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0855A -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0855A
CN104000855A CN201410199039.0A CN201410199039A CN104000855A CN 104000855 A CN104000855 A CN 104000855A CN 201410199039 A CN201410199039 A CN 201410199039A CN 104000855 A CN104000855 A CN 104000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oderma lucidum
ganoderma
culture medium
parts
lucidum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9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坤
王玉顺
王仁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 Teng Bio Tech Ltd Dalian
Original Assignee
Jia Teng Bio Tech Ltd Dal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 Teng Bio Tech Ltd Dalian filed Critical Jia Teng Bio Tech Ltd Dalian
Priority to CN201410199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0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0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0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灵芝菌种的接种以及发酵、干燥、粉碎等步骤;所用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的组分:大米或麦子65-85份,黄豆1-12份,野葡萄籽1-10份,人参1-6份,杏仁1-10份,枸杞子1-10份,山楂1-6份,银杏叶1-10份;利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将具有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灵芝菌经过固体发酵制得多成分高活性的灵芝菌粉,所获灵芝菌粉中除含有灵芝本身活性成分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物质,是一种纯生物不含有其他任何有害物质的灵芝菌粉;而且培养基的来源广泛,易得,成本低,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固体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真菌,灵芝作为药物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同时它又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无毒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 
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提高灵芝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因为其具有生产周期短、节省劳动力和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灵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酵条件及活性成分分离等层面上,整体发酵水平不高,如专利(申请号00111953.2)公开了一种液体发酵法同时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工艺,灵芝酸含量可达2.8mg/100mg,胞内和胞外多糖总量高达2.34克/升,但该方法效率低,不能满足工业化发酵生产的需要;而专利(申请号201210110969.5)虽然公开了一种利用扩张蛋白提高灵芝菌丝体中总黄酮产量的方法,即通过向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扩张蛋白来提高总黄酮的产量,但此专利中所用的扩张蛋白液制备方法繁复,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且成本低的利用具有天然活性成分的灵芝菌,通过培养基的选择,经固体发酵方式、生物转化合成含有高比率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成分的灵芝菌粉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的组分:大米或麦子65-85份,黄豆1-12份,野葡萄籽1-10份,人参1-6份,杏仁1-10份,枸杞子1-10份,山楂1-6份,银杏叶1-10份;
2)      将灵芝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菌种;
3)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得到液体种子;
4)      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种子按5-10%的接种量接入到步骤1)制备的培养基中在20-25℃的条件下培养15-20天获得发酵产物;
5)      将步骤4)获得的发酵产物挖块干燥,条件为38-45℃,48-60h;
6)      将步骤5)获得的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粉碎至80-100目,即得灵芝菌粉。
具体来讲,本发明中所述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培养基的各个组分按重量配比后分别粉碎至30-80目;
  2)将步骤1)得到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1-10倍的水;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消毒灭菌,制得培养基。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的组分:大米或麦子75-80份,黄豆6-10份,野葡萄籽5-6份,人参3-4份,杏仁5-6份,枸杞子5-6份,山楂3-4份,银杏叶5-6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获得的灵芝菌粉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或者糖浆剂或者其他保健用品。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2-25℃,培养5-7天。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2-25℃,摇床转数为100-120转/min,暗培养3-5天。 
目前,由于野生灵芝资源有限,而通过人工栽培获得的灵芝实体所带来的农药及污染很难去除。发酵法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温度及时间等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灵芝菌丝体,其在组成上与人工栽培得到的灵芝实体相似,但其克服了污染及农药问题。 
灵芝本身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经研究,野生灵芝含有极其微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阻抗动脉硬化形成,改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脂肪在血液血管壁上的积累,降低冠状动脉阻塞,止痛、止血治疗外伤引发的症状,对防止体内各组织发炎形成的抗体和消除体内过多的氧化自由基有明显疗效。目前经研究已经从野生灵芝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但其含量是抑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 
灵芝本身不含有皂角苷活性物质,但皂角苷具有抗癌抑制肿瘤,降低血糖,改善代谢,降低血脂,抑制肥胖,降低血小板凝聚,避免形成血栓,改善血液流变避免心肌梗塞和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 
