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2645A -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2645A
CN104002645A CN201410059294.5A CN201410059294A CN104002645A CN 104002645 A CN104002645 A CN 104002645A CN 201410059294 A CN201410059294 A CN 201410059294A CN 104002645 A CN104002645 A CN 10400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ate
sun shield
changes
energ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92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2645B (zh
Inventor
A.L.纽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00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2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2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车辆和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车窗遮阳板组件包括适于联接到车辆的遮阳板。遮阳板可在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旋转。遮阳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状态改变层和第二状态改变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一模式,以由此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在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二模式,以由此与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

Description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背景技术
许多车辆具有乘客车厢。乘客车厢通常包括风挡和至少一对侧车窗。在阳光充足的天气下,太阳照射透过风挡和侧车窗中的一个或多个。不透明的遮阳板可用于阻挡一些太阳光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车辆的组件的车窗遮阳板。车窗遮阳板组件包括适于联接到车辆的遮阳板。遮阳板可在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旋转。遮阳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状态改变层和第二状态改变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一模式,以由此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在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二模式,以由此与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内部车厢的车辆。车辆进一步包括遮阳板,其联接到内部车厢且可在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旋转。遮阳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状态改变层、第二状态改变层和第三状态改变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一模式,以由此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在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二模式,以由此与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通过遮阳板的能见度。在第三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三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三模式,以由此与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能见度。
因此,遮阳板提供多个功能以改善遮阳板的无用性。例如,遮阳板可针对各种驾驶条件而提供阴影或着色效果。作为另一例子,遮阳板可以是镜子以反射影像。
附图中的详细的描述和显示是对本发明的支持和描述,而本发明的范围仅通过权利要求限定。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车窗遮阳板组件包括处于退回位置的遮阳板。
图2是车辆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遮阳板处于伸出位置。
图3是车窗遮阳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一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一模式。
图4是车窗遮阳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二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二模式。
图5是车窗遮阳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三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三模式且灯装置打开。
图6遮阳板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7是利用单个开关的遮阳板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几幅图中指示相同的部件,车辆10和用于车辆10的车窗遮阳板组件12通常如图1所示。车辆10可以是汽车10或被用在非汽车应用(例如包括农场、航海航空应用等)中。
车辆10可包括内部车厢14,至少一个用户(例如司机和/或一个或多个乘客)能进入和离开车辆10的内部车厢14。因此,例如,内部车厢14可以是车辆10的乘客车厢。通常,内部车厢14可包括附接到车辆10的顶棚的车顶内衬16。
车辆10还可包括风挡18,以能看到内部车厢14以外。通常,风挡18允许用户朝向车辆10的前部看到内部车厢14以外。车辆1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车窗20,以沿车辆10的侧面看到车辆10以外。例如,侧车窗20允许用户在车辆10的侧面看到内部车厢14以外。
车窗遮阳板组件12包括适于联接到车辆10的遮阳板22。遮阳板22可在如图1所示的退回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伸出位置之间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10可包括联接到内部车厢14的遮阳板22。例如,遮阳板22在从风挡18或其中一个侧车窗20折起离开时处于退回位置(见图1),且遮阳板22在向下折以叠放于风挡18或其中一个侧车窗20时处于伸出位置(见图2)。换句话说,在遮阳板22的远端边缘24设置为邻近车顶内衬16时遮阳板22处于退回位置,且在遮阳板22的远端边缘24从车顶内衬16间隔开时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简单地说,在遮阳板22处于退回位置时,遮阳板22不被用户使用而被存放起来,且在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时,遮阳板22被用户使用。
参见图6,遮阳板22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状态改变层26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8。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被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26处于第一模式(见图3),以由此改变透过遮阳板22的能见度。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被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28处于第二模式(见图4),以由此与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透过遮阳板22的能见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遮阳板22可进一步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间隔开的第三状态改变层30。换句话说,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彼此间隔开。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通电时第三状态改变层30处于第三模式(见图5),以由此与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被通电时不相同地改变透过遮阳板22的能见度。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可通过电力通电,如在后文进一步描述的。应理解,在图6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的顺序仅是出于展示的目的,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可具有与图6示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
