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8838B - 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98838B CN103998838B CN201280060291.2A CN201280060291A CN103998838B CN 103998838 B CN103998838 B CN 103998838B CN 201280060291 A CN201280060291 A CN 201280060291A CN 103998838 B CN103998838 B CN 1039988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body
- matrix
- control valve
- mentioned
- axl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16K15/03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spring-loa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阀装置具有:基体,其具备供管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阀体,其具有轴部的轴承部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合于基体,并且具备在转动前位置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盖部。在基体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与阀体的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并以与轴部协同合作的方式使该阀体的转动变得规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闭阀状态下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阀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通过使设置于阀芯与阀体的一方的轴部和设置于阀芯与阀体的另一方的轴承部嵌合而将阀芯与阀体组装为能够摆动而成的逆流防止阀。(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上述轴承部呈与轴部的外径对应的大小的大致筒状,并且具有形成于其筒状的轴向的狭缝状的开口,将轴部的外周部从该开口插入内部而与轴承部嵌合。在该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阀体的规则的转动仅通过上述轴承部与轴部来确保,若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则导致阀体的转动产生晃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9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欲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能够使这种阀装置的阀体在不导致阀装置的构造的复杂化而使晃动形成最小限度的状态下组合于对其进行支撑的基体这一点。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阀装置具有:
基体,其具备供管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
阀体,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合于上述基体,并且具备在转动前位置对上述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盖部,
上述基体与阀体将设置于两者的一方的轴部以收纳的方式组合于设置于另一方的轴孔,并且
在上述基体具备引导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阀体的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并以与上述轴部协同动作的方式使该阀体的转动变得规则。
据此,即便在轴部与轴承部存在尺寸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阀体的转动不晃动而规则地进行,在阀体从开阀状态恢复到转动前位置时,能够通过该阀体的盖部对管体的一端适当地进行封闭。
因此,通过沿上述轴部的轴线方向可动的金属模具构成部件以在上述轴承部内收纳轴部的状态成形上述的基体与阀体,成为本发明的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上述引导部至少在阀体从转动前位置转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与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成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之一。另外,在上述的转动前位置使轴部与轴承部的内壁抵接,并且使引导部与滑动接触部抵接,成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之一。
另外,也可以使上述引导部以及滑动接触部的一方呈凸状,使上述引导部以及滑动接触部的另一方呈接受呈上述凸状的一方的凹状,从而通过两者的协同动作对阀体朝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在上述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阀体在轴部的轴线方向的晃动最小限度化。
另外,阀体通过其自重置于转动前位置,成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之一。另外,也可以在阀装置具备通过阀体从转动前位置的转动而积蓄对该阀体施加的作用力的施力机构。在上述的情况下,通过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能够更加可靠地形成并且稳定地维持阀体的盖部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阀装置的阀体在不导致阀装置的构造的复杂化,而使晃动形成最小限度的状态下组合于对其进行支撑的基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装置(第一例)安装于管体的状态的侧视图,阀体处于开阀状态。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安装于管体的状态的侧视图,阀体处于闭阀状态。
图3是图1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以使构成第一例的阀装置的基体与阀体分离的方式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后视图。
图11是图9的B-B线位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C-C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装置(第二例)的侧视图。
