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3414A -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3414A
CN103993414A CN201410049218.6A CN201410049218A CN103993414A CN 103993414 A CN103993414 A CN 103993414A CN 201410049218 A CN201410049218 A CN 201410049218A CN 103993414 A CN103993414 A CN 103993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raiding
needle
coil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9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3414B (zh
Inventor
由井学
仲秀树
坪井真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93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3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使用在针床上并列设置在针杆的一侧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多个编织针的横编机,以简易的工序发挥充分的防止脱线效果。在编织物的编织途中,处理通过切换从第一供纱口供给的第一编织纱线(1)和从第二供纱口(4)供给的第二编织纱线(2)产生的编织纱线余端部(29)。在各编织针将具有叶片的一侧作为叶片侧,将没有叶片的一侧作为逆叶片侧时,将第二编织纱线向逆叶片侧供给,在被卡定在一方的针床上的已编织编织物部的线圈之中,相对于由上述第一编织纱线或者第二编织纱线编织的特定线圈(12)进行贴补。由第二编织纱线形成与特定线圈连续的第二新线圈(23)。使第二新线圈(23)与相向的针床的第一新线圈(21)重叠。

Description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横编机来编织编织物时,在编织物的编织途中处理通过切换编织纱线产生的编织纱线余端部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边缘花纹、嵌花花纹等的编织物中,在编织物的编织途中进行编织纱线的切换。在此编织纱线切换的部分中,具有向由切换前的编织纱线编织的编织物部导入切换后的编织纱线的入线部和从由切换前的编织纱线编织的编织物部的终端将该编织纱线拉出的出线部,需要在这些入线部及出线部中使得编织纱线不脱线露出。本申请人提出了在横编机中进行此防止脱线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防止脱线方法,如果在入线的情况下进行说明,则如图3所示,如下面的那样进行。
[S1]一边将由切换前的编织纱线(第一编织纱线1)在前针床(FB)上编织的基底编织物部10的特定线圈12向后针床(BB)移圈,一边将切换后的编织纱线(第二编织纱线2)例如进行右行供给地从特定线圈12拉出,在FB的编织针上形成第一新线圈21。此第一新线圈21成为由第一编织纱线1和第二编织纱线2编织的基底编织物部10和花纹编织物部20的分界。
[S2]由第二供纱口4将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左行供给,由BB进行与特定线圈12连续的第二新线圈23的形成和与第二新线圈23邻接的挂圈25的形成。
[S3~S4]再次将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右行供给(S3),将挂圈25从BB向FB的相向的编织针移圈(S4)。
[S5~S6]使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左行供给(S5)、右行供给地进行移动,在向FB移圈的挂圈25上进行集圈27,由第二编织纱线2编织与卡定在第一新线圈21的右侧的基底编织物部10的线圈列连接的新的线圈列(S6)。
[S7]由从第一供纱口3供给的第一编织纱线1编织基底编织物部10直到与第一新线圈21的左侧邻接的线圈为止,将第二新线圈23向FB移圈而与第一新线圈21重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19272号图8~图1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技术,虽然能适当地进行防止脱线处理,但是存在如下的情况:因为编织纱线的种类(材料、粗度等)、由两编织纱线编织的花纹,在入线和出线前后的分界端部中,产生第二编织纱线的线圈向第一编织纱线的编织物侧鼓出的那样地能看见的渗透。另外,不仅需要进行挂圈、集圈,而且编织工序数也多,期望有效的防止脱线方法的开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用进行挂圈、集圈,由简易的工序发挥充分的防止脱线效果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使用横编机,在编织物的编织途中处理通过切换编织纱线产生的编织纱线余端部,该横编机具备至少一对针床和第一供纱口及第二供纱口,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进行线圈的移圈;该至少一对针床在针杆的一侧并列设置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多个编织针,并且经齿口在前后相向;该第一供纱口及第二供纱口分别向齿口供给第一编织纱线和第二编织纱线,该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各针床中,在各编织针将具有叶片的一侧作为叶片侧,将没有叶片的一侧作为逆叶片侧时,具备:
在被卡定在一方的针床上的已编织编织物部的线圈之中,将由上述第一编织纱线或者第二编织纱线编织的特定线圈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且使第二供纱口向一方的针床的逆叶片侧移动而将第二编织纱线从上述特定线圈拉出,在一方的针床上形成第一新线圈的工序α;
由上述第二编织纱线形成与向另一方的针床进行了移圈的上述特定线圈连续的第二新线圈的工序β;