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每一个可在相应状态改变层26、28、30断电时提供透明模式(见图1,2和7),以提供透过相应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的透明的能见度。换句话说,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处于透明模式时,第一状态改变层26是透明且清透的。类似地,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处于透明模式时,第二状态改变层28是透明或清透的。此外,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处于透明模式时,第三状态改变层30是透明或清透的。在遮阳板22处于退回位置时,所有这三个层26、28、30同时断电(见图1)。在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时,再次地,所有这三个层26、28、30可同时断电(见图2)或三个层26、28、30中的一个可被通电。例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处于第一模式时,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8、30处于透明模式。作为另一例子,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处于第二模式时,第一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30处于透明模式。作为又一例子,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处于第三模式时,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处于透明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改变层26是电致变色层,其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通电时通过遮阳板22提供黑色半透明的阴影。因此,第一状态改变层26可在清透外观和阴影或着色外观之间转变。图3显示了在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阴影效果。例如,黑色半透明的阴影可用于使得阳光下或明亮驾驶条件下让遮阳板22变暗。简单地说,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通电时,遮阳板22提供黑色的着色。例如,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对用户有益的是让遮阳板22着色以减少达到用户眼睛的太阳光线的亮度,以改善透过风挡18或侧车窗20的能见度。应理解,用于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电致变色层可以是绿色半透明的阴影、蓝色半透明的阴影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半透明颜色,以在日光驾驶条件下为遮阳板22着色。还应理解,第一状态改变层26可以是膜,例如电致变色膜。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改变层28是电致变色层,其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通电时通过遮阳板22提供黄色半透明的阴影。因此,第二状态改变层28可在清透外观和阴影或着色外观之间转变。图4显示了在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阴影效果。例如,黄色半透明阴影可用于在夜晚驾驶条件下或低能见度条件下(例如雨、雾等)增强能见度。简单地说,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被通电时,遮阳板22提供微黄色的着色。例如,对用户来说有益的是,为遮阳板22着色,以在用户期望时增强环境景物的锐度,以在低能见度条件下改善能见度或在夜晚驾驶条件下辅助车辆头灯。应理解,用于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电致变色层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半透明颜色,以在夜晚驾驶条件下增强透过遮阳板22的能见度。还应理解,第二状态改变层28可以是膜,例如电致变色膜。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状态改变层30是电致变色层,其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通电时在遮阳板22中提供反射性的不透明外观。因此,第三状态改变层30可在清透外观和反射性外观之间转变。图5显示了在通电时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反射性不透明外观。例如,遮阳板22的反射性不透明的外观可用于反射影像。简单地说,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通电时,遮阳板22提供镜面。例如,对用户有益的是可使用镜子。应理解,用于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电致变色层可以是铬黄色的颜色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颜色,以在遮阳板22中反射影像。还应理解,第三状态改变层30可以是膜,例如电致变色膜。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阳板22可包括第一覆盖层32和第二覆盖层34。通常,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之间。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之间。因此,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通常围绕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时第二覆盖层34面对风挡18。应理解,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可彼此互换。
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可用透明材料形成。简单地说,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用清透材料形成。例如,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每一个的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作为另一例子,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每一个的透明材料可以是聚合物,例如塑料等。因此,第一和/或第二覆盖层32、34可用透明玻璃或透明聚合物形成。应理解,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可用不同透明材料形成。还应理解,在将玻璃用于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时,玻璃可以是层压玻璃(laminated glass)。
此外,继续参见图6,遮阳板2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之间的第一分隔层36,以将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遮阳板22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8、30之间的第二分隔层38,以将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8、30分开。因此,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和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可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之间。应理解,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可彼此互换.