图14是上述第二例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上述第二例的阀装置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的D-D线位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E-E线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7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装置V在闭阀状态下对管体P的一端进行封闭。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的阀装置V在供流体从使下端Pa开放的上述管体P的下端Pa流出的情况下,使其下端Pa开放,并且在流体的流出停止时,对其下端Pa进行封闭,从而能够作为燃料等的逆流防止阀而利用。上述的阀装置V构成为使基体1与阀体2组合。
基体1具备供管体P安装的安装部10与轴部11。在图示的例子中,基体1具有方形板状部12,在该方形板状部12的一面侧具有上述安装部10,在另一面侧具有上述轴部11。
在图示的例子中,安装部10构成为从方形板状部12的中央突出的中空体。安装部10将与其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外轮廓形状形成大致方形。另外,在隔着安装部10的中心对置的侧部分别形成有卡合爪10a。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若将安装部10从管体P的外侧插入形成于管体P的下端Pa侧的侧部的相似于安装部10的上述剖面外轮廓形状的安装孔Pb,则一对卡合爪10a、10a以与安装孔Pb的孔缘抵接的方式弹性变形而容许插入,并且卡合爪10a在方形板状部12与管体P的外表面抵接的插入结束位置弹性复原,而成为在管体P的内部被安装孔Pb钩住。(图3、图4、图9)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阀装置V以单按式安装于管体P的下端Pa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方形板状部12的沿着管体P的长度方向的两边部形成有凸条120,方形板状部12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在通过该凸条120隔着安装部10的左右两处与剖面圆形的管体P抵接。此外,上述的安装部10只要是能够安装于管体P的结构即可,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
在图示的例子中,轴部11呈圆柱状,并形成于方形板状部12的另一面侧的左右两处。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方形板状部12的形成有上述凸条120的两边部的大致中央部分别以使壁面沿着该边部的方式形成有朝与方形板状部12的另一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侧壁部121。该侧壁部121的外壁面与边部形成同面。而且,轴部11使轴一端与该侧壁部121的外侧面一体地连接,并朝与该外侧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左右的轴部11的中心线形成相同的假想的直线(在图5中利用附图标记x表示。以下,称为第一直线。)的一部分。此外,左右的轴部11的中心线也可以不必形成相同的假想的直线的一部分。
在方形板状部12的另一面侧亦即左右的侧壁部121、121之间形成有中央壁部122,该中央壁部122与上述第一直线x正交并在方形板状部12的中央沿着与该第一直线x交叉的假想的直线(在图5中利用附图标记x’表示。以下,称为第二直线。)。该中央壁部122相比于上述侧壁部121,从方形板状部12突出的突出尺寸、即高度更大。
上述的中央壁部122的壁上端122a中的、位于上述第一直线x与第二直线x’交叉的位置和该中央壁部122的安装于管体P的状态下的朝向下方的壁侧端122b之间的位置形成为大致相似于以上述轴部11为圆心的包围该轴部11的轴中心线的假想的圆(省略图示。)的圆弧。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的壁上端122a以及壁侧端122b作为后述的引导部13发挥功能。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左右侧壁部121、121与中央壁部122分别以与侧壁部121相同的高度的、且形成为沿着上述第一直线x的加强壁部123一体化。
另一方面,上述阀体2具备盖部21,该盖部21具有上述基体1的轴部11的轴承部20而能够转动地组合于上述基体1,并且在转动前位置对上述管体P的下端Pa进行封闭。
在图示的例子中,阀体2具备上述盖部21、形成有上述轴承部20的基部22、以及使该基部22与盖部21连接的臂部23。
阀体2的盖部21呈圆板状,并具备能够对上述管体P的下端Pa进行封闭的大小。即,盖部21在上述转动前位置使其一面与管体P的下端Pa贴紧。
基部22在上述转动前位置呈具备位于下方的短边22a、位于比下方更靠上方的长边22b、以及遍布短边22a与长边22b之间并且通过短边22a与长边22b的尺寸差使下方从上下方向中途的位置倾斜的左右侧边22c、22c的山形的板状,并与分别呈环状的左右轴承部20一体化。左侧的轴承部20使其外周部与基部22的长边22b的左端一体连接,右侧的轴承部20使其外周部与基部22的长边22b的右端一体连接。而且,以使基体1的左侧的侧壁部121位于其左侧的轴承部20的内侧而将其轴部11收纳于该轴承部20,并且使基体1的右侧的侧壁部121位于右侧的轴承部20的内侧而将其轴部11收纳于该轴承部20的状态,使阀体2与基体1组合。
臂部23使其一端与盖部21的另一面的中央一体地连接,并且使其另一端与在上述转动前位置朝向下方的基部22的一面侧的上述短边22a的中央位置一体地连接。臂部23的长度方向与上述的基部22的一面正交,由此,阀体2在侧面观察的状态下,整体呈杆状。
在阀体2的左右轴承部20、20的中间,亦即在图示的例子中基部22的长边22b的中央形成有凹部22d,该凹部22d在基部22的两面侧与长边22b侧分别开放并向短边22a侧凹入。该凹部22d的左右尺寸形成比基体1的中央壁部122的厚度稍大,从而在阀体2从转动前位置转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在该凹部22d收纳中央壁部122,并且与上述引导部13滑动接触,上述引导部13是形成为凹部22d的内深部大致相似于中央壁部122的以上述轴部11为圆心的假想的圆的圆弧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凹部22d的内深部作为供引导部13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24发挥功能。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部13呈凸状,滑动接触部24呈接受呈上述凸状的引导部13的凹状。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滑动接触的阀体2的滑动接触部24与基体1的引导部13以与上述轴部11协同动作的方式使该阀体2的转动变得规则。
即,在该实施方式中,阀体2的轴承部20的内径大于基体1的轴部11的外径,但在阀体2从转动前位置转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轴部11与轴承部20的内壁抵接,并且,滑动接触部24在该轴部11的外侧与引导部13抵接。(图2)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即便在轴部11与轴承部20存在尺寸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阀体2的转动不晃动而规则地进行,在阀体2从开阀状态恢复到转动前位置时,能够通过该阀体2的盖部21对管体P的下端Pa适当地进行封闭。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引导部13呈凸状,滑动接触部24呈接受上述凸状的凹状,因此通过两者的协同动作来限制阀体2朝轴部11的轴线方向的移动,也能够使该方向的晃动最小限度化。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述轴承部20与轴部11之间以形成有能够通过沿轴部11的轴线方向可动的滑动铁芯等金属模具构成部件(省略图示。)以在轴承部20内收纳轴部11的状态成形上述基体1与阀体2的间隙的方式设定该轴承部20的内径与轴部11的外径。另外,基体1的侧引导部13的外表面与阀体2的轴承部20的内表面也通过沿与轴部1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可动的金属模具构成部件形成。因此,若不形成上述滑动接触部24与引导部13,则阀体2在与基体1的轴部11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在转动时会产生晃动,但通过上述的滑动接触部24与引导部13能够抑止上述的晃动。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基体1与阀体2能够作为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品无障碍地同时成形。