将上述第二新线圈与相向的针床的第一新线圈重叠的工序γ。
上述已编织编织物部只要包含由第一编织纱线或者第二编织纱线编织的特定线圈即可,也可以包含由第三编织纱线、第四编织纱线……等其它编织纱线编织的线圈。但是,在入线或者出线中的编织纱线的切换,不用说包含第一编织纱线和第二编织纱线的相互的切换的情况,也包含第二编织纱线和其它编织纱线的相互的切换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中,最好在上述工序β中,第二新线圈的形成,是使第二供纱口向逆叶片侧移动地进行。另外,此第二新线圈的形成,也可以使第二供纱口向叶片侧移动地进行。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得到下面的效果。
(1)通过向逆叶片方向供给第二编织纱线而相对于特定线圈进行贴补来形成第一新线圈,进而在相对于特定线圈由第二编织纱线形成第二新线圈时,第一新线圈的任一个沉降弧都能缠在特定线圈的编织纱线上而形成缠绕部。因此,即使不进行挂圈、集圈,也能充分地进行第二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
(2)能使第二编织纱线的线圈向第一编织纱线的编织物侧鼓出的那样地可见到的渗透不醒目。由以往技术(图3)进行的挂圈25、集圈27,因为与上述第一新线圈21(与本发明的第一新线圈相当)相比被形成在偏移了一段的其它线圈横列上,所以被认为成为入线和出线的分界端部的线圈的第一新线圈21被向其它线圈横列侧拉伸,成为渗透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因为第一和第二两新线圈重叠,并且在从两新线圈偏移的其它线圈横列上不进行挂圈、集圈,所以能抑制上述渗透。
(3)因为不进行挂圈、集圈,所以编织效率优良。
(4)根据使第二供纱口向逆叶片侧移动来进行工序β中的第二新线圈的形成的本发明的防止脱线方法,与使第二供纱口向叶片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新线圈的形成的情况相比,能使入线和出线的分界部的外观美提高。通过将使第二供纱口向逆叶片侧移动形成的第二新线圈与第一新线圈重叠,能使第一新线圈的倾斜不醒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2(A)是用实施方式1的防止脱线方法编织的编织物的照片,(B)是用以往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编织的编织物的照片。
图3是表示以往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基于图1,以在编织在基底编织物部的途中具有花纹编织物部的编织物时编织纱线从基底编织物部向花纹编织物部切换的部分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在此编织中,使用两张针床横编机,该两张针床横编机具备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向的一对针床,在前后的针床之间能进行线圈的移圈,并且至少一方的针床能位移。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的编织工序图。由从未图示的第一供纱口供给的第一编织纱线1(细线)编织基底编织物部10,在其编织宽度方向的途中将从第二供纱口4供给的第二编织纱线2(粗线)进行入线,编织在基底编织物部10的内部具有带状的花纹编织物部20的编织物。在进行入线的情况下,基底编织物部10相当于已编织的编织物部。第一编织纱线1和第二编织纱线2,能利用颜色、种类不同的编织纱线。以对于在此编织纱线1、2的切换时产生的第二编织纱线2的编织纱线余端部29进行的防止脱线的编织工序为例进行说明。由处于图1的左侧的框包围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A~F,a~f的黑点表示编织针。
在各针床上并列设置了未图示的舌针。舌针是由针舌的摆动开闭设置在针杆的前端部的钩的编织针,在针杆的一侧设置了移圈用的叶片。在本例中,在从FB侧观看图1中的针床时,在FB的编织针的右侧(BB的编织针的左侧)设置了移圈用的叶片,在以下的说明中,以FB侧为基准,将图1的右侧作为叶片侧,将左侧作为逆叶片侧。另外,在图中以将FB和BB的各编织针相互真正正面地相向的方式表示,但实际上BB的各钩与FB的钩相比向图的右侧偏移一些地配置,以便能将各编织针的钩插入相向的针床中的编织针的针杆和叶片之间。
S0表示了使用第一供纱口由第一编织纱线1在FB上编织基底编织物部10,使第二供纱口4向右侧移动而将第二编织纱线2向齿口进行右行供给的状态。
在S1中,将卡定在FB的编织针C上的线圈作为特定线圈12进行选择,与此特定线圈12连续地编织成为花纹编织物部20的开始端的线圈。首先,使第二供纱口4与特定线圈12相比向右侧移动,然后一边向左侧移动一边在特定线圈12中进行贴补。贴补是在日本专利第2604653号公报等中所示的编织手法之一,具体地讲,一边将特定线圈12向BB的编织针c移圈,一边将第二编织纱线2从特定线圈12拉出,在FB的编织针C上形成第一新线圈21(工序α)。在本例中,因为由右行供给开始了第二编织纱线2的供给,所以进行了向左侧的移动,但在从当初将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左行供给的情况下,只要继续进行上述贴补即可。
在S2中,暂时使第二供纱口4与特定线圈12(第一新线圈21)相比移动到右侧。此移动是在接着的S3中用于将第二编织纱线2与特定线圈12相比从右侧进行左行供给的预备步骤,不是必须的。
在S3中,使第二供纱口4移动地向左侧移动,形成与特定线圈12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新线圈23(工序β)。也就是说,在BB的编织针c上,将卡定第二新线圈23。通过此第二新线圈23的编织,第一新线圈21的两沉降弧,相对于构成特定线圈12的第一编织纱线1而言,通过在图1的纸面里侧和跟前侧之间过渡,保持成缠绕的状态。
在S4中,将第二新线圈23向FB的编织针C移圈,与第一新线圈21重叠(工序γ)。以后,只要由第二编织纱线2使用进行了脱线防止的FB的编织针C和其右侧的编织针D、E将花纹编织物部20在线圈纵行方向进行规定线圈横列编织,并由第一编织纱线1使用FB的编织针A、B将基底编织物部10在线圈纵行方向进行规定线圈横列编织即可(省略图示)。此时,在基底编织物部和花纹编织物部的线圈纵行方向延伸的分界中,由编织一方的编织物部的编织纱线在卡定另一方的编织物部的线圈的编织针上编织集圈等而将两编织物部接合。
