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4187A -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4187A
CN104004187A CN201310060602.1A CN201310060602A CN104004187A CN 104004187 A CN104004187 A CN 104004187A CN 201310060602 A CN201310060602 A CN 201310060602A CN 104004187 A CN104004187 A CN 104004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olyimide compound
chain radical
polyimid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0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4187B (zh
Inventor
黄瀚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06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4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41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且此聚酰亚胺化合物的侧链基团R以及R’,因此可以增加聚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不对称性以及排列不规则性。聚酰亚胺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式:

Description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与其制备方法,且特别是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与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polyimide)为目前常见的工业塑料,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较高的玻璃转移温度以及较高的热裂解温度,因此常作为介电材料或者是黏着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光电产业以及机械工业上。然而,由于聚酰亚胺分子间作用力大,聚酰亚胺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差,连带降低了聚酰亚胺的可加工性。目前有许多针对聚酰亚胺性质的研究,希望能在维持一定热性质以及机械性质的条件下,增加聚酰亚胺分子的溶解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化合物,其具有侧链基团。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用以制备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其结构对称性以及排列规则性较低。所述侧链基团是选自下列基团所组成的群组的基团:具有至少一三级碳的α取代基的环烯类(cyclokene)、具有一三级碳的环烷类(cycloalkane)、具有至少一三级碳的环烯类、苯(phenyl)、α取代基的苯、萘(naphthalene)、α取代基的萘、蒽(anthracene)、α取代基的蒽、菲(phenanthrene)、α取代基的菲、α取代基的芳香烃衍生物、芳香烃衍生物、金刚烷(adamantane)、α取代基的金刚烷、钻石烷(diamantine)、α取代基的钻石烷。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上述的聚酰亚胺化合物。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I)在无水环境下,将二酸酐单体(dianhydride)、二胺单体(diamine)溶解于甲酚(cresol)之中,并进行搅拌,以形成聚酰胺酸(polyamic acid)化合物。(II)在聚酰胺酸化合物溶液中滴入5-10滴异构喹啉(isoquinoline),并进行加热回流,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溶液。(III)将聚酰亚胺化合物溶液冷却,并加入乙醇中进行沉淀,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固体析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具有大型的侧链基团,因此具有较低度的结构对称性以及排列规则性,以至于此种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分子间极性作用力较低,对于各种溶剂具有较佳的溶解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其通式结构如下:
侧链基团R以及R’为选自下列大型基团所组成的群组的基团:具有至少一三级碳之α取代基的环烯类、具有一三级碳的环烷、具有至少一三级碳的环烯类、α取代基的苯、苯、α取代基的萘、萘、α取代基的蒽、蒽、α取代基的菲、菲、α取代基的芳香烃衍生物、芳香烃衍生物、金刚烷、α取代基的金刚烷、钻石烷、α取代基的钻石烷。
根据上述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结构可知,本发明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具有大型的侧链基团R以及R’。大型的侧链基团R以及R’可以降低聚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对称性以及排列规则性。须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R以及R’为上述列举数种大型基团的其中之一,之后将不再重复赘述。
另外,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是利用具有侧链基团的二胺单体(a)以及具有侧链基团的二酸酐单体(b)所制备而成。二胺单体(a)的制备方式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hydroquinonecompound)(a2)、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bis(4-nitrophenoxy)compound)(a3)以及形成二胺单体(a)。
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a2)的步骤包括,在通氮气的情况下,将溴化合物(bromo compound)(a1)、对苯二酚以及苯(benzene)加入反应器,例如是三口瓶,进行加热回流(recirculate)3-4天。须说明的是,通氮气是为了避免空气以及水气对反应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加热回流的反应温度大约为苯的沸点80-85°C。待反应完成后,会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a2)固体析出,并且可以直接利用过滤的方式取得对苯二酚化合物(a2)固体。溴化合物(a1)的通式结构如下:
而对苯二酚化合物(a2)的通式结构如下:
承上述,之后,将过滤所得的对苯二酚化合物(a2)利用热水清洗,以将多余的对苯二酚以及副产物溴化氢(hydrogen bromide)洗去。而热水的温度大约为50-70°C。再来,进行真空干燥以去除溶剂以及水分,并得到对苯二酚化合物(a2)。最后,将对苯二酚化合物(a2)进行再结晶(recrystallize),以提高对苯二酚化合物(a2)的纯度。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a2)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形成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的步骤包括,首先将纯化过后的对苯二酚化合物(a2)、无水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K2CO3)、对卤素硝基苯(p-halogennitrobenzene)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加入通氮气的反应器中进行加热反应以形成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在本实施例中,对卤素硝基苯为对氯硝基苯(p-chloronitrobenzene)。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卤素硝基苯也可以是对氟硝基苯(p-fluoronitrobenzene)。此反应时间为8-14小时,而加热温度为120-140°C。之后,利用蒸馏水将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沉淀析出。
承上述,之后利用蒸馏水清洗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固体,以去除多余的溶剂以及未反应物。再来,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最后,将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进行再结晶,以提高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的纯度,其通式结构如下:
而形成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c)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形成二胺单体(a)的步骤包括,将双(4-硝基苯氧基)化合物(a3)、联胺水合物(hydrazine monohydrate)、乙醇以及钯/碳触媒(Pd/C)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加热回流1-2天。而加热回流的反应温度大约为乙醇的沸点95-115°C。之后,以热蒸馏水清洗二胺单体(a),而热水的温度为70-80°C。再来,真空干燥二胺单体(a)。最后将二胺单体(a)进行再结晶,以提高二胺单体(a)的纯度,其通式结构如下:
而形成二胺单体(a)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接下来,以金刚烷作为侧链基团,以作为本发明二胺单体(a)的实施例,来更明确的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一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二胺单体(a)为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其结构如下:
而如上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形成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2-adamantyl hydroquinone)、形成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1,4-bis(4-notrophenoxy)-2-adamantyl benzene)以及形成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1,4-bis(4-aminophenoxy)-2-adamantylbenzene)。
形成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的步骤包括,首先将1-溴金刚烷15克(69.77mmol)、对苯二酚15.35克(139.5mmol)以及苯75毫升加入通氮气的250毫升三口瓶中,加热回流72小时,反应温度大约为苯的沸点80-85°C。须说明的是,反应过程中可见大量白烟生成释出,且溶液颜色渐深。
反应之后会形成2-金刚烷对苯二酚固体析出,可直接进行过滤。过滤分离后,将所得固体利用热水清洗数次,以去除残余的对苯二酚。之后再经真空干燥后,并将甲苯对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进行再结晶,以提高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的纯度。最后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的产物为黄色透明针状晶体12.21克,产率71.73%,mp217-219°C。其性质如下:
IR(KBr)3437,3390,3047,3015,2898,2848,1597,1507,1457cm-1;MS(EI)m/z244(M+,100),186(12)。
形成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步骤包括,将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2克(8.197mmol)、对氯硝基苯2.7克(17.14mmol)、无水碳酸钾1.50克(10.87mmol)以及二甲基甲酰胺40毫升加入通氮气的125毫升的三口瓶中。并在130-135°C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12小时。
反应完成后的溶液为澄清深棕色溶液。之后,以蒸馏水沉淀析出淡黄色的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固体。经过多次蒸馏水洗净及真空干燥后,再将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进行再结晶,以提高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纯度。最后形成淡黄色的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纤维状晶体3.51克,产率88.1%,mp190-192°C。其性质如下:
IR(KBr)3078,2903,2847,1608,1591,1512,1478,1341cm-1;MS(EI)m/z486(M+,100),152(40),78(70).
形成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步骤包括,在通氮气的250毫升的三口瓶中加入1,4-双(4-硝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2克(4.12mmol)、联胺水合物20毫升、Pd/C触媒0.09克(10%)以及乙醇70毫升。之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24小时,其中加热回流的温度为110°C。将加热回流完的水溶液趁热直接过滤,并进行浓缩。
静置冷却,可得到淡黄色的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固体沉淀析出。经过多次蒸馏水洗净及真空干燥后,再将对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进行再结晶,以提高纯度。最后形成淡褐色的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晶体1.54克,产率87.85%,mp171-172°C。其性质如下:
IR(KBr)3469,3406,3383,3336,3215,3055,2902,2848,1626,1505,1479,1451,1402cm-1;MS(EI)m/z426(M+,100),213(18),107(54).