在图1~图12所示的第一例中,阀体2通过其自重置于上述转动前位置。即,在该第一例中,该阀体2的重心在阀体2的转动前位置,位于与隔着通过轴部11的假想的垂直线y的管体P的下端Pa侧相反的一侧。(图2)
图13~图17所示的、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亦即第二例进一步具备通过上述阀体2从转动前位置的转动积蓄对该阀体2施加的作用力的施力机构3。
在该第二例中,在分别形成于基体1的隔着中央壁部122的左右的上述加强壁部123的一方形成有收纳扭簧30的卷绕部31的空部123a。该空部123a构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在朝向下方的一侧开放,并使上述卷绕部31通过该开放位置嵌入内部。在该空部123a的开放位置的下方且在中央壁部122的侧面形成有供从上述弹簧30的卷绕部31拉出的弹簧一端32卡定的卡定部122c。另外,在加强壁部123的壁上端形成有与该空部123a连通的狭缝123b,并且在阀体2的基部22的长边22b形成有供从通过该狭缝123b被拉出的上述弹簧30的卷绕部31被拉出的弹簧另一端33卡定的卡定部22e。而且,在该第二例中,通过上述阀体2从转动前位置的转动使上述的弹簧30的卷绕部31弹性变形从而将使阀体2返回转动前位置的方向的作用力积蓄于该弹簧30。即,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的弹簧30作为上述施力机构3发挥功能。
在该第二例中,通过施力机构3的作用力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形成并且稳定地维持阀体2的盖部21对管体P的下端Pa进行封闭的状态。
在以上进行了说明的例子中,在基体1设置有轴部11,在阀体2设置有轴承部20,但也能够在基体1设置有轴承部,在阀体2设置有轴部。在该情况下,典型的是,在阀体2的左右分别以朝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轴部,并在形成于基体1的左右的壁之间收纳有阀体2的轴部的形成位置并且设置收纳与该左右的壁分别对应的一侧的轴部的轴承部。
此外,此处引用了于2011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7002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而引入其中。
Claims (7)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体,其具备供管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
阀体,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合于所述基体,并且具备在转动前的位置对所述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盖部,
该基体与阀体在将设置于两者的一方的轴部收纳于设置于另一方的轴承部的状态下,通过沿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可动的金属模具构成部件来进行成形,并且
在所述基体具备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阀体的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并以与所述轴部协同动作的方式使该阀体的转动变得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引导部至少在阀体从转动前的位置转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与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转动前的位置,轴部与轴承部的内壁抵接,并且引导部与滑动接触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引导部以及滑动接触部的一方呈凸状,上述引导部以及滑动接触部的另一方呈接受呈所述凸状的一方的凹状,通过两者的协同动作来限制阀体朝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阀体通过其自重置于转动前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阀体从转动前的位置的转动积蓄对该阀体施加的作用力的施力机构。
7.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体,其具备供管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
阀体,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合于所述基体,并且具备在转动前的位置对所述管体的一端进行封闭的盖部,
所述基体与阀体将设置于两者的一方的轴部以收纳于设置在另一方的轴孔的方式组合,并且
在所述基体具备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阀体的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并以与所述轴部协同动作的方式使该阀体的转动变得规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70027 | 2011-12-09 | ||
JP2011270027A JP5991810B2 (ja) | 2011-12-09 | 2011-12-09 | 弁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弁装置 |
PCT/JP2012/081826 WO2013085044A1 (ja) | 2011-12-09 | 2012-12-07 | 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98838A CN103998838A (zh) | 2014-08-20 |
CN103998838B true CN103998838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4857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02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8838B (zh) | 2011-12-09 | 2012-12-07 | 阀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91810B2 (zh) |
CN (1) | CN103998838B (zh) |
IN (1) | IN2014KN01303A (zh) |