将由以上的方法进行防止脱线的编织物的一例表示在图2(A)中。作为白地可见到的部位是由第一编织纱线1编织的基底编织物部10,作为黑地可见到的薄长方形状的部位是由第二编织纱线2编织的花纹编织物部20的一部分。此花纹编织物部20的左下角部成为第二编织纱线2的入线部,但构成该角部的第二编织纱线2的线圈几乎没有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突出。这被认为是因为,通过将图1的第一新线圈21和第二新线圈23重叠,在花纹编织物部20的最初的线圈横列上进行了防止脱线,因为不使用挂圈、集圈,所以花纹编织物部20的左下角部的线圈不会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拉伸。与此相对,在由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进行花纹编织物部20的入线部的防止脱线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可知构成花纹编织物部20的左下角部的第二编织纱线2的线圈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突出。
这样,根据本例的防止脱线方法,即使不进行挂圈、集圈,也能可靠地且有效地进行第二编织纱线2的防止脱线。特别是,通过由第二编织纱线2的左行供给进行工序β中的第二新线圈23的形成,与进行右行供给第二编织纱线2而进行第二新线圈23的形成的情况相比,能使入线的分界部的外观美提高。通过将由第二编织纱线2的左行供给形成的第二新线圈23与第一新线圈21重叠,能使第一新线圈21的倾斜不醒目。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将第二编织纱线相对于由第一编织纱线编织的基底编织物部进行入线而编织花纹编织物部的情况下的编织纱线余端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将编织花纹编织物部结束了的第二编织纱线进行纱线进行出线,进而继续由第一编织纱线进行的基底编织物部的编织的情况下的编织纱线余端部的处理中,也能适用本发明的防止脱线方法。在进行出线的情况下,花纹编织物部相当于已编织编织物部。
例如,当在图2(A)的花纹编织物部的左上角部进行第二编织纱线2的出线的情况下,在FB中将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左行供给,编织花纹编织物部20的最终线圈横列直到编织宽度方向终端(左端)的一圈跟前为止。将与此最终线圈横列相比在1线圈横列前的线圈横列中的花纹编织物部20的编织宽度方向终端(左端)的线圈作为特定线圈,一边将此特定线圈向BB的相向的编织针移圈,一边将第二编织纱线2进行左行供给地进行贴补。具体地讲,将从特定线圈拉出了第二编织纱线2的第一新线圈形成在与将特定线圈进行了移圈的BB的编织针相向的FB的编织针上。接着,将第二编织纱线2相对于卡定在BB的编织针上的特定线圈进行右行供给或者左行供给,形成在特定线圈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的第二新线圈。而且,只要使此第二新线圈与第一新线圈重叠即可。
在此出线中的编织纱线余端部的处理中,也同样由第二编织纱线2形成的第一新线圈和第二新线圈相互重叠,而且因为此重叠的两新线圈构成花纹编织物部20的最终线圈横列,所以不存在可见到花纹编织物部20的最终线圈横列中的编织宽度方向终端的线圈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突出的情况。如果看图2(A)中的花纹编织物部20的左上角部,则可知构成该角部的第二编织纱线2的线圈几乎不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突出。与此相对,由使用专利文献1的防止脱线方法的出线进行的编织纱线余端部的处理部位,如果看构成图2(B)的花纹编织物部20的左上角部的线圈,则可知向基底编织物部10侧突出。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在工序β中,使第二供纱口向图1的左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新线圈的形成,但也可以使第二供纱口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新线圈的形成。在此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实施方式1中的在从S2到S3之间进行的第二供纱口4的移动,能更有效地进行防止脱线。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了舌针的编织例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是具备组合针等在针杆的一侧具有叶片的编织针的横编机,则同样地能进行本发明的防止脱线方法。此外,使用的横编机也可以是4张底座。
符号的说明:
1:第一编织纱线
10:基底编织物部
12:特定线圈
2:第二编织纱线
20:花纹编织物部
21:第一新线圈
23:第二新线圈
25:挂圈
27:集圈
29:编织纱线余端部
3:第一供纱口
4:第二供纱口。

Claims (2)

1.一种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使用横编机,在编织物的编织途中处理通过切换编织纱线产生的编织纱线余端部,该横编机具备至少一对针床和第一供纱口及第二供纱口,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进行线圈的移圈;该至少一对针床在针杆的一侧并列设置具有移圈用的叶片的多个编织针,并且经齿口在前后相向;该第一供纱口及第二供纱口分别向齿口供给第一编织纱线和第二编织纱线,该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各针床中,在各编织针将具有叶片的一侧作为叶片侧,将没有叶片的一侧作为逆叶片侧时,具备:
在被卡定在一方的针床上的已编织编织物部的线圈之中,将由上述第一编织纱线或者第二编织纱线编织的特定线圈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且使第二供纱口向一方的针床的逆叶片侧移动而将第二编织纱线从上述特定线圈拉出,在一方的针床上形成第一新线圈的工序α;
由上述第二编织纱线形成与向另一方的针床进行了移圈的上述特定线圈连续的第二新线圈的工序β;