再来,介绍二酸酐单体(b)的制备方式,其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hydroquinone compound)(b2)、形成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is(3,4-dicyanophenoxy)compound)(b3)、形成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is(3,4-dicarboxyphenoxy)compound)(b4)以及形成二酸酐单体(b)。
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b2)的步骤即为前述形成对苯二酚化合物(a2)的步骤,在此不多做赘述。形成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的步骤包括,首先将纯化过后的对苯二酚化合物(b2)、无水碳酸钾(potassiumcarbonate,K2CO3)、甲苯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加热回流4-5小时。并且利用共沸(azeotropic)的方式进行脱水反应(dehydration),将对苯二酚化合物(b2)离子化成带负电阴离子形式,而此时共沸温度为150-160°C。离子化的对苯二酚化合物(b2)通式结构如下:
承上述,再来,将离子化的对苯二酚化合物(b2)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4-nitrophthalodinitrie)进行加热反应6-12小时,加热温度为70-85°C,以形成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水溶液。之后,利用甲醇(methanol)作为沉淀剂,将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固体沉淀出来。之后,利用蒸馏水清洗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固体,以去除多余的溶剂以及未反应物。再来,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粉末。最后,再将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进行再结晶,以提高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的纯度,其通式结构如下:
而形成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形成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的步骤包括,将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KOH)以及甲醇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加热回流4-5天。甲醇为双(3,4-二氰基苯氧基)化合物(b3)、氢氧化钾的溶剂,而加热回流的反应温度大约为甲醇的沸点70-85°C。
待反应完成后,将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水溶液进行过滤。并利用氯化氢(hydrogen chloride)水溶液将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水溶液调整到酸碱值(PH值)调至2-3。如此,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会形成固体析出。之后,利用蒸馏水清洗所得的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固体,以去除残余的溶液。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通式结构如下:
而形成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形成二酸酐单体(b)的步骤包括将双(3,4-二羧基苯氧基)化合物(b4)、冰醋酸以及无水醋酸酐(acetic anhydride)加入反应器中进行脱水死循环反应,以形成二酸酐单体(b)。此脱水死循环反应式利用加热回流的方式反应1-6小时,而反应温度为130-140°C。二酸酐单体(b)通式结构如下:
而形成二酸酐单体(b)的反应式如下所述:
以下以金刚烷作为侧链基团,以作为本发明二酸酐单体(b)的实施例,来更明确的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二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二酸酐单体(b)为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二酸酐,其结构如下:
而此二酸酐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形成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2-adamantyl hydroquinone)、1,4-双(3,4-二氰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1,4-bis(3,4-dicyanophenoxy)-2-adamantyl benzene)、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1,4-bis(3,4-dicarboxyphenoxy)-2-adamantylbenzene)以及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二酸酐(1,4-bis(3,4-dicarboxyphenoxy)-2-adamantyl benzene dianhydoride)。
形成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的步骤和第一实施例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多做赘述。而形成1,4-双(3,4-二氰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步骤包括,将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2克(8.197mmol)、无水碳酸钾1.25克(9.06mmol)、甲苯6毫升以及二甲基甲酰胺40毫升加入通氮气的150毫升的三口瓶中。并在150-160°C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4-5小时,同时利用甲苯与水共沸方式进行脱水反应并将2-金刚烷基对苯二酚离子化成带负电阴离子形式。
再将4-硝基磷苯二甲腈3克(17.34mmol))加入,并于75-80°C温度下进行反应12小时。之后,以甲醇水溶液为沉淀剂,可得到淡黄色固体初产物。经过多次蒸馏水洗净及真空干燥后,并利用再结晶方式提高1,4-双(3,4-二氰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纯度。最后1,4-双(3,4-二氰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产物为淡黄色晶体3.08克,产率75.8%,mp260-261°C。其性质如下:
IR(KBr)3078、3039、2922、2851、2236、1601、1564、1480、1421cm-1;MS(EI)m/z496(M+,100),439(25)。
形成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的步骤包括,在通氮气的250毫升的三口瓶中加入1,4-双(3,4-二氰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2克(4.032mmol)、5.0克(36.2mmol)氢氧化钾并配成50%水溶液,以及甲醇100毫升,之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4-5天。将加热回流完的水溶液直接过滤,并利用氯化氢水溶液调整pH值到约2-3,如此,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会形成固体析出。再来,利用蒸馏水清洗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固体,并进行烘干以得到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
形成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二酸酐的步骤包括,将上述步骤中所得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30-40毫升冰醋酸以及过量无水醋酸酐加入三口瓶中,并于130-140°C下加热回流进行脱水死循环反应。静置冷却之后即可得到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二酸酐1.81克,产率83.7%,mp270-271°C。其性质如下:
IR(KBr)3068、2896、2850、1841、1771、1605、1474、1439cm-1;MS(EI)m/z536(M+,100),478(22)。