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可用透明材料形成。简单地说,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用透明材料形成。例如,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每一个的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作为另一例子,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每一个的透明材料可以是聚合物,例如塑料等。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分隔层36、38可用透明玻璃或透明聚合物形成。应理解,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可用用不同的透明材料形成。还应理解,在将玻璃用于第一和第二分隔层36、38时,玻璃可以是层压玻璃。
转到图6,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外周边42附近的第一电线40,以选择性地让第一状态改变层26通电。此外,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外周边46附近的第二电线44,以选择性地让第二状态改变层28通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外周边50附近的第三电线48,以选择性地让第三状态改变层30通电。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可以是用于导电的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构造。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线40、44、48可用铜形成。
可选地,遮阳板22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中的一个附近的防反射层52。防反射层52有助于在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时减少会让驶来的车辆看见的强光。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反射层52邻接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中的一个。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反射层52可邻接或覆盖第二覆盖层34。在另一实施例中,防反射层52嵌入第一和第二覆盖层32、34中的一个。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反射层52可嵌入第二覆盖层34中。应理解,可选地,第三覆盖层54可被利用从而防反射层52设置在第二和第三覆盖层34、54之间或设置在第一和第三覆盖层32、54之间。例如,如果防反射层52不被利用,则第三覆盖层54可被去除。应理解,多于一个的防反射层可被利用。在利用两个防反射层52时,防反射层52中的一个覆盖或嵌入第一覆盖层32,而防反射层52中的另一个覆盖或嵌入在第二覆盖层34中。如上所述,防反射层52是可选,且例如防反射层52可在第一和/或第二覆盖层32、34被层压在一起时被去除。
参见图2-5,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还可包括沿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每一个的外周边42、46、50附接到遮阳板22的框架56。因此,通常,框架56围绕遮阳板22的边缘且由此支撑遮阳板22。换句话说,框架56支撑遮阳板22的所有层26、28、30、32、34、36、38、52、54。框架56和遮阳板22通常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可旋转。换句话说,框架56和遮阳板22同时地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出于为用户提供美感的目的,框架56覆盖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
此外,转到图1和2,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内部车厢14的支撑件58,而遮阳板22被支撑件58支撑。更具体地,支撑件58可被附接到内部车厢14的车顶内衬16。进而,框架56联接到支撑件58。在一个实施例中,遮阳板22和框架56相对于支撑件58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可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8、遮阳板22和框架56通常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可旋转。进而,支撑件58可绕安装部分60枢转,以让遮阳板22沿车辆10的其中一个侧车窗20运动。因此,支撑件58和框架56可通常绕支撑件58的安装部分60枢转。
最佳如图3-5和7所示,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框架56的开关62。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到开关62,以选择性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中的至少一个通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每一个电连接到开关62,以选择性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每一个通电。换句话说,图7示出了使用一个开关62以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每一个的通电。因此,让单个开关62运动到不同位置将决定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导线40、44、48(如果有)中哪一个被通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最佳如图3-5所示,多个开关62、66、70可被如下详述地使用。通常,开关62进一步限定为电连接到第一电线40的第一开关62,以选择性地为第一状态改变层26通电。因此,在第一开关62打开时,回路被闭合到第一电线40,这允许电力流动通过第一电线40,以激励(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电致变色层中的电子,这使得电子移动,以在层26中产生视觉变化,且由此,第一状态改变层26被通电到第一模式。简单地说,电力可造成化学反应,以改变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性能。在第一开关62关闭时,回路被打开且没有电力流过第一电线40,且由此,第一状态改变层26被断电至透明模式。第一电线40沿第一状态改变层26的外周边42延伸到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端部64(见图6)和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二端部65,从而第一电线40被分成两个分开的部件。在第一开关62打开时,开关62在第一端部64处将第一电线40的两个部件电连接。在第一开关62打开以将电力引导通过第一状态改变层26时第一电线40的第二端部65保持彼此间隔开。换句话说,在第一开关62闭合时电力在第一电线40的两个部件之间流过第一状态改变层26。简单地说,在第一开关62闭合时电流动到第一电线40中的一个部件,流过第一状态改变层26且流出第一电线40的另一部件。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5,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还可包括联接到框架56且与第一开关62间隔开的第二开关66。