本发明就是利用固体发酵方法通过调节培养基的组成,提高灵芝菌丝中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物质的含量。具体来讲,本发明培养基中所选用的组分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物质,如山葡萄籽、银杏叶等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而人参、杏仁粉等则含有皂角苷等有效成分,这些组分通过固体发酵、生物转化合成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物质的灵芝或灵芝菌丝。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  本发明通过灵芝菌经固体发酵获得比一般普通灵芝及其菌丝体粉活性成分多的灵芝或灵芝菌粉;
2)  本发明获得的灵芝菌粉中除含有灵芝本身活性成分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角苷活性物质,是一种纯生物不含有其他任何有害物质的多成分、高活性灵芝菌粉;
3)  培养基的来源广泛,易得,成本低;
4)  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环境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中所用灵芝菌为黑灵芝(Ganoderma),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灵芝(Ganoderma neo-japonicum)均购自于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灵芝菌粉中活性成分的确定由国家药物代谢产物分析中心和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完成。具体而言,相应的方法为: 
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活性多糖、三萜:紫外分光光度计;总黄酮:芦丁计;皂角苷、腺苷: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实施例1 
1)      制备培养基:将大米65份,黄豆1份,野葡萄籽1份,人参1份,杏仁1份,枸杞子1份,山楂1份,银杏叶1份分别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加入1倍水后消毒灭菌;
2)      将黑灵芝(Ganoderma),接种到斜面PDA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菌种,温度为22℃,培养5天;
3)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PDA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在22℃条件下,暗培养3天,得到液体种子;
4)      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种子按5%的接种量接入步骤1)制备的培养基中在20℃的条件下培养15天获得发酵产物;
5)      将步骤4)获得的发酵产物在38℃的条件下干燥48h;
6)      将步骤5)获得的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粉碎至80目,即得灵芝菌粉。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条件相同,灵芝菌种为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条件相同,灵芝菌种为紫灵芝(Ganoderma neo-japonicum)。 
实施例4 
1)    制备培养基:将大米85份,黄豆12份,野葡萄籽10份,人参6份,杏仁10份,枸杞子10份,山楂6份,银杏叶10份分别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水后消毒灭菌;
2)      将黑灵芝(Ganoderma),接种到斜面PDA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菌种,温度为25℃,培养7天;
3)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PDA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在25℃条件下,暗培养5天,得到液体种子;
4)    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入到步骤1)制备的培养基中在25℃的条件下培养20天获得发酵产物;
5)    将步骤4)获得的发酵产物在45℃的条件下干燥60h;
6)    将步骤5)获得的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粉碎至100目,即得灵芝菌粉。
实施例5 
1)    制备培养基:将大米75份,黄豆6份,野葡萄籽5份,人参3份,杏仁5份,枸杞子5份,山楂3份,银杏叶5份分别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加入6倍水后消毒灭菌;
2)      将黑灵芝(Ganoderma),接种到斜面PDA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菌种,温度为23℃,培养5天;
3)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PDA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在24℃条件下,暗培养3天,得到液体种子;
4)    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种子按7%的接种量接入到步骤1)制备的培养基中在23℃的条件下培养18天获得发酵产物;
5)    将步骤4)获得的发酵产物在42℃的条件下干燥54h;
6)    将步骤5)获得的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粉碎至80目,即得灵芝菌粉。
实施例中各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相应的测定方法得到表1和表2的数据: 
表1为相同条件下不同接种菌种的活性成分测定:
表2为同一菌种不同条件下的活性成分测定:
通过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通过选择培养基的组分,有效地发酵生产了多成分高活性的灵芝菌粉,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赤灵芝相对于黑灵芝和紫灵芝作为菌种效果更好;另外,本发明还对相同菌种不同发酵条件进行了测试研究进而优化了反应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的组分:大米或麦子65-85份,黄豆1-12份,野葡萄籽1-10份,人参1-6份,杏仁1-10份,枸杞子1-10份,山楂1-6份,银杏叶1-10份;
将灵芝菌种接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菌种;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得到液体种子;
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种子按5-10%的接种量接入步骤1)制备的培养基中在20-25℃的条件下培养15-20天获得发酵产物;
将步骤5)获得的发酵产物挖块干燥,条件为38-45℃,48-60h;
将步骤6)获得的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粉碎至80-100目,即得灵芝菌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培养基的各个组分按重量配比后分别粉碎至30-80目;
  2)将步骤1)得到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1-10倍的水;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消毒灭菌,制得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的组分:大米或麦子75-80份,黄豆6-10份,野葡萄籽5-6份,人参3-4份,杏仁5-6份,枸杞子5-6份,山楂3-4份,银杏叶5-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6)获得的灵芝菌粉制成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或者糖浆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2-25℃,培养5-7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2-25℃,摇床转数为100-120转/min,暗培养3-5天。