接下来,要介绍利用上述二胺单体(a)以及二酸酐单体(b)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式。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式包括利用热环化以及化学环化的方式。首先介绍利用热环化的方式制备聚酰亚胺化合物(d)。以热环化的方式制备聚酰亚胺化合物(d)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以及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
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步骤包括,将二胺单体(a)溶解于无水N-甲基-2-环丙烯酮(N-methyl-2-pyrrolidone,NMP)中,并于冰浴下搅拌,反应温度大约为0-4°C。之后,加入二酸酐单体(b),搅拌1-2小时,而二胺单体(a)与二酸酐单体(b)具有相同的摩尔数。之后,将二胺单体(a)与二酸酐单体(b)水溶液放置室温中搅拌4-5小时,反应温度大约为20-25°C,以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聚酰胺酸化合物(c)通式结构如下:
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步骤包括,将聚酰胺酸化合物(c)在玻璃板上涂布成膜。之后,在真空下缓慢烘烤,烘烤温度为100-300°C。最后,在高温下环化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反应温度约为300-350°C。
再来,要介绍利用化学环化的方式制备聚酰亚胺化合物,此制备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溶液以及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
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的步骤包括,在无水的环境下,将二酸酐单体(b)、二胺单体(a)溶解于甲酚(Cresol)之中,并进行搅拌,以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的黏稠溶液。其中反应温度为20-30°C,反应时间为6-7小时。
再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溶液的步骤包括,将5-10滴异构喹啉滴入上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并在100-200°C下进行加热回流,反应时间8-12小时,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溶液(d)。在此异构喹啉作为脱水剂。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步骤为一脱水的步骤,因此须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一般而言,会通入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以达到避水的效果。而甲酚可以为对甲酚(p-cresol)或间甲酚(m-cresol),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将聚酰胺酸化合物(c)以及异构喹啉进行加热回流的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将聚酰胺酸化合物、异构喹啉溶液在90-100°C下加热回流2-4小时。之后再将温度升高至在140-150°C下加热回流2-4小时。最后再次升高反应温度至200-210°C下加热回流2-4小时。
承上述,之后将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d)溶液冷却至20-30°C,并倒入乙醇中。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会直接析出。此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可再利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以萃取的方式提高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的纯度。而反应温度约为乙醇的沸点,也就是70-80°C,而反应时间为4-6小时。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聚酰亚胺化合物(d)。
以下以第一实施例中所制备出的二胺单体(a)以及第二实施例中所制备出的二酸酐单体(b)进行反应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作为本发明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实施例,以更明确的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以下聚酰亚胺化合物(c)可以是利用热环化或者是化学环化的方法制备而成。此外,两种方法在前文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多做赘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化合物(c)是以1,4-双(4-氨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作为本发明二胺单体(a),并以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2-金刚烷基苯二酸酐作为本发明二酸酐单体(b),以制备出聚酰亚胺化合物(c)。而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化合物(c)其结构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具有大型的侧链基团,因此其结构对称性以及排列规则性较低,进而使得此种聚酰亚胺化合物在各种溶剂的溶解度有所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式:
R以及R’基团为一种具有至少一三级碳的碳氢化合物,且所述R以及所述R’基团包含芳香烃或脂环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包含苯、萘、蒽或菲,而所述脂环烃包含金刚烷、钻石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以及所述R’基团为α取代基的基团。
4.一种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在无水环境下,将具有侧链基团的二胺单体(a)、具有侧链基团的二酸酐单体(b)溶解于甲酚之中,并进行搅拌,以形成聚酰胺酸化合物(c),
所述二胺单体(a)具有下列结构式:
所述二酸酐单体(b)具有下列结构式:
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具有下列结构式:
R以及R’基团为一种具有至少一三级碳的碳氢化合物,且所述R以及所述R’基团包含芳香烃或脂环烃,
反应温度为20-30°C,反应时间为6-7小时;
(II)在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溶液中滴入5-10滴异构喹啉,并进行加热回流,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溶液,
反应温度为100-200°C,反应时间为8-12小时;以及
(III)将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d)溶液冷却,并加入乙醇中进行沉淀,以形成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析出,
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d)具有下列结构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包含苯、萘、蒽或菲,而所述脂环烃包含金刚烷、钻石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以及所述R’基团为α取代基的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酚包括对甲酚或间甲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d)固体加入乙醇中进行加热回流,
反应温度为70-80°C,反应时间为4-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化合物(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回流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溶液以及所述异构喹啉溶液,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溶液以及所述异构喹啉溶液在90-100°C下加热回流,
反应时间为2-4小时;
升高反应温度,在140-150°C下加热回流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溶液以及所述异构喹啉溶液,
反应时间为2-4小时;