第二开关66电连接到第二电线44,以选择性地让第二状态改变层28通电。因此,在第二开关66打开时,回路被闭合到第一电线44,这允许电流动通过第二电线44,以激励(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电致变色层中的电子,这使得电子移动,以在层28中生产视觉变化,且由此,第二状态改变层28被通电到第二模式。简单地说,电力可造成化学反应,以改变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性能。在第二开关66关闭时,回路被打开且没有电流过第二电线44,且由此,第二状态改变层28被断电至透明模式。第二电线44沿第二状态改变层28的外周边46延伸到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端部68(见图6)和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二端部69,从而第二电线44被分成两个分开的部件。在第二开关66打开时,开关66在第二端部68处将第一电线44的两个部件电连接。在第二开关66打开以将电力引导通过第二状态改变层28时第二电线44的第二端部69保持彼此间隔开。换句话说,在第二开关66闭合时电力在第二电线44的两个部件之间流过第二状态改变层28。简单地说,在第二开关66闭合时电流动到第二电线44中的一个部件,流过第二状态改变层28且流出第二电线44的另一部件。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继续参考图3-5,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框架56且与第一和第二开关62、66间隔开的第三开关70。第三开关70电连接到第三电线48,以选择性地让第三状态改变层30通电。因此,在第三开关70打开时,回路被闭合到第三电线48,这允许电流动通过第三电线48,以激励(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电致变色层中的电子,这使得电子移动,以在层30中产生视觉变化,且由此,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通电到第三模式。简单地说,电力可造成化学反应,以改变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性能。在第三开关70关闭时,回路被打开且没有电流过第三电线48,且由此,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断电至透明模式。第三电线沿第三状态改变层30的外周边50延伸到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端部72(见图6)和彼此邻近间隔开的一对第二端部73,从而第三电线48被分成两个分开的部件。在第三开关70打开时,开关70在第一端部72处将第三电线48的两个部件电连接。在第三开关70打开以将电力引导通过第三状态改变层30时第三电线48的第二端部73保持彼此间隔开。换句话说,在第三开关70闭合时电力在第三电线48的两个部件之间流过第三状态改变层30。简单地说,在第三开关70闭合时电流动到第三电线48中的一个部件,流过第三状态改变层30且流出第三电线48的另一部件。应理解,开关62、66、70可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且图3-5和7仅是例子。还应理解,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的第一端部64、68、72可处于对应于开关62、66、70的位置的任何合适的位置。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的第二端部65、69、73可处于任何合适的位置。
简单地说,对于图3-5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开关62控制第一电线40的通电,第二开关66控制第二电线44的通电且第三开关70控制第三电线48的通电。换句话说,在图3-5的实施例中,分开且单独的开关62、66、70控制相应电线40、44、48的通电。应理解,可使用任何合适数量的开关62、66、70
开关62、66、70可以是按钮、旋钮、滑块、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开关。应理解,开关62、66、70可电联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以自动地让层26、28、30断电,以在遮阳板22运动到退回位置时关闭阴影效果或镜面效果。
可选地,开关62、66、7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调光器开关,以改变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26、28被通电时的阴影效果的量,或改变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通电时的反射量。例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26被通电时,调光器开关可增加或减少遮阳板22的阴影或着色效果。因此,第一状态改变层26可根据用户的喜好而变得更暗或更亮。
回到图3,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支撑件58设置的且电连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62、66、70中的至少一个的导线线束74,以将电、电流或功率供应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以选择性地让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中的一个通电。例如,在仅利用一个开关62时,导线线束74电连接到单个开关62。作为另一例子,在利用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62、66、70时,导线线束74电连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62、66、70每一个。导线线束74可通过车顶内衬16和/或立柱76中的一个或多个(见图1和2)引导,例如车辆10的A立柱。
继续参考图3,导线线束74可电联接到电源78。电源78可将电力供应到遮阳板22,以选择性地让第一、第二和/或第三状态改变层26、28、30通电。例如,电源78可以是电池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电源78。
最佳如图3-5所示,可选地,车辆10和车窗遮阳板组件12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框架56的灯装置80。灯装置80选择性地被促动以为内部车厢14照亮。在一些实施例中,灯装置80可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通电时被促动。因此,例如如果环境条件为黑暗,则促动灯装置80将增加内部车厢14中的能见度。通常,灯装置80可被镜子利用。灯装置80可在退回和伸出位置之间随框架56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灯装置80可被自动地促动或通电,以在遮阳板22处于伸出位置时为内部车厢14照亮。在另一实施例中,灯装置80被手动地促动或通电,以为内部车厢14照亮,例如通过利用开关。应理解,灯装置80还可电连接到第三开关70,从而在促动第三开关70时灯装置80和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同时地通电。进而,另一开关可用于使得灯装置80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62、66、70分开。灯装置80如图5所示地被促动或通电。应理解,开关可电联接到灯装置80,以在遮阳板22运动到退回位置时自动地关闭灯装置80。