将上述第二新线圈与相向的针床的第一新线圈重叠的工序γ。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β中,第二新线圈的形成,是使第二供纱口向逆叶片侧移动地进行。
CN201410049218.6A 2013-02-15 2014-02-13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Active CN103993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7964 2013-02-15
JP2013027964A JP5955241B2 (ja) 2013-02-15 2013-02-15 編糸の解れ止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3414A true CN103993414A (zh) 2014-08-20
CN103993414B CN103993414B (zh) 2016-02-24

Family

ID=5126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9218.6A Active CN103993414B (zh) 2013-02-15 2014-02-13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55241B2 (zh)
KR (1) KR101498446B1 (zh)
CN (1) CN103993414B (zh)
DE (1) DE10201400142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279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羊毛衫的无线自动锁眼法
CN106987989A (zh) * 2015-09-09 2017-07-2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纱的固定方法
CN107268162A (zh) * 2016-04-04 2017-10-2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9989167A (zh) * 2019-04-23 2019-07-09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无线头编织工艺
CN111088587A (zh) * 2019-12-24 2020-05-01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两针板全成型服装口袋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14059219A (zh) * 2020-08-06 2022-02-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719B (zh) * 2016-12-15 2018-07-03 珠海建轩服装有限公司 下摆具有停针区的针织裁片的编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8200A (ja) * 1996-02-29 1997-09-02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伏せ目処理方法
WO2007119272A1 (ja) * 2006-03-20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デザイン装置
CN10109679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在编织终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1910485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264962A (zh) * 2008-12-24 2011-11-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4653B2 (ja) 1991-09-21 1997-04-3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リブ編みを有するポケット付き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JPH07324259A (ja) * 1994-05-27 1995-12-12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ターシャ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カムロック
JP3839496B2 (ja) * 1994-08-02 2006-11-0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糸余端部の処理方法
JP2000199156A (ja) * 1998-12-25 2000-07-18 Tsudakoma Corp インタ―シャ編地における編糸の拘束方法
JP2001055651A (ja) * 1999-08-11 2001-02-27 Tsudakoma Corp 横編地における渡り糸の括結解れ止め法
JP2003041461A (ja) * 2001-07-25 2003-02-13 Inoue:Kk ボーダー柄の編成方法及びそのニット製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8200A (ja) * 1996-02-29 1997-09-02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伏せ目処理方法
WO2007119272A1 (ja) * 2006-03-20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デザイン装置
