直接容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的穿通部(155)、尤其是气动连接部(15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针对直至30bar,优选直至40bar的工作压力,尤其针对至少1.5倍于工作压力的断裂压力,尤其是至少2.5倍于工作压力的断裂压力,所述干燥容器(140)的壁厚被设计为低于4mm,优选低于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容器(140)内,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腔室(151、152)为了在所述气动主管路(200)内构成所述空气干燥设施(100)的第一和第二空气干燥器级(101、102)的串联而仅通过用于在所述干燥容器(140)之内构成所述气动连接部(153)的唯一的穿通部(155)气动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和第二接头(210、220)从所述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引导通向所述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其中,通向所述第一腔室(151)的所述第一接头(210)在通向所述第二腔室(152)的所述第二接头(220)旁构成,并且其中,在所述干燥容器(140)上联接侧(A2)与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151、152)的气动连接部(153)的联接平面(A3)对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安置有用于所述第一腔室(151)和所述第二腔室(152)的共同的联接法兰(130),并且所述联接法兰(130)具有分配给所述第一腔室(151)的第一开口(110)和分配给所述第二腔室(152)的第二开口(120),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0)和所述第二开口(120)通过分配给所述接片(150)的法兰接片(131)分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与所述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通过联接间距(A)间隔,并且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一接头(210)从所述联接侧(A2)一侧引导通向所述第一腔室(151),并且所述第一腔室(151)联接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或排气接头(3)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与所述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通过联接间距(A)间隔,借助所述阀设施(300),在所述联接平面(A1)那侧上,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第二接头能切换至通向所述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以及能切换至经由所述联接间距(A)通向所述第二腔室(152)。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容器(140)的联接侧(A2)与所述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通过联接间距(A)间隔,空气压缩机(400)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阀设施(300)和干燥容器(140)之间的所述联接间距(A)内,其中,
-在所述干燥容器(140)和所述阀设施(300)之间的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至少一部分(201、202)在所述联接平面(A1)内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具有能模块化组装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具有
-所述空气干燥设施(100)以及所述阀设施(300),
-电动机(500)和空气压缩机(400),尤其是两级式的空气压缩机,其中,所述电动机(500)和所述空气压缩机(400)连同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结构单元中构成,并且其中,
-所述电动机(500)和所述空气干燥设施(100)能从所述空气压缩机(400)的一侧并且所述阀设施(300)能从所述空气压缩机(400)的另一侧模块化地组装,尤其是在所述干燥容器(140)和所述阀设施(300)之间的联接平面(A1)内构造所述气动主管路(200)的至少一部分(201、202)的情况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单元具有壳体设施,所述壳体设施包括阀设施(300)、空气压缩机(400)、电动机(500)和所述干燥容器(140),所述干燥容器具有第一腔室轴线(K1)、第二腔室轴线(K2)和联接侧(A2),所述联接侧与所述阀设施(300)的联接平面(A1)通过联接间距(A)间隔,其中,
-所述空气压缩机(400)布置在所述联接侧(A2)和所述联接平面(A1)之间的所述联接间距(A)内,并且
所述电动机(500)平行于所述干燥容器(140)的第一和第二腔室轴线(K1、K2)地且与所述阀设施(300)对置地延伸。
18.一种压缩空气供给系统(1003),其具有气动设备(1001)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压缩空气流(DL)来运行所述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所述气动设备尤其是车辆的优选是轿车的空气弹簧设备,其中,气动主管路(200)将空气压缩机(400)的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通向所述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接头(2)气动地连接。
19.一种车辆,尤其是轿车,其具有气动设备(1001),尤其是空气弹簧设备,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压缩空气流(DL)来运行所述气动设备(1001)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
20.在轿车、尤其是SUV中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压缩空气流(DL)来运行气动设备(1001)、尤其是空气弹簧设备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1000)。
CN201280064023.8A 2011-12-23 2012-11-28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Active CN104010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22289.1 2011-12-23
DE102011122289 2011-12-23
DE102012005308.8 2012-03-19
DE102012005308.8A DE102012005308B4 (de) 2011-12-23 2012-03-19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Druckluftversorgungssystem und Fahrzeug, insbesondere PKW, mit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CT/EP2012/004890 WO2013091764A2 (de) 2011-12-23 2012-11-28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druckluftversorgungssystem und fahrzeug, insbesondere pkw, mit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712A true CN104010712A (zh) 2014-08-27
CN104010712B CN104010712B (zh) 2016-11-23

Family

ID=4857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023.8A Active CN104010712B (zh) 2011-12-23 2012-11-28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64278B2 (zh)
EP (1) EP2794063B1 (zh)
JP (1) JP6183964B2 (zh)
KR (1) KR101998445B1 (zh)
CN (1) CN104010712B (zh)