遮阳板22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和尺寸。例如,遮阳板22可延伸到车辆10的方向盘82附近的远端64,如图2所示。在该例子中,在用户透过风挡18观察时用户的视线首先经过遮阳板22。因为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提供透过的能见度的现有技术不透明遮阳板相比,在透明模式中或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时遮阳板22是半透明的,所以遮阳板22可以设计为这种的尺寸。遮阳板22配置为旋转经过方向盘82而不接合方向盘82。换句话说,方向盘82将不与遮阳板22的位置干涉。在第三状态改变层30被通电时遮阳板22的尺寸允许提供大的镜面,这可改善用户使用镜子的感受。
如上所述的遮阳板22提供多种功能或用途。例如,该单个遮阳板22可在白天和夜晚驾驶条件下提供阴影,以及在希望反射影像时提供镜子。在遮阳板22处于透明模式或第一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时,遮阳板22不限制透过风挡18或侧车窗20的能见度,且因此,如上所述的遮阳板22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透明遮阳板的能见度限制。例如,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提供穿透其的能见度的现有技术不透明遮阳板相比,在遮阳板22处于透明模式或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时透过遮阳板22将能看见交通灯。应理解,如上所述的遮阳板22可被限定为多个遮阳板22,遮阳板22每一个联接到内部车厢14且彼此间隔开,如图1所示。这些遮阳板22可具有针对单个遮阳板22如上所述的所有特征,且因此,不再描述细节。进一步应理解,可使用任何合适数量的遮阳板22。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该组件包括:
遮阳板,适于联接到车辆且能在退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旋转;和
其中遮阳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状态改变层和第二状态改变层,在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一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一模式,以由此改变透过遮阳板的能见度,且在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第二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二模式,以由此与第一状态改变层被通电不同地改变透过遮阳板的能见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遮阳板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间隔开的第三状态改变层,第三状态改变层在被通电时第三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三模式,以由此与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不同地改变透过遮阳板的能见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三状态改变层是电致变色层,在第三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在遮阳板中提供反射性的不透明外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在相应的状态改变层被断电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每一个提供透明模式,以提供透过相应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的透明能见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遮阳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之间的第一分隔层,以将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分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中遮阳板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间隔开的第三状态改变层,第三状态改变层在被通电时第三状态改变层处于第三模式,以由此与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不同地改变透过遮阳板的能见度,且其中遮阳板包括设置在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之间的第二分隔层,以将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分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遮阳板包括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第一、第二和第三状态改变层及第一和第二分隔层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遮阳板包括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第一和第二状态改变层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覆盖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一状态改变层是电致变色层,其在第一状态改变层通电时通过遮阳板提供黑色半透明的阴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二状态改变层为电致变色层,其在第二状态改变层被通电时通过遮阳板提供黄色半透明阴影。
CN201410059294.5A 2013-02-22 2014-02-21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Active CN104002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73,953 US8960761B2 (en) 2013-02-22 2013-02-22 Vehicle and a window visor assembly for the vehicle
US13/773,953 2013-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2645A true CN104002645A (zh) 2014-08-27
CN104002645B CN104002645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34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294.5A Active CN104002645B (zh) 2013-02-22 2014-02-21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761B2 (zh)
CN (1) CN104002645B (zh)
DE (1) DE1020141016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1806A (zh) * 2015-09-22 2017-03-29 法拉第未来公司 可调光遮阳板