CN201410199039.0A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Pending CN104000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9039.0A CN104000855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9039.0A CN104000855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0855A true CN104000855A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6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9039.0A Pending CN104000855A (zh) 2014-05-13 2014-05-13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085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9643A (zh) * 2015-01-05 2015-04-08 吴辰 一种黑枸杞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352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吴辰 黑枸杞发酵制品面膜
CN106136127A (zh) * 2016-07-12 2016-11-23 江苏大学 一种利用灵芝转化葡萄皮生产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CN10627855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武夷山元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银杏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7641042A (zh) * 2017-11-27 2018-01-30 江西仙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灵芝的培养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1093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厦门市天德善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虫草人参蕈草菌质素、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1664A (zh) * 2021-03-01 2021-08-17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发酵葡萄籽灵芝菌粉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月花等: "几种中药对灵芝发酵影响的研究", 《食用菌学报》 *
张志才等: "8种中药对灵芝子实体成分的作用", 《中国食用菌》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52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吴辰 黑枸杞发酵制品面膜
CN104489643A (zh) * 2015-01-05 2015-04-08 吴辰 一种黑枸杞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6127A (zh) * 2016-07-12 2016-11-23 江苏大学 一种利用灵芝转化葡萄皮生产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CN10627855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武夷山元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银杏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7641042A (zh) * 2017-11-27 2018-01-30 江西仙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灵芝的培养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41093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厦门市天德善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虫草人参蕈草菌质素、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1664A (zh) * 2021-03-01 2021-08-17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发酵葡萄籽灵芝菌粉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0855A (zh) 一种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及灵芝菌粉的方法
CN101760478B (zh) 一种葛根红曲的制造方法
WO2015143783A1 (zh) 一种天然调理养生酵素及其制造方法
US11376292B2 (e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composition subjected to enzymolysi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4623122B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生物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72491B (zh) 一种牛蒡基灵芝菌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086A (zh) 发酵红参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3966107B (zh) 一种培养基及用该培养基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菌粉方法
CN101803769A (zh) 一种汤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417752B (zh) 一种保肝天然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1002A (zh) 一种含雪莲培养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095066A (zh) 一种功能酵素制备方法
CN104840778A (zh) 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919013A (zh) 一种灵芝玉米粉的加工方法
CN101313979A (zh) 一种润肠通便芦荟胶囊
CN102726735A (zh) 一种灵芝孢子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9126A (zh) 一种辣木灵芝菌丝体
CN111820401A (zh) 一种制备发酵人参粉末的方法
CN105211865A (zh) 一种黑果枸杞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1646A (zh) 一种煲汤添加剂
CN103549431A (zh) 一种具有调节血压血脂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0052A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769B (zh) 一种三七面粉的制作方法
CN105998734A (zh) 铁皮枫斗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12617186A (zh) 一种抗癌防癌酵素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