WO (1) | WO20130850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71957B2 (ja) * | 2012-01-17 | 2016-08-17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弁装置 |
CN107076322B (zh) * | 2014-09-26 | 2019-11-29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瓣阀装置 |
CN105042124B (zh) * | 2015-08-12 | 2018-01-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导管端头的单向活门装置 |
WO2017126123A1 (ja) * | 2016-01-22 | 2017-07-27 |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 バルブ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9079U (zh) * | 1984-10-30 | 1986-05-27 | ||
JPH0294979U (zh) * | 1989-01-17 | 1990-07-27 | ||
US6192933B1 (en) * | 1999-12-03 | 2001-02-27 | Watts Investment Company | Backflow prevention assembly |
JP2007022216A (ja) * | 2005-07-13 | 2007-02-01 | Piolax Inc | 燃料逆流防止弁 |
JP3904040B2 (ja) * | 1997-09-12 | 2007-04-11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逆流防止弁構造 |
CN101943281A (zh) * | 2009-07-03 | 2011-01-12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瓣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37428U (zh) * | 1986-08-29 | 1988-03-10 | ||
JP2595222Y2 (ja) * | 1992-05-15 | 1999-05-24 |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 逆流防止弁 |
JPH0629921U (ja) * | 1992-09-29 | 1994-04-19 | オーエム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の逆流防止弁 |
US5341840A (en) * | 1993-11-12 | 1994-08-30 | Tom Wheatley Valve Company | Bonnetless swing check valve |
JPH1159205A (ja) * | 1997-08-27 | 1999-03-02 | Nifco Inc | 逆流防止弁 |
JP2001263514A (ja) * | 2000-03-17 | 2001-09-26 | Nifco Inc | フラップ弁 |
JP2002106323A (ja) * | 2000-09-28 | 2002-04-10 | Calsonic Kansei Corp | 制御マフラ用バルブ |
-
2011
- 2011-12-09 JP JP2011270027A patent/JP59918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07 WO PCT/JP2012/081826 patent/WO20130850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07 IN IN1303KON2014 patent/IN2014KN01303A/en unknown
- 2012-12-07 CN CN201280060291.2A patent/CN1039988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9079U (zh) * | 1984-10-30 | 1986-05-27 | ||
JPH0294979U (zh) * | 1989-01-17 | 1990-07-27 | ||
JP3904040B2 (ja) * | 1997-09-12 | 2007-04-11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逆流防止弁構造 |
US6192933B1 (en) * | 1999-12-03 | 2001-02-27 | Watts Investment Company | Backflow prevention assembly |
JP2007022216A (ja) * | 2005-07-13 | 2007-02-01 | Piolax Inc | 燃料逆流防止弁 |
CN101943281A (zh) * | 2009-07-03 | 2011-01-12 | 百乐仕株式会社 | 瓣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85044A1 (ja) | 2013-06-13 |
CN103998838A (zh) | 2014-08-20 |
JP5991810B2 (ja) | 2016-09-14 |
JP2013122258A (ja) | 2013-06-20 |
IN2014KN01303A (zh) | 2015-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98838B (zh) | 阀装置 | |
CN104832531B (zh) |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 |
CN102686438B (zh) | 防止误加油装置 | |
CN101311483B (zh) | 把手装置 | |
CN102216628B (zh) | 倾斜铰链 | |
CN102979925A (zh) | 具有铰接式阀芯的阀门 | |
WO2011036930A1 (ja) | 車両玩具 | |
JP2006521521A (ja) | 再充填不能な圧力容器用バルブ | |
CN206870376U (zh) | 一种基于机械开关的3d打印机耗材断料检测装置 | |
CN102003861B (zh) | 贮藏库 | |
CN102348607A (zh) | 折叠盒 | |
CN101508270A (zh) | 盖装置 | |
ES2359853T3 (es) | Manija para vehículo con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 |
CN102116346B (zh) | 一种可半自动翻转的转轴结构及使用该转轴结构的手机 | |
CN106458153B (zh) | 转向锁定装置 | |
JP2020189571A (ja) | 乗降用ステップ | |
JP2014081031A (ja) | ファスナ | |
CN105178705A (zh) | 组装性得到提高的插芯锁 | |
CN105401345A (zh) | 缝纫机压脚 | |
KR20070064966A (ko) | 차량의 연료도어구조 | |
JP3906143B2 (ja) | 可動レバーの支持構造 | |
CN202992202U (zh) | 具有铰接式阀芯的阀门 | |
CN107054289A (zh) | 转向锁定装置、以及转向锁定装置的组装方法 | |
JP3136212U (ja) | 戸当り | |
JP2012097506A (ja)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