DE (1) DE102012005308B4 (zh)
WO (1) WO2013091764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3108A (zh) * 2018-05-11 2018-08-17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电磁阀
CN108431415A (zh) * 2015-12-24 2018-08-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11108039A (zh) * 2017-09-20 2020-05-05 科赫尔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和填充容器的设备
CN111469619A (zh) * 2020-04-26 2020-07-31 安美科(安徽)汽车电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6577A1 (de) * 2014-08-22 2016-02-25 Wabco Gmbh & Pneumatikschaltung für pkw-luftfederungssystem
USD839803S1 (en) * 2015-08-26 2019-02-05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Aps Hydraulic steering valve
DE102015219618B4 (de) * 2015-10-09 2023-03-2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Integrierte Luftversorgungseinheit mit Lufttrockner und Luftfedersystem, sowie Steuerung einer Luftversorgungseinheit
DE102015219613A1 (de) * 2015-10-09 2017-04-1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Integrierte Luftversorgungseinheit mit Lufttrockner und Luftfedersystem, sowie Steuerung einer Luftversorgungseinheit
DE102015219557A1 (de) * 2015-10-09 2017-04-1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Integrierte Luftversorgungseinheit mit integriertem Lufttrockner und Luftfedersystem
DE102016205456B4 (de) 2015-10-13 2023-05-0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Pneumatikaggregat
DE102016003661B4 (de) * 2016-03-30 2023-06-29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WO2018074107A1 (ja) * 2016-10-21 2018-04-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ドライヤ装置および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DE102017001710A1 (de) * 2017-02-22 2018-08-23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bzw. eines pneumatischen Systems
DE102017004361A1 (de) * 2017-05-05 2018-11-08 Wabco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regelanlage mit einem mehrstufigen Kompressor, sowie Druckregelanlage
DE102018121215A1 (de) * 2018-08-30 2020-03-05 Man Truck & Bus Se Druckluftmodul für ein Nutz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Prüfung
DE102019109699A1 (de) 2019-04-12 2020-10-15 Wabco Gmbh Trockenbehälter, Lufttrockneranordnung und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DE102020110556B4 (de) 2019-04-17 2023-03-30 Amk Holding Gmbh & Co. Kg Trocknergehäuse, Lufttrockner und Druckluftversorgungssystem
DE102020108654A1 (de) 2020-03-30 2021-09-30 Wabco Europe Bvba Lufttrockneranordnung,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DE102020134359A1 (de) * 2020-12-21 2022-06-23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Lufttrocknergehäuse, Lufttrockneranordnung,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Fahrzeug
US11813916B2 (en) 2021-10-14 2023-11-14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Integrated air supply un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4631A (en) * 1963-11-07 1967-06-13 Robertshaw Controls Co Air drying means
WO1999037387A1 (en) * 1998-01-22 1999-07-29 Sertech Air Inc. Compact air dryer
US6203601B1 (en) * 1997-11-26 2001-03-20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Control valve with axial sealing
EP1233183B1 (de) * 2001-02-13 2006-11-15 AMK Arnold Müller GmbH & Co.KG Druckluftregel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31289B (sv) * 1980-12-09 1984-01-30 Sab Automotive Ab Trycklufttork
JPS5878133U (ja) 1981-11-17 1983-05-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高調整装置用のエアドライヤ
JPS58142107U (ja) * 1982-03-19 1983-09-24 トキコ株式会社 車高調整装置
US4764189A (en) * 1986-10-24 1988-08-16 Jidosha Kiki Co., Ltd. Air dry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pneumatic operative device
SE459397B (sv) * 1987-05-07 1989-07-03 Garphyttan Haldex Ab Ventil i en tvaatorns luftfuktare
GB9619535D0 (en) * 1996-09-19 1996-10-30 Wabco Automotive Uk An air drier
US5901459A (en) 1997-11-26 1999-05-11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Shuttle mechanism for twin tower air dryer system
US5901464A (en) 1997-11-26 1999-05-11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E-1 twin tower air dryer for an air compressor unit
US5930910A (en) * 1997-11-26 1999-08-03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Purge tube with flapper valve for desiccant containing air drier
EP1048540A1 (en) 1999-04-28 2000-11-02 Baldwin Filters, Inc. Air desiccant canister