CN110614905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岱美北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遮阳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0083B2 (en) * 2013-08-28 2015-10-06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utomatically reduce an amount of light interacting with a vehicle display
DE102016204490A1 (de) 2015-04-23 2016-10-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Fahrzeug
US10243381B2 (en) 2016-08-02 2019-03-26 Nio Usa, Inc. Electrochromic vehicle window
WO2019082572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シェード装置
US10933723B2 (en) * 2018-06-20 2021-03-02 Helio Tech LLC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light glare and related method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1987A (en) * 1998-04-20 2000-10-17 Rossiter; Frank Glare shielding assembly for use with an automobile
JP2003048429A (ja) * 2001-08-06 2003-02-18 Neoex Lab Inc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2740453Y (zh) * 2004-05-12 2005-11-16 王钊 遮阳防眩装置
CN2799301Y (zh) * 2005-06-02 2006-07-26 袁自立 可变色的前挡风玻璃
JP200902924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Noba Denko Kk 車両用防眩装置
CN102632793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防晒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657A (en) * 1976-06-24 1977-08-09 Penzes Joyce P Variable-density vehicle glare shield
US6666493B1 (en) * 2002-12-19 2003-12-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utomatic sun visor and solar shade system for vehicles
US7413233B1 (en) * 2007-08-28 2008-08-19 Man-Young Jung Vehicle sun visor with auto-shading prompter screen
US8083385B1 (en) * 2007-10-26 2011-12-27 Yongwu Yang Sunlight attenuation visor
US20100276962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ctive face shade detection in auto sun-shad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1987A (en) * 1998-04-20 2000-10-17 Rossiter; Frank Glare shielding assembly for use with an automobile
JP2003048429A (ja) * 2001-08-06 2003-02-18 Neoex Lab Inc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2740453Y (zh) * 2004-05-12 2005-11-16 王钊 遮阳防眩装置
CN2799301Y (zh) * 2005-06-02 2006-07-26 袁自立 可变色的前挡风玻璃
JP200902924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Noba Denko Kk 車両用防眩装置
CN102632793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防晒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1806A (zh) * 2015-09-22 2017-03-29 法拉第未来公司 可调光遮阳板
US10183557B2 (en) 2015-09-22 2019-01-22 Faraday & Future Inc. Dimmable sunvisor
CN106541806B (zh) * 2015-09-22 2019-08-20 法拉第未来公司 可调光遮阳板
CN110614905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岱美北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遮阳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1643A1 (de) 2014-08-28
CN104002645B (zh) 2016-07-06
US20140239664A1 (en) 2014-08-28
US8960761B2 (en) 201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2645A (zh)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车窗遮阳板组件
CN106687317B (zh) 具有集成的非移动百叶窗的全景延伸的风挡
CN205697099U (zh) 发光布帘装置
CN206369887U (zh) 一种车用电致变色应用系统
CN208914942U (zh) 一种前风挡玻璃及汽车
KR20210088593A (ko) 발광형 자동차 글레이징 유닛
JPS6144020A (ja) 自動車用ウインドグラスの防眩装置
CN205498563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总成及汽车
CN206012290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
CN106240314A (zh) 汽车挡风玻璃的内置遮阳装置
CN206394398U (zh) 一种电控遮阳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汽车
CN201597417U (zh) 一种带有光致变色玻璃的汽车车身
CN111660770B (zh) 挡风玻璃和包含其的汽车
CN209650011U (zh) 带车库开关拉杆式遮阳板
CN107735285A (zh) 可瞬间切换至透视状态的汽车后视镜
CN203961529U (zh) 一种含导光灯的汽车门把手结构
CN113799693A (zh) 车辆玻璃的遮蔽带中的功能照明
CN201484519U (zh) 带有光致变色玻璃的轿车车身
CN205909138U (zh) 汽车用照地灯
CN205468450U (zh) 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
CN214874150U (zh) 一种可自动变幻背景灯灯光氛围的汽车遮阳板
CN215340641U (zh) 可变色天窗控制系统
CN209063859U (zh) 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设备
CN214874149U (zh) 一种带有放大功能化妆镜及灯光可调的汽车遮阳板
CN213383825U (zh) 一种可调光汽车遮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