再次升高反应温度,在200-210°C下加热回流所述聚酰胺酸化合物(c)溶液以及所述异构喹啉溶液,
反应时间为2-4小时。
CN201310060602.1A 2013-02-26 2013-02-26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4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602.1A CN104004187B (zh) 2013-02-26 2013-02-26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602.1A CN104004187B (zh) 2013-02-26 2013-02-26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4187A true CN104004187A (zh) 2014-08-27
CN104004187B CN104004187B (zh) 2016-06-08

Family

ID=5136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060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4187B (zh) 2013-02-26 2013-02-26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41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0368A (zh) * 2016-05-25 2016-08-0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86675A (zh) * 2015-08-24 2017-03-08 黄炳照 黏着剂组成物、电极组成物、电极及锂电池
CN108117646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三维聚酰亚胺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8564A (zh) * 2011-08-30 2012-04-11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酰亚胺及使用其的二层法无胶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CN102770479A (zh) * 2009-12-31 2012-11-07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相对热指数的氯取代的聚醚酰亚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0479A (zh) * 2009-12-31 2012-11-07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的相对热指数的氯取代的聚醚酰亚胺
CN102408564A (zh) * 2011-08-30 2012-04-11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酰亚胺及使用其的二层法无胶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R-JANG LIAW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polyamide-imides containing pendent adamantly groups"", 《POLYMER》 *
G.C. EASTMOND ET AL.: ""Pendant adamantyl poly(ether imide)s: synthesis and a preliminary study of propertie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6675A (zh) * 2015-08-24 2017-03-08 黄炳照 黏着剂组成物、电极组成物、电极及锂电池
TWI596178B (zh) * 2015-08-24 2017-08-2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黏著劑組成物、電極組成物、電極及鋰電池
CN106486675B (zh) * 2015-08-24 2019-08-06 黄炳照 黏着剂组成物、电极组成物、电极及锂电池
CN105820368A (zh) * 2016-05-25 2016-08-0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0368B (zh) * 2016-05-25 2018-11-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646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三维聚酰亚胺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17646B (zh) * 2016-11-30 2019-11-0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三维聚酰亚胺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4187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727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530304B (zh) 含甲苯基及非共平面结构的芳香二胺、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KR100205963B1 (ko) 액정 배향막용 신규 가용성 폴리이미드 수지
CN113511980B (zh) 主链含苯并降冰片烯结构的芳香族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
CN104004187B (zh) 具有侧链基团的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JP6145571B2 (ja) 新規酸二無水物、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4926550B2 (ja) ポリイミ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そのポリイミド化合物からなる光学材料
CN101258223A (zh) 用于LCDs的负双折射膜的聚(芳醚酰亚胺)
JP2016222798A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
CN104016950A (zh) 具有侧链基团的二酸酐单体、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015A (zh) 一种含双三氟甲基取代不对称芳香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96630A (ja) 新規なポリイミド共重合体
CN105754097B (zh)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TWI482800B (zh) 具有側鏈基團之聚醯亞胺以及其製備方法
KR101503997B1 (ko) 측쇄기를 갖는 폴리이미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003889A (zh) 具有侧链基团的二胺单体、聚酰亚胺以及其制备方法
TW201202176A (en) Diamine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aligning ag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512010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ing agen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045597B2 (en) Polyimide compound having side chai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270073B (zh) 一种具有不对称结构的联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3241223A1 (zh) 用于合成聚酰亚胺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聚酰亚胺化合物
JP3475754B2 (ja) 新規なポリイミド前駆体、ポリイ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15155385A (ja) フルオレン骨格を有するテトラカルボン酸二無水物、ポリアミック酸、及びポリイミド。
CN115536666B (zh) 含苯并双降冰片烯环丁烷结构的二酐单体及其制法与应用
JP6196731B2 (ja) 新規酸二無水物、こ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ポリイミ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