SE526569C2 (sv) 2003-11-28 2005-10-11 Haldex Brake Prod Ab Utbytbar kassett i en lufttorkare
DE102006037307A1 (de) 2006-08-08 2008-02-1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Nutzfahrzeug und Lufttrocknerpatrone
DE102006037311A1 (de) * 2006-08-08 2008-02-1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einrichtung
DE102007046167B4 (de) * 2007-09-27 2014-02-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Luftfilterpatrone für eine Druckluftaufbereitungsanlage
DE102010031306B4 (de) * 2010-07-14 2014-11-27 Haldex Brake Products Gmbh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mit zwei Lufttrocknungskartuschen
US9017460B2 (en) * 2010-11-15 2015-04-28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Silencer, exhaust valve, valve device, air dryer, compressed air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 and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WO2012111739A1 (ja) 2011-02-18 2012-08-23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金属部材の表面処理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金属部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4631A (en) * 1963-11-07 1967-06-13 Robertshaw Controls Co Air drying means
US6203601B1 (en) * 1997-11-26 2001-03-20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Control valve with axial sealing
WO1999037387A1 (en) * 1998-01-22 1999-07-29 Sertech Air Inc. Compact air dryer
EP1233183B1 (de) * 2001-02-13 2006-11-15 AMK Arnold Müller GmbH & Co.KG Druckluftregeleinrichtu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415A (zh) * 2015-12-24 2018-08-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11108039A (zh) * 2017-09-20 2020-05-05 科赫尔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和填充容器的设备
CN108413108A (zh) * 2018-05-11 2018-08-17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电磁阀
CN111469619A (zh) * 2020-04-26 2020-07-31 安美科(安徽)汽车电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712B (zh) 2016-11-23
JP2015509035A (ja) 2015-03-26
KR101998445B1 (ko) 2019-10-01
KR20140109446A (ko) 2014-09-15
US20140373718A1 (en) 2014-12-25
JP6183964B2 (ja) 2017-08-23
DE102012005308A1 (de) 2013-06-27
US9764278B2 (en) 2017-09-19
DE102012005308B4 (de) 2022-03-17
WO2013091764A3 (de) 2014-05-22
EP2794063B1 (de) 2020-01-08
WO2013091764A2 (de) 2013-06-27
EP2794063A2 (de)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0712A (zh) 压缩空气供给设备、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和具有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车辆尤其是轿车
CN103270320B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方法
CN104039570B (zh) 机动车的空气悬架系统和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JP5492966B2 (ja) アクティブ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の給気システム
US9579943B2 (en) Compressed air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pneumatic system
US10875376B2 (en) Air suspension system
JPH08509681A (ja) 圧縮空気ブレーキ装置用空気乾燥機
KR100922533B1 (ko) 압축 공기 공급 시스템
CN104010846A (zh) 机动车的空气悬架系统和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KR102195779B1 (ko) 드라이어 장치 및 에어 서스펜션 시스템
WO2012078255A2 (en) Integrated manifol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air suspension
KR20110126145A (ko) 차량용 폐쇄 탑승 제어 시스템
US11542966B2 (en) Compressed-air supply system for operating a pneumatic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vehicle
US20130008538A1 (en) Valve for alternately filling two working chambers of a piston-cylinder system of a pump
JP2005529021A (ja) 乗物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204956459U (zh) 车用四回路保护阀及与其集成的干燥器总成
US20020189456A1 (en) External purge reservoir for air dryers
CN101016913B (zh) 压缩空气监管装置及其监管模块
US20150231550A1 (en) Oxygen concentrator
US20100269926A1 (en) Valve Device for a Compressed Air Supply Device and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CN109466270A (zh) 用于车辆的并行调平系统
CN108758064A (zh) 一种空气悬挂阀
CN105172775A (zh) 车用四回路保护阀及与其集成的干燥器总成
US20230311610A1 (en) Air dryer housing, air dryer assembly, compressed-air supply system, and vehicle
US20030075977A1 (en) Pneumatic operating unit for compressed-air brak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nover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WABCO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Brussels,Belgium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Europe 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