CN10109679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在编织终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1910485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264962A (zh) * 2008-12-24 2011-11-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7989A (zh) * 2015-09-09 2017-07-2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纱的固定方法
CN106987989B (zh) * 2015-09-09 2019-08-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纱的固定方法
CN107268162A (zh) * 2016-04-04 2017-10-2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7268162B (zh) * 2016-04-04 2019-05-1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6012279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羊毛衫的无线自动锁眼法
CN109989167A (zh) * 2019-04-23 2019-07-09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编织机无线头编织工艺
CN111088587A (zh) * 2019-12-24 2020-05-01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两针板全成型服装口袋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11088587B (zh) * 2019-12-24 2021-07-30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两针板全成型服装口袋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14059219A (zh) * 2020-08-06 2022-02-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03051A (ko) 2014-08-25
CN103993414B (zh) 2016-02-24
JP2014156669A (ja) 2014-08-28
DE102014001422A1 (de) 2014-08-21
KR101498446B1 (ko) 2015-03-04
JP5955241B2 (ja)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3414A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3290609B (zh) 带穗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264962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CN10139531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EP2565308B1 (en) Joining method of neighboring knitted fabric pieces, and knitted fabric
CN1020865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4164737A (zh) 罗纹风格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罗纹风格针织物
JP2014088645A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
EP2447399B1 (en) Knitting method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yarn feeders and a corresponding knitted fabric
CN10303166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866482A (zh)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织可穿2×2罗纹组织织物的方法
JP4852092B2 (ja) 増し目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編地の編幅方向端部よりも内側に増し目が形成されている編地
KR101347648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시작방법
CN102965802A (zh) 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264963B (zh) 内放针方法及针织物
CN107268162B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474622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619008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2012102410A (ja) 編地の編出し方法、および編地
EP2653596B1 (en) Knitting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ed fabric
EP2418310B1 (en) Joining method of adjacent knitted fabric parts, and knitted fabric
CN102140725B (zh) 添纱编织方法
JP6518608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04878514B (zh)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
CN102534979B (zh) 筒状针织物的外放针方法及针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